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政治教案模板(合集14篇)

作者:edditor12023-06-07 11:40:50489

作为一个辛勤的教师,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教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政治教案模板,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政治教案模板 第1篇

根据课标要求,针对学生情况和教材的分析,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思想上懂得生命的可贵,行动上学会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能力目标: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方法,遇到危险时能够安全逃生。

3、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青少年漠视生命、不懂得尊重和珍爱生命的现状,我确定了教学重点:肯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另外,基于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还未完全形成,对于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行为不能正确地判断和处理,所以我确定了教学难点:生命的价值、内涵,延伸生命的价值。

为了突出重点、讲透难点,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等,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思路是以一次生命旅行为主线,设置了三个环节:创生命之奇迹、因生命而精彩、为生命而震撼。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首先我选用了图片作为导入,顺利地切入主题:让生命之花绽放。

接下来,看残疾人图片在学生自主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何让生命之花绽放的第一个要求: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即使在处于人生逆境时,也应坚定求生意志。"是不是求生意志坚定了,就一定能够生存下来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从活动中找到答案:在紧急情况下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求生知识。

为考查学生对自救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中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我简单设置了一个互动的求生知识小测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接下来让学生说说身边人的价值,这也是本课的重点。从学生的回答中还可以总结出如何让生命之花绽放的第二个要求: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生命一旦失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意味着损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为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我将带领学生回归生活、感悟生命,通过亲身体会感悟到每一个人都应肯定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即使在人生逆境时也应悦纳生命,生活才会因此而更加精彩和幸福。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如何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呢?"通过问题式的过渡让学生有目的地来到了人生旅行的第三站:为生命而震撼。为了突破本堂课的这一难点,我引用了身边的典型人物事迹----杭州最美师傅吴斌案例,让学生合作探究三个小问题,从中总结出他的生命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继而要求学生谈谈自己该怎样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从而得出如何让生命之花绽放的第三个要求:延伸生命的价值。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延伸自己的生命价值?以此作为课堂的升华。

在知识点讲清讲透后,最后小结本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爱,每一个人都必须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才能获得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实现前后呼应的效果。并要求学生课后思考自己的生命箴言并装订成册,用于指导以后的人生。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理念是"目标----活动-----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图片、时事引入、合作探究、典型人物分析、生活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的好习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搜集、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政治教案模板 第2篇

一、课标的具体要求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把握诚信的含义。了解“一诺千金”的内涵。懂得什么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

2、能力目标

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

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态度价值观目标

诚实做人,讲究信用。

办事尽职,实事求是。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三、学情分析

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尽管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地加强,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因道德上的迷茫导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现象不可避免。这些现象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不可轻视。譬如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胡乱许诺等在学生身上时有发生,所以讲究诚信做人已经成为关系到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发诚信问题。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情绪波动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假,对问题认识肤浅,使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诚信教育。

四、具体教程

第一课时:诚信是金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分析:(案例来自教材116页)

一、讨论:(1)她为什么失业?(信用问题)

(2)---7000万=== 7个亿(诚实问题)

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说说案例一的教训,案例二的启示!

(3)交流有关“诚信”的案例(如:“狼来了!”“烽火戏诸侯!”)

二、走进生活:

(1)(小品表演来展示)好朋友是这样离开他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辑2――3个生活片断,说明因为他的不诚信而最终失去了一个个好朋友。(比如:他人多找了钱给自己而不退;借书不还;做了错事反而栽给朋友等!)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他人对你不诚信的时候或事情?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对你们的交往有什么影响?班级内交流。

(3)活动:你为什么和他(她)交朋友?请写出三点原因,最后全班交流。

(本问题教师课前先作调查,实践证明,诚信的频率是最高的!)

三、情景测试:出示漫画----矿泉水瓶的背后:一个矿泉水瓶从某个教室的窗外飞出,被值日教师看个清清楚楚。

值日教师第二天告之该班班主任。班主任来到班里面向全体同学追查这一事情。可是大家都说没有扔,也没有看到谁在扔。但可以肯定这个矿泉水瓶是从这个教室的窗口扔出的,所以在座至少有一个人不讲诚信,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准备怎样使同学们讲真话?

四、故事续写:寓言——当他把诚信丢了之后……

五、活动:编写诚信的格言

第二课时:做诚信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诚信的智慧

教学思路:

导入:源自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我该怎么办?

