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书面表达
Good Writers:
1. 2. 3. 4.
TIPS:
●多动笔
●多做审题审图训练,
●背诵范文
●积累一定量的短语、习惯表达法和精彩句式
高考情景作文(集体活动类)
一、审题
1.确定时态。通常以过去时为主,过去进行时为辅。感言部分用现在时态。
2.把握基本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目的/原因
3.确定每图的主要内容:先用动词标注出来,以保证内容完整,行文流畅。
“集体活动”要注意:
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活动阶段
人物:具有代表性,不能自行命名
符号:如xxx社区,xxx可以表达a neighboring community, 不能直接写xxx;人数:不要具体写出人数,许多人参加即行
时钟:钟表上的时间是具体的,描述也应该具体;表达可以多样化 注意:图中文字-图中人物--图中图-图角标示
二、 文章结构:
Para1:主题句(一句话点题:时间、地点、人物、内容)
Today my classmates and I went to …to do…/ pay a visit to…
Para2;活动过程
·Early in the morning …/ At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
·Arriving there, we found ….
·Having done…(分词作时间状语)
·Late in the afternoon we…/ At 4:00pm, we…
注意按图示顺序描述,注意分层处理图片,注意小段落结构
Para3: 结论(感言) 议论,包括结题,归纳、总结或思想提升
so proud of our great work and we have decided that we will carry out the activity every year. Though the cleaning was a tough task, our hearts were filled with joy and we will remember this activity for ever. This job will provide me the chance to take part in social activities, which enables me to enrich my after-school life. We are fully convinced tha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contribute to build up a mor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This activity definitely enriches my after-school life and broadens my horizon as well.
与台风的对话
时间:2018年9月17日
地点:家里
爸爸:前段时间刮台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台风“山竹”的情况吧。你问我答,好吗?
我:好的!
爸爸:那你随便问吧。
我:爸爸,你知道这次的台风为什么要叫“山竹”吗?
爸爸: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面上的大气涡旋,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有的地方称它为“飓风”,有的地方称它为“风暴”,而我国则称它为“台风”。对于这种大气涡旋的不同叫法,很容易造成混乱,于是,世界气象组织制定了一个给台风命名的方法:由台风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共同制定一个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这次台风“山竹”是由泰国人命名的,之所以命名为“山竹”,这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盼,祈求台风带来的危害尽量小一些。
我(恍然大悟):噢,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究竟是怎么知道台风要来呢?
爸爸: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气象雷达、微波扫描,以及观察台风的云型结构、对流强度、风眠状态等因素来评估台风的强度。
我:嗯,我明白了。接下来请你说说你对这次台风导致的停课的感想吧。
爸爸(严肃):台风无情,人有情。为了避免台风的伤害,南宁市中小学生放假一天,这充分地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爱群众的高尚品质。
我:爸爸,你说得真好,谢谢你!
爸爸(面带微笑):不用谢!
