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演讲稿 > 详情页

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必备6篇)

作者:edditor12023-10-02 16:20:18107

本文为大家分享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 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__,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空前高涨的“两学一做”活动中,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学习“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与培养,是同志们对我的鞭策与鼓励,让我感到重任在肩,斗志昂扬,同时也让我感到前途光明,信心百倍,为此特向大家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斗转星移,中国共产党在艰难与曲折中走过了_个春秋,在这悠悠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红色经典画卷,孕育了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色基因。凝神静思,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抵御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场景。当我们一次次聆听父辈们讲述那些红色英雄故事,当我们一次次捧读那段艰难与辉煌的历史,当我们一次次瞻仰那些洒满烈士鲜血的革命遗址,无不激情澎湃,热泪盈眶。

凝望贵州,红军长征从这里走过,遵义会议熠熠生辉,四渡赤水闻名天下。

耳闻贵州,红色故事接辈流传,光荣传统代代颂扬。

20__年6月,__视察遵义时作出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切嘱托。随后,省委书记陈敏尔要求,遵义要把传承红色文化作为最大的使命担当。

是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战斗力,增强党的免疫力,强化党的创新原动力,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在重温红色经典的基础上,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期彰显时代价值和内涵。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先锋,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向世人展示了党性的温度,展示了红色基因的力量,展示了红色信仰,展示了革命传统的时代特色与信仰力量的新高地。在他们身上我们能找到一种永不退色、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作为官渡的一员,我感受到的是一份继往开来的责任,一股与时俱进的力量。自工作以来,让我最刻骨铭心的是去年的那一场雪,村里破旧的瓦房,孤独的老人,被雪压断的竹子,因凝冻而无法通行的道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状况下,党委政府率领我们所有干部下乡抢险救灾,送物资、送温暖。无论山路有多崎岖,无论雪路有多滑,当把棉被送到群众手上,看到他们脸上舒缓的笑颜,我感觉自己一点儿也不冷了,心是温暖的,整个人都是温暖的。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扶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吹响中华大地,我们都应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对红色基因的最好传承。

作为一名党员,我将责无旁贷,用满腔热血倾出我的奉献,用无悔青春书写我的忠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秉承“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的工作理念,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扎实做事,立足本职,全心全意地服务好百姓,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事,做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有气节的干部,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生活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我们就应该像坚挺屹立的竹子般生活,要有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的觉悟,要有贞资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的干劲,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我坚持要做一个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长远道路上,无论遇见什么艰难险阻,我都要有竹子一般的信念: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 第2篇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是发扬革命先辈光辉精神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不仅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丰富中华文化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20__年2月2日,在井冈山参观时指出:“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这里的“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笔者认为应该理解为将红色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全社会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让红色文化一直“红”下去。

目前,红色文化传承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造成人们对红色文化历史记忆的淡化

从学校的历史教育看,历史学科在小学、初中阶段,被形象地称为“豆芽科”;在高中阶段,过早地区分文理科使得绝大部分理科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几乎和历史学科“绝缘”;在大学阶段,虽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纳入了公共必修课,但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从近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历史类和哲学类专业的就业率很低,学生对就业的担忧导致了大学人文专业的“弱势”。加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人们文化土壤中人文元素的严重缺失,导致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哲学思维”的普遍缺席。

从社会的历史教育看:首先,各级宣传部门和文明办等宣传机构不可能每天都去宣传红色文化,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段组织活动并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其次,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各类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地)、遗址、伟人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部分依然存在展览面积狭小、展出内容单调、展示手段落后、日常维护和改扩建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信息化时代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

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是一个价值标准遭遇全面解构的时代。信息化时代各种价值观的涌现和融合使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取向难以达到一致的理解与认同。

文化价值标准是由一系列居于核心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的逻辑体系,是衡量文化客体对主体有无价值和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或准则。红色文化价值标准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自强不息等崇高精神和价值尺度在现代社会受到一定挑战。人们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对功利的过分崇拜、对欲望的过分放纵、对他者的过分漠视、对当下的过分关注、对崇高的过分贬黜等,对人们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三)相对久远的红色文化在当今时代较难让人产生共鸣

首先,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正以各种方式进驻中国人的精神领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对外开放全方位展开之后,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观念、价值标准等蜂拥而入,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甚至取代了国人对自身传统的历史反思,民族文化(包括红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失语状态。

其次,不同时代有自己的时代语言,同一时代的不同群体有其自身的话语表达。人们的话语表达当然不能脱离自己生活的时代,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他们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红色文化对于人们来说,显然不是一个直接在场的生活空间,红色文化生长的历史时空是那么遥远,那样“艰苦”和“匮乏”的环境难以与当下的“幸福”和“丰富”生活相对接,因而无法引起对过去生活的真正体验。尽管人们也会唱红歌、看红剧,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讲,并未引起心灵的共鸣,只不过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艺术转换。在人们的眼里,中华民族过去所遭受的挫折、屈辱、贫弱好像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表达而难以引起深层的历史反思。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红色文化的话语空间总是被其他话语所挤压或推开而难以产生共鸣。

