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评语寄语 > 详情页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集锦10篇)

作者:edditor12022-12-24 09:21:48246

一个优秀的教师,经常需要为教学设计做准备,这是一种规划和决策的活动,以达到教学目的。华南创作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多篇合集,欢迎复制下载!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1篇

〖活动目标〗

1、了解胃是人身体的一个重要消化器官。

2、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好肠胃。

3、树立合理膳食的意识。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每个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倍受重视,各种食物应有尽有,学生们从来不为吃发愁。学生们被动接受饮食分配,或只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造成有的学生暴饮暴食,有的学生对吃饭毫无兴致,据说现在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甚至小学生也有得胃病的。因此,教育学生保护肠胃、爱护自己的身体尤为重要。

我校是一所较大的学校,每天有很多学生在校吃午饭。作为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师,在照顾学生吃午饭的时候,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挑食现象。我经常看见有的学生不好好吃饭,挑挑拣拣。他们把饭盒拿到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不喜欢吃的菜扔到一边,结果盒内就没剩什么菜了,甚至有的学生只吃白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经常跟他们讲道理,有时还逼着他们吃。虽然我尽到了责任,但收效甚微。于是我想,我何不从营养配餐入手,让学生们当一回营养配餐师呢?给自己订一份营养午餐,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明白道理。

(二)物质资料准备

1、观察、了解学生在校用餐情况。

2、纸、画笔。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开课时,我故作神秘地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学校食堂管理员正在征订营养食谱,你们愿意当一回小小营养师,为食堂订一份营养午餐的食谱吗?”“愿意。” “那么,今天我们就开个小小食谱征订会。”学生们听说要开征订会,并且可以当营养师,为学校制订食谱,都高兴极了。

(一)片断一

学生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搜肠刮肚地将自己平时喜欢吃的菜名想出来、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这个说喜欢吃榨菜炒肉丝,那个说喜欢吃薯条,喜欢吃羊肉串

咦,第二组的潘雅婷同学怎么撅着小嘴不高兴啊?我走到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轻声问她:“你喜欢吃什么菜呀?”

没等她回答,学生们就抢着说:“她喜欢吃红烧肉,她就知道吃肉。”

“你看她长得多胖,还吃肉。”

“是啊,她太胖了。”

“哈哈”

全组的学生都笑了,笑声引起全班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说她平时总是把蔬菜挑出来,肉吃多了才这么胖

潘雅婷的确很胖,圆圆的脸,眯眯的眼睛。这会儿被同学们一嘲笑,眼睛更小了,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冯天翼也很胖,他也爱吃肉。”

“胖怎么啦,胖才有力气。”冯天翼挥起拳头,做出要打人的样子。

我想糟了,征订会成了“斗争会”。我立即平息“战争”,不能让他们走入吃肥肉就长胖的误区。要让他们知道各种菜的营养价值以及订营养餐的标准。我扭转话题:

“你们看我胖不胖?”

“不胖。”

“告诉你们,我经常吃红烧肉。”

一双双小眼睛睁得大大的,感到很惊讶。我说:“究竟肥肉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你们知道吗?”

不喜欢吃肥肉的学生谈肉色变,喜欢吃肥肉的学生振振有词:“肥肉可以增加脂肪,吃了会长胖。”

“吃多了才会长胖。”

“比较瘦的人要多吃肥肉。”

“肥肉很油腻,不好吃。”

“红烧肉不油腻,好吃。”

“吃肥肉可以增加热量,使我们的身体不怕冷。”

“吃肥肉长胖了跑不动。”

“少吃点,多锻炼就不会长胖。”

“胖有力气,冯天翼的力气多大呀。”

经过激烈的讨论,刚才嘲笑潘雅婷吃肥肉的小朋友恍然大悟,一致认为:肥肉对人体还是有好处的,可以增加脂肪,产生热量,增加体力,但是要适量地吃。潘雅婷和冯天翼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表情,他们也表示要少吃点肥肉,多锻炼身体。

接着,我让他们谈谈自己知道的菜的营养价值,学生们知道的可多了,什么蘑菇防癌呀,鱼含蛋白质呀,猪肉肝含铁呀,白菜含维生素啊等等。最后我说:“这么多有营养的菜,每餐怎么分配呢?我们能不能找出标准?有了标准,我们就容易制订食谱了。”

(二)片断二

张尊自豪地说:“我知道,每天都要吃蔬菜。”

付思泽也大声地说:“每天还要吃鱼呢!”

