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当你看过一部作品之后,想必你的眼界也开阔了许多,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一篇好的读后感 ?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没有孩子是差生读后感,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当我读到谢宜伶老师讲述的关于有“多动症”的学生的案例,我便把这个策略用在我们班的一个有“多动症”的学生身上。从我一接班开始,就发现班级里的同学总是讨厌他,于是我就注意观察,为什么大家都讨厌他,后来发现,因为他总是向老师打小报告,有时还是当着同学的面向我汇报班级里一些不好的现象,这时有学生就会说:“下课揍他,又告状!”后来在课上,他要是随便插话,也有同学说:“小孟,你给我闭上嘴,再乱说话下课就揍你......”这种现象我不止一次碰到,更奇怪的是连一些女生也很讨厌他,于是我就找几个同学了解情况得知,他从一年级开始就喜欢打小报告,再加上自己表现也不是很好,大家就都很讨厌他。在课上,的确,这个孩子太好动,他的.手里几乎离不开东西,有时是修正带,有时是纸条,有时是胶带,总之他总会找到他的“玩伴”,那么我就总会在课上提醒他:“小孟,把东西收起来,认真听课!”但是这种提醒只能维持几分钟,只要我一不注意他,他就恢复原样了,学习的自觉性很差。而且作业也不做,因为我知道大家都很讨厌他,所以我就很少在全班同学面训他,都是单独找他谈话,可是效果也不好,他当时听进去了,但是还是无法除根。在我阅读了谢宜伶老师分享的案例之后,就找到了小孟同学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好习惯没有养成;二是学习障碍;三是标签效应。是的,小孟同学的各科成绩都是在及格边缘徘徊,他长期的好动,势必影响着他的听课效率,所以成绩不是很好。这种坏习惯根深蒂固,抑制了了好习惯的持久性,就会产生学习障碍,再加上老师们的批评,其他同学自然就会认为他是“差生”,就会欺负他。
那么找到原因就好对症下药,我在班级里是这样做的:每节课前先和他约好这节课不玩“玩具”,把能够分散他的注意力的物品全都收起来,课上增加提问他的次数,让他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同时找一个安静的女生作为他的同桌,多多提醒他、监督他,只要他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就给予表扬,逐渐消除他在同学脑海中的“坏标签”;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他是一个细心,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学生,当他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时候,他会把电灯、一体机和门窗关好,因为这,我把班级的卫生检查工作交给他,他每天很早来到学校,督促值日生打扫卫生,同时细致地检查,任劳任怨。有时,他看到同学的东西掉了,会连忙上去捡起来,递到同学手中......每当我看到他的这一幕幕,都会立刻在全班表扬,让学生为他鼓掌,逐渐改变他在大家心目中的糟糕的形象,现在,虽然他还不能保证一节课全神贯注,但至少有一半时间他是在认真学习的,这就是他的进步,也是我学以致用的一点尝试。
当然,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大教育环境。而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又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自己口头上说要孩子好好学习,就算是尽到责任了。却不知,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好的行为习惯,会引导孩子去学习;不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也会进行效仿。对于小孟同学的问题,我也和家长交流过,家长也很配合我的工作,每天晚上都会把孩子的作业单独发给我,有不会做的题目及时问,我便在微信里给他讲解,家长的陪伴也给了孩子学习的动力,现在他每天能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虽然书写不是很工整,但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的班级里不只有小孟同学这一个“问题”学生,还有爱搞恶作剧的学生,脾气暴躁的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学生,“牛”气冲天的学生......我将继续阅读《没有孩子是差生》这本书,学习其中的教育艺术,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我始终坚信: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和关怀,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成功和创造的快乐,这才是教育的重大责任!
