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设计  体育教案 > 详情页

体育心理学试题

作者:2022-06-11 10:16:060

体育心理学试题1


心理学读书心得_读《心理学》心得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读完心理学一书有很多的感触,有很多的读书心得。下面是范文网带来的读《心理学》心得范文,欢迎查看。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一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二

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常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比如:与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发生一些摩擦有时候各自都认为无道理或是没必要,但就是因为谁也放不下面子,谁也不搭理谁,搞得大家在工作中气氛很是紧张。现在我不断在学习中成长,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性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的孩子身上。

另外,我们要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在中国这种亲密关系大多数人却从来不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许多家庭,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

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就是为自己铺路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三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科学,读来获益颇多,就心理学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认知与行为、自身与环境、工作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实践科学。

近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就会被动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没有目标,看不到前途,物质和精神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懒惰的本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会处处“要我做”,如果在一个单位人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开展一项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温良的治病药方。

心理学在人的激励方面分析的很详细,就是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就是确定正确的目标。人活着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不然就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功:简单的说,就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人安于现状,只想维持现状,采取“守”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变陈消极的态度,失去积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拥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和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

在现实社会和工作中,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就要给自己定目标,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如何体现,怎样让自己的心情快乐和轻松,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挑战和麻烦,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转化为“我要做”。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四

在学期初,我抱着求知的心态选修《心理学》,通过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有选择的阅读相关书目,在学期末,我获得了一个对心理学比较笼统、综合的认识。

在写作前,我尝试构思了多种不同行文方式,最后,我选择了这种“剃刀式”的结构,即第一部分概括老师课堂讲授的精神,第二部分展开讲述我受到老师启发后的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总体上,老师的授课思路就是在普通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联系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联系亲身经历或者接触的例子,并且用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我们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学习、思考、成长,走向一段美丽的大学生之路。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表现出力求全面的趋向。从心理学归属于哲学的思考点出发,讨论“人是什么”这一命题,接而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建议我们涉猎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再到具体围绕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黄金塑造时期而有选择的讲授心理学知识,不断强调生命的美好,关爱父母,以及各种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等等。这种授课方式,与其说是单方面的知识的传输或者双方面的知识的交流,我则更偏向于那是彼此心灵的沟通,而此时,课堂就成为了一座桥梁。无论如何,这都全面地体现了老师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关心,同时,又试图努力“兼营”相关心理学的知识的传授,这无疑让我们更接近“面对—反思—调控”的处理问题的积极的方式。

我逃过课,但是只要我坐在教室里,我必然专心听讲,尝试理解老师的讲义。临近期末,回想学习的历程,我对这门课程下这样的总结。

老师是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授课主线,间以穿插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例如,心理预警——珍爱生命、大学生生活六大原则、给大学生的100条逆耳忠告,等等,诸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老师是以育人为先为讲授的理念的。但是,让我真正感动或者敬服的不仅是这样的理念,而是他那种授课方式。我观察发现,他努力追求的仿佛是引导大学生在他的课堂听讲中找到突破正摆在人生面前的困惑,如恋爱问题,于是尽可能的调动所有可行的方法,如来回地穿梭于讲台和课室后排,找到一个学生与老师在某方面上的平衡点,我相信,也许他实质上是明白的,这个平衡点可能不是制高点,但或许是一个最优解——一个让师生都满意的状态。老实说,我丝毫不曾怀疑老师的授课目标,但是,有那么一个片刻,我确实怀疑过老师的知识水平,后来,我才发现他知识面广,联想力丰富,准备充分,于是,我的目光又开始注视讲台。“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只是追求一种批判式思维,请老师您见谅。

在课堂上听讲,受到老师的影响,以及自己的课外阅读,我改变了对心理学一些不同主张的认识,尤其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涉及非常多学科,传统上,心理学被分为五个子领域: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因为主要领域要与相关领域相结合学习,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人类行为。所以,谈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没有脱离心理学的轨道,只是与其它主张形成强烈的反差,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

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介绍,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不想复制过来,大可以参考百度的百科名片。在这里,我想尝试谈的是我自己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

我认为,这个理论可以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联想理解。道德在我们生活中是极为核心的。如果道德也是一个以供需平衡的市场的话,那么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试问有多少个经济人的多少个需求得到了预期的供应?也就是说,从全球上来考虑,单是所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还是得不到一个让人满意的供给。被严重污染的空气,短缺的水资源,让人担心的食物,被破坏的自然坏境,越来越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难道这些都不足以充分证明我们人类的道德正在面临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共同规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运用这条规律去改造我们的世界。电影《2012》、G20峰会讨论、稀土“战争”与中国环境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印度安得拉邦的危机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开始重新考虑“道德”,赋予“道德”一个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例如,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的生产主义,我们关心的是,可否偶尔停下来小憩,回想一下历程,问一问自己的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这些需求在马不停蹄的进程中得到满足了吗?例如,现在非常倡导的LOW—CARBON生活,在生理上,减少了自然环境的污染,不也是减少了对自己的生命的威胁吗?这难道不是“道德”的适应时代变化的体现吗?简而言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指引了一条相对科学的思考自身发展的线索,让我们意识到那还没被意识到的潜意识。

