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导游词 > 详情页

云台山导游词

作者:2022-04-24 10:08:510

云台山导游词1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青庙和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最鼎盛时期为唐代,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现存寺院共47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五台山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2021五台山导游词1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垄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2021五台山导游词2

五台山因有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而得名。五座台顶巍峨高峻,各有各的特点,但都如诗如画,风光秀丽。境内山环水绕,雨量充沛,植被良好,气候凉爽,从古迄今一直为;理想的游览与避暑圣地。

五台山佛教起源于东汉,为中国佛教发祥地之一。北齐、盛唐、清代为五台山佛教史上的三个鼎盛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佛国圣地又迎来了它的第四个辉煌时代。

根据最新统计,五台山现有寺院124座,较为完好地保留着唐、宋、元、明、清等八个朝代的寺庙建筑及各种佛像、佛塔、壁画等珍贵文物,酷似一座蕴籍精深、浩瀚博大的自然生态园暨佛教文化艺术博物馆。

五台山融会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民间宗教、儒教、道教和三晋文化的精华,遂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中国四大灵境之一,中国佛教的缩影,中国佛教建筑艺术宝库,中国宝塔艺术展览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博物馆,中国佛教艺术奇葩,世界佛教的文殊信仰中心,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等荣誉,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可谓此处独有,它山莫比。

五台山目前拥有九项桂冠: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我国对外推出的35张旅游王牌之一;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目前,正在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2021五台山导游词3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今天大家早点回去休息,回去的时候注意安全,我们明天继续我们的旅行!

2021五台山导游词4

游客们大家好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誉中外,有此殊荣,一是,这里是我国最早建寺的地区之一,而且从古至今,这里的寺僧在规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记载,这里是佛教四大菩萨之首文殊菩萨的道场;三是,历朝历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别关注这里,这里是我国唯一的青庙和黄庙共生荣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五百里道长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放南山,雪霁北巅。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罄清澈,香烟缭绕,胜幡翩跹。”写出了五台山的悠久历史和奇异风光。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显通寺,在五台山寺院当中,显通寺的规模最大,历史最古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是五台山佛教界最为尊崇的领袖寺庙。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钟楼,这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长鸣钟,重达9999.5斤。

显通寺没有天王殿,只有两通石碑,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龙虎二碑,此二碑寓意为龙虎把门,不劳驾四大天王。

显通寺,占地120亩,殿堂楼舍400多间,正院内中轴线排列七座大殿,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观音殿,殿内供奉着三尊菩萨.中间为观音菩萨,两边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所以又叫”三大士殿”.由于两侧摆满了经书,故也称藏经殿.

观音殿外边一左一右两座碑亭.里面各有一碑,一通有字,刻着<<御制显通寺碑文>>,一通无字,无字碑.这通无字碑是康熙皇帝立下的,似乎在赞美显通寺的雄伟,壮丽和佛教的博大精深,难以用文字表达.

参观完了观音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文殊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庙中大都建有文殊殿,而这座文殊殿却加了个”大”字,这个大字有四层含义:显通寺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是五台山寺院中建筑面积最大之一,是五台山保存最完整之一,是供奉文殊菩萨最多的文殊殿,由于在这里可以同时拜到五方文殊,当地人称其为方便朝台.

好,现在我们去全寺的中心,显通寺的重要建筑,大雄宝殿,它是五台山殿宇之最,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占地一亩二分,里面供奉横三世佛.中间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大雄宝殿即释迦牟尼的尊称,寓意像大勇士一样,英勇无畏,无畏一切,殿堂采用108根木柱支撑整个大殿,进到大殿感到十分宽敞,此殿,是五台山最大的大雄宝殿,也是寺里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

这是显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结构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白色全砖建筑是无梁〔量〕殿,由于它全部用砖垒砌而成.没有用梁柱,所以叫无梁殿,又因为它代表的是佛法的无量,所以我们称之为无量殿,从外观看,似欧洲建筑,并且涂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在这里象征佛教的无限光明。整个大殿从外看是7间,实际为3间,外观2层,内为1层。殿内中间供奉佛祖的抱身像卢舍纳佛,体现修成正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

