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设计  教学反思 > 详情页

探究式教学反思

作者:2022-06-24 10:40:370

探究式教学反思1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 探究式教学是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时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是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在课堂,然而课外却是形成探究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保障条件就是为探究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  构建

引言:探究式教学是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时提出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探究是教育的生命线”。不可否认探究式教学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是最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更加需要探究学习。让探究从小开始。让学生从探究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养成探究习惯。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研究能力的人,这样来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研究型人才。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我从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在教师激发与引领下,学生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进而自主能动地探究和构建当前事物意义的过程。”①他的本质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测量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②

从内容和本质特征来看探究式教学包括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这个探究环境中有丰富的教学材料、各种教学仪器和设备等,而且这种材料是围绕某个知识主题来展开和安排,而不是杂乱无章;教师创造了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所以有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使学生很少感到有压力,能自由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做种种设想。总之,这种环境要是学生真正有独立探究的机会和愿望,而不是被教师直接引向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明确方向。特别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讲教师的引导极其重要。包括你怎样设计让学生进入探究,怎样开展探究,怎样使探究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有新的理念——大力提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因为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和谐地发展。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认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应该是教师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知识,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向学生提供各种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的经验。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课外活动是教学的延伸。在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提出通过课堂探究式教学和课外探究活动相结合,积极营造和谐的探究关系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二、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探究式教学的内容,探究式教学是以课堂为主阵地,也就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并且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是以定向探究为主,所谓定向探究是指“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探究。” ③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依然是主体,但是他们缺乏探究经验,需要教师的指导,比如需要教师为他们制定合理探究计划,提出探究问题,在小学甚至还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收集一些探究资料。所以我们在数学探究过程中必须有一个精美的教学设计,以便我们在课堂中能很好的完成探究教学。

(一)“实事求是”分析学生和教材

探究教学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取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究式教育的中心或出发点在于学生方面,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教只是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学服从教。”④所以我们要注意每一个探究的课题是否能适应小学生,小学生能否通过探究愉快自主地学习。在教学前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方法、是否适应学生?老师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掌握,老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技能、知识能力储备、身心发展的特点、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个性等。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探究内容和方法相结合。比如:小学数学三年级(北师大版)的第一单元---认识小数,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常见的最为熟悉的小数莫过于他们在买文具、买玩具时看到的标价牌上的小数。所以我们要把握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设计探究方法和探究内容。只有在实事求是分析学生并准确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得到激发,问题意识形成后自然就会生成探究欲望。所以我们在设置情景的时候就不能将情境设置为“运动会中田径项目成绩的表示”,虽然孩子们对运动会中田径项目的成绩用小数来表示也会有一些认知,但却不是耳熟能详的情景,学习动机自然也不会得到很好激发。所以,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特点。

同样我们也必须分析教材,教师对教材进行剖析,找准探究性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并使某些数学思想方法螎入情境之中,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探究的乐趣。例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将学习小数,乘法,分数,对称、平移和旋转,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与统计观念,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数学活动的经验。本册还安排了一定篇幅的总复习内容,帮助学生对第一学段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以期达到这一学段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比如我们在第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注意分析第一单元的意图是使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如“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寄书”),学习小数的初步知识。这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对小数的感受主要是和元、角、分相联系的,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将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这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将认真分析教材和认真分析学生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探究式教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所谓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教学内容或生活实际中的疑问,这种疑问主要表现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新问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导致学生的原有认识平衡的失调,从而激发起学生产生新的同化与顺应的欲望,并由此产生新的平衡。

在探究式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应注意问题的设计。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探究与建构的突破点要围绕“认知冲突的出现、探究热情的激发、问题意识的生成”来确定。所以老师在内容上应注意设计一个能引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究点。如果没有引发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学生将没有进入探究的钥匙。所以必须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有:

1、从现实生活或实际需要中诱发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如:学习“面积”时,提出:(用多媒体演示,如图①,图中表示出一间正在装修的房间,有个工人正在用地面砖铺地面,这样一个场景。)同时还有一些数学信息,房间的长是4米,宽是2米,砖是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问需要多少块砖才够?这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站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想知道,要多少块砖才够铺满呢?地砖的面积、地面大小以及铺满砖数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什么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探究欲很强。

2、知识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如讲《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在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后提出: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来认识发现呢?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但会激起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观察、试验、猜测、估计,自己发现问题,找到答案,而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

3、从学生的学习中发现新问题。如在一次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用同样长的绳子,围出的正方形面积要比长方形大。学生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错。那么到底是对还是错?及原因是什么?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进行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三)创设思维情境,启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旧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是针对问题定向阶段提出的实质性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办法。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渐养成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等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⑴重温、回忆以前的知识与方法;⑵对数、式、图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⑶动手实验、操作;⑷进行归纳与类比;⑸联想与构造;⑹充分交流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提出猜想;⑺比较、修改、完善、分享各种想法;⑻确定最佳解决方案。特别是不拿现成的结论和方法给学生,而把课堂当作科学家发现定理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类比、猜想、联想、推理、判断”等,自己发现结论和方法。

(四)解释疑解惑,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传统教学证明过程都是由教师完成,这不符合主体性原则。探究式教学主体是学生,我们认为既然学生已经知道怎样解,就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对上等生提出高要求:用多种方法完成,并提出新问题;对后进生给予帮助,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精讲总结,理性归纳,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在问题解决后要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反思,使成功的经验明朗化,并组织学生归纳出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技能方面的一般性结论,再通过教师精讲,揭示这些结论在整体中的关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如讲《两位数乘两位数》总结时,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很清晰,在让学生做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三位数乘三位数这些题,学生通过进位方法的掌握,很容易探索知道两位数以上位数相乘的方法。这个过程让学生知道了问题可以探究解决,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探究模式的构建

实施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但是探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养成一种探究意识和习惯。探究式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然而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却是在课外,课外活动是形成探究意识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课外活动探究。在课外活动探究过程中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教师布置课外探究活动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一方面表现在教师所布置的课外探究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为学生设计一个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的课题,当然这个课题必须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且有完成课题所具有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以及探究资源。比如,学了“利息、利率”这一内容后,学生理解了利息、利率的含义,知道了怎样求利息的方法,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可想而知。此时,我安排了以下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完成:(1)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钱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2)做家庭小助手,帮妈妈理财,算一算妈妈存的钱利息是多少?到期后能取回多少元?怎样存钱最合算?学生极有兴趣,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最后存钱。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对利息的理解极为深刻,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使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

(二)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鼓励孩子的探究活动。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重视参与或鼓励孩子在家的探究活动,积极培养自己孩子养成探究的习惯,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让孩子动动脑,动动手,这样长此以往,定向探究将转为自主探究,我们的学生也将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社会栋梁,这就实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所以课外探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营造和谐的探究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数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交流中体验平等、民主、理解、信任、亲情与爱护。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标新立异,敢于与老师争论,师生一起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创新数学。这样的课堂就会呈现积极、向上、自然、和谐、开拓的新气象。

(一)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探究的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论及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时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任何压服、抑制都将窒息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创造的萌芽’。”⑤这就要求师生间要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蹲下身来,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解、学会欣赏,成为学生的知心大朋友,使课堂成为学生灵感涌动的空间。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师与生创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做到敢想、敢问、敢说。课堂民主氛围的创设,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教师每一个亲切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等,都会让学生感到“心理自由”,尤其是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发扬民主,保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可以进一步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发扬教学民主,就必须要做到:耐心地听取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即使言论本身是错误的),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积极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相信每一位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任何结论都充满着智慧;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积极争辩,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允许学生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充分尊重学生的新观点、新看法;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数学教学,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善于吸取学生中的意见。