读《心理学》心得范文篇五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们掀起了一股新的学习浪潮,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新浪潮,这是中国政府重视青少年教育的一个具体体现,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这更是一个福音。

听了由省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众所周知,我国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学习压力太大,这也是很难改变的一个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也愈加激烈,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那成才的通道就是考所好的大学,有个好的工作,于是父母便不惜一切代价地培养孩子。在学校学习,在课外补习,在特长班学音体美,在外语班学韩日俄。学生为了能顺利地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只能被迫接受这一切安排,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由于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心理障碍,长时间的压抑,他们用行动发泄,甚至报复社会。有的学生毕业后狠狠地把课本撕掉。有的学生可能恐惧、不信任自己,成绩不好产生自卑感,有的学生绝望和无意义感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我们教给学生知识还不够,我们还应做好学生心理的洞察倡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排解学生的压力太大问题;他们这样学习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吗?怎样学以致用;怎样才能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而且对学校的学习生活留有美好的回忆......

在学校里,有一些孩子厌学或具有学校恐怖症。其实,这些孩子都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如懦弱、内向、不擅于交际等等。这些孩子在学校一旦受到伤害,在学习上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会自我调适,从而对学校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严重的就发展成为学校恐惧症。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懂得了如何去面对这些学生,在方式方法上都会进行有效的探索。认真研究孩子的病因。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使我们获得一种境界、一种风范和一种思想。


体育心理学试题2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优选3份) 由范文网会员“飘落的叶”整理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篇1: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篇2: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篇3: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正文】

篇1: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等人在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

A。波斯纳

B。科顿

C。布鲁巴奇

D。加涅

2。下列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的是( )。

A。客观性

B。计划性

C。可比性

D。竞争性

3。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 )。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4。(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加涅

B。布鲁纳

C。苛勒

D。奥苏伯尔

5。一般来说,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6。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最佳动机激起水平是( )程度的。

A。较高

B。较低

C。中等

D。一般

7。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 )主角。

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学生楷模”

D。“心理调节者”

8。弗洛伊德提出的遗忘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9。被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10。按认知与期待理论,( )。

A。动机力量一效价×期待

B。动机力量一抱负x期待

C。动机力量一效价×目标

D。动机力量一抱负×目标

11。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12。统筹安排学习时光,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利用红色能够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14。( )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A。外部强化

B。内部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15。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我所认同的思想和自我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16。以下情景中,属于肯定性训练的是( )。

A。呈现厌恶刺激

B。公开表达自我的真实情感

C。消除敏感反应

D。消除肌肉紧张

17。学生已有了“四边形”的知识,此刻让学生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

18。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是( )。

A。问题行为

B。教学行为

C。学习行为

D。操作行为

1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20。应对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某生倾向于深思熟虑,错误较少,他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沉思型

B。冲动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帮忙学生构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

A。说服

B。榜样示范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E。奖励与惩罚

2。下列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A。网络模拟动画

B。观察实物

C。演示实验

D。到实地参观访问

E。文艺作品赏析

3。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A。演唱

B。文学创作

C。打球

D。运算

E。开车

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A。获得

B。同化

C。转化

D。顺应

E。评价

5。教师应采取( )措施提高课堂群体的凝聚力。

A。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景

B。培养群体认同感

c。规定群体单一思想

D。构成群体成员归属感

E。给予学生赞许与鼓励,构成力量感

6。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 )。

A。进取关注

B。询问

C。尊重

D。真诚

E。同感

7。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

A。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B。排除相互干扰

C。多种感官参与

D。提问

E。碱线

8。一般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 )阶段。

A。选择

B。认同

C。理解

D。赞赏

E。行动

9。CAl的优越性体此刻( )。

A。交互性

B。即时反馈

C。所呈现信息生动形象

D。机器规定速度

E。自定步调

10。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评价原则

E。强化原则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_________是在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2。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_________,而是知识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4。研究证明,新的学习需要的构成能够经过两条途径,即: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5。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了教授学习策略能提高迁移的_________。

6。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_________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作用。

7。从_________人手来培养创造性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8。_________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法。

9。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成_________问题行为、_________问题行为和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三种类型。

10。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否则难以到达观摩学习的目的。

四、确定题(确定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两个IQ分数相同的儿童,他们IQ分数的构成完全相同。 ( )

2。加涅认为复述不仅仅能有利于坚持信息以便进行编码,也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

3。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 )

4。阿特金森的研究证明,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十分容易或十分困难的任务。( )

5。归纳式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 ( )

6。定向映象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一样,则活动的定向基础就有差异,就会影响到心智技能最终构成的水平。 ( )

7。高智商必须有高创造性。 ( )

8。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必须程度上能够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 )

9。教育过程中应奖励一些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奖励一些概括性的行为。 ( )

10。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更多地研究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 ( )

五、名词解释(每4、题2分,共10分)

1。精细加工策略

2。定势

3。发现学习

4。原型内化

5。从众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2。学习者在练习衄线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为完成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教师应做些什么工作?

4。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什么问题?

