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集合20篇)

作者:edditor12023-06-28 09:40:08482

本文为大家分享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篇

6月23日下午,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等组织的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网络直播巡讲开讲,来自全国各媒体的14位记者通过“人民视云”进行了“云演讲”,讲述新闻背后的精彩故事。

去年12月,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第一轮巡讲活动30位巡讲人分别组成3路巡讲团,从北京出发,赴河北、山西、江苏、山东、江西、河南等地,分享一线采访经历和所思所悟,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为进一步增强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扩大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同时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巡讲活动特采用网络直播形式进行。全国各地组织新闻工作者、新闻学院师生、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等人在线进行“云”观看。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记者张兴莎第一个登场,通过图、文、视频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与同事们一起历时数月,跨越湖南、贵州、重庆三地记录下《湖南最后的慢火车》的报道,带着温度的故事温暖了全场。紧接着,来自新华社、中国民航报社、封面新闻等媒体的14位记者,分享了“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故事、大兴机场背后的科技创新和创造奇迹的民航人、大凉山里网红的篮球梦等。

“美丽的使者,记录时代的真善美。”“聚焦小人物的辛酸冷暖,反映出大主题大情怀。”“流泪了,真是好故事,更是好记者!”观众纷纷通过后台留言称赞,记者们的讲述朴素真实,震撼人心,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2篇

1支笔、1张纸、1台摄影机,我想这便是对这个职业最直白的描写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的名字叫记者,他们在路上记录着,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每个记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记录这个时期的变迁与发展。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新时期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新闻事业有着虔诚与酷爱,始终坚守在新闻1线是每个新闻记者都遵照的职责所在。“好记者讲好故事”已进行了4年,而今年,我作为1个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第1次以1个新闻人的角度观看了这个节目。

“我觉得能够用平实的语言或是镜头记录到生活当中最真实的故事,这就是1个好故事。当我老去的时候,可能会告知我的孩子,曾我在这样1个美好的新时期,记录了很多他人未曾发现的故事。”这是来自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崔真真在上台讲述前说的1段话,她的作品是《为了心中那束光》。记录他人未曾发现的故事,以后再把故事讲述给他人听,新闻记者做的工作或许就是这样的事情。而在办公桌下面放着的那3双鞋“高跟鞋、运动鞋、雨胶鞋”则记录了当代媒体发展的进程。融会新闻的到来,让每一个新闻人都必须变成能够适应电视、网络、客户端等不同平台要求的多技能人材。向全网实时直播“救济掉入10几米深枯井的两岁半孩子”,这或许是崔真真职业转型以来印象最深的1件事,也正是全网直播才能够让这条新闻进程及时的转达给每个关心的人。10几万次的转发,每个知道此事的网友都在心里祈祷着,祈祷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能够快点,再快点,孩子能够平安脱险。上千万人的见证当中,我相信,崔真真的心是最逼真的那1个,她拉近了所有关注事件的人,照明了全部世界。

新媒体的发展,让新闻从业人员不能不调剂自己的姿态,融会新闻这1概念的诞生也更好的验证了这类做法。网络的快捷程度,可让每一个具有互联网人及时的看到身旁产生的事,而这些他人未曾发现的事,就需要记者来传播了,第1时间到达现场,第1时间了解新闻概况,第1时间组织语言,第1时间向大众传播。穿着“运动鞋”跑遍每一个事发地点,用穿“高跟鞋”的姿态出现在屏幕当中,抑或穿着“雨胶鞋”进入受灾前线。讲述中,崔真真对自己的工作频频露动身自内心的微笑,由于喜欢记者这个行业,才能不论辛苦,不论做甚么,都觉得是值得的。

“我常常在黑夜中潜伏,在拂晓起身,当你已入眠的时候,我可能就在你周围不远处的地方盯着那些黑工厂、黑作坊和那些没法在阳光下正常运行的非法活动。”这是又1个触及我内心的1段话,来自北京法制晚报的徐焱在他的作品《暗访那些事儿》中说出了或许是他在内心憋了好久的话。暗访,或许对每一个记者来讲仿佛是1件不怎样想做的工作。暗访意味着记者要隐瞒自己的身份、目的,通过秘密手段取得新闻事实;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或许会遭到伤害;意味着1点光与1片黑的斗智斗勇。暗访2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切如此艰巨。徐焱在讲述暗访、跟踪20XX年天津私屠滥宰猪肉的故事时,带着1丝丝自豪的感觉,可我看的出来在他背后还有着那晚有可能面临死亡的恐惧。1个月的跟踪才摸清黑作坊的规律和目的地,记者此刻仿佛在做着警察该做的事情,发现目标、蹲点、侦察、跟踪、拍摄,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后,联合警方及相干部门将没法在光明中运行的黑作坊1网打尽。固然,不能不说,也是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才让暗访记者们看到了1个好的结果,发挥了为民除害、推动社会的功能。

正如徐焱所说的:“哪有甚么岁月静好!正式有像我们这样的媒体人和各行业勇于担当的人载体大家负重前行。固然,我们媒体人勇于做着1切的努力尝试,那是由于我们明白,我们背后有人民的支持,有党和政府做强力后盾。”记者历来都不是孤独的,在探访真相,发掘黑暗权势,在记者的背后有人民大众在支持着。新闻人做的是为百姓好的事情,不要怕那暂时的黑暗,由于未来1定是属于光明的,而暗访记者要做的事情,我想就是冲进去,为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而做成心义的事,做能够真逼真切帮助老百姓的事情,这就是记者的真理吧。