李捷说:“妈妈要我每天吃鸡蛋。”

陈诗婕补充道:“每天还要有汤,什么骨头汤、鱼头汤、紫菜汤”

我问:“这么多的菜,每天都能吃到吗?”

周正达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妈妈说过,什么菜都有营养,每天既要吃含蛋白质的菜,又要吃含维生素的菜,不管什么菜,都不能吃得太多,也不能吃得太少,所以,一周之内,每天的菜要不同,这样既可以换口味,又能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周正达同学说得真好呀!我们订营养餐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要营养搭配合理,有荤有素,有干有稀。”我一边赞叹一边向他翘起了大拇指,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学生们明白了订营养餐的标准后,他们跃跃欲试。

(三)片断三

李洋得意地说:“我每天都吃鱼,订一份鱼吧,糖醋鱼。”

张小雨噘着小嘴说:“鱼有刺,我最不爱吃鱼了。”

马宁马上批评:“吃了鱼聪明,不喜欢吃也要吃”,张小雨只好赞成。

李俊在纸上画了棵白菜,举在组长面前说:“白菜有维生素,也要订上。”

“还有胡萝卜,”王佳鑫插嘴道:“奶奶说胡萝卜有胡萝卜素,营养高。”

陈曦抠着小手低声语:“哼,我最讨厌吃胡萝卜。”可他的嘀咕声没人理会,看来他只好听从大家的了。

吴子昂举着小手说:“别忘了,还要加个汤,最好是猪肝汤。”

我站在一旁十分高兴,多好的自我教育啊!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八个小组的营养午餐食谱订好了,还真像模像样,有的用表格形式,有的用图画形式;午餐内容有主食,有副食;有蛋白质,有维生素,营养合理。我让小组代表读食谱时,还有学生在底下咂咂嘴,低声说:“这个酱烧排骨是我订的,最好吃了”。学生们一边念,一边品,教室里仿佛散发出菜香味,就像正在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我看着学生们的食谱,称赞道:“你们的食谱订得很好,谢谢你们帮了食堂管理员的忙,也为全校同学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代表全校学生感谢你们!”听了我的话,学生们激动得又一次鼓起掌来

〖教学反思〗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这节课中,我将“保护肠胃”这个关于健康的话题融入到“食谱征订会”这一活动中,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平时的观察,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天天要吃的饭菜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自己讨论、自己归纳总结,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激起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热情。

刚开始,学生们极其兴奋地谈自己喜欢吃的菜,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当发现学生们走入吃肥肉就长胖的误区以后,我引导他们在讨论中发现肥肉还是有好处的,要一分为二地对待。然后,让学生们搜寻生活中的经验,在交流中了解各种菜的营养价值及对人体的好处,归纳总结出制订营养餐的标准。最后,制定出营养食谱。学生们在民主活跃的氛围中互相激发,互相表现,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从而学会交流,学会生活,学会保护肠胃。

这一次的营养配餐,虽然学生们配得不是很全面,很合理,但是互相讨论的过程的确让他们进行了一次自我教育,使他们从一个侧面意识到了我们吃的东西与肠胃的健康、与身体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吃好了、吃得全面了,健康才会有保障。在以后午饭值班时,时常有学生天真地问我:“老师,今天的菜是不是我们定的呀?”当我说“是”的时候,他们立即做出很好吃的样子,津津有味地吃着。我观察到学生们吃饭时说废话的少了,品菜的多了,平时最不受欢迎的猪肝也被他们当作了点心,一片一片地扔进了小嘴巴,一边嚼还一边说:“猪肝真好吃!”潘雅婷同学的盒盖上再也看不见被她挑出来的蔬菜了

