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读曾国藩有感(合集7篇)

作者:edditor12023-08-08 14:20:02487

细细品味过一本名作之后,想必各位的眼界也开阔了许多,不如将读后感也记下来吧。您是否希望了解如何撰写读后感 ?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读曾国藩有感,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读曾国藩有感 第1篇

曾国藩是中国历的传奇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晚清中兴四大家之一”,“古今第一完人”等等,其作品流传后世的不多,但是极有分量,读之,让人受益无穷,从《曾国藩家书》可以略知一二。

名为“家书”,实则不然。作品用书信体的格式,文字浅显易懂,内容意味深长,仔细品读,觉得它像粮食,可以维持精神生命的延续;又像医院,可以疗救心灵的伤痕;也像超市,丰富的东西任由你的取舍......

第一,关于读书与修身养性。

曾国藩认为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之人才不甘为下流之辈;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不尽,不敢以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对于看书的过程,要一本一本的看,一本书没有看完,一定不要看其他的书,东翻西阅,都是为外界所左右的缘故。此外,读书人还讲究养气,即心平气和,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坦坦荡荡。讲究保身,即节欲,节劳,节饮食。太多的欲望,只会给人带来烦恼,而过分的劳累,会让人身心疲惫、万念俱灰。第三谨言。读书人说话要时时刻刻小心留意,所谓“祸从口出”。

第二,关于功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读书人的功名,是一个经久的话题,几千年的仕途历史,可以说是对读书人“成者为王,败则为寇”终极评价,但是曾国藩对于这一评价标准,也有他自己的见解。从家书中他得知四弟、六弟未能考中,心里怅然,他认为科名无早迟,是前生注定的,丝毫不能勉强。读书人的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品德修养,讲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道,以期不辱没先人;二是读书取功名之道来成就一番事业,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延续生命的事情,莫过于养活自己。农民,手艺人,商人,劳力养活自己,读书人劳心养活自己,都是一样的。读书人的劳心,如果考中,则在朝中食俸禄,如果不中,或教授于乡,或为食客门吏,或入幕为宾,这一切都需要计算自己的本事才能食之无愧。退一步说,即使榜上有名,朝中为官,也须计算自己的才德,不至于将来尸位素餐。然而这一切,究竟是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己做主,但是世间没有业精而衣食无着的人,就像农民的耕种,即使有荒年,也一定会有丰年,就像商人的商品被积压滞销,也一定会有畅销的时候。那么读书人,如果业精,终究会得功名,即使不得,也一定会有其他办法养活自己。在曾国藩看来,功名不是主要的,谋生才是关键。

在他的这种教育理念下,儿子曾纪泽不但在中国的诗文书画方面皆有造诣,对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以及语言学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过许多学术专著,他还自学了多国文字,通晓英文,后来成为清朝的外交家。比曾纪泽小九岁的曾纪鸿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政治腐败,科场舞弊成风,曾国藩恰好封了侯爵,他怕儿子误入歧途,在开考前特地嘱咐儿子不可“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进身之始,务知自重”,发榜前,再次叮嘱儿子自重。曾纪鸿多次应试不中,后来自学成才,成为中国近代的数学家,有数学专著传世。两个儿子的身上,体现了曾国藩的功名思想“功名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己做主”此等见识,才是大远见。

第三,君子之忧。

古人曾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初记可以休”,是说一个人一旦读书识字,他一生的忧患坎坷就开始了,曾国藩认为人的忧患有君子之忧和匹夫之忧,君子的心胸有包容万物与万民之量,有内自省与外辅王之能,然后让父母不以生养自己为辱,这样才能不愧为天地之人,所以君子以自己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以自己品德修为,学业不长进为忧,以百姓冥顽不化、边民狡诈,以小人在位、君子远遁为忧,当然,这是上等人的忧虑,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匹夫会因日常琐碎的一己之温饱,世俗的荣辱,虚名的贵贱而忧,在曾国藩看来,匹夫之忧不足为虑。仔细想来,确实如此。人之一生,一日不过三餐,一生不过七尺,“纵有千年铁门槛,终归一堆土馒头”,何必为了区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戚戚焉?

