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本文为大家分享知行合一读后感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人心本无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时,才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小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懂事乖巧的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真的要被特别捣蛋的孩子给气到了,我想不到制服她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内心特别烦躁,但是我又不能发脾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的,只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满足他们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仅要用爱去教育她,更要感性中带点理性地去和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仁者爱人,更何况,小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有什么理由不多爱他们一点呢。
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近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平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习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初次读这本书,有诸多的不认同,为什么,首先对王阳明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就不能理解,在当时的时代,儒家思想,是要抛弃物质的东西,去享受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不仅要享受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也要享受物质层面的,我认为我除了吃饱以外,也要注意营养均衡。除了穿暖以外,也要注意衣着得体,让大家见笑了,这就是我当时初次接触这本书的想法,诸多评判。
再次阅读这本书,我抛开我之前的`态度,慢慢进入,反而越读越有意思,在读的过程中,悟到一些道理。其实,每个人在读书领悟中,都会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我们不能去评判谁对谁错,只能说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像王阳明他的成功也是吸收了道家、佛家、儒家的精华,成为他今天的心学。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打开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升华,而不是生搬硬套。就像王阳明格竹子格了六天六夜都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还把自己给格病了。而我们组的马威前几天在群里发:“竹子用了四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就长到15米。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看,王阳明格不出的道理,被我们马威同学格出来了吗。我们现在不就对过去的文化进行升华了么。
有些同学说,为什么读这本书呀?我又不想当圣人,王阳明说的人人都是圣人,肯定认为是扯的事,怎么可能呢?其实我觉得王阳明说得对,人人都是圣人,只是分大圣小圣而已,为什么?如果我们对这本书融汇贯通后,把致良知做为以后做人处事的准则,去影响孩子,影响家人,影响周围的朋友,未必不可称之为圣,也可以向陈教授、胡清老师一样,向更多的人去传经授课,去影响更多的人。目前我们学习的九点领导力,也是让我们从心出发,遵循心中的善念,按照这种指引去工作,去生活。
我认为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按照我们心中的善的指引,来做事情,处理事情,用向上向善的力量来影响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
我的三点感悟:
(一)听从良知的第一感觉。
每个人做事情,对错与否,首先是否从心中的良知出发,前段时间我的好朋友说,如何练习好自己的情商,如何会说话,才是为人处理的道理,准备去买两本《蔡永康的说话之道》好好学习如何说话。当时我就告诉她,好好说话,如何说话是术,重要的是你的心,是否遵循良知的指引,良知是道,有术无道,你说的话只能让他人觉得你是虚情假意,甜言密语,并不走心。我们只有心到了,才能让别人觉察你的真诚。
(二)凡事内求。
舜和他老爹瞽叟的故事。正是舜常常内求,自以为是最不孝的,因此他能孝,舜每天想着自己不能尽孝之处,因此他就更加孝顺,等到瞽叟高兴时,他只不过是恢复了心中原本就有的慈爱的本体。所以当我们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夫妻关系有问题的时候,上下级关系有问题的时候,朋友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向内求,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所有问题都迎刄而解了,并不是说有问题是我们自己错了,只是更换一种思维模式,更换一种做事的方法,可能就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和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马歇尔卢林堡的《非暴力沟通》,不就是让自己换一种沟通方式,有同理心,这样沟通就没有障碍了。
(三)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必在于行,而不行不可以为致知也。也就是必须在事上练。我们知道了良知,也就是知道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但是不去用,那也不对,只有在事上练习多了,我们才能得心应手。
