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学校教研制度(推荐25篇)

作者:edditor12023-02-14 20:21:48597

在当今充满活力、越来越开放的社会,许多地方都在运用制度,一旦制度被制订和颁布,它就对处于某个职位的人或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具有约束力,成为其行为的规范和基础。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学校教研制度,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学校教研制度 第1篇

1、全体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满腔的热情,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2、学校实行领导包教研组制度。

3、学校实行各年级备课教学研讨会,每次一节课时间,备课组长总结上周工作,布置和研究下周教研工作,教师总结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交流教学心得,组长要认真做好记载,每少一次扣津贴5元。对于迟到的一次扣当事人2元,未到的一次扣5元。

4、各科教研组长必须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召开本组教师会,拟定好本组的教研计划,每组活动不得少于8次,填好教研活动安排表,要有活动时间,主持人(中心发言人)、主讲人、活动主题。未按时上交或未按要求填写的,扣组长津贴5元,并限期按要求补上。

5、各备课组长要在开学第一周内,各年级备课组长要拟出教学进度计划(语、数、外、政、历、理、化)要统一进度,突出重点难点。在进度计划中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重难点、定单元考试内容、定出卷人;定阶段测试内容、出卷人。在期中测试后,各年级备课组长要拟定好复习进度计划及复习测试出卷人。

6、全体教师必须服从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承担教研项目,认真做好记载,填好反馈信息,教师缺席一次扣工资10元,另外在考勤上视作旷工处理;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或推逶教研活动,否则扣工资20元。

7、每项活动要求:有活动主题、目的要求、中心发言人或主持人、主讲人、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缺席人员、活动过程,活动效果(优、缺点,建议)。主持人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按期开展活动;活动时要填好记载,搞好评议;活动后要认真填好教研材料(活动记载表、教案或中心发言材料、听课记录)于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前交教务处,否则视为未落实,并扣相关责任人每人5元,且限期按时按质补上。

8、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得少于8次,教研组长不得少于12次,备课组长不得少于10次,学校校长及主管教学副校长不得少于20次,其他领导不得少于15次。听课后,要认真评课,填好记载表交组长,若不参加评课或不按要求填写听课记录(记录要与实际相符,做到时间、内容一致),视为未听课,每少一次扣工资5元。

9、各教研组承担的教研攻关课题要写好实施方案,要有责任人,要有活动记载,要有阶段总结。(教研室未安排除外)

10、理化生必须搞好实验教学研讨,每学期听课活动不得少于2次,下学期必须开展一次学生理化生实验操作竞赛,每少一次扣相关责任人每人10元。

11、地理、生物、劳技每学期每年级听课活动不得少于1次,每少一次扣相关责任人10元。

12、全体教师要积极撰写优秀论文或教案,向各级党报党刊、学科杂志投稿发表与学校工作或个人教学经验方面的方章。奖励办法与浮动工资上规定的标准相同。

13、各教研组长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上级举办的各类竞赛,奖励标准与浮动工资发放办法相同。校内竞赛各科至少一次,体育上、下学期各一次运动会,音乐每学期一次文艺晚会,美术每学期一次画展。每少一次扣相关责任人每人5元。

14、每学年开展一次文明教研组、先进教研个人评选活动,分别奖文明教研组组长、先进教研个人每人20元。

学校教研制度 第2篇

一、组织建设

1、成立幼儿园科研小组,科研小组为幼儿园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幼儿园科研小组应遵循"立足实践,服务教育教学"的原则,以幼儿园办园宗旨为指导,组织开展教育科研;以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幼儿、教师、学校发展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宗旨。

2、幼儿园科研应以校本研究为重点,提倡教师将"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鼓励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升华为校本研究课题。

3、市、区、园三级教育科学研究管理组织应制定阶段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有关规定制度,实施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4、园级各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协同作用,有序运作,结成网络,发挥组织管理的系统功能。

二、 课题日常管理

1、幼儿园在对课题加强领导管理的同时,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经费等条件上给予积极支持。对科研、教学人员考核时,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时间、表现和成果列为重要内容。

2、课题研究中,课题班应于每年九月底提出本阶段(上年9月到下年6月)的研究工作报告和下阶段的研究工作计划。

3、科研档案

(1)、课题研究建档范围

①选题、开题阶段--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审批手

②研究阶段--各类原始记录、影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参研人员培训记录、专家及有关人员咨询记录、阶段总结、进展报告、研究方案修正记录、论文、实验及分析、研究课教案及评课记录……

③总结鉴定阶段--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专著、结题验收材料(结题申请报告、鉴定会议记录、鉴定结论书)……

④成果推广阶段--推广应用情况记录、应用效益……

⑤成果获奖材料

(2)课题研究档案管理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十分重视研究材料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在结果处理阶段要认真做好材料汇总、分析、整理工作,最后形成课题档案。

三、学校科研队伍的建设

1、幼儿园应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

2、做好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工作。有计划地对教师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

3、每个班每学期两次课题园级研讨活动,每学月召开一次课题组工作会议;定期召开各课题教育研讨会。

四、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激励

1、对课题研究人员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记入本人的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评先、评特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2、对开展工作积极、认真的课题组成员,期末考核享受一定的加分待遇。(详见《新都区机关幼儿园教师考核细则》)

3、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课题,学校根据情况对课题组成员设立研究贡献奖。

4、对获奖、发表的课题论文,对结题获得各级政府或主管机构奖励的课题及其它成果,按教师单项奖励条例实施。

5、对进行个体研究的教师,学校根据其成果大小、类别、级别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 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由幼儿园直接拨给,主要解决两项费用:课题资料费和科研成果评奖所需经费。

