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除法课件(汇编13篇)

作者:edditor12023-11-06 17:00:16103

通过变换被除数的个数,让学生自己找出余数与被除数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余数和除法的联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除法课件,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除法课件 第1篇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8-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分数除法教案(第1课时)。

2、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得的积一般应该化成最简分数。

3、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我们这一学期数学课学习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有关分数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和以前联系不大,只要从现在开始,加油,都能把这部分知识学好!

师:同学们,我们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面老师出一组同分母分数相加的口算题。不读算式,直接抢答答案。

师出示口算卡片+,生答。接着,师出示3个、4个、5个相加的算式,学生依次作答。

师:出示一串长长的算式,++++…+得多少?

(因为太多了,学生答不出来。)

师:这么多的加起来,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麻烦了,等等

师:那么,有没有不太麻烦的办法呢?

生:用乘法

师:如果把这样一道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你特别需要知道什么?

生;有多少个在相加。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一起5个5个地数,一直数到30)

师:这么长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什么呀?

生:x30(师板书算式)

师:像这样的乘法算式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和30分别是什么数?(学生有可能答出是因数,这时要引导出是分数,30是整数)

师: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生:齐答分数乘整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理解意义

师:要计算一道题,首先要了解它的意义。x30表示什么?

生:x30表示30个相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达完整)

师:自己试着说几个分数乘整数的例子

学生汇报出许多个算式,师随机板书算式。然后从中选择一些让学生说一说意义。

2、尝试计算,归纳方法

师:x4的得数是多少?

生:

师:怎么算出来的?(允许有不同的方法,学生说方法,教师展示)

如:用加法计算;画线段图;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计算x8学生算

师:试着说一说你刚才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师:为什么不选择画图?(生答:不可能每做一题就画图)

为什么不选择加法?(生答:加数个数多时,很麻烦)

师:那么,用哪种方法最好?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加深理解。

师:自己选黑板上的两道题算一算

师:我们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什么方法?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如果出现分歧,小组之间相互质疑)

板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3、教学“分数乘法的约分”

师:x30,得数是多少?注意把过程写完整。

学生先计算,再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不是)

师:应该怎么办?(约分)你是怎么约分的?

展示:

方法一:60和9进行约分

方法二;30和9进行约分方法三:30和9在原式上约分

方法四:2和30在原式上约分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第四种是错误的;再引导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板书:先约分再计算

1、自学课本中的例1、例2

师:清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例1、例2,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小组成员。

(设计意图:虽然提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但也不能脱离教材。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学生再自学例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中的第1题

2、“做一做”中的第2、3题

应用问题

拓展题x()填上一个整数,要求:能约分再进行计算的。

x24填上一个分数,要求:能约分再进行计算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有没有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x4=x8=

计算法则: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x30=

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除法课件 第2篇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2、知识目标: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的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现在老师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了?

1、3的倒数是多少?1的倒数是多少?0呢?

2、1×1/3=1÷3=2/7×1/2=4/5×1/4=

3、2的2/7的多少?列出算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倒数,那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新的内容—分数除法(板书)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师:

现在同学们手上都有一张纸,请你用阴影表示出它的4/7,并说说4/7表示什么(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7÷2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就是2/7。(展示折纸涂纸和计算过程。4/7÷2=4÷2/7=2/7)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7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涂纸和计算过程。4/7÷2=4/7×1/2=2/7)

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7,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

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7÷3=4/7×1/3=4/21师: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生:“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展示学生的分法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7的多少?通过直观图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①师:通过这两个练习,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分数除以整数是如何计算的吗?小组活动,说算法。

③师:通过研讨我们知道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但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所以通常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计算。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师:这句话中少了些什么?(0除外)

生:有,除数不能为0。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首先,0没有倒数。其次,0不能做除数)

师:谁能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完善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⑥那像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约分!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学生总结)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二是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教材中呈现两个问题的共同特点都是把七分之四平均分,第一个问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二个问题是平均分成3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整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是会计算了,但是为什么这样算,部分学生还没理解,说明在处理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这一块自己还做得不够好。课堂上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表达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的空间,如:谁来说一说这种算法是怎样的?你的想法是怎样的?学生在自主表达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原始体验,再通过教师的适度点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除法课件 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

2.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准确书写商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明确算理,准确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看题直接说出得数。

1.抢答:80÷20=       60÷30=      240÷30=      350÷50=

2.估算:93÷30≈      143÷70≈

师:细心的同学,发现它与前面的抢答题有什么不同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把两位数看做比较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143≈140,140÷70=2所以143÷70≈2)

(二)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真棒,快速而准确的答出了这么多题,你们想变得更聪明吗?想!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日”到了,我们去阅览室看看吧!

