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本文为大家分享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今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4年,我镇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十五”期间的基础上,按照县残联康复处的要求,总结了前段的成绩,明确了薄弱环节,重点抓了机构、社区、精神病等项康复,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紧紧地抓好机构康复工作。
新春伊始,我们召开了各村(居)干部康复业务会议,将各项指令性康复任务分配到村(居)。尤其是对残疾儿童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镇内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本地方医疗机构优先接收镇内残疾人进行各种医疗康复。据统计至今年11月中旬止,全镇共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15例;低视力矫正佩助视器1例;儿麻及肢体矫正2例;肢体残疾者系统康复训练100人,机构训练弱智儿童5人,家庭训练弱智儿童10人。
二、认真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的调查工作。
今年四月间开展了对肢残人假肢需求的调查。经查我镇现有截肢残疾人50名,其中截大腿的15名,截小腿的35名,从未安装过假肢的30名,其余20名虽曾安装过假肢,但存在假肢过于笨重及破旧等问题,使肢残人的活动受限。五月间又开展了聋童佩戴助听器的调查,查出我镇现有2—14岁的聋童33名(包括脑有问题者)有2名已佩戴了助听器。大部分聋童,因父母年老,家庭经济困难,尚未佩戴助听器,经我们调查情况属实后,除市残联补助540元外,其余费用镇残联给予补助,并派车送到县聋人学校陪同佩戴助听器,使其家长非常感动。
三、继续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社区康复在“十一五”期间仍是一项重要的康复工作。在前两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摸索全面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薛咀村,32岁的高中毕业生王明,在XX市电讯部门工作。近两年因生腰瘤,多次动手术,造成高位截瘫。因病魔来势突然,婚姻破裂,工作失业,长期闭门卧床,情绪非常低落。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康复小组知道后,选派一些思想比较进步的青年,上门促膝谈心。青年们经常用轮椅推着他到户外、闲谈散步。激发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最近,他对镇残联理事长要求,如果有残疾人需要他教电脑技术的话,他愿意义务当教师。
四、进一步完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真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虽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工作还需继续和完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初制订发放了20xx年的工作计划。并要求个村(居)对新病人和老病人坚持做好随访记录等精防工作档案材料。对一些生活困难,病情经常反复的病人积极想法送医院系统治疗。据统计今年共免费送了9名病人到医院治疗。为25名生活困难的病人办理了优抚门诊。
我镇残疾人康复工作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残疾人康复服务设备不完善,开展精防工作和社区康复工作缺乏技术资源及财力资源等困难,有待今后努力创造条件。
一、试点进展情况
领导重视。省里工作会后,理事长马上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政府分管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明确批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残联。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好工作方案,并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出台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由县政府办公室、县残联、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参加的动员会,会上主管县长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强调各部门各乡镇要相互配合,全力赴,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成立了技术资源中心。确定了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技术指导中心。
开展了康复资源调查。9月13日——10月10日,对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包括人力、技术配备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在对全县16个乡镇残疾人康复需求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4个首批试点乡镇重点展开全面调查工作,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填写《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每人一册。并在乡镇、街道、社区开展了残疾人失业、就业登记;就业需求登记;婚姻状况登记;纳入低保、医保、新农合残疾人调查表等工作,并将上述情况填入一系列调查表,并对调查表科学分类,便及时准确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康复意识有待提高
农村残疾人对康复这个概念的认知程度非常有限,什么是康复?怎样康复?康复能达到什么程度?大部分人还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康复与到一般医院看病有什么不同。更有的农村残疾人觉得康复没什么必要,不如救济更现实。自愿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
2、村医专业康复知识缺乏
残疾人康复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康复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等知识。由于多年来都是残联的组织体系在提供专业的康复技术,现在扩大专业服务队伍后,短期内还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康复技术。
3、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与服务能力相脱节
我们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属于低保户,自制训练器材、购置辅助器具困难很大。在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工作中,所接触的残疾人第一反应就是国家要给什么,根本就不关心优惠政策,都想要钱或者是物品。在9月份省辅具中心把辅助器具发放给贫困残疾人后,每天都有残疾人到残联问为什么自己也是低保户而得不到辅助器具。
4、工作经费不足问题仍是突出
在农村基层康复站建设、康复器材购置和康复协调员培训方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困难。虽然省残联已经为我县拨付10万元工作经费,但从工作进展情况看,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三、下步打算
1、建立工作网络
办好农村残疾人康复员协调员培训班,建立一支素质好、技术稳定的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员队伍,为残疾人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
2、利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做好康复知识与残疾预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结合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与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康复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活动。乡镇卫生院、中小学、计生服务站、文化大院、村部为主阵地,通过版面展示、发放宣传资料、授课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康复和预防知识。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探索,积极总结经验,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协调,加强与其它试点县(市)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力争取得突破和创新。
