首页>  教案设计  语文教案 > 详情页

语文课优秀课件

作者:2022-07-05 10:16:190

语文课优秀课件1


在今年的研修中,我有幸聆听并认真学习了三节不同特色的语文课,各位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受益颇深。三位老师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驾驭课堂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养,让我收获很大。

一、综合评价

总体来说,三位教师综合素质较高,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扎实,都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的设定准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知识。三位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考虑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教师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整堂课学生的参与面广,参与度高,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拉近了师生距离,活跃了课堂教学。着重培养了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学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二、主要优点

1、教学设计合理,符合课标要求

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分析,将教学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新知识的建构更加自然顺畅,真正是水到渠成。采用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灵活多样,寓情感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铸造高效课堂

从课堂组织来看,三位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无疑是深刻的,并做了大胆的尝试。情景教学,任务教学,合作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理念的运用,使我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了更深的领悟。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效果显著。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授课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内容丰富,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环境,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3、教学评价及时有效

三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他们采用多元化评价,例如全班的整体评价与学生个体的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同学间的评价相结合,课堂的及时评价与课后的整体评价相结合。对学习的评价也从重知识、重结果转到了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来。这一点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三、我的收获

通过此次的观课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我学习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兴趣,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延伸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我认识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不仅分析教材还要分析学生。在活动设计的时候,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关注。

总之,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既要精心备课,做到有特色有创意,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师素质,以精湛的教学艺术获得学生的认可。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做有心人,处处为学生着想,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在教学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语文课优秀课件2


高中语文课堂反思性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关于高中语文的教学反思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篇一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二1、2两个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小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一、主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1、精心备课,让学生学有所得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参考,学习好新课标,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做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备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做到分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加强自身业务理论学习,多研究精品教学设计,吃透教参,精心设计知识点,进一步促进课件制作的精良化。

2、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入手,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淡薄,通过基础知识的公固加强,诱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就其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强化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周记和作文为平台,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侧重思维品质训练,积累语言和作文素材。

3、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很重要的,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而“先学后教”就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发现问题,同学相互讨论,问题明了,深入探究后,如果还有疑问,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讲解,这样就可以加深印象。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评比,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4、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的活动,强化语文积累。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因而,在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我除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课堂记录听好课外,还建立了《语文学习积累本》,做好语文的学习积累。

5、认真搞好培优辅差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现在的在校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因而,做好培优辅差就显得很重要了。

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利用每一节的培(详细定稿版)优辅差课分别对优生进行强化训练,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加强基础训练。

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讲授占用的时间多,学生自主探究和巩固训练的时间少,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处在较差水平,限于学生的能力,老师也不敢轻易把课堂交给学生。

2、巩固练习的方式和质量需要变革。

学生课下主动学习语文的不多,作业预留也限于练习册或周记、作文,针对性和系统性都不高,不能完全贴合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多印发、收集一些习题作业,即贴近课堂,又符合学生学习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3、检查力度需要加强。

我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落实抓得不够,作业面批的数量少,惩戒力度不够,导致有些学生得过且过弄虚作假,学习不踏实。

4、作文和语言应用整体水平不高,对考察文采和创造性的题目解答不够好,暴露出学生在语文的深层次能力方面还有很大欠缺。

三、下期工作的思路和改进方向:

1、基础字词和课文背诵强调指导有余,督促检查不足,下期将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2、平时练笔相对较自由,系统性和层次性不够,要借鉴同组其他老师经验,探索作文高效系列训练的方法,同时拓展信息阅读量。

3、加强高考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瞄准高考,根据教学实际,掺入高考的相关要求和题型,让学生在平时就熟悉高考,不畏惧高考,一方面在训练中把握解题规律,一方面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4、强化检查,抓落实,抓优生,尽心辅导,尤其是在语文方面“瘸腿’的学生,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宽严相济,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

5、针对二班和一班末尾学生,强化基础训练,着力作文教学,提升整体语文学习水平,确保平均分和及格率。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篇二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有的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即使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有的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只是应付老师,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大搞题海战术,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增加学生的学语文兴趣,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的成绩呢?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找出弊端。

