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设计  化学教案 > 详情页

古诗词与化学

作者:2022-04-27 10:08:190

古诗词与化学1


小学古诗词的赏析与阅读

张建军

定西市陇西县双泉九年制学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赏析与阅读

古典诗词时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大纲推荐的背诵篇目,都是历朝历代的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那么,如何搞好古诗词的教与学呢?

一、抓好课堂教学

首先,课前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古诗词教学伊始,教师可以采用设悬念、讲故事、提问题猜谜语等方法,引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一事。汪伦是唐朝有名的歌手,隐居在今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对大诗人李白佩服的五体投地日夜吟诵李白的诗作。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到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就知道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往。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却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本诗的兴趣。采取课前吸引兴趣之法,促进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其次,课中保持兴趣。古诗词虽然精美,但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小学生就会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的抑制状态,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状态和情感的变化,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味的收获。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当学生了解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大文豪苏轼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果他是一名摄影师,根据本诗,他会如何将西湖的美景比作美女西施呢?”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美景供学生借鉴,以延续学生的兴趣。课中保持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只要能够合理应用,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最后,课末增加兴趣。古文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抽象思维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时,笔者紧紧抓住这一点,应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学古人、演小品、讲故事、改原作等方法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效果。如教《十五从军征》,在距下课十来分钟时,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的布置场景,并邀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两人与老兵,象演话剧一样演《十五从军征》。这样一演,即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课末增加趣味主要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完美的深入学生的心灵,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不宜轻视。

一、指导学生背诵古诗词

首先巧妙利用时间。学校7点早读,教师一般6点半就到了,然后和学生一起早读。学生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几分钟。利用早读的黄金时间上课前的几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课前的经典诵读时间,利用学校的文化墙,让学生放声朗读,或三、五分钟,或七、八分钟,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这样既不加总重学生负担,有调节了学习方式。笔者从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笔者认为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急风暴雨式的硬灌。

其次,古诗词背诵要有目标、有计划。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就会很自觉的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一开始背诵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一周一小节,停下来巩固一次。全部背完之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四、五首。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的熟,这样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向前面一样一天四五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到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小学必备古诗词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每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其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次交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交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古诗,笔者一般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教学生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很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尤其是停顿,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字逐句理解字词句大意,在让学生边读边再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

总之,在学习古诗词时,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词教学的被动格局,真正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古诗词与化学2


近体诗与词之字句区别(如需例子,详见PDF《浅析近体诗与词之字句区别》)

一、近体诗定句定字,每句的字不能移动,而词句字参差不齐,句字可以上下移动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俗称格律诗),分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两类。绝句限定每首四句,五言绝句20 字,七言绝句28 字。律诗限定每首八句,五律40 字、七律56 字。此外,还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叫排律或长律,是律诗的延长。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要求非常严格,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词较之于诗,外在呈现的最大不同是诗是整齐的,而词则多参差不齐。

词句最短有一个字的,比如十六字令的第二个字,最长的则可达十一个字之多。其中二字句到七字句最为常见,也是词句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词是根据乐曲填写的,所以词句的字数必须有限制,一般情况是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就不能配合本首曲子演唱。但是在句子与句子之间,为了词意的完整,允许把上句规定的字上下移动,但总体字数没有改变。

二、近体诗不分段,而词分段

近体诗不分段,四句或八句为一首,排律虽超过八句也不分段。

而词根据长短形式的不同,分段形式也不同。全词不分段的称为单调,由两段组成的成为双调,只有长调,还要分三段(三叠)、四段(四叠)。

标准的双调中,上、下两阙的句数、字数、句式都完全相同,用的韵也相同。

叠就是重叠的意思,就是指该首词的段落需要重叠。重叠三次的叫三叠,也就是三段;重叠四次的叫四叠,也就是四段,而每段的句数和每句的字数都不要求相同。

三、近体诗少有领句字,而词有领句字

在近体诗中领字句的形式少见。领字句是词家独创,是在词体上与近体诗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在某种特殊结构的句子中,以第一个字领本字后面的几个字,或兼领以下一句至两三句。这个领字句,一般称为“一字豆”。按照前人的解释,整句为句,半句为读,“读”音“豆”,所以借用“豆”字。意思是读这个字时,需要稍作停顿,以带动下文。词句之所以要有领字,还有一个原因是词要合乐而歌,要通过歌舞艺伎之口演唱出来。因此说,领字句这种特殊句式,可以认为是音乐赋予词体的。