坦白说,这本书看了不下三遍,只记住了书中的故事,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是完全没有看懂的。尤其是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越看越是迷糊,只知道,知行合一并不是我们常常说的感知、言语要与行动一致,其中的“知”指的是“良知”,那究竟什么是“良知”,百思不得其解,仿若眼前迷糊,不见真容,甚至有点玄乎。为了弄清,又看了遍《明朝那些事儿》中关于王阳明事迹的片段,也听了樊登读书上《王阳明哲学(蔡仁厚)》《王阳明大传(冈田武彦)》的解说版,解说也是偏故事性,同时也搜索了网络上的一些相关资料,遗憾,还是没有弄明白,感觉像是佛学禅学,但因为不懂佛学禅学,无法断言,无法悟道。在纠结和摸索了近三个月后,由于还是悟不到“知行合一”的真谛,所以本书的读后感不敢就此进行展开,便聊聊几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和故事带来的体会吧,待未来某时顿悟了,再来写一写“知行合一”。
关于做圣贤的想法——敢想远方与自我意识。王阳明能够讨匪平乱,立言讲学,确实是圣贤。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中评价曾国藩时同时提出了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这里,我们不讨论评价的内容,可以看看王阳明是在什么时候说出了做圣贤的想法。王阳明在私塾读书时,一日问老师“何谓天下第一等事”,老师告知“读书做大官”,而王阳明反驳老师,认为天下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小小年纪便能够挣脱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想他人不会想,想他人不敢想,想他人不能想。在生活中蝇营狗苟的我们,何时才能抬头看星星,看月亮,看耀眼的太阳,想一想诗和远方呢。我们可以想,在生活喘息的间隙,在行色匆匆的'路口,在夜深人静的灯下,只有我们自己才真正在意自己的想法,既如此,我们又有何不敢想。那些质疑你,否定你,嘲笑你,肯定你,赞美你,安慰你的声音,便犹如每天的落日,让它沉入大海吧。如王阳明落地之时,亲友安慰,其不以落地为耻,而以落地动心为耻,我动不动心,远比外界的事实和反馈来得更重要。我思故我在,停止了自己的想法,忽略掉自己的内心,我便只剩下各类社会角色,而那个“我”就没有了。
关于龙场悟道——遇挫坚韧与悦纳现实。在被迫害,被贬至苦荒之地,瘴气湿重,言语不通等艰苦条件下能够得大道,总少不了坚韧的品质和对艰苦现实的悦纳。这让我也想到我的父亲,前两周,查出了疑似声门癌,在做各项术前检查时,他发出了感慨,大意是“我这一生怎么这样,这么坎坎坷坷”。确实,儿时玩耍,从三楼之高阳台跌落,幸得同村大叔路过伸手接住;少时外出务工,被滚烫的开水烫伤大腿,高烧不退,幸得当地老奶奶草药相助悉心照料;青年远洋潜水求生绳索被卡,拉回甲板时脸色已青紫,竟也奇迹般苏醒;关岛海域触礁沉船,幸得当地驻军所救,通过卫星电话与外交官员汇报沉船细节及伤亡情况,安抚船员并协助组织船员回国;在甲板上被钢索狠狠打中头部,身体被甩出甲板,所幸没有葬入大海…如此这般,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上帝的眷顾,海员的坚毅,不困于过往,悦纳后前行,才创造了这些奇迹。他的经历,于大多数人和我而言,太过跌宕起伏,而我这只小小的帆船,怎能遇到一些小风小浪就放弃远航。平凡的我们可能难以悟得大道,但可以坚韧,可以努力悦纳一切。
关于平匪平乱的套路——发挥特长与谋定后胜。王阳明擅于写文章,擅于传播自己的思想,这些都成为他平匪平乱谋略的来源与支撑。中外不少名将,擅长的战术不同,但通过攻心来攻城,上胜。由此,我们反思,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是否更倾向于蛮干,确实,从生物本能来看,动手可比动脑容易得多,但我们努力的,不就是克服自己的生物本能吗。工作,家庭,生活,社交,尽可能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可能工作我们很难把控,毕竟大部分的我们,在工作中还难以做到自己说了算的程度。但家庭,生活和社交,我们是可以的。比如我不擅长带孩子玩,那就把带玩这件事情交给更擅长的成员去做。我不是个天生的社交达人,那就不求自己朋友遍地,经营好现有的朋友关系即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一件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不在于事情取得的成效,而在于做这个事情时,我们的感受愉快,那便足够啦。
读这本书的收获,暂未收获心学的真谛,但从王阳明生平的几个标示性事件中能够有所启发,足矣。我想,这便是读书的魅力吧。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王阳明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专研理学、佛学、军事战术造福于人,传道授业解惑,解救苍生于危难之时,乃一代圣贤。阳明先生从小对于一件事物专研的程度就是达到极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为止,射箭能百步穿杨,沙盘模拟能排兵布阵胜敌于棋盘之上,研习理学能有龙场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学,上阵杀敌让匪寇闻风丧胆,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后,不断坚持、不断练习是背后的驱动,而核心则是“境随心动,可为圣贤”的观念。
“去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精髓之处,讲的就是要严格恪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左右。而王阳明在学习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时,在竹林革竹节的过程中,深深地对这一理念产生了怀疑。而后在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学”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审视周边的一切事物,然后去实践,发现真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在军事领域,定倭寇、灭宁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从小的骑马射箭、追杀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心随境动,则为凡夫;境随心动,可为圣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心随境动,烦恼杂生,只有让境随心动,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并且不断去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尽量修得圆满。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最开始认识王阳明是高中时期一个朋友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一本王阳明传记,当时才开始接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论。相对于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类唯物主义言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这般主观唯心观点更加吸引我。“心”相对“物”来说灵动而富有朝气,是一个有万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阳明心学创造的所有奇迹。