七、论述题(共10分)

试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八、案例分析题(共10分)

杨蒙是高中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一向不错。一次,在期中考试时由于感冒发烧没有考好,结果成绩下滑受到了教师的批评(教师不知她带病考试)。此后,每当面临考试时杨蒙都很紧张。在考试前几天就开始担心,害怕考试失败,为了能考好,她考前每一天都复习得很晚。考试时,杨蒙经常感到注意力很难集中,脑子里也一片空白,明明掌握的知识也都忘记了。同时还伴随着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等症状。可考后她发现这些题目都会做,只是由于没发挥好而失败,因而更加害怕考试。为此,杨蒙十分痛苦,不明白如何摆脱。

根据上述案例,请分析:

1。杨蒙的这种症状是一种什么心理问题?

2。本案例中,造成这一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针对这类问题,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l993年,科顿等人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

2。D【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是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

3。B【解析】巴甫洛夫认为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是条件反应。

4。B【解析】题干是布鲁纳认知结构说的核心思想。

5。A【解析】内在动机更稳定,作用更持久。

6。C【解析】一般情景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可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必须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7。B【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了多种主角,如“家长代理人”、“知识传授者”、“学生楷模”和“心理调节者”等。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知识传授者”的主角。

8。D【解析】弗洛伊德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

9。A【解析】形式训练说是鼓吹者们并没有获得科学证据的支持,所以,被认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迁移理论。

10。A【解析】略。

11。B【解析】实物直观即经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12。D【解析】时光是一种资源,资源管理策略就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13。D【解析】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想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14。D【解析】替代强化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我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万式。

15。B【解析】根据内化概念可知答案。

16。B【解析】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此刻三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真实地表达自我的意见和情感。

17。B【解析】下位学习也叫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18。A【解析】题干是对问题行为的解释。

19。A【解析】客观性是任何科学及其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

20。A【解析】题干是对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名词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这五项都是教师帮忙学生构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2。BCD【解析】A为模象直观,E为言语直观。

3。ACE【解析】BD两项为心智技能。

4。ACE【解析】布鲁纳将学习分为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5。ABDE【解析】束缚学生的思想是错误的。

6。ACDE【解析】B是评估性会谈应掌握的一项技术。

7。ABCE【解析】提问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方法。

8。ADE【解析】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选择、赞赏、行动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9。ABCE【解析】机器不能为学习者定速度,除此之外,其余均为CAI的优越性。

10。ABCE【解析】布鲁纳认为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是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主要教学原则。

三、填空题

1。行动研究;2。独立型,顺从型;3。传递,处理,转换;4。直接发生途径,间接转化途径; 5。意识性;6。标志,组织;7。个性;8。艾里斯;9。品行性,性格性;10。理论知识,洞察力。

四、确定题

1。× 【解析】两个智商分数完全相同的人,其分数构成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2。×【解析】复述有利于坚持信息以便于编码,但不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3。√【解析】经典条件作用论揭示了刺激一反应联结的构成过程,它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4。× 【解析】题干所指是避免失败者的特征。

5。× 【解析】归纳式学习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迁移。

6。√ 【解析】由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可知答案。

7。×【解析】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所以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8。×【解析】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明确地、有意识地外化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和总结,这在必须程度上能够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9。√ 【解析】越是具体的越具可操作性,越概括越不具备激励性。

10。× 【解析】题干所述是关注学生阶段的特征。

五、名词解释

1。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定势:先于必须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3。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4。原型内化: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六、简答题

1。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个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资料的选择,并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资料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2。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表此刻:开始提高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后期提高较慢;总趋势是提高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3。(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

(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总之,经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供给了内部控制条件。

4。为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

(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然后,再逐渐缩减。

(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七、论述题

【答案要点】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

1。家庭教养模式:放纵型和民主型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经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

3。同伴群体: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八、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考试焦虑问题。

2。杨蒙考试焦虑主要与考试失败以及教师的批评有关系。

3。常用的训练方法:

(1)调整自我认识法;(2)自信心训练法;(3)放松训练法;(4)系统脱敏法。

(注:任举两种方法展开回答即可)。

篇2: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A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著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皮亚杰

2。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书是1977年_____C_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中斯基

B.桑代尔

C.卡普切列夫

D.列昂节夫

3。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_C_____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50年代

C.20世界60-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D_____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冯特

5。 _____B_____是教学资料的裁体,是教学资料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资料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

6。 心理学属于_____C____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何时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7。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A____年

A.1879专业助考 考前试卷与标准答案 详情请在线咨询Q:936871769

B.1897

C.1789

D.1798

8。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B_____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何心理活动的规律

C.心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9。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_____C____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尔

C.乌中斯基

D.???斯基

10。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____C_____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

B.基本教学

C.基本心理

D.基本身心

11。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_____A_____

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D______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13。 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连的过程来考察何研究的原则是______C_______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学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知识性原则

14。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 B_____

A.描述

B.鉴测

C.解释

D.预测

15。 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_______C______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和序教学

16。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_____D_____

A.陶门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17。 学校教育依照特色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___C_____

