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本文为大家分享巩固提升方案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一、工作目标
按照“整治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力争通过规范提升行动,实现食品小作坊规范化生产,有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过示范点创建,打造出生产过程管控严格、食品安全有效保障的标杆单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小作坊示范典型,基本形成一点带一片的良好示范带动格局,推动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型升级,引导和推动全县小作坊规范生产、健康发展。争取20xx年底前,发证食品小作坊监管覆盖率100%,从业者食品安全必备知识知晓率100%,建立监管档案率100%,对食品小作坊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50%;到20xx年底,全县打造1—2个小作坊示范点。
二、主要任务
(一)规范提升标准。督促食品小作坊按照省地方标准《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规范》(DB37/T3841—20xx)组织生产,全面落实亮证经营、安全承诺、场所清洁、原料查验、单据留存、操作规范、检验验证、标签合规“八项要求”。食品小作坊对所生产销售的食品安全负责,保证所生产销售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二)完善督导档案。各镇(街)市场监管所要集中时段、集中力量,组织开展本辖区食品小作坊全面普查摸底工作并建立档案,详细记录食品小作坊名称、生产地址、业主姓名等身份信息、生产加工食品品种、使用的食品原料及添加剂、产品包装形式、销售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实行动态管理,做好日常监管。
(三)实行区域整治。县局组织开展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集中区域的整治工作,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列出风险隐患清单,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确保整治工作责任落实到位,风险隐患及时化解,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严防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四)推动提档升级。各市场监管所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精准帮扶,促进食品小作坊规范有序发展。鼓励和支持食品小作坊运用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理念,改进生产经营条件和工艺技术,逐步做大做强。
(五)严查违法行为。各市场监管所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未取得登记证的食品小作坊,依法进行查处;严厉打击食品小作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六)健全退出机制。对于在经营场所内现场制售食品行为,严格按照《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市监食生字〔20xx〕3号)文件精神规定,实施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对已经按食品小作坊进行登记的现场制售食品经营者,要建立退出机制,逐步将其纳入食品经营许可管理。
(七)构建诚信体系。加快食品小作坊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制度,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健全奖惩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小作坊登记信息、监督检查信息、产品抽检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引导消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管理、督促行业自律,营造食品安全诚信环境,培育食品安全诚信文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监督检查。各市场监管所要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根据辖区内食品小作坊的数量、分布、和自身监管力量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计划,年底前确保实现本方案中明确的目标任务,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小作坊进行检查。
(二)加大培训力度。对食品小作坊业户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增强食品小作坊业主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督促、指导食品小作坊依法依规生产经营,保证持续符合生产规范要求。
(三)强化监督抽检。以食品安全舆情、日常监督检查和投诉举报情况为导向,加大对食品小作坊生产的地方特色食品、节庆食品、旅游销售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抽检力度,力争20xx年底实现食品小作坊年度抽检覆盖率50%以上。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时处置,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到100%。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4号)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教师〔20xx〕2号)的文件精神,推动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结合县的实际情况,现就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xx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全员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一)做好整体规划
我县现有各类学校26所,其中普通中学8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独立初中6所)、中职学校1所、小学12所、幼儿园4所、特教学校1所,另有37个教学点。全县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职工1483人,其中中学教师684人,小学教师670人,幼儿园教师94人,其它事业单位35人。此外,临聘人员543人,其中:代课教师226人。教师基本上都已参与了提升工程1.0的项目学习,初步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并可以应用于平日教育教学活动,但层次水平有所区别。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相对完备,大多数学校处于多媒体环境,部分学校处于混合式环境,少数学校为智慧教学环境。依据现有实际情况,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将分年度、分层次组织实施,确保在20xx年前以整校推进的模式完成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完成提升工程2.0培训与能力考核这一目标。根据省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的整体安排,20xx年提升工程2.0项目启动年,完成首批示范校教师的培训和能力考核,通过示范校先行先试,探路子、建模子;20xx年完成全县其余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能力考核。
(二)探索培训机制
建立“全县统筹、各校负责、培训助力、学校自主、全员参与”五位一体的协同培训机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机制;校长牵头,自主研修,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研修计划,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打造培训团队
