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作文教案(集锦21篇)

作者:edditor12022-12-20 11:01:23510

作为教师,教案总是要写的,而教案的准备工作则是为了更好的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必要的调整。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作文教案,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作文教案 第1篇

学习内容

课文文章:《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丛书文章:《铁匠》《金岳霖先生》《祖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把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2.学习拔取典型事例及准确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发明、积存的习惯,激起学生写作热情。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学习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运用对比等手段来暗示人物精神。

课时安置

2课时

课内探究

谈话导进:人物的精神包孕思想、气质、品行、个性等,写人物重在通过对人物外表、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的刻画中,对与人物有关事件的叙述描写中,在对人的评述中,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行,人物才会形神皆备,鲜活生动,如在眼前。也才干感动人,传染人,鼓舞人。

活动一:温故知新

回忆一下写人作文的基本步调:

第一、细心审题,弄清题意。(审题)

第二、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德性。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立意)

第三、依据要暗示的德性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选材)

第四、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或材料类别布局。采用多种手段描写人物:外表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选择最能暗示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布局)

第五、编削、交流不雅赏。(归纳全文,点题帮衬)(点题)

活动二:文本传染

一、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

《邓稼先》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当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枪弹制作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出色卓著。

③1985年沉痾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兵器进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xx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真挚坦白、从不骄人、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朴实的民族自尊心。

⑦1982年,“我不克不及走”。执着寻求、无私奉献、义务心强。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苦读写作《唐诗杂论》;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参与群众大会,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

关怀辅佐青年;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挚悉心;意志坚决,工作辛苦,带病坚持工作。

二、细节描写令人物形象鲜亮,事情生动,主题更明确。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傍边。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暗示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小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阅读左拉的《铁匠》,勾画出文章描写铁匠外表的语句,回纳出铁匠的性格特点。

〔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小我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露性格特点(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2.语言细节描写。

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勾画出文章描写金先生语言的语句,回纳出金先生的性格特点。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鄙谚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小我要听其言不雅其行,说的就是一小我的语言能够反映一小我的精神世界。

3.步履细节描写。

步履描写是暗示人物的主要手段,能够酣畅淋漓地展现个性形象,并且引人进胜。年轻人之所以喜爱看武打小说,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

阅读萧红的《祖父》,勾画出文章描写祖父步履的语句,回纳出祖父的性格特点。

4.心理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此刻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揣摩人物的内心所想,把本身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传神、生动而传神,才干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阅读陈忠实虔诚的《汽笛布鞋红腰带》,勾画出文章中的心理描写语句,回纳出“我”的性格特点。

三、借助对比手段描写人物,使形象更鲜亮。

对比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比比力,刻画性格,使形象更鲜亮感受更强烈。

《邓稼先》一文中把邓稼先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亮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最实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实虔诚平实,从不骄傲。

四、借助一些抒怀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在记叙的段与段旁边交叉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别的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绝然不同,并且一反既往了。”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议论就起到了一语道破的作用。

活动三:写作指导带领

以“我的好知己”为例,进行思路点拨。

第一、首先确定好知己的性格、精神或气质,运用议论的语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来暗示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需符合年龄、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需暗示精神品质。要拔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暗示人物内表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选写作手段,暗示人物的思想实质和性格特征。

写作要求: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3.写好步履,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5.正面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写作步调:

一是细心审题。

二是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

三是选典型的材料。

四是据所选材料的做好布局。

五是反复推敲编削。

六是交流不雅赏。

作文教案 第2篇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书大夫”》(扩写),领会扩写文章的意义、要求、方法、步骤 。

2、读懂提供的扩写材料《风雨中》,领会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明确应当着力扩写的部分。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愿望。同学们觉得写作文难在哪里?(写不长,达不到老师规定的字数等)

2、这堂课我们先来共同探讨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先听教师读一段文字:

小明十分调皮。有一天中午自习的时候,教师布置大家看《新人文读本》,并安排了班级干部值日。可是,教师前脚刚走,小明就在同座的男同学头上扎了一根小辫子。前天上课的时候,他居然和同学打赌吃巧克力豆。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他就乘机往嘴里丢一颗,结果一课吃了十颗巧克力豆。昨天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把吹满气的气球悄悄地放在同座的凳子上。同座一屁股坐下来,只听“啪”的一声响,同座吓得跳起来,他却拍着手笑。

这段文字为什么这样生动呢?是因为用事实说话。(板书:用事实说话)

3、教师进一步引导:前几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小芳》,是这样唱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好看。”到底美在哪里呢?这就要有具体的形象。所以歌中唱道:“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通过大眼睛和粗长的辫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让学生比较:

A、冯巩对观众很热情。

B、冯巩对观众很热情,他一走上舞台,就快步走向观众,一边挥手一边笑容满面地在大声喊着:“朋友们,想死你们了!”

比较后小结:前一句很空洞,后一句通过他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描绘出他的形象,就能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 。

因此,要把文章写具体,还要用形象表达。(板书:用形象表达)

4、指导学生练习用事实说话,用形象表达。

①把“这本书破得很厉害”这句话写具体。教师拿出一本破书,边让学生看,边指导学生用事实说话。(如讲清楚封面、书页等破损的事实。)

②大成精心修补这本书。(引导学生想象大成都做了些什么。)

③天下起了大雨。[要求学生填句子:天空,雨点打在窗玻璃上,地上一会儿就……。]

④小刚等着爸爸来接他,心里非常着急。

⑤教师冒雨送小刚回家。

⑥爸爸刚要出门给小刚送雨衣,看到教师送小刚回来了,十分感激。

5、出示本课学习任务:扩写。(板书:扩写)

①读例文,比较例文把扩写材料中的哪些句子写具体了,哪些句子没有扩写。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把“我到他家去玩”写具体呢?

讨论后板书:扩重点。

②讨论:如何找重点?分析例文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赞颂谁?再根据中心找重点。(板书:找重点)

6、找《风雨中》一文的重点:

风雨中

一天下午放学后,突然下起了大雨。

天色暗了下来,左腿残疾的苗小刚等着爸爸来接他,心里非常着急。刘老师看见了,冒雨把他送回家去。

苗小刚的爸爸、妈妈送一位邻居到时医院看病刚回来,一看见儿子被刘老师送回来了,非常感激。

读后讨论:这篇材料主要是为了赞扬谁?(刘老师)扩写重点是什么?(刘老师冒雨送学生回家。)

7、学生完成扩写《风雨中》的练习。

附板书:

用事实说话

找重点——扩重点

用形象表达

附习作例文:

扩写材料:

“书大夫”

谢大成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他对工作很负责任,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书大夫”。

一天放学后,我到他家去玩,他正在精心修补一本破损得很厉害的《张天翼童话选集》呢。

他真是名副其实的“书大夫”。

扩写后的例文:

“书大夫”

谢大成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他对工作很负责任。同学们还书的时候,他总要认真检查,发现有破损的,便不声不响地拿回家去修补。因此,大家送给他一个“书大夫”的雅号。

一天放学,我到他家去玩,他正在修补一本《张天翼童话选集》。这本书的封面很脏,快掉下来了。最后两页已经掉下来了,夹在书里。

我说:“这书还值得修补吗?”“看你说的!书破,说明书好,看的人多。这本书没少一个字,修补一下照样看。”

说着,他先用透明胶带把撕破的那一页粘好,然后象介绍经验似的对我说:“带字的书页,要用透明胶带修补,这样不影响读。”接着用胶水把封面和掉下来的两页粘好。最后,又找来一张牛皮纸,给它包了个皮儿,并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了“张天翼童话选集”几个字。

我由衷地赞叹道:“你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大夫’哇!”

作文教案 第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某一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前天

老师参加了我班举行的“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到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根据小伙伴的特点,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在童年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你的同学;有的是你的邻居;还有的……你一定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许多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我要写的印象最深的是,要突出的人物特点是,选择的一个事例是。

3、大组交流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①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②用一件事来写;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提供情景,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这是我们班去年秋游中的几个画面。(无声,给学生思维空间。)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①这次秋游中发生了几件事

②哪件事表现了小伙伴的特点和品质

③你选择哪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2、交流归纳

①秋游中××同学收拾午餐留下的垃圾,体现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的行为。

②××帮助邻校一位掉队的小同学寻找老师,反映她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通过这一情景,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四、自拟题目

下笔成文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

作文教案 第4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叫选材,从哪里选材,怎样选材。

2、把握选材的原则,选材的角度,

重难点:

1、了解什么叫选材,从哪里选材,怎样选材。

2、把握选材的原则,选材的角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药材好,药才好!