六、教研、科研工作制度

1、针对本园保教工作实际,每期选择1-2个研究专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科研实验,指派专人负责设计科研方案,并组织实施。

2、保证每周二小时教研活动时间。围绕研究专题内容学习交流现代化教育思想、理论,了解最新教育信息,做好教研学习记录,积极开展教育实践研究活动。

3、教师、保育员要按时并认真参加研究活动,踊跃承担研究任务。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敢于争论,勇于探索、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主管领导在研究活动前必须熟悉了解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做好充分准备,保证研究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5、每学期对教研科研工作实效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总结。积极撰写自己教研工作的经验论文、经验总结,并在园内交流,以促进相互了解和提高。

七、教研组活动管理制度

1、每月组织一次教研活动,由课题组长和教研组长主持。

2、组织学习教育理论、上级下发的文件;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与课题有关的科研信息。

3、定期研究课题及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教科研攻坚主题。

学校教研制度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以校本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的,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我校的教研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开拓视野,转变方法,提高能力,确立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程价值观。

2、不断探索切实可行地校本教研工作途径、方式、方法。

3、认真开展探讨性小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教研能力。

4、开展好新课程的研究活动,学习新思想,实践新理念,建设一支适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师队伍。

5、抓好校本教研的各项管理工作及资料建档工作。

三、教研工作领导机构

组长:梁安裕(校长);

副组长:谢绍移(分管副校长)、王雄(教导主任);

成员:陈家精、陈小升、黄明炎、符笃良、陈力公。

四、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个人博客)进行网络教研与交流。

2、实行学校领导和教导室推门听课、科组之间进行听课,每名教师一学期至少听10节课,分管教学教研副校长至少听30节课,教导主任至少听20节,教研组长至少听15节课。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3、确定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周一晚为语文组和数学组教研活动的时间;周二晚为政史地组教研活动时间;周三晚为英语组教研活动时间;周四晚为理化生物组教研活动时间。

4、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做好每次教研记录。

5、各教研组根据本周听课情况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评课,评课“三原则”:谁听课谁评课的原则、客观、公正、公开原则、听评结合,以评促学,以学促教的原则。

6、每科组之间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每学期联系本县内兄弟学校进行至少两个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

7、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县级各类评优课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8、每学年邀请课改先进学校到我校讲座、现场授课,学习课改先进的学校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的作用。

9、鼓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室的“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

10、每学期、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段考、期考测评分析会,中考质量分析。

11、积极参加县培训办、教研室组织的各项培训及教研活动,尽量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学校教研制度 第4篇

一、每天(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30———11:30和下午的2:10———4:40,教师可以到教研室上网学习,备课。

二、为鼓励教师多学习,积极备课,到教研室上机要进行上机登记,内容有上机时间,所带科目,离机时间。

三、电脑编号:1号机初中语文,2号机初中数学,3号机初中英语,4号机初中物理,5号机初中化学,6号机初中生物,7号机初中政治,8号机小学语文,9号机小学数学,10号机初中小学其它科目。一般情况下,老师们按自己所带科目的电脑编号就座上网,若同时有两人以上带相同科目的教师需要上网,可以到其它科目的电脑上网。

四、教师不得对电脑进行拆装,移动,以防损坏。不要随意删除自己不知道的文件,以免误删别人的文件或电脑内的系统文件。

五、教师不得自行安装和卸载软件系统,确需安装软件系统需向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管理人员安装。因私自安装软件所导致的后果,如:中毒等,由使用者负担。

六、注意保持室内清洁,禁止在本室吸烟,不得擅自将饮料、食物和湿的雨具等可能对设备产生损害的物品带入备课室。上机后应将自带文具一齐带走,不得留下废纸等杂物。

七、严禁上不健康网站,严禁玩游戏,不随意操作,不得猛烈敲击键盘。

八、外带u盘、MP3、移动硬盘工作时,必须先执行杀毒程序,以免电脑被传染病毒。

九、电脑使用者要爱护电脑,用完后自觉关机。

十、不接触电源插头,注意防电、防火。

学校教研制度 第5篇

为加强教学研讨,深化教育改革,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形成一支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学术型教师队伍和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1、加强学习,及时反思,定期总结,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着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加强成果推广。

3、坚持全员参与,全程培训原则,互动合作,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4、坚持业务素质与师德修养共同提高的原则,加强教师群体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建设,努力提高师德水平。

5、根据教师不同具体需要确立不同的发展规划,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学型、研究型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学习制度

1、每学期阅读一本教学专著。

2、每学期完成15次以上的听课任务。

3、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注重知识更新,提高专业水平。

三、教学反思制度

1、每节课课后必须在备课本的后面写教学后记,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得失。

2、每一次听课或学习后,及时写心得体会,并主动与他人交流。

3、每一次考试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和教学反馈。

4、每月写一篇教学事例,记录本月教学最成功或最失败的一节课,并进行总结或反思。

5、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心得或论文,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集体备课制度

1、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2、每周每组安排一名教师主备,负责起草一周的备课教案。

3、在教研组例会上,分备课组对教案进行研讨、修正。

4、年级组教师原则上按集体备课的教案上课,但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案,应根据教师水平及学生的学情作适当调整。

5、第二周集体备课时,能对上周上课的情况进行反思,并及时修改教案。

五、课题研究制度

1、每一位教师要求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2、每一个课题必须逐级申报立项。申报立项时必须按要求填写申报书。

3、一个课题应该立足教学实际,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反对做大而空的课题研究。

4、课题研究必须按计划开展工作,定期反思,定期汇报,定期总结,确保按期完成。

5、课题研究要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按要求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6、课题研究要及时做好成果推广工作。

