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设计  教学反思 > 详情页

万以内数教学反思

作者:2022-07-12 10:19:240

万以内数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100以内数的整10加和整10减。

2.通过游戏发现100以内数的整10加和整10减的计算方法。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重点:在游戏中学习100以内数的整10加和整10减

活动难点:通过游戏发现100以内数的整10加和整10减的计算方法。

活动准备:ppt、房子、花、题卡。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讲述故事《跳跳盖房子》,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操作探索

1.学习100以内数的整10加。

延续情境:跳跳的房子还没盖好呢,他还在继续盖,他用了20块砖,接着放10块砖在上面,现在一共砌了多少块砖?引导幼儿根据情境列出加法算式“20+10=30”。

现在用了30块砖,接着放40块砖在上面,现在一共砌了多少块砖?请幼儿说出加法算式“30+40=70”。

跳跳的房子盖好了,他要拿一些花来装饰自己的家,他先拿来40朵花,又拿来50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请幼儿说出加法算式“40+50=90”。

讨论:如何计算100以内数的整10加呢?引导幼儿观察所列的整10加的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交流小结:进行100以内数的整10 加时,个位上的数字“0”不变,十位上的数字相加。

2.学习100以内数的整10减。

继续创设情境:跳跳的觉得自己的房子不够漂亮,他准备把房子刷上红颜色。

教师用红色纸条盖住3排砖块,提问:跳跳刷了多少块砖?有70块砖,刷了30块砖,还剩多少块砖没有刷?引导幼儿列出减法算式“70-30=40”。

森林要举行舞会,跳跳要把他的花拿去布置舞台,有90朵花,拿走了60朵,还剩多少朵?请幼儿列出减法算式“90-60=30”。        

讨论:如何计算100以内数的整10减呢?引导幼儿观察所列的整10减的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交流小结:进行100以内数的整10减时,个位上的数字“0”不变,十位上的数字相减。

3.延续情境,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整10加和整10减。

三、拓展游戏

游戏:送信。


万以内数教学反思2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3、关键: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单元教学准备: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课件。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模范小学教师授课教案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设计者

***

课题

数数  数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务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数应是多少。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清楚地掌握数的组成,分别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脱离生活,学生要学会抽象地感受100以内的数,初步建立起数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糖果、花生、小棒、橡皮筋若干个

课件链接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教学主题图

1.加深理解20的多少。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大草原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参加?哪咱们就出发吧!

(2)(出示课件)瞧,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呀! 小精灵给大家提问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来了多少只羊吗?

(3)学生汇报答案。

3.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到底有多少只小羊呢?最准确的验证方法还是得一只一只地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法和组成。

二、教学例1:数数量是100的物体

1.数100根小棒(或100块糖果、100本练习本等)。

让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合作,共同数出100颗花生等作为礼物送给“手拉手”学校的小朋友们。

2.汇报数100颗花生的数法。

教师先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正确的小组,然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数法。

讲解:学生 数到三十九时,注意让学生理解三十九的下一个数是四十。然后接着数。

3.通过课件展示小精灵数100根小棒的方法,之后学生对这种数法予以评价。

4.数100根小棒。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按小精灵的数法数出100根小棒。

5.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通过小精灵提出问题: 个一是十, 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观察数好的10捆小棒,同桌相互交流,概括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一”“十”“百”。

6、练习、35页做一做

三、教学例2:

1.摆出70、46根小棒。

边摆边思考,怎样摆才能一下子看出是70根、46跟?并说说是怎么摆的。

2. 想一想七十有____个十组成。____个一 ,四十六有____个十,____个一组成。指名学生汇报 。

3、 做一做:(出示课件:35根小棒)然后提问:图上有多少根小棒?那三十五有____个十,____个一。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4.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四、课堂作业

1.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然后估一估“有多少个夹子”。

2. 估一估共多少块糖?

3、38页数数。

4、数一数、填一填

五、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作业

让学生课后数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每数十只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只羊,检验自己刚开始时估的对不对。

让孩子先估算再确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也能让学生对100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具有随机性和生成性

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    

 

10个一是一十             

10个十是一百     

 

 

课后反思:

 

 

 

 

 

 

 

 

 

 

 

 

 

 

 

 

模范小学教师授课教案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设计者

***

课题

读数  写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课前准备

课件

课件链接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开火车数数。从15起,5个5个数到100,从48起,2个2个数到78。

 2、全班齐数数。从100倒数到78,从10起,10个10个数到100。

1、小游戏:分组抽签读数。

(1)数出尾数是0的数来。

(2)数出尾数是5的数来。

(3)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来。

(4)数出个位是9的数来。

“刚才我们用各种方法数数,可以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还可以顺着数,倒着数,说明小朋友们对100以内数的数法掌握得很好,小朋友们真聪明!”