揭示课题写作怎样选材

二、什么叫选材

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恰当材料,使文章产生良好效果。

三、从哪里选材

一、从生活中寻找(做生活有心人)

1.亲身经历

2.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二、从阅读中挖掘(做阅读有心人)

1.文学作品

2.报刊杂志

经典故事典型形象时事新闻

四、怎样选材

片段读析

下文在选材上有什么问题吗?

有一次,我跟大哥一起去食品厂拉猪骨头。当我们要走的时侯,两个女工拦住我们,说:“你们得交5元钱才行。”大哥说:“我一分钱也没带,不信你们翻。”大哥说着,翻遍了所有的口袋,果真没有。“我这儿有。”我说着,把钱递给了两位女工。

一出厂,我便疑惑地问大哥:“你刚才……”大哥哈哈大笑起来,说:“傻兄弟,我是装的!你要是不说有钱不就省了嘛。记住,以后在外面不要这么老实。”

大哥既诚实又聪明能干,他教给了我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

五、选材的原则

原则一、紧扣中心(准)

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因此,选材必须紧扣中心,准确选取。

片段欣赏

记住我爱你

这是世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她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身体被压得变了形,成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雕像。她身子底下的孩子还活着,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妈妈留给娃娃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手机在人们中间传递,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原则二、真事真情(真)

只有叙写真实的事情,才能自然流露真实的感情,而真挚的感情才最能打动人。因此,我们写作文就应选真事抒真情。

六、选材的角度

角度一、小处入手(小)

现实生活中,多的是小事,而有时事虽小,却因其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打动了我们。因此,选材时应从小处入手,选取令你感动的小事,并对其中细节作细致描写,这样才能打动别人。

2011兰州市中考作文《美在身边》

“记得5月初的《兰州晚报》上刊登了兰州急救中心O型血告急的消息,第二天,就有2000多名群众挽起袖子为急救事业无偿献血,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这不正是有无数颗美好心灵汇聚而谱写的爱之歌吗?”

选择别人未关注的时事材料,显新颖!

我的老师

写字课上曾有这样逗人一幕:老师发现有人写字不看字帖。有些急脾气的他生气了,提高声调叫:“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这么不认真!态度怎么这么不好?要是再这样,就叫你们上来,讲一讲自己的理由了……”忽然他打住了,似乎是觉得自己过火了、失态了,便自嘲似地笑了笑。

呵,一个多么可爱的老人哦!

选择了别人未留心而遗漏的特色材料,显独特!

一件幸福的事

早晨,一辆载着上班族的公交车正行驶着。忽然从旁边冲出一辆婚礼的摄像车,公交车一个急刹,停住了。只见后面是长长的迎亲车队,行驶得很缓慢。乘客开始抱怨上班要迟到了,公交车司机只是静静地坐着,不时地按着喇叭。有人说:“你光按喇叭不行,倒不如从车队的空隙中冲过去。”司机回过头来笑着说:“我按喇叭不是摧他们让道,我是在为他们祝福呢!”顿了顿,他又说:“别人结婚是件幸福的事,我们有机会为别人的幸福让一次道,不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吗?”满车的乘客霎时安静下来。

给别人的幸福让道,是一件幸福的事;有这种心情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幸福的人。

选择独特视角下的常用材料,翻新意!

角度二、富有新意(新)

“物以稀为贵”。选材应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与众不同的材料:或是别人未关注的时事热点、或是别人未留心的特色材料、或是转换视角创新切入角度,将常用材料翻出新意的……选择新颖的材料会让作文折射出耀眼的光彩!

七、实战演练

假如让你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你会选择下列哪一材料?

1、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2、他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难题。

3、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4、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实战演练

请以“泪”为题,选择材料。

要求:

先确定好中心,再为文章选择恰当的材料,用简要语言概括材料内容。

非人类的泪

地球环境遭到破坏下的酸雨;树皮被刻划后流出的汁液;水龙头未关紧流下的水滴……

祝你成功!

只要我们观察生活,留心阅读,定能“材”源滚滚;只要我们选对的、挑真的、拣小的、取新的,我们的作文一定是最棒的!

八、作文

以下两道作文题,聪明的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呢?请任选一题作为作文题完成。

1、《位置》

2、《掌声》

板书设计

写作怎样选材

原则一、紧扣中心(准)

原则二、真事真情(真)

角度一、小处入手(小)

角度二、富有新意(新)

作文教案 第5篇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2、帮助学生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

3、在练说的基础上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一天的所见所闻。

难点:对日记内容要有所选择。

【课前准备】

1、例文的录音。

2、教师日记本(手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这是老师的日记本)

2、师读几篇有趣的日记给同学们听,问:有趣吗?这些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了,当时老师把它们一件一件地记在本子上,所以,不管过去多久,这些有趣的往事都已被老师永远地保留了下来。把当天发生的事写下来,就是写日记。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吧!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思考: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呀?

(1)格式不一样: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

(2)日记一定是写当天发生的事情。

2、学生再读例文,体会文中的趣味。

(1)请小朋友再读读这一则日记,把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里交流。

(3)指名说说。

三、练写日记。

1、学生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

(播放一段轻音乐)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想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其中有你觉得特别有趣或者挺有意思、值得写下来的事情吗?

2、小组里交流。

请小朋友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或者告诉给你最好的朋友。

3、大组交流。

(1)愿意说给大家听的小朋友请到讲台上来讲。

(2)师生评议。

4、学生练写。

小朋友说得很精彩,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了。

5、学生练写草稿。

6、同桌互评,互相帮助纠正补充。

7、大组交流,学生互荐作品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8、学生修改,誊写习作。

作文教案 第6篇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春了怀抱中。北方的春脚步虽然迟缓一点,但却怎么也阻挡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们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

2、看得出同学已是迫不及待地想汇报自己眼睛里的春的气息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3、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和其他作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4、过渡: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我手写我心。”

二、巧设案例,抛砖引玉:

1、老师和同学们一样,看到美好的事物,总会心存感动,然后想把这些话表达出来,写成文章。下面老师就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请同学们大胆踊跃的鼓励或者提出建议。

2、屏幕出示例文,引导学生集体评议,从而能够感悟优点,并指出缺点,由此复习已知的习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老师和学生集体反馈,并再次明确写景文章的注意事项:如,书写不够工整;表达缺乏条理性;不够生动具体,以及标点使用不当等,从而提请学生注意加强对文章的反复修改。

4、回忆写景文章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自由讨论)按一定顺序。

5、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板书:脉络清楚。

6、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

板书: 颜色 形态

气味 声音

大小 ……

7、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生动

板书:形象

具体

8、怎样能使自己的表达力求生动、形象、具体呢?我们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去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把所描绘的事物写得灵动、鲜活。

9、通过以上分析与总结,巧妙地引出本次习作要求: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移步换景)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引导从学过的古诗中感悟)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发挥想象要适度,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空想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三、佳作赏析,积累运用

1、放录像看,听范文,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2、讨论范文:你认为文章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

3、总结: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板书:拟人

夸张

四、欣赏美景,笔下生辉

1、放录像,学生欣赏春天无限的美与生机。

2、构思动笔写作。

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并能巧妙地抒情。

3、师巡视指导。

4、讨论、分析、点评。

板书设计: 写景(题目自拟)

1、细观察:

按一定顺序 脉络清楚

2、抓特点。

形态 颜色 比喻 生动

气味 声音 拟人 形象

大小 夸张 具体

3、多积累。

作文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

教学难点:

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作到有景有情。

课型结构:

课堂习作

课时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 启发引导 合作讨论 细致表达

课前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春了怀抱中。北方的春脚步虽然迟缓一点,但却怎么也阻挡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们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

2、看得出同学已是迫不及待地想汇报自己眼睛里的春的气息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3、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和其他作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4过渡: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我手写我心。”

二、巧设案例,抛砖引玉:

1、老师和同学们一样,看到美好的事物,总会心存感动,然后想把这些话表达出来,写成文章。下面老师就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请同学们大胆踊跃的鼓励或者提出建议。

