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当你认真地阅读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之后,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感触,为什么不把这些读后感写下来呢?你有没有想好如何撰写读后感 ?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四十自述读后感,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以回忆的形式记录过去的历史,是我们不曾亲历者了解历史的一种通行的方式,比如我们熟悉的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这是口耳相传,而诉诸文字,变成了文史资料中的回忆记录。胡适以史学家的卓见,而提倡大家来写回忆录,以此为历史留下材料。其实,这是个知易行难的问题,我们都太知道留下文字资料的重要性,但总是被眼前的生活所拘束,而抽不出时间来认真书写这样的文字。一方面,明日复明日,我们总是将这些事推向明日,总以为还早,故而有了林长民、梁启超这样的遗憾——未曾为富有意味的人生留下亲自撰写的回忆。
关于回忆记录的重要性,我并不想老生常谈,胡适的回忆里,总能为中国近代历史提供一些史料,诸如徽州社会史等方面的材料。我只提出一个关于胡适写这个回忆的猜测。在字里行间,我总以为胡适的回忆文字,总是预先计划未来出版,面向大众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我们都知道,回忆文字面对的读者群不同,其表述会有一些妙不可言的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讲述自己从前的丑事时,或多或少都会掩饰或者淡化,有时更会狡辩、撒谎,而如果我们这些回忆的文字是面向大众,这种程度会更加深刻,如果不面向大众,可能我们会秉笔直书。以我的拙见,胡适这本回忆录,显然是准备出版面向大众的,所以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算得上“污点”的一面,更多地都是胡适“天才和鹤立鸡群,特立独行”。
另一方面,胡适写母亲与父亲的订婚序幕,用的是文学上的想象手法,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我也曾苦恼父母的年轻时候的故事是什么样子,却碍于传统观念——父母终难告诉我那些故事,更会打发我,我也不忍执拗去询问,而能从亲戚中听到三言两语、只鳞片爪,以此为基础,或可以一般常识而做进一步推论,再以文学的想象方式,重构那些年他们的故事。尽管文学的虚构性描述,总体上还是不会太多出入,或许这样的形式更能引起后辈的兴趣与体认。
写回忆录,其实就是一种回顾自己人生精彩的过程,我们总是会对那些印象深刻的回忆铭记于心。以一般常理而论,我们更多地想到的都是好的,而忘记那些不好的。我们总是能想起那些幸福的生活场景,而淡忘那些曾经受过的苦难,我们写下那些私人的回忆录,总是希望后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再走我们过去的老路。
关于胡适的母亲,学界研究的应该不多,但我曾在几年前认真读完一篇硕士论文——胡适的「娘什么」:一位被忽视的中国新文明孕育者,专门研究胡适那个同时扮演“慈母、严父”角色的母亲——冯顺弟,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典型也是典范的母亲形象,她对胡适的母爱,让胡适受益终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中一般儿子对母亲的敬重与感念。胡适说,他出门在外防身武器之一就是一个慈母的爱,为了母亲他需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为人子女,今日我们的所得,或好或坏,总是生活的经历叠加,而如果需要归功于谁,那么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沉浸,还是事实的考量,我们都会自觉将这些好的品性归在父母的身上。我们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父亲的关爱,我们暂时的困境,都是自身不努力的结果。
读本书的另外一个惊喜是,发现了苏轼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耕田欲雨刈欲晴”,这似乎与女儿名字“雨晴”的第一层寓意非常契合。原本我仅仅知道我们越地传统是“晴耕雨读”,却忘了父母经常关心天气预报的细节,其实农家有时候需要下雨,有时候需要晴天,早些年我们家还种水稻,必然是想着耕田的时候下点雨,收割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其实有一次,岳父曾经以他工作的经历,解释女儿的名字也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雨晴”,就是说今天下雨,明天是个大晴天,好消息呀。所以,从现实还是传统上讲,“雨晴”名字都寄托了我们的美好心愿和江南文化传承的意蕴。
清末民国以来,中国出了不少国学大师,著名的如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季羡林、钱钟书等。《诗经》有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本着一颗学习的心,我平时或多或少会看看他们的书籍、听听他们的故事,以期获取一点人生智慧,提升一些思想境界,丰富完善简陋的人生而已。
在这些人中,我独特别敬仰胡适先生,因其聪明智慧,在学问、人事上皆是通达,机敏而又灵活。对比同时代的人,李叔同极其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学识非凡人所能达到,但亲和力欠缺,且遁入空门,感觉非常遥远;梁漱溟倔强迂腐,学问见解非常高,一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但不会照顾他人,变通不足,故政治上多有磨难。胡适先生博爱一生,能够跳出文人的清高迂腐,清醒社会政治的现状与方向,又对后辈诸多关心照顾,善始善终,可谓万世楷模也。
一、关于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先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1957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对于胡适,当然小学生都知道,读此书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一是新文化运动领袖,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主张。二是在北大担任过教授与校长,提出“科学的根本精神就是寻求真理”。三是写过《尝试集》,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