这节课的结束,也就是学生生活的开始,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约束与发展功能),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熟练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为什么玩不下去了

1、他们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两种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3、小结: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二、规则的发现

1、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则,你知道吗?下面四张图,请四人小组给他们制定规则。

2、交流:

(1)看完的图书要摆放整齐

(2)不能在树木上乱刻字

(3)不能往河道里乱扔东西

(4)乘车要排队

3、认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在书上打“星”

三、学校中的规则

1、谈谈你所知道的学校中的规则?

2、看图说说规则:

(1)升旗时---(立正,敬礼)

(2)考试时---(集中注意力做题目)

四、小小辩论赛

1、辩论:规则给人带来麻烦还是方便?

2、写出自己的观点,再交流

3、结论:规则可能会给某些人带来麻烦,但肯定会给大家带来方便。

五、为我们班级制定“宪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

2、为我们班制定“宪法,小组里交流讨论,确定最重要的两条贡献给全班。

3、汇总内容,最后确定我们班的新规则,每人都要签字确认,保证遵守哦。

6、平安回家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放学啦》。本主题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知道放学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遇到危险时,如何从容应对。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教材并没有涉及。综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主题:第一课时旨在使学生了解知道放学后自己该怎么做;第二课时旨在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我保护何应对。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大多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多人保护性圈养,大人的过度保护造成不少孩子缺少与人交流、处世的方法,更不知道如何注意自身的安全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初上小学的孩子,心理上还不能够正确地解决表现中的问题,更在纯真的年龄特征上来说容易迷糊、亲信他人,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设计思路

《下课了放学啦》作为第二单元“快乐的一天”中的一课,渗透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是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的琐事,而琐事中往往更塑造着儿童的品性和人格。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尽量避免说教,而是应用了一系列切合生活实际的方法,观看录相、小品表演、访问讨论、辩论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发现、去总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养成良好的课后活动习惯。

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生成活动主题。在“小记者采访团”的活动中,老师捕捉信息,整合归类,及时做出判断,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有意义、有创意的活动。“明明放学后”的录相是一部分孩子的真实写照,通过“实话实说”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掌握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技能和方法。“有益活动大搜索”需要教师课前摸清儿童的喜好,在活动中及时指导,成为连接家庭与社会、学校的桥梁。“课余活动作品展示”提供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收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积极意识。

能力 通过活动的参与,学会与人相处并懂得保护自己的方法。

知识 认识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知道放学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

教学难点

遇到突发事情,能够想办法,从容地应付。

教学准备

1、学生在家活动的照片、录相。

2、拍摄录相小品《明明放学后》,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搜集自己和同学放学在家的各类活动,每人准备自己展示的作品。

4、辩论双方两色小旗,填写活动项目的卡片和篮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1页内容,话题为“按时回家”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2页内容,话题为“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小小讨论会

1、小朋友,结束了一天的学习,要放学啦!(揭示课题: 放学啦)

谈话导入:放学了,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呢?

2、游戏:我来选。

(1)在讲台上摆放一些物品,如铅笔盒、书(写了自己名字的书和写了别人名字的书)、玩具、毛巾、削笔刀、作业本等。

(2)学生上台选择并说明选择的原因,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交流:放学了,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

4、教师小结:放学回家时要带全自己回家学习时需要的东西,如橡皮、彩色笔等。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过程。课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行为,通过课上的交流、分析、操练,使学生懂得怎样文明有效地课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二小记者采访团

1、师:老师在放学后去几个小朋友家进行了采访,让我们看看他们放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2、多媒体演示:一位小朋友边走边看小地摊;一位小朋友到小朋友家玩,妈妈正在着急地找孩子。