心灵的对话
爱是最好的老师,我曾写过一篇散文《你震撼我的心灵》,记录了我用爱抚平一个因车祸失去母亲的学生心灵创痛的事。现在想来很简单,我只是给他洗过一件因污渍不能变回原色的白衬衫,他却一直铭记在心,并且努力勤奋,终于考取了军校,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人,十几年来他每个春节来看我。
我很自豪,但是我也深思,可他已经是团级干部,为何还是对一个平凡的我如此守望?在他给我的电子邮件中我找到了答案,他说是我用真诚的心让他找到了爱的感觉,重拾学习的信心,燃起生活的希望,我在他的面前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可怜他的大老师,而是一个真正关心他呵护他的大人,象他的父母一样。我终于理解了,老师只有用父母爱自己孩子那样一种本能的爱,不加任何粉饰的爱学生,用知识去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灵空间,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握手,才是真正诠释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和深邃。
于是我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曾经自以为是,只是自己一味的自导自演,不顾学生的感受和思维的需要,所以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毫无兴趣,上课如受罪,教师身心疲惫、牢骚满腹。
在一次师德评价中,一个学生给我的师德打了零分,重重击碎了我内心那点所谓的师道尊严。自以为是一个尽职尽责,认真严肃的好老师为什么会如此?迷惑不解又大叫冤屈的我询问原因,学生竟然说是因为我在语文课上没有给学生笑脸,整天扳着脸上课,对学生如路人,学生以为是教师对他们不尊重,甚至是瞧不起他们。此时的我突然感到无比的孤独,似乎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虚度了。
从此,我不再自己高高在上,而是把每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朋友和老师。在课堂上我们商定不笑不说话,因为我相信即使是课堂疑问有笑才有信心。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俯下身子以学生的眼光平视孩子的心灵,每天以笑脸面对学生,也让每个孩子都阳光灿烂,现在的语文课堂每个学生都轻松快乐,都愿意和我谈心。
我永远记得,在突然失去母亲的日子里,学生房秀婷的日记里这样写到:“老师,语文课上,你的话少了,你的笑脸没有了,在我们自主学习的时候我发现你默默的站在那里。”我给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话:“谢谢你的关心,有你们我永远最快乐。”在语文随笔作文课上,我写的是“我的人生五样”,假设人生只有五样,你选择什么,当不得不舍弃一样时,你舍弃什么?最后一无所有时,你舍弃了什么,为什么?学生默默的沉思,然后是积极的发言,有的舍弃金钱,有的舍弃地位,有的舍弃友情,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学生高雅同学的话打动了所有的人:“老师,我看到了你臂带的黑纱,你眼中的泪水,我们知道舍弃亲情是多么的残酷,但是我还要说,不要悲伤,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我们,看看你的学生们,早点忘掉那份不能忘却的痛……我们想早日看到你的笑脸!”
此次的作文写的非常成功,我在学生的批语中留下了这样的话:“谢谢你,只要看到你们的笑脸我就会忘记一切,只有幸福!”这就是我现在的学生,因为我走进学生的心灵,本来不懂事的孩子突然变的那么不一样,语文课堂上,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积极思考,努力展现自我,今天的课堂永远阳光灿烂。
因为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与学生如同朋友,他们会把一块糖塞给我,把自己的秘密告诉我,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两个男女同学在语文课上大打出手,书本被扔了满地,我无法继续上课,只好边讲课文边慢慢朝他们走去,同时引导学生开始大声读书,书声淹没两人的打骂声,在他们的身边我只是停留片刻又继续巡视大家读书,他们没有再打而是各自收拾书本开始读书。
课后,两人主动跟我到办公室争诉委屈,气急败坏,起因是女生无意间伸脚碰到了男生一双新买的白色旅游鞋,我静心聆听他们的哭诉,直到都倾诉穷尽,无话再说,我看着他们气冲冲的样子,递上了一个小镜子,男生接过看后,扑哧笑了,女生也脸红了,我开口了:“你们的初衷都是无意的,那么,都无责任,请你们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不去责怪对方,写在日记本上交给我,好吗?”他们离去,我写下了我的教学感悟:《如果我在课堂上批评他们又会怎样?》
下午的语文课,我故意坐在他们的小组观察,发现两人已经主动交流并参与讨论,男生还主动在全班同学面前解答女生的疑问,为什么呢?
学生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老师给我留下了自我反省的空间,没有训诫没有打骂,有的是对我的尊重和关心,老师教会我如何对待同学之间的摩擦,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老师无言的教诲就象春天一缕暖风悄悄抚过我的心田,熨帖又舒服,您给了我一杆生活的尺,让我自己去丈量;您给了我一面善待他人的明镜,让我处处有学习的榜样。你把宽容给了我,把柔情给了我,把母亲般的一腔爱给了我。有一道彩虹,不出现在雨后,也不出现在天空,它会永远出现在我心中,鞭策着我堂堂正正地做人!”