2、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写数 。

(二)学习新课:

 1、出示纽扣图:

(1)、数一数三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颗?

       让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表扬最快的孩子。(先圈后数)

 

(2)、学生汇报

(3)、师:这些数怎样读写呢?(学生讨论)

(4)、教师用小棒表示,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地拨出40、27、33、集体订正。

师: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

(5)、学生练习写数,集体订正。

2、三种颜色的纽扣共有多少颗?

(1)、先算出总数,一百怎样写呢?

教师在计数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到9时问“再拨一个是多少?是100)一百由几个十组成?”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10个十是一百,应该这样表示?”

“   我们看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有什么特征?”(百位上只有一颗珠子,个位和十位都没有珠子)

3、指名回答,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教师板书:   百位   十位   个位  )

“谁知道这样读写100?”(注意个位和十位上没有数,所以用0占位)

指名上黑板板书,要求100的读法和写法都写出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百位   十位   个位

      写作:  1      0      0

      读作:  一百

 

(三)练习巩固:

1、37页做一做。

2、学生独立完成37页第1、2题,指名上黑板写数,全班对答案。

3、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再独立完成39页第4题。

4、完成39 页第5-8题。

(四)、作业:40页9—12题。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用它激发学习兴趣。

 

 

 

 

 

 

 

 

 

 

掌握数数方法,数的

既快又对。

 

 

用计数器边播边问,便于孩子记忆,达到全面掌握的目的。

 

 

 

 

 

 

 

 

 

 

 

 

 

 

 

 

 

 

 

 

 

 

 

 

 

 

 

 

 

 

 

 

 

 

 

 

 

 

 

 

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10个一是一十            百位  十位  个位

10个十是一百    写作:   1     0     0

                         读作:   一百

 

 

课后反思:

 

 

 

 

 

 

 

模范小学教师授课教案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设计者

***

课题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熟练数数的习惯,以及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3、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交流思维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课前准备

课件

课件链接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1、一个数的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

2、按规律填数:

0  10  ()  30  ()  ()  ()  70  ()  ()

 100

 

二、新课讲授

1、展示数字表,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填好的空格,并且已经按要求涂上相应的颜色。

2、通过读数字表,观察涂好颜色的数字,引导学生左右、上下、交叉观察、比较,找出有趣的排列。

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师指名回答)

生1:通过给十位上是3的数涂上绿色,发现每行中前9个数的十位上的数相同。左右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

生2:通过左右(或横着)看,发现每行中前9个数的十位上的数相同。左右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

生3:通过给个位上是3的数涂上黄色,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字相同,上下相邻的两个数十位上的数字相差1。上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0。

生4:通过上下(或竖着)看,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字相同,上下相邻的两个数十位上的数字相差1。上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0。

生5:通过交叉看,发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生6:通过交叉看,发现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41页做一做

4、师小结:1—100以内数的排列非常有趣,从横看、竖看、斜看都会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5、学习比较大小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先读数,再写数。然后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3)师引导:怎样比就能很快的知道那个数大,那个数小?

方法:37的十位上是3,表示3个十,42的十位上是4,表示4个十,所以37<42。

25和23的十位上都是2,表示2个十,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23的个位是3,25的个位是5,所以25>23 。

(4)师生一起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各种练习,巩固新知

(1) 42页做一做1、2题

(2)44页做一做1、2、3题

四、全课总结

如何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技巧。

 

 

 

 

 

 

 

 

 

 

 

 

 

 

 

 

 

 

 

 

通过自己的自学,既掌握比较的方法,又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百数图

课后反思:

 

 

 

模范小学教师授课教案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设计者

***

课题

比多少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

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件链接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数。

   18       26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师:先估计一下:红球、兰球、黄球大约有多少条?然后再读一读 。

  红球58个、兰球15个、黄球10个

  大家一起从10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0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0多得多, 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黄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1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兰球少一些。

   思考:红球和黄球比呢?

