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荡秋千教案(热门21篇)

作者:edditor12023-01-02 09:40:07286

本文为大家分享荡秋千教案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荡秋千教案 第1篇

活动目标:

1、愿意借助道具纱巾用动作表现音乐中的旋律变化。

2、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1)户外活动时带幼儿欣赏天空中的白云。

(2)活动前进行活动:借助道具纱巾用身体动作进行白云造型,如:大象白云、小鱼白云、小乌龟白云等。

(3)教具准备:小松鼠头饰每人一个 白云图片一份 纱巾每人一条 小松鼠图片一个

活动过程:

1、感知并熟悉曲子的A段,并用动作表现A段音乐。

(1)出示小松鼠图片,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呢?(小松鼠) 今天小松鼠来到了草地上,他抬头一看,天上的白云可真漂亮啊!小朋友看看,这些白云都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白云图片,请幼儿说说白云像什么?你还见过什么样白云,请幼儿用纱巾来做道具用身体进行白云造型。 过渡:听,白云飘来了。

(3)播放音乐,请幼儿认真听一遍。

(4)幼儿用纱巾随音乐做白云飘荡的律动。

2、感知并熟悉B段音乐,师幼共同创编动作并表现音乐。

(1)师:小松鼠看到这么美的白云在飘,心想,我要是能到白云上荡秋千该多好啊!正想着,这时来了一位小仙女,把小松鼠放在了白云秋千上,小松鼠可高兴了。(教师操作图片,演示小松鼠荡秋千)

(2)放音乐,继续操作图片,幼儿感知乐曲旋律。

(3)师幼共同编荡秋千的动作,也可以提醒幼儿两人一组表现荡秋千的动作。

(4)幼儿随旋律用纱巾来表现B段音乐。

3、完整地进行音乐游戏2—3次。

(1)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整地欣赏音乐,并分辨两段音乐的不同。

(2)第二次播放音乐,请幼儿听音乐用纱巾来做动作。

(3)第三次播放音乐,变换B段的表现方式,请两个幼儿合作表现B段的荡秋千的音乐。

4、结束活动:

小松鼠累了,想休息了,我们也休息一下吧,教师逐一收回头饰和纱巾,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发现幼儿对A段歌曲学习比较困难,而且不乐意跟着表现歌曲,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会跟着拍子做上下、左右摇摆的动作;B段的爵士乐比较活泼,加上让幼儿共同配合表演荡秋千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气氛非常活跃,看到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演,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这节活动总体来说很适合我们的孩子。 在用纱巾变动物造型的时候,孩子们一拿到纱巾时都很高兴,拿着纱巾摆来摆去的,当老师提出要求--用纱巾变动物(大象)造型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用纱巾做出大象长长的鼻子,并随着拍子摇摆,只有1个孩子没有参与表演,变小鱼的时候幼儿就觉得有些困难,有的幼儿会把纱巾放在身体后面当鱼尾巴左右摇摆,有的幼儿则不会(如:苗嘉豪、李佳俊,这两个孩子本身在动作协调性方面就很差,而且模仿能力也较差,所以站在原地不动)。虽然这是课前准备时让幼儿练习过,但由于幼儿协调能力等的限制,对幼儿来说还是有点困难。

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组织活动时间较长,个别幼儿已经不耐烦,坐不住了,所以在积极引导这一块做得不够好。

荡秋千教案 第2篇

设计意图

绘本《爱吃水果的牛》是一个图画故事,主人公是小动物,故事情节拟人化,符合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绘画形象生动,主题突出,适合中班幼儿看图讲述,有利于幼儿展开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幼儿充分表达。因此,我把它选为中班绘本教学的材料,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不但让孩子们平时都能喜欢上各种水果,知道多吃水果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通过教学,让大家学习“爱吃水果的牛”学会关心照顾别人的优良品质。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知道多吃水果、牛奶有益身体健康。

2.对绘本阅读感兴趣,能用口语表达自己阅读作品后的理解。

3.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去关心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我爱吃的水果“调查表、课件、实物水果。

知识准备:幼儿对水果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活动过程策略

(一)介绍主要角色引发阅读兴趣。1、播放牛叫声。小朋友,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1)这是一只奶牛的叫声,这只奶牛的肚子里会有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以听声音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带领幼儿一起走进绘本。

(二)分页阅读画面,提问辅助理解内容。

1.P3:

这是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森林,爱吃水果的牛就住在这里,找找它在哪里呢?