读完学生的日记我豁然开朗,如何让语文课轻松快乐,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原来如此。
其实学生就是如此简单,只需要老师发自内心的一点关心和尊重;原来老师的职业就是以知识为桨撑起心海中的帆驶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握紧彼此的手,共同到达人生的彼岸。
其次,生命课堂是学生的学习空间,更是学生的发展平台。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课文的分析,小到标点、词语的赏析,大到结构安排,内容设计、艺术特色的归纳,都是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生动深入的分析总结是课堂最大的精彩和成功。
在学生的精彩面前,我显得如此渺小,学生的精彩也成就了我的自在,上课是一种享受而不再是负担,备课不必面面俱到,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补充和拓展,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不再是统治者;做练习不必再订正答案,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自然就对错分明,现在的学生作文成为一种追求,因为不时有学生作文获奖和发表。
今天的语文课堂是学生的天堂,是他们自己的主宰,他们在展示中感受进步的快乐,在小组合作中分享收获的乐趣,每节课学的充实,过的愉快。每到周末,学生总是主动问作业,有时还嫌作业少。
今天的语文课我很轻松,因为我成为语文课堂的欣赏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而不再是孤独的舞者。学生学的很快乐,因为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不管成绩如何,每个学生都会展示自己,都有不同的收获。
有生命的课堂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语文教学。
《关键对话》读后感怎么写?以下是我们给你的范文格式参考。
上周听了凯洛格的精品课程《关键对话》觉得特别好,而且很实用。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用得着。
本次课程中有三点让我感触很深,对我来说特别有用。一是,从心开始;二是,专注你的目标;三是,主导我的故事。
首先,从心开始是,在你说话的时候首先应该将自己的心摆正,从内心就是一个好的出发点,我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我是对事来说的,不是对人来说的。这样你就不会说出一些伤人或是带有攻击性的语言。话说口乃心之门也,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出的话就是什么样的。所以要使我们说出的话让其他人舒服,那我们就必须从心开始,把自己的心态端正,就事论事,不要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人或事。
其次,专注于你的目的,不要说着说着,就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就像,你本来是要解决问题来的,结果说道最后反而是吵起架来了,原因是你本来的动机也就是目的是讨论问题,结果因为对方说话不太好听,你的动机也从解决问题转到为自己辩解或是翻旧账,甚至是攻击对方。因此本来的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又增加了问题。这就是说为什么要专注于我们的目的,只有时刻清晰自己的目的,才不会说出偏离目的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太尴尬的局面。
最后是,主导我的故事,也是强调心态的。只不过是更着重于对自己看到、听到的信息不加感情色彩的、客观的去处理这些信息,或是面对同样的事情时,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的就自己心态的调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去看待人或事,而不是只根据表面的现象去决策,可以找到真正的原因,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从开始的第一点,到最后的第三点,不论是从心开始,还是专注于你的目的,还是主导我的故事,都离不开心态,也就是我们的想法,所以,从心开始是一个基础,在关键对话中只要把握好我们的心态,其他的都好解决。因为技巧可以学习,多加训练就可以做好,但如果,我们的心态没有放好,那用再好的技巧最终都会讲事情搞砸。
第2篇:《关键对话》读后感猜你正在找《关键对话》读后感的怎么写?那么就给你这篇范文参考。
读完《关键对话》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书中提到的一些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经历和我平时遇到的是十分相似的。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时都会遇到关键对话,而如何应对这些关键对话就是一门学问。这本书教会我如何从一个对话敌手成长为一名对话高手。很多时候,在我们遇到沟通障碍时,总是让情绪左右了自己的判断,要么由于愤怒而攻击对方,要么感到无法与对方沟通而选择沉默,结果都忘记了我们沟通的真正目标。我们不懂得建立安全的沟通氛围,很多时候都因觉得自己有理而咄咄逼人,试图证明我们观点有多么英明和正确,却忽略了对方的内心感受。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从“心”开始,明确对话的目的,始终记住对话的目的所在,开动脑筋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其次,我们还要时刻注意观察对话注意观察对话氛围,保持安全气氛,防止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的状态。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常常会因为没有注意到对话氛围,把普通对话变成关键对话,而自己又没有意识到关键对话的重要性,最终的结果导致了对方沉默或者暴力应对的场面。