要让红色文化一直“红”下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视教育、解放思想,增强红色文化的文化认同

要创新历史教育,强化人们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历史教育和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各类教育基地要主动与学校加强联系,合理安排青少年参观游览,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一支热心公益事业、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辅导员队伍。要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青少年开展活动,强化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各级宣传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开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充分挖掘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精心组织高水平的专题性展览,打造陈列精品,形成展览亮点。

各单位、团体、企业等组织要广泛开展学习英雄模范事迹,深入查找精神境界上的差距,使大家自觉强化报效国家、崇尚荣誉的献身精神,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二)扩大宣传、抢占高地,营造传承红色文化的社会氛围

多管齐下,扩大红色文化宣传范围和受众范围。各级宣传部门要把推进红色文化传播和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宣传报道,为发展红色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宣传好发展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中央发展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的政策措施,宣传好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知识和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积极介绍红色旅游重点线路、景区景点和有关知识,及时推广各地开展红色旅游的好经验好做法,特别要注意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重要节假日,充分报道各地开展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的新情况,反映社会各界的建议和呼声,努力为广大群众学习和传播红色文化、参加红色旅游提供舆论支持和信息服务。

去莠存良,确保红色文化的纯洁性、先进性,抢占文化高地。信息化时代不断生成的海量信息中,存在着大量把庸俗当高尚、把腐朽当神奇、把谬误当真理的现象。因而,加强信息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红色教育,抢占文化高地等已成为重要课题。要通过技术的、制度的手段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侵袭,让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熔铸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之中。

加强推广红色旅游,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红色文化传播中。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对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讲解员、导游员的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成为红色文化、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加强对旅游沿线和景区周边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增强自豪感,展示新形象;加强对游客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在参观游览中不仅能陶冶高尚情操,激发爱国热情,而且能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 第3篇

大家好,我是来自育才小学的__,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理想》。

__年前,一艘红船在嘉兴南湖边起航,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它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继往开来的复兴之路。时代变迁,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如今,我们在和平的土地上享受着幸福生活。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不能遗忘,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红色基因,已经成为我们血肉的一部分,浇灌我们茁壮成长。

慈溪,我们的可亲可敬家园,这是一片镌刻下无数英雄之名的红色土地。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旧址……正是他们的勇敢坚强、无惧生死坚守着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正是他们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我们迎来了胜利的钟声,驱散黑暗绽放光明。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希望,他们伟大更值得尊敬的,每当我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光荣事迹,感受他们的英勇无畏,我的心中总是热血激荡、满怀深情。正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如此美好的生活,我们难道不应该倍加珍惜,为祖国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吗?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战狼》吗?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被这部电影深深打动。电影里,我们祖国的强盛和军人的伟大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一部电影,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荣誉感,而我也从中得到了精神的震撼,为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当国人在外遇到危险,总有一群可爱的人冲上前线,他们把人民的利益看在首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从他们的身上,我不仅看到了军人的血性,还看到了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

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的长征路,就是要树立远大报复、和千千万万人一起实现中国梦。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心传承红色基因,用行动去为梦想助力。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们还很年幼,伟大的历史使命应该由其他人去完成。但“有志不在年高”,只有从小树立正确的志向,才能坚定不移地健康成长。我们如今的和平是从无数人的鲜血换来的,而我们的祖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当成祖国的建设者。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倍加珍惜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青春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 第4篇

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凝练成为共产党人血脉中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坚守忠诚刚毅的理想信念。“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史,无论是失败后的低潮,还是漫漫长征路,抑或是八年艰苦抗战,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党、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诚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共产主义执着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这是政治灵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延安时期,__曾讲到,“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既是党的作风,也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者的作风。”在革命年代,缺吃少衣少药,武器落后,物质条件极为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种困难艰险,赢得胜利。在新的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就是我们事业的原动力,更要传承和发扬,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去坚守奉行。

紧密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我们党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困境下坚持下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步步走向胜利,所依赖的就是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倾其所有的支持。直到今天,我们在新形势下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目标,制胜的法宝仍旧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只有各项工作符合基层实际和党员群众意愿,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的支持,各项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夺取事业新的胜利。

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 第5篇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是发扬革命先辈光辉精神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不仅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丰富中华文化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这里的“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笔者认为应该理解为将红色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全社会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让红色文化一直“红”下去。

目前,红色文化传承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造成人们对红色文化历史记忆的淡化

从学校的历史教育看,历史学科在小学、初中阶段,被形象地称为“豆芽科”;在高中阶段,过早地区分文理科使得绝大部分理科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几乎和历史学科“绝缘”;在大学阶段,虽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纳入了公共必修课,但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从近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历史类和哲学类专业的就业率很低,学生对就业的担忧导致了大学人文专业的“弱势”。加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人们文化土壤中人文元素的严重缺失,导致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哲学思维”的普遍缺席。

从社会的历史教育看:首先,各级宣传部门和文明办等宣传机构不可能每天都去宣传红色文化,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段组织活动并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其次,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各类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地)、遗址、伟人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部分依然存在展览面积狭小、展出内容单调、展示手段落后、日常维护和改扩建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信息化时代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

