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方案
一、实施“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的进入小学,自信独立的面对小学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小学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一定效果。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xx市课程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二、指导思想:
针对大班幼儿的特点。以及我园原有的幼小衔接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大班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与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有机结合,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小学“学习准备期”主题活动做到有机结合,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的良好心理品质。
2.以培养孩子交往能力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5.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活动时间:
2020年5月中旬--2010年6月中旬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小学的部分教师
六、具体措施与内容
1.入学前的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等方式深入小学,多方面体验小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儿童对小学的向往,并对上小学充满期待,同时帮助儿童了解他们想知道的小学的事情。
2.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
首先是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知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想办法,自己能够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请求教师、家长等成人的帮助;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操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生活问题处理能力;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让他们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其次,培养儿童的新环境适应能力。在儿童对小学产生向往的前提下,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让儿童掌握一些与他人沟通交往的技巧,并期待到新环境中;通过对儿童集中力、自制力的培养,以及对规则的认同,让儿童能适应新环境的新规则和新的要求。
3.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
首先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儿童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请假;在教学活动中让儿童养成爱思考、专心、愿意倾听的好习惯;培养儿童正确的握笔写字、读书的习惯,以及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学会使用学习用具。
其次,要培养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这两种能力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试非常重要的,语言是交流的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要特意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在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方案中也特别强调这两方面的知识准备。
4.家长工作
首先,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实施的幼小衔接教育方案及实施进度,取得家长的支持,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然后,对家长进行理论指导,更新其观念。请小学老师来幼儿园为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并了解入小学除了需要知识的准备,还应重视儿童心理的准备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准备,全面理解幼小衔接工作。
继而,在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教育方案的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同步衔接。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幼小衔接的专栏,介绍幼小衔接的相关信息,并及时跟进幼小衔接教育方案的相关内容,让家长一起参与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等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改革的推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幼儿园幼小衔接学期末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幼儿园幼小衔接学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一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肯定会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快的适应,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小学模拟课堂”教育内容。本学期就要结束,现将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幼小衔接内容:
1、调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节,延长至35分钟/节,最后一个月延长至40分钟/节。
让幼儿在上课时间上有个过渡,避免步入小学以后感觉一节课太长,坐不住现象。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大一班80%的幼儿能安静的上课,20%的幼儿上课精力不集中,坐不住,爱做小动作。大二班85%的幼儿基本能集中上课,15%的幼儿做小动作,精力不集中。2、由原来的每天2节教育课,增加至每天3节教育课。
每日第三节教育课主要进行幼小衔接的课程。3、每天下午利用离园时间,适当给幼儿布置一点小任务,让幼儿学习整理书包。
让幼儿养成任务意识,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4、通过五分钟倾听训练,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及认真倾听的习惯。
5、通过握笔操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为幼儿步入小学做好准备。
6、利用自主管理活动,晨检管理员、午睡监督员、卫生检查员等锻炼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每个岗位每个幼儿轮流一遍,培养了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和规则意识。
7、每天安排一至两次眼保健操,让幼儿学会保护眼睛。
8、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步入小学前应做哪些准备,并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1、幼儿的习惯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一边做事情一边讲话,纪律意识差。