六、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办法

1、检查各教研组教研例会会议记录。

2、检查教师备课笔记、听课笔记。

3、收集评比教师教研心得、论文。

4、举行教师优质课、说课比赛等活动。

5、检查督导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6、定期检查评价各课题组课题研究情况。

学校教研制度 第6篇

加强学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突显成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日常教研工作教研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教研工作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基本目标

1、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解决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

2、学校自身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3、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制度职责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导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以主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级——(主管校长、教导处)教研工作制度

在主管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校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并负责监督实施。

1、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发动全校师生员工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3、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

4、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教研风气。

二级——教研组(员)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导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备课组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教研组学习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

3、组织好教学研究活动。组织组内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组织进行教学反思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组织组内教师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上好每一节课。

5、教研组应有计划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抽查学生作业,了解作业份量、难易程度和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试卷抽查,了解、分析教学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6、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标;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作业或练习;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

8、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学期结束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级——教师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教师要按时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发言讨论,认真记录。服从分配、积极主动进行实验活动。虚心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以及教师个人论坛活动。 4、要熟悉课程标准、教材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教学计划。

5、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学校教研制度 第7篇

为了办好规范性的家长函授学校,保证函授学校的工作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1、所有学员必须按时参加培训学习,不得无故缺席。

2、如有特殊情况请假,必须向班主任递交书面假条。

3、培训时任何学员不许中途退场。

4、请假一次,要从每期考试考核总成绩里扣除5分。

5、每次培训均没有请假、按时参加者,一学年培训完之后,在考试考核总成绩里加5分。

学校教研制度 第8篇

校本教研是以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特制定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一、校本教研组织机构。

1、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校本教研实施小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各教研组主要指导与组织者分工如下:

午次星期上午下午

星期一计算机

星期二政治语文

星期三历史数学

星期四化学、地理英语

星期五生物物理

学科教研组组长及主抓领导安排表

组别组长主抓领导

职责:

①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

② 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校本教研第一线,下到有关教研组组织指导教研活动,并每人承担1~2项校本教研课题研究。

③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④适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职责:

①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指导各教研组课题组制定教研计划,落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②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的各种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③定期完成对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⑤向领导小组推荐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人选。

3、校本教研专家组。

①区外专家:聘请省教科院、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

②区内专家:市教科院领导、教研员、区教研员及市内其他相关专家。

③校本专家:本校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部分中小学高级教师。

二、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提升办学品位。

三、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1、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课例研究、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2、教研活动要求。

①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淡化功利主义,杜绝为追求新颖、舍本求末、贪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反对理论与实践脱节,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各教研组必须作好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等工作。

④全体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教师培训制度、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等有关制度。

⑤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将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主要内容。

四、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

1、以“教师业务考核记录”作为年终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

2、每学期开展一次校本教研组评优活动。

3、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校外各级专业培训(将培训作为一种奖励)。

⒋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然后在此基础上评选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五、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供应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学校教研制度 第9篇

一、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部下。按照"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1、营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各个教研小组必须作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了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工作。

三、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

1、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与对教师的年终考核相挂钩。

2、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小组评优活动。

3、对于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4、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中来,给他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评选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四、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4、保证经费投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指导各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2、具体落实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开展种教研活动。

3、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4、定期完成对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5、适时聘请上级教研部门的领导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学校教研制度 第10篇

1、在校长领导下,学校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家长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2、教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家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教科研工作,定期进行检查,每学期作出总结。

3、教科研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密切配合当前的家庭教育教学工作,以研究促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搞研究。

4、教科研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家长学校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科研课题的实施,中期评估及结题工作,对教科研课题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指导,不断总结教科研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家庭教育的教科研水平,推动家长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教科研领导小组负责教科研竞赛活动,组织教师或家长参加科研论文的竞赛与评比,以及其他教科研活动。

6、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一篇教学论文、经验总结或教科研课题实验报告。

7、定期组织家庭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对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教科研工作培训,定期推荐或印发教科研学习材料,检查教师的学习笔记。

8、家长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家庭教育教科研成果的登记、评定,并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学校教研制度 第11篇

一、学习及教研制度

1、每周安排一次学习和教研活动时间。

2、学习时做到严肃认真,不迟到、不早退、不闲聊、积极参加讨论、认真做好记录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3、外出学习时,事先准备好笔记本,不迟到、不早退,做好记录并主动向领导(园长)汇报。

4、每月举行一次班级工作汇报。每月写一篇教育笔记,每学期进行一次各年龄班一日教育活动、环境布置、游戏活动的相互观摩、检查。

5、各年级组根据幼儿园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制订学期教研计划,及时吸取国内外幼教信息,有计划地组织保教人员搜集、整理、编写资料,定期组织学习与讨论,并在实践中探索,不断交流总结经验,使教研活动有针对性,有特色性。

6、园长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教师的教育计划、教研组计划、教师的教育总结笔记。检查保教人员一日组织活动或某生活环节,及时与保教人员交换意见。

二、卫生保健制度

1、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幼儿所、幼儿园保健制度》和省、市、区有关卫生保健制度。

2、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注意饮食卫生;每日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3、每2个月测量身高体重一次,每学期测视力一次,对弱视幼儿每2个月测查一次;每学期验血色素一次;每2个月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建立幼儿健康档案登记、统计制度。

4、坚持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发现疾病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5、新生入园和新工作人员到岗均要先做体检,以后半年验血复查一次。

