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认识时间说课稿(汇编19篇)

作者:edditor12023-09-03 22:20:23375

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要撰写讲义,通过讲义,可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认识时间说课稿,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一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间还是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学、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一样,也上一年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15;放学3:30;睡觉8:50)让我们瞧一瞧,她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悉、不会读?

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急于弄清楚是什么时间。这一环节巧妙地从老师侄女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习,同时学生发现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进行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老师侄女的一天”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时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10小格,刻度2表示10分……

(5)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示几分。

(6)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愿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指名学生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5)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优化各种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深刻印象,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习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学生读。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六单元《认识钟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提出的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我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巩固认读钟表,体会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情况,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数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时间、看钟表的方法,而且这节课又是建立在他们学生会准确认读整时与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掌握了认识时间最关键的是要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才能准确认识时间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那么如何轻松的突破学习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的获取知识是我备课的重点,于是我尝试了两种做法:

三、教学过程:

做法一:

1、教师先出示一幅主题图(上面是小华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整)

师:谁愿意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呢?

生:早上6时整小华的闹钟响了在叫她起床呢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认识6时整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整

2、师借机出示其他两幅图(一幅图上是小华熟睡的样子,钟表显示时间是快6时的,放在6时整的图的前面,另一幅图上是小华起床刷牙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刚过)

师:这两幅图上小华又在干什么呢?(指名回答)请你们细心观察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没到12;

生2:第二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

生3:第三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在12过去一点……

3、观察比较:

师:这三个钟面的时针与分针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在集体交流)

生:时针都指向6,一个分针指12,一个还没有到12,一个是12过了一点点;

4、小结:

师:象这样的情况,(指图)分针没到12的,我们就说是快6时了,过12的则是6时刚过

5、巩固练习:观察书中主题图,结合图来认识巩固时间。

这节课上下来,整体感觉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能够比较准确的说出几时刚过或快几时了,主要是因为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三个钟面时针与分针位置的异同再去表述时间,在完全感知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便于他们理解与掌握。但是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的设问与追问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被动,并没有完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深思可能是因为我忽略了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去建构新知,情境创设缺少“生活味”的缘故。于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动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做法二:

复习巩固6时整,用课件出示画面1:电影院门口《哈利波特》的海报场景。

师:星期天的晚上6点整,电影院播放《哈利波特》。淘气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晚上他要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

出示画面2:淘气在家,客厅墙上的时间指向了5时56分。

师:同学们猜一猜,淘气看到时间会对妈妈说什么?

(学生状态高昂。)

生1:妈妈快点吧,要开始了。

生2:妈妈快到6点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出示画面3:到了电影院门口,电影院的钟面显示6时过4分。

师:淘气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生3:妈妈,电影已经开始了。

生4:都怪您做事慢,已经6点多了……

(教师适机对学生进行要遵守时间的教育。)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快到6时”和“刚过6时”。

就这样,在这样轻松、愉悦而又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的教学。在这次尝试中,我没有让孩子直接观察钟面指针的变化,也没有数学问题的引导,只用一句“淘气会对妈妈说什么?”这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没有告诉没有引导,学生一定会自学地去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知识也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体验学习中生成。学生都处在了“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所以这节课整体感觉比第一次尝试更具特性和魅力。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活力。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那么通过这次的对比教学与尝试,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以为的教学给了一些启示。

四、教学反思

1、让自己的课堂更真实。

所谓的真实,应该是面对学生的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真实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我们不能无视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成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更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我们会把“人”教“死”了,这也是为什么对我们备课提出备学生的要求,第二次尝试虽然没明显的复习痕迹,但其实也都是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知识基础上的,承认他们的知识功底,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要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

这里是指“互动”。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好的数学老师应该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在这种讨论或交流中,我们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与知识互换,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第二节课中我就采用的是生活的,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课堂更体现了活力。

3、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耐心与智慧。

其实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与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应该让孩子对你的课堂印象深刻。所以课前教学设计成为重要。备课要全、深、细。没有备课时的全面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我们只能运用教师的智慧与耐心引导学生,使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4、也是最深的体会。情境的选择与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有些情境的创设可能只不过是一幅供学生欣赏的美丽图画而已,无法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比如说做法一中的情境图。只是单纯的呈现工具而已,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可能很被动。新课标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对于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的含义又是不同的。对低年级而言,它就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或物,颜色,声音。动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幻灯片的教学手段,并且以现代感极强、时下最轰动的动画片为饵,以激起他们内心主动探究的愿望。

所以说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还学生一个新奇、美丽、富有童真和灵性的数学课堂。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3篇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1时=60分,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一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对钟表还不熟悉,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间还是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学法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学、放学、睡觉呢?我的小侄女和你们一样,也上一年级了,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15;放学3:30;睡觉8:50)让我们瞧一瞧,她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睡觉的(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什么时间你不熟悉、不会读?

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在上课、睡觉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急于弄清楚是什么时间。这一环节巧妙地从老师侄女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习,同时学生发现有两个时间没学过,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进行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本堂课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老师侄女的一天”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时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4)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10小格,刻度2表示10分……

(5)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示几分。

(6)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愿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指名学生上黑板两种表示方法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5)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优化各种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深刻印象,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习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习的枯燥乏味,更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四)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时间,学生读。

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始发站 发车时间 到达站 到达时间

天门 7: 方正 7 :40

天门 7:30 方正 8:20

天门 8:30 方正 9:10

哪辆车出发的最早?哪辆车到达方正最晚?