所有的记者都讲述着自己所见到的、认识到的、感悟到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平凡的我们不会去发现的平凡的事。所以只有用心去发现,才能够感遭到这些故事里所包含的真理。“1代人有1代人的奋斗历程。习总书记曾说:‘新时期的每位年轻人都具有出彩的机会’,而我们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真正美好仁慈的东西,永久的发光发亮。”这是来自衡水广播电视台的杜宁在她的演讲《新闻的导向,记者的职责》中所说的。

在记者的职责中,我认为,找准正确的第2落点、报导角度,拓展报导的广度和深度,让大众了解事情的真相、本质,为大众指引正确的方向,帮助大众构成正确的认识,澄清毛病的舆论,是1个重要方面。记者所发的每篇稿子,都应当为人们指引方向。

“做时期的记录着,做真谛的传播者,做中国梦的建设者。”在这个媒介飞速发展、融会新闻不断进步的时期,不管新闻人如何转型、如何与时俱进,不变的是对记者这份职业的坚守,对新闻真相的探访,对中国故事的讲述,对中国精神的传播。真正需要记者做的是冲进新闻的第1现场,去找到每个新闻中的中国故事,去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大国风采。

1支笔、1张纸、1台摄影机足矣!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3篇

“好新闻,现场是关键。”在过去9年的记者生涯里,每一个新闻采访都让我对这句话理解得更为深刻。

在今年__遭遇的“7·11”特大暴雨洪灾中,“到一线!到现场!”已成为我和同事们的共识。透过大家的深入一线,在传递及时、准确信息的过程中,媒体公信力再一次得到彰显。同时,投入灾区报道的同仁们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媒体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让人们感受到,灾情面前,记者同样是战士。我们以笔和镜头,捕捉着一个个奋勇抗险的故事、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瞬间,传送回抗洪一线的实时动态,记录下守护家园的爱与情怀,呈现出大家共同面对灾难的抗争、不屈与伟大。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会场是我们的现场,基层是我们的现场,抗洪抢险一线也是我们的现场。不仅是因为在现场能够亲眼观,亲耳听,亲身感,捕获的新闻具有较强新闻价值和魅力,更重要的,这是履行好职责的必要条。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4篇

今天,老师推荐我们看一个视频——《好记者讲好故事》。晚上我、弟弟和妈妈挤在一块儿认真的观看,看的过程中,有感动,有敬佩、有眼泪。这个节目讲的是十个优秀的记者,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以前我认为记者只是一个可以能挣钱的,是会写优秀文章的好工作而已。今晚我觉得他们都很伟大,在一个平凡的职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帮助了那些该帮助的人。

在他们讲述的故事当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丹讲述的大凉山的故事。他们那很贫穷,全校只有一个水池,孩子们要用一个多小时排队刷牙洗脸,为的就是养成好的习惯。刚开始他们不知道牙刷是干什么用的,根本不知道早上起来还要刷牙洗脸,有的着急的往嘴里塞,有的当宝贝一样攥在手里;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的学习环境,不懂得什么是立交桥,都好奇的睁大眼睛听着李丹阿姨给他们讲解。

看完了故事,我觉得记者们好伟大啊!他们不仅仅自己去感受那里的生活,还献出爱心,让那里的人得到美好,我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记者那优秀而坚韧的品质。

我要从现在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我的梦想,克服一切困难去实现我的梦想。长大后,我也想当一名优秀的记者,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贫穷的人。

妈妈的话:

一个有着正能量的好节目,让我也重新认识了记者这个行业,他们除了默默无闻的认真工作,还在一边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他们用自己的笔和话筒,帮助了那些贫穷的人;他们认真工作,甚至差点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笔尖道出了打工仔的梦想;他们甚至通过自己的文章,打赢了一场国际舆论仗。很了不起!看的过程中,我问女儿:“程程,看完一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吗?”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回答说:“妈妈,我也想当一名记者。那些记者好伟大啊!他们不仅会写好文章,还能帮助很多人,真了不起!”我接着问:“那你准备怎么做呢?”孩子说:“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自身养成。身为家长,我也要学习以身作则,学习坚持,给孩子当一个好的榜样!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5篇

在情怀与专业之间

好记者就要做这个有心人。怎样的记者才是好记者呢?

好记者可能需要具备很多品质。

好记者需要勇气。好记者常常需要走进常人不愿踏足的地方,走进麻风村,与麻风病人近距离接触;走进战区,去记录那些被战火毁灭的无辜生灵;走进灾区,在那些地震、泥石流、台风发生的时刻,与英勇救援的战士们并肩作战。好记者需要走进,当不幸发生的时刻,好记者与大多数人奔跑的方向相反,一个向着生,一个冲向死。

好记者需要坚忍不拔。好记者需要用脚丈量土地,走遍沙漠、草原、雪地;好记者需要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下跑新闻;好记者习惯了被拒绝,同时又习惯了想尽办法不被拒绝。

好记者永远保持敏锐。他们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寻找闪光点;他们在偏僻和喧嚣之间发现新闻;他们对工作永远报以热情,热情之中还有谨慎。

好记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好记者需要善于观察,需要有良好的新闻采写能力,用自己的文字来展现新闻真实,保证客观,但要打动人心。新闻摄像要记录现场,新闻图片要还原事件。