6、配合卫生部门做预防接种工作。

7、为幼儿提供合理膳食,每周制定带量食谱,定期计算营养摄取量,每月召开膳食委员会。

8、每天保证供应充足的温度适中的开水,每天起床后、课间、运动后提醒幼儿饮水,培养幼儿自觉饮水的习惯。

9、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提醒幼儿每天大便一次。

三、安全检查制度

1、教师保育员要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在各项活动家中的安全。

2、上班人员交接时一定要认真清点幼儿人数,户外活动外出返回均要认真清点人数,家长来接孩子一定要按学校的接送程序进行,不能违返。

3、值午睡班时,工作人员勤巡视,细心观察防止幼儿在被窝内发生意外。

4、经常检查幼儿的口袋,不让幼儿玩带玻璃、硬币等呈尖角的.危险物品,以防伤害幼儿。

5、必须妥善保管药物,喂药时要仔细核对,有毒物品由专人管理,严禁在班上存放,药物的保管和服用由医务人员负责。

6、开水瓶要加锁,热汤热粥时要加盖,防止发生烫伤和中毒事故。

7、注意房屋、场地、家具、用具、玩具、活动器械、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每月检查一次,大型体育器械、电器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避免触电、砸伤和摔伤等事故发生。

四、幼儿园安全防火制度

1、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安全防火知识,学会消防栓、灭火筒操作,学会保护孩子。

2、幼儿园安全检查小组每周检查一次幼儿园电路、电器、防火设备情况,做好记录,消除隐患。

3、幼儿园的所有电器(电热水器、电吹风、洗衣机、电视机、录象机等)在用完后,马上拔出插头并要放置在干燥地方,以保安全。

4、保育员下班前,要关好所有电器,电热水器每天晚上要切断电源,不能开过夜。

5、各班睡室、活动室之间的门口,通道要保持畅通,孩子在室内时,不准上锁,发生火灾事故时,教师、保育员要沉着镇静,迅速从安全通道疏散幼儿,不能丢下孩子不管。

6、经常对幼儿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使幼儿懂得不能玩电插头,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大人。

五、班级外出活动制度

1、要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水塘和其它危险物。

2、每次活动必须事先写好计划,必须有5名以上工作人员跟随照顾。

3、出发前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清点幼儿人数,编好组,检查幼儿衣物和身体。

4、行进时工作人员应时刻走在幼儿队伍的外侧和两头。

5、上汽车时老师必须在两头照顾,行车时,不能让幼儿探头手出窗外。下车时,必须有一名工作人员先下车接孩子。

6、活动时,每换一个活动地点或内容都要及时提醒幼注意安全,并清点人数。

六、班务财产管理制度

1、分配各班使用的财产、物资要分类编号,立册登记,由副班主任负责保管,每学年结束前,班主任及保育要协同副班主任清点班务财产,如数交班。新接管的副班主任按册验收,数目相符在交接栏内签名,以示班务财产物资交接清楚。

2、各班保管使用的财产、物资,非本班人员不得擅自拿用,特殊需要的可向该班的副班主任借用,定期归还,如有损坏负责赔偿。

3、班务财产在使用期间有损坏、遗失,由副班主任向后勤组长报告,属合理损耗的准予注销并根据需要重新补发,登记入册。如无需要不补发,属不合理损耗,当事人负责赔偿。

七、其他制度

园所管理,除了上述提及需用到的这六项必备管理制度之外,还有许多内容,包括劳动纪律制度、幼儿园奖惩制度、园所考勤制度、园所室内安全检查制度、班级日常管理制度、班级交接班制度等等。

学校教研制度 第12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机构,落实措施

学校要形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导主任、学年组长协助抓的管理系统,成立校本培训工作小组,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校本培训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课程、专题、措施,确保培训优质高效。

二、研修目标

1、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5、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四、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科室、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五、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师徒结对、经验交流、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周、校际交流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六、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教科室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管理教学的副校长及校级领导带头人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管理教学的副校长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4、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定期学习理论。

3、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②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③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④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汇报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长的设置由教导处一年一定,设组长2人。教研组长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教研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题”,做到“有计划、研讨、记录、效果”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外出学习观摩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心得体会。⑥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学校教研组考核方案》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④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⑤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七、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报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教研制度 第13篇

一、 每周星期一晚上必须保证两小时的教研活动时间,并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活动的参与率要达到百分之百,年终差1个百分点扣2分。

二、 集体备课每月至少要达到一次,集体备课要达到组内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即一个课例、二轮反思、三次研讨(自我设计——实施教学——自我反思——合作研讨;再次设计——合作研讨;实施教学——共同研讨——自我总结)。

三、 教师听课每期不得少于10节,严禁抄课,发现抄课一节次扣5 分,听课差一次扣2分。

四、 教研活动每期不得少于14次,每少1次扣5 分,校本培训每期4次,每少一次扣5分。

五、 每期上交“教学反思”、论文各一篇,“教学反思”必须结合具体课例,论文必须围绕教研组专题所写,每差一篇扣5分。

六、 教研组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必须写好教研计划,第二周内写好专题研究实施方案。

七、 教研组长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策划本组的教研活动,完成学校及上级布置的教研任务。

八、 每期举行“开放周”二次的教研活动,每次的“开放周”都要有详细的研究记录,每期“送课下乡”一次,“送课下乡”要有“信息反馈”的资料和课堂评估资料。

九、 专题研究要有专门的档案管理、资料管理人员,每期的每个阶段研究要有成果总结(论文或报告)。

十、 校本培训每期举行4次(学校教科室两次,教研组两次),培训内容要有较详细的内容记载,培训的形式为讲座。

十一、 本管理制度与学校管理制度相矛盾之处,以学校管理制度为准。

十二、 本管理制度之遗漏,以学校管理制度束之。

学校教研制度 第14篇

以校为本,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研究活动。

一、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1、教师的新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以分散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并以自学为主。