猜一猜小牛在果树森林里最喜欢做什么事?

2.P4、P5、P6

小牛有位主人,它每天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幅图!

主人喂了小牛各种好吃的水果,都有些什么?

除了这些,还会喂什么水果呢?

3.P8

小朋友猜一猜有一天晚上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4.P9

主人被风吹了以后他怎么样了?

5.P10

邻居们也被风吹了,结果也怎么样了?那么小牛生病了吗?

6.P11

小牛看见主人和他的邻居们都生病了会怎么做?

7.P12、P13

主人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是怎么照顾主人的?小牛给主人喝了什么?(一起学一学小牛的话:“请喝杯草莓牛奶吧!”)

除了给主人喝草莓牛奶,小牛还会给主人喝什么牛奶呢?

主人喝了这么多有营养的水果牛奶后身体怎么样了?

8.P14

生病的邻居们吃了水果,也都不生病了,大家都变的怎么样了。

通过猜问的形式,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像力。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仔细观察、逐幅理解掌握画面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们知道这个故事内容,以及故事中要让孩子们知道水果丰富的营养价值,体会到爱吃水果的牛关心别人的优秀品质。

(三)完整阅读绘本,结合生活经验提炼绘本主题。

1.为什么爱吃水果的人不容易生病?

2.你们喜欢这只爱吃水果的牛吗?为什么?

3.那么平时当我们的家人或朋友生病了,应该怎么做呢?

4.小朋友平时爱吃水果吗,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你们喜欢这只爱吃水果的牛吗?为什么?)、假设性提问(如:假如你的家人或朋友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同时还采用猜问设疑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掌握阅读绘本的能力。

通过完整阅读和阅读后的讲述,进一步让孩子们理解绘本,知道要向爱吃水果的牛学习,不但要向它一样爱吃水果,还要学习它关心别人的品质。

(四)迁移生活,运用于实际。1.昨天,我们小朋友记录了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我们今天来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是不是都爱吃各种水果呢?

2.出示记录表,教师归纳吃水果的情况,从比较中激励幼儿要多吃各种水果!借助调查表,让孩子们比一比,看一看,目的在于鼓励和激发幼儿真正喜欢上有营养的水果。

荡秋千教案 第3篇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2、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荡秋千教案 第4篇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荡秋千》,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这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

2、通过节奏拍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3、在学唱过程中了解仡佬族歌曲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两处的大跳要唱准;八分休止符要断开。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本堂课的学习。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一首《爱我中华》唱的是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5个。我知道大家课外知识都很丰富,那么,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二、走近仡佬族

1.老师最近也去了解了一个非常神秘的民族,它是

出示仡佬,并标注拼音

2.你知道仡佬族吗?

仡佬主要居住在去南贵州广西等地,现有四十三万人。

你想不想跟着老师的步伐再去深入了解下仡佬族呢?

三、节奏练习

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仡佬族。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轻轻地走。 X X X X X|x.x

X X X – 请听第三条有什么特点: 迅速停止,在音乐中,迅速停止用什么符号——休止符

第一条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第三条节奏:迅速停止;

四、歌曲学习:

1.我们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仡佬族的村庄,一进村子,就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在——出示图片 荡秋千,他们呀荡得非常的高兴,一边荡还一边唱歌。

仡佬族小朋友非常热情邀请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一起来荡一荡秋千。我请表现最好的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

播放歌曲《荡秋千》

学生随音乐晃动手臂,老师请个别同学上台荡秋千。

2.我们知道好的歌曲都是由美妙的旋律构成的,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的耳朵灵不灵。

这里有四条旋律,现在老师来唱一唱,请你听一听,我唱的是哪一条,用手指迅速地表示。

3.跟唱四个曲调,注意:

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低音

连起来唱歌谱,并跟琴唱一唱。

4.刚才我们唱的旋律就是仡佬族儿歌,荡秋千的曲调。既然来到了仡佬族,怎能不学学仡佬族的儿歌呢?