3、建好康复站,搞好康复服务
加大与个试点乡镇、县卫生局沟通合作力度,购买一定数量的康复器材,充实到这4个乡镇卫生院和有关村的康复站。针对残疾人康复的个性化需求,做好残疾人康复器具的适配工作。
做好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理解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在广大农村真正深入残疾人家庭,使残疾人受益,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创新工作方法,为全县残疾人生活的更加美好做出贡献。
今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4年,我镇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十五”期间的基础上,按照县残联康复处的要求,总结了前段的成绩,明确了薄弱环节,重点抓了机构、社区、精神病等项康复,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紧紧地抓好机构康复工作。
新春伊始,我们召开了各村(居)干部康复业务会议,将各项指令性康复任务分配到村(居)。尤其是对残疾儿童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镇内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本地方医疗机构优先接收镇内残疾人进行各种医疗康复。据统计至今年11月中旬止,全镇共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15例;低视力矫正佩助视器1例;儿麻及肢体矫正2例;肢体残疾者系统康复训练100人,机构训练弱智儿童5人,家庭训练弱智儿童10人。
二、认真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的调查工作。
今年四月间开展了对肢残人假肢需求的调查。经查我镇现有截肢残疾人50名,其中截大腿的15名,截小腿的35名,从未安装过假肢的30名,其余20名虽曾安装过假肢,但存在假肢过于笨重及破旧等问题,使肢残人的活动受限。五月间又开展了聋童佩戴助听器的调查,查出我镇现有2-14岁的聋童33名(包括脑有问题者)有2名已佩戴了助听器。大部分聋童,因父母年老,家庭经济困难,尚未佩戴助听器,经我们调查情况属实后,除市残联补助540元外,其余费用镇残联给予补助,并派车送到县聋人学校陪同佩戴助听器,使其家长非常感动。
三、继续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社区康复在“十一五”期间仍是一项重要的康复工作。在前两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摸索全面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薛咀村,32岁的高中毕业生王明,在XX市电讯部门工作。近两年因生腰瘤,多次动手术,造成高位截瘫。因病魔来势突然,婚姻破裂,工作失业,长期闭门卧床,情绪非常低落。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康复小组知道后,选派一些思想比较进步的青年,上门促膝谈心。青年们经常用轮椅推着他到户外、闲谈散步。激发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最近,他对镇残联理事长要求,如果有残疾人需要他教电脑技术的话,他愿意义务当教师。
四、进一步完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真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虽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工作还需继续和完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初制订发放了20xx年的工作计划。并要求个村(居)对新病人和老病人坚持做好随访记录等精防工作档案材料。对一些生活困难,病情经常反复的病人积极想法送医院系统治疗。据统计今年共免费送了9名病人到医院治疗。为25名生活困难的病人办理了优抚门诊。
我镇残疾人康复工作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残疾人康复服务设备不完善,开展精防工作和社区康复工作缺乏技术资源及财力资源等困难,有待今后努力创造条件。
一、试点进展情况
领导重视。省里工作会后,理事长马上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政府分管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明确批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残联。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好工作方案,并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出台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由县政府办公室、县残联、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参加的动员会,会上主管县长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强调各部门各乡镇要相互配合,全力赴,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成立了技术资源中心。确定了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技术指导中心。
开展了康复资源调查。9月13日——10月10日,对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包括人力、技术配备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在对全县16个乡镇残疾人康复需求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4个首批试点乡镇重点展开全面调查工作,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填写《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每人一册。并在乡镇、街道、社区开展了残疾人失业、就业登记;就业需求登记;婚姻状况登记;纳入低保、医保、新农合残疾人调查表等工作,并将上述情况填入一系列调查表,并对调查表科学分类,便及时准确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残疾人康复意识有待提高。农村残疾人对康复这个概念的认知程度非常有限,什么是康复?怎样康复?康复能达到什么程度?大部分人还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康复与到一般医院看病有什么不同。更有的农村残疾人觉得康复没什么必要,不如救济更现实。自愿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
二是村医专业康复知识缺乏。残疾人康复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康复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等知识。由于多年来都是残联的组织体系在提供专业的康复技术,现在扩大专业服务队伍后,短期内还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康复技术。
三是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与服务能力相脱节。我们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属于低保户,自制训练器材、购置辅助器具困难很大。在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工作中,所接触的残疾人第一反应就是国家要给什么,根本就不关心优惠政策,都想要钱或者是物品。在9月份省辅具中心把辅助器具发放给贫困残疾人后,每天都有残疾人到残联问为什么自己也是低保户而得不到辅助器具。
四是工作经费不足问题仍是突出。在农村基层康复站建设、康复器材购置和康复协调员培训方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困难。虽然省残联已经为我县拨付10万元工作经费,但从工作进展情况看,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三、下步打算
一是建立工作网络。办好农村残疾人康复员协调员培训班。建立一支素质好、技术稳定的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员队伍,为残疾人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