回看起来,自传是少之又少,其中写的好的更是凤毛麟角,似乎传记本来就很难,自己给自己做传更需要高度的智慧,这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
二、关于本书
(一)缘起
胡适先生发现当时缺少传记文学,便劝身边的朋友们写自己的传记,如林长民、梁启超先生,可惜他们没有立即动笔,以为晚一点也可以完成,熟料世事无常,过世太早,永成憾事。有鉴于此,本着以身作则的精神,胡先生自己也写起来了,用书中的话,目的是“抛出几块砖瓦,只是希望能引出许多块美玉宝石来;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二)解读
按照时间顺序,以下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留美教育三部分对本书进行解读。
1、家庭教育。
父亲的影响:胡父在47岁时娶了17岁的胡母,在胡适三岁半时去世。尽管父子接触短暂,但影响深远。一是胡父家境尚可,“在北边做官”,“很受了程颐、朱熹一系的理学的影响”,给胡适留下了一点程、朱理学遗风,摆脱家务烦劳,静心读书。胡适念的第一部书就是胡父自己编的有关做人道理的四言韵文《学为人诗》,胡父亲笔抄写的,开头几句话是“为人之道,其率在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谨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学为人,以期做圣”。二是为胡适确定了小学时候的基调,留给胡母遗嘱“穈儿天资聪明,应该令他读书”,促使胡适走上了治学的道路。当时家里掌管财权的二哥认为读书无用,浪费钱,不愿意胡适读书,但由于胡父的遗嘱,还是坚持送胡适去了学堂。
母亲的影响:胡母在胡适成长过程中最为举足轻重。她“气量大,性子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对胡适管束极严,是胡适九年家乡教育的最大导师。一是对知识格外尊重,对老师格外优待。别人给两元学费,她给六元,以后每年增加,最后到了十二元,务必要老师多给胡适讲一点书本外的知识。二是时时督促胡适要努力读书。要胡适向父亲学习,不要丢他的脸,大清早起床,早早去学校背书。三是兼做慈母严父角色,有错误就责罚,或者刑罚,绝不姑息。胡适对她的.评价是“如果我学到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学校教育。
在上海求学的时光,胡适成绩一直很优异,一年升了四班,仅几个月,他从一个全不懂得上海话的“乡下人”升为头班学生。在这期间,一是受到严复、梁启超先生思潮影响很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做中国之新民”,这也是胡适取“适之”这个笔名的原因。二是确立了科学的学术思想。从范缜《神灭论》悟出大道理,走出传统迷信鬼神思想,走上科学严谨道路,这为他后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怀疑思想,奠定了基础。三是培养了对时事的关注与分析能力。办学刊、写文章,论时事,为后来的提倡白话文、走上文学与从政之路,奠定了基础。
3、留美教育。
本书重点讲了留美考试的趣闻。考试分两场,第一场是国文英文,及格者进入第二场,第二场考生物、物理等科学。有趣的是国文考试,题目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胡先生由于平时看书极多,故作了一篇考据的文章,从西周开始,历数周易孔子孟子墨子对规矩的记录,巧的是评卷子的先生也有考据癖,给了满分一百分。借此高分,尽管其他学科多是临时抱佛脚,刚及格,胡先生总分第五十五名,取前七十名,故顺利获得留美名额。
留美之后的事情,还有很多,受制于篇幅,本文未有阐述,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深厚的国学基础,没有独特的研究癖好,没有那个慧眼识英才的评分先生,胡适不可能留学成功,故也不可能开拓国际视野,成为一代大家。
三、人生感悟
人的成长从小开始,父母是第一个老师。古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大学,但依然产生了很多大师。可见人文的修养在现代是退步的。现代教育过于注重技能,殊不知技能是日新月异的,追求知识的心是永恒的。故曰振兴社会,需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做起,需从父母自身的修养做起。对于即将为人父母的我而言,要意识到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要参照胡父胡母的做法,尊师重教,积极引导,时时刻刻不能放松。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写的一本传记。它记录了胡适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胡适先生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在童年时期胡适便跟着母亲接触教育。母亲为人处世十分令人敬佩,这也使得胡适养成了温文儒雅的性格。这可以从书上的一句话体现出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正因为如此,胡适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颇有成就。但他却没有沉浸于此,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旧时代,胡适先生仍热情地追求新鲜事物,敢于突破旧思想的束缚,这也可以从他的“有神论”到“无神论”可以看出。
在书中,与胡适先生一起在上海留学的朋友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他朋友不合理的批判,才会使得胡适先生更加坚定文学的改革。
在上学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胡适也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伟人。他倡导白话文,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他们在现代人民早已习惯的生活里,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误解。
但是在这不断创新的世界中,我们得需要学会“辨别”。不能盲目地相信新生活、新方式,得学会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灵活应变。
好友之间的行程安排、班级里的纪律规章都是一种“新的改革”,也都需要我们参与,提出质疑,这才能是一个正常的规则。
总而言之,每一种新的创造或发现或出现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感谢胡适先生的正确观点和发现。这才让我们从拗口的文言文中解脱。不得不说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伟大的。
