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设计  教学反思 > 详情页

怎样写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的好处)

作者:2022-03-13 10:11:390

怎样写教学反思1


怎样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

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


怎样写教学反思2


怎样写教学案例

在写作案例时,写作者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案例应该反映的是一个真实事件,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劳伦斯(Lawrence,P.R.)说:

一个好的案例是一个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一个好的案例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它是学术思绪驰骋的依据。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必须要把这一复杂情景解剖分析再如实复原以使人们能够理解它。在课堂讨论中,大家以案例为对象进行分析和表达,各种观点体现了不同的思想方法。要做到上述所有这些,案例必须首先是一篇好报道。实际上,案例写作既像写好报道那样简单也像写好报道那样困难。一个案例作者必须学会不仅恰如其分地报道他所看到的事情,而且还要能看出他所观察的事件中哪些对他来说是新鲜和不同的。

汉森(Hansen,A.J.)等人对案例写作过程和案例本身是这样思考的,他谈道: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当它进行顺利的时候又真令人兴奋。----这部分地由于它使人思想开放,使人重新经历重大事件并真正参与对话,而这就是生活。从案例作者的角度看,我愿意把案例说成是对真实事件的描写,其中所包括的意思,能足够引起大家思考和争论的兴趣,并且富含启发性。

(一)案例撰写的一般程序

1.首先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性的案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

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能会涉及到下列问题:案例描述了什么样的问题?涵盖哪些内容?你对这些案例有何认识?在你的教育教学经历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2.对这个或几个案例,进行写作形式上的分析

在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接下来可以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下:这些案例读起来怎么样?你理解了他要表达的内容吗?从撰写者的角度看,内容表达得清晰吗?案例中描写的细节细致吗?案例中包括了哪些组成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3.运用头脑风暴法,实求每位教师说出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曾遇到过的疑难或两难问题.

任何案例都是围绕一定问题展开的,因此调动大家的思维考虑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是完全可行的。在这一步骤,每个教师讲出自己曾遇到过的一些问题,而其他教师在不重复的情况下讲出自己遇到的另外一些问题。在这其中,尤其对那些两难问题要予以特别关注。问题意识或者说问题的提出,是案例形成的第一步,它给案例提供了一个基点和着眼点。

4.把所有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成不同范畴

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免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合,问题与问题之间也缺少一定的逻辑顺序,因而,把相似的问题归并在一起,把性质相近的问题汇总成一个类别,使问题本身变得眉目清晰就尤为必要了。

5.教师分头撰写案例初稿,篇幅限定在1000-3000字左右

教师在头脑风暴中提到的各不相同的论题,经过归并后有了一定的逻辑结构。接下来可以让每个教师或几个教师围绕自己曾经提出的论题撰写案例初稿。初稿的篇幅不必太长,可

限定在1000-3000字左右。在写作时,一要考虑界定的问题是否清晰,二要考虑表达方式是否得当。

6.举行案例会议,就所写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讨论

讨论可以有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3—4位教师围绕一位教师写的案例进行讨论,另一种是3—4位教师同时展示自己的案例,围绕这3—4个案例进行讨论。这样一个阶段有些类似于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讨论既要关注到案例的内容,也要关注其表现形式,为每一案例的修改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案例撰写的规范

案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自身一些独到的风格和规范要求。

1.使用过去时态

案例用过去时编写,这样做可以防止今后某一天出现同样事实所造成的任何影响。同时,用过去时写的案例也可以在教学上使用更长一些时间。如果不使用过去时,就可能要标明写作案例的具体日期及案例事件发生的日期。一般地说,使用过去时可使得案例作者能较为灵活地处理案例中反映的事实与问题。