2、屏幕出示例文,引导学生集体评议,从而能够感悟优点,并指出缺点,由此复习已知的习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老师和学生集体反馈,并再次明确写景文章的注意事项:如,书写不够工整;表达缺乏条理性;不够生动具体,以及标点使用不当等,从而提请学生注意加强对文章的反复修改。

4、回忆写景文章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自由讨论)按一定顺序

5、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板书:脉络清楚

6、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

板书:颜色 形态

气味 声音

大小……

7、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生动

板书:形象

具体

8、怎样能使自己的表达力求生动、形象、具体呢?我们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去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把所描绘的事物写得灵动、鲜活。

9、通过以上分析与总结,巧妙地引出本次习作要求: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移步换景)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引导从学过的古诗中感悟)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发挥想象要适度,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空想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三、佳作赏析,积累运用

1、放录像看,听范文,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2、讨论范文:你认为文章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

3、总结: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板书:拟人

夸张

四、欣赏美景,笔下生辉

1、放录像,学生欣赏春天无限的美与生机。

2、构思动笔写作。

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并能巧妙地抒情。

3、师巡视指导。

4、讨论、分析、点评。

板书设计:

写景(题目自拟)

1、细观察:

按一定顺序 脉络清楚

2、抓特点

形态 颜色 比喻 生动

气味 声音 拟人 形象

大小 夸张 具体

3、多积累

作文教案 第8篇

一、教学目标:

1、由浅显有趣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情感传达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情感传达在具体情境中的各种方式,如直接抒情、借情助理、以情写形、含情叙事,在对具体情状的描摹中,引导学生学习寓情于人、景、事、物、理。

3、简短而精练文字的写作实践后,通过师生共同评价赏析,体会在具体情境中表达“真、善、美”的情感。

二、教学流程

(一)走进现场

导入:形是物的外貌,但我们在观察时,带有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我们平时说话和写作时就已不自觉地创造了许多带感情色彩的字词。

学生体验活动:比较下列几组词语,你能读出他们其中有什么不同点。

(1)晚上12点以后

(2)后半夜

(3)深夜

(4)遥夜沉沉

赏析:可以看出这四种表述,一步比一步更具有感情色彩。从客观的表时间的数字,“深”最后“遥”与“沉沉”,这些修辞的运用,正是人物内在情感的外化。这一点在我国古诗中有鲜明的体现,物象皆着“吾情”成为动人的意象。“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皆着我之色彩。”

走进情境:指名学生朗读《琳达又上学了》,师生共同探讨课后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空洞的抒情一般不可能使人感动,只有把读者带入感人的情境,才能使人感同身受,文章的情感才能打动人。

(二)活动体验

1、情境与情感

学生阅读并表较两篇选文《谁在天边唱歌》和《一根藤蔓在奔跑》,体会两篇短文分别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解析:这项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情境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情感传达与创造情境的关系。所

选的两篇短文,都不是纯粹的抒情作品,它们共同的地方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传达出浓郁的情感韵味。《谁在天边唱歌》把读者引入到清晨了辽阔的草原,在空阔无际的背景下,一个歌者迎着晨光远远走来,他放开歌喉,唱起了古老的歌谣。作者创造了空阔、苍凉、悠远并带着原始的忧郁和伤痛的高古的情感。《一根藤蔓在奔跑》的作者把自己一腔欣喜之情凝结在一根活灵活现的藤蔓上,藤蔓、少女、村庄,这三个典型的意象,组合出朝气蓬勃的情境,这一情境承载了作者心灵深处的赞美之情。

2、如何传达情感

师生共同赏析《家之恋》,扣住引导学生学习在具体描写中传达多层次情感的一些方法:直接抒情、借情助理、以情写形、含情叙事。

解析:作者将自己对家的深情寄寓父亲和母亲两个具体的人物身上,同时又在多层次的事情中体现家人的爱。作者用饱含深情而又充满理智的文字,表达了对在病榻上度过了十三年生涯但每况愈下的父亲深沉的爱,这种情感体现在具体事情的描述,而非空洞地抒情,文中所选择得一些素材。同样作者还用充满理解的笔触写出了对含辛茹苦的母亲崇敬之情,把母亲与父亲生活中曾经幸福时光与不幸降临后事件的对比,突出了母亲的形象。在作者描述这些人与事时,在这样一个具体情境中,自然而然流露出对家的爱。全文来看,作者观察的视角是多方位的,表达的情感是多层性的,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

3、在具体情境中传达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时树立设置具体情境的意识,深入体会创造情境的方法:寓情于人、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理。

举例:他扔了砖头,把凳子搬走,发誓不再吃了。可是那凳子和砖头又来了,这下他抓了一满把,满满塞了一嘴。(选自《苦糖》)

其中“来”这个动词,虽然从文字表面来看是凳子和砖头发出,但在这具体的情境中我们都知道,凳子和砖头只是动作的承受者,一个来巧妙传神刻画出小主人公极度渴望饱尝白糖的甘甜的喜悦与怕家人发现这一行为的担心焦虑。作者也将对母亲的爱寄寓在围绕白糖的一系列具体事件中。

4、哪些情感最动人

学生自主阅读《爸,你进来吧!》,并能概括出文章中的情感为何能打动读者。

解析:这篇文章所表现的主要是包含着冲突的情感。临近高考,“我”和打工的父亲租借了房子住在校外,劳累过度的父亲因腰椎病疼得禁不住呻吟,让“我”不能安睡,于是“我”呵责父亲。随之而来的是自责与愧疚。“我”的心灵深处充满了情与理的冲突,人性与功名的冲突,为人子与做考生的冲突。情感自然就在这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体现。

除上述包含着较强冲突的情感容易打动人,学生尝试总结其他类型,适当举出具体事例。

教师举《背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雷雨》《项羽本纪》等学生熟知的文章选段,列举特别容易动人的情感还包括:人人能感知、体会的人之常情;超出常规的、强烈的、反常合道的情感。

(三)写作实践

1、阅读《母亲的名字》,体会经过心灵沉淀,岁月洗礼的情感,它的厚重、深沉与真挚。同时结合前面接触的选文《丑娘》《木屐》等,从这样一个角度再次体会伟大的母爱。

写作实践的要求:在你的记忆深处,有什么令你感动的事情?把感动过你的事说给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们有什么反应,然后把它写下来。

2、阅读《写给将要偷看日记的妈妈》,了解书面交流与直接的语言交流的不同效果,体会写作时说真话,表真情,注重“真善美”的情感表达。

写作实践:请给你的老师、长辈或同学、朋友写一封信,或发个Email,把你当面不好意思说的话写出来,与对方作一次心灵的沟通.

作业:学生自主阅读“资料链接”中的材料,完成创新课时训练中相应的习题.

作文教案 第9篇

因为上届森林运动会兔子输给了乌龟,兔子非常不开心,整天闷闷不乐。兔子心想,下次我一定要再和乌龟比,我一定要得第一。

不久,森林运动会又开始了,枪声一响,兔子飞快地跑着,乌龟在后面一步一步地爬着。突然,小兔发现了一条小溪,溪水哗哗地流着,兔子见了河,急得团团转,这时乌龟也慢慢爬来了,他见到兔子,说:“你坐在我背上吧,我带你过去。”兔子高兴地坐在乌龟的背上,小乌龟把兔子带过河以后,兔子飞快地向终点跑去,但又想到是乌龟帮它过河的,他急忙跑了回去,对乌龟说:“剩下的`路我帮你跑吧。”乌龟同意了兔子的意见,于是兔子把乌龟抱起,飞快地跑到了终点。裁判员问兔子谁先到终点,兔子说:“是乌龟帮我过河的,应该它是第一。”小乌龟说:“是兔子第一,后一段路是它帮我跑的。”裁判员说:“你们真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啊,你们并列第一。”它们互相看了看,开心地笑了,裁判员也笑了。

兔子和乌龟互相帮助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作文教案 第10篇

习作内容: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习作起始阶段要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然而三年级上期,孩子们基本上没有写作方法。为此,明确习作目标,范文引路,拓展思路,引领自由表达,在习作指导中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本单元的习作,我就采用了这一理念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学习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引领学生修改与评价习作,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明确习作方法,选择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激起表达热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能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较清楚地写一件事。

课前准备: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欢的人物特点的材料,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语文实践活动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点拨话题。

小朋友们,前天,我们在《品德与生活》课中举行了“我来夸夸他(她) ”的活动,了解很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特点。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明确目标,领悟写法。

1.出示习作提示。

(1)自由读题,了解要求。

(2)小组交流,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交流。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点拨方法。

(1)确定要写的人。

(2)选择一件能反映所写人物特点的事。

(3)大胆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自由表达。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的优秀日记《我熟悉的一个人》。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①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文中有用上哪些好词佳句?