今年春节的最后三天,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读完了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读罢,神清气爽,醍醐灌顶,心旷神怡,那真叫一个“过瘾”。鉴于刚刚制定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我便从小做起,从一点点的感悟谈起,学习胡适先生的杜绝“苟且”,从我做起。
通读全篇,这本书是胡适先生记录的自己40多年来生命中比较重要的时间、空间等碎片记忆,从零散的记忆里我们可以感触到胡适先生当年的风采,这里有几点小感悟:
一、胡适先生的文字。
读罢此书,我越发的对中国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先生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你都不觉得多余,与当前时代背景下繁冗的文字游戏大相径庭,可以说先生的文字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语言艺术的上品。我虽然不懂得如何从专业角度去分析,但字里行间的感觉是当地文字所无可比拟的。感觉是文字无法形容的,还需要大家细细的去品味。
二、胡适先生的胆魄。
胡适先生真可谓中国白话文字的先驱,本书有一大部分是在记述胡适对中国文学革命所做的贡献,这里倾注了胡适先生一生的心血,他用一己之力影响人,改变人,我甚是敬佩,当代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像他老人家这样,敢讲真话,敢动真格,敢直抒胸臆的人才,我斗胆命名为胆魄,胡先生的胆魄全中国人应为之敬也。
三、胡适先生的思想。
胡老的思想是最难得的,本书的最后附录一部分都在写胡适的思想,读的酣畅淋漓。这里我佩服的一方面是胡适看问题的角度,直击要害,从不拐弯抹角,找的准,说的狠。比如在《旬报》第三十六期上发表一篇《苟且》,痛论随便省事不肯彻底思想的毛病,说“苟且”二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瘟疫,把几千年的名族精神都瘟死了。别说当时,就在当下,“苟且”的瘟疫依然再继续,吾国吾民何时能够被唤醒?吾心之痛堪比亡国。再比如,他形容中国文学的病症,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呻吟,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倾所作词,专攻此三弊,岂徒责人,亦以自誓耳。句句如针扎,针针戳痛处。最后我想展示胡适思想的精髓,我认为的就是“透“,一个”透“字蕴含了多少哲理,我们暂且不论,看看胡适先生怎样评价”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功夫。然后根据一生的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功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思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应该可以有什么样的效果,更推想这种效果能否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设(最满意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
不言自明,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适合重复阅读,尤其是附录《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章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我认为很有比较重复阅读,并拜读胡适先生所列出的文章,例如《问题和主义》、《新思潮的意义》等等。
停笔,闭目,尽是适之之思想。
韬奋,前行,满是适之之精髓。
崛起,未眠,是时代呼唤适之。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四十自述》
首先是自序,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为此到处去劝身边的老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答应,可却迟迟不敢下笔。岁月无情,命运多舛,林长民、梁启超想写却死于战乱,英年早逝,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胡适先生怀着抛砖引玉之心,开始写这本《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料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这本书,按照胡适先生的想法,是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总共是40年,可是事与愿违,在阴差阳错之下,只写了前两个阶段。全书浸透着一种真情实感,相比于我的作文简直好得太多,他的文笔,或娓娓道来,或平铺直叙,或夹议插叙……
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他因读书从拜神到信奉无神的经历。范缜说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而没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当胡适先生看到这句话,还高兴得直跳,从此以后成了一个信奉无鬼无神的人。这要放在现在的科技时代,好像it’s not a big deal(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当时是在落后的封建社会啊,在一个村落之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叫同伴一起去拆神像,真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为他的一生奠定了文化基础。在当今社会,迷信似乎已经远离,可愚昧还在我们心中徘徊,我们不拜神了,却拜气功大师、养生专家,开始煽动谣言,盲目从众。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勇争本属于学生们的权利;17岁就发表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岁就开始……反观自己,这十余年来,脑子里装了什么,又想着什么?我不禁为之汗颜。
所以,要想成就自我,还须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境界就分高与低!