2、部分幼儿的握笔姿势有欠缺,往往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很好,慢慢的就变了样,握笔姿势没有养成习惯。
3、安全意识差,大部分幼儿不清楚什么样的事情是有危险的,不懂得保护自己。
4、少数幼儿的任务意识差,教师在每日下午布置任务后,往往完不成,就让家长代替到幼儿园告诉老师,缺乏任务意识。
5、40分钟的上课时间,必须在老师的多次组织下进行,幼儿自己很难控制自己,易分神,爱做小动作。
6、不懂得爱护、保护自己的书本,会自己弄丢或弄坏。
7、自理能力差,出现问题没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到老师那告状,请老师帮忙。
8、课间少数幼儿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或活动,而是到处打闹,没有安全意识。
9、合作能力差,会出现争执。
三、需要注意的方面:
1、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时,不能放手交给幼儿,而是教师做主导,幼儿为辅,因此没能很好的锻炼幼儿。
2、幼儿的握笔姿势掌握差,教师只是在做握笔操的时候,随时指导幼儿的姿势,而在幼儿运用笔的时候,往往缺乏指导。
部分幼儿在家家长经常让幼儿写字,而不注意握笔姿势,幼儿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很难更改。3、缺乏纪律的培养,老师往往在幼儿出现问题后,告诉幼儿应怎样做,而没有在之情就强调好纪律,予以适当的奖励或惩罚。
没有养成很好的纪律意识。幼儿园幼小衔接学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二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秘密”、“我们要上小学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4、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5、学期初,我们提出将“快速阅读”运用到教学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6、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
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本学期,班级教师在工作中遵循“一切为了班级”“班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教师间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
总之,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向先进班级学习,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幼儿园幼小衔接学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三随着二期课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幼小衔接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满足孩子个体需要,增强学做小学生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 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请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多次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满足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同时,在平时活动中,我们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的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
二、加强学习兴趣,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
1.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儿歌、看图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不放弃任何可以帮助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起阅读,增加阅读兴趣;提供可写本子,让孩子学着书写,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2.关于计算兴趣的培养
平时,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起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一定量的计算内容,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电话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孩子根据能力需要逐渐的对计算感兴趣,使孩子为学所用。
三、加强幼儿的社会性适应
对于幼儿而言,必要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感和独立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生活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努力创设条件,在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使幼儿能够自然地理解、接受。如:运动中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班级集体中加强责任意识,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等。每一环节的有意识引导,使我班孩子在只有这些能力的同时,真的有了一份长大的感觉。
总之,通过一学期来对幼儿幼小衔接的培养,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相信,通过以后的不断的努力和实践肯定会不断的完善。
幼小衔接,幼儿园怎么衔?小学怎么接?
车站小学武晓燕家庭教育工作室
升入小学一年级对于孩子而言,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跨越。有些专家把孩子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称为孩子的“第二断奶期”。因为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的学习生活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定义,可以发现幼小衔接最主要的不同,就是从游戏为主,转为学习为主。
那么幼儿园和小学还存在着哪些存在的不同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第一、教育性质不同。幼儿园是“教养并重”,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同时,还要给幼儿生活上的照料和养育。小学教育是“以教为主”。语文、数学、英语等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第二、教学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是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形式,同时还有小组讨论、自己观察探索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第三、家长心态的不同。幼儿园家长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开心不开心,有没有什么收获。进入一年级家长们关心什么呢?有没有作业?作业写完了吗?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家长心态的变化就会带来孩子的很多不适应。