A.学生

B.教学资料

C.教师

D.教学环境

18。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起传递的主要信心部分是______C_____

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资料

D.教学方法

19。 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资料等是以______C_____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儿童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2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资料是_____D_____

A.学生专业助考 考前试卷与标准答案 详情请在线咨询Q:936871769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二。 填空题

2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矩的科学。

22。 学生经过群体差异能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此刻 思维水平 的差异上。

23。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903年心理学家 桑代尔 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

24。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 自然 科学和 社会 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5。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 心理学与教育学 的交叉学科。。

26。 廖世承 是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7。 教材的编制何课程的设置必须以 水平 和 教学 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28。 评价反置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中效果的预测和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监测和分析 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9。 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 初创时期 、 发展时期 、 成熟时期 、 完善时期 四个时期。

30。 教学环境包括 物质环境 和 社会环境 两个方面。

31。 20年代以后, 学科心理学 的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32。 教育心理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观察法 、 调查法 、 实验法 、 个案法 行动研究法等。

33。 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此刻两个方面。即 群体差异 与 个体差异 。

34。 教育心理学是 应用心理学 一种。

35。 教育资料一般表现为教大纲。 教材 和 课程

36。 教学环境不仅仅是课堂整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 学习过程研究 和 教学设计研究 所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料。

37。 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 儿童心理学 和 心理测试方面 的成果,大大的扩充了自我的资料。

38。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 描述 、 解释 、 预测 、 控制 的作用。

39。 由于 自然实验 是在教育的实际情景下进行的。所以它所得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

40。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系统包括 学生 、 教师 、 教学资料 、 教学媒体 、 教学环境 五个要素。

三. 简答题

41。 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什么作用?

42。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43。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44。 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过程。

45。 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46。 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 论述题

47。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 选择题

1。 青年初级的年龄在 C 阶段。

A.6。7-11。12岁

B.11。12-14。15岁

C.14。15-17。18岁

D.3-6。7岁

2。 A 思维已从“实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A.抽象逻辑

B.具体形象

C.辩证

D.单维

3。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D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4。 主动感对内应盛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 B

A.培养自立性

B.培养主动性

C.培养勤奋感

D.培养自我同一性

5。 A 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象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尊专业助考

6。 威特提出 A 的认知公式的差异

A.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沉思型与冲动型

C.辐今型与发散型

D.同时性与继时性

7。 最经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A

A.可能性

B.观摩性

C.目的性

D.可控制性

8。 最经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C

A.列昂节夫

B.赞可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9。 有本事,独立性强,自律,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我,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 D 教育方式下成长提高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自由型

D.民主型

10。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D

A.单维思维

B.多维思维

C.思维的不可逆行

D.多命题形式进行

11。 流体智力和晶力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 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13。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到达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C

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15。 有种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是语行为的 A

A.关键期或敏感期

B.行为学习期

C.习得期

D.发展期

16。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讨论之一是 B

A.男伏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伏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相等有则不相等

17。 青少年自觉的按照必须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我的心理品质和本事叫做 A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18.已有研究指出,口头禅一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19。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B

A.1岁

B.3岁

C.5岁

D.7岁专业助考

20。 人格的?心是 C

A.本事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二. 填空题

21。 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遗传 和 环境 。

22。 规则的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公式 发现学习 和 理解学习 。

23。 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 感觉 和 运动 的分化。

24。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 守恒 形式进行的。

25。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 命题 形式进行的。

26。 所谓心理发展是搞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证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 。

27。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 、 自我体验和 自我鉴控 。

28。 学生的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 特征差异 和性格的 类型差异 。

29。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 外显行为 和 内隐行为 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30。 建构主义是 知识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

31。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 具体运算 阶段儿童具备的本事。

32。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 应答性 行为和 操作性 行为。

3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主动地形式认知 。

34。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仅具备了 逆向性 的可逆思维,并且具备了 补偿性 的可逆思维。

35。 埃里克森认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自立性 。

36。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与主动感相对应的是 内疚感 。

37。 自我同一性 是指个体组织自我的动机,本事,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构成的有关自我的 一致性 形象。

38。 生理自我是 自我意识 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 3岁 左右基本成熟。

39。 研究证明,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连续性与阶段性 、 定向性与顺序性 、 不平衡性 、 差异性 。

40。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

三. 简答题

41。 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哪些?

42。 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43。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44。 简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45。 简述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46。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主要应研究哪些形式?

五. 论述题

47。 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美国第一个特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是

A.巴甫洛夫

B.桑代尔

C.班杜拉

D.华生 ( )

2。 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属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景,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场依存性占优势

B.场独立性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 )

3。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

B.猴子练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

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 )

4。 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光”这是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 )

5。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 )

6。 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

B.布鲁钠

C.加涅

D.桑代克 ( )

7。 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只是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型---顿悟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

8。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9。 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 )

10。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理解学习

D.发现学习( )

11。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是下头哪种理论的观点?