2021五台山导游词5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宗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

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处。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内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台外的寺庙比较分散,其中以南禅寺、佛光寺最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关于他的来历,说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爱之心,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弟子,帮助佛化导芸芸众生。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文殊的坐骑为一青狮,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文殊菩萨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为众菩萨之首,后因对观音信仰流传,逐渐被取而代之。


云台山导游词2


福建云水谣导游词范例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国家5A级景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福建云水谣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福建云水谣导游词1

各位团友:

大家好!现在看到的土楼就是和贵楼了,座落在云水谣古镇景区内。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20__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楼高5层,前楼高17.08米,后楼高17.95米,面宽36.6米,进深28.6米,每层28间,占地1547平方米,建筑面积3574平方米。底层夯土墙厚1.4米,往上逐层收缩0.1米,墙体高厚比例达到13:1,是夯土建筑的极限了!是土楼王国最高大的方形土楼了!

过去,这里是一片沼泽地——在沼泽地上建高楼!在将近320__年前的技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天下名楼众多,此楼看来也有其神奇之处喔!待会到里面好好瞧瞧!

(大门)和贵楼名,顾名思义为古训“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看门扇有藏头联:

和亲既康禄,

贵子共贤孙。

中国古代哲学——富是一般追求!富后还要求“贵和贤”,这些都要建立在——“和”的基础上,只有在和的环境与人际关系下,才可能——健康、富裕、高贵、贤达!

所以,我们通过这副对联可以看出————和贵楼的博大与深奥!

(进入门厅)和贵楼大门的两扇门板是用可耐火的“咬冬木”制成,厚达10多厘米。在门厅正上方,设有三个灌水道。若遇盗匪用火攻门,可灌水灭火。整幢楼的底层不开窗,二层只开一条不足20厘米的通风口,三层至五层窗洞也是内大外小,防御功能极强。

(来到楼内天井)我们迎面看到一块“进士”牌匾。这是清朝道光进士、工部屯田司主事简逢泰的名份,工部屯田司主管天下农垦。简逢泰就是这幢楼主的简次屏的孙子,自幼聪明好学,12岁考中秀才。据说当年赶考因路途遥远,小逢泰骑在父亲的肩上走进考堂门口。主考官在门口观察考生——看他身穿红色长衫,头发又结了个辫子,便嘲讽地说:“福建来了只红鬃马”。

小逢泰看到主考官脚上穿着黑色的官靴,听说主考官是山东人,于是脱口回道:“山东出了个黑脚驴。”

主考官暗想:“好厉害!”接着问:“是你考还是你父亲考啊?你读了多少年书?”

小逢泰说:“我考可以吗?不多不少读了20__年。”

主考官看他还是个小毛孩,问:“你今年几岁啦?”

小逢泰回答:“12岁。”

主考官问:“那你一生下来就读书了?”

小逢泰说:“7岁才读书。”

主考官说:那你在娘胎就读书啦!

小逢泰说:“我日读6年,夜读6年,如此不正好20__年!”

主考官一听,其言在理,思索他骑着父亲而来,担心有残疾,于是说:“你下来向前走三步。”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走三步。主考官又说:“你后退三步。”小逢泰这时却屹立不动。

主考官问他为何不退,小逢泰回答:“大丈夫有进无退!”主考官拍案,说道:“聪敏好口才!”当场授以秀才。

几年后,简逢泰赴京考得进士,后官至两广分巡道。

对联“贵子共贤孙”果然应验!