而这种心态往往会演变成焦虑。那么今天呢我重点讲一下大家反映比较多的焦虑问题。随着进入六月份,家中有即将上一年级的孩子的家长也开始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当然首要的焦虑是择校问题。今天这个问题抛开不谈。那么除了择校以外,无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家长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地帮助到孩子。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是否能较好的适应学校的这种学习和生活,因为学校的生活学习节奏明显加快。有的家长还担心孩子和同学之间的这种相处是否会融洽,也担心这个课时和作业量能不能够接受得了。还有就是可能比较担心孩子的学习能不能跟得上。担心孩子的作业在辅导的时候,自己在时间和精力上,能不能给到孩子支持和保证。当然,我这儿只是列举了一部分家长的困惑与焦虑,可以看得出,在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家长是没有任何经验,而孩子也将面临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验,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考验。
那么家长对于幼小衔接之所以焦虑,它的根在哪里?找到了源头,才可以有效解决家长问题。
其实这种焦虑的源头在于不清楚,不明白,不了解。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缺乏正确的这个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不了解一定的教育规律,所以在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缺少一种指导能力,或者说不能给到正确的引导,第二个呢就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的不够,比较依赖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第三个方面呢,是过度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习惯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的吃和穿,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然后第四个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正确的这个教育观念,就容易受到身边“贩卖”焦虑的这种不良的影响,将自己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比如说孩子在班上的排名情况,考试的分数怎么样?然后盲目地,不切实际的有这样一种攀比,给孩子报了多少个培训班啊等等类似这样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
那么对于家有即将升入一年级的准爸准妈和幼儿园来讲,我们要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学校生活需要孩子们提前完成的几个规定“动作”,也可以称之为三个注重。
第一个注重,就是注重对孩子们即将升入小学的心理贮备。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就让学校的老师管你”,让孩子产生对学校老师的恐惧感。
大部分孩子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是充满了兴奋与期待的,此时家长可以刻意的向孩子渗透一些学校的有趣的生活,比如给孩子们讲自己上小学的有趣的事情,讲一讲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让孩子对于学校有一个初步的快乐的概念,当然这个时候不要总是围绕学习啊、成绩啊这类的话题,孩子们对此还没有一个概念,要从内心深处激发孩子对校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可以领着孩子刻意经过学校门口,让孩子们感受“学校”。其实在孩子眼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校是他们寻找玩伴的另一个场所,这儿若是有良好的同伴关系,继而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融洽的校生关系就很容易建立,所以如果孩子的好朋友也将进入同一个校园,可以提前让她们共同熟悉新校园,这对于孩子迅速接纳学校有很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第二个注重,就是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至关重要。有教育专家说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智力最好的,而是习惯最好的”。孩子在入学前少三分习惯养成,入学后多七分教育烦恼。
我们经常听到“21天养成习惯”。事实上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21天并不是一个绝对值。有的习惯形成较难,21天未必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有些习惯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或自身存在着浓厚的兴趣,也未必需要21天。但从整体上来看,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要付出时间去培养。
我们要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
1.时间观念
在幼儿园,孩子们年龄小,普遍存在磨蹭的现象:慢腾腾地吃饭,慢腾腾地穿衣。我们的评价标准是:孩子们会不会做这件事。只要孩子自己能吃饭,吃的稍微慢一点也是不要紧的。只要孩子自己能穿上衣服鞋子,稍微慢一点,也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们的重点放在孩子有没有掌握这项技能,而没有加上时间观念。
到了小学,很多时候需要时间的限制。比如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一个小时内做完,超出时间不允许答题,做不完也要收走。上课时间到了,就算没玩够,还想继续在操场上玩,也是不允许的。
因此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有计划地安排看电视、看书和玩儿。感受5分钟、10分钟内做一些小任务。做不完有惩罚。
比如,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小闹钟,让孩子自己定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着时间表做自己的事情。
2.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重视规则,小事上叫调皮,大事上出现触犯法律法规行为。
小学一年级是规则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园已经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有了一些要求,但是进入小学后,孩子正式开始学龄生活。
家长们要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能想到的,可以提前告知;能提前练习的,可以提前强化。
目前,大多数小学一节课的课时有40分钟左右,孩子再也不能像在幼儿园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老老实实地坐着。这对孩子可是一个挑战哦!您可以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一段时间,时间的长度可以从20分钟慢慢过渡到4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您可以让他看看书,也可以给他讲故事、做做手工画画等等。
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树立规则意识。
3.学习习惯
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准备就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1)专注力培养
在小学低年级有一种现象很普遍,即学生写作业的速度相差惊人。课堂作业,有的孩子十几分钟可以完成,而有的孩子几十分钟都完不成。做得慢的孩子也许并非不会,而是边做边玩,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实际上,家长们可以想一想,家里的孩子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
看喜欢的动画片,玩电脑玩手机玩平板等一切电子产品时,还有孩子喜欢的游戏时。
所以说,孩子是有他们喜欢的专注的时间的。如何培养他们的专注力,让他们在学习上的专注力再持久一些呢?