我并不否认我国推行的唯物主义,但曾国潘、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大力推崇,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的“明治维新”,所有的一切都无可置疑的表明,心学是一门能让人乃至一个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的学说,它绝对存在可取之处。
王阳明画像
明朝时期理学被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朱元璋更是将理学之外的所有学说统统列入异端,这对于国家的管理无可厚非,但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的现象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理学作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家越有天赋,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更加曲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将“做圣贤”作为第一等事,立志成为孔子一般的人,他说“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触动,我想这绝不能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只有意气风发才是少年王阳明的代名词,也只有他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死气沉沉的文坛界打开一扇天窗。
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绝对权威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刘瑾当权时期,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许多有识之士上奏疏抗议,王阳明也不例外,只是将希望寄托于玩性不减的皇帝身上,便注定了失败:被贬去贵州龙场当驿丞,刘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杀。好在阳明机敏,制造跳水自杀的假象逃过一劫。龙场人烟稀少、荆棘丛生,王阳明某日却在山洞中顿悟,“心学”这一学说竟就这样开创了。他当时也绝对想不到在龙场中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将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琼是王阳明的贵人,他们初见之时王阳明的心学已颇有一番成就,王琼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答应给他一个平台,让他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阳明一直有“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在军事方面可谓做足了功夫,从年少时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排兵布阵的玩闹可见一斑。史实也证明王阳明确有超绝的军事才能:平定南赣汀漳(盗匪),平定宁王(王爷叛乱),平定广西思恩、田州(少数民族民变),平定八寨、断藤峡(盗匪)都是不可复制的神话,就连日本的海军战神——东乡平八郎也对其军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难想象一个自小体弱多病的文人会在军事方面流传千古。
他在剿匪之时也不忘传授心学理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犹豫了,担心被讹而无动于衷,又或者心中想着借机获取某种报酬而行动,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但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时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蒙蔽了我们的良知。
所谓“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于常规,世界运转总有一套行为准则作为参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规,也可能是道德义务,人们心中思虑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这些,这时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为主导,时刻告诫自己摒弃贪欲,随心而动。
不要在意他人的诽谤,世界之大少不了恶人,阳明心学修的是心,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对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所有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光复良知的垫脚石。
“事上练”,即注重实践,缺少实践的人遇事便手忙脚乱,人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自己的心境,从而达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丝涟漪,使自己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也能从容不迫。
“存天理,灭人欲”,一个没有人欲的人毋庸置疑是一个强大的人,也是阳明心学的终极目标。心学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被焦虑、恐惧、迷茫所困扰;使我们心念通达,与时俱进;使我们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万事万物。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评价?