3、 你们想不想采访一下身边的同学,问问他们怎么想的?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小记者,组成小记者采访团。

课前老师把设计好的调查表发给学生,学生填写好,供上课交流。

5、 小记者提问,采访主题:平时放学后,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6、 学生汇报交流。

7、教师小结: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不做危险的活动,不在外面逗留。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共鸣。学生通过“小记者采访团”的活动,提供学生交流的机会,感受到课余活动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三守时小能手评比

1、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我通过和大家的学习刚刚编好一首儿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儿歌内容是这样的:

铃声响,别着急,书本和笔要清理;

小书包,本领大,装下学习好伙伴;

离开前,要检查,好的习惯要坚持;

不嬉戏,不停留,安全回家最重要。

2、老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儿歌,同桌互相读儿歌,再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儿歌教学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儿歌,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3、师:发布评比按时回家明星的信息。希望每位同学每天都能做到按时回家,争取人人都是守时小能手。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开放性,教学时空应把课上、课下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后的评比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第二课时

活动一班级调查“回家的路上”

1、 班级调查:放学后,那些同学是独自回家的,哪些同学和伙伴一起回家,哪些同学是由家长接回家的。

2、 你们回家路上都会做什么呢?

3、 观察课本开展讨论: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设计意图:调查活动目的是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游戏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在课间活动时守秩序,才会玩得开心。)

活动二情景再现齐思考

1、听故事(或看录像):。

2、亮出你的金点子,说说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3、小测试“当我遇到陌生人”:老师扮演陌生人,对学生进行测试。当遇到陌生人来接或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话时,学生是怎样应付的?

4、过渡语: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应及时求救。除了可向路人求救,还可以给自己的家人打电话。

5、填写“我的电话本”,记下家人的电话号码。

6、教师小结: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不能跟陌生人走,也不能随便和陌生人搭话。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观看录相,讨论做法对不对,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懂得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明明,对照自己,像照镜子一样,看看自己平时的做法,实话实说,把学到的化做实际行动。)

活动三“小小讨论会”聪明办法要牢记

1、还有那些情况下,碰到陌生人要注意?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2、“有益办法大搜索”

学生分小组把大家意见写下来,分类贴到篮筐里。

比如: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没有大人在的时候不与陌生人交流,不要陌生人的吃的和礼物,注意跟紧爸爸妈妈和老师,做不掉队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汇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学生乐于参加有益的活动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观察他人的发言,学会欣赏他人。)

3、小结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不是来“教”教材。我们的教学应该更贴近生活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来思考如何成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如何更好地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从而更好地帮助儿童通过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举一个同学间发生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事例。

师述:同学之间免不了要发生一些矛盾,那么该如何处理是最恰当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同学之间》共同讨论一下;我们该怎么做?

二、美好回忆。

1、师述:升入三年级了,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请你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

2、学生先讨论,再指名讲。(对存在偏差的帮助、关心,如帮人打架、做作业、抄袭等要正确引导。)

三、设身处地。

1、师述:在与同学相处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想?请看下面的两个事例。

2、指名读第一个王楠楠的事例。

你能想象到楠楠当时的心情吗?你帮助过人吗?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

(帮助体验互相帮助和分享的快乐)

3、指名读第二个朱灵的事例。

你知道尹瑜是怎样说服她的小组同学的吗?你能体会到朱灵当时的感受吗?

(帮助学生懂得不能因为别人的有某方面的缺点就排斥他人。)

4、指名读第三个乔典事例。

你被人冤枉过吗?当时的心情如何?你能为乔典出出主意,帮他解除烦恼吗?

(帮助学生体会被人冤枉的感受,理解同学间要互相信任。)

5、指名读第四个王辉的事例。

如果你是王辉,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帮助学生体会到与他人相处中要理解与尊重他人。)

6、指名读第五个周青的事例。

你能体会周青的感受吗?

