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本文为大家分享大班生活活动教案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活动目标:
1、经过指印的添画、组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经过对图画资料地大胆描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本事。
活动准备:
视频转换仪、印泥、白纸、勾线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尝试印指纹
1、出示印泥,引起兴趣。
师:这是什么?(玩印章时用的印泥)今日我们要用印泥来印指纹。【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开始本次活动,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们对印泥比较熟悉,另一方面是为了迅速引发孩子们玩印泥的兴趣。】(评:这个环节比较直接,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纷纷想尝试一下印指纹。)
2、教师示范指纹印的步骤,提出要求。
师:先来看教师是怎样印的。先用大拇指蘸印泥,再印在纸上稍微往下压一压,不要移动,不然印出来的指纹就会不清楚了,最终用抹布把手上的印泥擦干净。【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边示范边用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便于幼儿完成任务。异常是手不能移动这个要求很重要,否则印出来不清楚就前功尽弃了。】(评:当教师示范了一遍之后,小朋友都欢呼了起来,觉得印指纹很神奇,也很好玩。)
师:一个指纹印好了,真趣味!让我再来印一个。记住:先用大拇指蘸足印泥,再落在纸上稍微往下压,注意不要移动,最终用湿抹布把手上的印泥擦干净。【教师第二次示范印指纹,重申了印指纹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加深了幼儿对印指纹注意点的认识。】(评:看完教师两次示范印指纹,小朋友的兴趣都来了,有的小朋友一边仔细地看教师示范一边在轻声地重复教师所提出的印指纹的要求,看来教师所提的要求起作用了。)
师:这两个指纹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横着印的,还有一个是竖着印的。【简单的陈述让幼儿了解指纹能够有不一样的印制方法。】
3、幼儿操作。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印一印?(想)那就赶快动手印吧!【根据教师刚才所提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幼儿开始操作印指纹。】(评:由于小朋友们明白了印指纹的要点,所以大多数幼儿印得都很好。也有个别本事较弱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二、想象并添画指印
1、教师示范一个指印的添画,引导幼儿想象。
师:有没有都印好了?赶快来看教师变魔术了。看看我会把这些指印变成什么?变变变,变成什么了?(一个小人)我添了几笔就把指印变成了一个小人。再变变看,又变成什么了?(气球)加了一条线就变成了一个气球了,真好玩!【在孩子们都印好了几个指纹之后,用变魔术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环节的教学。】(评:幼儿被魔术一下子吸引了过来,在教师添画之后,幼儿都能说出添画的是什么,觉得添画很趣味、很好玩。)
师:那小朋友们来想想你能不能也在指印上添上几笔,把它变一变,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思考能不能在自我的指纹印上添上几笔变成其他东西,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评: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议论能够变什么,幼儿在交流时迸发的想象力真令教师刮目相看,皮球、螃蟹、瓢虫……许多想法都是教师事前没有想到的。)
2、幼儿添画,教师有目的引导。
师:啊,原先我们只要简单地添几笔,就能把指印变成这么多趣味的东西,那让我们也来做一回魔术师,试一试自我的本领,请你们把你想的变出来,好吗?(评:这一环节显示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大部分小朋友能自我独立添画,但也有个别幼儿开始只能照着其他小朋友添画,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在活动中的个别指导了。
3、幼儿介绍。
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指印添画?我们请xxx,你把指印变成了什么?
师:我发现这两个指印印在一齐了,你把它变成了什么?变成了一只小鸭,真棒!原先,我们不但能够把一个指印添画成一样东西,还能够把两个、三个、四个,甚至许多个指印连在一齐添画成其它东西。那么小朋友再来想想看,你能不能把二个、三个、四个甚至许多个指印连在一齐添画成别的东西呢?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还能够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发现有个别幼儿把几个指印连在一齐来添画的时候,就立刻引导孩子想一想,几个指纹连在一齐能够添画成什么,难度提高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也得到了挑战和锻炼。】
4、幼儿讨论,教师个别指导。【难度提高了,幼儿的个体差异会更大了,所以教师利用幼儿讨论的时间对个别孩子加强指导。】
5、幼儿交流多个指印的添画,教师给予肯定。(评:小朋友的点子较多,有的小朋友把两个指印上下叠加变成了一只梨,有的小朋友把好多个指纹并排印好后画上了很多脚变成一条毛毛虫等。)
【整个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地调动幼儿的进取性,鼓励、引导幼儿经过自身的生活、学习经验,进行广泛地思考并尝试,到达提高幼儿想象力的目标。】
三、指印添画并创编故事
1、师:小朋友的想法真多,那就请大家把我们刚才想的放在一幅画中,编成一个趣味的小故事。记住必须要先想好你故事中有些什么,然后再印、再添画,最终再编故事。图画中的资料能够是一个指印添画成的,也能够是两个指印添画成的,还能够是许多个指印添画成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本次活动难点所在。】(评:小朋友有了前面添画的基础,大多能想出要添画什么资料,在添画的时候也都各显神通。)
2、师:先画好的小朋友能够编故事了,在编故事的时候注意要用简单的几句话把故事中的资料讲清楚。【提醒添画好的小朋友先开始编故事,由于刚进入大班,幼儿的口语言表达、词汇量的发展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为减少他们的困难,只要求孩子们简单地讲述故事就行了。】
3、师:都好了吗?谁来讲讲自我的小故事?(2—3名幼儿讲述)(评:幼儿对于添画都能完成得不错,可是在编故事这个环节,不出意料,能较详细地讲述故事的幼儿很少,大都只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来进行讲述。)
4、师:xxx小朋友讲了一个《xxx》的故事,里面有……真好听!我明白你们都想来讲讲自我编的小故事,那就请你把故事讲给你边上的小朋友和客人教师听吧,大胆一点,快去讲吧!