1.92÷30

(1)a(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获取的相关数学信息。

b出示例1(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指名让学生读题。

c引导学生列式92÷30,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就是看看92里面有几个30)

d放手学生:你能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与同位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寻找不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用之前学的知识,很快地说出结果。

(想乘法做除法  92÷30=3……2  30×3=90    90+2=92

估算  92≈90    90÷30=3    92÷30≈3

摆小棒  请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    理解算理          )

e引导学生交流,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竖式计算,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a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竖式计算92÷30,请一名学生板演。

B(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商是几?商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学生交流。

师:为什么商3?

生1:刚才用小棒摆过了,分了3份,就是3个1,所以商3.

生2:估算92≈90,92÷30≈3。

师:刚好除完吗?

生1:有余数,余数是2。

生2:余下2本,不能再分给1个班了。

生3: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了。

师:商为什么写在个位?

(生1:92里有3个30,而不是30个30,所以要写在个位。

生2: 92里面1个30都没有,要多看一位,92里才有30。

生3: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来除。

生4:做除法要从高位除起,一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小,商1都不够,所以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总结:像这样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把商写在个位上。

2.140÷30

师:我们已经分完了连环画,再来分分故事书吧!

a出示例1(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列式140÷30

b谁能先估一估能分给几个班?(学生估算:30×( )=140  5个班需要150本,140本不够分。)

c (教师事先发给学生方格图)请同学们拿出手中方格图, 140个格就代表140本书,用红笔圈一圈,实际分分,验证一下。(理解算理)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图:140个方格,提问学生每30个方格为一份,能分出几份?能分4份,还剩下20个方格。也就说明140里面有4个30,所以,在个位上)

d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教师板书

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所以被除数要先看前两位。(拿出一张纸片,先遮住被除数的个位,让学生比较与除数30的大小)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14除以30不够商一)那怎么办?(看前三位)

教师把纸拿开,140除以30要商几?(商4)为什么商4,商5行吗?(①引导学生看方格图,分了4份,余下的20个格不够30个格一份了。商5不行。②30×4=120,120最接近140。 30×5=150,150比被除数140大。)

商要写在十位还是个位呢?(个位。分了4份,就是4个1。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120和20怎么来的?(30×4=120,还剩20)

总结: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时,要看前三位,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3.整理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92÷30与140÷30的竖式,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异: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同:除数都是整十数 )

讨论交流除数都是整十数时(课件出示)

a应该从哪里除起?

b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c商要写在那个数位上?

讨论后总结:

a从高位除起

b看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

c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4.巩固练习

a好,我们就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来计算。

交流订正,(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说一说第一题和第四题的计算过程。

b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除法课件 第4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确定单位1

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 倍.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

3.白兔只数的 是黑兔.

4.红花朵数的 相当于黄花.

(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 .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二、讲授新课

(一)将复习题改成例1

例1.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

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教师提问:

(1)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谁是单位1?

(2)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 是多少,应该怎样列式?(全村耕地面积 ).

(3)全村耕地面积的 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

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 公顷.

答:全村耕地面积是75公顷.

6.教师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

(1)把 代入原方程,左边 ,右边是45,左边=右边,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公顷)

(根据棉田面积和 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

(二)练习

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 .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解1:设一共有果树x棵.

答:一共有果树640棵.

解1: (棵)

(三)教学例2

例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 .一件上衣多少钱?

1.教师提问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

(2)有几个量相比较,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2.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图应怎样画?上衣价格的

3.分析:上衣价格的 就是谁的`价钱?(是裤子的价钱)谁能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上衣的单价 =裤子的单价)

4.让学生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并加强个别辅导.

解:设一件上衣 元.

答:一件上衣 元.

5.怎样直接用算术方法求出上衣的单价?

(元)

6.比较一下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要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式.

不同点:算术解法是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而方程解法则要先设未知数,再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

(一)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 ,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提问:谁是单位1?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

(米)

(二)幼儿园买来 千克水果糖,是买来的牛奶糖的 ,买来牛奶糖多少千克?

(三)新风小学去年植树320棵,相当于今年植树棵数的 .今年、去年共植树多少棵?

1.课件演示:

2.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的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分几步?