老师要去方正学习,8 时准时开始,车站到学校有十分的路程,老师做哪趟车比较合适?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出门坐车学生非常熟悉,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出色的发现者、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4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是《认识时间》第一课,是常见量教学。这节课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60分。

2、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3、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制作钟表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对于时间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时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经常接触时间,并已掌握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我以学生参与研究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

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

让学生探究思考,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获得知识的同时,达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塑造品质的最佳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课容量大,知识点多,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活动一:

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8时,1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设置组长,监督员,分享员)(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 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给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引导学生说出时针是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

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数60个小格掌握了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以致用,迁移转化,得出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待最优的学习效果。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

是本节课的重点。

出示例二3个钟表,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3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3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走过4,是4时多,分针是指向9,是45分,和起来就是4时4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是在黑板上出示了这3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8时4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2、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寻找时间的不同表示。打通书本与生活,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将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5篇

一、说教材

《认识时间》是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活动内容。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时间却和幼儿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借助时钟初步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正确认读和说出钟表上的时间点,以及钟表上时间的表达方式及变化规律。本次活动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教学的要求。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发现身边常见事物的特点、变化规律,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制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能够认读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准确的说出时刻。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游戏等活动形式,建立时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情感目标:珍惜时间,懂得时间的宝贵。

根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活动的重点确定为:能够认读钟表上的时刻,并能正确说出。难点是:引导幼儿理解时间的珍贵。

二、说学情

了解幼儿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因此,我对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大班的幼儿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烈。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这时候的幼儿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萌芽。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和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建立了初步的数的概念。本次活动通过时钟上的时间学习,能够帮助幼儿进一步扩展数学思维。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说活动方法

根据《指南》精神。在本次活动中我将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法、探究法等教学形式引导幼儿直观、具体的感知钟表上的时间;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幼儿在探究中学习新知,在合作中获得经验。

四、说活动准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曾说过:“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为了帮助幼儿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我会精心创设活动环境,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与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家用钟表以及供儿童使用的小钟表。动画片等相关素材。

经验准备: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数字的概念。在本次活动中我会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时钟上的数字,理解由时间是由数字表示的。

五、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我会用歌曲导入本次活动,请全班小朋友跟我一起唱“小闹钟”的儿歌。通过全班幼儿的演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时间。接着我会拿出一个真实的时钟。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展开部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我会给幼儿讲一个时钟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使儿童理解时钟短,分针长。以及时针走一圈,分针走一个数字。代表一个小时的规律。

2、师幼互动,深入理解

接下来我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整点、半点,理解时间特殊的表示方式。描述小朋友一天生活的安排,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活动具体的时间点。并让小朋友运用手工小闹钟准确的摆出具体的时刻。

紧接着,我会设置一个打电话的游戏。通过电话中所说的时间点。让小朋友选出正确的时刻卡片。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3、迁移内化,想象创编

在这一环节,我会出示几段录像。鼓励幼儿说一说录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大概是几点钟。并在黑板上画出具体的时间。

4、巩固提升,领域拓展

在这一部分,我会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编成一个儿歌。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和记忆。

小闹钟,会说话;

告诉我,几点啦;

两根针,不一样;

先看短,再看长;

长针快,短针慢;

整点长针指12,半点长针指着6;

小朋友们要牢记,短针指几就是几。

(三)小结部分

我会请幼儿表演本活动的儿歌。并引导幼儿自己做总结。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说活动延伸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掌握知识,我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一下自己学到的时刻知识。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6篇

一、说课内容:

《认识时、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七单元:90——91页的主题图,例1、例2、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二、学情分析:

今年我担任二(5)班、二(6)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这样的教材安排,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1、教学重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会5分5分地数分钟,学会两种记录时刻的方法。理解1小时=60分钟。使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大格数、小格数、时针从12起走过几大格,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是几分。而看“几分”所依赖的小格数,一般钟面上又没有标明,学生摸不着头脑,容易将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混淆。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建立时针与大格、分针与小格的对应关系,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读方法。

2、教学难点: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如8:55)。由于这样的时间,时针非常接近下一个大格数,肉眼几乎辨认不出时针是否在下一个大格数之前。学生年龄小,观察力有限,都以为到了下一个大格数,认读为9:55。

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难点,必须在学生“观察认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认读经验: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会5分5分地数分钟,理解1小时=60分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勾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

2、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概括认读方法后,课堂并没有机械的叫学生认读一个个钟面,而是进行了一次组内拨钟练习。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进一步认识了几时几分。

3、应用意识的培养;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本课练习一判断谁迟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一般方法是通过认读钟表。另发车时间的问题,更使学生体验到认读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说教法

1、图示法。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既感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如认识几时几分,在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2、引导法。由于本课的内容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在概括看时间的方法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六、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2、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三个典型时间,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听声音、猜钟表。

【设计意图】在我的课前调查中,学生最感兴趣是有关猜测的游戏,我设计了猜一猜,播放时间是他们很关注的。创设了以上这一情境,勾起学生无限兴趣。

2、师:什么时间播放?(出示钟面7时、8时)会认读吗?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认识7时、8时,及时巩固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的知识。最后,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认识钟面

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

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生自行对照、修正)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5个5个加的方法,很快得出结果。接着教师直接让学生自行对答案。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主人翁意识。

②说说对应关系。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③出示钟面,教师调试,学生感知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个是1小时。小结1小时=60分。

④填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看时间,往往只看钟面上的数与格,很难把注意力投注到大格数所对应的小格数上。因此,让学生来参与游戏性的对口令,熟识对应关系,对他们正确认读时间是很有好处的。动画出示时针和分针一起走感知1小时=60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在通过巩固练习落实所学内容。

(三)拨钟表游戏

教师说时间学生拨:12时、12时30分、1时

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2、探究新知、认识钟面。(整5分、整10分)