总评:
本次大班综合活动《好玩的指印画》,以幼儿感兴趣的指纹为切入口,目标定位准确,完全是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先是经过印泥引发幼儿印指纹的兴趣,在幼儿操作及添画的时候,教师做了有目的的引导,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最终的环节,小朋友基本上都能添画出一幅有情节的画,可是在语言表达方面就稍微欠缺了一点,但也有几个小朋友编的故事还是很不错的,说得有声有色。总的说来,此次活动到达了较高的成效。
设计意图:
在一次午时的娱乐游戏时,我和小朋友一齐玩“手指变变变”的游戏,就是把五个手指肚都画上不一样表情的人脸来玩表情游戏。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都觉得手指头也能够变出表情真是太神奇了。这时,宋天喆小朋友很神秘的说:“教师,手指肚上有纹路,能够帮忙警察叔叔抓坏蛋呢。”旁边的小朋友立刻之后说:“对的对的,我在电视看到过的。”听到那里,我顿时明白了,孩子们说的是指纹。在我惊讶于宋天喆小朋友丰富的知识面的同时,我也思考了起来:既然孩子们对指纹感兴趣,那何不为他们设计一个关于指纹方面的活动呢?于是,这次活动就应运而生了。本次活动旨在经过指印的添画及组合,激发起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并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本事。
设计思路:
在新学期,孩子们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题 “我是中国人”中,幼儿了解了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发明,沿袭至今,亘古不衰,让中国人世世代代引以为傲。孩子们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儿午餐时候的最大变化,筷子也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新教材“生活活动”中第一个目标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个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是要学会使用筷子。二期课改强调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主要在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实现,所以让幼儿学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正是我园园本化课程研究的内容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文明的情况:如使用筷子时有咬筷子的现象,吃饭时筷子没有对齐,饭菜加不上来;筷子摆放不够规则等等。根据发现的情况我们结合主题开展有关筷子的系列活动,如结合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开展“有趣的筷子”让幼儿认识筷子,对筷子产生兴趣,利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二“文明用筷”,根据幼儿午餐用筷出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尝试记录文明用筷的规则,成为标识化的环境,督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内容与要求: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重难点:
重点: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难点: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环境与材料创设: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
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动反思:
优势:活动的'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生活习惯是幼儿自我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呈现,将自创儿歌与生活习惯相结合。
设计思路:
在新学期,孩子们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题 “我是中国人”中,幼儿了解了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发明,沿袭至今,亘古不衰,让中国人世世代代引以为傲。孩子们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儿午餐时候的最大变化,筷子也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新教材“生活活动”中第一个目标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个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是要学会使用筷子。二期课改强调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主要在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实现,所以让幼儿学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正是我园园本化课程研究的内容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文明的情况:如使用筷子时有咬筷子的现象,吃饭时筷子没有对齐,饭菜加不上来;筷子摆放不够规则等等。根据发现的情况我们结合主题开展有关筷子的系列活动,如结合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开展“有趣的筷子”让幼儿认识筷子,对筷子产生兴趣,利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二“文明用筷”,根据幼儿午餐用筷出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尝试记录文明用筷的规则,成为标识化的环境,督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内容与要求: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重难点:
重点: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难点: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环境与材料创设: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
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动反思:
优势:活动的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生活习惯是幼儿自我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呈现,将自创儿歌与生活习惯相结合。
设计意图:
清晨,明明一来园就同大家介绍昨天在公共汽车上,妈妈手记被偷,以及众人帮忙抓小偷的事情。小朋友们听得非常投入,并自发地加入讨论。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自然就产生了“生活中的防盗”的主题,这个教育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是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既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反映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又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拓展孩子的视野,具有非常现实积极的意义。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
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 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 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活动前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片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还拍摄了101运钞车、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员的照片;公安家长提供了警车、警员的照片;外企家长打印了电子门、保安室的资料……]
(这个环节,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鼓励,激发学习的欲望。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 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
(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
(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
(在交流中及时生成新的课题。幼儿在讨论电子警察时,有幼儿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子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讨论,旨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 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守门,更有高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儿还运用科幻动画片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5.活动延伸:
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活动反思:
1、活动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
2、教师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能感受到同伴的欣赏与鼓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并熟悉一些高科技防盗手段,使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通过幼儿设计创造防盗发明,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小百科:防盗顾名思义:防备各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被他人恶意的拿、偷、扒、抢、盗。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如果不提高防盗意识,等财物被盗后才悔之晚矣非君子所为!