整合区域内的培训、教研、电教、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组建专兼职培训、测评团队。各个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建相应团队,为顺利开展培训工作保驾护航。
(四)做好帮扶工作
针对信息技术环境薄弱的学校、乡村教师,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培训方式;发挥县学科骨干教师的辐射帮带作用,探索名师远程课堂,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整体提升县信息化管理、教学能力。
(五)保障服务体系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分层分类培训需求,依据《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优化培训指导团队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指导的针对性;激励开放建议,资源共享;变革评价方式,提高测评助学精准性。
二、主要措施
(一)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
中小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由校长领衔、学科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采取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组织学校的管理团队参加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专项培训,着重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混合式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应用考核能力。
(二)提升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
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专职培训教师、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进入培训指导团队,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指导团队。依托教师培训机构课程资源,采用专题研修和分类培训相结合,遴选指导团队参加专项培训。指导团队要探索“互联网+教研”的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三)实现校本研修的常态化,充分发挥教研作用
各学校要围绕本校的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制定校本研修规划,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建校级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团队,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索“互联网+教研”、公益直播课堂等活动。学校要确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应用考核的类别和数量,组织开展多元评价机制,开展常态化监测,监测结果记入教师继续教学分档案。
教研组长是校本研修的主力军,是带动教研组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组织者。教研组长根据学校制定的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围绕学科课程标准,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教学软件组织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努力打造“技术创新课堂”,引领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四)利用片区教研交流活动,带动区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借助片区教研、大集备等形式,采取“龙头校”牵头的形式,加强教学共同体建设。带动区域内各校的共同发展,使信息技术薄弱校有法可循,有样可学,有人来帮。
(五)做好指导与测评工作
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评指标》围绕组织领导、基本条件、培训业务、应用技能、创新发展等内容进行测评;注重课堂教学、现场说课、网络作品等成果的评价与选拔。按照测评方案,采用学校测评与专家(抽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评。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管理。
制定县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指导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混合式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二)明确主体责任
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科学统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支持力度。中小学校是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围绕目标和规划开展校本研修,支持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落实全员信息化培训学分要求,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三)建立主动应用机制
要出台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以及规划本县(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工作,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建立推动学校与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制度等。
(四)做好监管评估
教育局将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现场检查的方式,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导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切实改变我县政法各部门满意度整体落后的现状,确保我县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排位前移,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升我办干部职工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文,现结合我办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确保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群众对政法部门的满意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成立我办提高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为确保本次上门入户宣传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本办将宣传工作任务包干到人,实行每个干部到“三送”挂点村一个村至少10户进行宣传,宣传资料要发放到每一户包干的农户手上,使上门入户宣传真正取得实效。
2、加强单位内保和群防群治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内保组织,落实经费和措施,提高防控能力。切实做好单位安全保卫工作,实行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工作制度,提升干部职工防突发事件工作能力。加大对单位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规范车辆停放及环境卫生整治。增强领导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实行统一领导,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3、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内保组织,落实经费和措施,提高防控能力,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4、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四、工作要求