1、小时候应该是读过的,尤其是他写家族在父亲离世后对寡母的刁难,“色难”记忆尤深。
2、他写少年时期最爱梁任公的文章,常常为其意气所感,后任公思想有变,读了有“失望”,但仍强调“但这种失望也正是他的大恩惠。因为他尽了他的能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境界,原指望我们感觉不满足,原指望我们更朝前走。着他走,我们固然得感谢他;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指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叫我们自己去探寻,我们更得感谢他。”
3、在《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先生曾与梅光迪、任叔永有过多次来往讨论,到了观点相对之处,难免激烈,但通过书中对于当时来往文字的摘录来看,双方都秉持着十分严肃之态度,严谨之逻辑,诚挚之心胸,克制之言辞求真求实求变。百年之后于舆论场乱象之中读到,颇感心向往之,身不能至。
4、从先生对于青少年求学回忆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中国古人求知为文亦有一套严谨的方法论,时至今日,多半我竟然完全不知。非常惭愧。
5、以前在学校,凡举一新学问,必先言其历史,都囫囵听了,也不知所谓。这一阵才真正体会到将思想至于时空当中讨论的必要性。这本书虽说是自述,但是与大历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应了他在序言当中说:“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最近读了《四十自述》这本书。胡适这个人还挺谦虚,或者说,比较谨慎。他27岁留美回国爆得大名,四十岁早已经享誉中外,但这本书只是平铺的叙述了少年、青年的过往。文笔很简单,点滴地填些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小说的体裁,回到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所以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也不奇怪,能从内心了解他本人也就够了。
胡适成长于动乱年代,清末民初的动荡与以往还不同,国门终于被打开了,有进来的,有出去的,在这样一种新旧思潮的碰撞中,新生长于世界的少年人就难免产生新想法,产生叛逆,思想总想跟着未见的思潮走。胡适这前四十年的“叛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上:无神论与白话革命。胡老先生一生儒雅,对这两件事,算得上是主动上擂秀了一下肌肉。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他儿时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
胡适的母亲了不得。她自幼生在农家,17岁出嫁就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铁花。这一段忘年之恋放在如今看来也得非议不断。更何况胡铁花后曾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作为最小儿子的胡适,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能看出胡适幼年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虽然后来父亲去世给整个家庭蒙上了阴影,但胡适幼年的生活条件比一般家庭是要好的。历史上许多名人俊秀都并非出自寒门,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张学良,又如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李大钊、陈独秀,家境虽然不至于都是高官巨贾,但至少也都是农夫山泉有点田,安分日子富富有余。富足的物质、良好的教育也为他们日后成名创造了条件。或许是少年丧父母亲便更加疼爱,胡适一生受母亲影响尤为深远。四岁便缺失父爱的胡适一生温顺,将中庸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能看出跟幼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李敖说:别看他笑得那么好,我总觉得胡适之是一个寂寞的人。也许这颗寂寞的种子,在胡适孩童时代就已经种下了。他的寂寞,是强权时代期待民主的落寞,是硝烟战场渴望和平的孤独。他后来的呼声,给了人们一厢情愿的温暖,却改变不了螳臂当车的命运和步伐。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由硬派者主宰,胡适的温存,权当是酷九严寒高山背面的一丝和风吧。
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第一册)最初是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印刷发行的,我读的这本是上海书店于1987年根据亚东图书馆1939年第五版的影印本。正因为是影印本,完全保存了旧有的全书风貌——钱玄同题名的黄色封面,繁体字竖排。捧读在手,仿佛时光倒流。
胡适先生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和著名学者,《四十自述》是先生四十岁(1931年)时写的自传,叙述自己从出生到上海读书的这一阶段的人生经历。通过作者对自己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求学生活的.真实片断的叙述,让我认识到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胡适。
《四十自述》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传记,让我隽永回味。实际上,近代学人大多文字优美且又十分有味道。我在网络上看到有网友在追慕近代学人时这样评价,“传统私塾教育虽然有种种弊端,不过在国文基础方面似乎比现在的语文教育好很多,他们写的回忆文章都很有味道,旧文人的风貌、气度,都让人追慕。”我在十四岁的那一年,从爷爷家的小阁楼上偷来茅盾、鲁迅等近代学人的著作阅读,就曾有这样的发现。那时候觉得教科书上的许多文章远不如近代这些人写的好,老师教的写作方式和这些人写的文章也有着很大的出入。我的感觉是现在的中文教育远不如那个时候。