例如:我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今天必须要作好相关的准备,可是一个远方的客人来电说当晚要来造访,我该怎么回答?

一、诚信守则:

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讲诚信的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要结合具体的情境作出正确的选择!

3、解读生活:

(1)王婆卖瓜,该不该夸?

(2)考试作弊,已蒙混过关,合适的态度是:坦白;不坦白但下不为例;总结经验,下次作弊手段更高超?

(3)小明的妈妈捡到一个钱包,看看周围没人发现,于是叫小明别说,你认为小明该怎么办?

(4)爸爸吸毒,该不该举报?

(5)我最好的同学告诉我,他早恋了,那么我该不该告诉老师呢?

三、诚信的智慧:

这些谎言之所以被人们接受、提倡,最主要的原因是出自善心。

Q:通过前面的解读,你认为你心目中的善应该是怎样的?

三、情境测试:A、B、C同在一个办公室,A出差回来,给B捎了一件礼物。C发现了B的礼物,问是哪里来的?如果你是B,你将怎么回答?为什么?

是的,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向善是人性的体现。可是……

讨论:出示漫画:一位长者对一位年轻人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如果你是这位年轻人,你对长者的劝告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全班讨论。回去后和父母探讨一下,看看父母的态度是怎样的。

四、练习: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或什么时候需要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为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对生活的理解说得具体一些。

政治教案模板 第3篇

教学目标:

1.体验美好家园的好处,知道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愿意做好身边的整洁工作。

2.知道丢垃圾时应注意的问题,学会分类扔垃圾。

3.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扩展其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观察周围每天所做的整洁工作,搜集一些能变废为宝的废品,准备课上做手工。

教学过程:

活动一:干干净净每一天。

1.教师开场白: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调查了周围的生存环境,然后和动物交了朋友,也和很多花草树木交了朋友,我们还能为大地妈妈作些什么?对了,我们还要美化我们的家园,要干干净净每一天。(出示)

2.你周围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每天都会做那些整洁工作?

学生间交流观察所得,全班交流,自由发言。

3.你在家里和学校里,都做了那些整洁工作?做的怎样?

学生依据生活实际自由发言。

在整洁工作中,我们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垃圾问题。为了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现在,咱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来个垃圾大处理。

活动二:垃圾回家

1.垃圾也有自己的家,垃圾的家在哪?是垃圾箱。怎么能让垃圾安全到家呢?大家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将结果整理,鼓励学生不仅要想到,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不乱扔垃圾。(出示)

2.丢垃圾还有很多讲究,你知道吗?把你知道的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3.大家都说的.非常好!垃圾不仅有家,而且,不同的垃圾还有不同的家。日常的垃圾大致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出示)这儿有些垃圾,他们找不着家了,现在咱们来给这些垃圾找一下家,看谁找的又快又准。(做活动)

刚才咱们研究的是垃圾的回家问题,是不是没用的废品都要扔掉,都要送他们回家呢?当然不是,有些废品是没必要急着送他们回家的,比如一些塑料袋,能再次使用,就不要急于扔掉;还有咱们能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既减少垃圾,又能节约资源;还有……咱们还能来个废品回收再利用,让他们变废为宝。

活动三:废品大变身

1.(出示)这里有一些废品,可不要小看他们,他们变身后,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出示)瞧,怎么样?神气吧!我这儿还有这样的例子。你能说说他们都是怎么变的吗?

学生仔细观察,小组交流。

2.这样的变身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样废品变成装点家居生活的亮点、宝物。怎么样?拿出你搜集的废品,试一试吧!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动手做一做。并展示给大家。

3.你的家一定很漂亮,拿你的作品再打扮一下,相信会更漂亮!

把你最满意的一处画下来,画到书上,比一比,谁的最漂亮!

你们做的太棒了!不过,这只是开始,美化家园需要不断的努力,加油干吧!你们看,大地妈妈再冲你们笑呢!她是在感谢你们大家呢!(出示)

政治教案模板 第4篇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2.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准备: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三>.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家庭既是亲情组织,也是个法律概念。

<四>.教学过程:

1、【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什么是家呢?”

2、【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3、体验活动一: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4、【我说我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5、【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

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最好不要参加。

D、??

【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6、【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

二.我爱我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四、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展示学生小时侯与家人的合影,分别请大家来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点明课题】:《我爱我家》

活动一:“我说我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都是不一样的,在每个人的“家”里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所以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叫“我说我家”。

【过渡】:对于“家”,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更深的认识呢?