(二) 营造和谐的同学关系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来看,学生具有人际交往的智力和需要,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他们最希望得到的交往对象便是自己的同学和同龄的朋友,也最希望能与同学有一个民主、自由、友好的关系。这是他们的需要,只有在教学中满足了他们这种需要,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因为良好的生生关系在课堂了能创造一个愉快的空间,并且,学生的钻研需要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保障感,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在探究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之间的和谐,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和悦,在合作中也可以为探究目标达成一致。相反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关系探究就失去了桥梁。有这样一个教学事例,有个男同学平时由于很调皮和其他同学相处不是很融洽,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下)(北师大版)——铺地面一课,每个小朋友手上有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上课过程中我请小组(4人)用自己手中的小正方行,铺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只有小组4人合作才能完成。结果小组成员不允许让他参与。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小组的探究任务没有完成,小男孩被同学排挤,心理也受到了伤害。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就必须帮助孩子门营造良好的生生关系。对孩子之间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之间的关系平等而友好。

(三) 营造和谐的探究环境

哲学上说,一个人的发展变化是“内在”起决定作用,“外在”起影响作用。学生的学习成才我们也可以说,学生的智力、个性、努力等起决定作用,但是,学习的外在条件却对学生的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探究教学中尤其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首先,在数学探究环境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的需要,探究需要丰富的教学材料、各种教学仪器和设备等。一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局限,需要更多的为他们准备更加直观的探究情景。二是因为丰富而直观的环境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其次,在探究的时间上,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需要花时间去验证自己的新想法,需要花时间通过阅读、思考、记叙及考察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来理解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小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在时间上应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不要忙于完成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抢走学生的探究时间,这样只会让学生探究前功尽弃。长此以往学生将很难形成探究的习惯。

最后,教师在安排探究空间上,我们的空间应尽量让人舒适轻松,我们以教室为例,在我们的中小学教学中,教室的布置都很倾向于自然,课桌也很灵活,这样确保学生不论如何分组,不论从事哪种活动都能有效地进行下去,都能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同时安排的空间上应尽量与本次活动的内容想吻合,我们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情景,老师在教室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商店的柜台和一些商品,他们所熟悉的,年龄阶段很感兴趣的一个玩具店作为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逛逛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形成问题意识进而探究。这样探究效果会更加。

通多方面为探究学习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学生才能放松,才能独立探究,大胆的发表意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勇于探究、勇于思考、勇于创造。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是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然而课外确是形成探究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活动的重要条件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探究关系。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今天,探究式教学活动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并且探究活动的领域将从学校的课堂向课外活动延伸,从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多的探究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究式教学反思2


翻转课堂中数学“小讲师”的课堂魅力

                      ——记《式与方程》练习课教学反思

常德经开区桃花山小学   涂朝红

近段比较苦闷,为什么如此扎实的进行六年级基础复习,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处在及格边缘?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发现学生基础薄弱的都是一种状况,看到数学就怕,听课时,听着听着就飘忽了。

下班回家一边陪孩子,一边思索,改变一下教学模式,学生的听课状态会不会改变呢?第二天清早,昨天遗留的两个解决问题成了我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对象。课前进行自愿报名,两两组合,必须讲不同的解题方法。小讲师们领到任务之后兴致勃勃去准备了。

教学片段1:(人教版数学书第83页第11题)

湖北丹江口水库于2014年向北京、天津、河南、河北等地供水,蓄水量将达290亿立方米,比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的26倍多4亿立方米,密云水库蓄水量是多少?

小讲师1:请大家把题目齐读一遍,并思考题目里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

生齐读。

小讲师1:请一位同学说出题目里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生:已知条件:湖北丹江口蓄水量290亿立方米,关键句:比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的26倍多4亿立方米,要求的问题:密云水库蓄水量是多少?