最后,如果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暂停对话,或者必要的时候向对方道歉,利用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会,提出共同目的。
第3篇:《关键对话》读后感以下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键对话》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看完《非暴力沟通》之后,紧接着就来看了《关键对话》。初读一点之后,感觉两者聚焦的点略有区别,前者是在一个更广义的范畴上解决问题,后者更加聚焦于特定的一种对话;然而再仔细想想,会出现暴力情况的场景其实正是这种关键对话的场景,此时往往我们的大脑不再思考,而靠本能行事,更容易造成暴力行为。感觉有一点点递进的意思,更多的应该还是互相印证。
第一章主要是在揭示什么是关键对话,它们往往有三个特点:1、双方观点背道而驰;2、对话具有较大风险;3、双方情绪激烈。主要在阐述其重要性,为什么我们会应对不好这种情况,以及争取应对后我们能获得什么。
第二章告诉我们需要摆脱“傻瓜式选择”(即要么倒出良药苦口的实时激怒对方,要么为了保全面子违心地接受错误的决定)的困扰~营造安全氛围,让双方向共享观点库中添加信息,加强沟通真实想法,让意识更统一,行动更有力。
第三章,正确认识自我,从“心”开始,这章的重点在于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你唯一能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在有可能有暴力行为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并拒绝“傻瓜式选择”。
虽然书中多次表明确实有“傻瓜式选择”之外的选择,并且这种方法可以习得,但总还是会有一点担心自己是不是能学会,总有点觉得这是一种很难学会的技巧~嗯,非常期待后面的内容!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安全”在对话中的重要性,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畅所欲言;而营造安全的氛围首先就是需要觉察,需要注意观察,观察别人的状态、觉察自己的状态,用以确认现在的氛围是安全的、可以正常交流的。观察也正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我们必须首先发现问题,然后再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第五章教我们如何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在觉察到对话出现问题时暂停对话。
第一,需要判断哪种安全因素出现了危机,首先是共同目的,当别人相信你的目的是为了他好时就会有很大的安全感,反之就会用暴力或沉默来抵触~然后是互相尊重,我们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真正尊重别人找到共同目的。
第4篇:《关键对话》读后感本文是范文网的网友推荐,并由本站编辑整理的《关键对话》读后感范文精选,仅供写作参考。
《关键对话》是会计领军第三次集训推荐的书目,也是之前在心理所学习时,一位后现代心理学流派老师推荐过的书。跨专业学习心理学专业带给我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芒格曾在《穷查理宝典》中强调过多元思维模型,他认为,“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铁锤的人来说,每个问题都像钉子,这是一种灾难性的处世方式,人们应该拥有横跨许多学科的模型。”其中心理学也是多元思维模型之一。
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分工协作的组织中,往往不是专业能力强就可以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尤其是冲突情境下怒怼还是认怂都不是明智之选,对话能力成为了一个社会人情商高低的体现。但作为“谨言慎行、敏于行而讷于言”文化教导下成长起来的一些人,从“道”上缺少这种思维,加之此“术”学校不教,如果周边再无环境熏陶,对话能力势必弱些。社会上君子有理讲不清,小人无理却占上风的情形并不少见,但对话本身是经过刻意练习可习得的一套功夫,虽不一定能巧如舌簧,但也不必笨嘴拙舌。
《关键对话》提供了一种解决关键场景尤其是冲突场景的原则和方法。初读此书的朋友建议在读完序言和目录后直接翻到第11章第192页,这张关键对话联系表是本书的纲,通过这张表我们可提纲挈领掌控全书脉络。《关键对话》概括了七个原则,第一从心开始,第二注意观察,第三保证安全,第四控制想法,第五陈述观点,第六了解动机,第七开始行动。每个原则后面跟着相应的对话技巧、关键问题以及相关案例。其中,注意观察和保证安全是环境方面的原则,从心开始、控制想法是约束自己的原则,了解动机是关注对方的原则,陈述观点,开始行动则是适用于双方的原则。此书作为实用类书籍,用于指导对话实践还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融会贯通理解原则,从心开始牢记三个问题