2.尽量用表格来表示有关材料

将所有可用表格形式表示的资料均制表列出,这一来是为了行文活泼,二来是为了便于读者明确把握有关事实。

3.事实反映要充分

得到的全部有关事实都应该包括进去。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一案例只出示有关单位或个人关于该特定情景的资料。如果得不到某些必要的事实,往往应当加以说明。要注意的是,在案例中不应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如果要写其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应当在案例中注明其为某某人的观点,而不得作为事实来加以报告。

4.必要时列出实际采取的决策

案例反映的是一个个的问题情境,在案例中列出当事人实际作出的决策常常可以增加案例的趣味,并帮助学生澄清有关思想。然而,是否要在案例中列人有关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的用途和目的。

5.注明所引用材料的出处

如果是以学校或教师等真实姓名(名称)编写的案例,应该在案例标题的脚注中说明材料的出处。

6.核对有关数据

案例中列举出的所有数据都应该经过仔细核对,保持准确。为了便于核对,可以在案例底稿和初稿上频繁标明资料出处,它应该比正式出版或发表的文本中标明的资料出处更为详细。

7.附表和附录

表格、图表、其他格式化的制表或地图都可以作为案例中的附表。这些附表应按其在案例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号。在每一附表的下面都应标明材料的出处。不属于案例有机组成部分的材料,或因篇幅过长不宜列人正文的材料,可载于附录之中。附录通常以字母或数字标

示,如附录1或附录A。 第一是时间结构。案例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背景的,案例作者必须要对案例中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有相当明确的认识,可以依据时间先后来组织材料。虽然有的时候出于某种考虑,要打破时间顺序,例如,为了提高读者的兴趣,有时会在案例开头先讲一件实际上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情,但你必须对事件发生顺序和案例的时间结构非常清楚。

第二是叙述结构。对于所发生的事情,必须要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叙述,事件从哪开始,它的前因后果等,换句话说,案例的故事要娓娓道来。

第三是说明结构。案例的写作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把有关情景向学生讲清楚。叙述结构和说明结构有时并不是同一回事情,满足了叙述结构的要求,并不见得也能满足说明结构的要求。相对于身临其境的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来说,对学生进行的交待就要尽可能地具体一些,以便于他们掌握事实。

第四是情节结构。为了使案例变得活灵活现,让学生忘掉它是人为的,就必须加强戏剧性,设置悬念。

这几种结构在案例的写作中,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案例作者需要剔弊理纷,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序列。

(三)案例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为案例的初写者,常常易犯的错误有: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语言的陈述缺乏一定的序列,提供的细节太多,混淆了读者的视线和思维。背景信息太多或太少等。

对这样一些问题,案例写作者要给予充分注意,此外,还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案例写作时,每一位教师要注意正视自己所具有的一些偏见。由于成长经历与生活阅历的不同,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有时难免会形成对一定事物或人的固定认识,这种认识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在案例写作中,注意到这些态度、价值观的存在,既有助于澄清问题所产生的根源,也有助于读者把握问题涉及到的多种不同因素。例如,美国一位白人教师回顾他刚刚接手一个有4个黑人学生在内算新班级时的经历,在案例初稿中写下了这样一些文字:“在最初的一段时间,我感到我的处境简直无法再糟了。这4个黑人学生粗野、不懂礼貌、学习成绩差、常常谈论暴力和药物等。在此之前,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都是非常好的,这4个人与他们简直有天壤之别。”

这段文字也许的确是这位教师真实的情感写照,但其中恐怕也有个人偏见与成见的成分,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在经过小组讨论大家提出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之后,他又在案例修改稿中。添加上了下列内容:“这些学生的肤色也许是我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的障碍之一,是他们在我心目中变得如此可怕的原因之一,当时我不敢肯定对他们是否真正地抱有期望,他们的举止能变得彬彬有礼吗?他们需要这样的学校教育吗?”