好记者需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他们要能清晰地帮我们还原现场,清晰到即使没有字幕,我们也能听清。好记者说话要凝练,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好记者说话还要委婉,抚慰伤者,传递温暖。

好记者还要善于学习。他们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科学素质,对自己采访的领域有见解,对未知的领域主动学习。他们需要综合多学科、多领域,设想各种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报道的内容做介绍。好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需要走在时代的前沿,察觉时代的变化,书写时代的变革。

要成为好记者很难,几乎要把自己锻炼成“完人”。要成为好记者又不是很难,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奋斗,我们都是“好记者”!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6篇

今天,中宣部、中国记协组织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演讲人来苏开展巡讲活动,1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分享了多年新闻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

为什么一位战功赫赫的老英雄,只字不提自己曾经多次参加战役、获得特等军功,深藏功名64年?全国首先报道张富清老人先进事迹的《楚天都市报》记者胡成,在演讲台上,将采访张富清老人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200多名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记者胡成回忆,他们去到陕西蒲城县永丰镇,那是老英雄当年浴血沙场的地方,5000多名烈士安葬在那里,然而地面上仅留下了30多个年轻的名字,也就是说,99%以上的烈士都成为了共和国的无名英雄。胡成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故事,自己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老英雄深藏功名、守口如瓶。

苏州高新区新闻中心报道部副主任施为也表示,即便身患白内障,张富清在医院里做手术时也不肯用稍微昂贵的人工晶状体,这让她看到了老共产党员身上质朴的初心。

记者们的讲述中,有多年来坚持自主独立,在奥运舞台上创造人机共舞这一“世界之最”的中国机器人专家,有丈夫因公牺牲,却瞒着孩子10年的坚韧军嫂……一个个关于信仰、真情与力量的故事,让观众为之动容、与之共鸣。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姜超楠认为,作为记者,只有走得足够远、扎得足够深,才能挖掘出有温度、有力量的故事,传播给更多的观众,给观众以力量。

昨今两天,巡讲团成员还来到苏州广电总台、园区规划展示馆、苏州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7篇

近日,在先锋文汇作者群,小伙伴们一直在谈论写材料需要的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江苏的戚小强认为,写材料是要激动的,不激动就写不好材料。福建的郭素娇则认为,写一篇材料,让自己激动起来很容易,但是让自己静下来却很难。情感的潮水汹涌澎湃,如果少了理智的河床为边界,就可能泛滥成灾,产生偏激的观点,偏离“公转”的轨道。于我而言,写材料是一种机遇与挑战,需要一种不断向前的激动状态,一种积蓄力量达到特别想要“表达”的冲动状态,迸发出智慧与力量的火花。

写材料需要一种不断向前的激动状态,加速释放信息写作能力。《毛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写材料最重要的,就是那份兴发激动的力量,内心之中要有一种感发的活动,情动于中,使读者也深受你的感动。往往这样的人在工作中是最有主见、远见和高见的,当他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鲜材料时,就会充分调动神经细胞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情不自禁地想用笔、用键盘、用镜头记录下来,书写一篇篇接地气、沾泥土、有深度、有声势的的信息作品。“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每当遇到较好的材料信息点,每个人都应该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找到方法、扣紧主题、完善内容、获得感悟,学会从纷繁复杂、快速变动的新闻中抓住最要害最关键的本质信息,探索出一条调查性强、富有激动情景的路子,提高加速释放信息写作能力。于我而言,正因为拥有这样在写材料时不可缺乏的一种不断向前的激动状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各类信息才能高效率完成且采用率高。

写材料需要一种不断向前的激动状态,激发强烈爱国主义情怀。记得小学语文第八册课文《激动人心的时刻》,文章通过对20XX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全过程的真实记录,“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10秒倒计时:10、9、8、7、6、5、4、3、2、1”“9时02分,‘神舟’五号在人们激动的喊声中抛出了一条乳白色的烟雾,好像银练当空舞”,让学生置身于文本背后宏大的时空背景,处于语言、情境和精神的和谐共振中,共同见证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寄托着亿万中国人的期待和自强梦,激发我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写材料就是要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新期待,为展望未来再创辉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了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每一项工作当中,激活一种不断向前的激动状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攒一股子劲,尽情挥洒才华,为追逐梦想而不懈奋斗。

写材料需要一种不断向前的激动状态,助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吕氏春秋·尽数》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户枢不蝼,动也。”世界上最温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生命的长河在于不断运动,不流动就会腐臭,门轴长久不转动就会腐烂,有激动活力的材料才有持久生命力。写材料要全面激动起来、行动起来,趁着青春年少,不能像老人家那样写“老干体”式材料,我们要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得以锻炼和磨砺,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写材料是一件公认的“苦差事”,“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写材料要有实质性内容,有各级参考价值的具体问题、案例、数据等,及时掌握基层新情况、真声音的“第一手材料”,并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善于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发现亮点,这种不断向前的激动状态不可或缺,源于你钻研的韧劲、能吃苦的精神,同时还有反复修改、不怕推倒重来的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终究在这种最为有效的淬炼中,将会提升你的自信心、成就感、自豪感、荣誉感和进取心,鼓舞你更加铆足干劲、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力争通过信息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助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8篇

