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条据书信 > 详情页

说板书设计

作者:2022-04-21 10:11:120

说板书设计1


教师板书设计比赛方案

一、比赛目的

教学板书是教师对教材科学研究的结果,又是教师审美情趣、艺术个性的体现,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师的自身形象。为了激发我校教师的练字兴趣,为学生树立规范书写、规范答题的好榜样,根据学校本学期工作安排,决定举办教师板书设计比赛。具体方案如下:

二、参赛对象

全校在岗教师

二、活动安排

1. 海选:

(1)时间:11月15日之前

(2)参赛方式:每位教师提供自己的实际课堂板书照片一张,交由学科组,学科组统一打包交教研处。学科组选出最优秀代表参加学校板书设计比赛。

(3)名额: 语文、数学、英语各推选3名;

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各推选2名;

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各推选1名;

共24名教师参加学校粉笔字比赛。

2.决赛时间:(1)时间:初定11月20日

(2)地点:A、B、C栋会议室

(3)比赛规则:24位教师在10分钟内用粉笔在黑板上完成板书设计,内容自选,拍照后交评委打分。

3.奖项设置: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14名。

三、评分标准:

1.各参赛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选择设计内容。书写规范,用正楷字书写,无错别字、繁体字等。

2.板书设计合理,分布均匀,布局美观,整体感官舒适,字形大小适中,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统一。


说板书设计2


 《火烧云》教案 附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自然界有许多瑰丽的景象,有无数作家描绘过它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现

代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一篇散文《火烧云》。板书课题:6火烧云。

2、启发质疑: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出现火烧云?

3、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日出或日落时,云被太阳光照得像火一样红,就叫“火烧云”。透过云层的光则叫“霞

光”。火烧云又称“红云”“红霞”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从文中找出一句句子来说明什么叫“火烧云”。

3、用一个词语说说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印象

 

三、学习课文重点内容。

1、朗读课文,思考:什么叫“火烧云”?用文中的一句句子来回答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1)质疑:烧?红?

烧——避免与红彤彤重复;与课题相呼应;呈现向东蔓延的状态;与着了火相呼应,突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动态

(2)指导朗读句子

(3)引读课文第一节

小结:红彤彤的火烧云,把白的变成红的,红的变成金的,黑的变成紫檀色的,真是神奇而美丽的景色啊!

2、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一个词语说说。

板书:

变化     颜色

         形状      多而快

(1)颜色变化多而快。

①默读课文第3节,找出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

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齐读这些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可以根据叠词、颜色互糅、以实物比拟分成三类。

②想象“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照样子写几个,注意火烧云的基本色彩为

红色。

③引读句子: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一会儿——。

这几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出现,火烧云瞬息万变。

(2)形状变化多而快。

①默读课文第4-6节,找出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的词语。

一会儿                             马

过了两三秒钟                       大狗

忽然                               大狮子

接着

一转眼

②读第4节,思考:天空出现了什么?马的样子是如何变化的?是怎么消失的?同桌

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5、6节。

小结:作者在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时,把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三种动物,写得栩栩如生,

仿佛让人感到这三种动物接二连三地在我们面前出现——変化——消失。

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多而快。

瞬息万变、变化多端、变化无穷、变幻莫测、千变万化…

④齐读第4-6节。

 

四、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第7节。

2、学生质疑。

(1)“恍恍偬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恍恍愡偬”?

“恍恍惚偬”是指不真切,不清楚。因为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而快,让人眼花缭乱,实在

无法看清楚。

(2)“沉静”与“沉浸”的意思一样吗?区别在哪儿?

不一样。“沉静”是指寂静或(性格、心情、神色)安静,平静;“沉浸”是指浸入水中,多

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3、总结:作者在写火烧云时,从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多而快两方面着手,把瞬息万

的火烧云写得如此美妙、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瑰丽多姿。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还有许多像火烧云这样迷人的景象,呎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验,一定能发现!