2、集中学习时间安排在周六上午,学习1小时。

3、集中学习时间实行点名制,无特殊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并且将学习参加情况纳入年结考核。

4、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的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1、树立实施“科研兴校”意识,把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校本教研列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2、健全学校科研组织,根据科研兴校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科研室,负责学校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普及,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的主项研究与指导。

3、领导带头承担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科研能力。每周六上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从整体上研究学生的素质目标体系,并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具体化,研究学生各科课堂结构的优化,构成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佳环境和途径,以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素质能力的形成。

4、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各学科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法与学法,进行教法和学法的同步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科研课题要体现研究对象、范围,展现研究目的、意义等,反映科研人员和实验人员的科学的思维过程。

6、课题的选择和确定要经过四个步骤。

(1)调查研究:也就是在选择课题、制定方案前对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学生学的现状和规律,从而明确改革方向。

(2)课题论证:从实践中提出的科研课题是否正确,需要从理论找到依据,从理论高度上进行论证,从而明确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制定方案:制定方案就是对教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把论证的理论及具体操作的程序都用方案的形式表示出来。实验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论证、实验目的、实验对象、操作措施(方法、步骤、时间)、实验原则和组织领导。

(4)组织实施,进行实验。

7、要反复研究,不断总结。教学实验是一项艰巨、细致、复杂的宏伟工程。课题得到论证后实验组成员要通力合作,精心实施,反复研究,不断总结,才能有所发现,有所作为。

集体研究――深入课堂进行教改实践,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明确方向,探讨问题,找出改进方法。

阶段研究――学期或学年的总结性研究。这时要将平时的做法,经验和问题、尽量提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经过分析、研究,写出比较全面的总结、论文或实验报告。

个人研究专题化――在总体实验方案的指导下,实验人员根据个人的特长和教学特色,分别拟定自己的实验课题,并且要求根据专题把课上出特色,坚持下去,总结经验。

三、建立对话交流制度

1、学校领导要重视培训工作,并有专人抓师训工作。

2、对此项工作要提高认识,理解掌握有关政策,并能按省、市、县各级部门师训方案、计划、规定、制度执行。

3、做到“三个积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培训。做到:认真记笔记;参加研讨会;发表看法,解答问题,写出感受,最后用到实践中去。

4、各位教师根据中心课题设立专项课题,并把题目计划,完成时间报镇教研室,学校给予一定的保障措施,镇教研室定期检查指导。

5、领导带头承担科研工作,起示范作用,并定期召开研讨会,专题讲座,使科研成果从实际出发,有指导作用,上档次,出水平。

四、建立教研激励机制

1、目的:总结推广教研成果,把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使教育成果产生实际效应,积极向县、市、省教育部门推荐优秀的科研成果。

2、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

3、严格执行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学校教研制度 第15篇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教研室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

一、教研基本理念

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教研总体要求

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解决教学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教导处、教研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集体教研、青年教师赛教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四、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教研,制定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科研室制定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研组、教导处等机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教研活动,保证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

2、学校教研室负责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讲座,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导处负责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每月的“论坛”。

③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④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⑤每年至少向校教研室上传2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文章。

⑥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⑦ 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细则。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研室和教导处一年一定,原则上设组长1人,成员是所有该科的任课教师。

3、教研组组长由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要配合教研组和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全组每月组织1-2次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学校教研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研员每个月至少向教研室上传1篇教学研究信息或经验文章。是传电教中心科研网。

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备课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5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研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2-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⑤定期向学校教研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学校教研制度 第16篇

一、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部下。按照"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1、营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各个教研小组必须作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了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工作。

三、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

1、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与对教师的年终考核相挂钩。

2、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小组评优活动。

3、对于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4、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中来,给他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评选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四、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4、保证经费投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略)

副组长:(略)

成员:(略)

职责:

1、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指导各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2、具体落实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开展种教研活动。

3、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4、定期完成对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5、适时聘请上级教研部门的领导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学校教研制度 第17篇

一、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负总责,科导处、教科室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质课比赛等教学观摩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以及课题研究尤其是小课题研究等,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教科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要有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学科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务处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好好的校本论坛、课改沙龙等教研活动。

③组织好骨干教师评审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④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⑤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⑥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⑦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长由教科室和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研室和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全组每月组织两次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月至少向校园网教研组栏目上传1篇教学研究信息。

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⑤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每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全校性或教研组、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并认真完成相关任务。

④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教学案例或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或经验总结。

⑤每学期教师听课10节以上。

⑥每学期力争提供一节展示课、研讨课等。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学校教研制度 第18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提高教研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指导作用,创办一批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和示范性学校,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特制订本本制度。

一、强化教育科学理论学习

1、教研员要切实自觉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当前特别要认真学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重要文件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认真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树立新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价值观、评价观以及各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等,带头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参与课改实验。

2、教研员要指导联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理论学习活动,制订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制度,使每次理论学习活动均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效果,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去。

二、大力加强对联系学校的教学指导

1、每个教研员都要确定1所以上联系学校。

2、每个教研员每学年到联系学校听课10节以上。

3、每个教研员在联系学校培养学科骨干教师2名以上。

4、注重抓好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以课改新理念指导教师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学科研讨活动以及学科考试、教学质量评价等各方面工作。

5、教研员与联系学校的领导、教师之间要积极互动,经常交流教育改革信息,总结、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