活动二:“家”是什么?

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学习小组先交流,然后课堂上发言。

教师把学生发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一起概括。

【小结】:“家”是情感的栖息地;天然学校;经济物质来源;娱乐天地;发展大本营。

活动三:听“丢丢的故事”(材料)

小组讨论:A、你认为丢丢有家吗?

B、丢丢的爸妈爱她吗?(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动四: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都有责任。下面就来说说各自的责任吧!(课

本P8)

【总结】: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

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我们尽享亲情和温暖。希望同学们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7、【作业】:给父母的一封信寄言——在感激父母养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对父母的感谢;心里话;对父母的祝福或期望等)

(材料)丢丢的故事

丢丢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儿,出生以后就将她寄养在外婆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随着丢丢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丢丢长大懂事了,自己向父母要抚养费,可他们总是搪塞推诿。丢丢只好到法院起诉,法院只好判决其父母补偿外婆多年来的抚养费,并定期支付丢丢的抚养费(含教育费用),直到她有独立生活能力时为止。

问题:1、你认为丢丢有家吗?

2、你认为丢丢的爸妈爱她吗?(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难报三春晖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

2.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

3.知识目标: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教学准备:给长辈洗一次脚.

三、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爱的奉献》

2、【故事】:“小锋和妈妈”(课本P12)

小组活动一:妈妈为儿子的多动、成绩差而伤心,却为什么总在儿子面前露出笑脸、鼓励他?

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

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

你能说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爸爸、妈妈为你付出的爱吗?请具体说明。

3、【古诗欣赏】:《游子吟》

【小结】:唐朝孟郊的这首诗以歌颂伟大的母爱而著称。它从母亲为即将离家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的行动中,透露出母亲的无限慈爱。

4、【承转】: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把我们养育长大。孝敬亲长理应是我们的天职。

5、【经典回放】:“阳光学子的感人故事两则”

6、【活动二:】:请结合课本P15表格并对照自己的日常生活说说你们有哪些

孝敬父母的表现?能谈谈为父母尽了孝心以后的感受吗?

例一:沈阳市文艺二校门前,准时出现了两位扫街人。一个是中年女性,另一个是小伙子。中年妇女戴着厚厚的口罩,身穿橘黄色马甲,挥舞着大扫帚在灰尘中出没;小伙子则一身学生装束,一丝不苟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

例二:??

【小结】:孝敬父母就是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8、【倡议】:我们为爸爸妈妈只是做了一点点的小事情,可他们却十分的感动。为此,我想对全体同学提出几条倡议:第一:多关心自己的长辈,尤其在他们不舒服的时候。第二:早上走时对长辈说“再见”,回到家是主动打招呼,尤其是不对自己的长辈乱发脾气。第三:每天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帮助家长分担家务。我相信,在父母、长辈爱的渲染下,我们也一定会把爱回报。

9、【作业】:给长辈洗一次脚并谈体会。

附材料:

葛晓岚(理649分,考上浙江大学):小时候父母都身染重病,母亲一直瘫痪在床,父亲患了肝炎,但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母亲去世。母亲的去世给父亲很大的打击,他拖了几年,也离开了我。现在我和外公一起生活,冬天的晚上,我经常听到外公的咳嗽声,好像要将他身体里的东西都吐出来。我很心痛很害怕,害怕外公也像父母一样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一颗敏感脆弱的心就这样长大了,我告诉自己,不能生活在阴影中,我还拥有很多珍贵的东西,比如意志、勇气、乐观和自信。我很少买新衣服,更没有零用钱;炎夏的午后,一碗自己做的冰绿豆汤就能让我拥有一天的好心情。

盛锋锋(理678分,考上复旦大学):我出生在新昌山区,很小的时候,父亲常在外地打工,母亲既要做农活,又要照顾我们姐弟俩,每天就一左一右两个箩筐挑着我们上山,直到天黑才回家。每逢春节,别人家都开开心心地过新年,父亲还要四处奔走,为我和姐姐的学费奔波。生活的艰辛,我深有体会。上高中时,我参加了许多兴趣小组,让我开阔了思维,使我克服了烦躁心理和单调的学习带来的乏味。今年我考上了复旦大学,我们家是山村里惟一的一户有两个大学生的家庭。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一.严也是一种爱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看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能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以及辨证分析逆反心理。

3.知识目标: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

<二>.教学重点、难点:调查现实生活中,学生在成长中的烦恼(与家长的冲突)<三>.教学过程:

1、【角色扮演】“我的烦恼”(教材P19)

困惑A、为什么我和妈妈的关系会变成现在这个格格不入的情形?