1.语文培养模式单一。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了许多年语文后,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2.课堂活动空洞热闹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3.大语文化现象严重

当前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使用多媒体不当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许多语文课上,幻灯片、动画代替学生的朗读、分析、理解,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学生看看录象、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重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为中心,而不是相反。脱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功能。

由此看来,不当的课堂教学挫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学生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最后,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月满西楼》,《但愿人长久》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如在讲写作人物描写时,引入《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具体的动作,肖像等描写就会让文章生动。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2.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时间吗?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著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看看那些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就的人,读的书,或者受某一个人的影响,都是一些小事情。欲成大事,必先做好小事。从应试来说,也有其现实意义吧。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可能对于今天没有挨过饿的孩子来说,是有点难理解了。看看高考的满分作文,多少在用旧的材料,所谓新瓶装老酒。

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可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巧妇有米不会“炊”,这不是找饿吗?平常就写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真正的文章不是比技巧,看看那些历史上的状元,留下了几篇让你记住的文章啊。可能在中小学的时候特别羡慕文章语言等方面的技巧。不要一味追求那个。可以写写带有哲理性的话语啊,这个对现在的学生很简单了,谁没有个思想啊,尤其是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以前叫“代沟”,现在叫“愤青”,其实这正是我们的“优点”啊,正如说的,恰同学少年。可不要贪玩啊,呵呵,狗尾续貂了。其次,固定的八股文章格式,相信你练练,也会熟能生巧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学啊,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言甚之。那个人都有你学习的地方,而且一般语文好的同学都有点才,其实大家回忆一下自己从语文老师那里学来了什么。到底思考一下,学到了什么?你是不是突然发现没有啊,其实在语文老师当中流行这样一句话:语文好的同学不是教出来的。虽然这句话值得商榷,但是也说明了语文的学习不像数理化那样过多的依赖老师,可是当我们会过头来看看的时候,还真有几分道理。但是别忘记了本段中的第一句话。水平再凹(音wa,山东方言,低的意思),也有比你高的地方。最起码他能给你一个指导啊。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也要有的,现今的竞争,让我们不再有“铁饭碗”了,而从实际来说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五,怀疑,好问的习惯。老师几乎都特别喜欢好问的学生,而这恰恰是一些同学的“坏习惯”啊,不要担心你给他难堪。改编一个笑话,为什么嘴在耳朵前面啊,就是让你问的,让耳朵在后面好好听的

4.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篇三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1班和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该两班是高三理科基础教学班。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语文兴趣偏低,信心不足。教学过程中,我本着“教有耐心,教有定法”的原则,从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欲望着手,坚守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想方设法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坚持“每课能得、每课必得”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审慎、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授课中摒弃随意性和遍地开花的教学局面,抓住教书育人的重点,艰难推行启发点拨和自觉自主式教法、学法。

教学实践中,我以课本和高三复习用书为主要学习内容,积极培养、发展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位一体”的能力;借助《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主要宣传(CN)期刊《新读写》,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阅读,认真大量地写作,将语文融入广阔博精的读写交流之中;坚持每日一读古典名著《孟子》、《庄子》或一诗一美文的课前活动,注重挖掘、发挥中华传统文化里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作用的精髓知识,引导学生能正确认识、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内涵的正确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学期我完成了高中第五、六册和第一轮总复习用书的教学工作,还引导学生完成了6本《新读写》、3本〈〈中学语文〉〉和部分〈〈孟子〉〉、〈〈庄子〉〉的阅读任务,带领学生到校阅览室上了5次自由阅读写作课;指导林永昌同学撰写了一篇《存善修身正本清源——探究中学生通过阅读《孟子》对确立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综合性学习论文。认真落实了八篇作文全写全批的教学任务。指导全体学生参加《名著之旅——校第6届科技艺术节子活动之一》,部分学生效果良好。