 2、投影出示做一做:

桃子25个      苹果30个      梨65个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画√)                   (画○)

            38张45张90张

               

       

            32张15张56张

               

       

2、第45页”练习:

第4题。

    根据题意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区分第几和几个数,有利于学好后面的新

知识。

 

 

 

 

 

 

 

 

 

 

 

学生多说多练,有利

于知识的掌握。

 

 

 

 

 

各种形式的练习,在练习中做针对性讲解,达到巩固的目的。

 

 

 

 

板书设计:

比多少

35   ○  43      多一些   多得多

     

 78   ○  76      少一些   少得多

45   ○  40

课后反思:

 

 

 

 

 

 

 

 

 

 

 

 

 

 

 

 

 

 

模范小学教师授课教案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设计者

***

课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感受生活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课前准备

课件

课件链接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老师买了3包书,每包10本,又买了2  本,他老师们一共买了多少本书?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追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2)从32本中拿走2本(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本?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2个一加3个十一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

(4)练习:第48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5)烤玉米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1、4题)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

 

2、做练习11的第2题。教师读题,学生明确要求。  :“有50个学生,3个老师。”教师提出问题:“每人一瓶矿泉水,55瓶够吗?”

(2)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思考:要知道55瓶矿泉水够不够,要先算出什么?怎样算?

(3) 指名说自己的想法。

读懂题,再计算

3、读题计算(3、5、6、7题)。

4、先说组成再计算(8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数的组成,为学

习新课打基础。

 

 

 

 

 

 

 

 

让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加深对

100以内数的认识的

巩固。

 

 

 

 

 

 

 

 

 

 

 

 

 

 

 

 

 

利用身边的经常发生的事作为练习,让学生 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0+2=32           2+30=32

              32-2=30           32-30=2

 

 

 

 

 

 

 

 

模范小学教师授课教案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设计者

***

课题

摆一摆、想一想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

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课前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课件链接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个位)第二位叫什么?(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上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入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若4个小圆片呢?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教师提问:

(1) 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 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 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 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1=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这个规律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通过表格找出。

圆片数表示几个数2334455667…………

三、巩固练习。

每个同学拿出6个小圆片,自己单独摆一摆,可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板书设计:40+6=46

          6+40=46

课后反思:

 

 


万以内数教学反思3


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由范文网的会员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以下3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这篇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以及第45页 “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课前:同学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位客人老师,咱们一块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好吗,(班长:起立转身,客人老师,您好。)

一、 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你能很快的说出答案吗?(出示题目,指名4题,齐答2题。)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5以内数的合成的知识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出示例1图,

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爱学习,还要爱劳动。瞧,学校“护绿小队”的小朋友们正在劳动呢!(多媒体出示)

师:谁能把图上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几个小朋友?)

板书: 3 2

(师:说的真好,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次,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谁能将图中告诉我们的事情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小结:求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并理解其含义

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一个符号:“+”。(板书: 3 + 2)

跟老师读:加号。(板书:加号)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小结:加号表示“合起来”,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来计算。

4、计算得数: 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5个),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相互说一说。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图数 1、2、3、4、5、)

B还能怎样数?(3、4、5)3后面添上2个,是5。

C还能不能根据前面学的分与合算出它的结果吗?(3和2合成5)

板书: 3 + 2 = 5

你会读吗?(生读)

读作: 3加2等于5。(齐读一遍)

3+2=5 是一个加法算式,谁能说一说,这里的“3”表示什么?(3表示3个小朋友在浇花),“2”表示什么?(2表示又来2个小朋友),“3+2”呢?(3+2表示将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5”表示什么?(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3+2=5”表示什么?(表示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小结:是的,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多媒体依次出示试一试两幅图。

① 学校“护绿小队”的孩子们不仅爱学习,爱劳动。他们还经常参加课间活动呢。

师:谁能上来指着说一说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会连起来说?)

(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

还有谁要说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谁能将事情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加法)

② 板书: 1 + 2 ,“1”表示什么? “2”呢?“1+2”表示什么?

你知道得数是多少吗?(3) 板书: 1 + 2 = 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直接在图上数,一共有3个小朋友;1添上2,也就是从1往后接着数两个数,是3;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师:计算1+2等于几,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

四、实际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①师:看到一(2)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你们愿意吗?

师:看,谁来了?(动态图)谁能具体的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三只小鸡,又来了一只母鸡)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合起来有几只鸡)怎样列算式?(3+1)还可以怎么列式?(1+3) 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②师:小青蛙一家也来了,谁能用算式表示图的意思?你是怎么想的。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原来有2只青蛙,又来了2只青蛙,合起来有几只青蛙)?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小青蛙想向小朋友们学习,也做了几道加法,它的第一道算式是:2+1=□,它是用画圆的方法来计算的,先画2个圆,再画1个圆,合起来就是3个圆,那么接下来两个算式。你们会像老师这样先画○,再填得数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画○来算加法,不画○你会直接算得数吗?下面我们开始比赛,完成书上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算好的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拿起笔,小耳朵听好老师说开始,就开始。开始。(集体回报,让学生说说第一小题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小朋友们学得这么棒,小白兔想采大蘑菇送给大家,瞧,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算式怎样列?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投信封小游戏。

孩子们真善于观察,姚老师要今天要带着大家去学习做一名小小邮递员。想学吗?师:小朋友们看看信筒有什么特点?(信筒上有数字)看看谁能正确地将这些信封投入信箱。要求:用直线连一连,把信封投到对应的邮筒里。

教师课前将信封随机给几位小朋友,让课桌肚里有的上台投信封。

小朋友们真棒!看来你们个个都是出色的邮递员!