小讲师1:题目中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生:单位有“亿”,分析,弄清楚关键句中的等量关系。

小讲师1:我今天分享的是方程法。

解:设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为x亿立方米。

             26x+4=290

                 X=11

答:密云水库蓄水量11亿立方米。

小讲师2:我给大家带来的是算术法。

(290-4)÷26=11(亿立方米)

答:密云水库蓄水量11亿立方米。

这时,有一个孩子举手了,站起来兴奋的说还有一种方法,牵涉的知识点是有余数的除法,290相当于被除数,4相当于余数,26相当于商,求除数的过程。这个点子很好,将有余数的除法,灵活运用到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情景中,这就是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片段2:(人教版数学书第83页第12题)

商店卖一种书包,如果每个售价150元,那么售价的60%是进价售价的40%就是赚的钱,现在要搞促销活动,为保证一个书包赚的钱不少于30元,应该怎样确定折扣?

小讲师3:  方法一:

进价:150×60%=90(元)

现价:90+30=120(元)

求折扣:120÷150=0.8=80%=八折

小讲师4:  方法二:

赚的钱:150x40%=60(元)

                   少赚的钱:60-30=30(元)

                   现价:150-30=120(元)

折扣:120÷150=0.8=80%=八折

    讲解完毕,学生们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看到“小讲师”讲解得很棒,羡慕他们争取到了表现的机会,有两个同学举起了右手,表示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啊,还有其他方法?”此时,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两名“小讲师”在其他孩子的羡慕的眼神中走上了讲台。

  方法三:

赚的钱:150x40%=60(元)

赚的钱:60-30=30(元)

少的折扣:30÷150=0.2

折扣:1-0.2=0.8=80%=八折

  方法四:

(150—30)÷150=0.8=80%=八折

这时,有学生对第四种方法提出质疑,智慧的火花在教室里碰撞。由于少赚的钱恰好等于赚的钱,故结果和前面一样,若将赚钱不少于30元换成40元,现价就不能用150-40=110(元),而是150×60+40=130(元)。

“小讲师”的表现让我惊讶,题目讲解思路清晰,像老师一样,讲解过程中还和下面同学有互动,数学枯燥无味的题,从他们的嘴中讲出来,大受欢迎,比老师讲解的效果好多了,倾听中还发生了思维的碰撞,不当之处立刻就有学生提出质疑。

反思,是不是以前太着急,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太少,让他们展现的机会太少,以后应该改变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讲师”。


探究式教学反思3


“九环节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赛课反思

本学期,我校再次开展了“九环节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赛课活动。老师们各展其能,呈现出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无论从课堂设计、还是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老师们的精心设计和用心准备。通过自己上课和听老师们赛课,我真是感慨万千,收获颇丰。

张帆老师的课,拿捏的游刃有余。李婷老师的课,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张怡坤老师的课,每一句话、每一字板书都体现着老师的用心。常梦晴老师的课,在传统教学中创新求异。赵晓云老师的课,德育教学渗透在点滴。王媛老师的课,活泼自然,符合低段教学特点。何伟老师的课思路清晰,层次教学展露无遗。可以说,老师们的表现可圈可点,单是这么听着,就能激发人积极备课的欲望,谁又有何理由不去用心对待!

下面就赛课活动,主要来说说自己这堂课的思路、想法及过程。我自己选课有一个特点,在选课前,我会翻看整本书,从而找到最有感觉的一课。选定课文之后,我不会马上备课,而是会花大量时间进行文本研读,先是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写作的目的。然后品味语言和写法。若有背景资料的话,我会统统浏览一遍,把文章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及故事发生的背景等等全部搞清楚。而不是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做完这些,我会细读教参,将教参中列举的知识点、难点等全部消化吸收。接下来,就是大量的阅读相关的优秀教案。最后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教案。这一套活儿下来,大约需要两个周末的时间,虽然时间很长,但我乐在其中,享受其中。当你钻研其中,你会忽略其繁琐,其劳累,恰恰相反,你总能在进行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它能带给你惊喜,更能带给你灵感。本学期,我做课的题目是《狼牙山五壮士》,之所以选这课,是因为它虽然离我们现在的青少年有些远,但他们体现出的爱国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英勇无畏的精神到何时都不过时,这种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久去缅怀、去纪念、去学习。我本身就喜欢这种革命题材,自认为还有一颗爱国的心。记得上学时候,学到《十里长街送总理》,单是读着课文,想到周总理为国家而鞠躬尽瘁,就已然哭的稀里哗啦了。《金色的鱼钩》,老班长吃鱼刺的画面至今仍刺痛着我的心。上班后,每一年都有做课活动,凡是有爱国题材的,我一定不会错过,像《难忘的泼水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狼牙山五壮士》等,都是我必选的课型。之所以这样,也算是对革命先烈的一种怀念,我带着孩子们细细品读课文,揣摩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体会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这何尝不是一种敬仰与缅怀。