这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自己个人感情的分析,促使个人远离偏见。

第二,案例虽然要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情感,但不能陷于感情的宣泄。案例围绕一定的事件展开,写作者往往是事件的当事人,这样,他一方面选择对自己情感有触动的事件作为素材,另一方面有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大肆渲染这种感情,使案例的问题重心转移到个人情感的层面上去。

例如,有一位教师叙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他任教期间,收到了班级中部分同学家长的联名信,要求把他们的孩子转到其他班级上去。这位教师感到自己受到极大的伤害,在初稿时他这样写道:“这封信指责我没有上好数学课,没有教给他们的孩子适当的概念、原理、公式,使得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牢固,孩子们在学校玩得太多,并且回家后也没什么家庭作业。他们甚至把信呈交给了教育局领导和校领导。我自己感到非常失望,挫折感深深地折磨着我,我甚至想干脆辞职不干了。他们这样对待我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了。”

在这里,案例写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要说明的问题或案例要反映的论题上,案例不是用来反映至少不是只反映个人情感问题的,而是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为焦点的,也就是说,案例展示的事实材料应该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他在后来的修改稿中,注意增加了这方面的事实:“我的思绪回到我第一次家访的时候,其中一位家长拿着她女儿以前的成绩单对我说:‘你看,她去年的成绩有多好,学到的东西有多多。”’

为了维护案例的权威性,案例写作者的客观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如欲尽可能地避免写作者的偏见及陷人感情的宣泄,可使用下列技巧:

★使用从有关论著、文件或自己所作的采访中得到的直接引语;

★注明资料来源;

★避免任何偏见和同情情绪;

★所使用的语言,既不是单调乏味的叙述,又不致激起强烈的感情;

★尽可能使用事实性材料;


怎样写教学反思3


某某某同学你好!

这是你第二次发同样的文章给我了. 感谢你的热忱, 欣赏你的钻研精神.我知道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几个老师研究腐败与反腐败做得很好的.你可以就近向他们请教. 他们那里有个廉政研究中心, 袁柏顺,龙太江教授都是研究腐败问题的有名的专家.

说实话, 看了你的文章初稿,我建议你多读些书,多看些国内外专家的有关研究成果,这样你才能走上正规的学术研究道路. 现在看你的文章, 感觉知识积累太少,还是以我们小学中学教育出来的那点知识为基础的, 而我们的教育本身是有问题的,它教给我们的东西似乎有理,但是学术是天下之公器,要在国际学术界站得住才行, 不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就可以的.

你的文章中有较多的断言, 我个人认为,凡是学术文章, 都是有学术规范的, 是严格按照逻辑推理来写的, 所以凡是断言,必须有命题,有假设,然后有论据,通过严格的推理过程, 得出一个结论, 也就是我说的断言.如果你引用已有的断言, 也必须是公认的才行, 可惜你文章中的较多断言, 我是不相信的.

文章涉及的范围也太大了. 我不知道你是准备写毕业论文呢,还是准备发表一篇论文,或者就是练手的一篇论文, 不管是什么样的论文, 我都希望你能够真正学会写论文. 现在你写的东西不是论文, 也不像专著, 因为专著其实也就是论文的放大, 规范是一样的.

一般我们要求学生写论文(不管哪种论文),都必须做到:

一要有好的选题. 你到底想论述什么,分析什么.

二是题目要小.只有小题目才适合作论文, 题目太大,涉及面太多,是没法子写论文的. 神仙也没办法驾驭主题涉及面太广的文章.

三是小题大作.第二条是题目要小, 这一条要求深入分析.分析出新意来.四是文献综述必不可少.就是对前人就你要研究的这一问题所作的研究成果作一全面学习研究分析,然后指出其不足, 找出本问题研究的前沿, 这样你才可以有新贡献.不作这个工作, 在文章中没有对前人研究的综述, 这样的论文我们这里根本不算论文, 老师连看也不要看的. 因为你不管别人研究如何,只管自说自话, 你说的可能是别人说过的,可能是被学术界抛弃的陈词滥调,你写出的东西不可能有新意, 我说的是在前人科研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自己感觉上的新. 一篇文章需要读很多很多东西.所以真正的好论文可能要写很多年才行.现在学风不正, 很多人赶文章, 写得很快,但是好一点的学者, 还是基本上有点规矩的.