五、课后作业

(一)一桶水,用去它的 ,正好是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二)王新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4元,正好是钢笔价格的 .钢笔价格是多少元?

(三)一种小汽车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行140千米,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速度的 .这种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除法课件 第5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梨、盘、图片、小棒、圆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

1.( )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书上做)

3 ×( )< 22  4×( )< 37

( )×2 < 11  ( )×5 <38

2.用坚式计算除法.(齐做并指名板演)

订正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

(1)出示例1 6÷3=

引导学生操作,用圆片代替梨,小棒横放代替盘子.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

边操作边思考,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

分后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6÷3=2

试让学生口述算理后回答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被除数6表示被分的数,3表示平均分成3份;2表示每份是2;被除数6下面的6是2与3的乘积,表示每盘分2个,3盘共分了6个,也就是被分掉的数;横线下面的0表示6个梨全分完了,没有剩余.

教师在“0”旁板书:没有剩余.

(2)出示例1 7÷3= 先按题意列式7÷3=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按照6÷3=2的方法操作,观察7÷3也就是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演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把7个梨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有没有分完?每个盘子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教师启发讲解:剩下的1个,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还能分吗?既然不能,就只有剩下它了,那就是说,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2个,还剩1个,那么用竖式如何表示7÷3=?

教师用6÷3=2的方法类推讲解,指名回答:

被分的数是几?平均分成几份?怎样写?

每盘分得几个,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

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2×3=6)那个分掉的数“6”应写在什么地方?

7个梨,分掉了6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写在哪?

教师强调:7个梨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这个“1”要写在横线下面,表示分剩下的数,这个没分完剩下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余数”.(彩笔板书“余数”)

横式怎么写呢?在等号后面先写商“2”,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2的后面要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2余1”.教师领读算式7÷3=2……1读作:7除以3等于2余1.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求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3)对照、观察、比较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点,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关键,沟通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同点:算式表示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列式方法相同;被分的数,平均分的份数,每份分得的数及分掉的数,在竖式中书写位置相同.

不同点:6÷3=2正好分完,没有剩余:7÷3=2……1没分完,有剩余.正因为有剩余,所以在得数的写法上及读法上不同.

(4)反馈练习:

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先摆一摆,再把下面的竖式写完整.

在学生操作、分析、列式、计算完成后进行订正,重点提问被除数11的下面8表示什么数,横线下面的3是什么意思,横式等号后边怎么写,读出算式,并说出算式表演的意义.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有余数的除法”】

(1)出示例 2: 38÷5=□……□

(2)学生尝试计算、思考,遇有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并总结出试商方法.试算、讨论后回答:把38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怎么想?(每份是几,分成5份,

就是5个几,想5和几相乘的积要比38小,不然的话不够分,前提是不能正好分完.)

相乘的积太小了还可以再分吗?(说明没分完,还可以分,一直到不够分为止,所以5和几相乘的积不仅要小于38,还应最接近38.)

那么5和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38又最接近38呢?5×( )< 38,商6行吗?商8行吗?为什么?

所以计算有余数除数时,要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比被除数小且最接近被除数.

(3)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比较例1、“做一做”、例2,这三题里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4)反馈练习:

14÷4=□……□

订正时指名学生说思维过程,重点说试商的方法.

三、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察板书,思考回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教师纠正性、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随堂练习

1.(1)口述计算过程.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7÷5= 38÷6= 47÷9=

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着重检查余数的大小和别忘在横线上写余数.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

布置作业

计算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巧用余数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概念.

2.初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老师:一张年历(2003年的).

学生:每组一张表格(第 组学生生日一览表)

活动过程

一、准备知识.

2003年共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各有31天.

二月是28天.

四、六、九、十一月各有30天.

7天为一个星期.

二、分组.

每组4至5人,自愿结合.

选出组长做组织者和执笔人.

三、调查填表.

填出本组每个学生的姓名和生日.

第 组学生生日一览表 (9月10日:星期三)

姓名

生日( 月 日)

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今年生日是星期几

四、小组合作.

一起研究、讨论、完成表格中的后两列内容.

注:计算生日是星期几的方法:

如:张某生日是11月2日,从9月10日到11月2日共53天.

53÷7=7……4

(四、五、六、日)

张某的生日是星期日.

五、集体交流.

各组代表汇报本组计算的学生生日是星期几,老师出示2003年年历,集体对照订正.

六、评价.

根据各组计算正误情况,评选出优胜组.