《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感动无处不在,其中最打动我自己的是品“望”字的环节。现和大家一起来回顾:

(预设:一个望字,道出了战士们当时矛盾的心理,他们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安全了;感到难过,因为他们不能和大家一样继续歼敌了。望敌人,是憎恨的望,是嘲笑的望)同样是一望,意义却不同,感情也不同。眺望远方,他们看到了成功转移的部队和群众,这是满怀深情的一望;回头望望,他们看到了正在向山顶爬的敌人,这是无比轻蔑的一望。想象一下,他们还望到了什么?(望到了胜利的希望。)是的,想到群众和部队已经转移,面对死亡,他们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这就是——视死如归!带着你的感受,让我们把这幅画面读进心里: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喜悦。

此段教学,我绞尽脑汁,就想着如何抓住关键字眼,来激发学生的感情。于是找到了“望”字,道出了五壮士的不同感情,既深情又憎恨,既憧憬又无奈,一个“望”字把壮士们复杂的内心世界详实而生动的表达了出来。孩子们也不负众望,跟着我的节奏去体会、去描述、去想象,教学成果得以落实。

每一次赛课,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从中我能看到很多、想到很多,从而学到很多。感谢学校给我们创设的良好机会,九环节的教学思路为大家指名了方向,尤其对年轻老师来说,少走了很多的弯路,让我们更快的到达成功的彼岸。感谢史老师每一次做课的认真指导和倾心帮助,才会有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呈现在大家面前。感谢我可爱的孩子们,有了他们的配合,我的生活才会如此的精彩丰富。我会珍惜每一次赛课的机会,用心对待,用心学习 ,用心准备,让自己的业务水平一步一个脚印,从而迈向更高的台阶!


探究式教学反思4


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低效”课堂探究

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使体育课的重要性被学校和学生认可,不再处于边缘化阶段。但仍然有一些教学问题存在,导致体育课教学实效性并不高,从而影响体育课真正意义的实施。我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对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现状有一些想法和研究,阐述如下: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现状及“低效”课堂的原因

虽然小学体育课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在体育课上经常看到学生不服从教师的管教,有些学生甚至不想上体育课,老师一说自由活动学生就跑到教室,或者是其他地方自己活动。而且大部分体育课上课时,教师都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就让学生自由解散,体育课堂不仅没有规矩而且也达不到锻炼学生身体的效果。我认为,体育课堂之所以“低效”,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问题,教师对体育课没有很好的认识,在体育课程设计、体育器材配备、体育活动开设等方面都没有很好地创新,就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低下、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差。其次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体育课上教师仍然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做一个活动就让学生解散。既没有达到教授体育技巧、知识的教学任务,也没有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极大地降低了体育课存在的意义。

二、如何创建高效小学体育教学课堂

正是由于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体育教师才应该积极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从不同的方面创新,才能够建立一个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课程

我们体育教师要想创造一个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就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首先应该从心理上重视体育课,并且制定好体育教学的目标。开展体育课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就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教学课程。教师要明确每一个阶段想要锻炼学生的什么体育能力,是耐力还是速度,或是柔韧和技巧等。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制定不同的课程,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还要注意体育器械的配备,要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选择能力,不能老出现自由活动时,学生就去一旁休息了,这样的体育课不仅乏味而且无意义。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程,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的体育课。