词中另有以两个字作领句字,成“二字豆”,以三字领句,就是“三字豆”。不论一字领、二字领还是三字领,在朗读时都要稍作停顿。

四、词句可增加衬字

近体诗句的字数是固定的,而词句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增加一两个衬字。词本来是配合曲子演唱的,一个词牌有一个曲调。所以词要定句定字,配上音乐才能演唱。但是在不影响演唱的情况下,为了使词意更加完美,更加口语化和唱起来更动听,允许在定字之外增加一两个字,对于词与曲分离之后,在词句中增加字,不需要考虑演唱问题,只根据词意的需要来安排。增加的字就称为“衬字”。凡已增加字的句子,作为律句来要求,要把所加的衬字去掉计算字数安排平仄。

五、词中经常使用口语化句子,而近体诗中少见

词中的一些句子,在有些作者写来接近口语,而这种口语化的句子,在诗中比较少见。


古诗词与化学3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魅力所在。几千年来,古诗词在中华儿女的口中流传,在我们心中起舞。“唐诗宋词”,华夏文化永远的里程碑,留给我无限的神往,深深的眷恋。

唐诗,是诗里的元老。浪漫诗人李白,忧伤诗人杜甫,思乡诗人张籍……他们将唐诗打扮得多姿多彩、美丽动人。唐韵,犹如高高的大山;唐韵,好似潺潺的小溪;唐韵,就像辽阔的草原;唐韵,婉如柔和的春风。唐诗里,有喝不完的美酒,赏不完的风景,听不够的悅耳之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再喝一杯吧!出了这阳关三叠,恐怕就没有朋友能和你这样举杯共酌了!这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啊!那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是触动了我的心弦。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雨仿佛读懂了柳芽的愿望,跟随着那轻轻柔柔的春风悄悄潜入乡间,无声地滋润着世间万物。“润物”有意,却无心“讨好”,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呀!

人们都说 “诗庄词媚”,感受过了诗的端庄,再来领略一下词的妩媚吧!宋代,造就了无数词阙的经典。词阙,犹如娇羞的少女;词阙,好似娴熟的巧妇;词阙,就像热情的主人;词阙,婉如智慧的老者。宋词里,总会有淡淡的哀愁,丝丝的美意,点点的温婉……“三苏”中苏轼的一首《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令我久久不能忘怀。这首词,动静结合,景事相符,堪称完美之作。我时常呤诵:“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闻取,人不见,数峰青。”雨过初晴的凤凰山下,江水清澈,云淡风轻,湖光山色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丽。连远方的白鹭仿佛也倾慕弹琴女子的美丽,特意停留在水面上。隐隐约约的琴音,含着凄苦,有些悲伤,是弹给谁听的呢?本想一睹尊容,没想到曲终人却不见,真是让人意犹未尽。

徜徉在古诗词里,在我病痛时,给我安慰;在我得意时,教我警醒;在我失意时,给我希望;在我颓废时,催我奋进;在我迷路时,为我指明方向。诗词之舞,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美好。


古诗词与化学4


励志古诗词 优选150首_诗词 由范文网会员“cyy107”整理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篇1:励志古诗词篇2:励志古诗词篇3:励志古诗词篇4:励志古诗词篇5:励志古诗词【正文】励志古诗词150首

篇1:励志古诗词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4、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经典励志古诗名句

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0、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4、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15、察己则能够知人,察今则能够知古。《吕氏春秋》

1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8、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2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24、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2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2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3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3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3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3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3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39、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4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43、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能够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4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4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4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4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48、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49、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经典诗句

50、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篇2:励志古诗词

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戏为六绝》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6、《论诗十绝》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17、《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篇3:励志古诗词

后面还有多篇励志古诗词!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6、察己则能够知人,察今则能够知古。(《吕氏春秋》)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1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最爱)

23、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4、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25、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2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2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9、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3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现代人的心声啊)

3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3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5、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3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3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39、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4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4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篇4:励志古诗词

1、《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赠萧瑀》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7、《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赠梁任父同年》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9、《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0、《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5:励志古诗词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七步诗》

汉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燕昭王》

唐·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4、《论诗十绝》

宋·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5、《题画竹》

清·戴熙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6、《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9、《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0、《咏史》

唐·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11、《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2、《公子行》

唐·贯休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王是何物

13、《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悯旱》

清·洪亮吉

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

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

15、《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唐·李白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能够摧妖氛。

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17、《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18、《读《三国志》》

唐·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19、《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1、《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2、《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23、《慈湖夹阻风》

宋·苏轼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过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峨岩!