第四,识盈虚之有数。

万物盛衰,自有定数。在曾国藩与家人的书信来往中,曾有一事:曾国藩给家里寄了一千两银子,交代了用六百两家用和还债,四百量用于馈赠亲友,曾家并不富裕,作为家里的长子,要支付家里的各种费用以及弟弟们读书的学费,曾国藩自己也是经常借钱度日,但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曾国藩为什么还要挤出钱来周济亲戚呢?其中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认为是自己家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曾国藩是清朝历升官最快的人,创下了“十年七迁”的记录,这样的奇迹,固然跟他的政治才能有关,但是另一方面,也跟他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分不开。曾国藩出生平民,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然而他熟谙官场的险象环生,如履薄冰的官场经历让他步步小心,为了自己的仕途经济,不仅严格要求自己,甚至严格要求家人,生怕由于自己的官职在改变家人经济状况的同时,滋长了家人的不良习气,所以要在自己也困难的情况下资助亲戚,而且在还债一事上也格外小心,“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穷形尽相不好,得意忘形也不妙。

除了以上四点,《曾国藩家书》的看点还有很多,比如关于家和,关于交友,关于治军等等,读一部家书,阅曾国藩的千古风流,读一部家书,看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读一部家书,乃知心若从容,身何劳苦!

读曾国藩有感 第2篇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更有甚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他整顿吏治、倡导科学,使腐败的满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行文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尽管曾国藩著作留传下来的很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此刻他写给孩子以及亲友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交友类等10大类。曾国藩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述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他每日记日记,将一念之差、一事之失,都记于当天的日记里,对自己的错失,毫不留情,并且还和好友互相传看,以到达监督的作用。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值得每个人一读。古语云:盛但是三代。而曾国藩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和科学家。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成功者。儒家文化要求人们用心地应对人生,投入社会,在有限的生命期间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全球经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时候,民族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自尊心的建立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只有对自己严格训练,才能培养出较高的潜力和素养,应对世界。

一、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人生在世,几乎都渴望成功,谁都不愿意做一个失败者。对于曾国藩的历史评价,至今或许还有分歧,但他是一个成功者,就应是不争的事实。他修身立志,储才养望,奠定了成就事业的基础。

曾国藩的修身表此刻:为人表里一致,内心的一切都能够公之于众。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严格修身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一个的远大志向。曾国藩充分利用时间,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如诸子、兵书、水利等方面实学书籍,以此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做事而储备真才实学。

二、曾国藩对今人的启迪

中国人喜欢历史。这种喜欢,除因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能带来一种欣赏乐趣外,还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和教益。曾国藩认为,读书,一要有志气,二要有胆识,三要有恒心。“恒”最为重要,学无止境,若不持之以恒,必定半途而废。读书如此,做人做事也就应如此。

(一)普通人照样能够成就事业,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曾国藩成为后世榜样的根本原因就在那里,他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依靠、没有财富的普通人家的子弟的上进心。毛泽东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毛泽东在一师读书的时候,与老师杨昌济谈到自己的务农之家时,杨昌济“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国藩、梁任公之例为勉之。”此话对毛泽东的鼓励是相当大的。现今保存的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中有一处提到了曾国藩,对曾国藩表示出很大的敬意,最有名的一句话便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青年时期正是人的理想和抱负的构成期,曾国藩的言行对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确实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二)教育之本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过去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功名,有了功名之后便能够做官,此刻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考博士,有了学位后便好去求职,应试教育的负面是:培育出来的人缺乏应对复杂多变社会的潜力,缺乏成就事业所务必具备的其他的相关知识。曾国藩在进京后的不少家书中,都要那几个迷恋科举考试的弟弟从科举中走出来,去读一些于身心学问有益的书。而他却更加身体力行,拜师访友,求学问道。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曾国藩才有了一个学问和人格的升华,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人的综合素质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把人的一生在社会上的生存比作一门学问的话,技能则如同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则好比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扎实雄厚,相关的专业则较为容易掌握。此刻的社会变化得快,专业门类越来越多,人在学校里的专业学习决不可能都学到,到了社会后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其立身之本则在人的综合素质上,这是其一,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事业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担当得起。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下,在事业成就的大小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主席曾评论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他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成功给我的启示是:处在变革时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国人,依然需要来自本民族文化的滋润。这种启示,因为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而显得更亲切,更实用,也更有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读曾国藩有感 第3篇

“我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事业事业没有,家庭家庭焦灼,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算是废了!”