①4: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4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认读4: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出“5分”;更由于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4,而分针在右,学生能轻易得出4:05这一时间。这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近直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并未展开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沉下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②4:30(出示图片)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4:45(出示图片)组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由4:05,4:30,4:45是由易而难,首先是独立练习认读方法形成技能,其次是同桌交流、完善补充,最后是同组交流、展示自我。这样的安排,既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⑤、体验1分钟。(口算题、写字)

【设计意图】在本课1分钟时学生口算、写字,教师记时,学生体验了1分钟到底有多长。可谓一举两得。

3、观察归纳。

①观察。

7:50、915、4:20、1:05、10:40、6:35、8:55

师: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时间。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学生同组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想法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作了多种预设,既有开放的思考,也有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象这样的开放课堂减少了预设性,增加了生成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几时几分

看时针看分针

4、拨钟练习。

①老师说出的时间学生拨。

②小组活动,组内成员轮流拨钟,并说出所拨的时间。

③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自己认读。

【设计意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实践和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了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认读的方法。做过的,才能理解地更深。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7篇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这样的教材安排,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1、教学重点。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我是这样想的,要想正确认读几时几分,需要弄清以下几点:①时针,②分针,③大格数,④小格数,⑤时针从12起走过几大格,是几时多,⑥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是几分。而看“几分”所依赖的小格数,一般钟面上又没有标明,学生摸不着头脑,容易将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混淆。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建立时针与大格、分针与小格的对应关系,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读方法。

2、教学难点。

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如10:55)。由于这样的时间,时针非常接近下一个大格数,肉眼几乎辨认不出时针是否在下一个大格数之前。学生年龄小,观察力有限,都以为到了下一个大格数,认读为11:55。

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难点,必须在学生“观察认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认读经验: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3、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应用、抽象概括能力。

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⑷勾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教学设计中体现在①动画片引入,②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2、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概括认读方法后,课堂并没有机械的叫学生认读一个个钟面,而是进行了一次组内拨钟练习。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进一步认识了几时几分。

3、应用意识的培养。

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本课练习一判断谁迟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一般方法是通过认读钟表。另发车时间的问题,更使学生体验到认读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法

1、图示法。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既感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如认识几时几分,在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2、引导法。由于本课的内容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在概括看时间的方法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四、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2、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三个典型时间,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在我的课前调查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看动画片和吃零食,特别是大风车等,是孩子们的节目,播放时间是他们很关注的。本课撷取学生感兴趣之最——看动画片,与看时间巧妙结合,创设了以上这一情境,勾起学生无限兴趣。

2、师:什么时间播放?(出示钟面)会认读吗?

3、揭题。师:要准时地守候在电视机前,我们必须要学会看——(时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动画片时,教师顺势而下,追问播放时间,直奔主题。继而出示此动画片播放时间的钟面,让学生尝试认读,既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引入了新课。最后,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认识钟面

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生自行对照、修正)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5个5个加的方法,很快得出结果。接着教师直接让学生自行对答案、修改。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主人翁意识。

②说说对应关系。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看时间,往往只看钟面上的数与格,很难把注意力投注到大格数所对应的小格数上。因此,让学生来参与游戏性的对口令,熟识对应关系,对他们正确认读时间是很有好处的。而学生一纸在手,上面的大格数与小格数写得清清楚楚,老师又同意没记住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有了这样的凭借和支撑,学生参与兴趣浓,效果甚佳。

3、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4、体验1分钟。(听古人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的故事。)

【设计意图】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是一个历史,也是一个看时间的好办法。在本课1分钟的故事里,学生既了解了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又随着音乐体验了1分钟到底有多长。可谓一举两得。

(三)在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1、回顾旧知。

①整时怎样认读?(图片:早读课,钟面:8时)

②几时半怎样认读?(图片:老师上班,钟面:7时半)

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适当地让学生回顾旧知,特别是能产生正迁移的旧知,学生学习新知,如驾船恰逢顺风顺水,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2、探究新知。(整5分、整10分)

①9: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9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认读9: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出“5分”;更由于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9,而分针在右,学生能轻易得出9:05这一时间。这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近直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并未展开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沉下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追根溯源。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②11:40(出示图片:午休)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3:35(出示图片:放学)组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9:05是从左往右,11:40是从上往下,而3:35是从右往左,并且时针在扇形阴影之内。认读要求也是由易而难,首先是独立练习认读方法形成技能,其次是同桌交流、完善补充,最后是同组交流、展示自我。这样的安排,既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观察归纳。

①观察。

9:0511:403:35

师: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时间。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学生同组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想法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作了多种预设,既有开放的思考,也有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象这样的开放课堂减少了预设性,增加了生成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几时几分

看时针看分针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年龄是小,但同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识字不多,就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来概括认读方法。

③师小结:时钟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几分钟,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

小格(同学们可借助外圈的数)。

4、拨钟练习。

①记录老师拨出的时间。

②小组活动,组内成员轮流拨钟,共同记录。(师说清要求)

汇报小组内认对了几个时间。

【设计意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实践和动手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是北京市21世纪课改实施方案的一项基本原则。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了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认读的方法。做过的,才能理解地更深。

学生在同组合作中,拨钟、认读、记录、校对、修改、讨论,知识得以增加,情感得以升华。合作中,其乐也融融。

③动态生成。从学生拨钟中,选取不是整5整10分的时间。如4:06。

④练习。10:39(预设学生出现3种答案。)

生1:是10:40。生2:是10:41。生3:是10:39。

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预设学生有两种想法)

生1:分针从12走到7经过35小格,又走了4小格应该是10:39。

生2:分针从12走到8经过40小格,它还差1小格,应该是10:39。

(四)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2、小结。师:1分钟,我们听了一个小故事。那么,1时我们可以听——(60个小故事)

(五)拓展练习

1、谁迟到了。(蓝猫和淘气约好早上7:00去爬山)

蓝猫淘气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剪切恰当的动画片断,融入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的的“千层浪”。

师:观察两个钟面,它们的时针都非常接近7,怎样分辨哪个是7时多?