A.有意义理解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

12。 在西方,对学习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斯金钠

C.托尔曼

D.桑代克 ( )

1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型

B.主动地构成认知结构

C.构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 )

14。 “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分为强化 ( )

15。 小丁原先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 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 )

16。 行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的观点是 B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派的学习理论 ( )

17。 经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华生

D.巴甫洛夫 ( )

18。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本事称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 )

19。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适宜的安排应当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应即督促地完成作业

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光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仅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 )

20。 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进行的分析,这种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 ) 来

二、填空题

21。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_________分类和_________分类影响较大。

22。 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3。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

24。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阶段儿童具有的本事。

2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6。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 和性格的

27。 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_________、言语信息、_________和_________。

28。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29。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色和联系在人脑中的 。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_________。

30。 技能是经过学习而构成的贴合要求的_________。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_________。

31。 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_____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32。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

33。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_________行为。

34。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5。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础规律有强化、消退、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

36。 加涅认为,如果想要坚持信息,就得采取_________策略。

37。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推出的 _________分类和_________分类影响较大。

38。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_____的条件作用基础。

39。 学习活动的过程是_________的获得过程。

40。 斯金钠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_________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 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42。 简单评论布鲁钠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43。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44。 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45。 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

46。 列举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1、D 2、 A 3、 D 4、A 5、 B 6、 B 7、 D 8、B 9、 D 10、B

11、A 12、 A 13、B 14、 A 15、 C 16、 B 17、D 18、 A 19、D 20、 C

二、填空题

21、学习层次 学习结果 22、遗传 环境 23、心理变化 24、具体运算 25、外显行为 内隐行为 26、特征差异 类型差异 27、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 态度 28、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 行为规范 29、主观映像 认知经验 30、活动方式 动作经验 31、社会自我 32、维果斯基 33、操作性 34、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 35、惩罚 逃避条件作用 回避条件作用 36、复述 37、学习层次 学习结果 38、负强化 39、个体经验

40、强化

三、简答题

41。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答:启示是在教学中,教师教师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终生不忘。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本事得到自我满意的进取结果,防止一无所获或得到消极后果。同时,应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在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任何学习都应当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

42。简单评价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答:布鲁纳关于学习方面的主张主要有下述几方面:(1)他认为学习是经过认知活动构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用同化和顺应的方式不断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2)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3)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4)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

43。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答:(1)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维果斯基的研究证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到达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肯到达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忙下,在团体活动中,经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供给带有难度的资料,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到达其困难发展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4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能够理解的,是在其学习本事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进取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终,学习者必须进取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45。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

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有四个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46。列举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表征的过程,它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主动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四、论述题

47。有人提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尽量使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提议的看法?

答: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

(1)惩罚传递不该怎样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样做的信息。

(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是为了维持秩序。奖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

(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进取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进行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进行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其在同学中的孤立。

(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惩罚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对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进取性。

(5)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本身是一种自我奖赏,欢乐学习是指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光趣 ( )

2。 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 )

3。 小明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十分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 )

4。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动机 ( )

5。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 )

6。 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

A.晕轮效应

B.有晕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名人效应 ( )

7。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梦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梦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 )

8。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到达的目标和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 )

9。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10。 维钠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A.本事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 )

11。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B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 )

12。 根据维钠的旧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失败归因于自我的本事,学生会感到

A.惊喜和感激

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

D.学习没有进取性 ( )

13。 小张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低级动机 ( )

14。 一般来说,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 )

15。 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能够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 )

16。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 )

17。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十分容易或十分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人物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

18。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动机

D.外部动机

19。 来源于学生对学习资料或学习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

A.高尚的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 )

20。 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A.作用

B.社会意义

C.动力来源

D.个人的前途 ( )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 进取诱因使个体产生进取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 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

22。 一般来说,动机具有激活功能,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功能。

23。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24。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者相互作用构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5。 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6。 学习期待包括__________期待和__________期待。

27。 旧因理论是从______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28。 到了青年期,__________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9。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__________。

30。 “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31。 马斯洛认为,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需要是__________。

32。 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

33。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

34。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__________因素与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5。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__________。

36。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新的学习需要能够经过两条途径来构成即间接转化与__________。

37。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他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8。 韦钠吧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本事高低、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9。 阿特金森的研究证明,__________倾向于选择十分容易或则十分困难的任务。

40。 __________指的是具有必须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 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及其教育意义?

42。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构成的因素?

43。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资料?

44。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45。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6。 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何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仅有1个小题,共10分)

47。 用成败归因理论解释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参考答案: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 5、A 6、 C 7、B 8、 D 9、 C 10、C

11、B 12、D 13、C 14、 A 15、D 16、D 17、C 18、 C 19、D 20、B

二、填空题

21、趋向或接近 远离或回避 22、指向 强化 23、认知 24、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25、学习愿望 学习意向 26、结果 效能 27、结果 28、认知内驱力 29、 利他主义 利己的自我中心的 30、替代性强化 31、生理需要 32、韦钠 33、班杜拉 34、结果 先行 35、利他主义 36、直接发生 37、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38、努力程度 身心状态

39、避免失败者 40、问题情境

三、简答题

41。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及其意义?

答:(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2)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一样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一样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简便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42。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构成的因素?

答:(1)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我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确定,它与自我本事感是同义语。

(2)研究证明,影响自我效能感构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43。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资料?