2.交流归纳。

四、指导拟题,自由习作。

1、学习拟题。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却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他使全校轰动》《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2、动笔起草,教师巡回指导。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你想写出好习作吗?请课后继续拟写草稿,写好读给他人听听,请求帮助,好吗?

作文教案 第1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某一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前天,老师参加了我班举行的“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到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根据小伙伴的特点,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在童年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你的同学;有的是你的邻居;还有的……你一定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许多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我要写的印象最深的是,要突出的人物特点是,选择的一个事例是。

3、大组交流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

①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

②用一件事来写;

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提供情景,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这是我们班去年秋游中的几个画面。(无声,给学生思维空间。)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①这次秋游中发生了几件事?

②哪件事表现了小伙伴的特点和品质?

③你选择哪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2、交流归纳

①秋游中xx同学收拾午餐留下的垃圾,体现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的行为。

②xx帮助邻校一位掉队的小同学寻找老师,反映她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通过这一情景,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作文教案 第12篇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并能多角度描写景物。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你了解你的家乡吗?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的著名人士,令人叫绝的土特产品,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请你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人、事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记叙文。题目可以是《我爱家乡的——》,也可以是《我的家乡》。那么,你们想一想《我的家乡》让我们最值得爱的、最值得夸的、最值得写的是什么?

(二)、注意观察,注重描写的方法

1、多角度描写景物

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例如《我爱家乡的巨峰葡萄》,可以从巨峰葡萄的形、色、味不同方面,写出我对巨峰葡萄的喜爱之情。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时,也就是动态时,可以按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或空间变化的顺序来观察。

我们知道观察离不开思考,只有用心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学会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角度地写景状物,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我的家乡》题意,不但要将家乡的特点写出来,还要注意在描写家乡特点的词时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为了写的更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例如: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然而,雪松并没有被寒霜冰雪所征服、所吓倒。它依然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选自《我爱家乡的雪松》

3、适当地运用合理的想象,引用民间传说或谚语等也可以达到写具体的效果。

(三)、赏析《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妈妈笑着说:“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从此,“土河”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河堤上绿树成阴,河滩上瓜果满园。放了学,我们有时还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了。有时我们还在岸边的树阴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秋假里,我总爱和爷爷去看果园。高兴了,又跑到河里捉鱼摸虾。河水映照着笑脸,秋风伴奏起丰收的音乐。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着满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河里滑冰,可热闹了。

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她。我爱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的美丽景色,更爱她用涓涓细流滋润了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欢乐。在作文的时候,我写了我爱家乡的小河——“土河”。老师用红笔划去了“土”字填上了“徒骇”二字,我才知道我喜爱的小河的真名叫徒骇河。

(四)、总结

总之,要根据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品及著名人士等资料来写出家乡与众不同的美,从而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切真挚的爱。写作时必然以描写家乡的景或物或人为重点,把景(物、人)的特点和自己的热爱、喜爱之情融在一起写。

三、反思:

作文教案 第13篇

上一次,兔子输给了乌龟,完全是因为他半路睡觉,才让乌龟给赶上来了。兔子并不灰心,心想:这次我一定要和乌龟再比一次,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冠军!

想着想着,兔子就飞快地跑到乌龟家,向乌龟提出了这个请求,乌龟爽快地答应了。他说:“那就订在明天吧!”“一言为定!”

很快就到了第二天,比赛就要开始了,来观看比赛的动物可不少。只听一声枪响,兔子飞快地跑向终点,乌龟也不甘示弱。

兔子跑着跑着,忽然,前面出现了一条拦路的小河。兔子想,怎么办?我又不会游泳,怎么过河呢?在后面,乌龟也快赶上来了。兔子急得团团转。正好,乌龟也到了小河边。“我来帮你过河吧!”兔子说:“那就谢谢你了!”

就这样,俩个人顺利地过了河。兔子想背着乌龟到终点,可被他婉言谢绝了。兔子只好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乌龟,大步向终点跑去。最后,兔子赢得了比赛。

晚上,乌龟正在家中看电视,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兔子。他捧着奖牌激动地说:“这块奖牌是属于你的。要不是路上你送我过河,我就到不了终点了。”乌龟拉着兔子的手说:“你已经给了我一个最好的礼物。”兔子不解地望着乌龟,“我得到了你这个好朋友的礼物还不算大吗?”

作文教案 第14篇

【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习作,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个内容进行习作。 第一: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

第二:选择你有感触的事物写一写。

第三:《假文盲》。

【教学目标】

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述,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让学生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教学难点】

能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习作的不足之处并学会修改,做到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营造交际氛围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请大家打开记忆的闸门,让过去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请你用“第一次……”为题告诉大家。

二、激发兴趣,拓宽学生思路

是呀,从我们记事开始,就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第一次背上书包踏进校门;在学校里,第一次带上鲜艳的红领巾、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受批评……在家里,第一次敢自己睡觉了、第一次给妈妈过生日、第一次挨打……在生活中,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去了向往已久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新奇的事物……但有一次是最难忘的、最想和大家聊一聊的,老师请同学把你的第一次写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写。

三、自由诉说,回顾难忘经历

看,同学们的第一次真是太有意义了,我真想听你们说一说,谁先说说?

指三至四名学生简要说说自己的第一次,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说。

四、小组互动,详细诉说经历

刚才几位同学说了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但他们谈得比较简略,你们听得也不过瘾,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机会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难忘的第一次,请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请你们详细讲一讲事情的经过,和组里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五、集体互动,分享难忘经历

同学们聊得真热烈,谁愿意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和大家分享? 请同学们认真听,他有没有讲清事情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地方大家可以向他提问。

六、读写结合,明确习作要求

1.听了同学们难忘的第一次,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很不平静,你们把老师也带到了那难忘的少年时期。这些难忘的第一次都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在这些难忘的第一次中,我们懂事了,我们长大了,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这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好吗? 请打开书看习作要求,看看要我们做到哪几点?(生答师板书)

2.谁能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桃花心木》一课说说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悟?

3.对,把事情写清楚就是要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可以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作文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二、习作欣赏

1、自主朗读自己的习作,大家参与评议。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互相交流中寻找习作的精彩之处。

三、习作修改

1、自主修改

2、同桌互改

3、小组修改

四、誊写作文

批改记录

习作评讲

一、明确讲评标准

这一节课我们来讲评习作《第一次……》。谁来读一读习作要求? 要求做到几点? 这几点也是评价这篇习作的标准。

二、教师评选材

(一) 从题目“丰”评

老师认真看了每个同学的习作,一下子被大家的习作题目吸引住了,从题目上看,大家的习作选材十分广泛。

有关成功的:《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发表作文》、《第一次当三好学生》……

有关学本领的:《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学骑车》……

有关意外惊喜的:《第一次得到礼物》、《第一次见到远方的亲人》…… 有关独特经历的:《第一次当小老师》、《第一次当大队干部》、《第一次自己坐车》、《第一次受挫折》……

有关吸取教训的:很多同学选择高兴的、光荣的第一次来写,而这些同学更让老师佩服,他们选择了《第一次做错事》、《第一次迟到》、《第一次受到严厉批评》、《第一次说谎》……他们对待自己不足的真诚态度让老师为他们感到高兴。

(二) 从写法“巧”评

同学们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有的在习作的开头,有的在事情的叙述过程中,有的在习作的结尾,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流露了真

挚的感悟,还有的同学把自己的感悟和受到的启示巧妙地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人物的对话写出来,从表达方法的运用上更胜一筹,让我们共同来欣赏。

三、小老师评

请习作批改小老师逐一汇报有关字、词、句的批改情况,对没有出现错别字、不合适词、不通顺句的同学教师给予表扬,同时肯定小老师的辛苦劳动,并提出要求,激励小老师继续认真批改,提高效率。

四、师生共评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要求我们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悟,我们大部分同学做到了这两点,老师为你们高兴。下面我们一起讲评几篇习作。

