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本文为大家分享海陆的变迁教案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教学目标】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
【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让一两个学生讲讲)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如果学生讲到,不必重复)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拓展探究
板书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设置悬念电脑展示课本P33图“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荷兰的围海大坝”。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地理现象,进而思考下面有趣的问题。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观察图片,结合思考问题的提示展开讨论。
点拨过渡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点拨归纳。
(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2)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3)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那么,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变成陆?而东部海域为什么由陆变成海?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演示分析归纳。
演示归纳
(1)演示喜马拉雅山由海变陆的变迁过程。
鼠标点击,演示由画面1渐变为画面2。说明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海底岩层中沉积有海洋生物化石,岩层受到挤压逐渐抬升形成了山地,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鼠标点击,演示由画面3渐变为画面4。说明东部海域原来是陆地,地面上有森林,地表岩层受到挤压逐渐凹陷海水进入,由陆地变成了海洋。
由此可见,地壳的变动是海陆变迁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有同学要问,地壳为什么会变动,这个问题问得好,学习就要有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学习了下一节课的内容就知道了。
(2)演示东海海域由陆变成海的过程。鼠标点击,回到“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画面;再鼠标点击,使海平面逐渐上升淹没沿岸部分陆地,说明海平面上升可以使陆地变成海洋。继续鼠标点击,使海平面下降,原来被淹没的陆地又露出水面,说明海平面下降可以使海洋变成陆地。
由此可见,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对于海平面的升降原因是与气候有关,气候变冷,海平面就要下降;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就要上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无论是地壳的变动,还是海平面的升降都能使海陆发生变迁。所以,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板书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承转过渡刚才的几个例子,说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陆是可以变迁的。那么,从全球来看,现在的海陆分布大势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吗?怎样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呢?还是在不断变化的呢?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学生议论)请大家不要着急下结论,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来看看会得到些什么启示。
板书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阅读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本P36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启发引导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成功与失败,就隔着一层纸,你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这层纸被捅破了,成功就会向你招手。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就是在偶然中比别人多想了一步,才提出了大陆在漂移这一伟大的假说,并为此献出了生命,他这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大陆真的在漂移吗?
板书大陆漂移
读图观察电脑动画演示课本P35图“大陆的漂移”。第一次鼠标点击2亿年前的海陆分布状况;第二次点击漂移成6500万年前海陆分布的状况;第三次点击漂移成现在的海陆分布的状况。教师边点击,图文结合,边讲述,边归纳板书(见板书设计)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
列举证据让学生阅读课本P34图“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思考:大陆漂移说的提出是偶然发现了什么现象受到启示的?阅读课本P35图“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课本P36图“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思考: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呢?还是有依据的?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列举出证据,选出代言人,在全班交流。
评价点拨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小结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进而大胆提出大陆在漂移的证据。
(1)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2)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重点与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大陆漂移学说内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24
一、情景导入k
温故知新:在图中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提问:它们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固定不变的吗?各大洲、大洋的轮廓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海陆的变迁史,相信同学们很快就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z
二、新课讲解M
(一)沧海桑田N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Z
海陆变迁的原因:l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和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Y
活动: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图~实例举证,解释原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Q
(导学):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p
(讲解):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后来地壳隆起形成高山。X
(导学):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B
(讲解):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曾经是陆地,海平面上升成为海洋。R
(导学):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I
(讲解):人类活动造成海陆变化。9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b
读图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论和图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L
(导学):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P
(讲解):南美洲大陆凸出部分与非洲大陆凸出部分几乎是吻合的。s
阅读材料: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读图 大陆的漂移p
(导学):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7
(讲解): 大陆的漂移: 2亿年前只有一块大陆——分裂,漂移——6500万年前分裂成若干块,——继续分裂,漂移——七大洲、四大洋——仍在继续变化着。A
(导学):大西洋是怎样形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12487113
(讲解):大西洋是原始大陆分裂后,缓慢的漂移分离,非洲大陆、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逐渐分离造成的。太平洋逐渐变小。=
活动:读图和运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都有古老地层相似性和相似的动物,说明什么问题?
(讲解):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相连的。
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说明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证据”表明自己的观点,建立“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海陆的变迁”是第二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绍地球面貌形成的原因。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中的一幕。通过学习本节海陆的变迁等实例,初步认识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无止境。
编者的意图:使学生认识地球面貌的变化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安排:
沧海桑田——海陆的变迁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大陆漂移假说。
能力目标:通过实物图、课件的阅读分析;动画模拟的演示过程;学生拼合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吻合,初步了解地球海陆变迁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读图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讲述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确立:大陆漂移假说
依据: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知识面窄,但要培养学生的读图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指导
教法及依据: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心、求知欲),结合本节课文的内容,多选精选实例,配以实物投影片和动画效果,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地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分析想象,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手段及依据:(多媒体课件、课前活动准备)
利用投影仪,将实物图片设置成问题,通过学生看图思考解决问题,了解认识地表形态的变化和海陆变迁。将大陆漂移的过程通过电脑动画由静态的变成动态的,学生易于掌握理解,直观形象生动,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的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指导
依据课程标准,精读课文,把握重点。
指导学生运用实物投影图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动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推理能力。
通过课前准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前活动
活动材料:1个地球仪、1张描图纸、一支笔、1把剪刀
实践活动:把描图纸覆盖在地球仪上,用笔描出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的轮廓,将描好的两幅图,剪下来,看一看,拼合处是否吻合,演示这两块大陆是怎样漂移的。
确定依据:课前活动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演示非洲和南美洲的吻合,以及大西洋的形成,为大陆漂移提供证据。
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问:谁知道成语:沧海桑田的含义和来历吗?