附板书

6火烧云

变化   颜色

形状     多而快


说板书设计3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XXXXX。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 电功》。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预设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第十八章电功率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与生活联系紧密,二是综合性强。《电能 电功》是本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由电能、电能的计量和电功三部分组成,是前面学习欧姆定律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集体荣誉感,但是他们课堂气氛沉闷,不爱举手发言,所以我通过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来调动课堂气氛。

三、设计主旨——说理念

物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堂应融合鲜活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学生才有体验的情景和乐趣。“教”和“学”是一个过程,是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联系生活实际,争做课堂主人”。

四、结合课标——说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等因素,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能的单位,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掌握电能的计算。

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会用电功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观察家用电能表,学会读数,了解家庭用电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频播放“1度电的作用”,培养学生节约用电、低碳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难点:电功的概念

五、结合模式——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综合应用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并辅以教师点拨讲授,培养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体现“争做课堂主人”的设计理念。

六、结合内容——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1.课前小测:通过课前小测,达到“回眸教材·温故知”的目的。

2.引入新知:

观看一组图片———美丽的红卫,通过这组图片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美丽的夜景是离不开电的,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用科学知识建设更美丽的家乡。

3.出示提纲:我出示本节课的学习提纲,既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又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条理性。

4.学习新知:我将本节课按照知识点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由“预习展示——教师点拨——小组pk”的环节组成。

(1)预习展示:展示预习成果。我将每组学生按照成绩由低到高排列为1-5的序号,在这个环节时,难易程度不同的题让编号不同的学生完成。我这样的设计,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也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2)教师点拨:根据“三讲三不讲”原则中的“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在每次的展示之后,我只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及重难点进行讲解,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充分体现了“争做课堂主人”的设计理念。

(3)小组pk:检测学生学习成果,这一环节不但有巩固新知的作用,小组间竞争机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气氛。

第一次小组pk之后,我安排了课堂拓展:以视频的形式,播放出一度电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段视频树立学生节约用电、低碳环保的意识,同时也体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设计理念。

第二次小组pk之后,我安排了能力拓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道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既锻炼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又再次体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学评价应改变过去的教师单独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参与到评价中来。所以本节课我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化评价机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人,认识自我。

5.中考链接

我出示两道中考真题,让学生明确中考考察形式,降低学生对中考的畏惧感,树立学生面对中考的信心。

6.课堂总结

在临近课堂尾声,师生共同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设置了由学生出演的情景剧“交电费”,不但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学习的价值,也感受到了物理知识是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又一次的体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设计理念。

7.布置作业

必做题注重应用,选做题注重开放,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8.课后小测: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小测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便于对下一步教学计划做出新的调整。

9.说板书设计    上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一个大大的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随着课堂的深入,最后完成板书。我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鼓励学生电学虽然越学越难,但是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用微笑面对,鼓励学生做一个不畏困难的阳光少年,使得教学过程得以感情升华,为课堂教学增色生辉。

七、说教学预设

电能和电能的计量是本节课的重点,我是通过设置习题反复训练来帮助学生突破的,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应该基本都能掌握。

电功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能量转化的思想,用多举例的办法克服它。

真实的课堂往往会超出老师的预想,需要教师随机应变,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说板书设计4


《包装书籍美化主题》说课设计

山东荣成石岛实验中学  王洪波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一号选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我说课的题目是《包装书籍美化主题》。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来说一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图片的插入与环绕方法

2、   掌握艺术字的设置方法,并能合理运用;

3、   掌握图形的样式设置与图形填充方式。

【过程与方法】

围绕《包装书籍美化主题》微项目,学生通过在完成选题的过程中进行技术学习,体验项目学习在“做中学”在“学中悟”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堂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探究习惯,不仅注重具体操作、具体内容的学习,更着眼于探索意识的培养以及协作与交流能力培养。

接下来说一下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泰山版教材第一册下第二单元的微项目2,在本单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与微项目1《规划书籍的整体版面》、微项目3《用标题生成目录》共同完成个性文集的编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体验和感悟到精美的封面和引人入胜的序言对美化和突出书籍主题有巨大作用,进而掌握包装书籍美化主题的技巧与方法。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对Word并不陌生,小学阶段已接触了Word文档的编辑,学生具有基本的操作能力,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所以课堂上,应根据他们的已有知识,通过及时的提示、精要的概括,让他们的知识系统化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激起他们继续学习、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字与图片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图片的合理应用。

三、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倡导项目学习,本课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指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相互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也可以参考教师准备的微课,还可以通过请教老师来解决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新教材采用项目型结构来设计,项目学习主要包括项目引言、项目选题、项目实施、项目交流四个环节。

㈠ 项目引言,激趣导入

时间2分钟

项目引言要从思维、文化、技术及其价值角度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事例是他们最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的。我通过展示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封面与序言来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封面和序言是人们了解书籍内容和作者意图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两部分内容引导读者步步深入,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设计意图] 由书籍的封面和序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简单明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引入项目学习的殿堂。如何为自己的文稿制作一份精美的封面或者一份引人入胜的序言,为文集锦上添花呢?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㈡ 项目选题,明确任务