这首荡秋千是四二拍的歌曲,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我们一起边听歌曲边挥拍,并找一找,哪两句的歌谱是一样的。

第二句和第五句

第三句和第六句

唱谱

5.现在老师给这首歌曲加一点点变化,请你仔细听,在哪里有了变化,当听到这个变化的时候,迅速地用手表示

加哟哟

在后面是二分音符的地方加了哟哟,这两个哟哟,唱的要有弹性。

师生合作:生加哟哟

6.在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的声音?唱一唱

第二句,如果这样唱(不加休止符)

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从高荡到低?

7.跟琴唱全曲,重难点指导

8.跟音乐唱全曲,手臂荡起来

五、仡佬族舞蹈学习

跟歌曲一起来三个动作

六、表演歌曲

1.加哟哟

2.铃鼓

3.舞蹈

4.荡秋千

荡秋千教案 第5篇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习作的训练点是通过想象续写故事。为了走近学生童心世界,找寻学生兴奋点的训练素材,本人就借绘本引路。让学生在兴致盎然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想象的翅膀走进语言学习的实践地,从“读故事”、“说故事”和“写故事”中感悟为人处事的道理。

《鼠小弟荡秋千》从儿童的小视角来描绘精彩的大世界,以简单重复的句子为孩子提供最佳语言学习机会,以出人意料的情节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又以简洁明了的图画让孩子获得纯粹的美感体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故事结局奇妙而且充满浓浓的父母之爱,用来让学生想象续写故事的结局,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又得到人文教育,这篇绘本无疑就是较为理想的范本。

【教学目标】

1、同读绘本《鼠小弟荡秋千》,引导学生从中懂得做人要礼貌谦让,不要蛮横霸道等待人处事道理。

2、指导学生把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写清楚,并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的结局。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写清楚,并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的结局。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练笔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点击想象,激趣导入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想象。

(二)牵入绘本,激趣引入新课。

二、点燃想象,扩写补白

(一)感悟“礼谦”,提炼情节。

读绘本1-17页。

爸爸妈妈给我做的秋千!

我也要荡秋千!

大象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

我也要荡秋千!

马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

我也要荡秋千!

狮子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

我也要荡秋千!

海狮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

我也要荡秋千!

猪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

我也要荡秋千!

鼠小弟,你很轻,也许能行。

哦,荡起来了!荡起来了!

1、读后复述。

引导学生体会大象等动物的礼貌谦让,为老猫的出现做铺垫和对比。

2、概括提炼。

引导学生整理思路,把刚才的故事情节简练概括表述出来,并写下来。

(二)观察“霸道”,填写留白。

读绘本18-25页。

喂!我也要荡秋千!

呀!是霸道的老猫。

老猫,你太重了,荡不了。

说什么呢?臭美的家伙!快下来!

咚!

谁说我荡不了?

喂,让开,让开!

小鸟的爸爸会生气的。

那又怎样?没事!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老猫行为的看法。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结合书中这三句话写一段话。

喂!我也要荡秋千!

呀!是霸道的老猫。

老猫,你太重了,荡不了。

(点拨:从动作、表情、神态、心理描写等方面引导逐渐写具体。)

(三)想象“秋千”,畅写结局。

1、想象故事的结局。

2、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3、交流、评议。

4、揭示书中故事的结局:读绘本26-31页。

哎哟哟!

怎么大家都变小了呢?

救命!

让我下去!我再也不欺负人了!

好吧,那就让你下去吧。

我不是告诉过你嘛。

咚!

三、点赞想象,落实提升

(一)整理,修改。

(二)完整小练笔的展示、评议。

(三)回顾写法,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想象

外貌

语言(言为心声)心理

表情动作

神态

荡秋千教案 第6篇

(一) 目标:

1、感应曲式,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2、会根据乐曲节奏使用道具。

(二) 准备:

1、音乐CD。

2、道具:碰铃、三角铁、呼啦圈。

(三) 过程:

歌曲:乘着白云荡秋千。

指导语:天空的白云真好玩,不一会儿小喜跑去荡秋千......