原则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标准,掌控对话行为首先要掌握对话原则。七个原则的首要原则是从心开始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希望自己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避免做出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式选择)的解决之道就是在刺激与回应之间多想想这三个问题,以免偏离对话的初始目标。
对比说明的方法可避免做出傻瓜式选择,首先阐述自己的真正目的;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最后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暴力或沉默的怪圈。
第二,观察背景是否安全,巧用对比表达营造氛围
注意观察背景,保证对话安全,营造安全氛围是关键对话成功的前提条件。只有安全的环境下,对话双方才能畅所欲言,说出真实的想法。气氛不对,对话风险很高,尤其出现情绪性暴力、沉默应对等情形时,我们需要先按下暂停键,审慎地用一定的方法重新找回安全氛围。
怎样营造关键对话的安全氛围呢?首先找共同性,记住对话双方的共同目的,表达充分的尊重,其次用对比法表达,我不希望你以为……,正相反,我认为……,然后继续讨论观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
第三、控制不良情绪,善用语言描述的多样性
行为方式模型展现了从所见所闻到形成感受、展开行动之间有个主观臆断环节,因为主观臆断的是且只能是我们自己,因此构思不同情节,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控制自己的想法。其次你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使用的语言载体是有力量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或温暖或有杀伤力,因此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你对事情怎么看,选择什么语言选择描述事件。
第四、分析事实陈述观点、循循善诱征询对方观点
对话是双方共同塑造的,双方又是相互影响的.。对话高手面对棘手的问题,如何做到既直言不讳又维持安全感的呢?书中给出了囊括五种技巧的综合式陈述法,即分析事实经过、说出你的想法、征询对方观点、做出试探表述、鼓励做出尝试。首先,从事实谈起是最安全的出发点,不带观点陈述事实往往容易被接受,所以我们要区分事实和观点,注意事实罗列要充分;其次,由事实推到自己的观点,表达观点时可以用对比法,但要注意使用对比法的目的不是在看法问题上打折扣。再次,真诚地询问对方的观点,引导对方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第五、了解对方的动机、巧妙化解暴力或沉默
了解对方的动机,即了解情绪背后的事实和想法,我们应该使用四种倾听技巧营造安全感,包括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和主动引导。确认感受首先要承认对方的情绪、确认之后我们可以试着去重新描述;复述对方表达的方式会营造更大的安全感,复述也能延缓对方的情绪反应;主动引导则意味着你要提供一些你关于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的猜测,想办法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在了解对方的行为动机后,我们需要对对方的观点做出回应。这时使用“赞同、补充、比较”三部曲即可,同意对方看法就明确表达出来,如果看法不同,可补充解释说:“你说的没错,此外,我还注意到……”如果确实观点迥异,则用比较的描述承认看法的不同。
第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对话促进决策和行动
对话非决策,是获取观点的过程,丰富的观点是为了正确决策和行动。当你拥有管理权时,对话后你能决定采取哪种决策方式,也可以直接用命令式,而权责不明时的决策可以采用顾问式、投票式、共识式进行决策。决策之后采取行动我们要充分考虑行动人、行动目标、行动时间、检查方法。尤其要记录结论、决定和安排的细节,用综合陈述法和行动人进行对话以促进行动。
总之,充分理解对话原则,刻意练习对话技巧,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提高风险话题的成功率,有助于打造凝聚力的团队或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对话的套路并非重点,对话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用心若镜”,(语出《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对话中关注目标、提问也好,总结也罢,这些技术干货只是试探,试图让对话者可以从多角度去如实照见自己。“用心若镜”是希望对话者静下来,慢下来,退一步,前后左右,上上下下,仔细通过他人跟自己对话,看看自我,这个自我也许更为宽广、未知……,需要我们有耐心、有好奇,慢慢去发掘……,如此理解对话之道与对话之美,方能立德立言,虽久不废,我认为这才是“关键对话”的要义所在。
第5篇:《关键对话》读后感希望范文网能够成为你学习与工作的好帮手!