五是文章要严密推理.一步一步地说理. 你可能有若干个断言, 但是每一个都要有交待才行. 不然你就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木,你说的没法叫人相信.

六是文章必须有明确的结论. 也就是我们从小学就被告知的要中心思想突出,要主题鲜明. 在结论中把自己的核心观点精确地加以阐明. 如果你文章涉及的面太广,你怎么可能中心思想突出,怎么可能主题鲜明?

七是所有引文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引用,都要注明出处, 有一处不注, 即为剽窃!

八是必须列出参考文献, 让人知道你读过研究此问题必须要读的所有重要文献了, 知道你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研究的,知道你看到了研究的前沿或前人的不足了, 相信你的文章真的可能会有新意.

九是永远谦虚, 不要以为自己的研究是超越前人的, 是了不起的. 科学是相当艰难的事情, 要想把某一研究往前推进一点点,也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行. 只有真正的学者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也才会在艰苦的努力之后清楚地知道自

己有了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意见, 新的贡献. 而我们每天看到的无数论文大都是达不到学术要求的. 但是学生一定要学会如何作学问.

十是要分清什么是学术论文什么不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是探求新知的成果. 学术成果有可能增加人类知识,有可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什么不是学术论文? 政府工作报告(其特点是一二三四五地罗列成绩和目标,它只是对工作的说明文字);党的宣传材料(其特点是对党和政府的要求或目标进行解说, 不可以有丝毫走样, 即使是错的, 也要说好);时事评论(就事论事, 像我国的报刊社论就是,因为报刊掌握在某部门手中, 它必然为其说话, 而不是探讨真理);感想(一时的感慨, 有的人会把感想当成是科学发现.感想式的论文我也见过不少,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严格推理, 特别是基于错误的"理论"而发的感慨.),等等.记住一条,几不符合前面所列的九条的, 都不是学术论文.


怎样写教学反思4


阳光学生托管作文辅导资料二

美文欣赏:

夏夜的广场

政府广场在人民路和育才街交叉口的西北角, 夏夜广场。一到晚上,广场的华灯与临街路灯相互辉映,整个广场分外明亮。人们来到这里,休闲娱乐,使夏夜的广场沸腾起来。在广场的东南角,大约有八九十人,她们排成方队,随着音乐,跳着优美的舞蹈。东北角,是名副其实的表演场。不管是谁,都可以登台献艺。随着叫不出名的乐器伴奏,有唱流行曲的,有唱京剧的……,旁边围观的人们,听的如醉如痴, “好!好!”的喝彩声和掌声起伏不断。

广场的西北角和正中央,锣鼓喧天。阵容庞大的秧歌队,像长龙一样单队盘旋。她们身着彩服,手拿粉扇,踩着鼓点,前三退二,扭动着腰枝,洋溢着美满和喜悦。

西南角是轮滑爱好者的天地,各种轮滑花样都在这里练习。可顽皮的孩子们不管这些,他们穿着轮滑鞋,打闹着、嬉笑着,鱼贯而行,穿梭于整个广场的人群中,甚至有的钻进秧歌队中间,也扭起秧歌来。

在夏夜的政府广场休闲,我真开心啊!