三、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1、每个教研员必须申报立项1项以上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并将联系学校作为该课题的研究实践基地,发动和依靠广大师生共同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2、教研员要指导联系学校建立、健全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做到人员、职责双落实。在教育科研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起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队伍,并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实验及相关工作。

3、联系学校必须开展一个以上省(或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教研员要帮助、指导联系学校制订课题研究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内容、措施以及具体的实验计划,因地制宜制订学校实施方案,明确学科组及任课教师具体的要求,使教育科研工作有部署、有计划、规范地进行,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以科研促课改,以课改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4、教研员要针对当前课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研究性学习、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考试考查制度改革、教育教学评价等,组织联系学校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攻关,组织开展联系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活动,在共同发展中凸现各校的办学特色,为全县中小学校提供科研兴教的典型范例。

四、加强检查、总结和交流,提高效益

1、教研员每学年对本人联系学校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总结,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检查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措施。每年7月底将总结交本室办公室。

2、联系学校于每学年结束之前对联系教研员的工作作一个简要的评价,从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改进之处,利于下一步工作。

3、教研室每学年对教研员联系学校工作进行一次检查、交流、评比,表彰先进,促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校教研制度 第19篇

1、在教研室统一领导下,各学科教师由相关教研员组织本学科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

2、每学期初,教研员根据教导室统一部署和本学科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应向教研员事先请假。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论、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

4、教研活动应遵循“确定专题,学习理论,独立实践,集体评讲,总结提高”的原则,教研员要按教研计划分步实施,注意环环紧扣教研活动的原则,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5、教研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帮助教师掌握教材、驾驭教材上,同时,教研员要有计划、有意识地把德育、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因素渗透在每次教研活动中。

6、要有目的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实验、有总结、有记录。把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对研究的课题要持之以恒,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7、专题实验的研究要目标明确,计划性强,专人负责,定期研究,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8、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观摩课或一次研究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艺术。

9、教研员要有计划地在本镇内开展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活动,通过听课和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的严格评课,促使教师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教师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吸收外地教学改革经验,到外地听课学习后必须上一节观摩课,或搞一次专题演讲。

11、学期结束时,教师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交教研室,教研员还应提倡和支持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

12、对教研先进个人,学校在评先、晋级等各方面予以优先,对拒不参加教研活动,拒绝承担教研任务的教师,轻者批评教育,限期改正,重者上报教育局处理。

学校教研制度 第20篇

一、加强教研组基本建设

1.争创优秀教研组。

2.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创优活动。

3.定期进行全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二、指导教师提高有效教学能力

1.有计划地学习有效教学的先进经验。

2.开展有效教学的评比活动。

3.培养有效教学的典型。

三、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

1.定期检查单元知识达标情况。

2.定期开展期中期末质量分析活动,提出教学改进措施。

3.学科统考、评比、竞赛成绩达普教前3名。

四、根据学科特点,增强教学德育功能

1.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2.教学中自觉进行德育渗透。

五、落实学科学生特长培养工作

1.做到活动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四落实。

2.第二课堂活动正常。

学校教研制度 第21篇

为了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日照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适合我校实际的以校本教研机制,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日照市实验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校本教研工作,是指基于学校发展、教师提高、学生成长而开展的常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校本教研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通过群众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实现学校自我发展和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引导老师学习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与政策,进行专业研修,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展集体备课,制定教学工作阶段性任务目标和实施计划、措施;展开课题研究,对教学问题、评价问题等进行反思与研讨,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开展课题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实施要求

1、建全组织。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和相关校本教研实施小组,形成以校长、教科研处、教务处、教研组共同参与的教研网络。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教研的基本单位,学校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并充分发挥其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2、落实责任。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担负起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的责任;业务校长是校本教研的主要组织实施者,要担负起协调管理与过程指导的任务;中层业务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专题教研和学科教研的主要组织者,要对学科的校本研究具体负责;教师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3、完善制度。学校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制定教师备课、反思教学、教师互助、相关检查等管理制度,并把校本教研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进行管理考核。

三、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

1、教学反思活动。要求教师按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师要实现教后反思常态化,每学期至少写出一定深度的教后反思1篇。

2、校本培训活动。校本培训要坚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使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处理好教师教学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搞好分层培训;坚持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做到理念培训与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内部交流与外出学习相结合。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等教育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会、研讨会、观摩会。

3、传帮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学校骨干教师要与本学科教师形成广泛对话、合作与互助关系,每学期上教学示范课不少于1节,并不定期地进行专题讲座。

4、集体备课活动。坚持进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作用,避免用一个人的思想替代众人的思想。集体备课要重教材理解、教学目标确定、学点排查、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手段选用、练习与评价题目的选编等,倡导老师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备课与教学。

5、听评课活动。学校要积极开展。积极开展课例研究为重点的听评课活动,要将听课活动与专题研究、教师培训结合起来,实现教、评、研、训的统一。要坚持全员性和经常性,每位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每学期青年教师不少于20次,教研主任不少于20次,其他老师不少于15次。

6、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开展理论讲座、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全员参与的学校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要积极争取专家的学术引领,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专家报告会;要通过组建学科、年级或校际教研协作体系,加强教师间、学科间、校际间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实现区域性教学经验、成果、资源的共享。

7、“小课题”研究活动。各学校要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领域的“小课题”研究,走“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之路,学校各处室、教研组要结合实际每学年确定至少一个小课题开展研究。

8、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活动。要定期开展以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教材统研为重点的校际间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四、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组织和领导,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要把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和校本教研活动情况纳入学校的考核范围。