B、我们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2、【小组活动一】:“你说我说大讨论”

困惑A、学生角度:小时侯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家长角度: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困惑B、(填写教材P20表格)

活动二:成长的烦恼大调查

3、【小结】:成长也会有烦恼。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4、【情景故事】:丽丽长大了

丽丽离家出走了,妈妈最后找到了丽丽的好朋友小娜,小娜给了丽丽妈一个日记本。其中一篇是这样写的,“今天又是阴天,心情也是阴天,灰蒙蒙的天空,看不见云彩和太阳,冷风瑟瑟,鸟儿站在光秃秃的树枝上,上上下下,也只有它们无所谓晴天阴天??

昨晚又和爸妈大吵了一架,上网是导火线,结果炸弹就这样引爆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不理解我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总要我按他们的意志走下去?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会感觉,我有大脑我会思考??他们总会这样教训我:“我像你这么大时,早就一个人带着褥子到黑龙江上山下乡去了??”可我们毕竟是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有着不同的理想,也许我现在的逆反,在他们的眼中叫混;我现在的标新立异,在他们眼中叫胡来??年龄的差距所产生的代沟越来越深,越来越大,好似东非裂谷带,成为了奇观。我决定离家出走??。”

【讨论】:A、能结合材料,说说逆反心理在自己身上的的具体表现吗?

(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

B、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呢?新-课-标-第-一-网

5、【拓展】:所有的逆反心理都不对吗?

小文(化名)是名正在读初二的男孩。在父母和旁人的眼里,他不爱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中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在乎,不爱与人交流,基本上没有朋友。为了帮小文提高学习成绩,其父母曾多次送他到各种培训班,并为他请家教,却毫无成效。在家时,小文从不和父母沟通,很少说话。母亲经人指点,才怀疑孩子心理有问题,便带他四处找心理医生。

专家认为,这是由于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的错误,导致了孩子毫无生活热情,没有目标感,因而学习无兴趣,人生观极端消极。对此,专家建议,当家长发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后,应及时向孩子郑重道歉,并尝试发现和表扬孩子的优点;同时,可让孩子参加一些心理拓展训练,将孩子与父母隔离一段时间,利用第三方力量弥合亲子关系,并鼓励孩子建立积极的人生观。解决了以上问题,孩子才有可能产生兴趣。

6、【作业】:创作一首赞美父母的诗送给他们;或和父母做一次触膝长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或者挑选一句幽默的话段勉励自己。

政治教案模板 第5篇

[知识目标]

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

[能力目标]

从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本课重点]

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本课难点]

在实践中如何做到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引课]

提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是“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第七课第一框标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因此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生产的社会产品、社会财富不断增多,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消费方面的问题。

[授课内容]

1、杨洲的“烦恼”说明了什么?(p96)——人们消费选择的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消费方式类型的转变及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p96)——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3、如何安排好零花钱(p97)——树立合理理财观念

4、影响选择商品的主要因素(p97-p98)——帮助学生分析出自己做出选择商品决定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在消费时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

5、遇到难题怎么办?(p98)——在实践中做到适度消费(具体来说如何做?)

6、如何看待郑蕊与林眉的行为(p98)——节俭是一种美德;消费中讲究环保,既利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

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

一、消费面面观

1、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

二、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1、学会理财,学会消费

2、适度消费,提倡节俭

[作业]

初三政治《学习先锋》相关章节习题

政治教案模板 第6篇

[教学目标]

1.知道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真正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3.能辩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下边示例并思考说明了什么?

北京大学女学生朱玲得一种奇怪的病,头发脱落,全身痉挛,被送往医院后甚至出现昏迷症状。医生、专家们对此均束手无策。朱玲的一位同学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她,在Internet上发了一个求救的E—mail(电子邮件),使朱玲得到了全球1000多名医学专家的“网上会诊”,从而被确诊为“砣中毒”,最后经治疗转危为安。人们也由此领略了网络的巨大作用。

教师:这个事例说明了日益扩大的开放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好处。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生活的世界正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开放。今天我们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自主知识梳理(学生自己看书完成以下各题,并识记括号里的内容,教师抽测)

1、当今世界是()的世界。中国要富强、要发展、要进步,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的东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的必然选择。