24、《勤学》

宋·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25、《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6、《商鞅》

宋·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27、《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8、《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9、《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虽小能结实,桑叶虽柔能作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只空枝。

30、《晓窗》

清·魏源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31、《两袖清风》

明·于谦

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语短长。

32、《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33、《论诗》

金·元好问

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

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34、《读蜀志》

宋·郑獬

曹公屈指当时辈,天下英雄数使君。

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35、《龟虽寿》

汉魏·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编简评】

励志古诗词 优选150首_诗词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范文网搜索更多其他励志古诗词范文。

【网友评价】

文章朴实无华。


古诗词与化学5


古诗词三首课文反思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古诗词三首》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古诗词三首课文反思,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古诗词三首课文反思篇1

在学生已深刻感悟诗人思乡、恋乡的基础上,抛出问题“诗人的家乡这么美,他又如此的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他为什么还要离开呢?”出示诗人的相关资料(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但变法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导致失败,因此,王安石于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辞去相职。第二年,又被神宗皇帝拜为相职。这首诗正是作于诗人第二次赴任的路上。)旨在引导学生明白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诗,对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古诗、升华古诗情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听范读和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使学生的情感回归到诗的本体上来。为了渲染课堂氛围,我在悠扬的《思乡曲》中激情导读:九百年前,诗人王安石站在瓜州渡口,带着对家乡深深的依恋,含着对前途无法预知的迷茫,千般愁绪,万般滋味,无法言说,只化作一首诗,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作者的心声吧——(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细细品味藏在诗文背后的故事。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达到高潮,他们也有倾诉的欲望,唯有朗读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我必须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还是那支曲子,还是那段话,只是稍作变化:九百年前,诗人王安石站在瓜州渡口,带着对家乡深深的依恋,含着对前途无法预知的迷茫,千般愁绪,万般滋味,无法言说,只化作一首诗,让我们和作者共诉心声——学生接读全诗。学生此时配合默契,让我感动不已。

古诗词三首课文反思篇2

本节课过渡语精妙,为诗韵课堂的成功创设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如开课伊始,我在播放了《故乡的云》一曲后,这样过渡: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一首《故乡的云》将我们的心带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家乡。家乡,对游子而言,更是最温馨、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从今天起,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组课文,一起去感受那浓浓的乡情吧。

在学生自读了单元导读之后,这段话又从我口中蹦出:思乡,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情感,它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读三首思乡的诗词——《古诗词三首》。

学完了第一首古诗,第二首《秋思》该如何导入呢?稍加思索,我使用了这样的过渡语使两首古诗的教学珠联璧合:咳,和煦的春风勾起了北宋诗人王安石浓浓的乡愁,那又是什么勾起了唐朝诗人张继切切的乡情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秋思》。

在总结全课时,为了回应开头,同时加深学生对乡愁乡情的感悟。

古诗词三首课文反思篇3

通过反思,本课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1.课堂教学容量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受到牵制。

由于本节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的教学,而古诗是看似简单而内涵丰富的文章,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去补充文本,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课堂上就多次出现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整个课堂教学基本是按照教师的预设在顺利进行,缺乏精彩生动的课堂生成效应。

2.课堂缺乏个性化的朗读展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得没错,可是本节课的“哈姆雷特”却少之又少。我的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们总是“一呼百应”,众口一词。比如,在介绍完王安石的写作《泊船瓜洲》的背景之后,我问道:“作者马上要远离家乡,去京城赴任,你能体会他此刻的心情吗?”第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觉得他很依恋家乡,舍不得离开家乡。”在他的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之后,其他的同学便人云亦云,根本没人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免是人心生遗憾。

3.教师的朗读指导力度不够。

在评课时,老师们普遍指出,本节课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力度不够,对此缺点的指出我欣然接受。其实,一直以来我在课堂上对朗读的指导都显得较为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自己不能用活教案不能用活教材,无法走出用教案教的思维定势,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足,缺乏灵活机智的应变本领。

尽管我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的,但毋庸置疑的是,课堂教学中仍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亟需我想办法提高效率。总之,能为大家展示一节课,并能得到很多中肯的评价,于我来说,既有付出后回报的感动,也有努力后进步的欣慰。而从授课过程来看,反映出对古诗教学方法上的理解不透彻,对学生的关注不,从而造成这样或那样的缺憾,确实值得今后探讨,研究,再更好地实践。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古诗词与化学》,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