1、要提高认识。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满意度事关发展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县委县政府的形象。全体干部职工要与社会各界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综合施策,全力维护社会治安良好局面,真正使人民群众满意。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吃拿卡要”等现象。
2、要加强领导。各班子成员务必要高度重视提高公众安全感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把公众安全感测评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来抓,变压力为动力,把提升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尺。
3、落实责任。要切实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确保我办在全县公众安全感调查测评中取得好成绩。
4、营造氛围。要坚持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要注重实效。各股室要认真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责,采取多种行之有效措施,认真抓好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要通过开展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力求使本办公众安全感有所提高,干部、职工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有明显提升。
为巩固20xx年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成效,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按照《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年提升工程20xx年实施方案》要求,结合20xx年街道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情况,特制定《街道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20xx年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目标,以选树典型、正面引导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活动为重点,力争在交通不文明行为治理、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治理、网上不文明行为治理、食品行业诚信经营、窗口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五个方面取得新成效,巩固街道“自治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确保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二、主要项目
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治理
项目内容:
对公共场所随意丢弃垃圾、随地吐痰等现象进行治理,增强市民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项目措施:
对社区居民房前屋后随意丢弃垃圾问题,发挥小区物业、环卫、居委会、楼栋长、单元长作用,形成物业环卫劝导与监管,居委会总体协调,楼栋长、单元长逐户宣传,遏制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组织志愿者对随意丢弃垃圾行为进行巡查、监督、劝导。
责任部门:城管办、社区建设办、各社区
三、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责任部门和社区要将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结合五个项目20xx年工程进展情况,制定20xx年工作方案、运行大表及长效管理办法。每月25日前向街道党群办报送月度工作总结及图片。
2.建立机制,定期考核。党群办要对每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每季度向区委宣传部汇报。
3.重在基层,全民参与。广泛开展主题突出、参与面广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市民、外来务工人员争做文明市民、争当道德模范。
4.强化宣传,全面报道。启动“做文明有礼的人”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力求覆盖到街道市民及外来务工、经商人员。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美丽春城、宜居昆明“建设,根据《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关于印发<昆明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通知》(昆办发〔20xx〕29号)的总体安排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云南省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和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以建设人文魅力核心区为目标,以城乡规划为引领,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为建设“美丽春城、宜居昆明”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
二、工作目标
按照干净、整洁、靓丽、优美的要求,全面开展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从老旧小区街道、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入手,着力打造美丽五华、美丽乡村、美丽家园。20xx年,全面动员、全民行动,全面启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20xx年巩固整治成果,形成稳定的长效管理机制,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乡人居环境、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得到根本改观,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文明卫生素质明显提升。
三、基本原则
——,辖区负责。办事处领导负责网格责任制结合起来,把管理城市与经营城市结合起来,把奖励与惩罚结合起来,,管理下沉、重心下移、职责明晰,全面落实辖区负责制。
——突出重点,全面覆盖。针对脏、乱、差、堵等突出问题,按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要求,突出重点,实施综合整治;加强薄弱环节,消除管理盲区,真正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全民动员,社会共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及各方面积极性,广泛动员辖区机关、企业、部队、学校、经营户等主动参与,切实发挥城市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政府主导、人人参与,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健全机制,长效保持。坚持集中攻坚与长效保持相结合,既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又积极探索城乡清洁工作市场化、公司化、专业化的路径和办法,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长效保持、永久保洁。
四、组织保障
(一)成立华山街道办事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各科室负责人及社区负责人负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各项工作,研究制定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政策,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其中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网络化管理等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做好相关工作。
