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精选18篇)

作者:edditor12023-08-20 11:40:02120

为了保证工作或事务的进展,经常要求事先拟定一个好的计划,该计划是一种有条理的、步骤明确的书面计划。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的意义重大。

二、工作目标

1、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方案。

2、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了解各学段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特点,从而使教师做好衔接准备,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使幼儿

三、具体工作

(一)转换思想,做好心理衔接

1、通过幼儿参观小学一日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2、组织毕业幼儿回园谈话,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喜爱之情,加深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3、教师及家长从正面鼓励幼儿,营造“我要上小学”的氛围,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保持期待。

4、帮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和任务意识,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监督幼儿准时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加强锻炼,做好身体衔接

1、通过每天两小时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等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以及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3、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小常识,让幼儿懂得并遵守相关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培养独立品质,做好生活衔接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3、通过我会叠衣服、我能整理书包等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

4、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行为的管理,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避免出现拖延的情况。

(四)增强学习动机,做好学习衔接

1、教师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利用看图讲述、故事续编等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2、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有许多识字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堂、游戏、生活、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掌握这些汉字。

3、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幼儿搭建讲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诵读水平。

4、书写准备技能的训练,让幼儿认识田子格和四线格,为书写奠定基础。

5、教师在一日常规中要适时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锻炼和提升的数学游戏活动,采用顺序选图、传递推理等方法解决,强化幼儿思维能力。

6、在进行五大领域教学时,可以选择音乐、故事、古诗等作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7、大班定时开展拼音字母、智趣数学、创意绘画、趣味故事等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兴趣和能力。

8、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教学,运用操作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密切合作,做好家园衔接

1、通过全园家长会、《科学幼小衔接》讲座、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校讯通、家长群、咨询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共建交流的平台,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幼儿园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现状,给家长详尽地介绍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计划,确保家长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能理解,并积极地配合幼儿园。

3、举办专题研讨,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改变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态度。

4、邀请小学教师,对于幼小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做好幼儿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对幼儿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经常与小学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双向衔接,应当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不断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去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开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2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3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4篇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 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 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减负规定的要求,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29号)文件精神和《北仑区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仑教〔〕73号),制订本校零起点教学和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小学低年级是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的课堂学习的过渡阶段。因此,根据国家课程设置的标准和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1号)的要求,从学年起,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具体为:执行“零起点”教学,严肃课程计划,完善“综合活动”方案,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开展新生及家长亲子培训活动、新生的全覆盖的家访、一二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入学准备综合展示活动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让老师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二年级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尤其是对一年级准备期教学要求进行解读学习,剖析《浙江省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等文件,并根据学习培训作出反馈、分析、研究,制订相关的实施措施。

(二)严格相关计划,依法规范办学

严格招生制度,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坚持免试入学,并通过家长会、入学演习等形式做好幼小衔接,切实做好儿童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严格课程计划,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教学规范。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1、强化校本教研活动。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团队,抓好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培训。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1号)要求,认真细致地组织好有关专题培训。加强教师的学习和研讨,要求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强化日常教学活动。

要求一二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备课要求:要凸现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教学要求,不随意拔高,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层次,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活动、游戏、情景创设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另外,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还要备常规教学,备姿势指导,备习惯养成。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知识。

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并逐步掌握基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收获。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输。每节课应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作业习惯。

3、强化团队合作。

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通过引领、模仿、实践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并以参与式研讨为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学科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体验互动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同时利用校园“QQ工作群”、教师博客、备课组教研活动等平台,强化各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研究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四)严格作业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要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形式多样,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其余学生也能在校内完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及教辅资料征订,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准超量布置课内外作业,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空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五)实行动态监管,提高执行效益

深化“一日巡课”制度,突出行政值周、值周教师的巡视、督察、指导,规范学生的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音体美等课程的严格执行,深化教学五认真调研,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业布置等情况,并及时反馈跟进,优化课堂教学的执行效益。

(六)夯实课外活动,营造快乐氛围

丰富校园活动。以大课间为主平台,以音乐、美术、体育课为主阵地,结合学校书香工程经典诵读、名著导读课程的开展,充分发挥体育、艺术、科技2+1+1和社团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快乐参与,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七)优化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发展