(走进楼内院)这是一座“三间一堂式”学堂,供楼内和族里小孩读书用。大家看,左边墙上悬挂着的是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牌匾;右边悬挂着的是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由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林赠送、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牌匾。简羡强是什么人呢?他就是长教简氏的第19代孙,早年生活艰苦,20岁跟人一起到缅甸谋生,勤劳发家致富,后担任缅甸救济总会负责人、海外侨务委员会副主席。他还发动海外侨胞支持祖国抗日,在家乡兴办崇文学校,荣获国民政府勋章。1939年,南靖有名的匪首张河山带人进了和贵楼,扬言要把楼烧掉。后来,见到林森颁发的牌匾,知道惹不起,落荒而逃。是这块匾保住了和贵楼。

(走到天井,体验“沼泽浮城”)南靖土楼,很多楼都各有各的特点?比如说,裕昌楼就叫“东歪西斜”,怀远楼就叫“书香弥漫”。我们今天参观的和贵楼,则叫“沼泽浮楼”。

大家在这天井里,不妨试一试,用力跳一跳,似乎整个地面在晃动。谁有兴趣可以跳一下。如果用一根长长的铁线,可随意从天井的卵石缝向地里穿插3-4米深(示范),可见地质之柔软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块方圆3000平方米的地是沼泽地,在建房选址时,选基是大事。据说,长教简氏第13世简次屏是个读书人,看到这个地形像肚腰兜,就去请教风水先生,这位风水先生说——是块风水宝地!

但要在沼泽上建楼,当地乡亲都在嘲笑他头脑有问题!这座建在方圆3000平方米沼泽地上的土楼,初建第一层时,因负荷过重而下沉倒塌,但是简次屏一心要建楼,请来上百个帮工上山砍松木,用20厘米直径的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其次,外墙用卵石砌1米多高的墙脚,底层夯土墙厚1.34米,往上逐层收缩10厘米。楼夯筑到4层后停工一年。一年以后,简次屏看楼基稳固,又往上建了第5层。这座“沼泽浮楼”历时三年才建成,耗资15000两银子,竖柱架梁全用人工,体现了能工巧匠的艰辛、坚韧和聪明才智!

当然——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在海上建城、太空中建空间站都成可能了,说明人类在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靠着聪敏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一定会有类似壮举——不断激励和感染着我们!我们向此楼的开基先祖敬礼!

(走出学堂,见到天井中的阴阳井)各位团友,在沼泽地上建造如此高大的土楼,一定称得上“世界奇迹”吧!不过,和贵楼除此之外,还有一奇:那就是楼中的两口水井。这两口井,相距只有10来米,但水质却截然不同。左边水井,清亮如镜,水质甘甜,可以饮用。而在右边的那口水井,却是混浊不清,不能饮用。这两口井被人称为“阴阳井”。为什么会这样呢?据考证,这两口井的泉眼分别位于两条不同的水脉,一清一浊,因此会形成“阴阳井”的奇特现象。

(前院护厝)和贵楼——还有建筑上的“楼厝环抱一说”

你们看——这是和贵楼的前院,也叫护厝,深11米。在我们这个地方,有句谚语叫着:

厝包楼,儿孙贤;

楼包厝,儿孙富。

厝(cuò),闽南大屋,类似北方四合院,叫闽南大厝。护厝是按中轴对称、建在大厝两边厢房。土楼护厝就叫“厝包楼”,而我们刚才在楼里看到的学堂,则叫“楼包厝”。这种“厝包楼、楼包厝”奇特建筑结构,是闽西客家民系文化和闽南福佬民系文化的结合,从中还反应出——黄河流域文明到闽海文化的变迁历史。

(笔架山)各位贵宾,我们到大门口参观——和贵楼选址很注重自然环境。背靠虎背岭,门对笔架山。大家看一下远处——像不像“笔架”呢?据说,山上尖峰是简氏族人用畚箕担土,历时三年,一担一担堆积而成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楼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过去楼里就出了进士简逢泰、华侨简羡强、民国时还出了个国军总司令简国瑞,等等。