二是利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做好康复知识与残疾预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结合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与卫生、教育、计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康复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活动。乡镇卫生院、中小学、计生服务站、文化大院、村部为主阵地,通过版面展示、发放宣传资料、授课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康复和预防知识。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探索,积极总结经验,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协调,加强与其它试点县(市)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力争取得突破和创新。
三是建好康复站,搞好康复服务。加大与个试点乡镇、县卫生局沟通合作力度,购买一定数量的康复器材,充实到这4个乡镇卫生院和有关村的康复站。针对残疾人康复的个性化需求,做好残疾人康复器具的适配工作。
做好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理解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在广大农村真正深入残疾人家庭,使残疾人受益,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创新工作方法,为全县残疾人生活的更加美好做出贡献。
江湾辖区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人。为了让残疾人充分沐浴和谐社会的阳光,近年来江湾镇街道以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为抓手,以“残疾人满意、残疾人家属满意、社区群众满意”为追求,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有力、服务网络覆盖、社会广泛参与的助残康复工作格局,在全区率先创建成“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
一、构建三大康复网络
为了夯实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基础,街道着力构建广覆盖的助残康复网络。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江湾镇街道“创建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社区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年度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根据各科室、各单位工作重点,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定员,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单位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舰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1100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江湾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实施四项康复工作
近年来,江湾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XX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68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上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江湾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XX年全年送康复上门××*人次。目前,江湾医院已与146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XX年至XX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23名,每人每月给予400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三、营造助残社会氛围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基本实现了让残疾人满意,让残疾人家庭满意,让社区群众满意的目标。
2018年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及残疾人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残疾人康复任务。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为落实各项康复任务,由县府残工委组织协调,县残联具体负责,卫生、教育、民政、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抓好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术和进行低视力康复训练,实施肢体矫形术和脑瘫儿童肢体康复训练,精神病防治,聋儿语训及家长培训,智残儿童主家长培训等,帮助残疾人恢复生活与生产能力。
二、2014年康复工作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1.精神患者免费服药100例,实际完成100例;2.成人听力残疾人配助听器10例,实际完成10例;3.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5人,实际完成5人;4.脑瘫儿童康复80人,实际完成80人;5.救助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12人,实际完成12人,其中人工蜗4人;6.为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辅助器具450人,实际完成450人;7.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700人,实际完成白内障手术700人;8.低视力康复25人,实际完成25人。9.盲人定向行走85人,实际完成85人;10.聋儿康复训练11人,实际完成11人;11.聋儿家长培训15人,实际完成15人;12.智力力儿童社区康复50人,实际完成50人;13.肢体残疾康复130人,实际完成130人,假肢安装22人,实际完成22人;14.康复人才培训1人,实际完成1人,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10人,实际完成10人。
通过康复工作的组织开展,不仅完成了2014年的计划任务,而且使众多残疾人在心理、生理功能方面不同程度得到康复,恢复了从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能力,维护了残疾人家庭稳定,促进了解放劳动力、支持和帮助残疾人家庭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
三、2015年康复工作安排
1、坚持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进一步完善社会化的训练服务体系,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做好各项康复工作,广泛开展康复训练,大力宣传普及康复知识,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继续做好白内障复明工程、精神病防治、聋儿语训、肢残、智力残疾、脑瘫康复训练等各项工作,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发放用品用具,促进残健同行。
2、积极做好各类康复知识宣传服务活动。在做好爱耳日助残日等节日的康复知识宣教活动外,结合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社区康复示范站创建的时机,不断深化康复知识进社区、进残疾人户活动。
江湾辖区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x人。为了让残疾人充分沐浴和谐社会的阳光,近年来江湾镇街道以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为抓手,以“残疾人满意、残疾人家属满意、社区群众满意”为追求,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有力、服务网络覆盖、社会广泛参与的助残康复工作格局,在全区率先创建成“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
一、构建三大康复网络