活动设计背景
水是我们生命的根本,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水。幼儿对水既熟悉又陌生。本节活动是让幼儿对水有了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通过活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懂得珍惜用水、节约用水。在此基础上,借助看课件图片来学用“如果~就~”、“如果没~就~”来说一句话,以此发展幼儿语言。
活动目标
1、了解水,认识水。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借助水的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说一句话,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水的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说一句话,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用透明杯装有奶、白酒、白糖水、纯净水各一杯。
2、小瓶矿泉水若于瓶。
3、有关水的景色的课件。
活动过程
如果没有了水
一、通过猜谜游戏引出水。
1、谜语: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2、说出生活中水还能做什么?
二、通过活动了解水
活动一:认识水(教师给每名幼儿一瓶水)
1. 用眼晴看水是什么颜色?(无色)
2. 用鼻子闻水的气味?(无气味)
3. 让幼儿喝一口水,品一品是什么味道?(无味道)
4. 把瓶子倒转过来找发现?(水是流动的)。
活动二:怎样分辨出水
1、教师把用透明杯装有奶、白酒、白糖水、纯净水拿出。
2、让幼儿分辨是什么液体(幼儿用眼看、鼻闻、舌尝分辨)
活动三、知道水的重要性,发展语言。
1、让幼儿欣赏有水美景课件图片。(引导幼儿用如果……就……说一句话)
2、让幼儿看没有水的凄惨课件图片。(引导用如果没有……就……说一句话)
三、延伸节约用水
让幼儿谈怎样节约用水。
四、唱一首关于水的儿歌结束。
师生共同唱《弯弯的流水》的儿歌。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是我在发现有的幼儿浪费水的情况下,选取了本活动。
整个设计是先认识水,会分辨水,幼儿对水有了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再知道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有水的世界是什么样,没水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水,懂得珍惜用水、节约用水。
借助看课件图片来学会用“如果~就~”、“如果没~就~”来说一句话,以此发展幼儿语言。
我关注每一个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每当让幼儿说的时候,都借助实物或图片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并及时纠正和鼓励幼儿大胆说,勇敢表达。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与作用。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
2.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
3.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拓展认识标志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呢?之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了哪些标志呢?(请幼儿说)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很危险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
“当心滑跌“紧急通道”“当心中毒”“禁止吸烟”“禁止游泳”“禁止触摸”等常见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3.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
提问: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
小结:标志通常出现在人口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导幼儿从图案、颜色、形状、意义等方面加以比较,区别三种性质的标志。
指导语:那么多的标志,我们怎么能把它们都记住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它们的颜色、形状一样吗?如果请你给它们分分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小结:一种标志代表一种意思,它的图案简单、易懂;标志通常分为三类,黄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是提醒或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标志”;蓝色或绿色作为底色的标志,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通常叫做“提示标志”;一般画红色斜杠的标志表示禁止我们做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标志”。
5.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初步学会运用标志。
出示生活中的场景,请幼儿找出这些地方需要的标志。
指导语:小朋友认识了那么多的标志,老师来考考你们吧,一会请小朋友分成六组,每组六个相同的标志,每个小朋友选一个标志拿在手中,当大屏幕上出现画面时,你认为应该出现什么标志,请拿这个标志的小朋友迅速到前面来,哪一组的小朋友反映最快,而且还答对了,就为你们组争得一颗小星星。
小结: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意义,放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们的作用。
(三)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室、幼儿园教学楼内走动观察,请幼儿根据手中标志的意义寻找适当的位置粘贴。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对世界的无知致使他们对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本着这一出发点,本节课根据幼儿中班教材出发,通过对各种各样尺子的认识,并从利用尺子测量物体这一活动来提高幼儿感知世界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了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简单的测量方法,喜欢用尺测量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本活动的重点为:了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难点为:了解简单的测量方法。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为了顺利完成这次教学活动,在活动之前我做了以下的准备工作:
1、收集软硬、长短、形状,制作材料等不同的尺若干。
2、每组幼儿一个篮子,内放不同的尺,每组幼儿长积木、游戏棒、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小明想知道他有多高?我们用什么给他量身高呢?还有,老师想知道这张桌子有多长、多宽,用什么东西量呢?老师告诉你们吧,如果小明想知道他有多高,或者你们想知道你们自己有多高,我们可以用一种叫做尺子的东西来量就知道了,还有,如果老师想知道这张桌子有多高,有多宽,有多长,也可以用这种叫做尺子的东西来量。
那么,什么叫做尺子呢?它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能耐呢?你们有谁知道尺子是长什么样的吗?