2、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国家开放,()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4、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三、师生互动,探究疑难

(一)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探究: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且一天比一天开放

结合课本47页安华和网友艾比的例子,学生分组讨论,举出类似的例子。

学生思考、讨论: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日益扩大的开放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天变的更加开放

2、探究: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谈古论今交流:盛唐和圆明园情况对比。

思考讨论:我们为什么会由盛转衰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历史以铁的事实证明:开放与兴盛相伴,封闭与落后并存。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讨论:加入WTO的利与弊

【活动过程】: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观点为:中国入世利大于弊;反方观点为:中国入世弊大于利。由正方两方推选代表上台辩论。

教师小结: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

观点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

观点二: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

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公司的总裁,你会如何应对呢?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归纳: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1)第一种观点看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但不懂得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固步自封,不求创新,其结果必将导致落后于其他国家,更谈不上自创品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2)第二种观点,看到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但一味依靠别人,全盘西化,忽视自身的努力,其结果必将是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色,发展缓慢。因此,我们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总之,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的关系,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三)、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要实现全方位的开放

2、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3、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四、拓展运用

在一次思想品德辩论会上,同学们就如何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谈了自己的看法:

甲说: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就应该全面都向西方学习,完全依靠西方先进的东西进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乙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外开放,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建设现代化。

丙说:要实行对外开放就是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向西方开放,而不应该吸收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

你的看法呢?

小组快速讨论,派代表发言,看哪一组说的好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组代表评价并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预测点拨:要答好该题,必须认真阅读三个同学的说法,体炼出所包含的政治观点。即:(1)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

五、课堂检测:

学习检测22页一、请你选择(单项选择1、2;多项选择1、2、3)

六、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政治教案模板 第7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2、能例举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关爱,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难点:

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有关成长的歌曲、诗歌、VCD等资料。

2、有关父母爱的文字、图片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故事看脚印,体验长大

1、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家,让我们看看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它们的。(看电影片段)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某学生三张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包括从小到大的脚印),让学生猜。

你们看,这一行行脚印有什么变化?这一行行渐渐变大的脚印,就是我们成长的脚印。板书课题

活动二、收集资料,体验长大

1、脚印变大说明我们长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们还发生了许许多多变化,有的是看得见的,有得是看不见的,那还有哪些变化能证明我们在长大?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三、体会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

1、从小到大在我们身上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些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了,有些可能模糊记得一些片段。小朋友,你们瞧,这是什么?

对呀,是一片树林。树林里种着一棵棵的成长树,每一棵成长树就代表着一个小朋友的成长经历。看,这儿有一棵成长树特别漂亮,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小朋友的成长经历。

2、小朋友听后谈谈感想

3、小朋友能健康地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的养育

出示儿歌:小小脚丫,天天长大,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4、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颗爱心,是长辈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有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才能如此健康的长大。看插图,说图意

5、结合录像片,体会伟大的母爱和父爱。

6、结合自身,说说你家人对你的关爱(找好伙伴说一说)

7、出示儿歌:教我走路,教我说话,使我聪明,使我挺拔。

8、学生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

9、出示儿歌:我对爸妈说心里话,你们的爱我会报答。

活动四、诵读儿歌,加深体验

1、齐读儿歌

2、齐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总结: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养育。我们要永远感谢他们。

政治教案模板 第8篇

一、教材分析

《财产留给谁》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产留给谁”,也为第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教育。使学生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3.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锻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2、能力目标: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能够保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3、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认识什么是被继承人、遗产、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什么是继承人、继承权、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和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遗赠区别于遗嘱。

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著名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于2007年6月23日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后去世,因生前未留遗嘱,其身后的遗产引发纠纷。我们一起走近侯耀文遗产纠纷案。

播放“侯耀文遗产纠纷案”视频。

过渡:主持人提到:遗产究竟属于谁?侯耀文的遗产包括银行存款、有价债券、住房、汽车、收藏品(名表、珠宝、名人字画)等。侯耀文在世时拥有的这些东西能称为遗产吗?(能或不能)如果不能,称为什么?(财产)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财产留给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自学助学合作探究

教师:既然提到了遗产,什么叫遗产?望文生义,遗是?(遗留)产是?(财产)偷来的、抢来的、贪污受贿的能作为遗产吗?(不能)必须是?(合法的)它既不属于集体也不属于国家,应该属于谁?(个人)谁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死者)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所以,遗产是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经过分析,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②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③必须是合法的财产。所以侯耀文在世时拥有的这些东西不能称为遗产,而是财产。

我这儿有几个问题,请阅读教材P77—78,快速完成。

①什么是继承人?什么是继承权?