我读的是《没有孩子是差生》这本书,作者是朱国红,她是一名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没有孩子是差生》这本书从预防篇、转化篇、和网上行三个方面向我们肯定: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
作者向我们介绍:在一次语文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给多音字组词,其中有一个字“差”给了两个音:差ch(一声)chà(四声),34个学生的班级,竟然有32个学生在第二个空里填写“差生”,占全班人数的94.1%。作者为之震惊。根据这种情况,她有对所教班中7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的回答同样令人震撼。87.2%的学生提到”差生”一词是从老师口中和眼神中得知的,因为老师经常这样说“你怎么这么差啊!”。剩下的12.8%的学生是在父母的口中知道自己是个差生的,因为爸爸妈妈经常用恶毒的语言粗暴地对待孩子,后悔生出了这么笨的孩子。79%的学生因为感觉这个词语格外刺耳而留下了深刻印象。17.4%的学生则是因为被老师或者家长称为“差生”、“笨蛋”等记忆在心。94.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差生。87%的学生不愿意称学习或纪律不好的同学为差生。在“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这个问题中,100%的学生提到了“尊重”。
其实所谓的差生,不过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尽管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有的品德行为不良,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让学校家长都颇感头疼;有的不遵守纪律,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有的学习成绩很糟糕,拉了班级总分的后腿,让家长也很没面子…但是一切都是孩子的错吗?
固然,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健者。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差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差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差生。在班集体,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差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差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差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怎样让差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
1、安排座位,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
2、课堂提问激励差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
3、班级活动,要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要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与好生相比,差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风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差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要试着吸收差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处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失为转化差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好就好在使差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产生班主任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这本书上就介绍了作者利用差生来管理班级,将称为“滚刀肉”的班级带为优秀班级的案例。
差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差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差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差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差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差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
这本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深深吸引着我,感动着我,也激励了我。一个个动人的案例也在启发我们教师,家长和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个人。最后我就用这本书使我从感性上进一步印证了一个观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师”。只要我们教师、我们家长怀着五颗心——爱心、诚心、信心、耐心和恒心,“差生”就会永远消逝!“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愿每位老师和家长都能炼就这五颗“心”。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孩子无知无识地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一切社会性都是成人世界给他的,在这里我想用这一段被教育书刊反复引用的话与大家共勉: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人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的生活。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起初选择阅读这本书,是觉得自己真的要无法胜任目前的班主任工作了,这学期接手的班级应该算是在全校“屈指可数”的特别班级,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一看到这本书——《没有孩子是差生——50个问题学生的教育案例》,如获至宝,毫不犹豫地拿起来开始阅读,心想总算找到了妙方。