1.出示一篇在两方面都表现突出的习作,引导学生讲评。同时再次读写结合,鼓励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用于自己习作的表达。

2.出示一篇能把事情写清楚而没有写出自己感受的习作,引导学生评出优点与不足,提出建议。

3.出示一篇能较好写出自己感受而事情写得不够清楚的习作,引导学生评出优点与不足,提出建议。

五、总结讲评

鼓励学生继续用自己的笔描写多彩难忘的生活。

【教学反思】

作文教案 第15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2、使学生明确写景文章的写作范围、写作重点、构思技巧。

【教学重难点】

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教学方法】

多重对话法。

【教学过程】

1、导入语: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2、面对大自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促使我们的感悟、审美向高深方向发展呢?哪位同学说说。

(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读书、交流等。)

3、请阅读课本73页“话题探讨”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

(交流时注意能有自己的体会,还要能举出其他例子。)

4、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请阅读74页的“写法借鉴”,这里告诉我们那些重要信息。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5、学生对什么是景物的特征肯定理解不透,也许有学生提出疑问,如果没有问的需及时提问: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老师讲述: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你看,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6、投影: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他的胯下逃走了。”

2、“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软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他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芦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来,在白洋淀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是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对上面的三段文字的描写有自己理解的请谈谈看法。

(提示:可以从描写对象、时代、时间、地理、各自的特征等方面去思考,也可以比较着去思考。)

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从下面的内容去引导:

⑴ 这是江南海边的农村,这是夏天的晚上,阴历月半左右,因此月是圆的,金黄的,瓜田一望无际,一片碧绿,晚上出来偷瓜的是猹这种动物而不是山区经常出现的野猪或别的什么野生动物。在一些细节上还能体现时代的特色,如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等。

⑵ 由于地区、时代不同,这是党领导下的游击区,这是白洋淀边的一个小村庄,作者着重描写了荷花淀,着重描写了苇眉子。月光照在苇眉子上,苇眉子成了一片雪地,成了一片洁白的.云彩;光照在荷花淀上,淀上隆起一层薄薄的雾,发出清香,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多么的宁静,多么的诱人。女人织着席,苇子垛成垛。经济繁荣,人民勤劳自不待言。

⑶ 也是荷塘,也是月夜,一样有轻雾,一样是宁静,但因为这儿是二七年的清华园,那儿是四三年的河北白洋淀,这儿的特点是塘小、树多,那儿是淀大、月满。由于塘小、树多,加之月光不能朗照,因此是树影班驳,月色不均;哪儿是淀大、月满,又加之清风不时吹过,因此是一片银白,荷香满淀。两者都有诗情画意,但这儿的静,静得过于幽;哪儿的静,静中却透出活气。

总之,写景抓住了特征,才能写出景物的美,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在描写中还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某种感情。请同学就最近感知的自然之景写一个作文片断。

现选录两则片断:

片断一:

秋收完成后,地就裸了,像一个老男人,扯了衣服,四仰八叉地躺着。一道道田埂,肋骨一般,在瘦不拉几的地里,十分刺目的凸显着。秋收已结束了,该走的人,都走了,地就还给了自然了。

片断二:

校园里的桂花都争相开放。微风拂来,吹来阵阵清香。闻着桂花的香气,唱着抒情的歌曲,我想这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吧!小时候就听过一句谚语“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当时总是认为这句谚语夸大其辞,现在心中却有与其相同的感觉。是的,桂花确实很香,不信,你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一定可以发现。

7、同学回顾以前学过的写景文章,回顾老师给你们的讲解,描写景物有哪几种方法呢?

七嘴八舌之后,投影:

1、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2、从形、声、色等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3、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4、景物要与心情或环境相适应。

8、整篇作文训练。见课本75页第二题:以“秋色”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也可选用下列题目。(略)

投影:

作文提示:

1、景物应是人化了的景物,必须景中有人,情自景出。

2、由于个人构思不同,写景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

3、突出地方特色,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9、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个晚自习来自改作文,要求:

⑴ 标点符号的格式。

⑵ 书面誊写状况。

⑶ 找出描写之处,并把错字改一下,不通的句子改顺。

⑷ 考察总分、动静、点面、情景、比喻、拟人、夸张、虚实、观察方式、描写角度等在文中的体现,作一点分析。如果这些方面在文中表现太少,你打算如何修改?提出修改方案。

⑸ 这篇文章中,你认为最好的是在何处,可以是段、句、词。说说为何好。

10、优秀作文展示:

感受秋天

双休日,我告别了清幽的学校,回到了家。听人说,实践是条路,是首歌。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呢?到了秋天的阳光下才能领会到。

“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云散尽乐不尽,秋至喜随亦未知。梧桐做出了黑黑的籽,枫叶换上了红红的衣。于是快乐便装满了梧桐籽、夹满了枫叶片。

黄昏后,我独自吹着笛坐在板凳上,那是一种意境,它朦胧着;那是一支乐曲,它飘荡着。有些枯败的柳枝不想扫我的兴,送我一段婆娑舞。我吹着,它舞着,月夜里,这儿有一幅秋愉图。

我在河滩上躬下身子,竖起笔尖作犁,带着一种耕耘的虔诚,和秋天立下誓约。从中,我体味出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意。我不奢望春天给我带来繁花,只要春风遍布我心中每个角落,我就会充满信心,我要在黄叶上啜饮芳醇,使着青春的犁铧,随着时间的流动,悄悄地接近秋日火红的原野。

带着夏日的激情,带着少年的冲劲,带着尝试的心情,我也像大人们一样,脱着鞋,挑起箩筐,顶着骄阳,出门去体味真正的生活。

我顶着烈日跟着大人们甩动着膀子,微笑着挥动镰刀。一片片稻子躺下了,铺成了金色的地毯。“赶上啊!”大叔回头擦了把汗,对着我微笑,“快把吃奶的劲都用上哦──”

地里,数不清的脚印被烤得焦白了。打谷机跟蝉一道呻吟着,有气无力的。满地的人群,满地的汗水,满地的欢笑,满地的激情!

挑着两个晃悠悠的箩筐,真像挑着两个音符。踏上被烈日烤烫的路面,甩开臂膀,迈开步伐,绕着棋盘似的小路,舞着两个摇摆不定的箩筐,摇过小河,好不容易才摇到家。卸下千斤重的担子,全身顿时轻松无比。一阵凉风送爽,我不由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还让我了解到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

感受秋天,感受快乐,体会生活的乐趣。

作文教案 第16篇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个故事的学习,能够选择有波折的典型材料,并学会画故事情节图。2. 通过多个故事的训练,能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较精彩的故

事。

教学板块:

听故事:听出好故事的标准。

看故事:看出好故事的构思。

聊故事:聊出好故事的波折。

写故事:写出好故事的精彩。

一、听故事

出示: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就像小猫喜欢吃鱼,山羊喜欢吃草一样。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听过哪些故事?指生交流。

2.那么老师要考考大家了,你们觉得怎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指生交流。

预设:精彩的。有趣的。感人的。有意义的。

人物活灵活现的。语言动人的。情节曲折的。让人想不到的。

(根据交流,板书关键词。)

3.(师:这些都是我们听故事听出的经验啊。)在这些关于好故事的经验当中,有一条我认为最重要。所以,我要把其它几条擦掉。你们觉得我会擦掉哪几条?

留下:情节曲折。

师:情节曲折的故事才是好故事,一波三折的故事才是精彩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波三折写故事。(板书)

4.听老师讲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听完要想想最符合哪一条标准?