(老师将一把直尺放到幻灯机上),你们都看到了吗?这个东西就叫做尺子,就是刚才老师说能用来测量小明身高和桌子长、宽的那种东西。小朋友们,你们都看清楚了吗?看清楚了你们就想一想,刚才老师说可以用这尺子测量小明的身高和桌子的长宽,那么,尺子是怎么把它们测量出来的呢?(老师指着尺子上的小竖线)你们看到这些小竖线了吗?尺子为什么都有这样的竖线?如果没有会怎么样?小朋友们,你们别小看这些小竖线哦,就是因为尺子有了这些小竖线,我们才能拿来测量小明的身高和桌子的长度的哦,要是没有这些小竖线,我们量出来的东西就不知道它有多高、多长了。
小朋友们,这回你们都认识什么叫尺子,也知道尺子长什么样了吧?可老师告诉你们哦,其实啊,尺子是有很多种的,它们的样子啊,都是不一样的。(老师把一卷尺放到幻灯机上)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其实啊,它也是一种尺子,你们看,它跟刚才那个一样,都有很多很多小竖线的,有了这些小竖线啊,我们就可以用它来测量东西了。其实啊,尺子不仅只有这几种,它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形状。(老师拿出不同的尺子放到幻灯机上,叫小朋友们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了,尺子是有很多种形状的,有的硬、有的软、有的长、有的短,尺的形状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半圆形,尺的材料也不同,有塑料的、有木的、有金属的。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有很多小竖线,我们把它们叫做尺子的刻度,有了这些小刻度,我们才知道我们量的东西有多长,有多宽。其实啊,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尺子的。医生用尺帮我们量身高;裁缝用尺量人的体形,用尺量布做衣服,哥哥、姐姐用尺做作业,工人用尺做家具、造房子;体育场上用尺量跑道,测成绩等等等等。
小朋友们,那你们说说,现在老师想给你们买件衣服,要知道你们穿多大的,那就要量你们的身子有多粗,我们要用哪种尺子来量呢?要硬的直尺来量可以吗?这个啊,用硬的直尺来量是很困难的(老师示范),要用软的尺子来量就简单多了(老师示范),所以啊,量不同的东西啊,我们就要会选用不同的尺子。但有的东西啊,什么尺子都能量,比如刚才老师
所以啊,量不同的东西啊,我们就要会选用不同的尺子。但有的东西啊,什么尺子都能量,比如刚才老师说要量这桌子的长度,我们可以用硬的尺子,也可以用软的尺子,我们可以用比较长的尺子,也可以用比较短的尺子,我们可以用塑料做成的尺子,也可以用木做成的尺子。
好了,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尺子是怎么样的了,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应该怎么 用它来测量东西的呢?你们看,这里 有一本书,现在老师想知道这书有多长,我们怎么用尺子来测量呢?你们看好了,(老师教小朋友怎么用尺子测量书,怎么数刻度,怎么记结果,叫个比较会的小朋友在示范给大家看)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学会用尺子测东西了,现在你们手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尺子,你们各自选几样东西来测量,然后告诉老师,你们都测量了什么东西,你们是怎么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什么。(老师耐心教导,帮助和协助幼儿测量物体,宣传正确的测量方法,纠正错误的测量方法)
师小结:尺是很有用,它能帮助我们测量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很多很多有用的东西。
(三)活动结束:
1、师小结今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认真学习的幼儿和动手操作的小朋友。
2、师: 今天我们观察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了人们生活离不开尺,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观察,看看还有什么样的尺,人们用它干什么?
教学反思
把幼儿当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幼儿的辅导者、参与者。使幼儿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准备了软硬、长短、形状,制作材料等不同的尺子,幼儿还从家里带来了五花八门的材料。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操作时“有点乱”但幼儿的动手力高,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尺子的作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2、能够利用旗子创造自己的信号。
3、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4、体验信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活动的重点:
生活中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活动难点:
创编信号
活动准备:
红绿小旗若干、特种声音的课件、交通图标.、手电、哨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幼一起做手指游戏吸引注意力,
请配班老师打电话以电话铃声引出课题。
1、那小朋友们是怎么知道我们要上课了?
2、听到健康歌的时候我们要干什么了呢?