*曲式:A——感应乐句 B——感应两大拍

1、全体个别

A段:坐下或跳跃,空手抓白云。

B段:前/后、左/右摇摆状。

2、两人一组牵手

A段:到处逍遥走,依乐句换方向。

B段:面对面或背对背,左右摇。

*手摇铃

A段:敲奏手摇铃,每乐句拍换方向。

B段:摇奏手摇铃,原地左右摇摆。

A段:两人面对面,各拍奏一个乐句。

B段:两人共握手摇铃,原地左右摇奏。

*呼啦圈荡秋千

1、两人共持呼啦圈。

A段:绕圈走。

B段:左右摇摆。

2、两人对站呼啦圈前。

A段:以脚跟,左右轮替点圈内。

B段:左右摇摆。

荡秋千教案 第7篇

《荡秋千》是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要求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在相同时间内荡秋千的次数与质量无关,与绳长有关”的结论。

由于是实验课,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工具的准备,我在实验室借来了铁架台、钩码,为实验的进行打好了基础。在实验前我还有些顾虑,因为实验肯定有误差,所以在第一个环节,我本看来是想让两个同学和我一起来荡钩码,结果由于用力不一样,实验失败。于是我调整为自己荡,把绳子抬高,轻轻撒手,这样力度一样,所以第一步成功,但在数荡的次数时,由于绳子摆的幅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数错,但大部分同学数的还可以,因此第一个实验绳长15厘米,钩码为10克、20克、30克,荡的次数都是16次左右,都相同。

第二个实验是钩码相同,绳长不同,经过试验,绳子最长的荡的次数最少,绳子最短的荡的次数最少最多。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这两次试验,都是进行了六次,通过两个实验得出了结论:在相同时间内,荡秋千的次数与质量无关,与绳长有关,绳子越长,荡起的次数越少,绳子越短,荡起的次数越多。

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只有老师的准备,才会有学生对课堂的精彩发现。

荡秋千教案 第8篇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2、能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创编诗歌,体验创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册,小字卡。

2、老师准备

大图书,录音带。大字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一猜:老师做荡秋千的动作,请幼儿猜一猜这是在干什么。

2、老师播放音乐,幼儿有序取书,围坐在老师身边。

3、老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一遍。

二、阅读理解

1、幼儿自主阅读。

幼儿翻阅图书,与同伴轻声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个别指导。

2、大图书阅读。

a、幼儿用自己的理解说出诗歌内容,诗歌中小姑娘荡秋千摘下什么云?当成什么了?

b、认读大字卡“摘”,“裙子”和“披肩”。

c、说说自己还看见过什么样的云?可以用来做什么?

d、天上除了云,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来打扮自己和朋友?

3、学习诗歌。幼儿跟老师念。

幼儿念诗歌,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播放录音,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三、仿编诗歌。

1、幼儿分小组创编诗歌。

老师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大胆想像,创编诗歌。

如:小姑娘,荡秋千,一荡荡到小溪边。摘片小草当帽子,摘根花藤当项链,摘滴水珠做什么?做成珍珠美上天。

2、请幼儿将本组创编的诗歌与其他组的小伙伴分享。

3、每组幼儿轮流朗诵创编的诗歌。

四、结束活动。

老师音乐,幼儿有序放书,整理物品。

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2、家庭延伸。

附诗歌:《荡秋千》

小姑娘,荡秋千。一荡荡到云里边。摘朵白云当裙子,摘朵红云当披肩,摘朵黑云做什么?做双皮鞋翘上天。

荡秋千教案 第9篇

活动目标:

1、感应曲式,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2、会根据乐曲节奏使用道具。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CD。

2、道具:碰铃、三角铁、呼啦圈。

活动过程:

歌曲:乘着白云荡秋千。

指导语:天空的白云真好玩,不一会儿小喜跑去荡秋千......

曲式:A——感应乐句

B——感应两大拍

1、全体个别

A段:坐下或跳跃,空手抓白云。

B段:前/后、左/右摇摆状。

2、两人一组牵手

A段:到处逍遥走,依乐句换方向。

B段:面对面或背对背,左右摇。

手摇铃

A段:敲奏手摇铃,每乐句拍换方向。

B段:摇奏手摇铃,原地左右摇摆。

A段:两人面对面,各拍奏一个乐句。

B段:两人共握手摇铃,原地左右摇奏。

呼啦圈荡秋千

1、两人共持呼啦圈。

A段:绕圈走。

B段:左右摇摆。

2、两人对站呼啦圈前。

A段:以脚跟,左右轮替点圈内。

B段:左右摇摆。

活动反思:

活动实施下来,发现幼儿对A段歌曲学习比较困难,而且不乐意跟着表现歌曲,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会跟着拍子做上下、左右摇摆的动作;B段的爵士乐比较活泼,加上让幼儿共同配合表演荡秋千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气氛非常活跃,看到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演,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这节活动总体来说很适合我们的孩子。

荡秋千教案 第10篇

活动目标:

1、能够了解、想象故事剧情的发展,学会欣赏绘本。

2、学习句式我也要荡秋千你太重了,荡不了。

3、能够懂得与伙伴和睦相处,一起分享玩具的道理。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绘本内容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绘本。

提问: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猜猜鼠小弟想干什么?