五、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城市“四治”行动
1.治乱—治理市容环境乱象
按照“健全机制、集中整治,条块结合、辖区负责,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原则,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标准和要求,依法对“门前三包”落实不力、占道经营屡治屡弹、工地管理不规范、渣土泼洒污染严重、车辆乱停乱放及乱排乱倒、乱贴乱画、流浪乞讨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等“六大乱象”进行集中整治,使城乡环境明显好转,城市更加宜居。20xx年制定整治方案,全面启动市容环境乱象整治工作;20xx年市容环境明显好转;20xx年有关问题得到彻底整改。
(1)整治“门前三包”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定人、定时、定路、定责,建立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监督、管理、服务体系。加大对“门前三包”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各街道和社区要全面落实辖区负责制,切实加强对辖区商家、经营户落实“门前三包”情况的巡查、考核、评比,不断提高“门前三包”的签约率和履约率。华山街道办事处配合城管、公安、环保、卫生、工商、绿化、食药监等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对违反“门前三包”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查处。积极推进“门前三包”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运营,切实提高“门前三包”的实效性。
(2)整治占道经营屡治屡弹的乱象。加强联动执法,集中整治占道经营,对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的占道摊点进行坚决取缔。集中清理占用道路进行制作、加工、修理、经营的场所和摊亭;重点整治占用机动车道、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摆摊设点的行为;重点整治在城市主次干道、过街天桥、立交桥下层道路非法经营、占道经营及各类私搭乱建、违章堆放占压道路的行为。在确保市容整洁有序的基础上,挖掘市场潜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开展“引摊入市”工作,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3)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以保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健康,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地域文化内涵,提升绿地景观品质核心。
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家园,让人民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根据安监局组织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培训的规定,我公司将紧紧围绕安监局提出的要求,认真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目前公司的生产管理基础还很薄弱,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们做强做优、科学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安全生产管理是重要的基础管理,急需开展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提升活动。为了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向管理要安全、要效益,现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提升方案,以全面实施。
一、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打造严谨的安全管理队伍
(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综合办公室作为归口管理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每半年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安全办公室作为分管部门,按照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计划,编制安全教育培训材料和落实器材准备,分级实施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和特种安全教育,并协助综合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评估和改进。
(二)坚持动态的素质提升管理。生产部每半年动态开展岗位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应急救护和处置方法,安全生产办公室协助综合办每年度定期考评各级人员的安全工作能力符合岗位要求,其中,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新员工、驾驶员、工作负责人须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三)开展科学的安全目标责任管理。每年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安全生产职责,制定相应的目标控制措施。安全生产办公室按半年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纠偏,以及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
二、提高设备正常运行水平,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一)规范设备基础管理。制定并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保证设备分工合理、责任到岗;组织制定并落实设备管理规划和年度管理计划;建立和完善设备质量标准、设备异常情况管理等制度,明确相应工作程序和流程。加强设备档案管理,分类建立完善设备台帐、技术资料和工艺流程图等资料台账。
(二)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开机值班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并严格落实制度;当班中认真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合理调整设备状态参数,正确处理设备异常情况;根据设备状况,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并做好各类运行记录;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设备检修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监督、验收等工作。
(三)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机修组负责实行标准化检修维护管理,编制检修作业流程;对重大检修项目制定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严格执行机修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严格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实行检修质量过程控制和监督制度。每月定期评价分析设备、设施安全性状况,做好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并做好相关台账和检查记录。
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标准管理考评
(一)正确运用最新法规和标准规范。安全生产办公室和生产部负责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设备技术的标准规范等;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同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企业的规章制度,贯彻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