遵循终身学习,不断自修,努力提升自我的思想,为了不断的提高端正教书育人的能力和品行,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先后到泉州五中、晋江养正、季延、南侨等中学听课,广泛学习更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怀着求真若渴的愿望,我认真研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培训教材》(1234期),利用网络和电话与同课题的同仁交流切磋,撰写了一篇经典文化读本案例《论语导读》,一篇论文《到底该怎样读论语》及多篇教学反思、心得。兼为组长,我能深入课堂,指导青年教师,担当课题教研联系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带领大家一起着手编写课题研究《校本教材》。指导何旋珠、张婷婷等老师撰写案例、论文。一学期来,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道德品行有所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总结经验,扎实进步,教学相长。


语文课优秀课件3


第1篇:《秋天的雨》语文课文说课稿

《秋天的雨》语文课文说课稿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天的雨》语文课文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材简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的一篇散文,抒情味很浓,名为写秋雨,实质写秋天,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本课共安排3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二、学情分析

选择此教材的原因与职业一年级学生的个体特征及学习特点有很大的关系。职业一年级目前有10名学生,都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但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较为欠缺,不懂得在合适的场合正确说话。有的学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激动。有的学生不自信,不敢、不会与他人交流,更不会评价别人、赞美别人。他们缺乏发现美、体味美的能力,更不懂得休闲享受生活。这些都将影响到两年后的实习与就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所以职业阶段的语文课堂,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评价他人的能力、控制自我的能力、发现美的能力。

三、目标分析

《秋天的雨》,语言文字很优美,秋天的景物都是学生生活经常接触到的,所以学生学起来有兴趣,这便于我将一些训练要素融合进去。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在看美图、读美文、说感受、评他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听、说、读、评的能力。我期待学生通过学习,还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找到秋天的美,我更期待有那么一天,我的学生能学会发现身边美好的人或事物,并正确地进行评价或赞美。

四、过程阐述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

①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②听读品味,充分感知

③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④作业安排,课后延伸。

第一环节是通过复习让学生再次感知词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第二环节我凭借一幅秋天的油画导入新课,接下来让学生边欣赏图片,边听配乐朗诵,让学生对全文有整体感知。并由“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雨的?” 这个问题过渡到第一、二自然段,第三环节我引导学生分享礼物、贴图片、并集体朗读课文。第四环节是分层次的作业安排。

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带着生活的气息走进秋天。智障学生的学习一定离不开生活,课堂中我让学生欣赏校园美丽的秋景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评价身边的同学等,无一不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学。

第二,带着自己的感悟阅读秋天。本节课,读始终贯穿在教学中,读的形式非常丰富。个别读、邀请好朋友读、当小老师领读、男生读、女生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秋天的美。我还引导学生对他人的朗读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勇敢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带着美好的憧憬描绘秋天。比如:我抓住重点词“五彩缤纷”进行训练,学生在丰富的感官刺激下,说出了“色彩斑斓”“绚丽多彩”“五光十色”“五颜六色”等表示颜色很多的词语,非常精彩。我还抓住两个句式进行训练,什么样的秋天、秋天把什么送给了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充分地说。

五、反思与感悟

本节课我觉得最巧妙的设计是:我以一幅秋天的油画导入新课,在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时,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课前制作好的`、与课文内容完全符合的银杏叶、枫叶、菊花等图片作为礼物。课的最后,引导学生分享礼物,并一起在秋天的油画上贴上礼物,最终贴成一幅五彩缤纷的秋天的风景画。学生非常感兴趣,当他们看到画的时候,一个个都很兴奋。因为他们再次感知到了秋天的五彩缤纷,享受了秋天的美丽。

我最自豪的是:精美的课件的运用,尤其是课文的配音朗读。在学生听课文的配音朗读时,根据文本准时、准确地出现美丽又形象的图片,表达出秋天的美,让学生对文本中所描写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情的体验。

我最满意的是: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中,在我的鼓励下,每一位学生都勇敢地站起来发言了,不自信的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完成了朗读,不会控制情绪的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行为有了些许改变。更有不少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他读得有感情”、“他今天表现很好”,但这是学生自己的评价。

我觉得最为不足的是:本节课学生表现非常踊跃,思维活跃,但我在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跟踪评价时,语言还不够丰富,显得单调了一些。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多读书,多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最大的感悟是:在智障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一定要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支架,让他们能向着幸福的生活迈进。