二、分段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含义,学说句式

1、第一副图:

⑴观察画面:细心观察,展开想象

提问:大象想干嘛?

⑵引出句式:我也要荡秋千。

请幼儿跟着老师学习句式

提问:那么小鸟会让它荡秋千吗?为什么?

引出句式:你太重了,荡不了。

请幼儿跟着老师学习句式。

2、第二幅图:

⑴观察画面:

提问:谁来了?它想干嘛呢?

⑵学习句式:

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句式。

3、第三幅图:

⑴观察画面:细心观察,展开想象

提问:猜猜接下来会是谁来了?是谁啊?

⑵复习句式:

请幼儿说句式。

提问:

小鸟会给鼠小弟玩吗?为什么?

5、第四幅图:

⑴观察画面:细心观察,展开想象

提问:这老猫看起来怎么样?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它那么凶想干嘛呢?

⑵引出句式:

提问:它想玩,但是它会说那句好听的话吗?

猜猜它会怎么说?

6、第五幅图:

提问:正在老猫玩得开心的时候,秋千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

之前的三位动物朋友是因为太重了所以没有玩到秋千,后来来了鼠小弟和老猫,它们都不重,都玩到了秋千,但是老猫却被重重的摔了下来。因为它太霸道太凶了。

三、透过绘本,悟出道理

提问:在这个绘本里,你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总结:以后我们小朋友之前玩玩具,一定要好好说话交流,和睦相处,这样才玩的开心.

荡秋千教案 第11篇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故事内容。

2、在看看、讲讲中知道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

二、活动准备:

1、幻灯课件

2、自制小图书15本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发现了一本很好看的书,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一下。你们看,这是书的什么?(封面)在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呢?(介绍书名、作者、画面内容)这个有趣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二)师生共同阅读

1、P1:图片上有谁?(小鸟)它在干什么?你们看这个秋千是用什么做的'呀?

(树枝)会是谁帮小鸟做的呢?(鸟爸爸、鸟妈妈)师:小鸟一边幸福地荡秋千,一边说"爸爸妈妈给我做的秋千!"

P2:看,谁来了?(大象)大象先生看见小鸟在荡秋千,它会对小鸟说些什么?(个别"我也要荡秋千"!)小鸟会让大象先生荡秋千吗?为什么?(它太重了)小鸟会怎么对大象先生说呢?(个别"大象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

P3:接着出场的会是谁呢,小朋友们,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猜一猜。(个别)我们一起来看,到底谁猜对了呢(出示第三页),哦,是谁啊?(狮子先生)狮子先生会对小鸟说什么?("我也要荡秋千!")狮子和大象谁重?哪小鸟会让狮子先生荡秋千吗?为什么?小鸟会怎么说?("狮子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

P4:看,谁来了?(猪先生)猪先生会对小鸟说什么?("我也要荡秋千!")比一比,猪先生和狮子先生谁重?那小鸟会让猪先生荡秋千吗?为什么?小鸟会对猪先生说什么?("猪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

P5:猜猜看,还有谁会来?(个别)我们一起来看,室谁来了呀?(鼠小弟)鼠小弟会对小鸟说什么?小鸟会答应吗?为什么?(鼠小弟很轻)小鸟会怎么说呢?("鼠小弟,你很轻,也许能行。")它们能荡起来吗?我们来看。

P6:哦,荡起来了,看看它们的表情怎么样?(很开心)

P7:正当鼠小弟它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来了一个霸道的家伙,你们知道是谁吗?(幼儿猜)不,都不是,想想鼠小弟最害怕的是谁呀?(猫)(翻开P7)老猫看上去怎么样?(很凶)鼠小弟它们呢?(很害怕)老猫它会怎么说?("喂!我也要荡秋千!")小鸟和鼠小弟会答应吗?它们和老猫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个故事就在我们小朋友的书里,请小朋友从第18页开始往后看。今天我们小朋友两个人一起合作看一本书,一边看一边轻轻地讲一讲。