思想是基础、前提和先导,是“总开关”。党的思想引领力主要体现为党推进理论创新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潮干扰的能力。如同党的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居于基础地位一样,党的思想引领力在党的领导力体系中也居于基础地位。只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魅力;只有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才能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全党理想信念;只有在理论武装的基础上抵御错误思潮干扰,才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新时代,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既要抓宏观,更要抓具体。一是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党的思想引领力从根本上说源于理想的崇高、信仰的笃定。理想信念不断树牢、不断强化,党和人民迈向理想彼岸的步伐才会更加坚定。这就要求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筑牢思想“主心骨”。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不断学习、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广大党员、干部要静下心来通读苦读,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从而确保在理想信念上更加清醒坚定。二是把准理论创新的时代脉搏。理论是实践的产物,思想是时代的召唤。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基础上推进的理论创新。很显然,马克思主义是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源头活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良田沃土。三是探索并遵循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规律。在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必须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不仅要有传统手段,而且要有现代方式;不仅要重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且要重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现代新媒体。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9篇

这里的每位记者都讲得十分出色,令我印象最深入的一名是桂嘉晨。一道桥,一座城,一个伟大的时期。"作为亲历者和记录者之一,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自豪。"桂嘉晨如是说。潮起潮落,寒来暑往3000多天,桂嘉晨和她的团队全程记录和见证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更使人振奋的是,她和她的团队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为中国忘我奉献的潜藏在基层大国工匠!其中,就有总工程师林鸣,他经历了四天两次全麻手术,却仍坚守岗位,为中国的发展献出气力。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就是中国变大变强的一个缩影。

刘万利是新华社的一位记者,出场的时候衣服上刺有国旗徽章,他最使人印象深入的是他对五星红旗的酷爱。不论是身处战乱的伊拉克,或是在其他和平的国度,他都非常酷爱这令他更令千千万万中国人感到非常亲切、安全、自豪的五星红旗。国旗代表成功,国旗代表希望,国旗代表稳定,国旗代表安全。在战争逃难时,难民挤压在埃及一侧,而中国人可以优先通关,一个难民恳求记者带他去埃及。这一幕无不让中国人自豪。

崔真真三双鞋的故事告知我们媒体人要适应网络电视客户端等新媒体,加快转型的必要性。淄博孩子掉入10米深坑10小时获救的直播改变了传播报导方式。这是一个融媒体时期,用不同载体传播是时期进步和发展的意味。

李承泽讲述了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建造的故事,总工程师段江涛带领团队日昼夜夜研究出适合的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在眼前。郝冲讲述了治沙的艰辛历程。牛玉琴在丈夫死后不卖树不改嫁,坚持造林11万亩;张应龙放弃外企工作加入治沙工程;石光银的儿子在运输树苗车祸身亡,仍没有动摇治沙的决心。军事记者杜鹃讲述了杨根思连队的故事。连队队长杨树朋在南苏丹维和军队维和时被子弹击中,给妻子买的香水从礼物变成遗物。张烁讲述了钟扬竭尽一生为中国建造出种子的诺亚方舟的感人故事;王颖则讲述了朱日和训练场小战士的亲切故事等等。

这里的每个故事都牵动着中国人的魂,爱国精神始终贯穿着这里的每个故事。这里故事离我们也许其实不远,也许就在我们身旁,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学习。站在融媒体时期的高度上,我们作为新一代媒体人的接班人,应当努力提升本身媒介修养,努力成为为新中国做出贡献全媒体人材!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0篇

周四下午,我们集体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视频,受益良多。我深知,要做一名好记者就要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一名好记者不光要讲好故事,还有恪守职业操守,进一步增强社会学责任感。在视频中,这些记者们通过照片和演讲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故事触动心灵,演讲引发共鸣,大家为正能量而热血沸腾,为捍卫共同的价值观而热泪盈眶,为记录这伟大的的时代而心潮澎湃。

《好记者讲好故事》每一位记者所亲历的故事,感人、亲切而有生动。每一个朴实无华的故事,犹如都化作了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泽仁拉姆记者所讲述的卓嘎和央宗一家的故事。两代人五十年如一日,坚持守护着脚下这片边疆国土,不畏惧大自然的狂风暴雪,也不畏惧邻国印度人的恐吓,甚至连家里至亲的遇难也没有令他们退缩。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完美诠释了“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短短八字,直抵人心,这凝聚的既是卓嘎和央宗一家坚守玉麦的决心力量,更是这两代人浓厚的爱国情怀。尽管玉麦位于极寒的青藏高原上,但我从一家人的坚守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也感受到了是我们的国旗、国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力量,共同建构起我们安全而美丽的中国。

除此之外,记者崔真真所讲述的她本人作为一名新闻主播,在融媒体中心发展下转型为一线记者的故事也让我深受触动。高跟鞋、运动鞋、雨鞋三双鞋见证了她职业转型的所走的道路。她从无知、迷茫,到踉踉跄跄地摸索到融媒体改革,到最后感受到了媒体融合的力量,走到演播室以外的世界,成功转型成为一名一线记者。而我作为一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也深知媒体融合的艰难,但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媒体人应对困难时的那份坚持,面对变化时的那份沉着,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接受磨练,满怀希望地迎接未来。

通过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新闻热情,看到了什么是新闻人的坚守和责任,让我反思这个时代的新闻意义,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讲好故事即使鼓励别人,也是教育自己。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拥有伟大的新闻传播理想,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了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记者的追求。今后更会脚踏实地,发现越越来越多的中国好人,挖掘越来越多的中国好故事,讲述越来越多的中国好梦想。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1篇