沧海桑田就是指海陆变迁,在地球上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的实例有许多 引用成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看图思考 出示实物图片投影: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师问:谁能解释这种现象?(海洋变成陆地)
出示实物图片投影:中国东南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师问:谁能解释这种现象?(陆地变成海洋)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地中海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它有一个神秘而古怪的名字“幽灵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小岛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
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 对幽灵岛的名称的由来发表见解。 通过悬念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神秘面纱。
在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有些地方陆地会变成海洋,有些地方海洋会变成陆地。究竟什么会引起海陆变迁呢?
实验探究
水在这里代表海洋,露出水面的沙土代表陆地。
实验一:
如果不断向水里倒入沙土,插小旗的位置海陆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这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海陆变迁呢?
实验二: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位置由陆地变成海洋呢?(材料:水)?
?
综上所述,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为活动。
我们刚才通过实验分析了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在地球上这样的实例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实地考察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喜马拉雅山地区。
海底世界。
现在,大家来分析一下幽灵岛出现和消失的原因?
小岛为什么会多次的出现和消失呢?两个学说能够给我们一个解释,谈到这两个学说就要从一张地图说起,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看看会得到什么启示。?
?
观察图片。
分析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利用实验探究的结论,分析各地海陆变迁的原因。
观察世界地图,谈发现、谈猜想。 ?
通过实验探究,缩短学生与自然变化的距离,使学生更易接受。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友情提示:同学们观察一下各大洲的轮廓?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猜想呢?
最早发现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他是怎么发现的呢?又提出什么猜想呢?
阅读材料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猜想是空想还是有科学依据的?需要证据去验证。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
下面通过拼图活动,看看你会得到哪些启示呢?
探究 发现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最好出示资料片)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咱们同学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一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最终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以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洲与南北美洲慢慢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命运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大家把书翻到教材第35。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教学大纲和课标要求
本节课在学生上完大洲和大洋后进行,前一节为本节课的部分内容做了基础。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重点在于学生通过阅读板块分布图,了解六大板块的分布,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阅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能够说出.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通过学生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2)学生在以往同样的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海陆变迁中地壳运动是学生在这部分学习的一个难点,六大板块的分布,各大洲在六大板块中的位置,以及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比较难掌握。
(3)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
教学要符合“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根据“逐渐分化”的原则,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最一般的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种呈现教学内容的顺序,不仅与人类认知内容的自然顺序相一致,而且也是与人类认知结构中表征、组织和贮存知识的方式相吻合。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有效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年的地理学习,对地理知识有了一个认识,海陆变迁有部分知识学生了解,但并不系统,学生对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基本都是一知半解,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学生分析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部分知识必须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原有的认知能力出发,因为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在自己头脑里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系统,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对某一知识内容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
本节内容抽象,初二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较为困难,学生希望探索山脉起源等因素,因此学生比较喜欢学习这部分内容,初二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可以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但知识面不广成为分析问题的限制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限制因素,我给学生引发了分析材料,学生从所给材料中分析此问题是否是海陆变迁,以及原因。
2.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
3.教学手段
本节课主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其中大陆漂移示意图、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以及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构造分布图对比分析等,能比较鲜明的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基本的概念。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可以给学生感性的认识,通过演示使学生实现感性到理性的转化,达到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一些模似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4.技术准备
本节课主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通过学生列举海陆变迁的事例,以及对海陆变迁原因的分析,了解海陆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学生讲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故事,记忆聆听教师补充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学生观看计算机然见模拟“大陆漂移”,使学生对大陆漂移说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使学生认识到获得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
3.通过阅读板块分布图,了解六大板块的分布,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阅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能够说出.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通过学生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海陆变迁》
师:欢迎大家来到《探索·发现》节目现场,今天我带领大家去地中海看一看,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幽灵岛”,这么美丽的小岛为什么会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
生1:可能生长着古怪的植物。
生2:发出古怪的声音。
生3:一些人游览后,奇怪地死亡了。
生4:……
师:事实是因为它忽隐忽现,人们把它称为幽灵岛。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幽灵岛因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幽灵岛的神秘面纱。
在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当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有的地方陆地变成海洋,有些地方海洋变成陆地。究竟什么会引起海陆变迁呢?(书写板书——海陆变迁)
(展示课件)实验探究
实验一:
如果不断向水里倒入沙土,插小旗的位置海陆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海陆变迁呢?
生:人为因素
实验二: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位置由陆地变成海洋呢?(材料:水)?
生:加水。
师:为什么加水后插小旗的位置会由陆地变成海洋呢?