(自由活动)好的,和贵楼的讲解到此为止,请大家自由活动15分钟,等会我们前往——云水瑶景区参观。

福建云水谣导游词2

四海之内皆兄弟,来自五湖四海的 Ladies and乡亲们,大家早上好!诸位一路辛苦奔波辛苦了,请允许我代表__旅行社欢迎各宾客朋友的到来。在下__X,X导、小X,大家想怎么叫就怎么叫我吧。小X我今天一看到大家,小鹿就噗通噗通乱撞个不停,不过乱撞归乱撞,我还是得淡定得为大家服务,大家说是吧?(是)按照国际惯例呢,我现在还必须向大家隆重介绍下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掌舵——X师傅了。X师傅啊,他为人热心,开车专心,关键是看到在座这么多美女还一点也不动心。所以呢,此次由X师傅为我们保驾护航,诸位大可放一百二十个心!如果此次旅途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和X师傅提出来,我们定当竭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开开心心而来,满满意意而归!

今天呢,小X我将带领大家前往的目的地是著名闽台影视基地——云水谣风景区了。云水谣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建于沼泽地上的素有”天下第一奇“之称的和贵楼、我国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楼——怀远楼、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一条千年古栈道。其实呢,云水谣并不叫云水谣,这只是我们游客的称呼,当地人称此地为长教村。长教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20__年 6 月被漳州市政府列为“闽南(漳州)生态文化保护区长教古村落”展点,又于 20__ 年 10月被列为第二批中国景观村。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正纳闷这长教村为什么被人叫做云水谣?(是)在座的各位,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了,云水谣这个名字

源于台湾作家张克辉先生写的《台湾往事》,也就是后来在此取景拍摄的爱情故事片《云水谣》。说道这部电影,看过的朋友还记不记得在这古镇发生的那段关于两个台湾年轻人相恋却又不得不分隔两岸的爱情故事呢。好了,我们的云水谣已经到了。不管看没看过的朋友现在请带上随身物品,关好车窗,随我下车进入这个古村落探寻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吧。

《云水谣》由上世纪40年代两个台湾年轻人的邂逅开始。台大医学院的青年俊才陈秋水因做家教来到王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结识,并与其一见钟心,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定终身。在这个故事中,两人两度分离,一度相逢,而这一次的相逢便是发生在这云水谣古镇了。在电影中,这个古镇作为陈秋水的老家。因为这部影片,长教村才被大家熟知,也因此有了“云水谣”这个名字。看过《云水谣》的朋友们,相信至今任然对影片中秋水老家那一段风景秀丽的古栈道记忆深刻。它现在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20__年7月24日起,这一条古栈道有了新名字,当地政府正式将其命名为 “云水谣古栈道”。 这条古栈道沿溪而建,全长达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条古栈道,以前不叫古栈道,而叫古幽道,因为它非常幽静。南靖县之所以将这条古栈道取名为“云水谣古栈道”,是因为20__年底,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现在大家是否留意到我们眼前这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的房屋了呢?这可是长教村也就是云水谣已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迄今为止,这里不但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还留有五金店、理发店、作坊等具有上世纪特色的老商铺。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进去看看。现在展示在我们眼前的这块刻有“云水谣”三个字样的石碑呢,是由《云水谣》原作者张克辉先生所题写的。我想是为了纪念这段感人的爱情吧。大家请看石碑后面的那棵巨大的榕树。这棵树很大吧?不过它可不是最大的榕树哦。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云水谣溪岸边上有很多榕树了吧,而且我前面有提到云水谣可是拥有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云水谣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与山水构成了这一副美丽的图画。也正是因为这里的美,不仅吸引了许多艺校的美术专项生来此写生,还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来此拍摄。走在这条古栈道上,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美术专项生正执笔画下这秀丽的美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棵好比一把巨伞的大榕树呢,它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高龄了。乃是云水谣甚至福建省内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古榕树了。它的大可不是胡扯的,大家且听我说:这棵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 平方米,树丫长达 30多米,树干底端就要十几个大人才能合抱。不信的话,你们可以上前抱抱看。榕树下这座短小的木桥,在电影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它在电影中的首次亮相,是在陈秋水得知日夜思念的恋人王碧云来此找寻自己这个消息后。当陈秋水知道王碧云来此寻觅自己时,可谓是欣喜若狂。从碾米厂一路奔跑,那速度在奥运比赛中估计可以前几。就在经过这座小桥时,完全不顾桥上一群悠闲散步的番鸭,直接从人家的大部队中穿过来到恋人王碧云的面前。就这样,因为王碧云的主动、任性,两个被迫分离的恋人相逢了。这儿的老榕、小桥等在这里的一切共同见证了当时王陈二人这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相逢。两人相见后,牵

