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工作计划 > 详情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合集11篇)

作者:edditor12023-10-10 19:40:19361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让人有些措手不及,而我们也会在付出中得到成长,所以,何不为即将到来的课程制定一个教学大纲呢?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

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学习用品”、“课外活动”、“文艺汇演”四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

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共8课时,具体包括:认识土壤(1课时),种子发芽(1课时),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课时),根朝哪边长(1课时),茎往哪边长(1课时),植物怎样喝水(1课时),自由

研究单元测评(2课时)。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课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课时),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课时),各种各样的纸(1课时)。纸是怎样造出来的(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三单元“课外活动”共8课时,具体包括:小个子能下能跷起大个子(1课时),玩气球(1课时),打篮球(1课时),小小降落伞 (1课时),玩潜水艇 (1课时),沉浮的秘密 (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四单元“文艺汇演”共8课时,具体包括:锣鼓声声息(1课时),声音的旅行(1课时),不同的声音(1课时),舞台灯光(1课时)。反射光(1课时),美丽的彩虹(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2篇

一、 教材分析

四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九个,其中,分组实验四个是:《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岩石的风化》、《土壤里有什么》。观察实验四个是:《保持土壤》、《认识光》、《筷子折了》、《飞旋的陀螺》。演示实验一个是:《测量重力》。

二、 学生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47人,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习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

1、 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观察核试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与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五.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表

周次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3篇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四年级共有2班,这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为此,教学过程必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习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三)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单元中,希望让学生通过对电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交流、预测、验证、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达成如下一些具体目标: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经历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猜想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径的活动过程。

经历一次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分析活动。

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经历对物体是否导电的检测、记录、整理、分析的活动过程。

经历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并能在活动手册中画出电路的过程。

2、在电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能在检测25种物体是否导电的活动中找到导体、绝缘体的特点;并且将感性的材料转化为理性的自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认识。

能够自己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希望组织引导学生达成的具体目标有: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2、能自己设计有关花的小专题研究方案,完成小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在专题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花的内涵,能够区别什么是花?

3、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4、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

5、能自己设计“豌豆荚里的种子数”图表,并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知道豌豆种子数量的分布规律。

6、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7.认识动物的一些繁殖活动及产卵动物的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及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三)、第三单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期望孩子们能获得以下几个主要的观察食物的活动经历:

1、交流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经历。

2、检验脂肪、糖类的活动经历。

3、观察生、熟食物,使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4、观察变质食物,比较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活动经历。

5、观察霉菌的经历。

6、观察食物包装的经历。

(四)、第四单元

1、通过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2、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以下的科学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经历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研究自己收集的各种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的构造特点,并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对岩石的形成过程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假设。

(3)引导学生经历对岩石组成的观察探究活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记录等多途径确定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4)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对矿物光泽、硬度和矿物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运用研究矿物的基本方法。

(5)引导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活动。感受岩石变化,通过模拟实验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6)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查阅资料的活动,了解岩石与我们的关系。

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并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观察描述,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3、获得有关岩石和矿物构造、成因、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一)、第一单元

1、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的知识,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用电的教育。因为教材只涉及电池和直流电,不能把它扩大到照明用电上去,以免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要反复强调,电池的电与照明电路的电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的重视。

2、学生对电的知识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来学习电的知识。准备的材料要充分,一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

3、激发学生课外研究的兴趣,往往对电的兴趣就是从本单元开始的。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研究与探索,适当提供器材,促进学生的课外活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注意教材编排过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科学课强调实事求是,强调对事实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本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5、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我们允许有的学生走得快一些,走得远一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高要求,要允许有的学生走得慢一些,学的少一些。

(二)、第二单元

1、教材从生命的高度,编写本单元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有一种敬畏生命的意识,来教学本课的内容。自始至终要有一种爱惜生命、珍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无论在研究花,还是果实、种子、卵的时候,尽量做到不伤害动植物的生命,竭力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研究。

2、一些内容、一些活动与自然课差不多,我们可以从区别于自然课的角度来认识科学课。哪些方面改变了,改变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要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去认识这些改变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尽量体现出这方面的内涵。

3、教师要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动植物本身的知识,更要扩大知识面,更要体现对科学理解和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

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当学生学了本单元的内容之后,如果走到大自然中,会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会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

(三)、第三单元

1、本单元的编写是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进行教学。

2、对比实验是相当严谨的,变量的控制是关键。教师要指导好其中的几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养成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

3、科学课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不要以为提倡了自主探究,就放手不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获得很多有关事物的知识。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发展学生的.认识经历。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能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很有价值意义的。教师一定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

(四)、第四单元

教师在备课前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和探究兴趣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开始,你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2、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开个石头展览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前体验收集岩石的过程?