《关键对话》是一本指导你沟通技巧的书籍。书中所罗列的一些难以回答和交流的话题也是人们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难题。比如你敢去指出自己老板一些不对的做法,并能够有效又不伤和气不损害到自己吗?比如你要邻居遵守社会公德,别人却依然我行我素,如何去说服又不伤感情?比如你遇到了家庭的矛盾,如何去化解?……总之,本书就是分析和讲述这些情况,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训练你去提高自己的课程,还包含了一些自我测验的题目,可以让你在学习得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
虽然作者是以美国的社会环境和状态作的案例分析,并且有些事实可能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情况,但是从人性和心理的角度来说,这些探讨、研究、分析和判断事态的方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同时也有确实的措施嵌入在实例的运用和对比之中让读者来亲身感受,换位思考,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理,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去不断实践和改善自己的说话与沟通技巧,对事业和生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和改善。
书中有一个例子,就是说有意领导在公司准备搬迁决策的时候,自己打小算盘,决定让公司新的地址里自己家很近,而且不容许他人的反对意见,在座的同事们因为其权威而没有敢吭声,但是心底却有时十二分的不愿意,最后有一位挺然而出,用恰当的方法和不亢不卑的理由说服了领导的不正确之处,获得了事态的良好发展。我想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也许在中国的文化中并不一定适用,因为人们依然会担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被穿小鞋遭到报复的危险,而这些方法也许只能在一个自由、平等的公正环境下才能够顺利实施,否则即使有技巧、但有了专制和不公就很难去实施。
无论如何读一下本书对生活是有益的。即使能够从中学到一部分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用的,不管是对工作还是生活,我们尽量要把一些潜在的危机通过对话和沟通来平和化解,朝理想的方向发展,让生活更加美好。
范文网的小编希望你能喜欢以上5篇《关键对话》读后感范文,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找更多《关键对话》读后感范文。
钟启泉教授说:“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人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在教学前,教师要对课堂作精心预设。实际上,课堂是师生、生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场域,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知识、个性、情感不断碰撞、整合、调适的舞台。即使教师预设得再完美,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堂变化情形,不断调整教学行为,根据自已对课堂信息的综合把握,及时作出判断,采取恰当措施,方能让意外成为惊喜。
一、无法预设的生成一课堂意外
2018年12月14日,星期三,上午第三节,校内公开课,教学“诚信是金”。这一课,我准备了很久,课前也嘱咐学生尽量配合,一定要多举手、多说,学生也确实积极地与我互动。然而,还是出现了两个课堂意外,
「意外一)
在“反思诚信”环节,我让学生列举关于诚信和不诚信的例子。我说:“老师也准备了一个例子,给大家看一看。”我播放视频《罗一笑,你站住》。
播放结束后,我问学生:“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黄同学第一个举手说:“我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他一口气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最后,罗尔还是把
钱退还给捐款的网民。”我追问:“你认为罗尔是诚信的吗?”他回答:“罗尔不诚信,他欺骗网民,自己明明很有钱,却还要向大家募捐。”
我问:“罗尔最后哭着说,大家都关心他是不是骗子,不再关心他女儿的病情,这说明网友对他从同情到冷漠甚至鄙弃,你知道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王同学举手说:“因为他不够诚信,所以大家才由道德同情转向道德鄙视。”
我又问:“以后,再遇到网上募捐,你还会捐吗?”这是我故意设计的问题,顺着教学内容展开,也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我预想他们肯定会说“继续捐”。第一,这是在课堂,后面有20多位听课老师,他们肯定要“面子”,即使心里想的是不捐,也会说“捐”。第二,罗尔不诚信,我们可以不捐。但是,一些诚信的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当然要捐。虽然我没有直接说明,但意思已经暗含其中。
但是,课堂意外发生了。大多数学生摇头说:“不会捐。”尤其刚才回答一直关注罗尔事件的黄同学,率先表明自己不会捐。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甚至惊慌失措,而且我注意到听课教师也出现“骚动”,估计谁也没料到会出现这种答案。我的大脑飞快运传:怎么办?实在想不出办法,我看着学生,他们通过眼睛告诉我,们支持我。我忽然灵机一动,既然学生给我出了“难题”,我为何不把这“难题”再抛给他们呢?毕竟,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表达看法呢。于是,我停下来问:“为么不会再捐。”黄同学说:“网上的都是骗子。”我问:“如果不是骗子,你会捐吗?”他说:“如果不是骗子,我想我还是会捐的。”这时,我把目光转向其他学生:“你们赞同吗?”这次,他们都异口同声地
表示赞同。这个难题总算顺利解决。
「意外二]
意外一过去之后,接下来的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学生的回答也令我满意。在最后环节“诚信之行”中,我设问:如何让我们身边多一些诚实、少-些欺骗呢?