这世上写故事的人千千万万,作家、导演甚至是艺术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述说着不同的故事。有的故事通过文字来记录,有的故事通过影像来述说,有的故事通过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来呈现。那么,记者这类故事讲述者,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想,这应该从新闻本质的特征上寻找答案,那就是——真实性。不同于作家的文字、艺术家的画笔,记者通过真实的事实来讲述这个时代中你我的故事。

有人为博眼球,故意使用血腥暴力猎奇的内容去迎合读者的窥探欲;有人为取利益,字里行间煽动情绪,挑起纷争,掩埋真相;有人打着记者的名义,搜寻公司的黑料,上门勒索敲诈;有人仗着自媒体的称号,在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撕扯,批量制造只输出观点不顾事实的流量爆款文章。在今天这样的后真相时代,受众最看重的似乎是情绪的宣泄,而非事实的澄清。记者千辛万苦做出的调查报道,可能阅读的人寥寥无几。在市场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压榨之下,站在新闻道德的十字路口,记者面临着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

在“好记者讲好故事”——20XX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中,众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的故事,回答了新的时代环境下记者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回答了应该如何坚守新闻理想的问题,为奋战在一线或是即将踏入新闻行业的媒体人指明了方向。

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在我看来,能打动人心的故事就是好故事。不管是宏大如见证中国奇迹的故事,还是坚守如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转变的故事;无论是信仰如英雄连队的传承的故事,还是忠诚如一家人世代守护祖国边境线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不是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展现大时代”。正如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时代和国家是由一个又一个平凡的人组成的,展现他们身上的故事,也是从侧面反映时代和国家的变化与特征。

挖掘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故事,真实地记录和描写,自能准确地击中读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没有人喜欢冷冰冰地说教,也没有人喜欢夸大其词的宣传和不顾实际的赞美。许多新闻想要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树立正面的榜样,但是由于“假大空”的溢美之词,将人物包装成了“纸片人”,干瘪空洞没有血肉,反而弄巧成拙。一个好故事,应该以真实的事实为骨架,以独特的精神为神韵,以和人民的联系为经脉,惟其如此,才拥有打动人心的可能。

一个好故事的背后,包含着一个好记者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好记者写出的并不都是好故事,但是一个好故事必定由一个好记者写成。一个好记者,他应该是忠实地陈述事实,警惕地探索真相,温暖地传递价值。同时,好记者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去记录历史车轮的轨迹;更应该是故事的挖掘者,去洞察人性的幽微与丰富。

也许,探寻真相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和危险,暗访记者每一次深夜尾随都是和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较量,驻外记者亲历纷飞的战火,死亡就在一米开外;也许,采访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高原上到故事主人公的家的路走了四天,暴风雪让车无法开动,他们扛着摄像设备冒着风雪走了十几个小时。

一个好记者,总是想着离现场近一些,再近一些,“人民的关注在哪里,我们的舆论阵地就在哪里”;一个好记者,总是心系人民,扎根土地,“只有俯下身、沉下心,才能记录一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的故事”;一个好记者,总是不忘自己的使命,不忘党和人民的嘱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是媒体人的职责使命,也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初心”。

作为一个新闻人,我们理应具有大格局。借用百年前理学家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也可以看作是媒体人的新闻理想和追求的写照。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2篇

增强脚力见多识广。实践出真知,丰富的阅历是个人发展的基石。人生入世,正是在不断地“阅”和“历”中增长见识、了解常识、学习知识。增强脚力说到底就是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学习、强化提升。艺术创作如此,具体到办公室工作中亦然,不同的是,它体现着另一种形式的“阅历”。办公室的工作离不开对上级部门和领导指示的学习领会,离不开对各类文件材料的研读借鉴,离不开对各部门协会情况的了解掌握,只有在不断积累中开阔眼界、开辟境界,方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增强眼力拨云见雾。眼力是对脚力的提炼,我认为是分辨取舍之能力。没有良好的眼力,脚力再多也只是行人。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缺乏甄别能力,只会陷入无边际的信息谜团中,囿于低质量的资源迷宫内。只有具备洞彻事理的眼力,才能择优取精,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得规律,穿越浮云遮眼的表面寻求本质。具体到办公室工作中,各项事务接踵不断,各种材料浩如烟海,找到重点、抓住重点,才能增强科学性、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脑力明德惟馨。脑力是对眼力的升华,我认为是入脑入心之追求。脑力是统领,也是中心,是一切行动的指挥官。在文联工作中,增强脑力就是要强化“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发挥好文联联系党和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作为办公室的一员,就是要坚定服务大局的信念、坚持干事创业的热情、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用优异的工作实绩保障文联各项工作的开展。

增强笔力文从字顺。笔力是对脑力的具化,我认为是传达落实之关键。在当前的工作中,相对于视频音频等多媒体途径,文字依然是传达精神、部署安排、汇报工作、交流经验的主要手段,因此对每一位文联工作者来说,笔力都应是最基础的能力,也即行文要做到文从字顺。增强笔力能够促进脑力成果的转化。当然对于办公室来说,笔力的要求更高,形式也更为多样,上级指示、重要精神等要有遣词严谨的转达,活动讲话、经验交流等要有妙笔生花的表达。“四力”中,笔力居尾,但在事务中,良好的笔力却仅仅是开始。

我认为,“四力”是不可分割的系统,相互补充,更相互递进。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持续摸索,在学中做、在做中思,在思中实现提升。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3篇