2、教科研室、教务处要调整工作思路,降低工作重心,承担起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任务;要经常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交流研讨和调研指导,发挥好引领的作用。

3、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打造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教研队伍;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主任在教学中的带头作用,保证他们能尽量把精力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去,注重教研主任的进修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学校教研制度 第22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促进教研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教研室是学校基层教学组织,直接负责组织教学,进行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养等工作。

第三条教研室按工作职能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所在系(部)负责实施管理,教务处负责考核。

第二章教研室设置与职能

第四条教研室由学校根据学科、专业、课程和学校教学工作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教研室的设立、调整和撤销,由教学系(部)提出意见,教务处审核,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学校发文批准。

第五条教研室设置条件

1.原则上应按同一学科、专业的相同或相近课程群设立;

2.有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原则上不少于5人,不足5人的要按相近学科、专业或课程组合的原则进行合并;

3.具有一定的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一般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不少于2人;

4.能承担本学科和相近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任务,教学与研究达到一定水平。

第六条教研室主要职能

1.执行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及其各环节(含实验、实训教学、实习、研习)的教学任务,并对教学情况进行检查。

2.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校历,组织教师认真制定课程标准(大纲)、教学日历等教学基本文件,做好课程考核的命题组织、阅卷评分、成绩登记、试卷装订、质量分析等工作。

3.加强教师和课程管理,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言论监管,执行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4.加强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建设精品课程,推进教学资源上网,做好教材的甄选工作。

5.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教学情况和经验,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6.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坚持教研结合、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

7.加强师资培养,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抓好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8.完成系(部)和学校布置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教研室主任

第七条教研室主任应当由思想政治好,教学与科研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具有相应学科专业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中级职称人员担任。

第八条每个教研室设主任一名,经民主推荐,系(部)提名,教务处初审,报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教研室主任实行聘任制,任期三年。学校每学年对教研室主任工作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予以解聘。

第九条教研室主任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教研室工作,带领教师认真履行职责,遵守教学纪律,稳定教学秩序,防止教学事故,保证教学质量。

2.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定期研究和改进教研室工作,撰写教研室工作总结。

3.负责安排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任务,组织编写课程和教学标准,选用优秀教材,审定教学历、教案、考试命题、成绩登记、质量分析等教学材料,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4.组织集体备课、说课、观摩教学、公开课等教学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级和校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

5.带头开展科学研究。任期内,必须主持或作为第一参与人成功申报并完成至少一项省级或省级以上教学或科研项目。

6.制定教研室教师的进修、培养计划,对新教师任课资格和新开设课程提出初审意见。

7.负责教研室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

8.完成系(部)和学校布置的其它工作。

第十条教研室主任津贴

教研室主任在任期内,经考核合格,享受300元/月的津贴补助,在每一学年考核后按12个月一次性发放;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另给予教研室主任1000元奖励;考核不合格的,扣发教研室主任50%津贴。

第四章教研室活动

第十一条各系(部)应当根据教学和学术专长,把从事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入相应的教研室。所有教研室成员都必须参加所在教研室的各项活动。教研室活动列入学校考勤管理,无故不参加教研室活动的,按学校考勤管理制度处理。

第十二条教研室活动由教研室主任主持。教研室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并按学校和系(部)要求,建立完整的记录。

第十三条教研室活动经费列入学校年度预算,从各系(部)预算经费中开支,按学校财务制度报账。

第十四条教研室活动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学习研讨,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材研究,教学课件的制作研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研讨,实践教学研究等。

第十五条教研室活动的形式有业务学习、教学经验交流、集体备课、学术研讨、公开教学与评议、项目申报研讨等形式。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教研制度 第23篇

一、教研室组织管理

1、教研室由系教学副主任分管领导并共同对系主任负责。

2、教研室原则上设立正副主任,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面工作,教研室副主任可根据工作需要分管相关工作。

3、教研室主任根据工作需要可安排其他教师负责一些具体专项工作,如实验室管理、实践教学、科研管理、资料管理等(以上工作作为系、教研室管理工作量)。

二、教研室的职责范围

1、组织落实教学任务

教研室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完成教学任务。主要包括:落实课堂教学任务和课外辅导工作,准备和组织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实习环节;指导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及毕业答辩工作。

2、组织并实施课程建设工作

教研室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其主要的职责有:制定课程建设工作规划,根据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组织对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引进或开发多媒体课件,负责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和资料室等辅助教学设施的建设。

3、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和改革研究

结合课程组群的特点,制定教学研究的规划,并提出年度教学研究项目,主要提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研究和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手段和方法,研制或推广通用试题库和CAI课件。

4、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各种学术性活动

教研室应根据学校和本部门的科学研究总体规划,在兼顾社会需要,教研室教学工作和教师专长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校内外科学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在认真搞好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从事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教研室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有关学术讲座,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

5、开展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工作

教研室应定期组织教师互相听课,组织观摩教学,同时,应经常收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任务下达后,督促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教案、讲稿,并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组织教学,对青年教师和新开课程教师要注意具体帮助指导。担任通开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教研室可适当安排集体讨论重点课程内容问题,集思广益,提高讲课质量。

6、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定向和培养培训工作

教研室应根据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的要求,确定教师的教学方向、教学课程和科研方向,认真制定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特别重视对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有计划地控制教师的增减,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研室工作制度

1、例会制度

教研室原则上要求每两周一次例会(根据需要可每周一次),布置落实院系下达的工作任务,同时布置和分工本教研室工作计划以及工作任务。教研室活动要主题明确,解决实际问题,且注意问题的连贯性。