A.专注做事时不要打断
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家长们不要干扰或粗暴打断他,而是应该耐心等他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当他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的同时,就是在朋友自己的注意力。
B.减少分心
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当孩子玩玩具的时候,要关掉电视机;当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也不要放音乐。
刚才提到的选择简单的学习用品,就是为了防止分心。
保持一切有利于孩子专心致志的环境。
C.培养专注力的一些练习:
采取盯点法随时训练。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着某个点和物体看上几分钟就可以。还可以采用舒尔特训练法,这个方法是世界上最专业、最普及、最简单的训练法。
(2)认真对待家庭作业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要习惯回家有功课的生活。每天晚上都必须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在这里也可以跟家长们介绍一下。经常开家长会时,有的家长会说到,老师,你们布置的作业太少了!孩子一会就做完了!有的家长就会说,老师,怎么才一年级作业就这么多啊!孩子趴着写半天。
事实上,老师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大多是巩固当日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且依据中等学生水平而布置的。比如中等生需要15分钟。那今天课堂上听讲认真的孩子,对这个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孩子,就不需要15分钟了,可能10分钟就能完成。而今天上课走神了,或者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的孩子,15分钟显然就完不成了,甚至要半个多小时。所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是家长们把握孩子学习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家长们要给孩子灌输一个思想:回家一定要先做家庭作业!这是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到家先做家庭作业,做完检查完之后,再去干别的。并且坚持住这个思想,毫不动摇!逐步养成孩子每天回家学习的习惯。
灌输思想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坚定不移的去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仅要接送,回家还要辅导、陪读,吃不消。其实,孩子完全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
家长们肯定也不愿意因为孩子没做好家庭作业,而被老师三番五次请到学校里来吧。所以我们要一开始就帮助孩子养成这种及时完成作业、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3)坚持广泛阅读
孩子现在认识的汉字还比较少,自己独立阅读还存在困难。所以这个时期的阅读仍然是需要家长们帮助的,以亲子阅读的形式为主。
亲子阅读不仅能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而且我们都知道,书中的世界无限广阔,充满想象,能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创意。
孩子们广泛阅读,不但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能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并且专注阅读的过程也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孩子做题读题的能力。如果孩子阅读水平高,他读题、理解题目的能力就强,做题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如果孩子理解力相对较弱,题目反复读好几遍,甚至读好几遍之后也不解其意,那做题速度就慢了下来,做题时间也延长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认识到阅读对孩子的众多好处。
平时,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书、神话故事书来阅读,并且可以借由这些书中的故事来适时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同时,如果您觉得您的孩子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比如相对内向啊,比如胆小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去选择一些书来阅读,让孩子去领悟去思考。
同时,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可以收听的节目,家长们不必局限于纸面上阅读,还可以听书,可以给孩子多听童话故事,
同时,鼓励孩子勇敢读故事。每天可以在家里让孩子读10分钟他喜欢的小故事小文章,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第三个要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能力。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都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在家里呢,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整理学习用品、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包括以后的戴红领巾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而且还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到了一年级,我们老师就慢慢地要求孩子学会打扫卫生,学会保持教室的卫生。有句俗话说的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没错!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孩子们大多变得懒惰了,连扫把都不会拿,更别说把垃圾扫进簸箕了。
所以家长朋友们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参加适量的劳动,鼓励他们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在班上经常会有:“老师,我铅笔没了。”“老师,我橡皮擦没有了。”有的直接开学没几天,就说“老师,我的书找不到了”。上课过程中,老师让找出哪份作业来,孩子们书包翻了好几遍,也找不出来。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因为动作慢,能力差,学习也会受影响。
从收拾自己的玩具开始做起,这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大大小小这么多的书怎样放比较好呢”,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家长除了做到这三个注重以外呢,还要做好三点。一是做好孩子心理方面的这样一种疏导,因为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身为家长呢,要积极的并且要保持一种快乐的向上的一种情绪,引导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第二点呢,要教孩子如何与同伴交往。当孩子升入小学后,就会面临一个新的集体。他会结交新的朋友,一起玩耍、学习。家长首先需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孩子能体验到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在家里应该怎么接待朋友,怎样去朋友家赴约,帮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的常见方式,怎样和同伴分享。
第三点,就是要做好孩子的陪伴并成为孩子的伙伴。一定为孩子树立榜样,身为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怎样,孩子便怎样!我们家长的行为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教孩子做个有教养的人。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家总会提到一个词“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小了说,孩子见人会不会问声好,在学校是否会对老师出言不逊,撞到了别人会不会说对不起……都能看出一个孩子是不是有教养。其实,当我们成年后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每个人的身上都带有家庭的烙印。要教育好孩子,必须认识到树立良好家风、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总之,幼小衔接阶段不能忽视,需要家长、幼儿园、学校和孩子共同努力,孩子才能平稳过渡。
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健康茁壮的成长!