其实,每个班级里总有些难教的学生:有的顶撞老师,经常迟到;有的迷恋网络,偷拿钱物,早恋;有的对同学暴力相向,甚至离家出走......就像曾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雷夫·艾斯奎斯曾说过:“我不认为我能教好所有学生,但我认为我们应当尽力去教每个学生,哪怕无法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见到成效,正如再好的医生也无法保证能拯救得了每个生命一样。”这本书汇集了50个“问题学生”的成功教育案例,展示了许多优秀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一篇篇鲜活的案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令我赞叹,让我感动,促我深思。
其实差生和优生只有一步之遥,全凭我们评价的标准来定夺。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是差生;可是换个角度,我们就可能惊喜地发现,哪有什么差生啊?每个学生都是那么丰富的生命个体,他们个个都是那么优秀!对待“差生”,我们要舍得多投入,才会有高产出。投入什么呢——“爱”。没有师爱的存在,陶行知先生不会写出“教育是从爱里产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的教育名言;没有师爱存在,夏丏尊先生不会告诉我们“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当我们把师爱放在首位,眼前的学生不是我居高临下时需要训斥的敌人,他们是我的弟弟妹妹,他们是我的挚爱好友,他们是我的儿子和女儿。这样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哪里还有什么差生?他们都是需要我们给予关心和爱护的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
《没有孩子是差生》是由吴法源和王莹两位编者汇集了50个"问题学生"的成功教育案例,展示了许多优秀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特色。案例范围包括了小学到高中,而且还有很多比较尖锐的学生问题如:早恋、沉迷网络、厌学、叛逆、娘娘腔、自闭等等,每个案例都是非常有代表性,而且也是贴近现在的学生实际的。书中也就是通过这50个案例展示了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所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虽然如此,作为差生的父母和老师,谁也无权放弃"转化差生"的努力,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教育差生的最佳途径。
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孩子孩子。多角度地看待学生,以期待的心情去关注学生的发展,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丰富的生命个体,他们个个都是那么优秀。
我们班的小威,一个随父母亲从四川来这里做生意的孩子。开学后一周的一个早读课上,英语老师拿着他的默写本给我看,天哪,英文书写歪歪扭扭不算以外,那分数才叫惨不忍睹,不是零分就是五分。我安慰英语老师,让我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下课后,我把战战兢兢的小威带到了办公室,轻声询问起他小学时的情况,从他断断续续的述说中,我终于弄明白了,由于他们那里小学疏于英语教学,作为初中生的小威,英语水平只有我们这里四年级孩子的水平,甚至还不如。我把小威的情况告诉了英语老师后,决定和英语老师一起帮助这个孩子。我先给小威换了个英语成绩较好的同桌,让同桌每天早上督促他读英语单词,如有不会帮他纠正;同时我布置小威每天把从英语老师布置背诵的单词中挑自己想背的5个单词,背熟并能默出,第二天我来抽测默写。第一第二天实施情况还不错,可是第三天,我抽测的五个单词,他只默出了3个,我忍不住大声道:"怎么只要你默5个,你都不会,何况同桌每天都在教你读。"见我生气了,小威头都不敢抬,一声不吭。当下,我就后悔了,我的初衷不是要帮这孩子吗?我怎么三天就没了耐心,我还要求孩子要对自己有耐心呢。于是,我叫他到教室外面,细声细语地问他昨晚背诵情况。他很委屈地说:"老师,我很认真背了,只是昨天的单词都很长,我早上来的时候还背给了小燕听了呢,可是你报给我默的时候我一紧张就忘了。"听了孩子的话,我庆幸自己没有拂袖而去,而是耐下性子问明情况了,否则我的计划不就功亏一篑了么!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天天和小威的同桌坚持着,而小威也挺争气,都能把他承诺的5个单词默对。那天星期一,我一进教室,小威就拿着默写本跑到前面,小脸涨的红红的,说:"老师,今天我可以多默几个单词吗?"我立刻很夸张地大声说:"当然可以,你能默几个?""我试试看,可能会有十几个。"接下来,小威果然不出众人所望,默出了13个单词,其中大部分的单词都还挺长的。下面的同学给了他很热烈的掌声,我也奖励了他两本英语本子。英语老师也经常在课堂上叫他回答问题,在班上表扬他。从此,他学英语的劲头更足了。这不,在期末考试中,他居然考到了54分,虽然还不及格,但是对于一个基础很薄弱很薄弱的孩子来说,这可是质的飞跃啊。他自己也开心地说:"老师,谢谢您,我下学期争取考及格。"
爱默生说:"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这是我看完本书最大的感受,确实,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欣赏他们成长的脚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尊严的成长。而且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在学生小小的心灵里,同样包藏着艰辛和快乐、苦涩和幸福。一个群体中的学生总是各有差异、形形色色的。对待那些学习上马马马虎虎,在品德上又多半不给人好感的学生,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的责任在于是全体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为此,老师不能只抓"西瓜",而忽略了"芝麻".教师要在实际工作中因材施教,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把"爱"撒向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好的方面,肯定和表扬他们可爱的地方,并且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关心他们爱他们。
没有几个孩子愿意和老师和教育做对,更没有几个孩子愿意学习成绩不好。每一个孩子都有渴望成功的愿望和意识,让我们都能点石成金,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热心、信心,使每一颗年幼的心灵得到润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通过读《没有孩子是差生》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懂得了一些如何管理班级的方法,从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了解孩子