师:这些就是会给我们传递信息的信号。
二、探索信号
你们还知道哪些信号?这些信号告诉我们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三、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几种交通标志让幼儿观看,让他们自由讲解
四、运用和设计信号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信号,今天请你们来设计一个信号。
活动目标
1、了解牛奶,豆奶及各种水果、点心的名称和营养,懂得它们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学习评价记录自己的行为,培养初步的自我评价的能力。
3、能细致观察,做事积极主动。
活动准备
加餐情况评价表若干张,辟一空间为加餐区(只能同时容纳8个孩子)。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记录“加餐情况自我评价表”
先让幼儿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1)按时吃完,不掉渣渣,不挑食,能主动收拾餐具的用“☆”表示。
(2)需要别人提醒,不主动,掉渣渣,但也能吃完的,用“△”表示。
(3)挑食,不按时吃完的,用“○”表示。
(4)自己的名字自己写,每天还要写上日期,画上加餐的食品,笔的颜色自己选。
2、张贴表格
(1)启发幼儿讨论表格应贴到哪儿,最后达成共识:将表贴到一面墙上,大家可随时观看。
(2)幼儿贴表格,教师指导幼儿将表格贴平整。
3、引导幼儿评价记录自己的加餐情况
(1)分发加餐:教师协助值日生把加餐放在“加餐区”中。
(2)值日生分别通知正在区角活动的幼儿开始加餐。
(3)孩子们陆续盥洗后加餐。
(4)自己评价记录加餐情况,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记录是否和表现一致,指导幼儿正确评价记录。
4、讲评
全部加餐完毕后组织幼儿观看“评价表”,讨论谁记录得最真实。教师重新把“☆”“△”“○”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强调一遍,鼓励幼儿按规则实事求是地记录。
活动延伸
每周进行一次总评,看谁得的“☆”多,奖励给孩子一张红五星粘贴以示鼓励。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与作用。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
2.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
三、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
3.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拓展认识标志
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呢?之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了哪些标志呢?(请幼儿说)
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思路:
在新学期,孩子们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题“我是中国人”中,幼儿了解了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发明,沿袭至今,亘古不衰,让中国人世世代代引以为傲。孩子们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儿午餐时候的最大变化,筷子也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新教材“生活活动”中第一个目标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个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是要学会使用筷子。二期课改强调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主要在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实现,所以让幼儿学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正是我园园本化课程研究的内容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文明的情况:如使用筷子时有咬筷子的现象,吃饭时筷子没有对齐,饭菜加不上来;筷子摆放不够规则等等。根据发现的情况我们结合主题开展有关筷子的系列活动,如结合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开展“有趣的筷子”让幼儿认识筷子,对筷子产生兴趣,利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二“文明用筷”,根据幼儿午餐用筷出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尝试记录文明用筷的规则,成为标识化的环境,督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内容与要求: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重难点:
重点: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难点: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环境与材料创设: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
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
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目标:
1、尝试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规则,并用绘画的方式表征。
2、知道公约人人要遵守,由自主准守公约的意识。
准备:纸、笔、卡;幼儿如厕时的照片。
过程:
一、分享:
说一说,你知道的文明如厕的有关规则有哪些?
二、观看照片,引出主题,激发讨论。
(1)小朋友上厕所时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
(2)屁股擦不干净是文明行为吗?
(3)看到便池周围有尿液、大便时应该怎么做?
三、自额上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并引导幼儿记录公约内容:
(1)如厕时文明的行为有哪些?同意制定这项公约吗?
(2)不推人这一条怎么记?为什么这么记?谁愿意来试一试?
(3)大小变大后整理衣服又怎么表示?
(4)洗手后不要将水滴到地上又怎么表示?等。
四、记录后,幼儿集体说一说公约内容。
五、 活动延伸
完成如厕公约,制定保护环境宣传画,张贴在班中合适的地方。
2、教师与与幼儿一起协商建立班级公约。
(1)讨论:活动室哪些地方更要保持整洁?小朋友怎样做才能保持整洁?
(2)幼儿分组绘画,逐条把公约画下来。教师引导幼儿协商分工,有人画,有人出主意等。
(3)、教师帮助各组将制定的“班级公约”张贴到黑板上,每组请一名幼儿介绍,第一组介绍完后,其他组介绍时,如有与第一组内容重复的就画掉,内容不一样的就保留。
(4)形成班级公约。
教师与幼儿协商,以第一小组内容为主,其他组内容作为补充,所有内容合起来形成“班级公约”。
3、教师带全班幼儿一起承诺: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我要自觉遵守班级公约,做一名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寻找生活中用纸做的东西。
2、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尝试做再生纸。
3、增强环保意识,爱惜身边的每一张纸。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2、空瓶子、废纸、吸水布。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找书中的纸,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用比赛的方式让幼儿看幼儿用书第2页。
教师:今天,我们来比比赛,请你们找找这页书上什么东西是使用纸做的,它们在什么地方?把它圈出来。规定时间为一分钟,预备开始!
2、请个别幼儿回答,其余幼儿补充。
教师:时间到!谁来告诉老师你做的结果。他们有哪些用呢?
教师小结:书中的这些东西好多都是用纸张做成了各种物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二、迁移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见过的纸,鼓励他们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师:平时你见过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它有什么用?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没有纸会怎么样?(鼓励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纸,会特别的不方便,我们也没有书看了。
三、通过教学挂图,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1、出示挂图。
教师: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纸的制作过程简单吗?它需要几道工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带着孩子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四、激发幼儿的环保观念,鼓励幼儿用收集的废纸制作再生纸。
1、引导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爱惜纸的。
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纸是来之不易的,平时应该怎样爱惜纸呢?
教师小结:平日里我们要爱惜纸,不浪费纸。
2、激发幼儿利用废纸做再生纸。
教师:刚刚我们了解了纸的制作方法,孩子们想想,平时我们用完的废纸能不能回收利用呢?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废纸的用处可大了,有的纸箱可以回收利用制作手工作品,还有专门回收废纸等,经过专门的加工厂加工以后再变成新的纸呢!