把评价纳入学校的学位晋级制度,并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内容与方式,对学生学业水平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四级评价,并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采用“课堂即时评价、亲子合作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方式,通过口头激励性表扬、“五角星”“小红旗”等物品评价、观察评价、星级评价、学习之星等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并适宜指出学生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提出希望,优化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和情感沟通,让学生快乐进步。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科“统测”。

(八)开展亲子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多与对应幼儿园沟通,开展切实有效的幼小衔接活动,并确立在开学前召开新生家长会制度,向家长说明零起点教学的意义和相关要求。同时,在学期中通过一年级亲子培训、家长学校、校讯通、QQ群等平台,向家长宣传“零起点”教学要求,开辟“家长须知”、“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达到家校合一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小学读书后往往不适应小学的生活,许多孩子在开学时高高兴兴地上学,几个星期后,身体明显消瘦,病假率上升,有的害怕上学,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做好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尝试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此次活动为走进校园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以幼儿园为主,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宣传学校工作和发展方向,让各位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谋求幼儿园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认同;

(2)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认识,实现小学与幼儿园的有效对接。

(3)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幼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标尺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衔接方案:

(一)、成员:

组长:杨家清副组长:麦燕文

组员:全体一二年级教师

(二)、衔接重点:

(1)兴趣激发;

(2)习惯规则培养;

(3)语文学习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方面;

(4)数学学习能力——加减运算、思维及操作能力方面(蒙氏数学);

(5)适应能力方面——个性,心理,独立性等。

(三)、具体措施:

A、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小衔接专题培训,

B 、参与幼儿园家长会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C 、组织幼儿园参观小学,与小学联谊活动

D 、进行教师座谈,组织教研活动

E、组织各类评比或展示活动

(四)、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加强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

(1)、学会准备上课需要的学具和物品。

(2)、各种姿势训练及达标,坐姿,书写姿势,举手姿势。

(3)、学会认真独立地做事,懂得追求良好的结果。

(4)、学习时爱动脑筋,独立思考,并愿意寻求问题的答案。

(5)、喜欢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时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6)、听读识字教学以100个会认的字为主(见图)要求会认、会读、会用,期末100个达标要求100%。

注重计算能力的训练(20以内加减法计算)(10以内加减运算要求达标)

(7)、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5、家长方面

1、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准备一个闹钟,让孩子自己用。

2、实行生活环节”限时制”:规定时间限制,刷牙洗脸等。

3、花时间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认真对待并坚持。

4、为孩子做好物质准备(安全,方便,实用):书包,闹钟,铅笔橡皮尺子,记作业本,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7篇

为进一步提升xxx区各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实施质量,引导幼儿园科学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入学适应性教育,促进每一位幼儿自信、快乐地融入小学学习活动,协助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特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自然发展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目标及学习特点,构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体系,杜绝超前学习,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入学教育及生活。

二、具体实施

(一)幼儿园主要任务

1、依据幼儿发展目标,制定适合本园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活动科学、有序、有效实施。

2、一日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丰富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儿童从身体学习转换为用大脑学习的能力、从具象物体转换为具象符号、从具象符号转换为抽象符号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预备适应课堂的心理准备、动机等从而促进每一位孩子在身体、情感、习惯、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

3、利用家校传播正确的幼小衔接价值取向,引导家长建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掌握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教育方法,解决入学焦虑,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二)幼儿发展目标

具备入学具备的学习能力: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学习品质、社会适应能力、阅读兴趣、前书写准备能力。

具体措施:

通过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一日生活环节、集体教学等途径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环境、提供资源等方式。

视知觉能力:

1、感知物体或者符号的位置,包括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如走迷宫、找对应等游戏活动。

2、从日常生活中辨别人-物-图形-数字-字母-形近字等异同,如找相同、不同、图形比较等游戏活动。

3、幼儿学会把物体从包围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观察事物的角度能从整体中分离出部分的看问题的能力。如智力拼图、镶嵌图形等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对物体、图形、字母、数字等视觉再认能力。如猜谜语、七巧板摆图等游戏活动。

5、家庭建议:鼓励孩子多看、多观察、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区,引导幼儿养成将所见画出来。

听知觉能力

6、利用日常生活契机有效引导幼儿口头所述信息、多听故事,多些同伴交流、多些家庭教育人数,如复述数字、打电话等游戏活动。

知觉转换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孩子依据时间顺序描述外出过程中经历的某件事情,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画出来,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数学准备能力