3、四下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分类能力?学生在给物体分类过程中还会有什么困难?“给岩石分类”的目标是什么?它与第一个活动和后续对岩石的研究活动有什么关系?

4、贯穿整个单元中的线索是什么?你理解这些活动编排的意图吗?学生在经历了这些活动后,在哪些方面会有发展?

5、最后一课你觉得用什么活动形式比较好?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6、本单元结束后,你如何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发展?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学习用品”、“课外活动”、“文艺汇演”四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共8课时,具体包括:认识土壤(1课时),种子发芽(1课时),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课时),根朝哪边长(1课时),茎往哪边长(1课时),植物怎样喝水(1课时),自由研究单元测评(2课时)。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课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课时),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课时),各种各样的纸(1课时)。纸是怎样造出来的(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三单元“课外活动”共8课时,具体包括:小个子能下能跷起大个子(1课时),玩气球(1课时),打篮球(1课时),小小降落伞(1课时),玩潜水艇(1课时),沉浮的秘密(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四单元“文艺汇演”共8课时,具体包括:锣鼓声声息(1课时),声音的旅行(1课时),不同的声音(1课时),舞台灯光(1课时)。反射光(1课时),美丽的彩虹(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5篇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四年级共有班,这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为此,教学过程必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习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三)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单元中,希望让学生通过对电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交流、预测、验证、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达成如下一些具体目标: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经历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猜想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径的活动过程。

经历一次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分析活动。

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经历对物体是否导电的检测、记录、整理、分析的活动过程。

经历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并能在活动手册中画出电路的过程。

2、在电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能在检测25种物体是否导电的活动中找到导体、绝缘体的特点;并且将感性的材料转化为理性的自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认识。

能够自己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希望组织引导学生达成的具体目标有: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2、能自己设计有关花的小专题研究方案,完成小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在专题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花的内涵,能够区别什么是花?

3、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4、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

5、能自己设计“豌豆荚里的种子数”图表,并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知道豌豆种子数量的分布规律。

6、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7.认识动物的一些繁殖活动及产卵动物的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及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三)、第三单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期望孩子们能获得以下几个主要的观察食物的活动经历:

1、交流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经历。

2、检验脂肪、糖类的活动经历。

3、观察生、熟食物,使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4、观察变质食物,比较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活动经历。

5、观察霉菌的经历。

6、观察食物包装的经历。

(四)、第四单元

1、通过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2、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以下的科学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经历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研究自己收集的各种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的构造特点,并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对岩石的形成过程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假设。

(3)引导学生经历对岩石组成的观察探究活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记录等多途径确定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4)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对矿物光泽、硬度和矿物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运用研究矿物的'基本方法。

(5)引导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活动。感受岩石变化,通过模拟实验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6)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查阅资料的活动,了解岩石与我们的关系。

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并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观察描述,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3、获得有关岩石和矿物构造、成因、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一)、第一单元

1、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的知识,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用电的教育。因为教材只涉及电池和直流电,不能把它扩大到照明用电上去,以免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要反复强调,电池的电与照明电路的电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的重视。

2、学生对电的知识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来学习电的知识。准备的材料要充分,一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

3、激发学生课外研究的兴趣,往往对电的兴趣就是从本单元开始的。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研究与探索,适当提供器材,促进学生的课外活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注意教材编排过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科学课强调实事求是,强调对事实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本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5、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我们允许有的学生走得快一些,走得远一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高要求,要允许有的学生走得慢一些,学的少一些。

(二)、第二单元

1、教材从生命的高度,编写本单元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有一种敬畏生命的意识,来教学本课的内容。自始至终要有一种爱惜生命、珍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无论在研究花,还是果实、种子、卵的时候,尽量做到不伤害动植物的生命,竭力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研究。

2、一些内容、一些活动与自然课差不多,我们可以从区别于自然课的角度来认识科学课。哪些方面改变了,改变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要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去认识这些改变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尽量体现出这方面的内涵。

3、教师要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动植物本身的知识,更要扩大知识面,更要体现对科学理解和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

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当学生学了本单元的内容之后,如果走到大自然中,会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会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

(三)、第三单元

1、本单元的编写是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进行教学。

2、对比实验是相当严谨的,变量的控制是关键。教师要指导好其中的几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养成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

3、科学课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不要以为提倡了自主探究,就放手不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获得很多有关事物的知识。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发展学生的认识经历。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能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很有价值意义的。教师一定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

(四)、第四单元

教师在备课前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和探究兴趣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开始,你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2、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开个石头展览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前体验收集岩石的过程?

3、四下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分类能力?学生在给物体分类过程中还会有什么困难?“给岩石分类”的目标是什么?它与第一个活动和后续对岩石的研究活动有什么关系?

4、贯穿整个单元中的线索是什么?你理解这些活动编排的意图吗?学生在经历了这些活动后,在哪些方面会有发展?