2、幼儿自由阅读

3、续看提问:

A:老猫荡到秋千了嘛?它是怎么玩到的?(把小鸟和鼠小弟推到地上)老猫的表情怎么样?(很开心、很得意)B:老猫在开心的荡秋千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事?(秋千越来越高)为什么呀?(是小鸟的爸爸妈妈拽着绳子)这时候的老猫心里怎么样?(很害怕)老猫受到了惩罚,越飞越高,后来它怎么样啊?(哭了)它边哭边说了什么:让我下去!我再也不欺负别人了!小鸟的爸爸妈妈原谅它了吗?

P32:老猫终于被放下来了,这时候鼠小弟对它说了什么?("我不是告诉过你嘛。")对啊,刚开始鼠小弟对老猫说过"小鸟的爸爸会怎么样:生气的,"可老猫听它的劝嘛?(没有)所以它受到了惩罚。老猫除了因为不听鼠小弟的话而受到了惩罚,还因为什么?(提示:老猫刚开始是怎么对小鸟的:把它们推下去、抢秋千)

四、小结:

我们小朋友在平时,如果你和其他小朋友都想玩一个玩具的话,你会象霸道的老猫这样嘛?你会怎么做?

荡秋千教案 第12篇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荡秋千》。

2、复习已经学过的歌曲。

3、 认识汉字“秋千”、“像”。

材料准备:

1、儿歌汉字卡:《荡秋千》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2、《字宝宝乐园》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活动内容:

1、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两个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秋千?在哪里玩过?

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

常规要求:从后往前传,常规同发书。

(4) 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

常规要求:出示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二) 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

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

(三) 游戏

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

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 )

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

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 (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 。

(四) 结束活动

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们出去和他们跳舞吧!(幼儿随老师小碎步飞出活动室)。

荡秋千教案 第13篇

活动目标:

1、了解荡秋千的注意事项。

2、会正确荡秋千,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3、乐于参加体育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我喜欢玩的玩具,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提问:你最喜欢玩什么玩具?

2、幼儿自由讨论。

3、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玩的玩具。

4、提问:玩玩具时要注意什么呢?

5、小结:玩玩具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玩,不能做危险的动作。

二、教幼儿掌握荡秋千的正确方法。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提问:谁做的对?为什么?我们荡秋千时应该怎样做呢?

3、小结:荡秋千时双手抓牢绳子,双脚不要向上踢,不能把秋千荡得太高,后的小朋友应该离秋千远一点,保持一定的距离。

三、学说儿歌《荡秋千》

1、幼儿看书中相应内容,教师朗诵儿歌。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四、完成幼儿用书相应内容:谁做的对?送给他一朵红花。

荡秋千教案 第14篇

活动目标:

1.建立平面位置对应的概念。

2.依照图上的线索提示找出下图中相应的空间位置。

3.培养探索和操作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不同卡纸各一张,四种小动物卡片各一张。

2.形状不相同的枳木四块,教师和幼儿每人一份。

3.小兔、青蛙、小猫、小熊的头饰,幼儿每人一个。

4.在教室的地上并排用彩色纸条圈出红、黄、蓝、绿四个圆圈。

5.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

1.各位小魔术师你们准备好了吗?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变一个魔术吧。

2.儿歌“一只手指变变变,变成一只毛毛虫,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两个手指手变变变,变成一把大剪刀,上剪剪、下剪剪、左剪剪、右剪剪……”幼儿和教师一起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二、集体练习,帮助幼儿建立平面位置对应的概念。

1.操作游戏:“分枳木”。

(1)在黑板上贴出上下两张图片,上边的图片上有三个相同的盘子,里边分别放有红色、黄色、绿色的枳木,下边的图片上也有三个相同的盘子,盘子里没有枳木。

(2)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上边这幅图,找一找我手中的这三个枳木应该放在下边哪一个盘子里?(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枳木,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并请三位幼儿分别上前将这三个枳木放在相应的盘子里。)

2.拼图游戏:“搭枳木”。

(1)看,老师摆出了企么造型?用了哪些形状的图形呢?