故事情节:早上乘坐公共汽车去江阴——车上人很多没有座位——我幸运地得到一个座位——上来个老奶奶——大家都不让座,我也闭眼装睡——一个小孩子让了座位,我很不好意思——又上来个女人,像是怀孕了——我想到自己妹妹,于是起身让座——女子红着脸不坐我让的座位——她说我还没她长得结实——原来她没有怀孕,只是比较胖而已。

1)你觉得老师讲得这个故事怎么样?指生交流。预设:很好。有趣。情节曲折。

2)这个故事的“波折”在哪里?示范画故事情节图。

一波(事情):让座

三折(曲折):第一折——我上车,我没座位到有座位。

第二折——老奶奶上车,我不让座到小孩让座。

第三折——女人上车,我让座到女人不坐。

二、看故事

A.出示剪纸(斗鸡)图片。这张纸剪的是什么?指生:两只公鸡,在争斗。

一张栩栩如生的剪纸背后可能就藏有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我们一起来看动画故事《斗鸡》,想想这个故事的“波折”在哪里?尝试画故事情节图。

出示:

一波:斗鸡

三折:一折:破壳,争虫。 二折:一斗,诈死。 三折:再斗,双亡。

师:发现了“波折”,只要我们围绕“波折”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很快我们就会写故事了。

B.出示人物(莫言)图片。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他不仅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还是一个会写故事的人。我们一起来看他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看文字故事,想想这个故事的“波折”在哪里?学会画故事情节图。一波:卖白菜。

三折:

一折:母亲要卖掉最后三棵白菜,我不乐意。

二折:母子带着白菜赶集,我挨了母亲一巴掌。

三折:老太太挑拣白菜,我多算她一毛钱。

四折:白菜没有卖成,母亲流泪教育我。

1)如果让你给这篇文章拟个题目,你给的题目是?指生。

出示故事题目:《我为白菜狂的日子》,比较,说说看法。

2)一波三折写故事,这个故事不止“三折”,有“四折”呢!你觉得哪一折写得最精彩?

谈谈你的发现,好吗?

三、聊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一本故事书,轻轻地打开它,里面藏有好多精彩的故事,有欢乐的,有悲伤的,有智慧的,有傻气的。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出示:温馨提醒

1)我要分享一个怎样的故事?先给故事拟个好题目。

2)我的故事“波折”在哪里?再画一张故事情节图。

3)我会问“为什么”“怎么样”吗?尝试着问一问。

想一想,画一画,聊一聊。学生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四、写故事

孩子们请抛开写作文的念头,想一想你的故事,欢乐的,流泪的,在你心里留下深刻痕迹的,梳理它一波三折的过程,然后把它写下来,这一定会成为你故事书中精彩的一页!

板书设计: 一波三折写故事

我的故事 情节图 多问

会命题 为什么?

怎么样?

附: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作文教案 第17篇

教学目的:

让孩子了解对景物综合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描写的顺序和景物动态与静态的比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将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向孩子讲述就OK了。

解说:我们分别从定点和移步两个方面,学习了对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掌握了一些景物描写的方法。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一直静止不动的景物,也没有一直动个不停的景物,而是有的时候是静止的,有的时候是运动的;另外,在一个大范围的风景里,也是有的景物在运动,同时又有一些景物是保持静止。这就是所谓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互结合,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我们写景物,就是用笔作“摄影机”,把看到的景物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既然现实中的景物是动静结合的,我们的描写当然也要动静结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怎么样来对景物进行动静结合的描写。

二、范文评析

教学方法:妈妈依照下面的步骤执行就行了。

1、妈妈让孩子看范文,并朗读一遍: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排比+比喻)。(静态景物)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比喻)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比喻)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起风前),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起风后)【对起风前后的景物作比较】。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动态景物)

2、评析第一步:让孩子指出哪些是静态的景物描写,哪些是动态的景物描写。(提示:黑色文字部分为静态描写,红色文字部分为动态描写。)

评析第二步:让孩子分别指出静态描写部分和动态描写的描写顺序是什么。(提示:静态部分为由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到点【点缀着些白花】,动态部分为从高【叶子】到低【流水】)

评析第三步:让孩子指出比较明显的修辞手法。(提示:有下划线的为比喻句,倾斜的文字为作比较)

评析第四步——妈妈小结: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景物的描写,要做到动静结合,既有静态的描写,又有动态的描写,在描写之前,还要确定一定的描写顺序,这样才不会东一下西一下搞得颠三倒四,在描写的过程中,最好展开积极的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景物通过修辞手法表达出来。记住了吗?请你复述一遍我刚才说的话(注:意思到了就行)。

三、实际操练

教学方法:妈妈确定描写对象之后,带孩子实地观察,充分发挥他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的全面功能,指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提醒孩子那些地方应该做必要的观察记录。完后,让孩子根据记录独自写作,最后妈妈评点,让孩子根据评点内容修改。

1、确定描写对象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小区一角或假山、小山,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公园一角,选择的风景最好有花草树木,还有流动的水,有动物或车辆走动也可以。

2、确定描写顺序

描写的顺序,其实在观察时就应该形成,观察时确定了顺序,好奇心强的孩子才不会东张西望,作文才不会杂乱无章。

3、简单记录

在出发前就应该告诉孩子,按顺序观察的同时一定要认真做记录,这样才可以避免走马观花,写作的时候也才有依据。

4、确定描写重点

整个风景观察完一遍以后,问孩子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然后把这确定为写作的重点,并带他(她)对这个地方重新仔细观察。

5、独立写作

回到家,不一定马上就开始,但起码必须当天进行。让孩子根据观察记录,展开想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作。低年级的孩子100到200字就行了,中年级150到250字就行了,高年级200字到300字就行了,刚开始,要求不要太高。(注意:这不是完整作文的训练,而只是描写的强化训练,目标是细致入微的描写,是有关景物的片段写作,千万不要写成开头一段结尾一段的完整游记。)

6、评点作文

评点还是一样的模式:表扬——建议——鼓励,另外,到现在,应该让孩子根据建议修改一下作文了。

作文教案 第18篇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二、开启思路

1.播放电影。

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定格放大。

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请再闭上眼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细看好每一个细节。

3.慢放重现。

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

如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三、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四、试写初稿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五、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

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六、赏析优秀片段

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段,请同学们进行赏析。

七、修改习作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写习作。

注意书写工整。

八、展示优秀习作

把学生的优秀习作贴在展示台上,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作文教案 第19篇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写节日习俗或地方民风民俗,也可以写别致的民间工艺品,要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写清楚自己习作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会修改习作,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评议他人作文。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难点】抓住民俗特点,内容具体。

【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

第一课时

一、激发写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 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是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A 节日

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教师归纳总结: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种风俗,或者有着纪念意义。谁知道在我们传 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学生自由发言)

B 民居

你了解的有特色的民居有:客家的围屋,傣族的竹楼,皖南的民居 北京的四合院 土家的吊脚楼 蒙古的蒙古包

C 你了解的民族有:广西的壮族, 新疆的维吾尔族,西藏的藏族,

D 你了解各地的民族艺术有:安徽的黄梅戏,四川的川剧和变脸,北京的京剧 河南的豫剧 ,广东的粤剧,广西的山歌,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一抓住重点课文,以《老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课文的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 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 、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 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 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就是 北京人的节日民俗。详略的写法 二《各具特色的民居》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说明。这篇文章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等,让文章更为生动,具体可感。以后我在写说明文的时候,也要把这些说明方法用上呢!

三 《藏戏》先 连用三个反问把藏戏的特点先写了出来,接着写藏戏的来源,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

4. 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1. 指导学生构思。指导学生选好材料,如何开头、过渡、结尾,确定好写 作顺序。

2. 指导学生抓住要点,写具体,写生动。

3. 确定略写的部分,做到详略得当。

要指导小朋友观察和体验节日的民俗特点的具体方法。

4怎么样观察和体验节日的民俗特点,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应注意一下几点:

(1).要想写好节日事情,要注意观察节日有什么样的活动。

(2).观察时要注意认真地观察民俗活动的场面和事件的`细节。

(3).观察时不仅仅是看,还要注意认真地听和想。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4).要注意观察人们的动作变化的细节,心情变化的细节。

二是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6.要注意自己感受,或者说是自己的心里活动的变化,思想感情的变化等。

7.要提示学生写节日民俗的具体方法

在写传统节日民俗的事情时,一般涉及到的人比较多,因此还是注意场面的描写,一是要交代 清楚时间、地点和气氛,使读者有整体的印象;二是要注意刻画特定环境中的人物的活动,在人物 的动态中写出人物的特征;三是要注意“点”与“面”的关系,把个别人物的活动或细节描写与整 体概括描写结合起来,渲染气氛,加强艺术效果;四是要把写人、写景、写事。写物融为一体,使 文章形象真实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写节日民俗就要体验节日里发生的事情,就要描写节日里发生的事情,写节日活动最重要的是 事 要写好事情细节,写细节应该写出生活的情趣

四、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第二课时

一、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二、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三、誊写作文

批改记录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教学反思】

作文教案 第20篇

本堂课学习重点:

1、培养感受与思考生活的意识。

2、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认识。

一、导入

同学们写作文总爱用“三点一线”概括自己现在的生活,认为生活很单调,很平淡,没有什么可感受可写的素材。(生小声附和)其实看似简单普通的生活下却有许多被我们忽视的精彩,要想发现这些精彩,就要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作的人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平凡而多彩的生活吧!