1、掌握从1-100的顺数、50倒数到1、数群(由易到难)例:数字连线、接龙数游戏切记把进位留给孩子,给孩子一个顿悟的过程慢慢就熟悉了、小兔吃饼干、数字连线。

2、能排除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扰掌握20以内点数

对应。

3、根据物体相联对应关系、相关关系的对应、一对多关系的对应、从属关系的对应(上下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同一级别关系)相反关系的对应培养和建立对应的思维方法。

比较

4、根据物体的一些特征:如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粗细、颜色的轻重、薄厚、形状、数量的多少、物体的空间位置比较等等。

5、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分、公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分类。

6、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长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的差异或按某种规则(如从长到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等)按顺序进行排列。

7、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开始建立幼儿图形建构能力,如具体教学游戏:游戏《七巧板》建构拼搭、插素、学习简笔画。

8、集体教学活动认识钟表(分针、秒针、时针、钟面数字意义)体验一分钟,建立时间概念。

9、大班幼儿重点是加强钱币认知能力、钱币应用能力了。从小正确树立金钱观。

学习品质

10、加强幼儿口语表达及言语理解能力。

11、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如同情分享、处理冲突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情趣表达和自信心。

12、注重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如情感方面(兴趣、荣誉感、合作性、灵活性)、内驱力方面(主动性、好奇心、专注力、坚持性)、习性(责任感、独立性、条理性、生活习惯)等。

阅读能力

13、具有良好的倾听、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前书写准备能力

14、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以剪、贴、粘、撕、拉、抓、穿、插、刺、夹、缝、拧、揉、拍、叠、折、绑、涂鸦等途径,以家园共育形式组织幼儿每日开展各种各样的动手操作的活动,培养幼儿精细肌肉动作发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8篇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xx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 二楼 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10:10~11:00 对话研讨

11:00~11:30 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9篇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xx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 二楼 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吕寒珊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衙幼青年教师—施茵茵)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施菲菲)

10:10~11:00 对话研讨

11:00~11:30 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0篇

一、活动宗旨:

1、幼儿入小学前要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实施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4、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二、活动时间:20xx年4月2日下午2:30

三、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四、活动前准备:家长邀请函、签到表、相机、班主任代表准备发言稿。

五、人员分工:

1、大班级部主任张新芳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纪金梅准备家长签到表;

2、副园长李真负责家长邀请函。

3、大班教师孙海英准备发言稿

4、王爱新负责家长会PPT的制作,李园长负责音乐的准备

徐园长主持幼小衔接家长会;

5、大班教师负责家长接待、签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师提前一天布置会场及会场卫生;

六、活动流程:

1、大班教师负责会场接待家长签到。

2、会前播放音乐等待家长。

3、大班班主任负责安排家长按规定的顺序入座。

4、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宋良辰讲座。

6、班主任代表发言。

7、徐园长精彩讲座。

8、与家长交流(互动)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减负规定的要求,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29号)文件精神和《北仑区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仑教73号),制订本校零起点教学和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小学低年级是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的课堂学习的过渡阶段。因此,根据国家课程设置的标准和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1号)的要求,从学年起,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具体为:执行“零起点”教学,严肃课程计划,完善“综合活动”方案,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开展新生及家长亲子培训活动、新生的全覆盖的家访、一二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入学准备综合展示活动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让老师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二年级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尤其是对一年级准备期教学要求进行解读学习,剖析《浙江省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等文件,并根据学习培训作出反馈、分析、研究,制订相关的实施措施。

(二)严格相关计划,依法规范办学

严格招生制度,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坚持免试入学,并通过家长会、入学演习等形式做好幼小衔接,切实做好儿童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严格课程计划,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教学规范。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1、强化校本教研活动。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团队,抓好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培训。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1号)要求,认真细致地组织好有关专题培训。加强教师的学习和研讨,要求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强化日常教学活动。

要求一二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备课要求:要凸现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教学要求,不随意拔高,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层次,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活动、游戏、情景创设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另外,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还要备常规教学,备姿势指导,备习惯养成。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知识。

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并逐步掌握基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收获。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输。每节课应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作业习惯。

3、强化团队合作。

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通过引领、模仿、实践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并以参与式研讨为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学科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体验互动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同时利用校园“QQ工作群”、教师博客、备课组教研活动等平台,强化各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研究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四)严格作业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要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形式多样,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其余学生也能在校内完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及教辅资料征订,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准超量布置课内外作业,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空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五)实行动态监管,提高执行效益