(文字:李业艳 武晓燕)
一个特殊的时期,很多大班的爸爸妈妈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疑惑和担心。再过几个月,大班的幼儿即将告别老师和同伴,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小学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这个超长版的假期里做好家长的科学指导就变得格外重要,我们班延续了从中班到现在的“看图说话”活动,”孩子们宅家期间虽然不能和小伙伴见面,但是语言表达的培养和锻炼可不能断,我们通过"看图说话",让孩子们居家也能和好伙伴互动,以及在即将开展的小学生活中,孩子需要做到自我的时间管理意识的培养。
一、幼小衔接的概念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转到小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能够临时改变的短暂时期,而是一个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的长期过程。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质的差异是由外部环境、教学内容、学习时间和方式等因素造成的。
儿童必须有心理准备、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以适应完全不同的一年级生活。父母还必须为过渡时期做好准备:改变态度,调整教学方法,提前组织接送人员,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在于知识培养,而是如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自己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因此,幼小衔接应当以幼儿发展为重点,同时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强调培养利益、习惯和能力。
二、“云”衔接话不停,家园共促成长
没有父母的合作,幼小衔接工作就无法广泛而顺利的开展下去。为了更好地掌握父母对幼小衔接问题的看法,我们通过线上问卷星调查听取父母的意见,并为疫情期间的工作奠定基础。针对父母在问题表中提出的疑虑和关注,可以总结如下:
父母希望发展的幼小衔接活动包括:
(1)生活习惯:自我照料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理解小学教育和时间表衔接、安全意识、心理指导、享有幸福的童年生活。
(2)学习习惯:培养自主习惯,学习阅读,学会观察、表达、合作、思考等习惯,初步养成时间观念。
(3)社交方面:如何更好地与同学沟通,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沟通,如何口头表达。
(4)家园共育: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和习惯,清楚进入小学需要注意的各方面问题。
在明确了家长的要求之后,可以组织《在疫情之下,如何通过线上实现幼小衔接》讨论,大家都认真思考,积极表达思想智慧,最后对所有人的意见进行总结,提炼出最具有指导意义的、居家可行的幼小衔接指导策略。
在疫情之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幼小衔接:① 请班级二胎家庭小学生哥哥姐姐录制视频分享自己在小学里做过的最有趣的事情;例如自己在家为父母讲故事、新闻播报、天气播报等的视频分享出来,让幼儿园孩子的父母清楚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②观看小学生活的纪录片;教师可以将一年级小学生在校园的一日生活以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家长,然后家长和幼儿共同欣赏,家长清楚幼儿的培养方向,对幼小衔接工作也可以有序展开。③“云游小学”掀开小学的神秘面纱。通过网络为孩子们收集一些小学的照片和视频,待结束后,还可以鼓励宝贝用画笔描绘出心目中的小学,如此一来,让幼儿对小学有初步的印象。④跟哥哥姐姐视频聊天,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⑤家长复工后,幼小衔接由班级教师来帮扶;⑥21天养成记。(在21天里每天完成一件小事),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制定每日完成任务,幼儿每天独自完成,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能力,避免进入小学以后还存在过分依赖的行为。⑦幼儿分组线上交流对小学生活的向往;⑧“花样”周记。
教师通过与家长实现线上交流沟通,为家长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指导,帮助其在家庭中有序开展。此外,教师还可以线上提供专家讲座,寻找知名专家向家长讲解幼小衔接各方面工作的展开,家长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为接下来的幼小衔接减轻很大的压力。家园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沟通,幼小衔接工作才能真正有效用。
三、云端助力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大教育阶段实现平稳过渡的关键过程,也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疫情期间,为了科学地为大班的幼儿做好幼小衔接准备,并减轻父母和幼儿的焦虑,可在幼儿园开展云端助力幼小衔接活动。
(一)云端同学习,云下乐分享
面对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教育,幼儿园大班的教师需要积极行动,教师们利用自学、导学、互学等多种方式,将《3-6岁儿童发展指南》重新深刻解读,为自己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教师通过与家长和幼儿频繁的线上互动,帮助幼儿实现角色的变化,将自己幼儿园的角色转变为小学生。幼儿园和小学最大的区别在于课时时长的不同。教师与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让孩子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如上厕所、喝水或准备后续活动需要的用品等。