答:(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能够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2)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所以,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平分、等级、竞赛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3)一般来说,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44。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

答:教师应掌握评分的艺术,使学生坚持学习上的成功感。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

(1)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专业助考 考前试卷与标准答案 详情请在线咨询Q:936871769

(2)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能够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3)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4)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先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4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必须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较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46。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何关系?

答: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能够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构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四、论述题

47。用成败归因理论解释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答:(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职责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本事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2)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与稳定因素(本事、任务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

(3)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本事、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进取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构成消极的自我意象,从而更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相反,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产生感激心境或仇视报复情绪。

(5)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必须的作用。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是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 )

2。 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应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 )

3。 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资料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 )

4。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一样和影响效果的不一样,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

5。 根据迁移的不一样抽象概括水平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

6。 根据迁移资料的不一样,可将迁移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

7。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 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构成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8。 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

B.认知结构

C.媒体

D.学习材料特性 ( )

9。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一样,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 )

10。 各种不一样的武术动作的迁移属于

A.同化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特殊性迁移( )

11。 两种学习间发生互相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 )

12。 将原有认知经验用于新情景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构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方式称为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一般性迁移 ( )

13。 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 )

14。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尔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 )

15。 认为迁移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 )

16。 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 )

17。 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 )

18。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A.创适性

B.学会学习

C.学习迁移

D.学习动机 ( )

19。 教育心理学家 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A.奥苏伯尔

B.安德森

C.贾德

D.桑代克 ( )

20。 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 )

二、填空题

21。 先于必须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做________。

22。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____

23。 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这在心理学中叫________。

24。 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构成,叫做________迁移。

25。 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叫做________迁移。

26。 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称________迁移。

27。 归纳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________迁移。

28。 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________迁移。

29。 乘法口诀的掌握能够广泛迁移到的种情境中,这叫________。

30。 ________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本事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31。 学生学习了m ( a + b ) = m a + m b 后,认为 l g a b = l g a + l g b。这在心理中称________。

32。 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________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

33。 奥苏伯尔的________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34。 认为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________或重叠,则能够产生迁移的代表人物为

35。 加特钠,吉可等人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与联系等本质特征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

36。 现代迁移理论中有人认为经过________与________,能够促进迁移的产生。

37。 迁移不仅仅存在于________,并且也存在于不一样的经验之间。

38。 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到达结构化、________和________。

39。 认为心理能仅有经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40。 学习方法的迁移属于________,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三、简答题

41。 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42。 简述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

43。 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44。 定势对迁移有什么影响作用?

45。 简述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46。 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四、论述题(本大题仅有1个小题,共10分)

47。 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篇3: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后面还有多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构成于:19世纪末。

3、此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资料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构成的主要标志是构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梦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资料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资料,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资料,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中(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曾为师”,“以吏为师”。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此刻《爱弥儿》一书中。

4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41、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4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3、必须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45、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4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47、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48、必须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9、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

50、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

5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并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5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5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5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梦想成分。)

5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主角规范。)

5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5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5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59、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内发论的观点。

6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

61、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供给物质前提。

62、个体发展过程中,在必须年龄阶段所构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6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本事最适宜于构成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6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65、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66、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资料,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67、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文化、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等不一样的解释。

68、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一样层次和资料的活动构成。

69、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7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72、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培养目标。

73、教育目的能够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7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75、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1957年。

7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创新精神。

77、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在本事方面表现为:创造美。

7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9、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8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本事。

8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3、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认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8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构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85、联合国大会经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8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坚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8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主角不包括:服务者主角。

88、联合国大会所经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年。

8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主角的:多样化。

90、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9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此刻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92、联合国大会经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9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理解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94、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佥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95、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专门)职业。

96、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主角,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97、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9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教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9、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

100、师生在教育资料的教与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小编简评】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优选3份)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范文网搜索更多其他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范文。

【网友评价】

作者需要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体育心理学试题3


目标的心理功能有哪些?

怎样培养动机?

怎样制定目标体系?

激励理论有哪些?

举例说明目标冲突时的决策与行为选择?

说明信息沟通过程。

中国当代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分别是什么?

学了管理心理学后,以后若要进入企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怎样将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学习管理心理学之后,有什么启迪?(对你的生活及以后的工作)

在管理中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

领导的类型及优缺点

如何解决跨国公司中的文化冲突?

领导者的角色知觉的意义

人际关系的分类

内外部招聘的比较

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

什么叫职业倦怠?如何应对?

什么是组织文化资源?组织文化资源在组织中的地位?

信息沟通与情感沟通的区别?

领导者风格在组织结构中的运用有何技巧?

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如何使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相协调?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实行战略联盟的合作公司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如何解决?

如果可能,你会选择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吗?谈谈你在该工作环境中工作情景的预想,并说明你关于跨文化管理的想法。


体育心理学试题4


第1篇:《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下面由范文网的作者为你提供《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的写法。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第2篇:《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怎么写?以下是我们给你的范文格式参考。

接触开始学习心理学时,才发现,心理学并没有所想的那么强大、并不能无所不知,但是,生活中处处充满的心理学的实质,你的感觉、记忆、情绪、想像……这些都与心理学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既然想要更好的了解这么学科,那么课外书肯定必不可少。

我选择《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来阅读是经过自己的考虑、调查的。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入门的“教科书”,因为这本书比较适合初涉心理学的人,它把心理学的内容实质与生活中的人和事相联系起来,所以这本书也是广受好评,但是这本书有点厚,我也是瞎翻阅,看到感兴趣的栏目就了解了一下,就忍不住来写书评了!