第2篇:《秋天的雨》语文课文说课稿

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秋天的雨》语文课文说课稿范文,送一篇给你。

乌江镇教研联谊活动评课稿:

美美地品出秋天的美

——听三小教师钱天荣《秋天的雨》

核桃小学教师:唐遂兵

2011年10月14日,我有幸聆听了遵义县第三小学钱天荣老师在乌江小学执教的《秋天的雨》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对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品读课文的教学颇为佩服,现在就这方面说说我不成熟的看法。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第五册的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指导学生美美地品读是教学本文的一个重点,而这个重点被钱天荣老师抓住了。

一、强调了以读为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学习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已成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这节课中,钱天荣老师正是把读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默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而适时地点拨与指导,让学生顿有云开见月明的感情,如这一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教师用柔美深情的语调范读,学生马上就明白像这样的句子该怎样读了。

二、营造了和谐氛围

1、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里没有喝斥、没有讥讽、

有的只是老师那始终带着微笑的脸,以及鼓励、赞赏、期待的眼神。学生因为有了信心,有了勇气而变得想说,敢说、愿说。“你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2、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地里,思维才能表现得最活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充分新生学生。如一学生把“成熟”的“熟”读错了,教师马上说:“我相信你会读准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此一来,学生不会因为怕出错而产生畏缩,影响今后课堂上的表现。

三、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注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如指导朗读时,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大大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读句子理解关键性的词语,如:在指导学生读《秋天的雨》关于秋天的颜色的词语,通过师生的手势、动作理解了课文中“扇哪扇哪”“ 飘哇飘哇”,“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等词句的理解。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当然,在这节语文课中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如:对教学内容的时间上把握的不好,如果将学生最后朗读全文这一环节调整为学生拓展思考就更加完美了。但这和整堂课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语文课优秀课件4


关于竞选语文课代表发言稿为范文网会员“没有灵感的狗”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会长成参天大树;假如我是雏鹰,我会展开翅膀去搏击长空;假如我是一条小溪,我会发展成奔流的大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竞选语文课代表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竞选语文课代表发言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班上的班干部竞选活动,我这次竞选的是语文课代表。

我知道,语文课代表这个职位人人都向往,而且这个职位的要求也很高,我不能保证我是的,但假如我当上了语文课代表,我会尽我的全力去做好这个职位的任务,向班上的同学证明我是一位能干的语文课代表。

假入我当上了语文课代表,我会严格的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做好这个职务,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好榜样,成为老师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当有同学在语文方面又困难的时候,我也会主动的帮助你,让你成为语文方面的尖子生。

也许有人更我还不熟悉,又点怀疑我的实力。在这里,我郑重的告诉你,你们不用怀疑我的实力,因为无论如何,不管我实力差还是实力强,我都会尽我的全力去做这份工作。我相信只要通过我的努力,我就一定会做的。请你们相信我。

如果我这次落选了,我也不会气馁,我会再接再励,努力学习争取在下次的班干部竞选的时候,成为语文课代表。到时候,你们也应该知道我的实力了!

今天我站在这里,这是因为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相信只要我又自信,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个人人争取的职务,我就一定会成功!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我,给我投上你们手中那宝贵的一票吧!

我今天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竞选语文课代表发言稿2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六班的学生x。这次班级竞选,我想竞选语文课代表这个岗位。

竞选语文课代表一职,一直是我的梦想。我从小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很多适合孩子看的书,数不胜数,如:《简爱》、《巴黎圣母院》、《童年》、《爱的教育》等。书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人生前进的道路;书也像一位老师在我学习遇到困难时,总是帮我解决;书更像是一道佳肴,让我慢慢品味……正因为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所以我的语文成绩在班中可谓是名列前茅。特别是作文水平日益提高。所以我相信,这优异的成绩和顽强的毅力一定能成为我通向语文课代表一职的敲门砖。

课代表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因为我爱读书,所以特别喜欢语文课代表这个岗位。俗话说的好:居其位,自当谋其事。如果竞选成功我会更加完善自己,并做到以下几点:一、以身作则,以班级为中心,经常与同学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及时交流读书心得。二、督促同学们学习语文、预习语文。三、及时与语文老师沟通,处理好本班学生不会解决的一些语文问题。四、帮语文老师传达一些作业与活动等。