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是一个价值标准遭遇全面解构的时代。信息化时代各种价值观的涌现和融合使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取向难以达到一致的理解与认同。

文化价值标准是由一系列居于核心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的逻辑体系,是衡量文化客体对主体有无价值和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或准则。红色文化价值标准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自强不息等崇高精神和价值尺度在现代社会受到一定挑战。人们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对功利的过分崇拜、对欲望的过分放纵、对他者的过分漠视、对当下的过分关注、对崇高的过分贬黜等,对人们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三)相对久远的红色文化在当今时代较难让人产生共鸣

首先,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正以各种方式进驻中国人的精神领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对外开放全方位展开之后,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观念、价值标准等蜂拥而入,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甚至取代了国人对自身传统的历史反思,民族文化(包括红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失语状态。

其次,不同时代有自己的时代语言,同一时代的不同群体有其自身的话语表达。人们的话语表达当然不能脱离自己生活的时代,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他们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红色文化对于人们来说,显然不是一个直接在场的生活空间,红色文化生长的历史时空是那么遥远,那样“艰苦”和“匮乏”的环境难以与当下的“幸福”和“丰富”生活相对接,因而无法引起对过去生活的真正体验。尽管人们也会唱红歌、看红剧,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讲,并未引起心灵的共鸣,只不过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艺术转换。在人们的眼里,中华民族过去所遭受的挫折、屈辱、贫弱好像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表达而难以引起深层的历史反思。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红色文化的话语空间总是被其他话语所挤压或推开而难以产生共鸣。

要让红色文化一直“红”下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视教育、解放思想,增强红色文化的文化认同

要创新历史教育,强化人们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历史教育和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各类教育基地要主动与学校加强联系,合理安排青少年参观游览,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一支热心公益事业、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辅导员队伍。要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青少年开展活动,强化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各级宣传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开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充分挖掘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精心组织高水平的专题性展览,打造陈列精品,形成展览亮点。

各单位、团体、企业等组织要广泛开展学习英雄模范事迹,深入查找精神境界上的差距,使大家自觉强化报效国家、崇尚荣誉的献身精神,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二)扩大宣传、抢占高地,营造传承红色文化的社会氛围

多管齐下,扩大红色文化宣传范围和受众范围。各级宣传部门要把推进红色文化传播和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宣传报道,为发展红色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宣传好发展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中央发展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的政策措施,宣传好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知识和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积极介绍红色旅游重点线路、景区景点和有关知识,及时推广各地开展红色旅游的好经验好做法,特别要注意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重要节假日,充分报道各地开展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的新情况,反映社会各界的建议和呼声,努力为广大群众学习和传播红色文化、参加红色旅游提供舆论支持和信息服务。

去莠存良,确保红色文化的纯洁性、先进性,抢占文化高地。信息化时代不断生成的海量信息中,存在着大量把庸俗当高尚、把腐朽当神奇、把谬误当真理的现象。因而,加强信息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红色教育,抢占文化高地等已成为重要课题。要通过技术的、制度的手段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侵袭,让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熔铸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之中。

加强推广红色旅游,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红色文化传播中。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对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讲解员、导游员的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成为红色文化、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加强对旅游沿线和景区周边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增强自豪感,展示新形象;加强对游客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在参观游览中不仅能陶冶高尚情操,激发爱国热情,而且能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 第6篇

大家好,我是__,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__》。

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曾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而党的红色基因产生于井冈山、古田、遵义、延安以及西柏坡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先前在新疆军区视察时就曾叮嘱部队领导,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江西调研中首次提到“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有助于以红色基因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垒筑起坚强的精神基石。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事业的灵魂,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切成果的根本保障。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旗帜永不褪色,我们才能跑好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接力。观看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既表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同时也明确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我们必须坚持从小事做起,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坚持下去。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对于新时期共产党人来说,就必须在思想上拧紧螺丝、防微杜渐,自觉做理想信念的传播者。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一席话让群众暖洋洋。做好人民的勤务员,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戴。从梁家河到中南海,几十载春秋,行了万里路,也在行走中倾力做好各地人民的好公仆。革命时期,井冈山人民为红军送去了豆腐和南瓜,是对党和红军的拥护;现今,百姓为送上鸡蛋和橘子,更是对党和习的拥戴。看齐,领导干部就必须任劳任怨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权力用在解决群众困难问题的“刀刃”上,以党员干部的“辛苦度”赢得广大群众的“获得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做红色基因的接班人,做理想信念的传播者,还是做人民的勤务员,都必须落到行动中来。领导干部必须把精力用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解决问题、干事创业、赶超跨越、推动发展的主战场上来,把红色基因和理想信念浸透到日常点滴中,切实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在经济新常态语境下,要做到“红色基因代代传,革命精神永不变”,就必须树立党的宗旨意识、构筑牢固的思想防线,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把“三严三实”作为转变工作作风的“风向标”、解决问题的“监测仪”,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在真抓实干中携手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必备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弘扬红色文化演讲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