②继承人的范围?确立的依据?

继承人的顺序?遗产份额分配的原则?

③继承方式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教材寻找答案的能力。学生能够对教材有一个感性认识。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共同学习来解决。

侯耀文遗产纠纷案例环节一

侯耀文去世后,侯耀文的哥哥侯耀华、侯耀文的大女儿侯瓒(29岁)和小女儿侯懿珊(12岁)为分遗产争得不可开交……

请思考:在本案中,你认为哪些人有继承权?依据什么关系确立的?

学生回答后,归纳:

我国继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继承”中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因此,本案中的侯耀华、侯瓒、侯懿珊都有继承权。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本案中的继承人,是依据血缘关系、抚养关系确立的。

本案中的侯耀华、侯瓒、侯懿珊都有继承权,但是,他们都能继承侯耀文的遗产吗?我这儿有三种观点,请你判断:

观点一:侯瓒认为父亲的遗产应该由自己和妹妹侯懿珊继承。

观点二:有人认为侯懿珊还小,不应该分得遗产。

观点三:有人认为侯耀华不具备分配弟弟遗产的条件,所以,劝他不要掺和此事。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代表发言。

我们来梳理一下观点: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侯瓒和侯懿珊都属于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而且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权。因此,侯耀华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所以他不能继承弟弟的遗产。

侯懿珊虽然是未成年人,但是属于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因为侯懿珊尚未成年,所以其继承权应由她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我们再听听律师的观点。(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质疑交流,在互助合作、观点碰撞、认知与迷茫两难中解决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确定依据、继承顺序等。师生及时归纳总结,对观点的梳理,律师的印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政治教案模板 第9篇

《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

第一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生理想的分类;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我们的正确态度和启示;

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

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见P`117讨论(略)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了解我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

时间目标

经济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实现情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xx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5、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或特征。

六、板书设计:

1、人生理想的分类

2、共同理想的含义、内容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4、青少年要真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关

1、三步走战略

2、实现情况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3、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

5、全面小康与共同目标的关系

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试卷、基本练习题等

八、教学后记:

政治教案模板 第10篇

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体会节日的热闹氛围和美好。

2、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

3、尝试制作贺卡。

4、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

2、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地人们迎新年和有关元旦来历的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贺卡的工具。教学过程:

一、感受新年的气氛。

学生们听音乐进教室,看录象

1、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2、了解新年是哪一天?新的一年给我们带来什么?过新年的时候,我们应向爷爷、奶奶说些什么?

3、过新年时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这么高兴?

4、你们喜欢过新年吗?

5、你们是怎样和家里人一起过年的?

6、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过年?

二、介绍年相关知识。

1、介绍有关年的知识。

2、布置任务:回家后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从互联网、电视、书籍上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过年的。

三、活动:制作卡片。

1、为什么要制作贺卡?

可以互赠,向别人表示新年的祝福。

2、怎样制作贺卡?

向学生展示老师做的贺卡,向学生讲解制作的不同方法。

3、分组,分工,指导制作贺卡。

4、赠送贺卡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谁,为什么要送?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了关于新年的知识及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并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探究的精神。

政治教案模板 第11篇

一、说教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在教材第105页至108页,计划一课时。本框内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主要内容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人融洽相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这框题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

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多一分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学会换位思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实质。

2、教学难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做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联系实际安排教学,有利于形成积极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设计的学法指导是:

1、让学生结合课本105页虚框内容和生活中给别人取绰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这样做的危害,让学生直接进入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分组准备一个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并谈感受,在活动中去掌握知识,领会做人道理,提高语言表达、分析、理解等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本108页的虚框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六、说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直接利用课本105页的虚框内容和学生中给别人取外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形成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2、讲故事,谈感受,学习新课。

老师或学生讲别人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自己的小故事及当时的感受,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及这句话的实质,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交流几个准备好的关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并讨论主人公的感受,从中掌握课本知识“换位思考的含义、实质”领会做人道理。

3、自己动手,完成课本所设活动。

先让学生朗读课本108页的《相关连接》并讨论长者的话给大家什么启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感受,完成课本活动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政治教案模板 第12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点和难点:

1、责任的概念;

2、责任的来源;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引言的内容

提问:中学生要承担什么责任?