总之,我决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成功是我的目标,我会更加努力,希望同学们支持,我一定会给大家创造良好快乐的学习氛围。如果大家真不投我,我也不会感到难过,从哪里跌倒我就从哪儿站起来!我会继续努力!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竞选语文课代表发言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x(3)班的x,今天我要竞选语文科代表一职。

首先我对语文科很感兴趣,而且对同学也很真诚。我想实实在在为班里办点事情,同时也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其次我也很会有责任心,还有我的语文成绩很优秀。当上了语文科代表后我会帮助成绩差的同学,让他们成绩提高上来。还有我的爱好是看书和画画,我看过《三国演义》,《水浒转》和一些国内外名著。

假如我当上了语文科代表,我打算先做以下几件事:

1.在班里建立一个图书角,把同学们都喜欢的书带到学校放到图书角,让大家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

2.在班里设一个“语文科代表意见箱”,同学们可以把我工作上的问题投到意见箱里,我会及时改正我的问题。

3.开展一个”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帮助贫困的同学.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会长成参天大树;假如我是雏鹰,我会展开翅膀去搏击长空;假如我是一条小溪,我会发展成奔流的大河

如果我失败了,我会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在下次竞选语文科代表的时候,我会坚定的站在讲台上。我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的演讲完毕,希望同学们给我投上宝贵的一票!

谢谢大家!

竞选语文课代表发言稿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班的一名语文科代表——x!我是一个活泼的男生!我爱好广泛,喜欢读书看书!因此,我在学校中常常得到博览群书的“小书迷”这光荣的称号!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荣获学校评的“三好学生”等光荣的称号!我就是靠上课常回答问题和口语交际登上了“王位”!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竞选“下一代”的语文科代表,感谢同学们和老师对我的信任!我坚信我一定能胜任“语文科代表”,因为我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把握”和“信心”一直鼓舞着我前进!

第一,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当上了“语文科代表”这职位!直到现在,我日积月累了一层又一层的经验,凭着老师的教诲,我经常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第二,我经常占着有一个灵活运用的大脑和一个能言善辩的嘴巴,还有一双高高举起的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因此深受老师的喜爱!我虽然不能出口成章,但是这个优点让我在语文基础上占了很大的优势!第三,我经常和同学相敬如宾,从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所以,我也是个“平民”!

如果我竞选语文科代表成功了,我会帮助对作文,对于阅读,对于生词四字词有困难的同学,我会一一辅导,并教会他们怎么举手发言,怎样认真思考!

如果我竞选语文科代表失败了,我也不会放弃,争取下一次的竞选!

同学们,请相信我,投我一票吧!

谢谢!

关于竞选语文课代表发言稿


语文课优秀课件5


从开设情感课堂看语文课魅力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在课程改革的激流中,我常常思考: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新课程呼唤新课堂,呼唤有魅力的课堂。正如叶澜教授所描述:“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会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挥,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新课堂  魅力  情感  蓄情  酿情  泻情  领情入境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在课程改革的激流中,我常常思考: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新课程呼唤新课堂,呼唤有魅力的课堂。正如叶澜教授所描述:“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会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挥,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一、实施情感教学是魅力语文的原动力

语言文学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如果和学生一起走进教材、走进作者的心灵,让学生达到主客体协调,物我两忘的境界,那么同学们就能幸福着作者的幸福,悲伤着作者的悲伤,在不知不觉中被语文学习中的美所熏陶浸润,从而达到性格塑造和情感的享受,在感悟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

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应该是改善和发展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持正确的态度和体验,即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就是说追求真理、学习知识、钻研学问都需要情感。法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认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过程,经过若干阶段才真正成为,所以需要借助种种作用来促进成长,教育的目的是用情感来促使学生个性化,加强人与人的接近和合作,因此,教育应该辅导学生感情的发展。情感,一方面是精神发展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二)从学科本身来看