6.日字格里写算式。

师:孩子们现在会甲酸5以内的加法了吗?会算还要会写哦,我们已经学会在日字格里写数字,那加法算式在日字格里怎样写呢?仔细看,师先示范写,你们想写吗,完成第6题。投影展示并评价。

六、总结评价

师:看来大家都会算会写了,谁来说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来小朋友们学到的本领还真不少呢?你觉得这节课上大家表现的怎么样,谁比较好,好在哪里,你自己的表现如何呢?

师:张老师觉得这节咱们每个小朋友都很棒,思考很认真,发言非常积极,今后要继续保持哦。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5以内的加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第2篇: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给你一篇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用中学。

1、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味,数学化,自主性,情感化和趣味化。如:在巩固应用的最后一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算式来表示生活中的例子(看算式说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和思维的灵活性。在探讨“4+1=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先独立思考,动手摆小棒,主动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时,针对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想到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但我还是组织学生对“看组成想加法”的方法,跟其它算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这种方法是最简洁、最实用的,培养学生多中选优的数学思想。由于是第一课时,孩子们的思维与表达还未达到契合的程度,在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无法企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时,老师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3、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魅力。在教学中,我尽最大可能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客观分析,并用各种方式对他们作出较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同时较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初步形成。

4、注重培养学生说完整话,提数学问题的习惯。如:让学生观察图并把图意完整表达出来及提出数学问题注意学生对单位名称的正确表达,为今后学习写单位名称做好铺垫等。

不足之处:

1、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还需要加强培养。

2、学生互动学习还有待于训练。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计算方法)较好地与同学交流,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先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一起分享,怎样通过同桌合作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难题,使学生学会初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3、低年级的教法本应灵活多样,但受客观条件所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些教学内容如果能借助多媒体,相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更加的教学效果。

第3篇: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猜你正在找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的怎么写?那么就给你这篇范文参考。

加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的`起始课,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通过熟悉的情境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从中掌握:认识“+”号,会读加法计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本节课的开始,我通过小丑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学着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发现的数学信息。创设了“把3个红气球和一个绿气球放在一起”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就要用加法计算的算理,使学生对加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自主探索。

在自主探索中自主探索让学生充分体验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实践,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的过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思维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合一合,说一说,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自己的探索中领悟到加法的意义,记忆更加深刻,说一说这个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是新课标中特别强调的。加法的初步认识对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很简单,但要用数学的语言把图意说清楚说明白,并用列式计算的形式呈现出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加法的认知,使他们加深了对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又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

1.学生的倾听和回答问题习惯还需要加强培养。虽然开学到现在,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但在本节课还是出现同学在老师没说完或同学没回答完时,就急匆匆地把答案说出来。

2.学生互动学习还有待于训练。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计算方法)较好地与同学交流,在今后教学中先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一起分享,怎样通过同桌合作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难题,使学生学会初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范文网的小编希望以上3篇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范文能够帮到你,当然,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看更多大班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范文。


万以内数教学反思4


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松果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一

《数松果》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虽然有些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但还没有真正地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因此,教学时,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及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学生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其他乘法口诀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学得轻松,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备课时预设学生第一次编制口诀有困难,准备师先讲解示范编前三句口诀 ,再多用些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已会背口诀,编制时脱口而出。因此,编口诀的时间缩短,把学习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应用。总之,本节课从童话故事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二

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以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为重点,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上。首先,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其次,由于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运用主题图和课件,使新授知识更加具体,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说一说乘法口诀的意义。本节课比较不足的主要有:教师如果能对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的进行妥善安排,课堂或许会更丰富。其次,学生对于口诀中的规律的发现还比较浅层次,教师的引导如果针对性较强些,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三

《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5 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首先让学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图里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数学问题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

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如在熟记口诀时采用了对口今、开火车、手指等游戏,使学生乐记且又记得牢。

3、以探究式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这节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5 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 5 的乘法口诀算式的比较观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函数思考能力;通过对情景图的提问题与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挑战自我”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等等。

在这节课中,我还充分利用即时评价,关注第一个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地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学的开心,学的轻松。如果在学生列举“生活中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多花一点时间会更好。