哪个还没到7时呢?

师:我们要学会看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和别人约好的事,要按时去做。

【设计意图】渗透思想教育:遵守时间。

2、车票上的时间(11:50)。钟面(10:50)。

①师:可以开车了吗?

②争。10:5011:50。

③拨。10:00~11:00。

学生拨钟,观察:当10时“几分”越大时,时针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④小结: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⑤猜。让学生猜“9:55、10:55、11:05,时针*近几?”,

⑥辨。哪个钟面是6:55。出示“7:00、7:05、6:55”。

【设计意图】再一次使学生了解接近整时的时间(有还未到整时的、有超过整时的),时针都*近整时数。因此,要仔细观察时针的位置。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接受与发现并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辨别、认读中来。

(六)总结

1、建立40分的时间观念,并在40分的基础上建立1时的时间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构时间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本课采用多层次呈现的方法进行。使学生逐步建立1分和1时的观念。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8篇

各位专家: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认识时间》。下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这堂课运用信息技术的想法和做法.

一、整合的必要性。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看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读写钟面上整5分的时间,知道1时=60分,为学习1分1分读写时间打下基础。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的知识有所接触,但是他们缺乏观察钟面动态演变的实践经历,也缺少乘法知识基础。第一次教学时,我采用教具钟与学具钟来展开教学,在课后的反馈中学生普遍感觉这节课枯燥乏味、对1时=60分等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信息技术的介入,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第二次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利用网络平台,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考虑,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学会读写钟面上整5分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借助网络学习,经历时、分进率的探索过程,感悟1时与60分之间的关系,掌握5分5分数的技能。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读钟面上整5分的时间

学习难点:

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

理解1时=60分

二、整合的过程。

本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并告诉学生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教学1时=60分打下了基础。

2、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建立大格数与小格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知道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在学生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又通过动态演示教学大格数与小格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比较抽象,我先告诉学生:时针、分针两兄弟要赛跑啦!这时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到他们间的内在联系: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从而推导出1时=60分。

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认读7:55学生出现了8:55、7:55两种答案。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从7:00到7:55再到8:55的动态过程。在这个环节,学生经历了充分的体验,积极的反思,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规律。虽然在这里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只认清了一个“7:55”,却实现了更大价值的迁移,其效果在接下去认读另外三个接近整时的时间时得到了验证。

3、实践运用、有效提高

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地反馈。信息技术的融入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漏洞,提高教学效率。我利用网络平台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设计成了闯关游戏。“我会认”,选取了班里一位同学阳阳的四张生活照,“我会连”让学生把钟面与相对应的书写方法连起来。当学生输入答案后,计算机会作出相应提示。“我会拨”先让学生在FLASH课件中拨出时间,再通过网络对典型钟面进行点评。网络平台不仅满足了学生展现自己的需要,也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更灵动地展开教学。

4、课堂总结、延伸拓展

“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上网收集信息的能力。我引导学生课后浏览“时间科普网”,查询与时间相关的资料,最后,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音乐声中结束,让学生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整合的效果

与第一次教学相比有三点成效最为明显:

1、课堂表现上: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

2、目标达成上: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了时针、分针动态演变的过程,学生清晰地理解了时、分之间的关系。从课后的书面作业来看,9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读写整5分的时间。将课堂从课内引向课外,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教学效率上: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练习的形式,学情得以及时反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当然,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手段并不是越高级越好。选准信息技术运用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

最后,请允许我向各位专家表示敬意,谢谢!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9篇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的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时间的经验和习惯。

二、学生分析

“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读、写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整10),知道1时=60分。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一定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认读其他的钟面,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认识几时55分更是困难。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基于对以上几点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和策略确定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写钟面时刻(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策略选择

选取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实用的素材,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手操作,同桌合作交流、夺聪明星游戏、读读、写写、画画等多种形式探究新知,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层次的安排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第一个层次,学习8时5分,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同时将钟面的认识整合在一起教学教学。第二个层次,学习8时25分,学会5分5分地数知道是几分。第三个层次,学习3时55分。解决本课难点,时针走过3,不到4,在3和4之间,所以是3时多。另外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认几分。

通过自己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同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每个人自己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读几时几分这一时间的方法,并且把生活与时间结合起来,培养时间观念。

解决时针和分针的关系是先让学生动手拨一拨,玩一玩。然后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1时=60分,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这个动态演示的过程中,考虑到上学期学生对几时半不太理解。所以在这个环节里,当分针走了半圈的时候解决“为什么是几时半或几时30分。”这个问题。在这个环节里注意让学生注意对时针和分针进行双向观察,一是让学生直观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二是为学生学会自己画时刻做铺垫。

体验一分钟,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感受一分种有多久,可以做哪些事情,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帮小红安排她的一天,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同时引导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

四、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解决上自我感觉还可以。课的层次比较清晰。上好课经过自我反思和老师们的指点帮助后,我又一次学到很多。体会最深的是:一节课是由一个个细节组合而成的,细节的把握十分重要。当在一些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好整个课的流程框架之后,对课的重点难点的解决上要考虑得非常全面、细到。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谱,怎么引导,做到收放自如。作为新教师的我,这些工作要做在课前。这次,我自我感觉准备的还算充分。但在上课的时候还不是很沉着冷静。解决如何读取几分,应该学生掌握的还可以,但在如何读取几时上,教学得不够到位。特别是难点部分,分针走过3,不到4,所以是3时多。教师的作用体现的不够好,当学生把意思说清楚了之后,我以为学生都能理解了,其实不然,学生比较烦琐的语言对其他中下学生的理解是有困难的。我没有及时进行语言上的提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小结。另外在这个环节里,我没有想到题问导向的重要性。我问的问题是:“现在大约几时了?”这对学生的理解没有直接的导向。原本想问的是:“现在快到几时了?”