二、感受生活

1、区分“感受”和“观察”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由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感受往往以观察为前提,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

我们要积极地观察生活,提取各种外界的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有意识得培养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2、感受生活要具备的条件

(1)用心

偶尔我也听人埋怨:天天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单摆”,生活很平淡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其实,人生天地间,哪里没有感人的生活?关键看我们平时是不是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个动作,哪句话,哪样东西,哪种风景曾经触动过你最柔软的心房呢?

(几分钟后……)

师:哪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预料之中的沉默)

师:我先给大家讲讲我的感受吧。前段时间,因为生活中的不愉快,我的心里很压抑,甚至感到了悲观、失望,于是在博客中用文字发泄了一下,过了两天我看到了以前学生的留言:“老师你以前告诉我们,哪怕全世界都放弃你,你也不能放弃你自己,老师你要加油,我们都会支持你!”看到这段话,我心中的不快、失落一扫而光,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拨开云雾重见阳光”,也体会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说完这段话,我看到有学生在笔记本上疾书,我知道他们在写什么,不由微微一笑)

师: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戴着面具,人人都很虚伪,我们常常呼唤着一个真实的世界,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从我们自己做起呢?让我们撕毁面具,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吧,说出你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学生们开始跃跃欲试)

cw:我前段时间脚受伤了,行动不方便,刚好又碰上班上调整座位,这时候是我的朋友一声不响帮我把桌椅搬到了新的位置上,我想他是值得我相交一辈子的朋友,我很感激他。

师:我听出cw的声音有些哽咽了,可见他的感谢是发自内心的,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你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和一个温暖的世界的。

xd: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困难,社会、家庭、学校,个人都有重重的压力,我觉得很难。(她是一个有身体缺陷的学生,这时有些说不下去了,我示意她坐下)

师:我们的生活的确充满了困难,让我们感到迷惘和手足无措,可是不管多大的困难,在时间面前都不算困难,只要我们还在生活,我们就有战胜困难的一天!

(有学生鼓掌,学生受到极大鼓舞,开始畅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小结: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能在人们的心中引起某些独特的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所以,观察和感受生活要用心。

(2)多情

感受要用心,也要多情。多情才能善于感受。“感受”侧重表达自己的感情世界,因而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自我情感色彩。人是感情动物、社会动物,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而又独一无二。只有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多情才能感受深刻,没有情的感受会是苍白无力的。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郑愁予的“错误”在人们的心里也如莲花的开落;“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阳光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着甜蜜的忧愁”,徐志摩抓住了那微妙的一瞬,日本女郎在异国青年男子面前低着头,娇羞又温柔,可谓形神兼俱,感受越是个性化、情感化,化作笔下的文字也必然越动人。

小结:用心和多情,这是我们“感受生活”要特别注意的两点。

三、思考

有了一些感受,那还只是个人内心的东西,要化作文字才能为人所阅读。 “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思考生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就要展得开,“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毕淑敏《素面朝天》,就是由花草树木联想到人。宗璞《紫藤萝瀑布》也是这样,杨朔《荔枝蜜》还把自己跟蜜蜂融为了一体。“由此及彼”,强调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由这一事物而联想到另一事物,可以由这个人联想到那个人,也可以由花鸟虫鱼联想到所有的生命现象等。

第二,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日本画家东山魁夷《一片树叶》,看到樱花的开与落、爱与赏,这是表面现象,然后又进一步联想到所有的事物,“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它们“瞬息即逝”,所以人们才觉得珍惜。强调人对“瞬息即逝”这一类事物所共有的认识。

第三,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这种概括是在对生活的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就跳出了狭小的个人圈子,不只局限于一己的母子之情,并非只是狭隘的朱老总个人怀念母亲钟太夫人的一般悼文,而有它深刻的政治内涵。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实质上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赞美。自然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得以升华,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天下的劳动人民,因而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

总结:本次写作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感受与思考生活的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目的之二,还要我们“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对生活的认识”。

写作练习

一、“片段作文”练习,抓住某个独特的瞬间,引发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某些感受和思考。

【精彩片段】一

春天就这样来了。我坐在温柔的阳光下,看着窗台上那片清新的绿色,突然笑了。我似乎好久都没有这么真切的感受到春天了,似乎好久都没有安静地看蓝天白云了。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闭上眼,我听到时间和回忆在风中穿梭,好自由,好温馨。

我想起了那一张张稚气年轻的脸,那些走过路旁大树抬头看到的阳光透过绿色树叶洒下来的斑斑点点,在空气中放肆奔跑时与风擦过的热烈的快乐的感觉,还有阳光和希望在澄澈湛蓝的天空下蹦跳飞舞的样子。只是一转眼,那些曾经的快乐都已消失殆尽,现在的我,依然是一个人走,依旧一路跌跌撞撞,依旧对未来有那么多的不确定。

不停地有人对我我说,马上高三啦,只有一年时间了。我只是点头,然后悲哀和无奈地微笑。我发短信告诉姐姐说,马上高三了,我觉得呼吸都变得紧张起来了,我怕我一放松就会被现实撕碎。过了好久,姐姐回消息说,我们都是一路紧张着过来的孩子。

的确如此。

这段低潮迷惘的日子应该是每个即将成长的孩子必经的一个阶段吧。也许,勇敢一点真的就能够走过去。

(节选自学生习作《勇敢一点》,作者为红安二中高二10班学生程瑶)

【精彩片段】二

日落·惜时

我喜欢闲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看日落。看那个红的似火的大圆球,慢慢地降落,悄无声息。想伸手去抓住它,它却已经消逝了,真不知道它何时落向西山。时间亦是如此。没有源头,没有尽头,只知那曾经拥有的烂漫时光已随落日悄然流去。是的,夕阳是在告诉我要珍爱时间,才不会发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慨,要在此觉悟。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大自然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总在不经意间,深触我心!

(节选自学生习作《微妙自然,触动我心》,作者为红安二中高二10班学生吴婷)

二、整篇作文

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和思考。

要求: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避免公式化、概念化。

参考题目:

1、河边漫步

2、仰望星空

3、老屋

4、泪

5、家乡的山

【学生优秀习作】

老家瓦房在唱歌

又下雨了!

“滴答、滴答……”“叮、叮……”“咚、咚……”这是老家的瓦房在雨中歌唱,我拧着眉头“享受”这场大型音乐会。别奇怪,当你听到雨水和你家盛水容器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时,你会开心吗?

雨停了,终于停了。阳光格外灿烂,我望着老屋狼狈不堪的模样,活像一个掉在泥巴坑里的小孩。老屋很老,那暗红色的瓦片兀自在阳光下闪着温柔的光,粉红色的光圈在空气中不断扩大,让人倍感温馨,有家的感觉。那高高翘起的屋脊撑起了前后两片不同的天地:前面是梧桐的天地,后面是竹林的世界。

竹叶翠绿翠绿的,让人感到生命的活力。风一吹,竹枝便轻轻弯下身子,用那纤细而温柔的双手抚摸着粗糙不平的瓦片,轻轻地抚着,犹如一个母亲抚摸着自己怀里的婴儿。

前面的梧桐叶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妈妈轻轻一笑,她的孩子便用小脚丫去挠瓦片爷爷的痒痒。“呵呵。”瓦片爷爷咧开干瘪的嘴笑了。梧桐叶子更加肆无忌惮了,她们快乐地哼着歌,似乎想用歌声来润湿瓦片爷爷那粗糙不平的身体。

阳光透过竹叶犹如碎银洒在瓦片上,整个画面犹如一幅唯美的湖中画,被一个调皮的孩子用小脚丫荡漾开来,只剩下美丽的光圈。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调皮的孩子,无知让我打碎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心灵被烦恼占据着,可当太阳重新升起时,我又会仰起笑脸和阳光接吻。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日升日落,那些留在记忆里的画面犹如莲花般开落,残留的香味混杂着泥土的芬芳,那香味里有我最原始的记忆,有我心中最温馨的画面——老家瓦屋在阳光下唱歌,唱那让我倍感温暖和幸福的歌!