手彼此,一起回到了秋水的家中。现在,男主人公的家正敞开大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由于《云水谣》这部影片的原因,这里也是名声大作,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这里呢,已经不再是我们在电影中所见到的那番景象了。当时他们一家共度晚餐的地方,现在已经铺上了砖红色的地板。还有电影中的房间什么的,现在都已经被更改成会客或者其他作用的房间了。不过这天井没有怎么改变。当时秋水为碧云舀水洗头便是在此边上了。大家看天井中这个取水装置。它可是过去的人们取水用的自来水。不同于我们现在水龙头的是,这是要我们下压这个把手而且还要不断下压这个动作才能取到水。

出了王陈二人共住的地方,我们现在前往观看的是云水谣特别的水车了。《云水谣》的忠实影迷们应该还记得电影中的水车吧。在拍秋水老家的伊始,这个水车在碾米厂运作的过程中也不停地转着。听当地的人说,现在这个水车已经不会运作了,水车曾经在一次大水中被冲走。如果要看它运转,是要插电源的。电影中有个经典的画面:王碧云拿着画板坐在水车旁的走廊上,陈秋水指着远方的景物,两人谈笑风生。当时他们坐着的走廊现在已经被安上了栏杆,这个走廊位于临水而建的现名“汇全阁”的屋子四周。正如大家看到的,它是个茶店。阁楼一半临于水上,半室轩窗对水而开,天光云影共着穿窗而出的琴箫之音徘徊。一时心怀旷畅。“云深树老山如画,室静茶香水有情。” 大家有闲情雅致的可以带好友来此品茶。有美景,有好茶,有良友, 我想即使 半日 也 快哉 。

如果不是台湾局势动荡,如果陈秋水不是左翼分子,王陈二人想必会在这个共同度过美好的余生;如果不是陈秋水在到大陆后将名字改为徐秋云,王碧云不会找寻了几十年还依然无果。王碧云坚持他们两人“等待彼此”这个誓言终身未嫁。因为这古镇有着《云水谣》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这里还吸引了许多恋人来此拍摄婚纱照。

时光匆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在此,小X非常感谢各位宾客朋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我期盼在不久将来与你们的相逢。

关于福建云水谣的导游词5篇(二)

“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20__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

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南靖县长教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我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

福建云水谣导游词3

各位团友,我们刚才在和贵楼进大门___门楼墙上,看到___名誉______先生题___字——“云水谣古栈道”。就是带大家去参观___下一个景点,请跟我来。

过去此地又名古幽道,现在称为云水谣古道。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有位贤德之人叫——简德润在长教教书开基,率众乡亲——沿长教溪建了2公里古道,后扩展至10公里。这条古道,曾是闽西南这一带到漳州、省城、京城求取___名___必经之路,也是通商富家之路。

我们先走过木栈桥,它用杉木铺设___。上面还刻有大写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便于排列和安装,像我们家中木板床木板一样;据说这样按秩序排列——就会风调雨顺、经过______事通达!接着,我们走上鹅___石铺___路,这是古人铺设___,就地取材,大小不一,雨天不会泥泞;平___还可做脚底___。大家有没有感觉呀?

(必应宫、___脚亭)这座古庙叫——必应宫,里面供奉城隍夫人神像。所谓“必应”,也就是“有求必应”___意思。有兴趣___团友,可以进去烧个香许个愿,说不定会给你带来个好运。在庙边还有一座___脚亭。虽是建在岸边平地上,但能把那一带风景聚起来,画龙点睛,楚楚动人。___脚亭与庙之间有几片水泥地板相接,接纳观众,又成为戏台。逢年过节——这里人山人海、锣鼓喧天!这里也有演“二人转!”不过是——芗剧版___,还有木偶戏,人躲在幕后唱。主要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杨门女将、狸猫换太子等,热闹极了!有___年轻人会在此时出来约会、相亲!很有意思!