正如徐焱所说的:“哪有甚么岁月静好!正式有像我们这样的媒体人和各行业勇于担当的人载体大家负重前行。固然,我们媒体人勇于做着1切的努力尝试,那是由于我们明白,我们背后有人民的支持,有党和政府做强力后盾。”记者历来都不是孤独的,在探访真相,发掘黑暗权势,在记者的背后有人民大众在支持着。新闻人做的是为百姓好的事情,不要怕那暂时的黑暗,由于未来1定是属于光明的,而暗访记者要做的事情,我想就是冲进去,为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而做成心义的事,做能够真逼真切帮助老百姓的事情,这就是记者的真理吧。

所有的记者都讲述着自己所见到的、认识到的、感悟到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平凡的我们不会去发现的平凡的事。所以只有用心去发现,才能够感遭到这些故事里所包含的真理。“1代人有1代人的奋斗历程。习总书记曾说:‘新时期的每位年轻人都具有出彩的机会’,而我们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真正美好仁慈的东西,永久的发光发亮。”这是来自衡水广播电视台的杜宁在她的演讲《新闻的导向,记者的职责》中所说的。

在记者的职责中,我认为,找准正确的第2落点、报导角度,拓展报导的广度和深度,让大众了解事情的真相、本质,为大众指引正确的方向,帮助大众构成正确的认识,澄清毛病的舆论,是1个重要方面。记者所发的每篇稿子,都应当为人们指引方向。

“做时期的记录着,做真谛的传播者,做中国梦的建设者。”在这个媒介飞速发展、融会新闻不断进步的时期,不管新闻人如何转型、如何与时俱进,不变的是对记者这份职业的坚守,对新闻真相的探访,对中国故事的讲述,对中国精神的传播。真正需要记者做的是冲进新闻的第1现场,去找到每个新闻中的中国故事,去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大国风采。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4篇

用记录传递温情,用语言传播真相。十位优秀记者讲述故事,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一个缩影 。每位记者都有自己的心结,但作为中国发展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心中灼热的爱国精神。

这里的每位记者都讲得十分出色,令我印象最深入的一名是桂嘉晨。一道桥,一座城,一个伟大的时期。"作为亲历者和记录者之一,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自豪。"桂嘉晨如是说。潮起潮落,寒来暑往3000多天,桂嘉晨和她的团队全程记录和见证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更使人振奋的是,她和她的团队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为中国忘我奉献的潜藏在基层大国工匠!其中,就有总工程师林鸣,他经历了四天两次全麻手术,却仍坚守岗位,为中国的发展献出气力。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就是中国变大变强的一个缩影。

刘万利是新华社的一位记者,出场的时候衣服上刺有国旗徽章,他最使人印象深入的是他对五星红旗的酷爱。不论是身处战乱的伊拉克,或是在其他和平的国度,他都非常酷爱这令他更令千千万万中国人感到非常亲切、安全、自豪的五星红旗。国旗代表成功,国旗代表希望,国旗代表稳定,国旗代表安全。在战争逃难时,难民挤压在埃及一侧,而中国人可以优先通关,一个难民恳求记者带他去埃及。这一幕无不让中国人自豪。

崔真真三双鞋的故事告知我们媒体人要适应网络电视客户端等新媒体,加快转型的必要性。淄博孩子掉入10米深坑10小时获救的直播改变了传播报导方式。这是一个融媒体时期,用不同载体传播是时期进步和发展的意味。

李承泽讲述了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建造的故事,总工程师段江涛带领团队日昼夜夜研究出适合的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在眼前。郝冲讲述了治沙的艰辛历程。牛玉琴在丈夫死后不卖树不改嫁,坚持造林11万亩;张应龙放弃外企工作加入治沙工程;石光银的儿子在运输树苗车祸身亡,仍没有动摇治沙的决心。军事记者杜鹃讲述了杨根思连队的故事。连队队长杨树朋在南苏丹维和军队维和时被子弹击中,给妻子买的香水从礼物变成遗物。张烁讲述了钟扬竭尽一生为中国建造出种子的诺亚方舟的感人故事;王颖则讲述了朱日和训练场小战士的亲切故事等等。

这里的每个故事都牵动着中国人的魂,爱国精神始终贯穿着这里的每个故事。这里故事离我们也许其实不远,也许就在我们身旁,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学习。站在融媒体时期的高度上,我们作为新一代媒体人的接班人,应当努力提升本身媒介修养,努力成为为新中国做出贡献全媒体人材!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5篇

作为中国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的记者节如约而至。在中国,“记者”这个荣光的名字,饱蘸了人们太多的梦想与期许,也承受着无法名状的挑战与压力。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用担当捍卫正义,用事实照见民生。他们的一言一行,始终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

记者节的设立,既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早在20XX年11月8日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带来了好的鞭策,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砥砺前行。特别是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进行时”,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应当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坚守“初心”,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在历史的航道中,总有一些重要的节点,犹如守望的灯塔,指明前行的方向,引领亿万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破浪前行。踏入时间的长河,广大新闻工作者就担负着“灯塔”和“指南针”的作用,他们用“笔力”记录着时代与重要的节点,当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走进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波澜壮阔,国家的面貌日新月异,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近了。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从精准扶贫第一线,到污染防治攻坚战现场……一支笔,一台摄像机,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战斗武器。正是有了记者的参与和记录,才让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求索、奋斗,以及砥砺前行路上每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变得更加清晰瑰丽。广大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做美好新时代的“创造者”,不忘初心,以过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营造更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坚守“初心”,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也是新闻工作者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记者们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时刻不忘加强学习,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规律,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风格勇于改进创新,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方能为受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新闻报道,让你手中的笔,不断创作出有温度、有力量的新闻作品。为人民立言,展现新时代百姓风采,不断推出“沾泥土”“冒热气”的报道,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让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了彰显,让正能量得到了弘扬。