除法课件 第6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读题说得数.

3.2+1.680.8x0.5 14-7.40.3÷1.54.8x0.02

7.8+0.91.53-0.70.35÷150.4x0.80.8-0.37

2.口述 表示的意义.

3.列式计算.

(1)把40棵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栽,每组栽多少棵?

(2)把8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

二、探究新知.

1.新课导入.

出示例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

板书: 1÷3

教师提问:1÷3的结果能用准确的数表示出来吗?怎么办?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明白了.(板书、分数与除法)

2.教学例2.

(1)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即把1米长的钢管着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用分数 来表示,1米的 就是 米.(板书 米)

(2)学生完整叙述自己想的过程.

(3)反馈练习.

①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多少?

②把1块饼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块?

3.教学例3.

出示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1)读题列式: 3÷4

(2)动手操作:怎样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呢?

(3)学生交流.

甲生:先把每个圆剪成4个 块,然后把12个 平均分成4份,再把3个 拼在一起,每份是 块.

乙生:把3个圆放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后,剪下其中的一份,再把1份中的3个 拼在一起,得到每个分 块.(在3÷4后板书 块)

(4)看图根据乙生分饼的过程说出 表示的意义.

①乙生把3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一份是3块饼的 ,即

②甲生把1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5)都是 ,意义有何不同?(结合算式说出 的两种意义)

明确: 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还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

(6)反馈练习: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

4.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教师提问:怎样用分数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呢?

学生归纳: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做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也就是说分数既表示分数的意义,又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板书: )

教师明确: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2)讨论: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什么要求?

(3)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的( ).其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 ),分母相当于( ).

2.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式的商.

4÷5 11÷13 27÷35

9÷9 13÷16 33÷29

3.列式计算.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2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

(3)小明用15分钟走了1千米路,平均每分走几分之几千米?

五、布置作业.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4 7÷12 16÷49 25÷24 9÷9

除法课件 第7篇

一、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准备

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3。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__。

三)思维训练

1.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除法课件 第8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有一天,孙悟空化了4张饼回来八戒急着要吃,孙悟空为难八戒说:“想吃饼也容易,先回答几个问题,答上来就吃!”这下可馋坏了八戒,聪明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八戒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组活动

(1)出示教材27页“分一分”的第(1)、(2)题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片代表饼,动手分一分。

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4÷2=2(份)

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4÷1=4(份)

师: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把每个圆都平均分成2份,一共可以分成8份。4÷1/2=8(份)

师: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学生对那个手操作,把每个圆片都平均分成4份,一共可以分成16份。

4÷1/4=16(份)

(1)出示教材27页“画一画”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在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28页“填一填”“想一想”

师:通过刚才的“分一分”、“画一画”、“填一填”、“想一想”等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1、学生独立完成28页的“试一试”。

集体反馈,同桌之间订正。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数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三、课堂练习,巩固运用

书本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聪明的小朋友们,八戒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到了饼,也有了新的收获,你们知道它的收获是什么吗?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a÷=a×(b、c≠0)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第三节课。本节课旨在借助图形语言,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此,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个体经验,本节课做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设计:

第一层次:“分一分”的活动。通过学生动手分饼活动,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整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分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图形语言,初步感知体会“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好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即分数除法的意义可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学习。最后,通过启发性的问话:“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激发学生思考、求知、解答的愿望,为下一步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层次:“画一画”的活动。在第一层次分饼的基础上分线段,虽然线段图比圆形图更抽象,但学生已有分饼的经验,所以学生根据问题不难列出算式,怎样求出结果就成为这一操作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其中(1)(2)小题比较容易,学生从图上可以看出结果,关键是第三小题不容易突破,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弄清第(2)小题的算理,再将此方法迁移到地(3)小题。

第三层次:“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由于学生有了前面操作的基础,这部分比较大小的题目,他们不难填出答案。但关键是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题目中蕴含的规律。这一活动是学生对前面问题思考过程的整理,对分数除法意义进一步的理解。

第四层次:实践应用活动。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化知识的过程。

除法课件 第9篇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内容分析:

《分数除法(一)》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吗?今天我们就利用折纸来学习知识。你能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吗?那么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平均分成三份呢?五份呢?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自主学习提示

1.利用手中的的学习纸,涂一涂,算一算,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2.同桌之间说一说彼此的想法。

3.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课本第55页的提示,完成这两个问题。

三、交流释疑

1、初步感知分数除法

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拿出图(一)来涂一涂。

交流:为什么要这样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还有不同的涂法吗?能根据这个过程列出一个除法算式吗?这个除法算式和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分数除法。(板书)

初探算法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大家在图(二)的上面涂一涂。

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涂法)同学们是把长方形纸的七分之四平均分成了三份,再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谁能根据这一过程列出一个算式。怎样才能算出得数呢?