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听到这样带有怨气的话。有些人,三十好几,彷徨一生,但觉一事无成。

嗟叹低沉,从此一蹶不振,总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

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到了一定年龄还未事业有成,那么我们就应该停下脚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做错了。

在古代,到了三十岁还未事业有成,那么很容易被人笑话的。古代人因为寿命短的原因,所以做任何事都会提前。

有些人十几岁功成名就,有些人二十多岁可能就做官了。

曾国藩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才幡然醒悟。也和一开始的情况差不多,三十而立的年纪却蹉跎了十载岁月。

可是他没有抱怨,也没有认命,而是开始了改变自己的计划。

“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为了做到反省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便开始了记日记。当然,虽然一开始他也记了,然而也有断更的时候。

这就涉及到坚持的原则,在后来,因为遇到的人以及环境的变化,让他开始一直坚持下来。

在湖南的环境当然和在京城是不能比的。那些身居高位或者能被宫廷选拔的人才,那都是有些东西的。

跟优秀的人,自然学优秀的东西,于是在那时候曾国藩便有了很大的改变。

每天写日记,这是入圣之基,所谓做圣人,那是曾国藩从上到下,从外到内,针对自己的一次改变。

日记的作用在于“研几”,所谓研几就是细节。从细节出发,然后反省自己。

那反省自己是不是得找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啊?没错,曾国藩找到了,而且还是我们身上所拥有的。

第一个毛病——浮躁、坐不住

第二个毛病——为人傲慢、修养不好

第三个毛病——虚伪

这三个缺点或者毛病,哪怕现在也通用于很多人的身上。

曾国藩这个人看起来并不是很聪明,至少和他父亲一样,科举考试连续多次,甚至曾经被主考官当众点名批评,而成为了众人的笑柄。

他没什么好牌,甚至拿到的都是一手烂牌。然而正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因此才慢慢的把烂牌换成了好牌。

通读《曾国藩传》,我们会发现,曾国藩仕途的关键人物不仅仅是他自己,更多的是来自皇帝以及青睐他的官员。

这和后来的李鸿章一样,是在曾国藩的培养下成长出来的人物。当然了,曾国藩能如此培养李鸿章,还是因为李鸿章有些东西。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如果没有实力,或者没有他人的青睐,那哪里能遇到贵人呢。

如果您到了三十多岁还是事业无成,我建议您可以读一读这本《曾国藩传》,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只要我们愿意且坚持,任何时候都不晚!

读曾国藩有感 第4篇

初读《曾国藩家书》,是在20xx年,我正读大二,虽然专业是历史,但本科所学毕竟有限,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也实在肤浅。有一次到旧书店淘书,不经意发现书架上放着一本岳麓出版社的《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是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李鸿藻兄弟二人编辑而成,收录曾国藩家书435封,比较全面。书的品相九成新,书页有点泛黄,但仍能嗅到出厂时的淡淡墨香。那时捧读《家书》,只觉得曾国藩是个异常心细又贫困交加的人,从北京运往湖南的几两白菜种子,都要在信里反复询问收到了没有?关于兄弟子侄的教诲,也常常苦口婆心,甚至有点喋喋不休。在京城已是朝廷二品官,居然有不少书信是向家人借钱,真有点"啃老族"的感觉。那时候,身在象牙塔,年少无知、阅历较少,虽然通读《家书》,但不求甚解、感触不深。

再读《曾国藩家书》,已是毕业之后的第五年。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压力责任,有了对工作生活浅显的思考和感悟。静夜之时,便常常将《曾国藩家书》置于床头,圈圈点点、细细品味。读书的过程,让我渐渐了解到,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他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多延续了60多年,但他处理"天津教案"受到荣禄欺骗,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致使晚节不保,成为时人眼中的"卖国贼";他地位显赫、修养精湛,但他也镇压农民起义、手段老辣,被民众冠以"曾剃头"的恶名……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史家自有公论。但无论关于他的争议多大,我们都无法否认他的《家书》平淡中蕴含着真知良言,那些关于修身齐家、为学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带兵的感悟,是他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思想精华。