坚守“初心”,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人民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人,如砚般坚不可摧的厚实基础,新闻舆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人民为中心开展,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思想动力。好的新闻舆论是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能够起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作为新闻工作,我们要讲人民听得懂的话,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写人民看得懂的文,转作风,坚持人民导向;改文风,让文章多点“泥土味”,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与人民产生共鸣,凝聚民心,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当好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坚守“初心”,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所以更需要公平正义。只有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以实际成效切实的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其中的党性原则、导向要求、人民立场和科学规律、创新规律,将自己锻造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纸上波澜,记录历史精彩;笔底春秋,助推时代进程。在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到来之际,衷心祝愿奋斗在新闻事业一线的记者们工作顺心,记者节再出发,用“初心”谱写一曲华章。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6篇

第二期主题教育,已接近尾声,在主题教育期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了大家的“口头禅”,也让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对自己有了更大的要求和追求。我觉得年轻的党员干部要在职场站稳脚跟“精神头”“硬笔头”“上进头”,这“三头”缺一不可。

突出一身“精神头”,显出“心中”热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是首要的”。年轻的党员干部要有朝气和活力,干活有积极性,要为单位带来新鲜的气息。我觉得“精神头”分两种,一种是直观给人的,一种是给人以习惯的。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可以直观反映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在机关上班要注重仪表仪容,不能让别人觉得“邋遢”,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怎么能处理好事情呢。不能每天让别人觉得你没有精神,要让别人看到你都感觉到身上有一股“积极性”。另一种则是反映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党员干部在工作时,要“狠”,不是对别人“狠”,而是对自己“狠”。安排给自己的工作,绝不推诿、避之,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要200%的严格要求,对自己负责的事情,要做到“无能为力”。同事们看你有着这样的“精神头”会激发他们更加认真做事的“积极性”。一个人的精神,可以引领整个单位的人前进。如果党员干部没有“精神头”,必将会导致工作上的失误,久而久之就没有了责任心和责任感,也就不会再有以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练就一手“硬笔头”,写出“走心”文章。材料写作能力是职场生活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年轻干部要多读、多写、多思考,练就一手有思想、有条理、有情感的“硬笔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写材料、做文章对于已然成为了工作中的“雷区”,避犹不及。不要把写材料当成是一种负担,要把它当成是提高自身的一次机会,我们要先克服“懒提笔”“提笔难”这两关。有些年轻干部因为担心写不好、写出错,遇到写作任务便能推就推,生怕缺点外露,丢了面子。事实上,作为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干部,对于公文写作通常是“白纸一张”,经验不足、认知有限,因而文笔稚嫩、内容单薄,这都在情理之中。只有不断试错、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门道”。“笔杆如剑多磨砺,稿纸作山勤登攀”。党员干部练就一手“硬笔头”,才能写出真正“走心”的好文章,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更好落地生根。

持续一股“上进头”,走出“精彩”人生。“不想当司令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领导的干部也不是好干部”。党员干部虽不能一味为了升官而升官,但要是没有目标,何来上进;没有追求,何来奋斗;没有理想,何来追逐。每天的工作可以说是枯燥又乏味的,如果没有心中所求,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如“行尸走肉”一般。做事都不会用心去做,只是为了完成每天交代的任务而已。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一颗力求上进的心,要有一股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始终保持永远向前的姿态,才能在工作中锐意进取,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创新工作思路,才能在困难面前敢于担当,也才能成为一名跑起干大事、跳起摸最高、静下来登高望远的领头雁。“上进”还需要党员干部不断地学习充电,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只有我们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积极上进,才能跟紧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7篇

周四下午,我们集体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视频,受益很多。我深知,要做一位好记者就要为实现中国梦传递。一位好记者不光要讲好故事,还有恪守职业操守,进一步增强社会学责任感。在视频中,这些记者们通过照片和演讲的情势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故事震动心灵,演讲引发共鸣,大家为而热血沸腾,为捍卫共同的价值观而百感交集,为记录这伟大的的时期而心潮澎湃。

《好记者讲好故事》每位记者所亲历的故事,感人、亲切而有生动。每个朴实无华的故事,犹如都化作了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泽仁拉姆记者所讲述的卓嘎和央宗一家的故事。两代人五十年如一日,坚持守护着脚下这片边疆国土,不畏惧大自然的狂风暴雪,也不畏惧邻国印度人的恐吓,乃至连家里至亲的遇难也没有令他们畏缩。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完善诠释了“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短短八字,直抵人心,这凝聚的既是卓嘎和央宗一家坚守玉麦的决心气力,更是这两代人浓厚的爱国情怀。虽然玉麦位于极寒的青藏高原上,但我从一家人的坚守中感遭到了无尽的温暖,也感遭到了是我们的国旗、国家、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气力,共同建构起我们安全而美丽的中国。

除此以外,记者崔真真所讲述的她本人作为一位新闻主播,在融媒体中心发展下转型为一线记者的故事也让我深受震动。高跟鞋、运动鞋、雨鞋三双鞋见证了她职业转型的所走的道路。她从无知、迷茫,到踉踉蹡跄地摸索到融媒体改革,到最后感遭到了媒体融会的气力,走到演播室之外的世界,成功转型成为一位一线记者。而我作为一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也深知媒体融会的艰巨,但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媒体人应对困难时的那份坚持,面对变化时的那份冷静,在媒体融会发展的时期,我们更应当接受磨练,满怀希望地迎接未来。