《心理学与生活》揭示的其实是世间万物的产生必有其原因,只有找到根本的原因,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开始明白效率的重要性,某天的过量工作势必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厌烦,不知不觉就会抵制这样的工作,所以做事情不可以心血来潮,需要究原因、有计划、有方法、高效率地完成。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类似这样的东西,都等待着我们去开掘。

除此之外,我认为不能将这些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仅仅停留在恍然大悟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我们学习心理学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为教育教学能够更好的开展。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把心理学的实质于日常生活中去实践。

最后,一句好的摘抄分享一下——“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人生如水,是平静,亦或是激涌,这个由你自己来谱写。所以,我们更需要了解心理学,了解这个与生活无限贴近的学科,正是因为有了心理学,世界才会如此多姿多彩!

第3篇:《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关于《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的写法,可以参考本页面的所有内容。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书名是《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格里格。

由于当时对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也比较感兴趣,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便选取性的看了看。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是看过后,在网上百度了下,原先心理学教材中的经典。

是我孤陋寡闻,实属惭愧。这本书不仅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还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潜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至此,这本书我已经完整的读过一遍,其实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

此书中虽然只是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但这些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的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微小的细节。这本书它让我学会试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众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与生活》资料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后归纳为以下几大点:

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

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最后,我也推荐大家有时光就去看看这本书,如果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就更就应去看看这本书!

第4篇:《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在范文网可以搜索到更多关于《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的精选范文。

心理学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心理家们说,他们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听上去有点玄,不是吗?还是举个例子吧。

人人皆知美国曾经存在着种族隔离。在改变这一状况的历史进程中,心理学家也发挥了作用。肯尼思"克拉克,在美国最高法院作证时报告了他对一群黑人儿童进行的研究,表明种族隔离对黑人儿童造成了严重心理伤害。最终,最高法院判定将黑人和白人儿童分隔在不同学校就读是非法的。

这个例子来自《心理学与生活》,一本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科书。

什么是“好的教科书”?该书的作者说,他们的目标是“写一本学生喜欢读的教科书,他们可以通过它学到心理学众多领域中激动人心的和与众不同的内容”,“使之成为当今心理学的最新的、最准确的、最能被理解的论述”。

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可是不低。我不知道中国教师写教科书时是否心里想着学生,是否敢如此“高标准、严要求”,是否肯在结构、体例上下那么大的功夫创新。

套句中国的老话“功夫不负苦心人”,我想他们的目标是达到了。《心理学与生活》已经出了16版,成了普通心理学的经典教科书,而且也成为普通人了解心理学的极好读物。

我非常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让心理学从象牙塔来到你的身边。看看这些题目吧:“生活经历如何影响你的脑?”“闲着棒子,宠坏了孩子?”“记忆研究怎样帮助你准备考试?”“你的人格会影响你的健康吗?”“群体如何影响决策?”“人们为什么要加入教派团体?”———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还有“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它们好似一团香饵,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地。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请带上一个巨大的空行囊,跟着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踏上旅程,去学习这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吧,相信你会满载而归。

第5篇:《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以下是范文网小编精心搜集的《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提到心理学,我的.第一反应是神秘难懂,然后是接着想到心理咨询师这种职业,甚至有会闪现“变态”这样贬义的词汇,总之就是觉得深奥但又很好奇。读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后我发觉,原来心理学也可以这么幽默有趣且生活化,容易被非专业学生理解和接受。我想就其中的“恋爱心理学”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从我们出生就紧密相随直到我们逝世。亲人的疼爱,友人的友爱,情人的相爱都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美好感情。而对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不管正确或科学与否,这都是个人的感受和追求的方式。

爱情的成分有三种:激情、亲密和承诺。事实证明,激情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减少,而亲密和承诺却恰好相反,它们随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高。但在学生时期的校园恋情,我觉得会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一、把友情误认为爱情。有些同学不能真正区分爱情和与异性之间友情两种不同性质的情感,然后会相互揣度彼此的心思,平白增加彼此的烦恼。

二、把爱情置于最高地位。有些同学完全沉溺于恋爱的甜蜜,时刻都想和对方在一起,甚至点点滴滴都为对方着想导致忽略了学习,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大学时期,学生还是得以学习为主。如果彼此能在这个关键时期努力奋斗,那么毕业后走到一起的机率就会更大,未来也会更有保障。

三、跟风式的恋爱。有些同学看到周围的人都恋爱了,然后认为自己也不能落后,所以就随便找个人满足自己寂寞的心理,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面子。但这种恋情不会长久,因为没有投入自己真正的情感。四、片面化的恋情。有些人会因为对方出色的外貌或者优越的家庭条件而产生恋情。这种恋情也会很短暂,因为他们看到更好的人后移情别恋的可能性极大。相比较之下,我认为校园恋情都比较单纯,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珍惜。