溪边这13棵___古榕,如伞如盖,曲折伸张,枝繁叶茂,与水中游动白鸭,构成绝美___图画。遥想从古到今——经过___人们有多少在此驻步停留、又有多少归心似箭——来去匆匆,当然也肯定有很多浪漫___爱情故事在此演绎吧?这条古道就像时间___长廊,让我们留恋和静思!

(两处题匾)走到溪边中部一座门楼上有一题匾,上书“潆洄”(yínghuí)二字。“潆洄”意为“流动曲折貌”。表明房主人对选址在溪边、拥有水景___一种赞叹和评价。如果长教溪变成长河大江,或者成为___水、枯水,也就没有了此情此景了。___《百年沧桑》外景选镜于此,导演眼光独到!

另有一题匾,我们要走几步路才能看清楚。那幢房子___门是侧身对路,似乎在迎接我们。大门楼上也有一个题匾,上书“广居”二字,好像取材唐代大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诗句。我们称它为——广居楼!此楼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__年),箭楼状封闭式土楼,高3层,15米,每层中间一大厅堂,两厢各有二个房间与厅堂对称。为防水患,地基砌2.2米,楼前砌一石头墙,隔断楼与河面___对冲,其他三面建有护厝,呈弓形状环抱高楼,使整座土楼呈现弓箭待发之势。非常壮观雄伟!大家可以上去探幽一番!

(《云水谣》___)长教溪曾是许多影视片拍摄___外景地,尤以___《云水谣》为著名。因此,这条古道,也叫“云水谣古道”了。___《云水谣》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呢?

___《云水谣》讲___是“一段刻骨铭心___感情,一生难以释怀___心结”。___男主人公陈秋水(陈坤饰)当家教,与王碧云(徐若瑄饰)一见钟情,坠入爱河。陈秋水返乡探望___,王碧云野外写生,顺路找到王家中。农村这几场戏,用___就是这条溪___景象。一开始,有个清晨空镜头,大榕树、水碓、楼房。第二个镜头,是两个农民挑着担子,走过蹬道,越过哗哗流动___溪水。陈秋水在水碓房里闷闷不乐,怀念王碧云,难遣相思之苦。他被___训了一句后,在房内外乱窜。突然在溪___桥边,见到了王碧云,被一车甘蔗,遮来挡去了许久。接着,陈秋水___徐凤___(杨贵媚饰)接待了王碧云。两位年轻人___容貌身影,在溪头村尾、房前屋后、桥上树下,都留下来了。想来,看过《云水谣》______人,会一一对号入座___,在这里都能找到。

《云水谣》___故事主人翁就是——___先生___人和同时代人___自传小说!上个世纪初叶,由于当时___局势动荡,陈秋水为躲避___,孤身一人来到___,并参加了___!因思念其母徐凤___和恋人王碧云,故将名字改为徐秋云。作为军医___他奔赴______,结识了单纯可爱___战地护士王金娣(李冰冰饰)。王金娣对这位来自______正值善良___小伙子陈秋水,一见钟情!并执着追求,一直追到后来______医院。由于___两岸___分隔,又几度寻找王碧云未果,在绝望中,王金娣___真情呵护,最终感动了陈秋水,并步入了婚姻___殿堂。此时,身在______王碧云则以儿媳___身份主动担负起照顾陈母___重托。并以此开始了漫长___等待。

近60年过去了,一生未嫁___王碧云(归亚蕾扮演)已两鬓斑白,但那段美好___爱情仍深藏在心里,不禁让人敬佩不已。影片在___、___、新加坡和___等放映,倍受欢迎,并荣获20__年度___节金___奖、20__还囊括两年一度___华表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编剧等六项大奖!