通过凝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新闻热忱,看到了甚么是新闻人的坚守和责任,让我反思这个时期的新闻意义,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讲好故事即便鼓励他人,也是教育自己。作为一位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具有伟大的新闻传播理想,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心,坚定了做一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记者的寻求。今后更会脚踏实地,发现越愈来愈多的中国好人,发掘愈来愈多的中国好故事,讲述愈来愈多的中国好梦想。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8篇

去年年初,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位只有14岁的少年马永恩身上。中午一放学,别的学生都要去学校食堂吃饭,可马永恩却要急着往家赶,要给瘫痪在床的爸爸做饭吃。采访中,我们注意到,小__骑的自行车脚蹬子磨得只剩下两根光秃秃的铁棍,换一个新的也就几块钱,可小__舍不得,他得省钱给爸爸买药吃。

回到家,一进门,小__会习惯性地喊上一声“爸”,听到回答声,他才放心地知道爸爸还活着。我们也采访报道过很多类似的苦难家庭,常规报道很难取得突破,但是我们感觉到了小__身上的那份正能量,如果进行深入挖掘,我们相信小__的事迹一定能影响更多的人。

节假日,小__还会骑着三轮车带着爸爸去地里捡花生。这些都是我们最关注的细节,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父子俩身上的每一处细节都能轻易触及我们内心最敏感的地方。有一个我印象极深的镜头,我们在和马小全聊天时,小__就坐在旁边的三轮车上,边吃花生边晃悠着双腿,那是他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候,爸爸有人说话,他有零食可吃,那一刻的镜头被放慢、拉长,这个特殊的农家里充满了温馨,可这情景却让我们内心颤抖。看着小__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笑容,我们的目光穿过小院的树木,多想在这个小院的上空能够听到父子俩爽朗的笑声啊。

小__的事迹,我们一共去平舆6次,12天时间,采访对象近20个,拍摄素材16个小时近1000分钟。20XX年,央视一套,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现场,小__就坐在台下,颁奖典礼主持人在讲述上台领奖的10名孝心少年和20名像小__一样的孝心少年。镜头扫过的嘉宾满含热泪,电视机前的观众为这些小小年纪就撑起一个家庭的孩子们而心酸和骄傲。我们作为发现、记录、传播这些孝心故事的人,内心充满了自豪,这份自豪就是带给观众止不住的泪水、停不了的掌声和心灵的触动。

现在,小__搬到了离学校很近的地方,照顾爸爸也方便了,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寻“做一名医生”的梦。我们也要继续出发,去寻找那些撑起这个社会精神高地的人,并把这份精神力量传递下去。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19篇

什么样的记者才是好记者?新闻人如何践行“四力”?昨天下午,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以及市记协主办的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第五片区赛在区广播电视台举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朝彬出席活动。

推广必看!!腋下狐臭一个简单的祛除方法,不看后悔!

来自江北、大渡口、大足、云阳等区县媒体的20名一线记者走上讲台,围绕“增强‘四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主题,深情讲述自己职业生涯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推广大家都在看!为什么空姐下了飞机后,都会去五星级酒店?说出来你都不敢相信!

大足区广播电视台的彭惟,她的“好故事”是以《追寻》为题,为现场观众讲述了抗美援朝老军人王耳昌,从上海回到大足探寻英雄杨国良足迹的故事。她说,感谢这次采访经历,让她看到了一位老人心中的那份执着和坚定,更是学习到了他们身上的英雄精神。同时还要感恩自己的职业,可以用心去感受新时代的正能量,去不断沉淀自己,为新时代传递更多的真情故事。

在距离地面718米陡峭悬崖上做保洁的吴贵生夫妇;用生命坚守扶贫岗位的90后专职干部王英;不忘入党初心,退休不离岗坚守服务23年的90岁老党员李玉珍;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感动了现场的每位观众,展示了新时代记者扎根基层、心怀人民、践行“四力”的良好形象。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大足区广播电视台彭惟、酉阳县广播电视台金剑、云阳县电视台付骜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他们也将晋级参加重庆市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总决赛。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第20篇

今天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很感人也非常激励人心,是一个不错的节目!使我和孩子都受到了不小的启发和鼓舞,增强了为社会增加正能量的强烈使命感。

在观看的过程中,孩子看的很认真,也很认真的去听去理解。每个小故事都那么投入。偶尔的会问一些不太理解的问题和词语。伴随故事的情节或是感动或是开心或是兴奋鼓舞。

看完这个节目,里面每个故事人物都是那么经典,感受着那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我们从中受到了不小的教育和启发,在她的成长中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也有不少收获。付出得到收获,努力获得成功。作为家长的使命和责任就是:“用爱心去观察感受孩子,去爱护和关心孩子。”但并不是所谓的溺爱,而是用心去引导孩子,做到心灵的共鸣。作做为家长应该去提示、鼓励,去保护孩子。来培养孩子的和平无私的大爱精神,做个明白人,这也是做家长的本份。

在孩子学习的这个阶段,不单单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理解。作为老师要有积极、乐观、不妥协的精神。让孩子在这个信息化飞速的时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在她的人生漫漫长征路上茁壮成长,从而学到更多的东西。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集合2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