(帮助学生懂得不能起侮辱性绰号)

7、如果你们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

写一写再说一说:不会劝阻的原因。

劝阻的原因。

8、你们班上也发生过这类事吗?

四、送他一缕阳光。

假如你的同学有这样一些内心的阴影,你能不能做个“阳光使者”,送给他一缕阳光,帮他驱散心中的阴影,打开心扉?

1、分别指名朗读和讨论三个事例。

(1)告诉学生不能嫉妒,要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2)告诉学生同学间交往要尊重有各种困难的同学。

(3)帮助学生懂得要帮助和尊重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2、举班上的一些事例来讨论。

五、黄金法则。

师述:人与人相处有一条黄金法则,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呢?

1、读书,了解意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2、填一填,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说明。

你想要别人关心你,别人也想要你他。

你想要别人尊重你,别人也想要你他。

3、相反,如果你对别人不好的话,那你也就很难让别人对你好。

听故事《蜗牛和蝴蝶》

六、总结。

读读名言结束课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知道班级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了解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3、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班级处处有规则。

2、了解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

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人。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搜集遵守规则的事例,可采用照片或录像等多种形式展示。

2、《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

(二)学生准备:

1、调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2、搜集身边守规则和不守规则的事例。

教学设计:

一、了解班级处处有规则

1、教师谈话引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生活在社会的大家庭里,应处处遵守规则。

2、学生看图,并说一说图上讲了哪些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

3、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学生讨论。

4、教师:日常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意遵守规则,给别人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不便。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反光镜”,谈一谈感受。

5、教师:你曾经看见过哪些不文明的现象?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不守规则的事例。

6、教师鼓励学生用这面“反光镜”对照自己,看一看是否也曾有过不守规则的行为。对于勇于承认错误的学生,教师应予以表扬。

二、讨论我们应遵守哪些规则

1、教师: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班级交流。

2、教师:你还知道哪些规则?全班可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进行讨论。

三、制订班级公约

1、分组讨论:分析班级现状,找出不足之处。

2、针对问题,小组制订相关规则——《班级公约》。

3、全班讨论《班级公约》,民主表决。

4、小结:这份规则是大家一起制订的,所以大家共同来遵守。

四、课后延伸

执行《班级公约》,对学生的执行情况及时检查,相互督促,定期评议。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教学准备:

常见的交通布置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认识交通标志吗?你都看到哪些交通标志?

二、认识交通标志

1、连一连。

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请将标志图与其所表达的意思连起来。

2、画一画。

你在回家的路上见到哪些交通标志?将他们画出来,先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三、我是小交警

让学生戴上“轿车”、“自行车”、“卡车”等头饰,三位学生分别举红、黄、绿牌,代表红灯、黄灯、绿灯,两位同学手拿红、绿牌代表行人过街灯,一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请大家听我指挥。”

四、怎样过马路

1、在农村公路上没有交通标志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走?

(岔道口,左看看,右瞧瞧。)

2、在有交通标志的地方,你是怎样过马路的?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3、你闯过红灯吗?你知道这很危险吗?

4、你能收集一些交通安全用语吗?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交通安全用语。

(如: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五、小资料

违反交通法规会产生什么后果?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事例。

六、讨论会

1、不注意安全,受害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吗?我们一起开个讨论会吧!