五、教师和幼儿制作再生纸。
1、师幼一起制作再生纸。
教师:今天我们也知道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自己可以动手来制作再生纸,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刚刚我们知道方法制作再生纸吧!。
2、活动延伸。
教师:再生纸制作好了,但是要过一天瓶里的纸再能软化,那我们先放在区角,明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孩子们回家后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再生纸。
设计思路:
在新学期,孩子们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题 “我是中国人”中,幼儿了解了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发明,沿袭至今,亘古不衰,让中国人世世代代引以为傲。孩子们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儿午餐时候的最大变化,筷子也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新教材“生活活动”中第一个目标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个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是要学会使用筷子。二期课改强调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主要在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实现,所以让幼儿学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正是我园园本化课程研究的内容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文明的情况:如使用筷子时有咬筷子的现象,吃饭时筷子没有对齐,饭菜加不上来;筷子摆放不够规则等等。根据发现的情况我们结合主题开展有关筷子的系列活动,如结合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开展“有趣的筷子”让幼儿认识筷子,对筷子产生兴趣,利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二“文明用筷”,根据幼儿午餐用筷出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尝试记录文明用筷的规则,成为标识化的环境,督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内容与要求: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重难点:
重点: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难点: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环境与材料创设: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
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动反思:
优势:活动的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生活习惯是幼儿自我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呈现,将自创儿歌与生活习惯相结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清楚的讲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能与同伴合作,大胆想象,设计生活小区。
3、初步培养幼儿爱家园的情感,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
活动准备:
1、课前已对小区作过调查,了解小区内的设施。
2、有关生活小区的录像。半成品材料若干份。
3、各种盒子、双面胶、固体胶、纸、橡皮泥、树枝、剪刀等。
活动流程:
观看生活小区的录像-------介绍自己的生活小区----------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活动过程:
一、观看生活小区的录像
师引导:小朋友,最近我们对身边的小区很感兴趣,收集了很多的资料,我和你们一样,还拍摄了些我们蓬莱的小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老师和小朋友们边看录像边自由地聊聊。
2、请若干个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我们蓬莱有这么多的小区,有老一些的小区,有新建的小区,蓬莱的变化真是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美了,我知道你们也有自己生活的小区,而且还做了调查,有了好多的发现,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介绍自己的生活小区
1、根据自己的调查说说对生活小区的新发现。(幼儿自由说)
2、说说喜欢自己小区的理由。
3、老师随机的贴上喜欢的标记,如:绿化很好,贴上花草绿树的'绿化标记。
4、小结:刚才,我们说了很多喜欢自己的生活小区的理由,是呀,小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整洁、漂亮的环境,还有各种便利的服务。如:儿童乐园、健身中心、超市等,可以使我们生活的更美好。
三、小组合作:设计生活小区
引导幼儿: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看看每一组上有很多的材料,如房子、树木、花草等,呆会我们小朋友分组商量一下,怎样在这张在图纸上设计我们喜欢的生活小区。等会儿,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介绍一下设计的生活小区。
1、幼儿分组合作。
2、老师重点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和了解幼儿的想法。
四、分享交流
1、各组说说自己设计生活小区的想法,为自己的小区做宣传。
2、讨论如何做个文明小公民爱护小区。
3、集中交流,老师引导、帮助幼儿理出几条文明小公民公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家乐福购物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事先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象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
(出示家乐福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家乐福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家乐福?和谁一起去的?
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家乐福,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词句。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3、逐幅讲述。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一些描述性词句。并引导幼儿重点讲购物的经过,引导重点: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样解决的?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讲述
1、请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
(1)拓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言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句。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活动意图: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在一心想让孩子拥有欢乐、自由自在童年的新时代父母眼里,规则似乎等于束缚、禁止、反抗。在孩子的生活中,规则很大部分的资料其实是养成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为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程序,让他们对生活的规定动作有预见性,行为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不会觉得建立规则是一种禁止。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必须的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遵守规则,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本事。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片段录像有关规则知识题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主题
师:请幼儿自我拿小凳子座,目的是看看孩子们的秩序怎样样?守不守规则?
提问:让幼儿说一说教师担心什么?
幼儿:担心我们摔跤担心踩踏
师:请幼儿说一说拥挤,不守规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二、体验式的情景模拟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让幼儿观察录像一乘电梯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很多人在挤电梯
2、让幼儿观察录像二照哈哈镜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他们再抢着看哈哈哈镜
师:怎样才能不挤?
幼儿:能够排队,一个一个的看
能够轮流看......
3、让幼儿观看录像三取垫板
师: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幼儿:把垫板弄到地上了
三、今日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彩色的纸,请小朋友们自我去拿
目的:看孩子们能不能有规则,守秩序的去拿彩纸
活动延伸:
让幼儿根据生活中的拥挤现象,自我动手画一幅规则图(比如:怎样解决取垫板问题,怎样解决乘电梯拥挤的问题.....)
讲解每幅图的意思,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本事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本事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所以,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本事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对世界的无知致使他们对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本着这一出发点,本节课根据幼儿中班教材出发,通过对各种各样尺子的认识,并从利用尺子测量物体这一活动来提高幼儿感知世界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了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简单的测量方法,喜欢用尺测量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本活动的重点为:了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难点为:了解简单的测量方法。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为了顺利完成这次教学活动,在活动之前我做了以下的准备工作:
1、收集软硬、长短、形状,制作材料等不同的尺若干。
2、每组幼儿一个篮子,内放不同的尺,每组幼儿长积木、游戏棒、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小明想知道他有多高?我们用什么给他量身高呢?还有,老师想知道这张桌子有多长、多宽,用什么东西量呢?老师告诉你们吧,如果小明想知道他有多高,或者你们想知道你们自己有多高,我们可以用一种叫做尺子的东西来量就知道了,还有,如果老师想知道这张桌子有多高,有多宽,有多长,也可以用这种叫做尺子的东西来量。
那么,什么叫做尺子呢?它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能耐呢?你们有谁知道尺子是长什么样的吗?