2、丰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教育的要求,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必须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努力改变、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以丰富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的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游戏达到自己想锻炼学生的目的,并且在游戏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精神,通过游戏化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切实地落实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要想训练学生的速度和竞争意识的话,可以开展小组接力比赛游戏活动,让学生都投入到游戏中,为彼此的队友加油的同时,和彼此队友并肩比赛等。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学生想要参与的体育活动不同,男生比较偏爱球类,而女生比较喜欢跳绳、毽子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活动,教师在四处监督的时候和学生们一起活动这样能够满足各位学生的需要,也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3、注重沟通交流,创建和谐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开展教学十分重要,学生信任教师就会信任课程,也就会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来。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必须注意保持和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而非拉远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幽默、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有信心、勇气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4、注意体育教学课程的安全性

大多数体育教学课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都是由于教学者不够重视,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或者组织不够严密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学者在体育教学课程中时,必须从思想高度上重视安全问题,同时也要提前做好准备,相应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

总之,只有创建一个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体育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体育课培养学生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在教学观念、教学语言、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高效、趣味的体育教学课堂。


探究式教学反思5


反应后废液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

课题

反应后废液成分的探究

授课人

王媛

教学目标

1、学会反应后废液成分的探究方法,能设计实验对废液成分的猜想进行验证。

2、通过不同废液混合的成分探究,熟练掌握不共存的离子对,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并验证废液成分。

3、通过废液的处理,感受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盐的性质分析废液的成分

教学难点

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

教学方法

问题衍生教学法,师生互助,小组合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1】威海市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放到大海中

观看视频

 

使学生对反应后废水的处理引起足够重视

【播放视频2】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后对废液的探究

观看视频,思考

让学生以化学小组的实验为载体,开始反应后废液成分的探究。

【探究活动一】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后,废液成分的探究

学生讨论,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用问题来复习知识,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同时,也便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问题组1】

1、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2、你同意上面的4个猜想吗?

3、猜想一和猜想二中反应物的量有什么要求?哪类物质需要验证?                              

4、废液中溶质有两种情况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总结记录。

1、引导学生从不同情况对反应后的废液成分进行猜测

2、引导学生了解:废液成分中的生成物不需验证,只需要针对反应物(不同离子)选取试剂进行验证。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制二氧化碳后的2种猜想。

选取物质,书写方程式和现象

学生针对盐酸,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选取试剂加以验证。

【动手实验】提供仪器药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利用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规律总结1】反应后废液的成分

归纳、总结,明确废液成分的探究方法

感悟科学探究的环节,形成解题方法,体验观念的引领。

【探究活动二】二氧化碳性质废液成分的探究

【播放视频3】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

观看视频,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自主完成,并交流展示分析过程。

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三】不同废液混合后成分的探究

【问题组2】

1、可能发生反应有哪几个?

2、找出这些反应中不共存的离子有哪些,形成不共存离子对知识网络

3、找出 一定不和其他离子反应的离子是?则反应后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三,并交流展示分析过程。

 

从离子的角度分析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启发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并学以致用。

【观看视频4】工业废水的成分、危害和处理

观看视频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观念提升】

1、“绿色化学”:总结反应后酸性或碱性废液如何处理?

2、“宏微结合”:总结常见的不共存的离子网络图

3、分类转化:                    

整理钠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图    

整理不共存离子对网络和钠的化合物的转化

利用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知识梳理】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6个方面引导学生回顾反应后废液成分的探究方法,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回顾梳理

提升学生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形成解题的思路,实现观念的提升。

【分层达标】纠正与点拨

分层完成学案上的达标检测

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检测

【分层布置作业】

基础作业: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能力作业:调查研究生活废液的处理方法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探究式教学反思》,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