我以前对胡适先生了解不多,读完《四十自述》,我萌发了到网上找胡适其它的文字来读的想法。发现有个专门的“胡适读书会”,一群人共同研读胡适先生的著作,而后交流心得体会。这和一般的读书会不太一样,一般的读书会往往是针对某一著作,而不是系统的研读一个人的思想,我觉得这样的组织方式很好,大家可以共同研读感兴趣的书,针对性强,交流后往往有更多的收获。以后有时间和机会我也要组织这样的活动。
以下文字摘自胡适读书会,基本上表达了我想要说的话。但为了能更好地表达我的感想,我对内容做了修改。
胡适先生《四十自述》,不但是认识传主的主要资料,也是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同时还是传记文学的名篇。在传统将断未断、中西思想交汇、社会有一定自由度的时代,他们那一批人就像流星雨一样,瞬间照亮暗夜,今天,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文字,回想那炫目的光华了。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写的,前六篇发表在《新月》,叙述了胡适母亲的订婚、自己的家乡求学、上海求学,直到考取了官费出洋留学的经历。作者本来计划从四十年中挑出比较有趣味的题目,写成小说式的文字,这一计划得到了徐志摩的热情赞许,但是胡适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字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地抛弃了小说的体裁,挥刀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
因为是胡适自己的亲历历史,过往的种种,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仿佛过电影一样一幕幕掠过:父亲所做的四言韵文,母亲隐忍的泪水、清晨的床边教诲,胡适上海求学的学业有成就和桀骜不羁,退学之后的放浪形骸……自传往往是拉近传主与读者距离的最好媒介。
胡适先生不是忽然之间成为胡适先生的,他的家庭,他的教育背景,他的早年经历,加上他的天资和努力,成就了“再造文明”学人的不平凡。我喜欢看名人的八卦故事,以此鼓励自己:他们也是平常人,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四十自述》讲的都是平凡事,亲切、平实、情感真挚、笔调淡定,从从容容的叙述中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紧张和激变。如果想了解胡适之所以为胡适,了解他青年时期的一些心路历程,《四十自述》是一定要读的。哪怕是为了享受汉语的阅读美感,《四十自述》也不会让你失望,胡适先生散文写作的特质在这篇自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情充沛却不过分,文字平实却耐琢磨,可以说是白话文的典范之作。同时,想要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读《四十自述》也是很有裨益的。
最近读了《四十自述》这本书。胡适这个人还挺谦虚,或者说,比较谨慎。他27岁留美回国爆得大名,四十岁早已经享誉中外,但这本书只是平铺的叙述了少年、青年的过往。文笔很简单,点滴地填些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小说的体裁,回到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所以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也不奇怪,能从内心了解他本人也就够了。
胡适成长于动乱年代,清末民初的动荡与以往还不同,国门终于被打开了,有进来的,有出去的,在这样一种新旧思潮的碰撞中,新生长于世界的少年人就难免产生新想法,产生叛逆,思想总想跟着未见的思潮走。胡适这前四十年的“叛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上:无神论与白话革命。胡老先生一生儒雅,对这两件事,算得上是主动上擂秀了一下肌肉。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他儿时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
胡适的母亲了不得。她自幼生在农家,17岁出嫁就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铁花。这一段忘年之恋放在如今看来也得非议不断。更何况胡铁花后曾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作为最小儿子的胡适,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能看出胡适幼年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虽然后来父亲去世给整个家庭蒙上了阴影,但胡适幼年的生活条件比一般家庭是要好的。历史上许多名人俊秀都并非出自寒门,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张学良,又如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李大钊、陈独秀,家境虽然不至于都是高官巨贾,但至少也都是农夫山泉有点田,安分日子富富有余。富足的物质、良好的教育也为他们日后成名创造了条件。或许是少年丧父母亲便更加疼爱,胡适一生受母亲影响尤为深远。四岁便缺失父爱的胡适一生温顺,将中庸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能看出跟幼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李敖说:别看他笑得那么好,我总觉得胡适之是一个寂寞的人。也许这颗寂寞的种子,在胡适孩童时代就已经种下了。他的寂寞,是强权时代期待民主的落寞,是硝烟战场渴望和平的孤独。他后来的呼声,给了人们一厢情愿的温暖,却改变不了螳臂当车的命运和步伐。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由硬派者主宰,胡适的'温存,权当是酷九严寒高山背面的一丝和风吧。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四十自述读后感(热门9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四十自述读后感,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