学生阅读:第一课引言的内容

提问: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有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怎么决定?

教师指导归纳: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作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我们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板书:

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二、讲授新课

(一)第一个活动: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

1、学生先阅读材料,然后以对话的方式呈现情境

2、提问: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

(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

(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

(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1、我们和15岁的少年是同龄人,他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教师归纳过渡: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三)第二个活动:责任的含义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分两组: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注意:教师可以先举例

3、板书: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

4、强调:责任有两层含义。

(四)第三个活动:地震问题

1、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上级领导、消防战士、医生、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学生)。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3、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4、过渡:不同人们负有的责任为什么不同?

(五)第四个活动: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P6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2、学生带问题阅读P6第一自然段。

3、教师强调责任的几种来源:

(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4、过渡:在生活中,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认识一下中学生的角色。

(六)第五个活动:生活中的角色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子女、学生、同学、朋友和普通公民)

2、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并填写表格,然后交流。

角色责任

3、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

4、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注意点:要求营造一个温暖、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课后传播。如果学生一时放不开,教师可以自己先做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放开自己。

总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巩固练习:练习册P1—6有关习题

布置作业:

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

2、你现在在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该承担哪些责任?

板书:

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1、责任的含义

2、责任的来源

3、我扮演的角色,要承担的责任

第二课时

课题: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能力目标: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点和难点: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什么是责任?

2、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

3、为什么不同的人会负有不同的责任?

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对他人负责、承担责任。这节课我们学习谁对我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板书:二、谁对我负责

二、讲授新课

(一)第一个活动:谁对我负责

1、指导学生阅读:小含忘带作业本

小含忘带作业本后,组长、老师、父母有何表现?

2、结合小含的事例填表

谁负有责任责任是什么应当向谁负责责任的来源是什么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

3、提问学生回答

①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

②谁应对小含负责?

教师总结:小含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也对小含负责

(二)第二个活动:自己对自己负责

学生思考回答:

1、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

(分家中、学校、社会)

2、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在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3、有哪些责任本应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

4、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三)第三个活动: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着责任

学生举例:列举他人对你承担的责任(按P11要求分两方面)

教师举例:边防战士代替我们:

环卫工人代替我们:

结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三)第三个活动:几种不负责的表现

1、学生看图:①"临时有事"

②草草扫地

③逃票

④女主角罢演

⑤乘客不愿抓贼

2、制作一幅表格,按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分类,把上述事例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写出来,并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进行评析。

类别后果

对自己影响的

对他人影响的

对社会影响的

巩固练习:练习册P1—6有关习题

布置作业:

1、你认为你要对谁负责,负哪些责任?

2、你认为谁要对你负了责,负哪些责任?

板书:

(二)谁对我负责

1、自己对自己负责

①意义

②表现

2、他人也对我们负责

课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不能逃辟责任、

第三课时

课题: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难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

2、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什么意义?有何表现?

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而承担任何责任有代价也有和回报、

板书:承担任何责任有代价也有和回报、

二、讲授新课

(一)第一个活动:“班委改选”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了解班委改选的情况、

了解小柯参加班委改选,周围人的意见、

2、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回答材料后4个问题。

①小柯参加班委改选有什么付出?

(时间、精力等)

②小柯参加班委改选有什么回报?

(锻炼能力、增加自信等)

3、教师总结导入: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是假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做出决定。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板书:不言代价与回报

1、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学生阅读P14第一自然段。

板书:

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代价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二)第二个活动:第二个活动:“对选择的评估”

1、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

2、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注意: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

(二)第三个活动:“我的决定”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注意: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

巩固练习:练习册P1—6有关习题

布置作业:承担责任有什么付出和回报?

板书:

三、承担责任的付出和回报

①付出

政治教案模板 第13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石器的使用、金属工具和手工业出现的意义;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氏族组织发展概况;生产力的含义及其因素;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原社会的生产关系。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意义;奴隶和奴隶主出现的过程表明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明确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通过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过程,说明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产生以后才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的含义;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制是最野蛮地剥削制度;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封建剥削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封建社会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生产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封建时代的科学文化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今天仍面临着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资本主义的萌牙。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课文,找出主要知识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2、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能从课文的阐述中把握要点,在课后的复习中能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