都市夏夜

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城市的夏夜,热闹、多彩、美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夏天的夜晚是热闹的,如果在冬天,你一个人走在夜晚寂静的大街上,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数之不尽的黑暗、寂寞与恐惧。而在夏天,那可就截然不同了——人们忙了一天了,总想在这好不容易有丝凉风的地方喘口气,乘会儿凉。向外走去,不管是大街还是小巷,同样热闹非凡。走在街上,望着面带微笑的人们,你的心情也会随之轻松起来。人们有的三五成群,一起谈笑风生,有的边走边笑,大概在聊什么有趣的新鲜事;还有的则放慢脚步,欣赏着两边宏伟的建筑和怡人的风景。

夏天的夜晚是多彩的。大道两旁,那些装扮的花里胡哨的服装店和饰品店格外吸引人的眼球。特别是店门口那些五颜六色的闪光灯,极为引人注目。乍看,如天边的星星,一闪一闪,发出明亮耀眼的光芒;近看,似一串串珍珠,熠熠发光,每一颗虽小,但那无穷无尽的光芒甚是亮眼;细细端详,那等似乎有了活力,更加动人,如天上之光,若仙子之衣。店门口的闪光灯,建筑上的霓虹灯,马路上的路灯……编织出来的画卷怎能不多彩绚丽?

夏天的夜晚是美丽的。走在街上,抬头仰望,一片深蓝的天幕引入眼帘。虽说星星不多,但月亮却极为明亮,皎洁的月光,引发了我们无数的遐想。 城市的夏夜,热闹、多彩、美丽,又让人回味……

乡村夏夜

乡村的夏夜,让我陶醉。走出院子,我来到小河边。我拔了一根狗尾草衔在嘴中,躺在那柔软的草地上,仰望明亮的夜空。天暗下来,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轻而薄的云朵,笼罩着深蓝色的天空,像一位带着面纱的少女,一会儿,云朵飘远,渐渐消失在夜空。一闪一闪空中出现了一颗星星;接着出现了第二颗、第三颗……天空便热闹起来。那一颗颗小星星,像眼睛一眨一眨,像灯火照亮了大地。看!星星们正围着月亮妈妈,原来它们在听月亮妈妈讲故事。有的小星星极认真的听妈妈讲故事,一动不动,非常听话;有的小星星却四处逃窜,非常淘气。晚风吹着我的脸颊,我的长发便随风飘动。夜晚的小河非常安静,只是缓缓的流动,一阵微风吹过,它就起了皱纹,像位老人。河边的柳树在风中梳理着长

发,像一位正要入睡的少女。杨树妈妈唱起摇篮曲,鸟儿听着动听的歌声慢慢入睡。

夏夜是那样安静,晚风吹着小草,发出“沙沙”的声响,让我感到有些荒凉;一条条乡村路上上没有一个人的影子,人们大概都已经睡着了吧!

看着看着,我有些困倦,便快步走回家。睡觉前我还在想着夏天的夜晚。在梦中,乡村夏夜的景色又出现在脑海里……

热闹的夏夜

放假了,我牵着奶奶的手,走在如丝绸般的姚江边,静静地欣赏着这非凡的夜。抬头望着深蓝的、幽深的、充满几分神秘色彩的夜空,不禁觉得夜空是多么得孤单,因为,只有一个明亮的月亮和一颗像小宝石的星星陪伴着夜空,茫茫天空之中,就没有了其他任何的亮丽。低头俯视姚江,江水波光粼粼。小鱼们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吹出的圈圈一点点散开,碰到石壁又反弹回去,渐渐地融入了粼粼波纹,一起行驶到天涯海角。。。。。。身边是一辆辆飞驶而过的汽车。它们大都开着大灯,在四叉路口有序的,交织着行驶着。交通灯是它们的管理人员,维持着汽车们的次序。远处,是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有余姚太平洋酒店、工商银行、银泰百货、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连居民楼都变了样!