这是本课重点内容,为此,我设计了小组合作讨论环节。讨论后,学生的答案也如约而至。这时,王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觉得,我们讨论的这些内容都没有
意义,因为这个社会太黑暗了,到处都是不诚信现象。”听完她的发言,我非常震惊,万万没有料到她会这么说。于是,我试着问她:“这个社会确实存在不诚信现象,但是经过大家共同努力,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情况一定会慢慢好转。”她直接说:“老师,我觉得不会好转,诚信的人最多占百分之四十几,大多数还是不好的。”我试着说服她:“那么,请问,你诚信吗?”她笑着说:“我不够诚信。”此时,其他同学以及听课教师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我暗自思忖:看样子,靠我一个人改变她的想法是行不通了。于是,我先让王同学坐下。接着,我面向全班学生以及听课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现在讨论一下王同学的疑问,她认为在这个社会上,无论大家怎么努力,非诚信的人与事仍然居多,你们怎么看?”话题抛出后,学生展开激烈讨论。讨论结束,我请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列举了社会上许多诚信的事例,还有学生提到了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等,以及我们身边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诸多诚信事例。最后,大家用实例证明这个社会还是讲诚信的人多。这一意外,顺利得以化解。
课后,听课教师评课时,对这两个意外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意外发生时,教师应以正能量引领教学。思想品德课堂只有充满正义与正气,才能引导学生对社会充满信心。
二、惊喜之余的教学反思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通过这次意外,我体会到:设计好一堂课,需要辛苦付出和创新灵感。整堂课,最令我满意的是自己对这两个引发意外的问题的预设,这是我通过电视节目、网络、一次次市区级教研活动与公开课、同行教学设计而得到的启发。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设计一堂精彩生动的好课,教师不仅需要学习,更需要灵感,而灵感往往来源于学习。
2.依托教材,超越教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非“学教材” 教材只是为学、为研究、为解决问题、为学生发展提供一种凭据,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此,我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结构、重难点,掌握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用好教材。如,“反思诚信”“诚信之行”环节都是由教材改编而来的,搭建了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
3.基于学情,高于学情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要求教师以新课标理念做支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新教材的人文性,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教学氛围快乐生活、自信地学习和成长。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精神、心灵和智慧。学生是有思想的主体,他们接受知识时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在教学中,王同学制造的这个意外,正体现了我们平时所不了解的学情,而她敢于表达想法的行为值得鼓励。她之所以敢在那么多人听课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是和其个性有关,二是与我平时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分不开。我常常鼓励学生多讲、敢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现学情,了解学生内心,给予钋对性教育,最终实现教育价值。教,要有针对性地教;育,要培养个性化的人。
4.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王同学的意外事件,虽然打破了我的预设,却带给我额外的惊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让我超出预期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中,正确处理预没与生成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再精心的课前预设也无法预知全部生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意外。但是,只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灵活应对,意外的生成也会成为课堂的精彩之举。弹性“预设”,善待“生成”,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这样,教学才有活力,课堂才会鲜活。
5.让教学思想付诸实践
这次评课让我受益匪浅,我非常赞同各位听课教师的看法与建议。他们所提的建议,有些曾在我的脑海中闪现过。但未付诸实践。如,我也曾有过“一例到底”的想法,把《饿了吗》视频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展示非诚信,第二部分展示非诚信行为的恶果;我也曾想用多个正能量例子反映教学内容(我已经收集了感动中国模范人物马虎的视频资料,却因种种原因而搁置)。当学生提出再也不会捐款的时候,是就此打断话题,继续新课,还是引思导学,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所幸我最终选择了后者并付诸实践。当学生说这个社会是黑暗的时候,我也曾想不作停留继续完成教学计划,因为与她探讨会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事实上,我很快就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难题,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情景英语对话》,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