万以内数教学反思5


第1篇:感知3以内的数说课稿

感知3以内的数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知3以内的数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小班数学内容,我们都知道小班的孩子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而数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新《纲要》科学领域中明确提出“让幼儿运用感官,通过动手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而这一主题开展的是好吃的水果,通过让幼儿练习数数各种水果,让幼儿练习手口一致点数。正如《纲要》中所说“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即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也可来源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根据我班幼儿年龄小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等方面确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3以内的数量。

2、使幼儿初步建立对数量的关系。

3、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活动的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活动重点定位于手口一致的点数出3以内的数量。

4、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每种水果三只,幼儿操作材料、蜡笔等。

二、说教法

小班幼儿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抓住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而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采用了操作法,谈话法,游戏法。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一次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3以内的数量后,给数量是3的水果涂上颜色。

2、谈话法:由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活动中我运用变魔术、奇妙的口袋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3以内的数量,会手口一致点3以内的数。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知道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通过让幼儿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来学习新知。主要运用方法有:

1、观察法:让幼儿看实物说一说各种水果的名称、形状、颜色。再让幼儿说说每种水果有几个。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所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操作法:通过让幼儿找找3以内的数,给数量是3的水果涂上颜色,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

四、说活动程序

(一)观摩欣赏、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活动开始时,我充分利用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天性,让幼儿先看看小动物给你们送来了什么水果,问幼儿爱吃什么水果,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二)共同探索、观察小动物给你们送来的水果有几个。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来说出水果的总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运用游戏“变魔术、奇妙的口袋”,让幼儿感知3以内的数量,会按老师的要求拿出实物,培养幼儿的视听能力。

(四)操作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从而进一步让幼儿感知3以内的数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我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直接观察,操作的活动中,能够建构着数学知识,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同时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而教师不再是教练式的指挥者,也不是混同于幼儿的玩伴,而是引领舞伴,并与幼儿协调着,合作着。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中,师幼交融互动,幼儿成为独立自主的建设者和成功者。

第2篇:感知3以内的数说课稿

这个网站感知3以内的数说课稿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2页例6及相应的练习。 2.地位与作用:

《商的近似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是学习了小数除法之后的继续。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所以对商的近似数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前面已经学过求积的近似数,为本节课学习“商的近似数”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时,结合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懂得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还会按照要求和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5.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

学生已经具备了小数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基础。 (2)不利因素

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实际问题中商的近似数如何取舍,部分同学对小数除法的计算不够熟练和准确,而且还存在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遵循小学数学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巩固性原则,本节课将采用引导发现(即:在计算19.4÷12的过程中,当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时,引导学生观察每次出现的余数,判断能不能除尽。)、启发讨论(即:让学生合作交流,探讨遇到除不尽时灵活的应用知识,截取商的近似数)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即:计算价钱时,结合人民币的计量单位,应该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的教学方法。以“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讨论,以“变”的方式诱导学生举一反三,以“梳”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说学法

1.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学法上,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基本练习中,通过计算 1÷6的商,让学生发现,计算小数除法时,常常会遇到除不尽的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合作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对商截取近似数。

2.每个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归纳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通过练习,举一反三,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说教程

1.基本练习设计了两个题目,一个是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另一个是小数除法。设计的目的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设计1÷6=让学生尝试计算,发现除不尽,怎么办,从而引出课题。

2.新课教学, ①.出示例6的两个数字信息,鼓励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再来解决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对于例6的教学,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自主计算,教师行间巡视,当学生除到三位小数时,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除尽,然后提问:人民币的计量单位最小是什么,学生回答出“分”后,接着追问: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么“分”在小数中处在那个位?生答:百分位(或小数点后面第二位),那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想一想除到第几位?然后在将最后一位数“四舍五入”,取出近似数。同理得出“角”这个位置的近似数。

③.回过头追问1÷6保留一位、两位小数的结果。

④.尝试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注意的是在计算1.55÷3.9≈(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时,取出保留一位小数的结果,进行比较0.40和0.4的意义。

⑤.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在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3.巩固练习

①.第一小题是取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②.第二和第三小题是判断和填空题,通过变换题型,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取商的近似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③.第四小题是具体的计算求商的近似数,通过实践来掌握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④.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取商的近似数的意义,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练习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具体计算和实际应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教学设想

本节课还有两个思考,一个是要比较积的近似数和商的近似数的区别(相同点:都是按照“四舍五入”取近似数。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得到准确的积,再取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得到准确的商,就可以取近似数。),另一个是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观察余数和除数,如果余数大于除数的一半,则商满5,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则商不满5)。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本节课没有涉及,在随后的教学中补充。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万以内数教学反思》,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