这一幢幢,一栋栋、一楼楼、一层层、一家家、一户户,都点着各式各样的灯!我想:如果从天空往下看,那余姚城一定化成了灯的海洋。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乡村的夜。乡村的夜空,是宁静的、是别具一格的,是使城市人眼睛一亮的。夜空中,无数的星星眨者眼睛,安详地睡在母亲——月亮的身边,使我不由想起了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好象无数小眼睛??”我站在柔软的草地上,倾听着小溪的“丁冬”声,望见一户户人家的平房,望见鸡、鸭、狗、猪??安详地睡着,感到一切都是那么得和谐。城市那热闹的夜是繁华的,乡村宁静的夜是和谐的,在我心中夜都是美好的。

辅导老师的话:

阅读了这些描写夏夜的美文,老师相信善于观察你,心中也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吧!也想把你观察到的绵阳的夏夜美景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吧!那你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把你观察到的美景描绘下来。

注意哦,要按“天空”——“涪江边”——“滨河路边”——“广场”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把夏夜的美景描绘出来。


怎样写教学反思5


每年每个单位都要应付许多检查、调研,特别是年关,各种检查考核蜂拥而至。在检查考核中,各单位的表现不一:有的硬软件条件都很好,有的硬件硬软件软,有的硬件软软件硬,有的硬件和软件都很软。其结果是好的单位“名利双收”;一般的单位“被人遗忘”;差的单位是“辛辛苦苦一整年,最后还被抽一鞭”。为什么检查后差别这么大呢?被检查单位失败的主要原因在哪里?这当然有硬件条件问题,也有软件资料欠缺的原因, 还有接待工作没做好的缺陷,但最可惜的要数因汇报造成失败的了。那么,什么是工作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材料,是指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负责人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场合向上级领导或机关进行工作汇报时所用的文稿。除口头汇报(其实也有腹稿)外,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一般都要准备汇报材料。工作汇报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汇报人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关系到能否赢得上级领导或机关对有关工作的认可和支持。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汇报材料呢?应注意和把握哪些问题?这里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汇报要有的放矢。各项检查和调研都有其针对性。上级领导到所属单位调研或检查指导工作,一般会事前打招呼,会提出要听取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情况汇报,有时还会提出具体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汇报材料“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如果是多部门多项目联合检查,就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单位和项目的汇报(某年在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时,某镇就因为没有汇报旅游等项目而损失不小)。明确了这一点,就能有的放矢,少走或不走弯路。在构思上,要做到“三个围绕”。

一要围绕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要求来写。上级领导听取下级工作汇报,总有一定的目的性,对于听什么情况、听多长时间、采取什么形式、在多大范围汇报等都有明确要求。因此,撰写汇报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和要求来准备。抓住领导意图的方法,一是直接和领导联系、请示,二是通过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

二要围绕上级领导的关注点、兴奋点来写。如果上级领导或机关对听取工作汇报没有具体要求,是不是就无法准备汇报材料呢?当然不是。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紧紧抓住上级领导的关注点、兴奋点来起草汇报材料。这就要求在起草汇报材料前,认真研究和了解听汇报的领导人以往和近期最关注什么、当前在抓什么、强调最多的是什么,进而把握其关注点、兴奋点,搞清“最想听什么”这个基本问题,并以此准备材料。了解方法:一是通过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二是通过广播电视和报纸了解。三是通过相关会议了解。

三要围绕上级领导的语言风格、思维特点来写。这是更高的要求,操作起来也比较难。如果对上级领导的语言风格或思维特点了解不多,把握起来就比较困难。比如,有的领导注重思想性,要求有理性分析;有的领导强调实在性,要求用事实或数字说话;有的领导喜欢用排比句,讲究句式的整齐、对仗;有的领导则不刻意追求语言的形式美,要求语言平实、自然,把意思表达清楚即可;有的领导爱用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有的领导喜欢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有的领导喜欢开门见山、一针见血,有的领导则喜欢旁敲侧击、娓娓道来,等等。所以,起草汇报材