为了夯实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基础,街道着力构建广覆盖的助残康复网络。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江湾镇街道“创建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社区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年度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根据各科室、各单位工作重点,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定员,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单位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舰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1100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江湾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实施四项康复工作
近年来,江湾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XX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68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上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江湾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XX年全年送康复上门××x人次。目前,江湾医院已与146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XX年至XX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23名,每人每月给予400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三、营造助残社会氛围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基本实现了让残疾人满意,让残疾人家庭满意,让社区群众满意的目标。
界岭乡座落于320国道旁邵东的最东部。全乡辖29个行政村,总面积57平方公里,总人口30105人,共有残疾人640人,其中肢体残疾460人,听力言语残疾65人,视力残疾45人,智力残疾27人,精神残疾43人,其中已办证208人。近年来,残疾人工作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从关心帮助残疾人入手,紧紧围绕20xx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始终把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为,立足乡镇整合资源,抓好康复训练服务,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真正延伸到乡、村、使乡残疾人事业得到了深入持续的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康复网络
为了提高残疾人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参与能力。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乡政府成立了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由抓财贸的副镇长任组长,科教文卫副镇长任副组长,民政办主任、卫生院院长为成员的领导班子。下设办公室,民政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制定了有关制度及工作职责,建立了17个村级康复站,乡中心卫生院设立了康复室,做到残疾人康复工作有人管,康复训练有人抓。为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建好康复活动场地
为实现残疾人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20xx年5月乡政府有力整合资源,腾出了60多平方米的场地作为残疾人康复办公室,并在原有康复器材的基础上,并先后投资几千元添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施。乡卫生院康复室每周一至周五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并派康复指导员,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三、搞好调查摸底,掌握需求情况
为全面掌握社区残疾人需求情况,镇中心康复站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组织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登记共筛查出康复需求人员640名,占总人数的2%以上,将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情况分类造册,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并做好训练记录,对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经济情况,生活情况,就业教育情况,康复需求情况了如指掌,残疾人的训练建档率达100%。
四、整合资源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一是每年不定期地邀请康复专家到乡康复站举行治疗症副作用,预防复发与家庭康复措施等康复知识、讲座,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应付突发情况的方法和措施。还充分利用宣传栏及康复知识读物,调动了残疾人及家属参与康复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康复工作人员的业务和服务水平,为了更好地指导服务在乡康复的残疾人,乡镇加强康复技术指导员,康复协调员的业务学习。去年以来,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协调员参加县人民医院举办的为期期10天和为期5天的康复业务培训;三是依托社区康复站,开展康复训练。我乡卫生院康复站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康复训练场所,并安排了康复指导员进行指导训练。为此,我们还专门制定了残疾人康复站活动室制度和工作职责,并按“十一五”新标准为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了详细的康复档案,定期开展康复训练,目前大部分康复对象效果明显,逐步摆脱残疾为他们带来的痛苦。
四、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开展工疗服务
劳动就业是解决残疾人生活的出路,为帮助有一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我们积极做好残疾人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安、就业回访等工作。首先是培训促就业,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两年来,共组织残疾人参加电脑培训班、种养殖培训班共5期,培训残疾人4人。通过培训,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广开了残疾人就业之路,起到了安一人,解救一家,影响一片的效果。
五、求真务实建设残疾人美好家园
做好社区残疾人扶助与社会生活保障工作。历年来,我乡积极加强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救助力度,为他们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我乡有47名残疾人纳入了低保,政府也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每年年底为他们提供部分资金和生活用品,使残疾人深受感动,也为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提供精神食粮。近来年,我们共为残疾人发放轮椅10台、木质腋杖4根,盲杖4副,为残疾人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20xx年上半年,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按照县残疾人联合会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为促使我镇残疾人各项工作制度常态化,****残疾人联合会完善机构组织,健全各项残疾人制度,落实各村残疾人人员和经费,并这里构建残疾人康复网络。
二、认真开展残疾人工作
我镇认真开展残疾人工作,通过照料行动、办理残疾人证件,特困残疾人专项补助申请、残疾人助学金申请、残疾人就读特殊教育学校等,为我镇的残疾人提供了应有的帮助。
三、加强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
我镇结合法制、安全、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等工作的契机,加大残疾人普及相关知识和政策,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等,把预防和康复知识传到每个残疾人家庭中,让更多的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让他们都得到应有的关心和支持。
20xx年6月20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汇编9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