观察3和1/3有什么关系,由除以3变成乘3的倒数,是不是除以一个整数就可以乘它的倒数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教师出示三组算式)1/3÷54/5÷31/3÷5

指生演板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根据这三组算式再结合上一道题,你认为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

四、实践应用

1、算一算9/10÷3015/16÷2014/15÷218/9÷65/6÷15

2、填一填师:学会了知识就要灵活的运用,这道题你们能填上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第56页填一填,想一想。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

师: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整洁,学校给我们各班划分了卫生区,这一周轮到第一组负责卫生区的卫生,老师想卫生区的四分之三平均分给四个人来负责,你们能算出每个人负责整个卫生区的几分之几吗?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运用分数除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呢。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生活中的问题,让大家解决。

五、课堂总结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练一练第3、5、6题

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一)》是学生初次接触分数除法,本节课是学生今后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对算法的探索就显得格外重要。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上省去了旧知的复习,设计简单的知识情景,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学生有效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探索数学。数学课不应只让学生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应让学生在具体地操作、观察、实践中得出结论。因此,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探索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把知识单纯的传授给学生,做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三、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应用数学。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在新课结束后,我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应用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

除法课件 第10篇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植树有什么好处?

2. 引导学生观察19页主题图

同学们,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授

1. 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

36÷3 68÷2 84÷4 46÷2 28÷2

三. 巩固练习

第21页第1题上面一行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除法课件 第11篇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一)》(教科书55~56页)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分数除以整数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已掌握了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1、纸片。2、彩色笔。

教师: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下面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7/8 4 / 1 1/6

2、举例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如30÷3表示什么?

3、揭示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分数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想不想学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法,你们喜欢吗?

二、探究新知

1、涂一涂,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提问:4/7表示什么意思?(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边说边画阴影)

提问:把4/7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图上的哪一个部分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指、涂一涂)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呢?(板书:4/7÷2=2/7)

(2)小结: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2、算一算,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2)师:想一想,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4/7÷2=2/7吗?(在小组内先交流、集体反馈)(板书)

(3)师:如果要算4/7÷3呢?把这4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分一分、涂一涂)。

(4)师:把4/7平均分成3份,就相当于求4/7的1/3,结果都是4/21。因此,中间我们可以用等号连起来。这样,原来的除法算式就转化成了什么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出示多媒体课件。

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说说“把4/7平均分成3份”怎样画图?

师:被除数没变,除号改成了乘号(板书),除数2改成了2的倒数1/2(板书)。分数除以整数,就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3、小结:谁来说一说这种算法是怎样的? 0能不能作除数呢?所以,这里还要补上一个条件(补)。

在今后的分数除法计算中,我们常用这种方法。因为无论分数的分子能否被整数都可以进行计算,不受限制,它的应用更普遍。

三、知识应用

1、完成56页练一练1,想一想。先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借助图形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完成56页的练一练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时重点沟通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

3、练一练的第3题。独立完成。

4、练一练的第4题。分析题意,学生独立解决。

5、练一练的第5题。学生自己尝试填一填,并说一说: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课堂练习

1、计算

9/10÷30 15/16÷20 14/14÷21 8/9÷6 2/3÷6 5/6÷15

2、把5/ 6千克 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千克?

3、某工程队需完成一项工程的2/3,要求6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需要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4/7÷2=(2)/7

(2)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4/7÷3

= 4/7×1/3

= 4 / 21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就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除法课件 第12篇

教材内容

这是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但只限于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情况,这节课针对有余数的情况进行。在二、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有余数的除法。对有余数的除法有感性的认识,还未达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整除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后,弄清整除的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4.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

(电脑显示)52÷8=24÷3=25÷3=8÷2=

10÷4=38÷2=

1.集体订正。

2.师:请学生根据各题商的结果,将这些除法计算题进行分类,每类商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后出现分类情况。

(电脑显示)商没有余数为24÷3=8,8÷2=4,38÷2=19;商有余数为52÷8=6…4,25÷3=8…1,10÷4=2…2。

二、谈话导入。

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中,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余数的,一种是有余数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吧!