料要尽可能地掌握上级领导的语言风格或思维特点,增强针对性,力求使汇报材料更贴近他们的语言风格或思维特点。

二、汇报要重点突出。起草汇报材料,必须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1958年1月,在南宁会议期间,李锐和林一山两个人被要求一起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关于三峡工程建设问题的意见。当时,担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的林一山,是三峡工程的“上马派”,担任水电部副部长的李锐是“反对派”。听汇报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26名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汇报,两人都做了认真准备。林一山先汇报,讲了两个多小时,内容很多,难免漫无边际。李锐汇报不到半小时,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反而让听者印象深刻。两人汇报完后,虽然听者的倾向已基本形成,但对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没有轻易作出决断,而是说:“再给三天时间,你们两人各写一篇材料交来。”第三天,两人交了卷,林一山写了两万字,李锐写了八千字。到第三天晚上开会的时候,毛泽东充分肯定了李锐的材料意思清楚,重点突出,论点可以服人,还对与会人员说:“我们要有这样的秀才。”那么,在起草汇报材料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呢?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重点。一般说,凡是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要问题、主要任务、关键环节、工作做法、经验教训、办法措施等都是重点。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如果汇报时间跨度长、成绩比较突出的工作,那么汇报的重点就是工作成绩、工作成效;如果各地、各单位都是这样抓的、都取得了明显成绩,那么汇报的重点应是在抓这项工作中不同于别人的做法、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如果是上级特别关心、本单位

也的确抓出了成绩的工作,那么从中提炼的经验启示或深层次的思考就是汇报的重点;如果是刚布置不久的一项工作,那么下步开展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打算就是汇报的重点;如果是本单位还没有完全铺开或没有做好的工作,那么汇报应把重点放在讲清工作未开展起来或开展不好的主客观因素上来。

三、汇报要展现特色。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优势。亮点就是工作闪光点,就是突出的成绩。听汇报的领导总是喜欢听有内容、有特色、闪亮点的工作汇报,不喜欢听毫无特点、平淡乏味、“一般化”的汇报。那么,怎样才能抓住特色亮点呢?我认为:一是要把最鲜亮、最感人的内容放到最前边,放到最显眼的位置上,越是有特色、闪亮点的工作越要浓墨重彩,集中反映,使之成为整个材料的重头戏,而对于一般化的、共性的东西则要尽量少汇报,或一笔带过,点到为止。二是要把闪光亮点、最有特色的做法、制度、措施等说清说透,把最得意、最主要的工作成绩尽量展现出来,把最具个性、最鲜活的经验体会充分挖掘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三是要把那些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出彩的地方努力把它写实、写好、写到位。

四、汇报要有思想深度。 1956年2月至4月,毛泽东同志连续40多天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他在听取时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薄一波以及几个副主任的工作汇报后,称赞他们的汇报有议论、有分析、有深度,比较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某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只讲了一些材料和数字,没有讲自己的

观点,毛泽东委婉地批评道:“只谈情况,不谈观点,是开材料仓库。人的头脑是加工厂,没有材料不行,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要产生观点,用观点统帅材料。”起草汇报材料不但是一个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研究工作、总结经验、升华理论的过程。汇报材料的思想性,体现在材料、事例、情况和阐述的道理之中。毛泽东同志曾在谈怎样汇报工作时说过,汇报工作是要适当发议论的。我理解,“发议论”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材料的解释、分析、综合、提炼,更清晰、更系统、更全面地说明情况,从而让上级领导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并从事实背后找出本质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得出规律性的结论。那么,怎样在汇报材料中体现出思想性呢?我认为,主要把握三点:一是要善于理性分析。二是要善于深入挖掘。三是要善于综合概括。

五、汇报要层次分明。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开展情况、做法成效、经验启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后打算等内容。在结构上脉络要十分清晰,线条要单一,层次不要过多。汇报材料主要是说给人听的,这就要求汇报语言要实在、简明,要客观、翔实,有血有肉,有鲜活的东西,不能老是干巴巴的,就几个观点、几根筋,该用事例、数字说话时就要用事例、数字说话,该量化的就要量化。需要虚化时也得“虚”,该归纳的就要归纳,该概括的就要概括。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怎样写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的好处)》,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