3、比较鉴别能力。能够对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4、综合分析能力。能基本弄清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5、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能够全面评价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既要看到它们建立之初,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发展到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能够全面评价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历史的局限性;既肯定脑力劳动者对古代科学文化地巨大贡献,又要认识到脑力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方面的任何成就,都不可能脱离体力劳动者的活动。

(三)思想觉悟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应该认识到生产劳动的重要作用,从而初步树立劳动的观点,培养劳动的习惯。

2、通过了解私有观念的产生过程,应该认识到私有观念不是从严就有的,从而克服自私自利的观念,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

3、通过了解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应该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为以后学习和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下思想基础。

4、通过了解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应该认识到只要存在阶级,就必然存在阶级斗争,从而树立阶级的观点。

5、通过了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古代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应该认识到任何科学文化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这些劳动者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从而树立群众的观点。

6、通过对三种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的了解,应该学会科学地、历史地评价社会制度的变更方法,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树立发展的观点。

7、通过了解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应该认识到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从而树立科学的思想,反对封建迷信思想。

知识结构图

教学方法:归纳法、分析法、列表法、设疑法、对比法、讨论法、角色置换法。

教学课时:11课时

第一课时 人类社会以生产劳动为基础

知识点、重难点

1、什么叫做生产劳动

2、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重点)

3、什么叫人类社会

4、远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通过前言的学习你认为对理想的追求,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2、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什么?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首先应懂得:生产劳动既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导入新课

第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板书)

第一节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板书)

第一框、人类社会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板书)

一、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板书)

阅读教材:第5页第1行至第6页第5行(教师分析)

上溯人类社会的起源,我们知道,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动物中间,利用自然物进行本能活动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它们都不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都不会制造工具;因此,它们的这些活动也就不能算作劳动。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1、什么叫做生产劳动(板书)

2、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板书)

提问: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是怎样进行的?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人类使用工具从事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动物则不可能这样做。这种制造和使用工具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劳动的能力,就是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动性。

3、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板书)

人类社会自下而上的首要条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为,人们要生存,就必须创造出各种各样折物质资料来。为了获得这些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就必须劳动。同时,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就成为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

提问:人类最早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们主要使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远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板书)

1、石器的制作,宣告了人类的诞生(板书)

如果从现已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石器算起,人类社会至少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属于原始社会。石器作为人类制作的最初的工具在原始社会有长期的决定意义,人们用它来抗击敌人、取得食物、制作服装、建造信所和绘画雕塑。

提问:远古人类是何时学会使用火的?火的发明和使用对远古人类生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2、摩擦生火的发明(板书)

火的使用,特别是摩擦生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的生产了重大影响。火的发现和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原始的人的一项特别重大的成就。对于火的使用,他们经历了一个从利用自然到火的人工取火的漫长过程。

火的发现和利用,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人类认识并掌握了火,就增强了同寒冷气候做斗争的能力。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提问:原始畜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它们有哪些重大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3、畜牧农耕的产生和发展(板书)

畜牧业、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又一重大进步,并在人类生产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原始畜牧业是从狩猎中发展起来的。

原始农业是采集中逐渐产生的。人们在采集过程当中,通过长期的观察、摸索,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野生植物的种籽经过栽培,就试着把它们引种到住地周围,于是便有了原始的农业。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课堂小结 巩固新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什么叫做生产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远古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等问题。初步认识了生产劳动对人类的重要性,同学们应该对劳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作业

1、什么是生产劳动?

2、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人类社会?

政治教案模板 第14篇

(一)、教学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掌握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和作用,懂得法制教育不能离开道德教育而孤立进行

(二)、教学重难点: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方法:

指导自主学习、案例讲解启发等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法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管理国家的工具。请同学们先浏览今天要学习的框题。 (教师写板书)

二、(板书)

1、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板书)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12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的内容、核心和原则(板书)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的内容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其原则是集体主义。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法律禁止的,道德也就谴责;法律鼓励的,道德也就倡导,二者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

2、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板书)

(1)、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板书)

请问:我国法律是如何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对,我国的《宪法》、《婚姻法》、《刑法》等法律中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些都体现和维护了社会主义道德。

然而,再多的法律条款也难以做到巨细无遗,不可能对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和所有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展示小黑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教师归纳:

(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着我国法律的贯彻实施(板书)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1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并思考问题:单锡康的事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3)、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板书)

(小结):正因为我国的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所以我们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坚持以德治国,二者相结合。

(五)、拓展练习:

见小黑板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略)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政治教案模板(合集1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政治教案模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