三、新授。

师:(电脑显示)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类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生1: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商没有余数。

生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认为被除数、除数、商应是自然数。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同意哪一种呢?

生1:我不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而除数是一个非零的数,所以除数不能是整数。

生2:我不同意第二种意见,因为如果被除数、除数、商都是自然数,那被除数和商就不能是零吗?

师:像这样,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板书)

看书第78页,齐读“什么叫整数”,并完成“做一做”(1)。

师:“做一做”除法中的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情况,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

师: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电脑显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师: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前面我们学过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们记得吗?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电脑显示:48÷5=9…3)

师:如果被除数不知道,该怎么求呢?(电脑显示:?)

师:你们发现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

师:这个关系式有什么用呢,

(学生回答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验算有余数除法是否做对了?(2)求未知数x。)

师:现在我们就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第78页的“做一做”(2)。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现以下几点:(1)什么叫整数?(2)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3)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4)如何利用关系式进行验算?)

师总结:对,将你们所说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电脑显示)

(1)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能被()整除。

(2)因为28÷4=7,我们就说28能被()整除。

(3)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

(4)()÷3=8…2。

2.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判断。

(电脑显示)

(1)有余数的除法里,商都比除数小。()

(2)19除以4,商是4,余数是3。()

(3)8能被32整除。()

(4)24只能被6整除。()

(5)128能被128整除。()

师:你们回答得都很好。(电脑出现回响掌声)

4.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2题。

如果学生考虑得不全面,教师进行引导。

5.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4题。

针对已知被除数、商和余数,求除数的题,可先让四人小组研究,再进行全班交流。

六、布置课外作业。

“练习十六”第3题、第5题。

评析

这是非实验年级教师尝试用新课程理念教老教材的一节课。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确定了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如,在找第一类除法题的特点时,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教得轻松自如,适时点拨,比较好地起到了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除法课件 第13篇

教材内容

这是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但只限于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情况,这节课针对有余数的情况进行。在二、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有余数的除法。对有余数的除法有感性的认识,还未达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整除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后,弄清整除的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4.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

(电脑显示)52÷8=24÷3=25÷3=8÷2=

10÷4=38÷2=

1.集体订正。

2.师:请学生根据各题商的结果,将这些除法计算题进行分类,每类商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后出现分类情况。

(电脑显示)商没有余数为24÷3=8,8÷2=4,38÷2=19;商有余数为52÷8=6…4,25÷3=8…1,10÷4=2…2。

二、谈话导入。

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中,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余数的,一种是有余数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吧!

三、新授。

师:(电脑显示)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类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生1: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商没有余数。

生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认为被除数、除数、商应是自然数。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同意哪一种呢?

生1:我不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而除数是一个非零的数,所以除数不能是整数。

生2:我不同意第二种意见,因为如果被除数、除数、商都是自然数,那被除数和商就不能是零吗?

师:像这样,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板书)

看书第78页,齐读“什么叫整数”,并完成“做一做”(1)。

师:“做一做”除法中的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情况,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

师: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电脑显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师: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前面我们学过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们记得吗?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电脑显示:48÷5=9…3)

师:如果被除数不知道,该怎么求呢?(电脑显示:?)

师:你们发现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

师:这个关系式有什么用呢,

(学生回答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验算有余数除法是否做对了?(2)求未知数x。)

师:现在我们就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第78页的“做一做”(2)。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现以下几点:(1)什么叫整数?(2)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3)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4)如何利用关系式进行验算?)

师总结:对,将你们所说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电脑显示)

(1)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能被()整除。

(2)因为28÷4=7,我们就说28能被()整除。

(3)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

(4)()÷3=8…2。

2.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判断。

(电脑显示)

(1)有余数的除法里,商都比除数小。()

(2)19除以4,商是4,余数是3。()

(3)8能被32整除。()

(4)24只能被6整除。()

(5)128能被128整除。()

师:你们回答得都很好。(电脑出现回响掌声)

4.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2题。

如果学生考虑得不全面,教师进行引导。

5.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4题。

针对已知被除数、商和余数,求除数的题,可先让四人小组研究,再进行全班交流。

六、布置课外作业。

“练习十六”第3题、第5题。

评析

这是非实验年级教师尝试用新课程理念教老教材的一节课。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确定了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如,在找第一类除法题的特点时,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教得轻松自如,适时点拨,比较好地起到了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除法课件(汇编1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除法课件,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