《云水谣》___故事再次弘扬了______优秀___道德观、价值观!反应了上个世纪___两岸青年坚贞___爱情观,是利他______杰出典范!就在当代而言,有着积极___宣传与示范意义,20__年元月,年届八十___先生亲自前来云水谣为“云水谣古栈道”石刻揭牌!

___先生曾担任全国___副___,现任___名誉会长,为两岸和平做了很多工作,作出了很大___贡献!因为云水谣记录了他人生最美好___感情经历——让他感怀不已,他老人家现在把我们南靖当做第二故乡,非常关心土楼旅游事业。

云水谣景区现在已经辟为海峡影视基地了!

(墟址)快到铁栏水泥桥了。在桥这边一块地上,有这么多鹅___石砌成___平台,3米宽6米长,有十来块,___什么___呢?大家猜一下?猜出来了吧。那是“___中为市”,也就是闽西南叫___“墟”。在这鹅___石平台上,可放东西,也就是摊位。逢5、逢10为一“墟”。

好,我们走过桥头,有一条老街。有___团友说,那不是陈秋水与王碧玉相遇、写生___外景吗?是___。

(画廊)请大家过来一下,这是《云水谣》剧照和介绍,大家可以品味一下故事情节。

福建云水谣导游词4

各位团友:

大家好!现在看到___土楼就是和贵楼了,座落在云水谣古镇景区内。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20__年6月被___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楼高5层,前楼高17.08米,后楼高17.95米,面宽36.6米,进深28.6米,每层28间,___1547平方米,建筑面积3574平方米。底层夯土墙厚1.4米,往上逐层收缩0.1米,墙体高厚比例达到13:1,是夯土建筑___极限了!是土楼王国最高大___方形土楼了!

过去,这里是一片沼泽地——在沼泽地上建高楼!在将近320__年前___技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天下名楼众多,此楼看来也有其神奇之处喔!待会到里面好好瞧瞧!

(大门)和贵楼名,顾名思义为古训“和为贵”,是_________优良传统。请看门扇有藏头联:

和亲既康禄,

贵子共贤孙。

___古代哲学——富是一般追求!富后还要求“贵和贤”,这些都要建立在——“和”___基___上,只有在和___环境与人际关系下,才可能——健康、富裕、高贵、贤达!

所以,我们通过这副对联可以看出————和贵楼___博大与深奥!

(进入门厅)和贵楼大门___两扇门板是用可耐火___“咬冬木”制成,厚达10多厘米。在门厅正上方,设有三个灌水道。若遇盗匪用火攻门,可灌水灭火。整幢楼___底层不开窗,二层只开一条不足20厘米___通风口,三层至五层窗洞也是内大外小,防御___能极强。

(来到楼内天井)我们迎面看到一块“进士”牌匾。这是清朝道光进士、工部屯田司主事简逢泰___名份,工部屯田司主管天下农垦。简逢泰就是这幢楼主___简次屏___孙子,自幼聪明好学,12岁考中秀才。据说当年赶考因路途遥远,小逢泰骑在______肩上走进考堂门口。主考官在门口观察考生——看他身穿红___长衫,头发又结了个辫子,便嘲讽地说:“福建来了只红鬃马”。

小逢泰看到主考官脚上穿着黑______官靴,听说主考官是山东人,于是脱口回道:“山东出了个黑脚驴。”

主考官暗想:“好厉害!”接着问:“是你考还是你___考啊?你读了多少年书?”

小逢泰说:“___可以吗?不多不少读了20__年。”

主考官看他还是个小毛孩,问:“你今年几岁啦?”

小逢泰回答:“12岁。”

主考官问:“那你一生下来就读书了?”

小逢泰说:“7岁才读书。”

主考官说:那你在___胎就读书啦!

小逢泰说:“我___读6年,夜读6年,如此不正好20__年!”

主考官一听,其言在理,思索他骑着___而来,担心有___,于是说:“你下来向前走三步。”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走三步。主考官又说:“你后退三步。”小逢泰这时却屹立不动。

主考官问他为何不退,小逢泰回答:“大丈夫有进无退!”主考官拍案,说道:“聪敏好口才!”当场授以秀才。

几年后,简逢泰赴京考得进士,后官至两广分巡道。

对联“贵子共贤孙”果然应验!