(2)想一想、摆一摆,让你的枳木也变成这种造型吧。(引导幼儿在桌面上摆出相同的造型。)

3.动作游戏:“跳圈”。

(1)在黑板上贴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红、黄、蓝、绿,四个圆圈并排排列;老师估地上并排用彩色纸圈出红、黄、蓝、绿四个圆圈,但颜色的顺序与图片上不同;幼儿分别带着头饰,教师手中拿着这四种小动物的卡片。

(2)小动物们来玩跳圈游戏,(教师把四个小动物的卡片分别贴入四个圆圈里),看一看你们应该跳入哪个颜色的圈中呢?试一试,跳一跳吧!(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中圆圈的颜色提示,跳进相应的圆圈内。)

4.引导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活动反思:

准备这节课时,就有很多想法。音乐唱歌教学课究竟该怎么上?怎样上好?教学设计改了多次,变了多次。我一直在不断尝试中探究与反思。我就以《荡秋千》为例,把我想法归纳如下:

本课内容《荡秋千》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演唱歌曲。因为四年级涉及的音乐元素已很多,那么就决不应该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了。我们音乐老师就有必要遵照《纲要》精神,让学生从音乐的本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开始,通过音乐本体的积累,更理性的来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非常注重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与优化。主要体现为在节奏的练习中巩固了前后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拍法;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是以“字—乐句—乐段—歌曲”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用漂亮的音色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想一堂有效的音乐唱歌课应是学生在学了这首歌曲后能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正是我本堂课的XX终目标。

让学生在音乐唱歌课中“唱”起来,那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在学唱曲子时,要给学生创造一切“唱”的机会。在初次聆听时的轻轻哼唱,在对难点乐句时的反复吟唱,在对整首歌曲时的有感情演唱,让他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荡秋千》这堂课的歌曲教学环节中,我用“四唱”来解决唱的重难点,以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我让学生从圆滑线中得到启发,单独并重复演唱几个一字多音的字,如“呀”、“响”、“欢”,唱得圆润,唱得舒畅。从而引申到句子“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呀”,把休止符在这个地方的作用唱出来,把句子唱得轻盈活泼。继而到唱准句子“上下来回荡呀荡呀”的七度跨音,同时要唱出荡秋千的感觉来。接着从第一乐段的教师范唱入手,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处理第二乐段的演唱,达到能用漂亮的音色来有感情地演唱。以歌声为载体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情感。学生在完成了这三“唱”之后,对歌曲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XX后一“唱”——“完整的唱”时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音乐唱歌课不单单只是唱唱。在有了一定基础之上要把“唱”的教学空间拓展到“创”的空间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那就要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

《荡秋千》这堂课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各项教学目标都已达成,学生学习也颇有兴趣。但是我们的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可能十全十美,在课堂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以后教学中还需继续努力。

荡秋千教案 第15篇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荡秋千》。

2、复习已经学过的歌曲。

3、认识汉字“秋千”、“像”。

材料准备:

1、儿歌汉字卡:《荡秋千》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2、《字宝宝乐园》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活动内容:

(一)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两个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秋千?在哪里玩过?

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

常规要求:从后往前传,常规同发书。

(4)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

常规要求:出示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二)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

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

(三)游戏

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

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

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

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

(四)结束活动

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们出去和他们跳舞吧!(幼儿随老师小碎步飞出活动室)。

荡秋千教案 第16篇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2、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荡秋千教案 第17篇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荡秋千》。

2、复习已经学过的歌曲。

3、认识汉字“秋千”、“像”。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材料准备:

1、儿歌汉字卡:《荡秋千》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2、《字宝宝乐园》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活动内容:

1、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两个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秋千?在哪里玩过?

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

常规要求:从后往前传,常规同发书。

(4)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

常规要求:出示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二)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

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

(三)游戏

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

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

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

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

(四)结束活动

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们出去和他们跳舞吧!(幼儿随老师小碎步飞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图上小朋友们愉快的荡秋千的场景中展开,活动中,孩子们因为很向往去荡秋千,故对儿歌的学习很顺利,对字宝宝的认识也掌握得好。只是如果能在活动中有真的秋千让孩子们玩一玩就更好了。

荡秋千教案 第18篇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荡秋千》。

2、复习已经学过的歌曲。

3、 认识汉字“秋千”、“像”。

材料准备:

1、儿歌汉字卡:《荡秋千》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2、《字宝宝乐园》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活动内容:

1、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两个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秋千?在哪里玩过?