深化“一日巡课”制度,突出行政值周、值周教师的巡视、督察、指导,规范学生的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音体美等课程的严格执行,深化教学五认真调研,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业布置等情况,并及时反馈跟进,优化课堂教学的执行效益。

(六)夯实课外活动,营造快乐氛围

丰富校园活动。以大课间为主平台,以音乐、美术、体育课为主阵地,结合学校书香工程经典诵读、名著导读课程的开展,充分发挥体育、艺术、科技2+1+1和社团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快乐参与,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七)优化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发展

把评价纳入学校的学位晋级制度,并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内容与方式,对学生学业水平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四级评价,并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采用“课堂即时评价、亲子合作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方式,通过口头激励性表扬、“五角星”“小红旗”等物品评价、观察评价、星级评价、学习之星等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并适宜指出学生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提出希望,优化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和情感沟通,让学生快乐进步。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科“统测”。

(八)开展亲子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多与对应幼儿园沟通,开展切实有效的幼小衔接活动,并确立在开学前召开新生家长会制度,向家长说明零起点教学的意义和相关要求。同时,在学期中通过一年级亲子培训、家长学校、校讯通、QQ群等平台,向家长宣传“零起点”教学要求,开辟“家长须知”、“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达到家校合一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2篇

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

我园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依托宁阳县第二十中学小学部,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与学习适应能力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现结合幼儿园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对象:

在园学龄前幼儿。

二、实施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家园同步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实施具体方案:

1、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适当延长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定期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桌椅。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联系我校小学部,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定期到小学部班级中进行模拟上课;进行“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第二学期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下学期将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主题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最后,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3篇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减负规定的要求,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0xx〕229号)文件精神和《北仑区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仑教〔20xx〕73号),制订本校零起点教学和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小学低年级是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的课堂学习的过渡阶段。因此,根据国家课程设置的标准和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0xx〕21号)的要求,从20xx学年起,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做好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具体为:执行“零起点”教学,严肃课程计划,完善“综合活动”方案,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开展新生及家长亲子培训活动、新生的全覆盖的家访、一二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入学准备综合展示活动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让老师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一、二年级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尤其是对一年级准备期教学要求进行解读学习,剖析《浙江省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等文件,并根据学习培训作出反馈、分析、研究,制订相关的实施措施。

(二)严格相关计划,依法规范办学

严格招生制度,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坚持免试入学,并通过家长会、入学演习等形式做好幼小衔接,切实做好儿童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严格课程计划,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教学规范。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自行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1、强化校本教研活动。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团队,抓好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培训。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浙教办教研〔20xx〕21号)要求,认真细致地组织好有关专题培训。加强教师的学习和研讨,要求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强化日常教学活动。

要求一二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备课要求:要凸现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教学要求,不随意拔高,在备课中要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层次,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活动、游戏、情景创设等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另外,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还要备常规教学,备姿势指导,备习惯养成。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知识。

上课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把握授课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的比例,应给予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并逐步掌握基本的习惯要求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行为、情感、兴趣等方面有所收获。切忌急于求成,简单灌输。每节课应留出10~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订正,提倡当堂面批和个别辅导。重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及时订正等良好作业习惯。

3、强化团队合作。

开展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通过引领、模仿、实践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并以参与式研讨为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学科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体验互动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同时利用校园“QQ工作群”、教师博客、备课组教研活动等平台,强化各科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研究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四)严格作业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要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形式多样,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搞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要保证多数学生能在课内完成书面作业,其余学生也能在校内完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及教辅资料征订,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准超量布置课内外作业,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空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五)实行动态监管,提高执行效益

深化“一日巡课”制度,突出行政值周、值周教师的巡视、督察、指导,规范学生的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音体美等课程的严格执行,深化教学五认真调研,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业布置等情况,并及时反馈跟进,优化课堂教学的执行效益。

(六)夯实课外活动,营造快乐氛围

丰富校园活动。以大课间为主平台,以音乐、美术、体育课为主阵地,结合学校书香工程经典诵读、名著导读课程的开展,充分发挥体育、艺术、科技2+1+1和社团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快乐参与,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七)优化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发展