我问得太随便了。看来细节真的很重要。最后还有一点体会,上课的准备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在老师们的热心帮助和自己的潜心推敲下,我学到了很多。更有收获的是,在这次的准备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做一个老师就要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0篇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数学教案-认识时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 教学准备:

钟面、课件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电脑展示画面,你认识它吗?它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2、你能说说家里的小闹钟像什么吗?

(二)画钟面

1、 我们家里的小闹钟真可爱,今天我们自己动手也来做一个。

2、 四人小组合作一起做,做好后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画了些什么?

老师要求:

①画好后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②哪个小组画好了就把钟面贴到黑板上来。

放轻松的音乐《玩具兵进行曲》

3、 交流展示

选择4个钟面大家来说说,钟面上分别有些什么?

4、 落实概念

时针:钟面上哪根针是时针?谁能说更准确一些?(又粗又短)

分针:哪根针是分针? (又细又长)

12个大格:数一数有几个格子?

12个数字:

①你怎么记这12个数字的位置?(学生自由说)

②教师点拨,弄清位置。

请你闭上眼睛,记一记这12个数字的位置。

用手势指一指。12在哪里?6在哪里?9在哪里?你是怎么记的?

那么,7在哪里?你能很快找到吗?

(三)认识整时

1、 指第一个钟面,这是几时?你能读出这是几时吗?

2、 你是怎么看的?

3、 小结:要看几时,我们应该怎么看?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认识时间》。)

4、(再指另一个)那这个怎么看?

分针指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四)巩固整时,并认识半时

1、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吧!

①巩固认整时。看着图你想说什么?

②并抽1个说说怎样看时间?

③你认为他这样安排合理吗?

④渗透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

2、 认识半时。

刚才小朋友们特别聪明,都知道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时间老人他说还想请小朋友来帮一个忙,小朋友们你看:(出示一个半时的钟面)

①你看这是几时?

②这时分针,时针在哪里?

③如果2时半,分针、时针在哪里?

④8时半呢?

⑤小结:看半时它的分针都指着6,时针呢,指着几和几的中间。

3、 你们想知道老师一天的时间安排吗?

出示老师一天的安排:

你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五)课中操

学了这么长时间,小朋友们大该都累了吧,时间老人说让我们小朋友到它家去轻松一下,跟着他一起去跳舞。

放轻松的音乐《在钟表店里》跟着音乐做动作。

(六)电子钟的认识

1、小朋友们学得可真认真,时间公公直夸我们呢,他还想考考我们呢?

出示:7:00 10:30

2、你在哪里也看到过这样的时间?

3、落实写法

看老师写一个,学生写。

抽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写。

重点讲7:30

(七)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总结。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1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和一年级下册认识半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与一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2、学情分析

“时间”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整时,半时),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二年级的学生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因此,我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学生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会读、写几时几分。

情感目标: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 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

难点: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学具。

二、说教学流程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中来,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

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师:(课件: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 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让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并学生说出时针是指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不同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

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60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有60个小格有了掌握的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所以很会学以致用,利用乘法或者5个5个相加等各种学生喜欢的方法,得出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待最优的学习效果。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10时4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三、说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1时=60分

钟表图 钟表图

5时25分 9时5分

(5:25) (9:05)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2篇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这样的教材安排,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1、教学重点。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我是这样想的,要想正确认读几时几分,需要弄清以下几点:①时针,②分针,③大格数,④小格数,⑤时针从12起走过几大格,是几时多,⑥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是几分。而看“几分”所依赖的小格数,一般钟面上又没有标明,学生摸不着头脑,容易将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混淆。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建立时针与大格、分针与小格的对应关系,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读方法。

2、教学难点。

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如10:55)。由于这样的时间,时针非常接近下一个大格数,肉眼几乎辨认不出时针是否在下一个大格数之前。学生年龄小,观察力有限,都以为到了下一个大格数,认读为11:55。

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难点,必须在学生“观察认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认读经验: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3、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观念。

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应用、抽象概括能力。

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⑷勾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教学设计中体现在①动画片引入,②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2、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概括认读方法后,课堂并没有机械的叫学生认读一个个钟面,而是进行了一次组内拨钟练习。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进一步认识了几时几分。

3、应用意识的培养。

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本课练习一判断谁迟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一般方法是通过认读钟表。另发车时间的问题,更使学生体验到认读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法

1、图示法。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既感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如认识几时几分,在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2、引导法。由于本课的内容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在概括看时间的方法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四、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2、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三个典型时间,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在我的课前调查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看动画片和吃零食,特别是大风车等,是孩子们的节目,播放时间是他们很关注的。本课撷取学生感兴趣之最——看动画片,与看时间巧妙结合,创设了以上这一情境,勾起学生无限兴趣。

2、师:什么时间播放?(出示钟面)会认读吗?