2、值日和工作记录制度

教研室对各位教师要安排轮流值日,排出轮流值日表,落实教研室日常工作。教研室要建立值日记录本,同时做好值日的工作交接。

3、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教研室要保持室内卫生整洁,各项设施和资料和桌面要摆放整齐。室内电脑和相关电器要做到及时关闭,教研室钥匙不准交给其他人员。

学校教研制度 第24篇

学校的教研工作主要由校教科研中心负责,并由教导处共同指导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一、教科研中心工作

1、学校设立教科研中心,设主任、付主任各一人,负责学校的教研工作。教研组长兼教研员。

2、学期初要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并及时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写出教研工作总结,不断改进工作,逐步提高教研水平。

3、制定学校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要求和考评标准,并结合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计划检查和考评各组活动情况,及时对教研工作予以指导。

4、协助教导处制定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和考评标准,定期检查教学常规落实程度,有效地指导教学工作。

5、组织各种教学基本功比赛及各类型公开课和评课,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推动教改的广泛开展。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组织教师研究新高考、新大纲、新教材。

6、组织青年教师“拜师学艺”活动,签定师徒合同,检查合同履行情况,评比优秀师徒,帮助青年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7、教科研中心正、副主任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认真参与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掌握教研情况,针对性地指导教研;要坚持长期深入课堂听课,直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共商改进教研和教学的措施。

8、教学改革实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改革实验前均须在相应范围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改革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循保护性原则:即使实验不成功,也不能使实验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受到不良影响。

9、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选择确定教学改革实验课题,并善始善终地实施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要收集研究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要灵活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法等科研方法。应及时推广成功的教改实验成果,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改进、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10、引导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结合教学改革实验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学年至少写一篇,并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研部门举办的教育教学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校教科研中心每年组织一次校级教学论文评选。

教学论文要求拟题新颖、论点鲜明准确、理论联系实际、论据充实确凿、论证逻辑严密,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有发展,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有创新。

11、聘请校内外的名人、专家、领导或有经验的教师举办教育教学专题讲座,请外出学习、培训、参观的领导和教师召开汇报会、谈体会,疏通教研教改信息的交流渠道,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分析研究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形势,更新教育观念,联系学校实际改进工作。

12、与教导处共同组织教师根据期中和期末考试结果对教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

二、教研组工作

1、学校设立学科教研组,一般由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同学科教师人数过少的,可以由若干相近学科教师组成一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设组长一人,教研组长要从政治业务水平高,作风正派,有一定威信,并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的骨干教师中选拔任用。

2、学科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的基层单位。学期初要制定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上交时间不得晚于开学后两周。期末写出教研活动总结。

3、教研组每两周至少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活动记录,以利于积累研究资料。要组织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经验交流、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坚持经常性的相互听课,教研组长每月至少听本组每位教师一节课,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为:教龄不满一年的教师不少于20节,教龄在1至3年的教师不少于15节,其它教师不少于10节。

4、教研组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规定,以及上级领导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指示、规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传播交流有关教改的信息动态。

5、要加强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组织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搞好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检查评估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6、坚持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实验,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渠道和教学要求的改革,确定改革实验项目,有改革实验计划、实施方案和档案材料以及实验总结、鉴定意见等。积极组织本组教师总结教学和教改实验的经验教训,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带领本组教师积极探索最优化教学模式,形成特色,成为优势学科。

7、不断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水平,要有教师的业务学习进修计划,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8、教研组长要关心本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加强教研组的自身建设,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教研工作情况,解决教研组的困难和实际问题;经常性地检查了解本组教师教学常规各环节要求的落实情况;要多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对教学质量的分析研究要经常化、制度化;要维护全组教师的团结协作,带领本组教师求实创新,敬业奉献,争创市、区级优秀教研组。

9、教科研中心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教研组活动情况和活动记录,并对教研工作予以指导和评估。

三、备课组工作

1、学校同年级同学科任课教师在2名以上的设立学科备课组,设组长一人,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要从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中选拔任用。

2、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每次不短于一节课时间。

3、学期初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学习教学大纲,通读教材,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分析学生现状,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计划存学校教导处、教研组长和个人处。

4、集体备课中一般是以单元或章节为单位集体研究教材和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教师要在“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落实“三定”(定时间、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基本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检测统一),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教研风气。

5、备课组要充分利用群体力量,改进和完善电子化备课,研究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措施,统筹安排,分工合作,资料共享,逐步实现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提高教学效益。

6、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深刻领会新大纲、新教材的精神实质,深入研究上好实践课、劳技课、研究课、综合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和谐地提高学生素质。

7、要加强课外辅导,组织好课外小组,对差生组织课外补差小组,对优生和特长生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能力,为发展特长创造条件。

8、备课组长要认真作好集体备课记录。教导处、教科研中心和教研组长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集体备课落实情况和备课记录,予以指导和评估。

9、期末各备课组写出备课组工作总结,交教导处和教科研中心。

学校教研制度 第25篇

一、制定目的

为了进一步确保家长对学校各类活动的参与率,切实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特制定家长学校学员考核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校家长

三、具体内容

1、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进入校园不吸烟,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2、按时到校上课,不早退、不迟到、不旷课,有事请假。

3、尊敬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如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时,能主动与教师沟通。平时能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4、积极看阅家长学习资料,不断更新自己的家教理念,丰富自己的家教经验,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每月一道家庭教育思考题。

5、积极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同时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

6、根据以上条件,每年对所有家长进行一次考评,考评分好家长、合格家长、不合格家长三个层次。

7、评选到的好家长要积极总结家教经验,学校给予通报表扬。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学校教研制度(推荐25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学校教研制度,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