七、大家一起玩

还记得我们一年级时曾经玩过的那盘棋吗?让我们补充一些内容,再玩一次吧!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小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反思: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一课,旨在让学生在介绍家乡,讲述故事,唱家乡的歌、剧,跳家乡的舞蹈,赞美家乡的过程中,达到知家乡、爱家乡的目的。本课注重学生查找资料这一过程,并在课前教给同学查找资料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的去查、去学习。这样让学生在查找中更深入的了解了自己的家乡,那么,爱家乡的感情也就油然而生,达到了本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另外,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养成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的行为习惯。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过程和方法:学习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在老师的帮助下,汇总、表达获得的信息;乐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果与快乐。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生长、生活的地方是熟悉的,是感到亲切的,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兴趣。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但是对“家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具体印象,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美的感受不深,更缺乏对家乡人文景观(家乡美丽动人的传说、家乡的舞蹈、家乡的戏剧、家乡的名人故事等)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家乡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作为农村孩子,平时更多地游戏于山水之间、村湾周围,社会交往活动较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由于大家大都是同一村落的学生,家乡的山和水都是一样,要学生谈对家乡喜爱的地方以及对家乡的感受,很难有深度地引发对生活的地方的热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家乡”含义的理解是不充分的,对“家乡”的关注也是不够的,无意识的,尽管他们的生活与“家乡”的人和事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缺少对家乡情感的体验。

因此,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要解决好本课教学重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模拟导游、读读诗歌、画画美景、讲讲故事、唱唱歌、跳跳舞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景,了解家乡的故事,体验家乡愉快的生活,从而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说说我的家乡

1、创设情境、歌曲导入:[播放动画:韩红的歌曲《家乡》]

(1)提问: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2)提问:这首歌饱含着对自己家乡的感情。那么,你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

(3)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2、提问:你的家乡景色怎么样,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呢?

(1)[播放视频:家乡的风光]

(2)提问:谁愿意把你家乡美丽的风景介绍给大家?

引导学生交流介绍自己家乡的美。

(3)提问:除了家乡的美景让人喜爱,你的家乡还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从家乡的物产、自己在家乡的快乐生活、家乡人的亲切和热情方面交流。

(4)提问:听到大家对家乡的介绍,想到自己家乡的美景,如果让你对家乡说一句赞美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我爱我的家乡)

3、模拟表演:我带客人游家乡

带领小客人参观家乡。请学生说出家乡的地名,介绍自己对家乡最感兴趣的地方。

4、活动:猜猜看

请一名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说出这里的特点,请其他同学猜一猜是哪里。

5、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让我们感到无比亲切,我们爱家乡的山和水!

板书:我爱家乡山和水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出话题后,借助范例,引导学生从家乡的自然景色、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家乡的人们休闲时时常做的事情等方面思考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感受家乡的美。】

活动二:赞美我的家乡

1、提问: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要是让

你来赞美你的家乡,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2、学生分组选择恰当的方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1)学生可以根据课前观察自己居住地周边的环境,在课堂上把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画下来,并与大家一起交流。

(2)学生可以听一听赞美家乡的歌曲,可以学着唱一唱。

(3)教师出示小诗:学生可以进行诗歌填写,并有感情地读出来,进一步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播放课件:儿歌]

3、集体交流:请学生将小组对家乡的赞美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式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通过多种方式,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不同方式赞美家乡的活动,抒发爱家乡的情感。】

4、总结: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的山美、水美……家乡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

(板书: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画家乡、读儿歌的活动,进一步提升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我爱我的家乡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第2课时

活动一:家乡的故事

1、故事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2、[播放课件: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故事”包括“白色藏房的传说”“傣家竹楼的传说”“刺绣的来历”“泰山的传说”四个动画和“乐山大佛”“二王庙”两个视频。)

(1)讨论:这些故事讲的都是哪些地方的事情呢?

(2)提问:通过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当地的什么传说?

(3)讨论: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你们知道有哪些传说故事吗?

(4)教师讲述故事:自己家乡的传说故事。

(5)小结: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不同的传说故事,每个同学的家乡都会有动听的传说,这些本地区人们喜欢的动人的传说故事就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文化。

【设计意图:了解家乡的动人的传说故事,感知家乡的文化。】

活动二:家乡的歌

1、过渡:除了传说故事,你们还知道自己的家乡有什么特色戏曲吗?