因此,品读《曾国藩家书》,就像与一位历尽沧桑、充满智慧的老者晤谈,字里行间书写着他对世事变迁的独到见解、对人生浮沉的深邃思考、对学养修为的孜孜不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比如,关于治学,他力求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他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让我想到自己读书时常半途而废,貌似博览群书,实际未通一本、未精一门;更让我联想到,读书治学如此,为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年轻人,我们往往在做事上"常立志"而做不到"立长志",往往在业务上"囫囵吞枣"而做不到 "如琢如磨",这些浮皮潦草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觉得惭愧?

关于做人,他力求谦虚谨慎、谨言慎行。他说,"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让我常常反思作为年轻人,我们就像打磨未精的玉石,初有形状但燥性未除,往往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自在"而不愿经受"艰难困苦",往往在处事上喜欢"大自我小天下"而做不好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这些浮躁不堪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汗颜?

关于为官,他力求清清白白、廉洁自守。他说,"予……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让我常常想到,从政做官不仅是组织赋予的一种权力,更是肩头扛着的一份责任,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既不能把官位大小作为荣辱的标志,更不能心存做官发财、谋取私利的念想。

关于胸怀,他力求心态平和、不悲不喜。他说,"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让我常常想到,我们阅历尚浅,看待"功劳""苦劳",有没有做到心态平和、随遇而安?如果没有,我们的境界和胸怀就还需要千锤百炼!

关于忠诚,他力求表里如一、至诚至真。他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让我常常想到坦诚、真诚、忠诚不仅是一个人应有的重要品行,更是为人做事、赢得认可的重要前提。只有坦诚待人,真诚做事,忠诚事业,我们才能在历史长河里做出踏石留印的事功、开拓波澜壮阔的明天,赢得大众的点赞!

关于精神,他力求坚持不懈、昂扬上进。他说,"精神越用越多,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轻松",要"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让我常常想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活出精彩,必须时刻保持饱满向上的"精气神",不虚度、不耗费每一寸干事的光阴。这样,当我们回首人生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经历单薄、记忆苍白,才会欣慰的感到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关于家风,他力求克勤克俭、杜绝浪费。他说,"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让我常常想到家庭生活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年轻人,贫困时要学会"安贫乐道",富足时要常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必须时刻保持刻苦勤勉、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关于交往,他力求择善而交、净化朋友圈。他说,"道不同不交,谀人者不交,恩怨颠倒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落井下石者不交,德薄者不交……".让我常常想到,社会即是江湖,往来形形色色,与人交往还需慎之又慎,时时刻刻都要守住底线。

关于言谈,他力求老成执重、不信口开河。他说,"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最终会弄明白你在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让我常常想到,当今时代通讯便捷,手机在握,人人都是电台,面对网络流言、官场传说,必须嘴上挂起一把锁,学会辨别真假良莠。

《曾国藩家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品读《家书》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虽然两次读它,感触大不相同,但我理解的依旧比较肤浅。但我相信,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丰,等我再次品读它的时候,一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感受。这些感受会更深刻、更透彻,可以帮助和指导我们的人生。

读曾国藩有感 第5篇

曾国藩有一晚在家读书,恰好来了一个小偷蹲守在窗外,准备等他睡觉后入室行窃,不料曾国藩一篇文章读了许多遍仍然不能背下来,小偷实在等不及,在外面大声说:这么笨还读书干什么?我都背下来了!然后将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去年读了唐浩明的《曾国藩》,从第三者的角度认识曾国藩,对他佩服不已,难怪毛泽东、蒋介石都将其视为最佩服的人之一。现在读《曾国藩家书》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了解曾国藩,他对于读书的态度,他的读书方法以及待人接物间的显露的极高的修养,更是令人钦佩。