语文教学本身有着极其鲜明的情感色彩。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各种艺术形象的构思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都是具有感情的东西。因此,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没有倾注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必然导致学生学而生厌、感情贫乏、冷漠,窒息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接受语文知识,从而使学生善于听,乐于学。因此,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把一堂课当作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能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领悟真谛,陶冶情操培养语文能力。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因为感动,课堂才是充满生机与魅力的乐园。

二、情感教学法点亮魅力语文的生命之花

优秀的语文课教师必须以科学的情感教学法去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唯有情和智和谐共生,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得到有效统一,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一)开掘情感源流——“蓄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若善于把握这些情感因素,开掘情感的源流,就能使学生较好地蕴积情感的储备量,即为“蓄情”。这方面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1.定好情感基调

“转轴拨弦三两声”,讲的便是试弦定调的事。同样,文章中的情感也有一个基调的问题。从总体上讲,文章中流露出的情感总有差别,或激昂愉快,或悲抑凄婉,或豪放勃发,或凝重深沉。为文章确定一个基调,可以从全局、整体角度去把握好作品中的情感。如《我爱三峡》结尾写道:“我爱三峡,我爱三峡的雄伟,幽深秀美,更爱她的急流险滩。”一个“爱”字,为全文楔定了感情的调子。教学时,只有扣准了“爱”,才能使学生深刻地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2.理清情感层次

古人云“情者文之径,辞者文之纬”。优秀的文章,“情”往往潜隐于“辞”中,形成一条情感发展线,体现了情感变化的层次性,《晏子使楚》一文通过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楚王由傲慢、嘲弄到尴尬,到最后不得不向晏子赔不是。教学时,唯有理清了这条情感线,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晏子善辩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

3.把准动情之点

小语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文艺性较强。阅读这些篇目,统观全文时,总有一两处感人至深的佳境,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老师领进门》一文末尾部分,40年后“我”回家乡重遇老师,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插柳之恩,终身难忘。”,作者对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样也感染了每一位学生。

4.辩明情感差别

人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显现出差异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抓住表现情感差异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玩味,培养学生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品质。《中彩那天》中父亲中彩后两天神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天从“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给他的喜悦”到“他甚至咆哮着要我滚开”,而第二天,父亲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以后,“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教学时,要抓住父亲的复杂情感,让学生细品情感的迥异,体会父亲背着思想包袱和放下思想包袱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

(二)引领感知体悟——“酿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认知语文教材的过程,也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情感逐渐被认同,逐渐被熏染的过程,也即为“酿情”的过程。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阅历深浅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独立,及时而正确地领悟作者的感情。因此,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体悟感情的方法,培养学生体悟感情的能力,为学生较好地表达情意酝酿情势。

1.设境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就是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如教学看图学词学句《比尾巴》一课时,可创设“到森林王国进行猜尾巴游戏”的情境,把小动物藏在森林中松树、草屋、草丛等不同的地方,只露出一条条尾巴,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找到答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习的成功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机

2.以理激情

情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只有被感知过的事物,才能对这一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讲解的方法,讲清与文章有关的背景,故事、引领学生认清事物的涵义、功用,丰富学生的认识,达到以理激清,情理交融的境界。如:小学四年级语文有篇课文《捞铁牛》是一个历史故事,写的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学家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陷在淤泥里的八只大铁牛的故事。因为年代久远,学生缺乏感情认识。于是,在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围绕“怀丙和尚为什么在船上装泥沙而不装其他东西?如果不装泥沙可以装什么,将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时教师引导点拨,告诉大家这件事发生在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当时科技水平低下,利用泥沙提高水的浮力,捞起大铁牛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灌输到主动的思考,提出问题,最后在老师和大家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在质疑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增进了师生情感。

3.想像入情

教师引领学生感知描述性的优美语言时,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像过电影一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略作者表述之情的目的。如《桂林山水》第三自然段,开头以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与其他地方的山的不同。接着用三个并列的句式分别写出桂林的山的三个特点。教学这一部分时,要充分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扣准字词句,感受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还可让学生想像“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动态美等。这样,学生既感知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读中悟情