2、[播放视频:家乡的戏曲家乡的歌]

3、讨论:每个地方的戏曲都一样吗?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4、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家乡因为地域不一样,风土人情不一样,流传的戏曲也不一样,都带有不同地区的特色,是我们自己家乡所特有的。

5、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还知道哪些家乡的舞蹈?给大家唱一唱,演一演吧!

6、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我爱家乡山和水)

【设计意图:从本地区特有的故事、戏曲及舞蹈等感知家乡的文化。】

板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目标:

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画我的“家庭树”

1、说说你的家里有哪些成员?

2、请将家人的称呼写在树的恰当位置上。想一想:树是先从根长起的,我们家先有谁呢?

3、学生填写,师巡视

4、指名交流

5、读读“家庭小词典”

二、家庭成员简况

1、调查一下家庭成员的简况

2、向班中的同学介绍

3、交流你和家人之间发生的趣事

三、抢答比赛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2、加赛题: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3、画画家庭关系图

(1)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填写下面的示意图

(2)上面出现的家人中,哪些是长辈?哪些是同辈?

四、尊敬长辈的礼节

1、读古训,让学生演一演

2、背一背

3、正是因为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才有了爸爸妈妈。也正是因为他们辛辛苦苦把爸爸妈妈抚养成人,你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都是长辈,值得你去尊敬。你知道哪些尊敬长辈的礼节?你做得怎么样?

四、美文欣赏

让学生阅读美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地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其中包括学习的方法、态度、习惯等等;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和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某班级的班级黑板报的小记者们发现班上有不少同学在某一方面学得特别好,准备在近期的黑板报上办一个“学得好”的专栏。为此,他们采访了一些同学了解一下他们学得好的原因。

二、小采访。

1、看图,了解小记者们采访到的内容。

2、如果小记者采访到你,你会给他们介绍些什么呢?希望你能说得具体些。(同桌讨论)

3、如果你是小记者,你会采访班上的哪位同学呢?(同桌讨论)

4、指名做小记者,随意采访同学。(多名分别采访多位)

三、做学习的小主人。

1、班级黑板报的小记者们在采访中发现,学得好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做学习的小主人。你知道怎样做学习的小主人吗?

2、看图了解:定学习目标

定学习计划

做功课时管住自己

独立思考

3、你觉得还有什么呢?

四、学会提问题。

1、那么,怎样才叫学得好呢?来看看下面两位同学的争论:

(1)没考第一,就是不如考第一的人学得好。(2)虽然没考第一,但他和考第一的同学一样好。

你赞同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在班级里讨论一下。

2、班级黑板报的小记者们在继续的采访中还听到了下面的不同看法。

指名读读三种看法。

3、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先写一写,在说一说)

4、那么怎样才能提出好问题呢?

(1)读读书上的四种方法。

(2)你觉得还有吗?

5、听小故事,说说你受到的启发。(提出问题比知道问题的答案更重要)

6、小记者们在采访中还发现,班上有一些同学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向他人请教,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闹出些笑话。(看图上的一个笑话)

7、你知道有的同学不愿意求助的原因是什么吗?(补充书上写的话)

8、小记者们一致认为,这些同学不依赖他人的`学习习惯是好的,但总觉得他们似乎还缺少点什么。你有什么建议吗?

五、一分钟有多长

1、班级黑板报的小记者们在采访中还发现,学得好的同学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抓紧每一分钟时间去做功课,做完功课后痛痛快快地玩。

2、刘沂的经验是一分钟可以做许多事,浪费一分钟就可能耽误好多事。他的经验可信吗?

3、小试验:(1)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2)一分钟能写多少字。

(3)一分钟能做几道数学题。

4、说说你的感受。

5、讨论:你是怎样抓紧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呢?

6、听故事:《德国人走在钟表上》

六、大家一起来总结。

1、通过采访,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2、学得好的同学有什么共同之处?(填写表格)

3、你自己的独特经验是什么呢?(填写表格)

4、将你自己喜欢的有关学习的名言写出来。

教师提供名言供学生参考。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集锦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