把评价纳入学校的学位晋级制度,并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内容与方式,对学生学业水平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学习表现、学习动力等评价结果采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四级评价,并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理解、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若干要素进行评语描述。采用“课堂即时评价、亲子合作评价、学校综合评价”等方式,通过口头激励性表扬、“五角星”“小红旗”等物品评价、观察评价、星级评价、学习之星等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并适宜指出学生做得不理想的地方,提出希望,优化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兴趣和情感沟通,让学生快乐进步。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科“统测”。

(八)开展亲子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多与对应幼儿园沟通,开展切实有效的幼小衔接活动,并确立在开学前召开新生家长会制度,向家长说明零起点教学的意义和相关要求。同时,在学期中通过一年级亲子培训、家长学校、校讯通、QQ群等平台,向家长宣传“零起点”教学要求,开辟“家长须知”、“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达到家校合一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4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活动时间和班级:

1、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2、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 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 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五月份开始学习时间、运动时间逐步增长,生活、游戏时间逐步缩短。 如集体活动时间可延长为35分钟, 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如: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五、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一)启动、探索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1、我园成立幼小衔接指导小组,秦胜园长为指导组长,蒋惠娟为指导副组长。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4、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1、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xx月份——xx月份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北国中心小学。主要包括:

(1)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孩子带进小学生的课堂, 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2)回园后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 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 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三)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1、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 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2、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衔接具体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幼小衔接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开设角色游戏“我上小学了”,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4、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5、逐步延长上课时间,每节课35 分钟,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6、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背着书包上幼儿园、自己收拾书包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7、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8、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9、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小学。具体安排:

(1)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 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

(2)观看升国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3)旁听一年级的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10、请家长为幼儿购买小书包,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 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开展“离园倒计时”主题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12、安排在小学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5篇

一、设计思路

六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面临着毕业进入小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面临这样的转变,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周围所有的人都在为孩子做着充分的准备,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和“暗示”下似乎也觉得自己能够真的成为小学生了,可是成人是否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去关注孩子的想法?当我们班级的一个孩子怯怯地说:妈妈让我去很远的地方读书,可是那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怎么办啊?我感悟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是如此的重要。的确,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新的学习方式,面对如此多的未知数,孩子心理存有担忧是很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准备好如何在新的转变和处境里减少负面情绪,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去积极适应变化。

二、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特别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四、活动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五、活动时间:

6月——7月

六、活动对象:

大三班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七、活动形式

1、专家专题讲座

2、幼儿外出参观

3、模拟小课堂

4、宣传园地

5、家园共育

八、具体工作幼儿园、幼儿方面。

(一)环境准备

1、心理环境:关注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同时,着力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及自控能力。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在幼儿园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多由老师提醒和引导,进入小学后,更多的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能控制冲动,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因此,从思想上让大班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入小学,需要不同于幼儿园的"自我管理",加大力度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2、物质环境: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她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二)知识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而幼儿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引导,多为无意注意,容易游离。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经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入学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但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点的衔接上,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三)实施内容。

主题1——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实施:

1、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

2、把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比较两者教学氛围与组织形式的不同。

主题2——时间、内容上的衔接与调整实施:

1、内容与技能上的衔接。

(1)学会整理。

(2)学会生活。

(3)学会自主。

(4)学会劳动。

(5)善于倾听。

(6)自主阅读。

(7)握笔训练。

2、物品上的准备每位幼儿坚持每天背小书包来上幼儿园,选择每天要带的生活用品。

主题3——结合新课程学习活动的衔接实施:

1、模拟小学课堂教学,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小学生之家""小课堂"等区域,创设与小学接近的学习环境,模仿小学生上课、写字等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根据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组织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

主题4——我们毕业了实施:大班毕业典礼家长方面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

具体形式有:

1、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家长园地、成长快乐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每月一次的成长快乐手册,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家园互动充分运用好家园互动这一平台,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次,把幼儿的情况及时用QQ、微信群中进行反馈与呈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家园合作与培养,以求发挥其优势,改正其习惯等各方面的不足。

4、其它时间与形式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教师方面:

1、结合教研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讨活动。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聆听、视频、记录提升幼儿的观察、倾听和表示能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6篇

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家园联系,充分发挥家园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根据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以及阶段的教育任务,有计划、有系统地设计和组织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家长会的创新、实效不但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走进班级教育,理解并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的,还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沟通氛围,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建“绿色”环境。因此,幼儿园对幼升小家长会做出如下安排:

一、活动目标:

1、让家长更好的了解本学期班级中的基本情况、具体措施以及各项工作安排;