5、最后一课你觉得用什么活动形式比较好?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6、本单元结束后,你如何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发展?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6篇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四年级共有X班,这班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二、学期教学目标

(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为此,教学过程必须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仅仅向学生提出学习的主题和探究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经历进行设计,确立哪些素材更有价值,哪些过程更为重要,孰先孰后。可以这样说,教材为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我们也不要让这些设计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弄清活动设计的意图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裁剪或发展教材内容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而不是仅仅去教教材。

(二)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结构优化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者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教材的探究体系。尤其在四下的编写过程中,更提出所有活动设计都要为儿童的发展服务,都要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要充分遵循儿童认识发展的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那么,我们教学时就要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是怎样想的?在观察、调动原有的经验时,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教学要引导他们继续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三)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大家在教学旧教材时明显地感觉到课题多、联系少,每个课题的研究时间少,是内容上的主要问题。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四)更加注重科学程序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去认识世界。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两方面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单元中,希望让学生通过对电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交流、预测、验证、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达成如下一些具体目标: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经历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猜想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径的活动过程。

经历一次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分析活动。

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经历对物体是否导电的检测、记录、整理、分析的活动过程。

经历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并能在活动手册中画出电路的过程。

2、在电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能在检测25种物体是否导电的活动中找到导体、绝缘体的特点;并且将感性的材料转化为理性的自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认识。

能够自己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希望组织引导学生达成的具体目标有: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2、能自己设计有关花的小专题研究方案,完成小专题研究活动,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示、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在专题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花的内涵,能够区别什么是花?

3、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4、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

5、能自己设计“豌豆荚里的种子数”图表,并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知道豌豆种子数量的分布规律。

6、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7.认识动物的一些繁殖活动及产卵动物的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及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三)、第三单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期望孩子们能获得以下几个主要的观察食物的活动经历:

1、交流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经历。

2、检验脂肪、糖类的活动经历。

3、观察生、熟食物,使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4、观察变质食物,比较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活动经历。

5、观察霉菌的经历。

6、观察食物包装的经历。

(四)、第四单元

1、通过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2、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以下的科学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经历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研究自己收集的各种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的构造特点,并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对岩石的形成过程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假设。

(3)引导学生经历对岩石组成的观察探究活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记录等多途径确定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4)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对矿物光泽、硬度和矿物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运用研究矿物的基本方法。

(5)引导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活动。感受岩石变化,通过模拟实验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6)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查阅资料的活动,了解岩石与我们的关系。

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并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观察描述,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3、获得有关岩石和矿物构造、成因、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一)、第一单元

1、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的知识,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用电的教育。因为教材只涉及电池和直流电,不能把它扩大到照明用电上去,以免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要反复强调,电池的电与照明电路的电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的重视。

2、学生对电的知识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来学习电的知识。准备的材料要充分,一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

3、激发学生课外研究的`兴趣,往往对电的兴趣就是从本单元开始的。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研究与探索,适当提供器材,促进学生的课外活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注意教材编排过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科学课强调实事求是,强调对事实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本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5、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我们允许有的学生走得快一些,走得远一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高要求,要允许有的学生走得慢一些,学的少一些。

(二)、第二单元

1、教材从生命的高度,编写本单元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有一种敬畏生命的意识,来教学本课的内容。自始至终要有一种爱惜生命、珍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无论在研究花,还是果实、种子、卵的时候,尽量做到不伤害动植物的生命,竭力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研究。

2、一些内容、一些活动与自然课差不多,我们可以从区别于自然课的角度来认识科学课。哪些方面改变了,改变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要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去认识这些改变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尽量体现出这方面的内涵。

3、教师要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动植物本身的知识,更要扩大知识面,更要体现对科学理解和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

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当学生学了本单元的内容之后,如果走到大自然中,会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会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

(三)、第三单元

1、本单元的编写是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进行教学。

2、对比实验是相当严谨的,变量的控制是关键。教师要指导好其中的几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养成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

3、科学课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不要以为提倡了自主探究,就放手不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获得很多有关事物的知识。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发展学生的认识经历。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能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很有价值意义的。教师一定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

(四)、第四单元

教师在备课前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和探究兴趣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开始,你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2、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开个石头展览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前体验收集岩石的过程?

3、四下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分类能力?学生在给物体分类过程中还会有什么困难?“给岩石分类”的目标是什么?它与第一个活动和后续对岩石的研究活动有什么关系?

4、贯穿整个单元中的线索是什么?你理解这些活动编排的意图吗?学生在经历了这些活动后,在哪些方面会有发展?