生:海平面升高。
师:如果海平面下降,该地海陆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有些地方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师:这是什么原因引起海陆变迁呢?
生:海平面的升降。
师:除了加水,还有什么方法呢?
生:把沙土挖走。
师:这是我们人为的,自然界中会不会自己发生呢?
(展示课件:实验二)
生:地壳的下沉。
师:如果地壳上升,该地海陆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有些地方海洋变成陆地。
师:实验二研究证明什么会引起海陆变迁呢?
生:海平面的升降、地壳的运动。
师:综上所述,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我们刚才通过实验分析了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在地球上这样的实例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展示课件:实地考察)
师:观察荷兰、海底世界、喜马拉雅山地区图片,分析其原因?
生:略。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来分析一下幽灵岛为什么会忽隐忽现呢?
生:地壳的运动。
师:我们知道了幽灵岛因何而来,因何而去,小岛为什么会多次的出现和消失呢?(为什么此地地壳如此活跃呢?)两个学说能够给我们一个解释,谈到这两个学说就要从一张地图说起,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看看会得到什么启示。
友情提示:同学们观察一下各大洲的轮廓?你发现了什么?
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吻合。
师:你有什么猜想吗?
生:以前可能是一块大陆。
师:最早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他是怎么发现的呢?又提出什么猜想呢?(展示课件: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生:朗读。
师:同学们的猜想跟魏格纳的猜想不谋而合。可见大家非同寻常。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2、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3、重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辅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教师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一、复习第1节“大洋和大洲”,导入新课:
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一、沧海桑田
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2、14图“难道是巧合吗?”、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2、17“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
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
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2、15──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
活动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成功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板书:三、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学说”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
①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三:“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
②第一组: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3。
③第二组: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泥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2。
活动结束: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①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试用这一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0“东非大裂谷”。和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
板书: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②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和图”2、24“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图”(从海洋到陆地)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与大陆靠近(古地中海缩小)→继续挤压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脉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动目的: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块示意草图”,把板块边界用色笔加画,边画边讲解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书)
1、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
课后作业:
1、活动:把两块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挤压木板,看池水的运动变化,放开手后看木板运动状态。(池水溅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岩浆、海水)
2、结论:把以上活动的现象用文字描述,并用学过的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课后提高:
思考:
1、据测量,喜马拉雅山还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2、岩层那么厚重,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在岩石上留下什么运动痕迹吗?
目的:为今后学习岩石圈打下伏笔。
课后心得:本章节理论抽象,板块的运动人类感觉不到,所以对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但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理解了“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会用这些观点,解释一些现象,本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教学目标:
1.目标: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2.思想目标:培养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3.重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辅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
提问,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一、第1节“大洋和大洲”,导入新课:
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 初中地理,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一、沧海桑田
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2.14图“难道是巧合吗?”、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2.17“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在一,“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
学生活动: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二: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
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2.15──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
活动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
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板书:三、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学说”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习惯和能力,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
①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三:“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
②第一组: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3。
③第二组: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泥沙的运动。观看图1,图2。
活动结束: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①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试用这一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0“东非大裂谷”。和图2.21“红海的形成示意图”(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
板书: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②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和图”2.24“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示意图”(从海洋到陆地)的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板块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与大陆靠近(古地中海缩小)→继续挤压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脉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活动目的: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能力。
展示小黑板:“六大板块示意草图”,把板块边界用色笔加画,边画边讲解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书)1.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
课后作业:
1.活动:把两块木板放在水池中,相互挤压木板,看池水的运动变化,放开手后看木板运动状态。(池水溅起,木板漂移。池水可看作岩浆、海水)
2.结论:把以上活动的现象用文字描述,并用学过的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课后提高:思考
1.据测量,喜马拉雅山还在以每年0.33cm~1.27cm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2.岩层那么厚重,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在岩石上留下什么运动痕迹吗?
一、学习和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和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了解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2、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说明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和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教材的组图和资料补充,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
4、情意修炼与开导:通过课堂活动,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得到一次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海陆变迁的资料。
(一)创设场景引出问题用南通由海成陆的实例引出问题。(从当地由海成陆的实例引出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到好奇,也为今后原的形成和乡土地理埋下伏笔。学生通过思考产生疑问,进而引出“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话题。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问题场。)
(二)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1、“沧海桑田”原为什么意思?原意为海陆的变更,后人用此成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学生活动1:看教材图3、9——图3、11分别反映了哪些地理现象?从阅读材料和图3、11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应在教学中给予充重视。
(图表及文字材料是教学资源,也是教学媒体。利用好这些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这是教学情景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合作学习加深理解地球上的海陆轮廓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活动2:参考教材和课外知识分小组讨论,找出(1)科学依据(2)科学理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海陆变迁的发现过程,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认识科学成果的形成是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
(四)看图释文形成概念
学生活动3:看图3、12——图3、13说出六大板块的分布、板块运动、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和一些地形的成因
(教师进一步引导,深化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教学的情境场。这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形成个体意境场,这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创设了因人而宜的个体意向,形成了个体意向场。)
四、笔记与板书提纲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海陆的变迁教案(集锦11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海陆的变迁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