【简评】本文作者用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感受和体会着生活的点滴,他听到瓦房的歌声,看到梧桐叶挠瓦片的痒痒,想到调皮孩子漾开的湖中画,想象丰富且生动,赋予老家瓦房别样的风情,文中有画,文中有诗,文中有情,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的细致和用心,对生活感悟的表达的轻巧与灵活。(指导老师:杨小蓉)

【教学反思】进入高中,绝大部分学生变得不爱发言,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成了课堂上的一个重要步骤。在这堂作文教学课中,笔者先讲述自身感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能让学生开口有话说。在学生讲述自己感受的过程中,教师作适当点评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由于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加上本地的山区特点,笔者在后面的作文训练中结合学生实际,给出贴近生活的训练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此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思考”部分的引导做得不够自然,还带有说教的成分,学生也没能完全掌握,今后还需要在这方面多花心思写出人物的个性

红安二中王林花

教学目标:介绍写人的基本方法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1、点拔法;2、质疑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纵观近年高考作文趋势,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意作文,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满分作文,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路是月的痕》等。而高一作文重点就放在记叙文的写作上。因而教材设计也突出了这一点。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对这一文体很多高一年级的学生熟悉却很陌生,甚至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情况,我想结合已学的课文谈一谈记叙文里写人的基本方法和写作技巧。

二、介绍基本方法。

1、肖像描写了扣特征。

描写人物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故乡》中的杨二嫂: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品味:从杨二嫂的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同是写女人,《祝福》中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从而表现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变化。

评:“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未经世事的孩子的眼睛是澄明的、清纯的,而历经世事的老人的眼睛则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或是睿智深遂。因此,同学们可以想象怎样写上课时老师的眼光。(或搜寻,或责备,或赞许,充满关怀)

2、语言描写抓典型。

“言为心声”好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传神出彩。

如:别里科夫:“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套子式的语言,写出了别里科夫害怕新事物,保守落后。

学生品味下面两个人物的语言: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曹操:“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明确:孔乙己“窃”不等于“偷”,本质毫无区别的两个字,写出他迂腐的性格。而曹操的一句话袒露了他奸诈的内心世界。下面是一个学生的语言描写,我们鉴赏一下哪一段更精彩:

背景: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问“谁踢坏的?”

①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②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说:“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这一下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咽一口水说。

点拔: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张小勇油嘴滑舌;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怕事。②的语言描写更典型更富有表现力。

3、动作描写重个性。

写好动作,展示个性。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传神,要显示人物性格,符合生活真实。

如《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行动描写:

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灯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拴;一把抓过洋钱,捏一捏,了。

品味:一系列致动作描写,读者似乎体味到了双手沾着革命鲜血的舒畅子手康大叔的贪婪,残暴和凶狠。

体味:《守财奴》中这样写葛朗台:

老头儿身子一纵,`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明确:两个动词“纵”“扑”写出了葛朗台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守财奴个性。

4、心理描写写本真。

写人写面须写心,写好心理,倾诉心声。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会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通过这种种情感的心理反应,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

如《陈奂生上城》中写陈奂生: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块钱呢。”

这段心理描写非常恰当地写出了陈奂生的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心理。

5、细节描写去雕琢

细节描写要真实,让读者看不出雕饰的痕迹,抓住细微的痕迹,摄取细小的动作显现人物个性。

如:《荷花淀》中这样写: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个片断中,“震动”“吮”这样的动作揭示了水生嫂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胜过千言万语。

请同学们一同欣赏这两段文字,比较哪段更精彩:

①今天,我晚一点起床,迟到了,被才师罚跑了两圈。

②昨天,心情迷惘,今天,晚点起床,迟到了。王老师举起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便轻轻地敲在石板上。

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①段简单叙事,生硬,老师无情。②段文字细小的动作,表现了王老师假怒实热,关心学生的品性。

当然,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掌握了,是不是就能写出好的记人的文章呢?有时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并能熟练地运用它。下面介绍几种写作技巧:

1、注重抑扬褒贬

在写人的文章里,我们常用到“先抑后扬”或“明贬实褒”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如唐弢《琐忆》中,开头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这是“抑”,后来通过故事表现鲁迅先生对青年平易近人,亲切热情,以及他对那些攀附阔佬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满嘴昏话的骗子、烧杀抢掠的屠伯的“脾气”和“骂”,这些都是“扬”,先抑后扬,很好地表现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

又如名著《红楼梦》中的宝玉,众人口中的混世魔王,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有《西江月》诗为证,这是贬,后来通过黛玉的了解,又写出了宝玉不喜束缚,不追求功名,追`求个性解放。以及对女性的尊重等,这是“褒”,明贬实褒,表现宝玉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爱情的精神。

2、重视对比映衬

通过不同人物的性格对比,映衬出其中一人的高大或渺小、智慧或愚昧的性格。

如《失街亭》中的两个人物马谡和诸葛亮,用马谡的精率鲁莽,做事不计后果来映衬诸葛亮的心思缜密,神机妙算。

3、借助景物烘托人物形象

如《荷花淀》中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于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光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段景物描写,富予自然的美感:月亮、女人、苇席。纯美的境界烘托出主人公勤快利落。

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最后让我用几句话对这节课主要内容作一个总结:

记叙写人有路通,

肖像神态写不同,

语言动作要生动,

细节心理不落空。

抑扬褒贬显奇功,

对比映衬须常用,

景物烘托记心中,

灵活运用好轻松。

作文教案 第21篇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写话题作文的能力,学会选材,并从选材中

总结作文的立意。

2、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语:有句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写作文看成做一顿饭的话,做饭就得先有米,同学们其实个个都是“巧妇”,但苦于没有米或者只有很少的米,所以不能做出一顿可口的佳肴,今天老师就带了些米来送给大家。

二、听配乐散文,并找到散文中包含的美丽。(多媒体辅助)星星穿梭于黑夜,闪烁的星光使得黑夜变得美丽;阳光沐浴的花儿,绽开的鲜花是美丽的;成功伴着汗水,开心的微笑是美丽的……美丽如一株小草,随处可见,只要你敞开你的心扉,学会感悟,便发现了美。

当我们在校园里努力耕耘,获得收获时,那份收获是美丽的;当我们在外已久,踏上归乡之路时,父母的.笑容是美丽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朋友给予真挚的鼓励时,困难也是美丽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了校园,在阳光下,有一对朋友握手言和,这样的画面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融入着友谊,融入着宽容;公园湖边,一对老人牵手走过,笑容中透着无尽的温馨与从容;青绿的草地上,一个孩子正在蹒跚学步,身后是一位年轻母亲欣慰的笑容。于是,心灵在美丽中晃动,希望在美丽中萌芽,生命在美丽中充实。感悟美丽,你会发现天原来这么蓝,水原来这么清,风原来这么柔和,这个世界原来真的很美丽。

三、关于选材,给学生讲故事

(一)地震中的爱(多媒体辅助)

1、四川地震袁文婷的故事

2、地震中妈妈舍命护子的故事

3、请同学们听完故事后谈感受,并总结出这种美丽是因为爱

(二)轮椅上的深情(多媒体辅助)

黄舸的感恩之旅,学生读故事,谈感受,总结出这种美丽是因为懂得感恩。

(三)残缺中也有美丽(多媒体辅助)

1、舞蹈《千手观音》中的领舞邰丽华的故事:无声世界演绎完美

的艺术。

2、残奥冠军何军权,失去双臂,身残志坚的故事:残缺中演绎拼

搏和坚持。

3、 总结:懂得顽强的拼搏,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美丽是因为

精神的可贵。

四、 总结立意(多媒体辅助)

正向思维:

1、景色美丽

2、外表、外形美丽

3、心灵美丽,内在美,品质美、内涵美

4、人生美丽、生命美丽、情感美丽

5、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美丽

逆向思维:

6、有时,善良的谎言也很美丽

7、偷换概念:____也很美丽.

(平凡、朴素、小草、残月、风雨、苦难、失败、放弃……)

五、即兴话“美丽”,时间一分钟

六、作业:

请以“感悟美丽”为话题,选定立意,写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时间50分钟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作文教案(集锦21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作文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