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体验文中的优美滋味。以《春》为例,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图画、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篇构思精巧,文字清新秀丽,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富有江南韵味。教学这篇课文时,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吟诵,体会散文的韵味和写作上的特色,在吟诵中融入散文朗读的知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情感基调,加强感情朗读,力求把生机盎然的景色美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美读出来,让学生进入情景,将文字信息转移为头脑中的形象信息,学生通过朗读就感受到了祖国美好的风光,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比较体情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明晰差别,抓住特点,较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紧紧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燃火柴幻想与大年夜相关的食品、圣诞树等物——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的氛围中冻死了。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一家人是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较好地激发出学生对罪恶的旧制度的痛恨以及对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热爱之情。

(三)创设表情佳机——“泻情”

情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正确体悟教材中的情感,使学生带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去感知教材,体验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较准确地领会文章中的情感,或被人物的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的景观所陶醉时,随着情感蓄积加深,情感加剧,会产生急于喷发的动机,出现了“情满而溢发”的现象,这便可称为 “泻情”。教师要根据学生急于泻情的需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佳机,培养学生丰富的移情能力。

1.创设泻情时机

从语文教材选材标准上看,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作品或是抒发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如《桂林山水》、《我爱三峡》等;或是表达了对伟人、英雄人物的热爱、敬佩之情,如《鲁迅与时间》、《手术台就是阵地》等;或是表达了对祖国繁荣、发展的欣慰和赞赏,如《瓜棚夜话》、《我爱花城》等,这些文章内容不同,主题不同,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各有其侧重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最易于动情之处,根据课文内容、主旨的需要相应创设好表情佳机,培养学生的传情能力,健全学生的情感品质。

《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无比憎恨,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学完全文,学生个个神情激昂,心中充溢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之情。教师此时安排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到讲台上表演。可谓水到渠成。朗读表示“爱”的一部分同学声音柔和、亲切,把大家带入“爱”的氛围中,朗读表示“恨”的一部分同学,眼睛瞪得圆圆的,拳头握得紧紧的,声音响亮,语调充满了憎恨,而台下同学的愤恨之情也溢于脸上。

2.营造泻情氛围

学生由于个性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情感的体验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适当的指导,以激励学生大胆的表情达意,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如有位老师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呢?”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多媒体演示: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把手的大火炉,火光把周围映得通红。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图像,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小女孩去体验看到火炉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一会儿,同学们便有了深刻的体验,有的说:“这么旺的火苗,多么舒服啊!”还有的说:“我可以暖暖我的手,还可以烤烤我的脚。”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小女孩的同情和爱怜之心。

三、实施情感教学,教师是魅力语文的关键

教师凭借其特有的语言、目光、形象魅力来紧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灵,把无声的文字形象化,引导学生学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的。教师让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要散发出文化的芬芳。

(一)关爱学生,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中成长,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

“目以传情,情以感人”。目光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传递成功希望的情感信息,教师要恰当把握无声的语言——目光的运用,捕捉时机,适时向学生传递信息,进而给以激励,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久而久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情感成为师生间交流的桥梁。

(二)完善自我,用形象魅力吸引学生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形象魅力直接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的仪表与风度、知识与才华、品格与修养往往成为能否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仪容整齐、端庄大方这些表层因素乃是先决条件。同时,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追求中的竞争日益加剧,学生对老师的智慧日益崇拜,学生更偏于“交流型”、“亲切型”的教师。同时,教师还需努力养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强自身的形象魅力,才能以不可抵御的力量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三)领情入境,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活动是培育生命的一种艺术活动。《语言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才会使学生领悟难以言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电影、绘画、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然和谐,有利于身心开放的“心理场”,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以情动人,激发学生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进入“妙悟”的自由状态,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情感特点和发展水平不同,在实施情感教学时,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激发其不同水平的情感。利用情感因素促进教学效果,可以发掘和运用教学内容中已包含的情感因素,也可以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进行情感化处理,创设情感氛围,达到“知情并进”的效果。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实施新课程,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更应“尽职不越位”,要焕发课堂的活力,应力求拨动学生心底的涟漪,激起智慧的浪花,唤起澎湃的激情,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情感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情感教学心理学》,卢佳楣,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页。

2.《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卢佳楣,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93页。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语文课优秀课件》,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