时间5分钟

项目选题是从内容与方法上进行指导,融合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兼顾技术探究与实际使用。

在这个微项目中,教材提供了二个选题,分别是:

设计靓丽的书籍封面

规划序言的内容和版式

这二个选题在技术和内容上各有侧重,第一个选题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受,通过第一个选题学生可以掌握书籍封面的构成要素及图片与文字、色彩的处理;第二个选题更注重序言的内涵及文字的表现力,通过第二个选题可以掌握文字的设置及通过文本框灵活布局。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进行充分地讨论,从以上二个选题中选择其一进行学习,并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完成。

 [设计意图]将知识点置于不同的选题中,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在完成项目选题的过程中理清知识结构,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㈢ 项目实施,在做中学

时间30分钟

项目实施是整个项目学习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到项目学习的成败,学生在进行项目实施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项目指导,项目指导要以技术为核心,以应用为目标,以学习过程为线索,指导学生如何去实施项目、学习技术。

针对第一个选题,要引导学生思考:

封面包含哪些元素?这些元素存在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理解图片的环绕方式及他们在排版中的作用

图形的样式及色彩处理

针对第二个选题要引导学生思考:

序言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艺术字起到什么作用?一般用在哪些地方?

合理利用文本框进行布局

在对学生做必要的项目指导之后,就可以放手给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技术,可以通过 “任务单”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整个微项目的学习。让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让学生学会学习,又培养了合作精神,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项目实施是整个项目学习的核心部分,也是最难控制的部分,如何做到既放手又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学科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㈣ 项目交流,评价提升

时间8分钟

在这一环节,通过自评、互评——作品展示——教师评价、总结几个环节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完成项目,并根据评价反馈不断进行完善,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交流深度的思维。

[设计意图]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后,一定要及时交流,展示和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是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以上是我的说课设计,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威海市第十二届教学能手暨第七届学科带头人

(普通中小学系列)现场说课与答辩标准

项  目

评 分 要 点

教学目标

1.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2.目标明确、清晰,体现一致性。

3.各项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合理、充分。

教学内容

4.简述所说的课在教材中处何地位,有何作用。

5.分析学情,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处理教材内容。

6.重点、难点的处理及依据准确、科学。

教学方法

7.教学方法的设计及依据能够实事求是,针对性强。

8.具体教学过程(导入、讲解、巩固等)的设计及依据符合学情,时效性强。

9.本节课教学可能出现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和依据操作性强。

10.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过程

11.分析透彻,清楚明白。

12.教学方法运用得当。

1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4.教学时间分配得当,课堂结构安排合理。

教师素质

15.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亲切、得体。

16.教学语言准确、精练、生动,语速、语音适中,普通话标准。

17.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知识面广。

18.组织教学能力强,具有创造性。

现场答辩

19.能够正确理解评委所提问题,应答及时准确,切合题意。

20.言之有物,条理清晰,结论明确,说服有力。

21.回答流畅,现场应变能力强,综合表现素质佳。

 


说板书设计5


五上《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课题

13《少年中国说》

课时

1

备课人

林彩虹

教材学情

《中华少年》 是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全文共3段。在感情节奏上, 节奏鲜明, 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在方法上, 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 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 编排本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因此, 学习本诗重在朗读, 重在感悟d“三分诗, 七分读。要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 在反复朗读中让冉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比如字词学习的能力, 可以放手自学, 教师再进行点拨n 在朗读方而, 教师需要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 让他们和作者产生共鸣, 让他们进入诗歌情境, 为了抒发内心某种感受而读书。

教学目标

先学: 把课文读流利,达到基本会背

基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拓展: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板块一  激情谈话   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正值少年。有人说,少年是一首诗,浪漫隽永,明秀悠长;也有人说,少年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

2.解题:“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是议论。

★3、出示字典里“说”的意思,判断题目里“说”的意思

板块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自读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生字,注意会认字中“鳞”的笔画较多;“哉”的字形要注意右上一点和右下一撇要同时存在。

(3)再读课文,注意停顿。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辨清字形。

 (3)读好词语。

★★ (4)读好句子。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4.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准停顿。

5.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这是一篇政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样一个“少年中国”是每一个中国少年的责任。

6.大声朗读,了解内容。

自由大声朗读,小组交流,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帮助小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中国的崛起,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作者坚信中国少年必有志士,能使国家富强,雄立于地球。反映了作者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