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

常规要求:从后往前传,常规同发书。

(4) 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

常规要求:出示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二) 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

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

(三) 游戏

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

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 )

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

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 (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 。

(四) 结束活动

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们出去和他们跳舞吧!(幼儿随老师小碎步飞出活动室)。

荡秋千教案 第19篇

活动目标:

1.能画出人物在荡秋千时的基本动态特征。

2.尝试合理安排、布置画面,处理主要形象与次要形象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荡秋千的愉快经验,并观察人们在荡秋千时的动作、神态。

2.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幼儿用书:《我在荡秋千》。

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回忆并讲述荡秋千时的情景,观察幼儿用书《我在荡秋千》中的画面。

教师:你荡过秋千吗?秋千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荡的?荡秋千时心情怎样?从哪里表现出来的?正在荡秋千的小朋友的头发和衣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秋千越荡越高,小朋友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

2.师幼共同讨论画面的构图方法,合理安排画面。

(1)这幅画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荡秋千的人画在纸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秋千朝前飞还是朝后飞?怎样画才能表现出荡秋千时的动感?

(2)教师:在一旁观看的小朋友是怎样的表情和动作?可以怎样画?画在哪里?

(3)教师可以边提问边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纸上画出大概图形,和幼儿一起讨论人物位置的摆放和空间感是否合适。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强调重点:表现荡秋千的人的表情和衣服的状态。

(2)注意难点:合理安排画面,出来荡秋千的人和在一旁观看的人的主次关系。

4.展示幼儿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重点欣赏能表现出人物情绪变化的作品。

荡秋千教案 第20篇

活动目标:

1、知道荡秋千的注意事项,从中积累安全生活经验。

2、能正确判断多种行为,逐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电视机,电脑,视频《荡秋千要小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出示秋千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平时喜欢荡秋千吗?你们知道在荡秋千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二、观看视频,交流讨论

1、播放视频

2、提问:

1)为什么智慧树是森林里最受欢迎的树?

2)为什么小老虎会摔在地上?

3)皮皮猴为什么和小老虎一样摔了下来?

4)大象老师对小动物们说了什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师幼小结:

1)荡秋千时应坐在秋千中荡,而不是站着或跪着。

2)双手要紧紧抓住秋千绳索,不可张开手。

3)一次只能一个人玩,不能合着玩。

4)不要在秋千周围玩耍,更不要下来后在原地说笑打闹,以免被秋千碰倒。

5)秋千不能荡的太高。荡完后,等秋千完全停下来再下来。

三、出示各种荡秋千姿势,让幼儿判断对错。

四、学念儿歌《荡秋千》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到了很多荡秋千的知识,下次荡秋千时一定要记住哦。

荡秋千教案 第21篇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2、能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创编诗歌,体验创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册,小字卡。

2、老师准备

大图书,录音带。大字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一猜:老师做荡秋千的动作,请幼儿猜一猜这是在干什么。

2、老师播放音乐,幼儿有序取书,围坐在老师身边。

3、老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一遍。

二、阅读理解

1、幼儿自主阅读。

幼儿翻阅图书,与同伴轻声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个别指导。

2、大图书阅读。

a、幼儿用自己的理解说出诗歌内容,诗歌中小姑娘荡秋千摘下什么云?当成什么了?

b、认读大字卡“摘”,“裙子”和“披肩”。

c、说说自己还看见过什么样的云?可以用来做什么?

d、天上除了云,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来打扮自己和朋友?

3、学习诗歌。幼儿跟老师念。

幼儿念诗歌,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播放录音,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三、仿编诗歌。

1、幼儿分小组创编诗歌。

老师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大胆想像,创编诗歌。

如:小姑娘,荡秋千,一荡荡到小溪边。摘片小草当帽子,摘根花藤当项链,摘滴水珠做什么?做成珍珠美上天。

2、请幼儿将本组创编的诗歌与其他组的小伙伴分享。

3、每组幼儿轮流朗诵创编的诗歌。

四、结束活动。

老师音乐,幼儿有序放书,整理物品。

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2、家庭延伸。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荡秋千教案(热门21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荡秋千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