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二: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读书的目的,一为提高道德修养,二为有立足之本。现代人读书似乎更注重后者,使读书功利化之风气愈演愈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立足之本则无心潜心读书,读书的过程不注重道德修养就会成为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二者也是共进共退的过程,如有偏颇应及时矫正。与其思考读书何用,不如把时间用在读书上,去书中寻求答案,而不是靠一颗空洞的大脑去苦思冥想而不得解。“思而不学则殆”,很多疑问前人智者已经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解答。“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与朱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想通。正是专注的读书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让曾国藩能够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读书、日记、书法。是他每日必修的功课,即使身居高职依然坚持如一。这正是比你厉害的人比你还要努力,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之心态。曾国藩每日坚持日记可谓“吾日三省吾身”之极致。很可怕的是我们自身有时候不敢反省,明知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却不敢面对,一昧逃避再逃避,这应该也是堕落的根源吧。真的很佩服古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总觉得自己身上的浮躁之气太重,不能完全归结于大环境,还是自己不能做到内心恬淡宁静。归根结底是古人注重品德修养,而现代人更喜欢流于表面之事,任内心杂草重生也置若罔闻。“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且读好书才是正道。(无痕)曾老师点评无痕书友是我同行,也是老师,妄测也应该是语文老师。她的题目是“读书贵有恒心”,既然都是老师,我想就学生学习这一点来说说“读书贵有恒”这一点。

我们现在的学生读书,看似条件好多了,但是细细考究起来,则不然。一方面,他们很难立常志,因为现在家庭富裕的太多了,如果从小家庭教育在立志方面的教育缺失,很多学生不知道读书是为了干嘛?我们那会出身贫苦,于是从小就为了改变自身甚至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而努力考大学,所以从不懈怠。如今的学生不努力也可以获得衣食无忧的条件,那么考大学干什么呢?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相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而言,需要抵抗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有人说,想要毁掉一个学生,给他一个手机就够了。对于成人而言,手机的诱惑都无法抵御,何况心智尚未完全的孩子?读书确实是有趣的,但是对于尚未培养出趣味的学生而言,游戏肯定要比读书有趣得多。那么想要他们读书且有恒地读书,更是难上加难了。

所以“读书贵有恒”,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很难。一方面,要立远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是父母或者老师给孩子德志向不过就是温饱或者小康等物质理想,孩子不努力也能达到,那怎么怪他不努力呢?二是心无旁骛。只有在志向远大的基础上,有恒地读书,才能有一番作为。这时,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就显得格外重要。正如无痕书友所说:“总觉得自己身上的浮躁之气太重,不能完全归结于大环境,还是自己不能做到内心恬淡宁静。”内心的恬淡宁静,才是读书有恒的初始和皈依。

读曾国藩有感 第6篇

希望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和曾国藩一样,把读后感一一写出来。唯有坚持,方能追逐。

最近可能是爱上了郦波老师,在听完他的王阳明和张居正后,又开始听《曾国藩家书》。其实,按顺序我应该接着听戚继光、于谦等明朝风云人物,但总感觉没有王阳明和张居正听得有味道。于是,开始搜寻郦波老师其他音频,发现了他解读《曾国藩家书》,突然之间,那种似曾相识的味道又回来了,一发不可收拾。同时,和以前一样,把这本书也买了回来,边听边看,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今天想谈的就是曾国藩长期以来的一个理念便是:家和万事兴。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的支持向来都是人们成就事业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家庭的和睦也从来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尤其是在中国,人们所做的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有关。这条准则过去不变,现在不变,将来也不会变。

之所以会谈到“家和万事兴”,是因为在《曾国藩家书》中提到,曾国藩在给家中写信时,常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他无论在京做官,还是戎马倥偬,总是在百忙中写信教导诸弟做人,督促他们的学业,尤其注重孝友耕读,绵延世泽。他说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二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务使祖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

孝,指回报父母的恩情;悌,指兄弟姐妹及朋友之间和睦友爱。孝悌之学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为人处世的基础。以仁心待人,以大局为重,才是贤者安身立命、成就大业的基石。