(老师将一把直尺放到幻灯机上),你们都看到了吗?这个东西就叫做尺子,就是刚才老师说能用来测量小明身高和桌子长、宽的那种东西。小朋友们,你们都看清楚了吗?看清楚了你们就想一想,刚才老师说可以用这尺子测量小明的身高和桌子的长宽,那么,尺子是怎么把它们测量出来的呢?(老师指着尺子上的小竖线)你们看到这些小竖线了吗?尺子为什么都有这样的竖线?如果没有会怎么样?小朋友们,你们别小看这些小竖线哦,就是因为尺子有了这些小竖线,我们才能拿来测量小明的身高和桌子的长度的哦,要是没有这些小竖线,我们量出来的东西就不知道它有多高、多长了。
小朋友们,这回你们都认识什么叫尺子,也知道尺子长什么样了吧?可老师告诉你们哦,其实啊,尺子是有很多种的,它们的样子啊,都是不一样的`。(老师把一卷尺放到幻灯机上)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其实啊,它也是一种尺子,你们看,它跟刚才那个一样,都有很多很多小竖线的,有了这些小竖线啊,我们就可以用它来测量东西了。其实啊,尺子不仅只有这几种,它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形状。(老师拿出不同的尺子放到幻灯机上,叫小朋友们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了,尺子是有很多种形状的,有的硬、有的软、有的长、有的短,尺的形状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半圆形,尺的材料也不同,有塑料的、有木的、有金属的。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有很多小竖线,我们把它们叫做尺子的刻度,有了这些小刻度,我们才知道我们量的东西有多长,有多宽。其实啊,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尺子的。医生用尺帮我们量身高;裁缝用尺量人的体形,用尺量布做衣服,哥哥、姐姐用尺做作业,工人用尺做家具、造房子;体育场上用尺量跑道,测成绩等等等等。
小朋友们,那你们说说,现在老师想给你们买件衣服,要知道你们穿多大的,那就要量你们的身子有多粗,我们要用哪种尺子来量呢?要硬的直尺来量可以吗?这个啊,用硬的直尺来量是很困难的(老师示范),要用软的尺子来量就简单多了(老师示范),所以啊,量不同的东西啊,我们就要会选用不同的尺子。但有的东西啊,什么尺子都能量,比如刚才老师
所以啊,量不同的东西啊,我们就要会选用不同的尺子。但有的东西啊,什么尺子都能量,比如刚才老师说要量这桌子的长度,我们可以用硬的尺子,也可以用软的尺子,我们可以用比较长的尺子,也可以用比较短的尺子,我们可以用塑料做成的尺子,也可以用木做成的尺子。
好了,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尺子是怎么样的了,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应该怎么 用它来测量东西的呢?你们看,这里 有一本书,现在老师想知道这书有多长,我们怎么用尺子来测量呢?你们看好了,(老师教小朋友怎么用尺子测量书,怎么数刻度,怎么记结果,叫个比较会的小朋友在示范给大家看)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学会用尺子测东西了,现在你们手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尺子,你们各自选几样东西来测量,然后告诉老师,你们都测量了什么东西,你们是怎么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什么。(老师耐心教导,帮助和协助幼儿测量物体,宣传正确的测量方法,纠正错误的测量方法)
师小结:尺是很有用,它能帮助我们测量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很多很多有用的东西。
(三)活动结束:
1、师小结今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认真学习的幼儿和动手操作的小朋友。
2、师: 今天我们观察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了人们生活离不开尺,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观察,看看还有什么样的尺,人们用它干什么?