2、引导家长有效地配合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向家长建议性的讲解入小学前的各项准备事项。

二、会议前的准备

1、各班家长会发言稿的准备

2、家长会发言稿的交流

3、家长会通知、签到表的准备

4、年段与班级家长会方案的制定

5、幼小衔接报告

6、各会场布置情况的检查

三、家长会内容:

家长会,是“告知”与“聆听”!是与家长携手,以期做得更好!在家长会上,作为大班的老师,我们要告诉家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老师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希望您怎样配合?我们能为您家庭教育能力的提高给予哪些帮助?我们要聆听的是:对于我们的要求,家长有哪些困惑?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最感困难的是什么?最希望我们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

1、介绍班级的整体情况,及班级孩子的整体发展情况(要求能每个孩子都点到一下)。

2、观看幼儿早操

3、观看幼儿跆拳道

4、亲子活动:母亲节亲子活动

5、家长互动

四、会议要求

1、班主任负责通知到每一位家长,要求每位家长参加(包括通知生病请假幼儿的家长,尽量争取所有家长参加此次活动)。

2、召开家长会时全园的教职工要参加,并统一着装校服。

3、教室整洁,展示用的幼儿用书等资料整齐摆放到桌上,黑板上有与会议相应的板书、板画。

4、班主任接待家长主持会议;配班教师做好家长签到、收集家长意见反馈表等工作。

5、耐心解答家长疑问。

五、环境要求

1、幼儿园整体环境

家长会前一天进行全园卫生大检查,特别是一些卫生死角要特别注意打扫干净。

家长会前进行全园环境检查,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班级环境

卫生间:卫生纸、洗手液摆放整齐;毛巾、杯子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活动室:柜子的东西摆放整齐,保教人员个人的东西一律放在衣帽间;钢琴、电视机、办公桌上不摆放杂物。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7篇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下面是本学年幼小衔接计划。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体量,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

第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为主。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改变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5、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6、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做好幼小衔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第18篇

一、 指导思想:

以“办好教育为人民”为宗旨,以保教工作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研究,创示范幼儿园和学前教育达标乡镇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本地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 日常工作:

1、入园前做好家访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户、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2、及时增添、修补课桌椅等日常用具和教具。

3、注重早晚幼儿的安全接送,要求家长按时接送幼儿。

4、开办家长学校,做好“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的培训工作。

5、规范管理:入园幼儿做好接种预防登记、幼儿体检表、事故记录表等装订成册以用备案,并做好幼儿学籍管理卡的登记造册工作。

6、根据上级精神,做好幼儿园的年检工作,进行合理调整,积极整改或撤并不规范幼儿园。

三、 教学、安全工作:

1、规范教材。幼儿园一律使用统一的指定教材。

2、课堂教学上一律要改变“小学化”倾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并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等优良品德;逐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认知兴趣。

3、要求幼儿园园长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修,努力提高保教质量,积极推进教师的学历进修和培训,用发展的眼光办事,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

4、安全警钟长鸣。做好幼儿园区的校舍安全和卫生,切实做好幼儿在园的安全和早晚路上的安全,以及做好饮用水、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这个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读完这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我先将大班幼小衔接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日常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轻松养成好习惯

1、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小学,更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现在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同时让孩子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制度,努力做到不迟到。慢慢地班上也很少的孩子迟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幼儿都能够更严格地遵守作息时间制度。

二、通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日常教学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离园倒计时主题,并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帮助幼儿意识到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学前做好准备。如区域活动“我上小学了”,让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学系红领巾,模拟小学课堂,学习整理书包,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正在地像一位小学生一样去做各项活动了。如实践活动“特别的参观“,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去看看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并看看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然后进行谈话,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一给予相应的解答,让孩子排除心中的疑虑。

从活动效果来看,孩子们都对小学充满了向往,都能以轻松、向往的心情进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三、重视家园共育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首先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该做的事情,然后请两位小学教师结合她们的工作实际作了介绍。最后一起观看了幼教专家“钱志亮”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关于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

很多家长通过家长会上的介绍,具体了解了孩子马上要读小学,自己要做的事情,其中钱志亮教授的一些具体建议做法也很受欢迎,孩子们用下来也非常满意。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教师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也能在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所以孩子们的缺点也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以上就是我对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总结,希望能总结经验,以后做的更好。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精选1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