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平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历尽劫难、矢志报国的宽阔胸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1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平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二、阅遍繁华,波澜不惊的强大内心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读王阳明,了解他的心学体系,会让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行有余力,再开始《传习录》的学习。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在史以来对圣人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其中最受人们认同的说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孔老夫子自不必说,立儒家道德规范,创儒家学派,立万世之论,集三者于一身。另一个能被视为三不朽的就是明朝王阳明,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对王阳明应该都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是后人公认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为"四大家",他的学术影响了正个明朝,直至现代,以至国外也有很多忠实粉丝。
第一次接触王阳明是在高中上历史课,看到老师对王阳明说起心学如何伟大,如何改变中国哲学思想,对我来说只要记住要考试的内容,考分高一点就好了,我才不管你在历史中属第几。再次接触时已至大学哲学课,对我这种逃课的理科生来说,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刚参加工作时,小年青闲来无事,翻看各类杂书时被这位王大人小时候离经叛道的故事、"守仁格竹"、"智斗刘瑾"、"龙场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宁王"等传奇故事吸收,渐渐开始留意这位传奇人物和他所开创的"心学"。
工作十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
要明白"心学"的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1.初遇王阳明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近300年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平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
(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
(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
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1,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
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习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成人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平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4.阳明与三毛
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学最好的诠释。三毛从小数学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觉自己融入不到成人世界中。但她喜欢画画,读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撒哈拉沙漠,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心归属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爱情。这才有了那么短暂却美好的撒哈拉故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这就是心的力量。
5.坚持初心
王阳明的心学,有点唯心也有点禅修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他不是出世的修行,而是儒家入世的实践,不断通过实践来磨练自己的内心,来坚守自己的初心。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我曾通过冥想企图断绝一切外部的声音,但心学却要顺其自然,让这些外部声音内化成内心更强大的自己,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习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说实话,刚拿到公司寄给我们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两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拒绝的,因为觉得现在工作那么忙,哪来的时间来看书。但是出于好奇心,不明白为什么领导会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看,它的魅力何在?于是我翻开了书籍,看了简介,慢慢的就被这本书所吸引了。每天睡觉前或者休息的时候就翻上几页,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也许这也是这书的魅力所在吧。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他的一生却历经坎坷。多次参加会试都榜上无名,这在当时对读书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是他却认为“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心动为耻”。世间万物皆有两面,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太在意。只有调整自己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其实这种观点,正是体现了王阳明立身之本。他在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丞期间,通过“龙场悟道”,彻底领会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门学问—心学。
知行合一,就是说知行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这种观点,彻底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
致良知的道路又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的本真状态,通过主体意识达到自我道德修养,规范自我行为。这是心学的核心部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由知善到行善的过程,要求人们将自己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境界。当今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将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现代人所缺乏的并不是道德知识,我们缺乏的是将道德知识落实到实践的具体行为。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要将其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为之中。这个社会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点滴的小事,把自己的道德认知落实到道德实践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扭转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病态风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沟通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架起了一道桥梁。
做为新三科技设计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们要在“笃行”上求实效。“知行合一”的重点是“行”,而不是“知”,它彰显的是一种实践精神。结合今年我们设计分公司的经营状况数据分析来看,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比较高,回款较慢。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把学习中获取的好理念、思考中发现的好想法、工作中积累的好经验,转化为实践成果,产生实际成效。尽可能的将我们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把回款率提高。要坚持问题导向,想实招、出硬招,强化执行落实,努力把本职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搞明白、解决好,让实践在问题的解决中落地生根。要勤于积累、多干少说,善于在实践中反刍内省、提炼创新,不断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新办法、新思路,真正在学用相长中实现知行并进。
我们还要在“善成”上见真章。善做善成是“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鲜活体现。做为公司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就是要发扬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善始善终,给公司带来效益最大化。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知行合一读后感(集锦21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知行合一读后感,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