(二)定期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并且每年至少一次对公司所执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检修、运行等规程的有效性组织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完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每年发布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规程等清单;每3~5年对有关制度、规程进行一次全面修订、重新印刷发布。
(三)严格各项标准的管理考评。必须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和评价,安全生产办公室每半年实行奖惩考核。安全记录档案至少包括:车间巡检记录、检修记录、不安全事件记录、事故调查报告、培训记录、安全生产月活动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
四、形成特色安全文化,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一)形成积极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综合办和安全生产办公室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倡导全员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本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引导生产从业人员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形成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二)严格班前、班后会安全教育培训。生产部的班前会要结合工作任务、设备及系统运行方式做好危险点分析,布置安全措施,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工作结束应及时总结当班工作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完善生产保护系统,确保生产设施安全
(一)严格生产厂区安全制度。制定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出入人员、车辆和物品的安全检查,防止发生外力破坏、盗窃、恐怖袭击等事件。对重要生产场所实行分区管理,严格重要生产现场准入制度。
(二)实施有效的生产设施安全措施。建立生产设施区台账和检查记录,对危险场所和设备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识。人防方面在重要的'设施、生产场所周边设置固定、流动岗位,对人、车进行检查。物防方面要及时加固、修缮重要生产场所的防护体,按照需求配置、更新安防器材和防暴装置,并维护管理到位。
(三)强化节假节日、重大时段的安全。在节假节日、活动时段,安全保卫人员加强巡视检查。并要求主要领导的手机应24小时开机,遇紧急情况随时联系。
六、强化作业安全管理,提高现场安全可靠性
(一)不断完善生产现场设施安全。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每周对车间内外的清洁完整进行检查,要求无积水、油、杂物,门口、通道、等处无杂物阻塞,吊装处的栏杆、盖板、护板等设施符合现场安全要求,生产现场紧急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机修组负责机器的转动部分的防护齐全、完整;生产场所常用照明应保证足够亮度,仪表盘、通道以及机械转动部分和高温表面等地方光亮充足;常用照明与事故照明定期切换并有记录,应急照明齐全;容器等设备保温齐全、完整,表面温度符合要求;临时电源线路敷设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二)严格反“三违”制度管理。生产部门进行常态化反“三违”管理,对于高处作业必须遵守安全管理规定,有关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防止落物伤人、落物损坏设备等安全防护措施;起重设备设施必须定期进行规范检验,确保工作性能良好;起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重大物件起吊须制定安全方案,落实安全措施,并有专业技术人员指挥;焊接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焊接作业现场有可靠的防火措施;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电气安全知识,掌握使用方法并在有效期内正确使用;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完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消防培训和演习,作业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性能、布置和使用方法,现场动火有人监护,且防火措施落实;制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厂区交通安全设施,定期对机动车辆检测和检验,保证机动车辆车况良好;行吊、叉车等的起重机械部分符合起重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合理规划厂区车辆路线,确保车辆行车安全。
(三)加强相关方安全管理。公司建立完善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确认相关方具有相应安全生产资质,审查相关方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任务要求,并建立合格相关方名录和档案;与相关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审查相关方制定的作业任务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安全生产办公室和相关方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和安全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
(三)根据生产特点进行专项整治。对特种设备的作业,制订安全管理标准,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确保人身安全;制订检查记录表,下发各岗位,督促实施到位。
(四)切实加强防止失误操作的隐患管理。制定接地线管理、配电柜上锁管理、生产区标志标识管理、阀门上锁管理等标准,完善标牌、标识,张贴电气安全操作提示语等。
七、重视职业危害管理,保障员工人身健康
(一)加强急性职业危害区域的管制。生产部负责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应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并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二)确保职业危害的防护保障。公司按照法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必要的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器具,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综合办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安排相关岗位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三)采取降低职业危害程度的有效措施。对于拉丝区域作业的人员均配备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对高噪声设备需采取降低噪声的有效措施,并在区域内设置噪声提示标志,在此区域作业的人员应配备耳塞等防护用品。