物质生活的多样化,让我们班主任与孩子的相处的距离越来越大。因我们有些班主任是走教,留在学校的住夜的时间较少,以致减少了与孩子的交流与相处,自然也就不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不了解他们心里面的需求。于是,我们与学生之间就有了摩擦、冲突以致隔阂。曾经有那么一个是这样对我说的:“老师,我觉得您晚上多留下来陪陪我们,这样会多了解我们班同学晚上晚修的学习状况,是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需求,也可以清楚我们对学生到底有多少了解。偶尔的一次请假很出去学习,学生也会对我说,老师你老是出去学习。我知道我出去学生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但我更清楚,学生需要我,需要我的陪伴与共处。因此,要想了解我们的学生,就应该多关注、亲近他们,多与他们相处、交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二、是要多学习
许多班主任因为忙于其它工作,而无暇与学生相处,更不用说学习了。其实,学习的方式、途径很多。例如,与学生一起看他们喜欢的书或电影,从中可以悟出一些道理、理出一些教育学生方法。有意识地查看、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例如:我看了这部书帮我解决了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从中改变自己不良的做法,端正管理班级态度,明确目标,摆正方向。通过学习,我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班级管理的经验。这样才有可能教育好他们。学习就是为了改变,为了提高,为了更好地运用。正所谓“学以致用”。
三、是要多与家长、科 任老师交流沟通
作为班主任我们多与家长、科任老师相互之间,都应该多交流、沟通。交流彼此在教育过程中的方法、心得和疑惑。从中获取更多的管理学生的信息,并甄选出一些来加以运用。最终才有可能培育出人人都满意的学生。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出满意的称心的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还应该要细心地观察他们的言行,认真地对待他们的“错误”与不足,真诚地肯定他们的优点与亮点,耐心地教育他们,用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去呵护他们。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前几天,在书店给儿子买书时,我被一本名字叫《没有孩子是差生》的书所吸引。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书的作者叫朱国红,网名清澈小舟,是一位小学高级教师。书中作者那独特的教育观点和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令我眼前一亮。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好好儿读读这本书。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富有人性和理性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为我解除了好多的困惑。使我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作为教师和家长,先前的一些不妥当的做法。
书中的《教给孩子学会欣赏》一文,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朱老师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中搞了一次主题为“真情面对面”的活动,活动过程是这样的: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图表,要求学生写出班上其他同学的优点,在班会上读给大家听后,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老师再把每个学生得到的赞美汇总,分发到各自手里。这样每个学生手中就握着全班同学对自己的赞美。并要求每个学生在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大声地把“赞美”纸上的内容读一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一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关注周围同学的点滴进步,同时也体会到了被人赏识的幸福,树立了自信。
使同学们加强了团结合作的意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做法。就在我刚刚送走的这届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的前两个月,为了抓好班内的纪律,使我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动向,也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良好的班风中努力学习,顺利毕业。我借鉴了上师范时学生会的那套管理办法。在班里实行了班干部轮流值日制。班里有七、八个班干部。但平时真正参与班级管理的似乎只有班长一人。为了充分调动班干部们的积极性,我安排他们每人一天轮流“值班”。“值班”干部当天的任务是把违纪的学生名单记录在值班日志上。下午放学前拿给我,我再按照他们记录的情况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一方法试用两周以来,虽然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同时也影响了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我感觉学生并不喜欢这种方法。
同样是发现,朱老师发现的是优点,它是学生最渴望被人认同、欣赏的。能够使学生体验到被人欣赏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而我发现的是缺点,它是学生最不喜欢被人揭开的伤疤,一旦揭开将会极大地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我决定改变原来的做法,在新的学期去尝试一下朱老师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会欣赏,让学生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去发现美,体验美。“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前几天,在书店给儿子买书时,我被一本名字叫《没有孩子是差生》的书所吸引。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书的作者叫朱国红,网名清澈小舟,是一位小学高级教师。书中作者那独特的教育观点和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令我眼前一亮。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好好儿读读这本书。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富有人性和理性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为我解除了好多的困惑。使我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作为教师和家长,先前的一些不妥当的做法。