曾国藩有一次获得去外地当乡试主考官的机会,利用这次时机,曾国藩一下子就赚了很多钱,这比他当官以来的俸禄总和还要多,但曾国藩立刻就把这一千两白银寄回给了家中,还写道:六百两给家中还债补贴之用,其余四百两给亲朋好友改善生活。从这就足以看到曾国藩即便富裕,也仍未忘记亲戚。虽然其兄弟写信给他说这是自家钱,为何要补贴给其他人?更何况家中负债都有一千两。按照以往的脾气,曾国藩可能早就暴怒了,但这个时候,曾国藩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写了一篇长长的书信,告诉他的弟弟们:其不知家中负债这么多,那不如八百两贴补家用,二百两给亲戚改善生活,如果不行,一切由父亲决定。这还不够,曾国藩在写完这些信后,还不忘叮嘱自己的弟弟要好好写文章,练好书法,多给他回信,多增进兄弟之谊。

“大凡做官的人,往往厚于妻子而薄于兄弟”,而曾国藩“自问此心,觉无愧于兄弟”。他这么说,也如此做,尽管曾遭温弟、澄弟、沅弟的误解,然一颗为兄者的热切殷重之心,无时不溢于纸间。弟有成则贺,弟有隙则谋;容弟误解己之为,但不容己纵容弟之错。曾国藩在诸兄弟之间始终是一位如严父一般的“好大哥”。

而如何才能做到“和”,曾国藩这样讲:“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苷庆,反之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吾早岁久宦京师,于存养之道多疏,后来辗转兵间,多获诸弟之助,而吾毫无裨益于诸弟。余兄弟姊妹各家,均有田宅之安,大抵皆九弟扶助之力。读后感·我身残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其次则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常常以吉祥善事代诸昆季默为祷祝,自当神人共钦。”

从以上可看出曾国藩对齐家的重视程度,其重要性在于齐家是修齐治平中不可缺少之一环,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大后方。他这样对家人讲:“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而曾家却成为特例。曾国藩封侯拜相,两个儿子中,曾纪泽成为清末颇有影响的外交家,曾纪鸿有极高的算学天赋,是清末著名数学家,其第三四代也人才辈出,成为一常盛的百年家族。

放眼当下,“家”可能成了一种代名词,很多人认为只要家庭没有矛盾就好,忽略了家真正的意义。能看到这里的人,我知道少之又少,但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一个家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重要,很多所谓的育子专家都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我的老师,一直以来都只有一个。缺少父爱的人,是永远不可能健康地成长,内心的缺失往往成为了日后精神或心理上地障碍。现在的我,可能真不如曾国藩那样,有着对“齐家”高尚的感情,孤独、寂寞、感性,都成为了我的一种代名词。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去改变,去善待每一天,去好好以“孝”待母亲,以“诚”待家人。我希望如今这个家,能够成为我在未来拼搏上最温馨的港湾。所以,我很感谢《曾国藩家书》,让我能够真正读懂家的含义,也让我能够认认真真静下心来,做好眼前的工作,努力成为“家”的支柱。

读曾国藩有感 第7篇

近日一直在读好朋友送的《曾国藩家书》,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给纪泽、纪鸿的信中,曾国藩这样写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大意为:人的气质,与生俱来,本来难以改变,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它,重新塑造气质。古代精于相面的人,都说读书可以改变骨相。要求得变骨相的方法,必须先立下坚定不移的志向。

读完此文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读书改变气质。曾国藩是一介书生,靠科举发家,最后权倾朝野。在《曾国藩家书》中多次提到读书的重要性,他谆谆教诲家人子弟要读书,“读书贵精专”,“须用困知勉行功夫”,“读书有一耐字诀”。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这一点毋庸置疑,且与“满腹诗书气自华”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现今提倡的“知识改变命运”则把读书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二、立坚卓之志。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之人必先立坚卓之志,才能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成大器。道理浅显易懂,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当今世界,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多少人在宦海商场中颠扑沉浮、迷失自我,理想和志向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最后落得一个可悲可叹的下场。

博览群书,立坚卓之志,怀赤子之心,方为高人。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读曾国藩有感(合集7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读曾国藩有感,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