5、最后一课你觉得用什么活动形式比较好?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6、本单元结束后,你如何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发展?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实践体验为途径,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德育活动,增强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习惯。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以前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2、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3、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

一单元: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2.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二单元:

1.知道花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在对一棵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科学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学会这种科学思维方式。

2.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认识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三单元:

1.交流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经历。

2.检验脂肪、糖类的活动经历。

3.观察生、熟食物,使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活动的经历。

4.观察变质食物,比较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活动经历。

5.观察霉菌的经历。

四单元:

1.收集、观察岩石特点、对岩石成因和变化的探索。对岩石产生更大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心情。

2.获得有关岩石和矿物构造、成因、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以及用更多的材料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能在检测25种物体是否导电的活动中找到导体、绝缘体的特点;并且将感性的材料转化为理性的自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认识。

2.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四、教学措施:

1、学生对电的知识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来学习电的知识。准备的材料要充分,一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

2、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当学生学了植物单元的内容之后,如果走到大自然中,会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会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

3、科学课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不要以为提倡了自主探究,就放手不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发展学生的认识经历。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能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很有价值意义的。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五、教学进度:

2.13—3.20:第一单元

3.21—4.29:第二单元

5.7—6.10:第三单元

6.11—7月:第四单元及复习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自然法庭的听证会

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本单元分为三个课时“你曾经……”,“假如我们是……”“听证会”。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初步了解和实践事实与证据的搜集过程。

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

《我们怎样呼吸》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培养学生搜集事实与证据能力的第一个综合活动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搜集相关事实与证据,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本单元将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调查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人体呼吸、空气污染等相关知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本单元由《我们在呼吸》、《有趣的呼吸器官》、《还我清新空气》三个主题探究活动组成。

第三单元:植物在成长

《植物在成长》是四年级下册的第3单元,属于“综合过程能力训练单元”。二级目标是:能通过长期实验、观察、记录,认识事物,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了较好地达成二级目标,本单元用一个完整的长期种植活动贯穿始终,由《种子发芽了》、《茁壮成长》和《硕果累累》三组主题探究活动组成。

第四单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四年级下册的第4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这个单元的“二级目标”是“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围绕培养目标,教材设计了“认识太阳”和“太阳,我们的朋友”两个探究性活动。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生活中的机械》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由《机械是什么》、《制造平衡》、《我能撬起地球》、《我的滑轮》四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

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

《揭开燃烧的秘密》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由《火与生活》、《蜡烛会熄灭吗?》和《探究燃烧之谜》三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

第七单元:飞上蓝天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二级目标是“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事实与证据”。本单元教学,要结合“飞上蓝天”这一主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综合运用以上途径来收集事实与证据的能力。本单元由“谁在天上飞”、“它们怎样飞行”、“飞行的秘密”三组活动组成,它们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第八单元:青蛙的一千个朋友

“青蛙的一千个朋友”单元安排了三项教学内容:“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科学小侦探通关记”、“做青蛙的朋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本册中是一个综合能力训练,在今后的科学认知过程中,仅仅是一个开始。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时,要关注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家庭延伸到社会,这是本单元的更高要求。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学习用品”、“课外活动”、“文艺汇演”四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共8课时,具体包括:认识土壤(1课时),种子发芽(1课时),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课时),根朝哪边长(1课时),茎往哪边长(1课时),植物怎样喝水(1课时),自由研究单元测评(2课时)。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课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课时),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课时),各种各样的纸(1课时)。纸是怎样造出来的(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三单元“课外活动”共8课时,具体包括:小个子能下能跷起大个子(1课时),玩气球(1课时),打篮球(1课时),小小降落伞(1课时),玩潜水艇(1课时),沉浮的秘密(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四单元“文艺汇演”共8课时,具体包括:锣鼓声声息(1课时),声音的旅行(1课时),不同的声音(1课时),舞台灯光(1课时)。反射光(1课时),美丽的彩虹(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本人是新接手三年级教学,通过第一周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很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态势较好,这对科学教学的实施有很好的基础,学习也比较认真,但科学课堂常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6)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7)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学习用品”、“课外活动”、“文艺汇演”四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

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共8课时,具体包括:认识土壤(1课时),种子发芽(1课时),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课时),根朝哪边长(1课时),茎往哪边长(1课时),植物怎样喝水(1课时),自由

研究单元测评(2课时)。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课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课时),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课时),各种各样的纸(1课时)。纸是怎样造出来的(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三单元“课外活动”共8课时,具体包括:小个子能下能跷起大个子(1课时),玩气球(1课时),打篮球(1课时),小小降落伞(1课时),玩潜水艇(1课时),沉浮的秘密(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第四单元“文艺汇演”共8课时,具体包括:锣鼓声声息(1课时),声音的旅行(1课时),不同的声音(1课时),舞台灯光(1课时)。反射光(1课时),美丽的彩虹(1课时),自由研究及单元测评(2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合集11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四年级下册科学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