3、揭题。师:要准时地守候在电视机前,我们必须要学会看——(时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动画片时,教师顺势而下,追问播放时间,直奔主题。继而出示此动画片播放时间的钟面,让学生尝试认读,既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引入了新课。最后,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认识钟面

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生自行对照、修正)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5个5个加的方法,很快得出结果。接着教师直接让学生自行对答案、修改。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主人翁意识。

②说说对应关系。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看时间,往往只看钟面上的数与格,很难把注意力投注到大格数所对应的小格数上。因此,让学生来参与游戏性的对口令,熟识对应关系,对他们正确认读时间是很有好处的。而学生一纸在手,上面的大格数与小格数写得清清楚楚,老师又同意没记住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有了这样的凭借和支撑,学生参与兴趣浓,效果甚佳。

3、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4、体验1分钟。(听古人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的故事。)

【设计意图】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是一个历史,也是一个看时间的好办法。在本课1分钟的故事里,学生既了解了古人的模糊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又随着音乐体验了1分钟到底有多长。可谓一举两得。

(三)在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1、回顾旧知。

①整时怎样认读?(图片:早读课,钟面:8时)

②几时半怎样认读?(图片:老师上班,钟面:7时半)

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适当地让学生回顾旧知,特别是能产生正迁移的旧知,学生学习新知,如驾船恰逢顺风顺水,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2、探究新知。(整5分、整10分)

①9: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9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认读9: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出“5分”;更由于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9,而分针在右,学生能轻易得出9:05这一时间。这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近直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并未展开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沉下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追根溯源。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②11:40(出示图片:午休)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3:35(出示图片:放学)组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9:05是从左往右,11:40是从上往下,而3:35是从右往左,并且时针在扇形阴影之内。认读要求也是由易而难,首先是独立练习认读方法形成技能,其次是同桌交流、完善补充,最后是同组交流、展示自我。这样的安排,既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观察归纳。

①观察。

9:0511:403:35

师: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时间。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学生同组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想法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作了多种预设,既有开放的思考,也有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象这样的开放课堂减少了预设性,增加了生成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几时几分

看时针看分针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年龄是小,但同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识字不多,就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来概括认读方法。

③师小结:时钟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几分钟,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

小格(同学们可借助外圈的数)。

4、拨钟练习。

①记录老师拨出的时间。

②小组活动,组内成员轮流拨钟,共同记录。(师说清要求)

汇报小组内认对了几个时间。

【设计意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实践和动手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是北京市21世纪课改实施方案的一项基本原则。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了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认读的方法。做过的,才能理解地更深。

学生在同组合作中,拨钟、认读、记录、校对、修改、讨论,知识得以增加,情感得以升华。合作中,其乐也融融。

③动态生成。从学生拨钟中,选取不是整5整10分的时间。如4:06。

④练习。10:39(预设学生出现3种答案。)

生1:是10:40。生2:是10:41。生3:是10:39。

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预设学生有两种想法)

生1:分针从12走到7经过35小格,又走了4小格应该是10:39。

生2:分针从12走到8经过40小格,它还差1小格,应该是10:39。

(四)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与分针的转动,并以扇形阴影表示出时针走过1大格。能清楚看到时针与分针走过的格数。这与动手拨钟,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言而谕。在学生疑难处给予帮助,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最优的学习效果。

2、小结。师:1分钟,我们听了一个小故事。那么,1时我们可以听——(60个小故事)

(五)拓展练习

1、谁迟到了。(蓝猫和淘气约好早上7:00去爬山)

蓝猫淘气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剪切恰当的动画片断,融入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的的“千层浪”。

师:观察两个钟面,它们的时针都非常接近7,怎样分辨哪个是7时多?

哪个还没到7时呢?

师:我们要学会看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和别人约好的事,要按时去做。

【设计意图】渗透思想教育:遵守时间。

2、车票上的时间(11:50)。钟面(10:50)。

①师:可以开车了吗?

②争。10:5011:50。

③拨。10:00~11:00。

学生拨钟,观察:当10时“几分”越大时,时针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④小结: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⑤猜。让学生猜“9:55、10:55、11:05,时针*近几?”,

⑥辨。哪个钟面是6:55。出示“7:00、7:05、6:55”。

【设计意图】再一次使学生了解接近整时的时间(有还未到整时的、有超过整时的),时针都*近整时数。因此,要仔细观察时针的位置。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接受与发现并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辨别、认读中来。

(六)总结

1、建立40分的时间观念,并在40分的基础上建立1时的时间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构时间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本课采用多层次呈现的方法进行。使学生逐步建立1分和1时的观念。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3篇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是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在学过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

说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2.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1小时、1分钟的时间。

3.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说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概念。

本课教学难点:了解时刻的含义,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概念。

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生活中的时间、新知探索、身边的数学、课后体验四个环节。

一、生活中的时间

(一)爱国教育本环节设计意图是由升旗仪式引入新课,加强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强烈情感。

(二)看图说话本环节意图是让学生先自己看图描述亮亮的一天,主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有关时间知识经验。

二、新知探索本环节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得知时针和分针怎么走是一小时、一分钟。同时为认识时间打下基础。自主感受一分钟的时间,建立一分钟的时间表象。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三、身边的数学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体验一分钟的时间,充分理解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四、课后体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4篇

一、说课内容:

《认识时、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七单元:90——91页的主题图,例1、例2、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二、学情分析:

今年我担任二(5)班、二(6)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这样的教材安排,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1、教学重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会5分5分地数分钟,学会两种记录时刻的方法。理解1小时=60分钟。使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大格数、小格数、时针从12起走过几大格,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是几分。而看“几分”所依赖的小格数,一般钟面上又没有标明,学生摸不着头脑,容易将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混淆。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建立时针与大格、分针与小格的对应关系,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读方法。

2、教学难点: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如8:55)。由于这样的时间,时针非常接近下一个大格数,肉眼几乎辨认不出时针是否在下一个大格数之前。学生年龄小,观察力有限,都以为到了下一个大格数,认读为9:55。

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难点,必须在学生“观察认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认读经验: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会5分5分地数分钟,理解1小时=60分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勾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教学设计中体现在①动画片引入,②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2、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概括认读方法后,课堂并没有机械的叫学生认读一个个钟面,而是进行了一次组内拨钟练习。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进一步认识了几时几分。