板块三   品读开篇,体会语言

1.课件出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指名读。

2.引导学生交流:从这字里行间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把“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一样,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3.再读这段话,体会它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个句子里的每个分句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都一样,是排比。

(2)意思层层递进。作者先写“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就“雄于地球”。

课件突出“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总结:“排比”主要是从这个句子的结构着眼;“层层递进”则主要从句子的内容、主题着眼。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当然就不同。

5.鼓励学生再读这个句子,细细体会它的表达作用。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升,边读边体会作者思路。句子的意思层层递进,不但容易记,而且越读越有劲。)

四、总结规律,引导背诵

1.课件出示:少年×则国×……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并试着背诵。

2.学生各自背诵。 鼓励学生积累下来,可用于爱国、自强类的演讲。

3.小结:其实,只要理解了内容,理清了思路,根据意思的层层递进来背诵,就容易得多。这也是学习文言文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节课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两次。2、读熟课文并背诵第一段。3、完成作业本第1、2、4题

★★1、完成作业本1、2、4题。2、背诵第一段。

★★★1、完成作业本第1、2、4题。2、背诵并默写第1段。

板书设计

13、少年说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教后反思

大门镇小“常规”导学案设计稿

课题

13《中国少年说》

课时

2

备课人

林彩虹

教材学情

《中国少年说》 是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全文共3段。在感情节奏上, 节奏鲜明, 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在方法上, 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 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 编排本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因此, 学习本诗重在朗读, 重在感悟d“三分诗, 七分读。要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 在反复朗读中让冉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比如字词学习的能力, 可以放手自学, 教师再进行点拨在朗读方而, 教师需要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 让他们和作者产生共鸣, 让他们进入诗歌情境, 为了抒发内心某种感受而读书。

教学目标

先学:读熟课文

基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拓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板块一    复习背诵   引入新课

★1.指名背诵第 1 自然段。

2.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剩下的内容。剩下的内容,句子长,背起来困难,看我们能不能沿用上一节课的方法把它攻下来。

板块二  品读内容,感受画面

★★1.课件出示第 2 自然段,指名读文。

2.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3.学生各自低声诵读后汇报交流:

(1)都是四个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2)用了许多比喻。

(3)感情充沛。

4.师生小结: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这种四言韵语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情赞颂和无限向往的感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大的震撼和鼓舞。现在我们深入地体会这些文字。

5.这段话中有些难理解的词语,在书中也给了注释,借助注释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把你想象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6.先独立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内交流总结本段文字的意思:

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喷薄而出,放射出万道金光。汹涌的黄河从地下涌出,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奔向汪洋大海。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跃起,在云中飞舞鳞爪。小老虎在山谷里咆哮,成千上百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奔逃。雄鹰才试试它的翅膀,掀起的狂风吹得尘土漫天飞扬。珍奇的花含苞待放、姹紫嫣红,显得一片辉煌。宝剑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锋刃发出耀眼的光芒。少年中国像个屹立在东方的巨人,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她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幅员辽阔的疆域。她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

7.教师讲解寓意:“红日初升”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着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潜龙腾渊”“乳虎啸谷”和“鹰隼试翼”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

8.分析事物形象,引导背诵。 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背诵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再读本段,找一找这一组句子中作者写了哪些事物?[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2)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请同学们注意我这里用的标点。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用标点吗?(这些事物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界的景物,第二类是动物,第三类是静物。)

(3)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每一类事物的安排也有次序,第一类是从天上到地下,第二类是从大到小,第三类是从有生命的到没有生命的。现在老师把黑板上的字擦掉,你们能把这些事物按原来的次序复述出来吗?

(4)引导学生在复述主要事物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原文。

板块三  激情赞颂,情感升华

1.激情过渡: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我们的少年吧!

2.课件出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3.激情引读:多么美丽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她同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多么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永远发光。

4.指导背诵。 背诵时要注意发挥板书的作用。

5.小结:作者心目中这么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靠谁来实现?(中国少年)振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中国,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蒸蒸日上,是无数的少年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啊!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祖国的明天。

板块四   布置作业,情景表达

1.作为当代的少年你将怎样做?谈谈你的做法。

2.阅读《少年中国说》全文,用背读法尝试着读一读。

3.查找有关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等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读一读,也可以试着做一份手抄报。

作业设计

★1、读熟第二自然段。2、抄写第二段。

★★1、完成作业本剩余部分。2、背诵第二段。

★★★1、完成作业本剩余部分。2、背诵第二段。3、学习《观沧海》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说板书设计》,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