八、规范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加强应急规章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的应急工作体系,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以及应急工作机构,明确应急工作职责和分工。安全办公室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应急管理和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确保应急管理和应急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二)完善应急预案的登记审核和发布实施。安全生产办公室结合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按照安监局的应急文件编制导则的要求,制定完善公司应急预案,并及时报送安监局进行审核等记,在公司内部加强专业化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制定具体的年度应急演练工作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等应急演练,并适时开展联合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建立预案备案、评审制度,根据评审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应当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预案修订结果须详细记录。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培训;定期开展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能力培训以及重点岗位员工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四)落实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管理。安全生产办公室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与当地有关部门互联互通的应急平台体系和移动应急平台;在内部加强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维护管理,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补充及紧急调拨、配送体系。
(五)建立完善应急预警系统。公司各部门切实加强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和各类外部因素的监测和预警;安全生产办公室要建立与气象、水利、地震、消防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获取各类应急信息,并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六)应急响应与事故救援。应急领导小组以及应急工作机构针对不同级别的响应,做好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和现场救援、应急资源调配等应急响应工作;在明确应急处置结束后,相关部门要做好突发事件后果的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污染物处理、善后理赔、应急能力评估、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和改进等后期处置工作。
九、实施绩效考评,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绩效评定制度,明确对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现场安全状况、安全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的方法、组织、周期、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测量评估出可量化的绩效指标,制定安全绩效考评实施细则,并认真贯彻执行。
(二)实施绩效评定考核。公司每年一次开展对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形成评价报告,以文件形式将结果向各部门、外单位和员工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公司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有关岗位兑现奖惩。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三)以考评管理促绩效改进。公司根据安全生产管理评定结果,组织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和措施,实施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的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绩效;同时对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评估和分析出的问题由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办公室讨论提出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纳入下一周期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计划当中。各相关部门、外单位对绩效评价提出的改进措施,需认真进行落实,保证绩效改进落实到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纪委有关要求,进一步做细做实全乡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宣传工作,强化作风建设,增强宣传效果,助推脱贫攻坚,现就完善提升扶贫纪律宣传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突出扶贫领域纪律宣传的政治性、警示性、实效性,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查漏补缺,按照规范化要求,进一步完善提升,实现乡村扶贫纪律宣传标语上墙持久性、全覆盖、规范化。通过宣传标语入村入户,让乡村干部知敬畏、存戒惧。
二、具体要求
(一)标语布置范围
标语布置按照全覆盖的要求进行
国道、省道、县乡公路沿线每个行政村境内1条,布置在道路两旁视野开阔、视线良好的墙体或实物上;
乡政府所在地(即圩镇)2条,布置在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超市(集市、小卖场)、便民服务中心、公交车站点等人口集中或来往频繁的地方;
乡政府院内布置1条;
行政村村部门口或院内布置1条;
每个自然村(即人口较集中的村民小组)2条,布置在村小(幼儿园)、卫生室、超市(集市、小卖部)、公交车站点等人口集中或来往频繁的地方。
标语刷写要按照规范性要求操作标语一律刷写在醒目的地方,不得刷写在边边角角、无人出入的地方;标语要刷写在较正规的场所,不得刷写在猪栏、厕所、残破墙等不严肃的地方;标语刷写在视线较高的地方,双排标语距地面不低于3米,单排标语距地面不低于8米;标语书写要规范,字体标准,不得有错别字、字迹潦草、不工整等。
(二)标语布置方式
标语布置一律按持久性要求书写
国道两旁和乡政府、圩镇、行政村村部的标语可以喷绘、喷漆等方式制作张贴;
省道和乡村道路两旁、自然村标语,原则上以喷漆为主,要求字体规范;
新农村建设点、乡村旅游景点的标语,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做到美观大方。
(三)标语规范内容
以省纪委遴选的2条标语为主,也可以结合本地方特色,创作适合本地宣传的标语,但须经县纪委审定;
政策类、激励类、警示类标语要统筹安排,相邻区域不重复,其中警示类标语不少于二分之一;
所有标语均应落款,并标注举报电话12388。
(四)宣传栏和举报箱的设置
乡政府、行政村村部应有“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宣传栏”,专栏内容包含监督事项和落款,并标注乡举报方式(见样板)。同时,可在附近设置举报箱,方便群众举报。
三、保障措施
各村要对扶贫纪律宣传标语上墙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完善提升。能完善的完善,不能推倒重来,比如原有标语没有举报方式的,加上即可,等等;对需新增标语的数量、内容、位置等,列出任务清单,报县纪委同意后实施。
四、督促检查
各村要高度重视扶贫纪律宣传工作;不折不扣的做好本地标语上墙工作。
严肃问责。请各村在20xx年6月底全面完成本地标语上墙工作。对未如期完成任务、工作落实不到位、或提供虚假情况、整改不力的予以严肃问责。
为进一步提升xx整体形象,优化人居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国道沿线重点路段开展“三整治三提升”活动工作方案》和《xx县市容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市容环境治理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城市管理目标,落实好市容市貌井然有序的工作开展,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现状,建设生态、活力、幸福新xx。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三整治三提升”活动,城市乱扔乱倒、乱贴乱画、乱披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现象基本杜绝,卫生环境、道路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居民文明指数、安全指数、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市容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为xx振兴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容环境保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明确责任分工,设立两个活动专项整治机构。