3、应用意识的培养;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本课练习一判断谁迟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一般方法是通过认读钟表。另发车时间的问题,更使学生体验到认读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说教法

1、图示法。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既感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如认识几时几分,在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2、引导法。由于本课的内容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在概括看时间的方法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六、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2、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三个典型时间,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听声音、猜钟表。

【设计意图】在我的课前调查中,学生最感兴趣是有关猜测的游戏,我设计了猜一猜,播放时间是他们很关注的。创设了以上这一情境,勾起学生无限兴趣。

2、师:什么时间播放?(出示钟面7时、8时)会认读吗?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认识7时、8时,及时巩固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的知识。最后,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认识钟面

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生自行对照、修正)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5个5个加的方法,很快得出结果。接着教师直接让学生自行对答案。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主人翁意识。

②说说对应关系。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③出示钟面,教师调试,学生感知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个是1小时。小结1小时=60分。

④填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看时间,往往只看钟面上的数与格,很难把注意力投注到大格数所对应的小格数上。因此,让学生来参与游戏性的对口令,熟识对应关系,对他们正确认读时间是很有好处的。动画出示时针和分针一起走感知1小时=60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在通过巩固练习落实所学内容。

(三)拨钟表游戏

教师说时间学生拨:12时、12时30分、1时

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2、探究新知、认识钟面。(整5分、整10分)

①4: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4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认读4: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出“5分”;更由于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4,而分针在右,学生能轻易得出4:05这一时间。这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近直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并未展开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沉下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②4:30(出示图片)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4:45(出示图片)组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由4:05,4:30,4:45是由易而难,首先是独立练习认读方法形成技能,其次是同桌交流、完善补充,最后是同组交流、展示自我。这样的安排,既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⑤、体验1分钟。(口算题、写字)

【设计意图】在本课1分钟时学生口算、写字,教师记时,学生体验了1分钟到底有多长。可谓一举两得。

3、观察归纳。

①观察。

7:50、915、4:20、1:05、10:40、6:35、8:55

师: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时间。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学生同组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想法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作了多种预设,既有开放的思考,也有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象这样的开放课堂减少了预设性,增加了生成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几时几分

看时针看分针

4、拨钟练习。

①老师说出的时间学生拨。

②小组活动,组内成员轮流拨钟,并说出所拨的时间。

③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自己认读。

【设计意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实践和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了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认读的方法。做过的,才能理解地更深。

(四)拓展练习

出示北京2001年7月13日晚申奥成功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时间的能力。

(五)总结:谈自己的收获?(部分转载)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5篇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同学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考虑、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同学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同学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身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身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同学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外表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课件显示)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同学猜想。)

有的同学猜是2时,有的猜是12时10分。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让同学尽可能说出自身的想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干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这一环节从同学熟悉的生活情景动身,选择同学身边最常见的吃午饭的时间这一事件,让同学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尝试、猜想。在出现不同答案时进行质疑,从而激发同学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同学内心的真正需要,唤起同学的“主体”意识。]

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a.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b.分组汇报议论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先让同学仔细观察,然后四人一组探索交流,让不同水平的同学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同学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同学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6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第81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五第1、2题。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以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也就是例1,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例2,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我选择的是第一个层次的教学,即例1。

【学情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等,已经掌握了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能用文字表示法和数字表示法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设计理念】

1、生活——数学——生活的大教学观。

2、建构主义理论——“做数学”

3、我校开展的“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

【教法、学法选择】

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采用了愉快教学法,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例:在练习认读几时几分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同时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利用手中的.钟表学具拨一拨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看时间。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拨一拨、画一画、玩一玩、想一想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充分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下载于中国课件网),实物钟,钟表学具。

【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校开展的“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课题,我实施了分层教学,开展了了“四步走”教学活动,具体活动过程如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由猜谜导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以旧引新,掀起欲望

1、复习旧知:认识8:00和6:30。

2、引发冲突:课件演示分针由6转动到9,接着抛出问题:“你还认识这个时间吗?”引起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学习自主化。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第1层:认识钟面,利用课件认钟表里面的第1、2个分支,了解钟面是由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的构成的。

第2层:认识几分,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认识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是一个教学重点,我采用课件辅助教学,利用认钟表里面的第2、3个分支,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我先将钟面放大,让学生能更清楚的看到分针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从12走到1走了5个小格就是5分,接着再5个5个的数,得出一共有60个小格。

为了使学生对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让孩子们在书上自己填一填,从用眼观察到动手书写,再从写到说一说每一个数字对应的是几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提高,知识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巩固。

接着是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懂得一分钟的时间虽然短,但还是能做许多的事情。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第3层:利用分支4解决时针走过几个大格就是几小时的问题。

第4层:认识时、分的关系,理解1时=60分。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读、写时间

这一阶段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带领学生探究9时5分的写法。第二步:扶。在教师的帮助下认识10时5分和6时25分,会用两种方法表示。第三步是放,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1:20,6:50,10:45和5:25的认识。

2、同桌合作,拨时间,说时间。

3、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说“小明的一天”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采用击鼓传花的方法选择学生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4、画一画

从看着钟面说时间到根据时间画针,提高了难度,这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

5、玩一玩

加强对时间的认识和判断。

6、想一想

这是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的回顾和对时间知识的延伸,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总之,整节课,我尽量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验证、归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出色的发现者、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7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是常见量教学。这节课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60分。

2、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3、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制作钟表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对于时间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时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经常接触时间,并已掌握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我以学生参与研究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

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

让学生探究思考,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获得知识的同时,达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塑造品质的最佳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课容量大,知识点多,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活动一:

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8时,1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设置组长,监督员,分享员)(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 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给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引导学生说出时针是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

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数60个小格掌握了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以致用,迁移转化,得出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待最优的学习效果。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

是本节课的重点。

出示例二3个钟表,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3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3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走过4,是4时多,分针是指向9,是45分,和起来就是4时4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是在黑板上出示了这3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8时4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2、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寻找时间的不同表示。打通书本与生活,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将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8篇

各位老师好!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是常见量教学。这节课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60分。

2、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3、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制作钟表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对于时间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时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经常接触时间,并已掌握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我以学生参与研究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

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

让学生探究思考,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获得知识的同时,达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塑造品质的最佳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课容量大,知识点多,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活动一:

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8时,1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设置组长,监督员,分享员)(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给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引导学生说出时针是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

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数60个小格掌握了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以致用,迁移转化,得出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待最优的学习效果。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

是本节课的重点。

出示例二3个钟表,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3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3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走过4,是4时多,分针是指向9,是45分,和起来就是4时4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是在黑板上出示了这3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8时4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2、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寻找时间的不同表示。打通书本与生活,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将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说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1时=60分

钟表图钟表图钟表图

4时5分4时30分或4时半4时45分

(4:05)(4:30)(4:45)

采用直观、简洁的板书设计,既突出重点又概括全面,使学生记忆深刻,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认识时间说课稿 第19篇

一、说课内容:

《认识时、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七单元:90——91页的主题图,例1、例2、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二、学情分析:

今年我担任二(5)班、二(6)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的一个内容,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这样的教材安排,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1、教学重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会5分5分地数分钟,学会两种记录时刻的方法。理解1小时=60分钟。使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大格数、小格数、时针从12起走过几大格,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是几分。而看“几分”所依赖的小格数,一般钟面上又没有标明,学生摸不着头脑,容易将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混淆。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建立时针与大格、分针与小格的对应关系,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读方法。

2、教学难点: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如8:55)。由于这样的时间,时针非常接近下一个大格数,肉眼几乎辨认不出时针是否在下一个大格数之前。学生年龄小,观察力有限,都以为到了下一个大格数,认读为9:55。

我认为要解决本课的难点,必须在学生“观察认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认读经验: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会5分5分地数分钟,理解1小时=60分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勾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教学设计中体现在①动画片引入,②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2、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概括认读方法后,课堂并没有机械的叫学生认读一个个钟面,而是进行了一次组内拨钟练习。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进一步认识了几时几分。

3、应用意识的培养;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本课练习一判断谁迟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一般方法是通过认读钟表。另发车时间的问题,更使学生体验到认读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说教法

1、图示法。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既感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如认识几时几分,在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2、引导法。由于本课的内容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在概括看时间的方法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六、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内说自己的想法,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2、抽象概括。我认为,方法是学习的关键。如本课认读时间的方法,学生一经领悟,具备的将是认读更多时间的能力。因此,本课可让学生观察三个典型时间,概括看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修正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为自身的知识。本课可让学生在小组内拨钟练习,学生轮流操作,共同记时。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了时和分的关系,理解了认读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听声音、猜钟表。

【设计意图】在我的课前调查中,学生最感兴趣是有关猜测的游戏,我设计了猜一猜,播放时间是他们很关注的。创设了以上这一情境,勾起学生无限兴趣。

2、师:什么时间播放?(出示钟面7时、8时)会认读吗?

3、揭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认识7时、8时,及时巩固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的知识。最后,在教师鼓舞与号召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认识钟面

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

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生自行对照、修正)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5个5个加的方法,很快得出结果。接着教师直接让学生自行对答案。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主人翁意识。

②说说对应关系。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③出示钟面,教师调试,学生感知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个是1小时。小结1小时=60分。

④填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看时间,往往只看钟面上的数与格,很难把注意力投注到大格数所对应的小格数上。因此,让学生来参与游戏性的对口令,熟识对应关系,对他们正确认读时间是很有好处的。动画出示时针和分针一起走感知1小时=60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在通过巩固练习落实所学内容。

(三)拨钟表游戏

教师说时间学生拨:12时、12时30分、1时

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2、探究新知、认识钟面。(整5分、整10分)

①4: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4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认读4:05的钟面,由于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学生很容易读出“5分”;更由于学生习惯从左往右观察事物,时针在左非常接近4,而分针在右,学生能轻易得出4:05这一时间。这一认知,并非是学生已掌握认时间的方法获知的,而是一种接近直觉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并未展开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追问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沉下心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②4:30(出示图片)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4:45(出示图片)组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认读内容由易而难。由4:05,4:30,4:45是由易而难,首先是独立练习认读方法形成技能,其次是同桌交流、完善补充,最后是同组交流、展示自我。这样的安排,既符合教材的内在逻辑次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⑤、体验1分钟。(口算题、写字)

【设计意图】在本课1分钟时学生口算、写字,教师记时,学生体验了1分钟到底有多长。可谓一举两得。

3、观察归纳。

①观察。

7:50、915、4:20、1:05、10:40、6:35、8:55

师: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时间。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学生同组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学生想法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作了多种预设,既有开放的思考,也有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象这样的开放课堂减少了预设性,增加了生成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几时几分

看时针看分针

4、拨钟练习。

①老师说出的时间学生拨。

②小组活动,组内成员轮流拨钟,并说出所拨的时间。

③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自己认读。

【设计意图】给受教育者更多的实践和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拨钟,加深了他们对时和分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认读的方法。做过的,才能理解地更深。

(四)拓展练习

出示北京20xx年7月13日晚申奥成功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时间的能力。

(五)总结:谈自己的收获?(部分转载)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认识时间说课稿(汇编19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认识时间说课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