书中的《教给孩子学会欣赏》一文,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朱老师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中搞了一次主题为“真情面对面”的活动,活动过程是这样的: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图表,要求学生写出班上其他同学的优点,在班会上读给大家听后,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老师再把每个学生得到的赞美汇总,分发到各自手里。这样每个学生手中就握着全班同学对自己的赞美。并要求每个学生在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大声地把“赞美”纸上的内容读一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一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关注周围同学的点滴进步,同时也体会到了被人赏识的幸福,树立了自信。
使同学们加强了团结合作的意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做法。就在我刚刚送走的这届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的前两个月,为了抓好班内的纪律,使我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动向,也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良好的班风中努力学习,顺利毕业。我借鉴了上师范时学生会的那套管理办法。在班里实行了班干部轮流值日制。班里有七、八个班干部。但平时真正参与班级管理的似乎只有班长一人。为了充分调动班干部们的积极性,我安排他们每人一天轮流“值班”。“值班”干部当天的任务是把违纪的学生名单记录在值班日志上。下午放学前拿给我,我再按照他们记录的情况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一方法试用两周以来,虽然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同时也影响了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我感觉学生并不喜欢这种方法。
同样是发现,朱老师发现的是优点,它是学生最渴望被人认同、欣赏的。能够使学生体验到被人欣赏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而我发现的是缺点,它是学生最不喜欢被人揭开的伤疤,一旦揭开将会极大地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我决定改变原来的做法,在新的学期去尝试一下朱老师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会欣赏,让学生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去发现美,体验美。“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通过读《没有孩子是差生》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懂得了一些如何管理班级的方法。
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相比,尽管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有的品德行为不良,让老师感到头痛;有的不遵守纪律,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有的学习成绩糟糕,拉了班级成绩的后腿……但孩子们无知无识的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一切都是成人世界给他的,可千万不要急着给孩子定性。孩子的成长需要老师慢慢进行正确引导,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纪律不好、品行不好就给孩子扣上一顶差生的帽子,让孩子从此失去童年的欢乐,生活在“差生”的阴影中无法自拔。
读了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朱国红老师试图从自己的实践反思中破解“差生”问题的许多困惑,用自己的教育理想与追求,工作体验和感悟去警示人们不要制造“差生”。就学校教育而言,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健者。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朱国红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作为教师,每天面对很多孩子,而孩子们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差异,所以老师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关注每个孩子,但是老师却可以点燃每个孩子进步的希望。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盏明灯,摘掉有色眼镜,用一颗关爱和温情的心去欣赏我们的孩子吧!生活在鼓励中的孩子是自信的,生活在表扬中的孩子是乐观的,生活在欣赏中的孩子是宽容的,让鼓励欣赏伴随孩子们成长,没有孩子是差生,也决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没有孩子是差生,只有老师不会教。”这是我在读完山东济南七里小学朱国红老师(网名清澈小舟)所写的《没有孩子是差生》这本书后,给自己立下的教育誓言。一直以来,在教育教学这条道路上,“差生”总伴我左右,既不能任意挑选又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冷嘲热讽…可怎样才能很好地转化他们?这又成了我心中抹不掉的隐痛。
《没有孩子是差生》书中马媛媛同学这样发言:“…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公开争抢着验证自己班的某某同学是最笨的,某某同学是弱智,某某是朽木不可雕也,某某不可救药了。虽然,他们可能也给这些学生补过课,但补课的同时不会忘记冷言冷语几句。缺少爱的补课费时费力,不会有好的效果。我就经常想,老师怎么那么笨,不知道“攻心术”吗?只有学生喜欢你,他才愿意学你所教的科目呀!…”这种情景,我常常见到,甚至参加过,现在想来真是无地自容啊!