四、整治时间
20xx年7月6日至12月31日
五、整治内容
(一)环境卫生整治
1.全面整治路段沿线两旁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确保无积存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无卫生死角。
2.整治路段沿线两旁的排水沟淤泥,清除杂物杂草,保持排水沟畅通,保持公路两旁无杂物堆放和随意种植农作物现象。
3.按照优美整齐的原则,整治路段沿线的行道树、绿化带。
4.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整治店铺门口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加大对沿线店铺乱扔乱倒垃圾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持路段沿线店铺门前的整洁统一。
5.加强路段沿线摊点的保洁管理,确保摊收场清。
6.整治沿线商户、洗车场店等场所随意排放污水问题,实行谁污染谁负责清理。
7.整治路段沿线裸露及陈旧立面楼房的墙漆粉刷亮化工作,对墙漆粉刷验收达标的实行政府奖补(颜色统一按照城建局设计的标准),奖补标准统一按市场均价50%奖补。
(二)公共秩序整治
1.对责任路段的环境整治,达到“八个无”的要求:无违法广告、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载体、无违法非公路标志、无路基路肩边坡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无公路用地范围内堆积物。
2.全面整顿责任路段两旁占道经营、占路为市的行为,规范设置摊点,全面清理公路两旁占用公共部位经营和堆放物品。
3.规范流动摊贩管理,做到规范有序、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取缔占道经营、摆摊设点。
4.整治车辆乱停乱放、侵占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违规停放等行为,引导规范沿线两旁车辆有序整齐摆放,清除路障,保持畅通。
(三)乱搭乱建整治
1.整治责任路段商店招牌,特别是对破损、锈蚀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店招牌匾进行集中整治,确保责任路段店招牌匾相对规范统一,逐步达到整齐、协调、美观、安全。
2.全面整治路段沿线、店铺立面各类标语、横幅、帐篷、遮阳布等“乱披乱挂”行为。
3.整顿路段周边电力、通讯等网线,逐步推动各类架空线缆全部入地,美化城镇形象。
六、几点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三整治、三提升”活动是提升xx整体形象、优化人民环境的重要举措,全局干部职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要部署上来,在局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到活动上来,端正态度,坚决克服畏难情绪,不折不扣地把整治任务落实到位。
2.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全局上下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市容市貌和国道沿线整治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各司其职,主动靠前,对照整治范围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摸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要加大治理力度,抓准治理问题的难点和关键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治任务。
3.做好宣传,营造氛围。要利用上门走访、发放宣传手册、悬挂横幅等形式,向责任路段的居民、商户宣传此次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取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打好环境治理工作的“预防针”,增强活动开展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4.加强调度,落实责任。局两个活动整治机构要按照每个时间节点要求抓好落实,局活动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环境整治活动的调度,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要狠抓责任的落实,对落实不力,被县委、县政府督查组点名通报批评的,相关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年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村医生服务能力,确保村卫生室发挥作用,切实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农村在岗卫生人员培养,提升我县农村卫生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力争达到一村一名掌握基本医疗技能、了解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合格村医。结合我县村卫生室和村医实际情况,特制定县“村医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实现每个村卫生室有一名合格村医的目标。初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熟悉农村卫生工作、掌握村患病人员情况、配合卫生院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能胜任岗位的乡村医生队伍。
二、培训方法及内容
(一)集中理论培训:县卫生健康局每年组织不低于一周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医德医风、政策法规、健康扶贫、基本医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合理用药、中西医适宜技术等。
(二)分散理论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村医生的理论培训。每年村医在卫生院理论培训不低于一个月。培训内容:医德医风、政策法规、健康扶贫、基本医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合理用药、中西医适宜技术等,根据各乡镇薄弱点增加培训内容。
(三)临床实践培训:各村医生到所属乡镇卫生院实践学习。实践学习每年不低于一个月,由各乡镇卫生院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处方、门诊日志书写;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流程;健康教育宣传、讲座;慢性病随访、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医疗常规操作等。
三、工作要求
(一)落实片区责任制。包片领导负责指导和监督卫生院开展好“村医能力提升”培训工作。
(二)实行常态管理制。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村医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把“村医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常态化工作,形成常态化管理计入年终目标考核。从第二季度开始,次季度5日前各乡镇卫生院报上季度村医培训情况。
(三)实行学员考评制。每位学员理论培训结束后,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成绩合格的学员参加临床实践培训,成绩不合格的学员延长理论培训时间继续参加理论培训合格为止。临床实践培训结束后,各培训点根据学员日常学习表现、技能操作情况给予考评。合格的学员参加下一轮培训,不合格的学员延长临床实践培训继续参加临床实践培训合格为止。每年末组织一次较为全面的乡村医生综合考评,对考评优秀的乡村医生给予通报表扬,对考评不合格的乡村医生给予通报批评,连续三年考评不合格的乡村医生,卫生健康局将解聘,取消村医资格。
(四)强化档案管理制。各乡镇卫生院要建立“村医能力提升”专卷,落实专人负责“村医能力提升”档案管理。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巩固提升方案(集合9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巩固提升方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