(二)云端家长会,助力共成长
大班幼儿教师通过钉钉群这个平台连接所有父母,并组织关于“幼小衔接,携手同行”的幼小衔接家长会。双方就“幼小衔接”的问题进行的探索,在疫情背景下,向幼儿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生活建议,提高他们的效率和自我学习能力,良好的时间习惯与时间观念,写作前准备,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品质的培养,从诸多方面实现家园携手,共同为幼小衔接努力。例如生活方式的培养,小学和幼儿园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每班儿童人数的增加和教师人数的减少,这些都要求儿童自己做的简单的事情。作为父母,可以在家里做到这一点:日常生活的重点是培养儿童在服装、食品、住和出行等方面自理的能力和习惯,以便逐步减少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照料。我们指导家长向孩子传授有关学校生活的日常知识,要求孩子保管和组织其学习书包、教科书、画册、办公用品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橡皮和其他工具,会铅笔,制造简单的玩具等等。
(三)云端答疑惑,精彩再延续
面对家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们在云端给予家长居家性的幼小衔接指导建议,为家长答疑解惑,家长们也会积极实施。例如家长们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幼儿居家期间的作息。其实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学会管理时间,养成按时、有序、守时、惜时的习惯很重要。基于这一点,我们开展了宅家的作息安排,除了我们建议的时间安排外,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运用图画、符号、简单的文字,结合“运动、阅读、学习、做家务、游戏”等小任务,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一日作息时间表、任务计划表”,完成后就打勾或者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逐步帮助孩子掌握“做事有计划、做事要守时、做事有条理”等时间管理方法和任务意识。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懂得守时、惜时,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做事不拖拉的良好习惯,是学习过程所需要的重要品质之一。
四、总结
在打赢这场战“疫”的关键时刻,组织了一次关于幼小衔接的“云”沟通,从而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架起了桥梁,消除了父母对幼小衔接所存在的诸多疑惑和焦虑。同时使父母能够更好地界定幼小衔接的具体家庭教育工作。陪伴对幼儿来说便是最好的教育,他们成长道路上所要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重视起来。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帮助孩子们顺利地进入小学是我们近阶段的目标,我们会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推送幼小衔接指南其他篇,带领全体大班家长一起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重视孩子,家园携手,“疫”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中各种显性与隐性的准备工作,实现云端助力幼小衔接。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二是通过衔接工作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受益终生。
宣庄中心幼儿园秉承“一切为了幼儿”的办园宗旨,依托“以爱育爱,快乐发展”的办园理念,弘扬“尽力、尽责、尽善、尽美”的园所精神,恪守“博爱、和谐、创新、卓越”的园训,宣庄中心幼儿园确定“绘本阅读”为园本课程和新的增长点,着力打造书香幼儿、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园所,最终实现“幼儿开心、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发展愿景。为此我们结合我园的绘本特色,开展了一系列的幼小衔接工作,实现幼小衔接顺利过渡。
一、环境创设中的幼小衔接
我园以“咕噜咕嵫绘”优质听读整合课程中的经典绘本为载体,以听读为基础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创设不同主题风格的读书环境,以“童趣 立体 实用 灵动”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会讲故事的环创”。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同时也让家长感受到孩子读书的乐趣,增进亲子交流。
大一班的特色绘本故事为《幸福的大桌子》故事讲述大桌子陪伴着兔子一家成长,小兔子长大后纷纷离家,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满回忆的大桌子……淡淡的哀愁中,融合着温暖幸福的感觉。绘本让孩子们明白,老人的幸福很简单,家人的陪伴、关怀就是老人最大的快乐。如果以后长大了,不管离家多远,工作多忙,都要记得常回家看看,不要让家里的父母牵挂。通过深入研读后老师们把环创分为餐桌礼仪、饮食搭配、光盘行动,让孩子们养成健康进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大二班特色绘本故事为《第一次自己睡觉》,故事讲述了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努力学习长大,勇敢尝试自己一个人睡觉,看了让人“发笑之余”又“感动不已”的绘本故事。通过环境创设板块我的秘密花园、遇见更好的自己让幼儿感受自己长大的过程!