教学反思
把幼儿当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幼儿的辅导者、参与者。使幼儿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准备了软硬、长短、形状,制作材料等不同的尺子,幼儿还从家里带来了五花八门的材料。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操作时“有点乱”但幼儿的动手力高,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尺子的作用。
设计思路:
在新学期,孩子们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题 “我是中国人”中,幼儿了解了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发明,沿袭至今,亘古不衰,让中国人世世代代引以为傲。孩子们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儿午餐时候的最大变化,筷子也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新教材“生活活动”中第一个目标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个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是要学会使用筷子。二期课改强调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主要在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实现,所以让幼儿学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正是我园园本化课程研究的内容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文明的情况:如使用筷子时有咬筷子的现象,吃饭时筷子没有对齐,饭菜加不上来;筷子摆放不够规则等等。根据发现的情况我们结合主题开展有关筷子的系列活动,如结合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开展“有趣的筷子”让幼儿认识筷子,对筷子产生兴趣,利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二“文明用筷”,根据幼儿午餐用筷出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尝试记录文明用筷的规则,成为标识化的环境,督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内容与要求: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重难点:
重点: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难点: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环境与材料创设: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
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动反思:
优势:活动的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生活习惯是幼儿自我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呈现,将自创儿歌与生活习惯相结合。
设计思路:
在新学期,孩子们都升入了大班,在主题 “我是中国人”中,幼儿了解了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了不起的人和事,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发明,沿袭至今,亘古不衰,让中国人世世代代引以为傲。孩子们升入大班后,筷子的使用成了幼儿午餐时候的最大变化,筷子也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新教材“生活活动”中第一个目标指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第一个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是要学会使用筷子。二期课改强调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主要在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中实现,所以让幼儿学用筷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正是我园园本化课程研究的内容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午餐中使用筷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文明的情况:如使用筷子时有咬筷子的现象,吃饭时筷子没有对齐,饭菜加不上来;筷子摆放不够规则等等。根据发现的情况我们结合主题开展有关筷子的系列活动,如结合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开展“有趣的筷子”让幼儿认识筷子,对筷子产生兴趣,利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本次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二“文明用筷”,根据幼儿午餐用筷出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何文明使用筷子,并且尝试记录文明用筷的规则,成为标识化的环境,督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内容与要求: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重难点:
重点: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难点: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环境与材料创设: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
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动反思:
优势:活动的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生活习惯是幼儿自我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呈现,将自创儿歌与生活习惯相结合。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搓、盘、刻、挖等技能大胆表现各种树的奇特造型和树枝细节刻画。
2、体验泥条造型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掌握搓泥条的技能,对各类树的外形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泥巴、泥工板人手一个、牙签、木刀、铅笔、树叶等若干。
3、电脑课件(树的造型图片)树皮纹路放大细节图,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你知道哪些树名?你最喜欢什么树?为什么?
二、欣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的造型。
1、大家谈
教师:“怎么样?这些树长的很特别吧!你最喜欢哪棵奇特的树?为什么?”(引导幼儿有重点的从根、枝干、树冠、树皮纹路放大等部位进行观察)
2、讨论
树枝、树冠、树根还能是什么样的呢?谁会用身体来变变看。”(可以单人造型,也可多人组合造型。)
3、想象
假如你是神奇的森林魔术师,你想变出一棵怎样奇特的树呢?
三、制作要求
教师介绍手工用具与要求,然后幼儿动手在泥工板上制作树。
师:“老师在桌子上准备了泥巴、泥工板和一些辅助材料。首先,想好要做一棵怎样的树,然后把泥巴搓成许多泥条进行制作。我们在制作树干时可粗一点,这样可以有地方进行装饰。做好之后还可以在树枝和树干上进行点缀与装饰。每个小朋友要做的不一样,看看谁制作的树最奇特。”
要求:
1、先想好树各部位的主要特点
2、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树的细节装饰
3、能利用辅助材料进行树冠装饰
四、幼儿制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造型。
(2)根据个别幼儿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五、欣赏评价
师:“你们真不愧是造型师啊!都用泥条创作出了奇特的树,你们开心吗?好,现在把你的作品带到教室里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欣赏,分享你的快乐吧!”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活动前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片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还拍摄了101运钞车、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员的照片;公安家长提供了警车、警员的照片;外企家长打印了电子门、保安室的资料……]
(这个环节,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鼓励,激发学习的欲望。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在交流中及时生成新的课题。幼儿在讨论电子警察时,有幼儿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子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讨论,旨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守门,更有高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儿还运用科幻动画片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5、活动延伸:
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奇特的树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搓、盘、刻、挖等技能大胆表现各种树的奇特造型和树枝细节刻画。
2、体验泥条造型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掌握搓泥条的技能,对各类树的外形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泥巴、泥工板人手一个、牙签、木刀、铅笔、树叶等若干。
3、电脑课件(树的造型图片)树皮纹路放大细节图,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你知道哪些树名?你最喜欢什么树?为什么?
小结:树有很多品种,它们的样子也各不相同,有些还特别有趣,一起来看看吧!
二、欣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的造型。
1、大家谈
教师:“怎么样?这些树长的很特别吧!你最喜欢哪棵奇特的树?为什么?”(引导幼儿有重点的从根、枝干、树冠、树皮纹路放大等部位进行观察)
2、讨论
树枝、树冠、树根还能是什么样的呢?谁会用身体来变变看。”(可以单人造型,也可多人组合造型。)
3、想象
假如你是神奇的森林魔术师,你想变出一棵怎样奇特的树呢?
三、制作要求
教师介绍手工用具与要求,然后幼儿动手在泥工板上制作树。
师:“老师在桌子上准备了泥巴、泥工板和一些辅助材料。首先,想好要做一棵怎样的树,然后把泥巴搓成许多泥条进行制作。我们在制作树干时可粗一点,这样可以有地方进行装饰。做好之后还可以在树枝和树干上进行点缀与装饰。每个小朋友要做的不一样,看看谁制作的树最奇特。”
要求:
1、先想好树各部位的主要特点
2、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树的细节装饰
3、能利用辅助材料进行树冠装饰
四、幼儿制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造型。
(2)根据个别幼儿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五、欣赏评价
师:“你们真不愧是造型师啊!都用泥条创作出了奇特的树,你们开心吗?好,现在把你的作品带到教室里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欣赏,分享你的快乐吧!”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大班生活活动教案(汇总2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大班生活活动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