“差生”为什么差?“差生”差在哪儿?“差生”又是怎样形成?…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朱老师都在书中做了全面分析,咀嚼这些文字,我觉得自己以往对待“差生”的态度,真是糟糕透了,怪不得我怎么努力辅导总不见多大成效呢!原来问题出自我身,或许我还曾制造过差生呢!“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身为老师又是家长的我举双手赞成这句话,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孩子生下来就是有差异的,包括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他的生活环境等等。面对班里四五十个孩子,他们的“千差万别”我还没看清楚,就先给他们扣上了“优生”“中等生”“差生”“特差生”帽子,这是教育心态问题。现在,我愿意把“没有孩子是差生,只有老师不会教。”这句话铭刻于心,以此为目标,时时鞭策自己。这样想这样做着,竟然发现自己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差生了,以前总是越辅导越不耐烦,现在却可以亲切地鼓励,耐心地引导…只要每天能见到差生的一点点进步,就会兴奋不已,幸福万分!以黄仕茁为例:前几年,我教他的哥哥时,情况和现在差不多,一个生字要带读八九遍,才能勉强记住。当时,我给他单独辅导了近两个月后,自己就没精力再坚持了,因为看不到多大起色。读完《没有孩子是差生》后,我重新接一年级,遇到了黄仕茁,就尝试着以“没有孩子是差生,只有老师不会教。”的心态去面对他、辅导他,坚持一年多了,虽然他的进步缓慢如蜗牛,我还是不觉得他令人讨厌,我还愿意辅导下去,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吧!
朱老师在书中这样描述:对待“差生”,我们要舍得多投入。投入什么呢?情感!多在他们身上动动脑子,想想他们喜欢什么,看看他们爱做什么爱想什么,设身处地诱导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克服自身的弱点,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成为孩子们终身愿意为之的一项活动,还愁学生学不好吗?我把这个策略用在本学期刚转来的张展文身上,他比黄仕茁的情况糟糕,不会写字不会读书,上课又如坐针毡,也许是曾经的“差生”身份让他练就了“滚油刀”的功底。我观察了他两个星期才开始单独辅导,第一次我教他写字,手把手一笔一划地教,还不时惊叹:“原来你会写字呀!”“你认真写的字挺漂亮的!”…“这支铅笔送给你,希望你每天都能写这么漂亮的字。”…三个星期后,我与他妈妈偶然相遇,她兴奋地告诉我:“我孩子有进步了!他会写字了,他愿意读书了。”…期中考试,我们交换监考,黄仕茁和张展文都只考了十几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想保护他俩的学习兴趣,我想给他俩证实我平时辅导他们所说的话——“你们并不差!”所以,我从教导处拿了同样的空白试卷回来,一题一题仔细念,他俩做得很认真,速度也不慢,做完,我当场批改,黄仕茁80,张展文75,他俩喜笑颜开,我再次鼓励“现在还觉得自己笨吗?”两个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静下心,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思想,才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以往所议论的“差生”,大多都只是因为考试分数低,平时不爱不愿学习而已,身为人师,我们真应该时时刻刻好好反省自己,只有眼中没了“差生”,我们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非常感谢朱国红老师这本《没有孩子是差生》,是它帮我转变了我的教育心态,让我能够在正确面对“差生”的同时,找到为人师的幸福感,归宿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重新审视“差生”,时刻铭记“没有孩子是差生,只有老师不会教。”坚决不轻易放弃或否定任何一个孩子,100分不一定能换回一个阳光的未来,但快乐的学习,健康的发展却可以拥有充满期待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努力营造一个“没有差生的幸福教室”吧!……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没有孩子是差生读后感(集锦9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没有孩子是差生读后感,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