两个陌生人为什么会相爱?在心理学上把相爱的原因分为三种:有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和有原因的爱。在我看来,无条件的爱才是最高境界。众所周知,建筑界才子梁思成和才女林徽因之间的爱情一直被传为佳话,让我印象深刻。梁思成曾经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淡淡回答:“这个答案很长,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这简短的对话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彼此的深情和长情。而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和英年早逝的诗人徐志摩为她写诗对她炽热的爱相比,我更欣赏哲学家金岳霖对她默默温存一生的爱。他在林徽因的追悼会上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表达了林徽因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地位,最后金岳霖先生也终身未娶。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正因为金岳霖先生对林徽因这份一生无条件的爱让膝下无子无女的他在晚年得到了林徽因子女周全的照顾。

爱情除了年少时的激情、爱慕和沟通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经得起平淡的流年。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经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三毛和荷西的爱情也让人唏嘘不已。虽然婚后他们在撒哈拉沙漠只生活了六年因为荷西出海捕鱼不幸逝世,但这六年却是三毛生命中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因为他们彼此珍爱着对方,也喜欢在沙漠那样朴素简陋但却温馨美好的生活,恰如他们的爱情——虽然短暂坎坷却足以刻骨铭心一生。

每个人都有爱人和被爱的权利。有人说:“白头偕老这件事其实和爱情无关,只不过是忍耐……但忍耐却是一种爱。所以,真正爱你的人,其实就是愿意一直忍耐你的人。”我同意这个说法,其实在很多事情中爱和包容是关键。这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在关键时刻却很少能做到。因为很多人都会说“我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所以从古至今这句“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才显得如此弥足珍贵。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多懂点心理学,可能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让相处变得更简单。

范文网的小编希望你能喜欢以上5篇《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范文,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找更多《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范文。


体育心理学试题5


1.心理过程——知、情、意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

“知”——指的是认知、观念,认知包括感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

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心理学把认知定义为:“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即对某一真实、普遍事物的感觉、认识、觉察以及在脑海中形成的该事物的各种形象。我们常说认识升级,就是要去探索更多的事实事相,而不是局限于我们的认知边界里。那些通透豁达的伟人和大师们,也正是这样,才能把世间的万物看得更高、更远。

“情”——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感过程:“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比如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基于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而在人的主体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如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与情绪不同的是,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生(心)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比如,当我们喜欢上一个人,我们的情感是指我们对这个人整体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而情绪是指我们在追求和与这个人相处时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情绪。

“意”——指的是思维模式,并形成固定的观念与意志。

意志过程: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主观愿望自觉地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行”——指的是行为与表现。

知、情、意、行整个是一个逐步上升逐步整合的过程,从了解到触动,再到思考与行动;人的认知和观念,有的是正确的、合理的,有的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有正性的、有负性的。人的意志品质也各有不同,意志的本质就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

“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个步骤,而行是对前三者的实施过程。

行为体现了思维的过程,所以一些无意识的本能行为和盲目冲动的行为一般很少有意志成分的存在。没有认知的事实,就没有情感的发生,没有情感的发生,自然就没有行为的产生。

【知、情、意的辩证关系】

认知、情感与意志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事物(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

知、情、意的辩证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辩证关系。

1、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意志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客体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是客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其它关系属性区别开来,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本质力量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一般的价值属性区别开来,因此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广义角度来看,知、情、意都是一种认知活动,只是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角度,情感侧重于从意义的角度进行认知,意志侧重于从行为效应的角度进行认知。

2、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区别。其主要区别是:认知一般是以抽象的、精确的、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情感一般是以直观的、模糊的、非逻辑的形式出现,意志一般是以潜意识的、随意的、能动的形式出现;认知主要是关于“是如何”的认识,情感主要是关于“应如何”的认识,意志主要是关于“怎么办”的认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没有客观依据而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失去公正性而变成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把情感与意志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成了空洞的情感;如果把情感与意志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成了糊涂的情感。

3、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没有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价值关系,行为关系也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认知是情感的源泉,情感是意志的源泉;事实关系以价值关系为导向,价值关系又以行为关系为导向,因此认知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以意志为导向;情感最初是从认知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意志最初是从情感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情感的发展;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2.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意志、情绪、理智

性格的结构特征有四个,其中态度特征是核心

性格的态度特征:指对人、事、物的态度,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如顽强拼搏、优柔寡断、当机立断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如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等。

3.态度的结构——知、情、行

态度结构包含三个,其中情感成分是核心。

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即行为的准备状态而非实际的行为。

4.社会态度的成分——知、情、行为倾向

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其核心。

态度的结构与社会态度的结构非常相似,核心都是情感,在多选题中注意区分。

5.人际关系的成分——知、情、行

人际关系的成分有三种,其中,在正式群体中行为因素起主导作用,在非正式群体中,情感因素起主导作用。

6.品德的结构——知、情、意、行

品德的心理结构有四种,其中知是核心、基础,行是关键。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体育心理学试题》,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