二、教育活动中的幼小衔接
每周一、三、五上午第二节主题教育为“快乐绘本”阅读时间,我们运用绘本咕噜咕嗞绘优质听读整合课程,始终贯穿听音理解、读图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读符号理解这条语言理解的主线;有机把语言领域的听、说、读、写内容进行整合,将语言与健康、社会性领域整合;在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读写姿势、听说能力等小学必备能力。用绘本赢得家长、社会和小学的认可。
三、区域活动中的幼小衔接
区域活动中我们时刻注意观察,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加强正确姿势的意识。比如:益智区的“地垫游戏我做主”,把孩子入小学需要注意的事项设计到地垫上,采用前进后退的游戏规则来加深印象,如:写作业姿势不对后退两格,上早自习不迟到前进一格等。
区域活动时,常以小组活动为主,这时我们尤其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给予每个孩子表现机会,并且注意提醒其他孩子认真倾听,学习和分享他人的经验,养成良好习惯。
四、主题活动中的幼小衔接
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学习阅读的正确姿势与正确方法,学习讲述故事。其中,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幼小衔接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摆脱只注重知识教学和智能提高的束缚,要在趣中学、乐中学、玩中学,学出智慧,学出思考。联系幼儿生活,寻找其兴奋点,激起他们的阅读愿望,让他们主动、自主地去阅读。为此我们以绘本故事为抓手,通过绘本故事开展主题教育。
1、自理能力大赛 助力幼小衔接
通过《第一次自己睡觉》这本故事,开展自理能力比赛——叠被子、整理衣服比赛,让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上新台阶,巩固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真正让孩子们受益终生,为他们正式进入小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巧用亲子阅读助力幼小衔接
每日“亲子悦读打卡”,将阅读向家庭延伸,实现家园共读。家长与孩子亲子共读、购买绘本、到图书馆读绘本等阅读活动,在多鹿里发布动态,并号召家长和幼儿每天一起读一个绘本故事,拍照片或录制小视频,21天打卡,单月评选书香宝宝,双月评选表彰书香家庭。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也会和家长们一起分享交流阅读经验,我班的孙邢远小朋友的妈妈告诉我们,她会围绕故事人物、情节等,由易到难地设计几个问题,来发展孩子的倾听理解能力;听完故事后,会一起画下心中的故事,一起分享故事中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情节,一起复述故事的内容;在复述的过程中,会要求孩子不插话、不打断别人、按顺序发言,耐心、专心地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看似很微小的细节,为孙邢远小朋友入学后能专心听讲,并听懂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做了充分的准备。
3、绘本家长讲故事助力幼小衔接
为了更加丰富幼儿们的学习生活,搭建起家、园沟通交流的桥梁,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了解,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每月“绘本家长讲故事”,充分发挥家长在绘本阅读中的主体作用。组建“绘本家长团”,颁发聘书。每月末邀请一位家长到幼儿园,到教室为本班孩子讲故事。
为让孩子们听到精彩的故事,宛纾妈妈可谓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以夸张的语言和表情讲故事;家长们讲的故事好像格外有趣,孩子们表现得异常专注,个个目不转睛、竖起小耳朵静静倾听。每当故事讲完了,孩子们未满足的眼光仍在意犹未尽地看着。
4、“绘”声“绘”色 助力幼小衔接
对孩子而言,应该多加强他们表达的能力,而绘本剧表演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能够使幼儿更好地进行语言的表达,能够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我们每学期的绘本剧大赛、自创绘本评比等活动,实现绘本与生活的立体链接。
5、绘本讲堂 助力幼小衔接
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师绘本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园本特色活动,我们邀请专业人士为全体教师做绘本阅读讲座,让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绘本阅读活动,挖掘绘本价值,帮助幼儿更好地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
我园搭建一个立体化早期阅读平台,以“听读”为统领、以“绘本”为载体、以“阅读”为核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五大领域能力发展”为目标,与实地教研活动相结合,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早期阅读活动。借助绘本阅读的优势,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相信孩子们在一本本精美绘本的阅读过程中,将会形成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过渡到小学生活,并陪伴终生。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幼小衔接工作总结)》,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