(走进楼内院)这是一座“三间一堂式”学堂,供楼内和族里小孩读书用。大家看,左边墙上悬___着___是当时______林森颁发、简羡强立___“兴学敬教”牌匾;右边悬___着___是______二十六年十月由___侨务___会___长陈树林赠送、简羡强立___“兴学利侨”牌匾。简羡强是什么人呢?他就是长教简氏___第19代孙,早年生活艰苦,20岁跟人一起到缅甸谋生,勤劳发家致富,后担任缅甸救济总会负责人、海外侨务___会副___。他还发动海外侨胞支持祖国___,在家乡兴办崇文学校,荣获___勋章。1939年,南靖有名___匪首张河山带人进了和贵楼,扬言要把楼烧掉。后来,见到林森颁发___牌匾,知道惹不起,落荒而逃。是这块匾保住了和贵楼。

(走到天井,体验“沼泽浮城”)南靖土楼,很多楼都各有各___特点?比如说,裕昌楼就叫“东歪西斜”,怀远楼就叫“书香弥漫”。我们今天参观___和贵楼,则叫“沼泽浮楼”。

大家在这天井里,不妨试一试,用力跳一跳,似乎整个地面在晃动。谁有兴趣可以跳一下。如果用一根长长___铁线,可随意从天井______石缝向地里穿___3-4米深(示范),可见地质之柔软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块方圆3000平方米___地是沼泽地,在建房选址时,选基是大事。据说,长教简氏第13世简次屏是个读书人,看到这个地形像肚腰兜,就去请教___先生,这位___先生说——是块___宝地!

但要在沼泽上建楼,当地乡亲都在嘲笑他头脑有问题!这座建在方圆3000平方米沼泽地上___土楼,初建第一层时,因负荷过重而下沉___,但是简次屏一心要建楼,请来上百个帮工上山砍松木,用20厘米直径___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其次,外墙用___石砌1米多高___墙脚,底层夯土墙厚1.34米,往上逐层收缩10厘米。楼夯筑到4层后停工一年。一年以后,简次屏看楼基稳固,又往上建了第5层。这座“沼泽浮楼”历时三年才建成,耗资15000两银子,竖柱架梁全用人工,体现了能工巧匠___艰辛、坚韧和聪明才智!

当然——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在海上建城、太空中建空间站都成可能了,说明人类在文明___历史长河中,___着聪敏___智慧和坚忍不拔___精神——一定会有类似壮举——不断激励和感染着我们!我们向此楼___开基先祖敬礼!

(走出学堂,见到天井中______阳井)各位团友,在沼泽地上建造如此高大___土楼,一定称得上“世界奇迹”吧!不过,和贵楼除此之外,还有一奇:那就是楼中___两口水井。这两口井,相距只有10来米,但水质却截然不同。左边水井,清亮如镜,水质甘甜,可以饮用。而在右边___那口水井,却是混浊不清,不能饮用。这两口井被人称为“___阳井”。为什么会这样呢?据考证,这两口井___泉眼分别位于两条不同___水脉,一清一浊,因此会形成“___阳井”___奇特现象。

(前院护厝)和贵楼——还有建筑上___“楼厝环抱一说”

你们看——这是和贵楼___前院,也叫护厝,深11米。在我们这个地方,有句谚语叫着:

厝包楼,儿孙贤;

楼包厝,儿孙富。

厝(cuò),闽南大屋,类似北方四合院,叫闽南大厝。护厝是按中轴对称、建在大厝两边厢房。土楼护厝就叫“厝包楼”,而我们刚才在楼里看到___学堂,则叫“楼包厝”。这种“厝包楼、楼包厝”奇特建筑结构,是闽西客家民系文化和闽南福佬民系文化___结合,从中还反应出——黄河流域文明到闽海文化___变迁历史。

(笔架山)各位贵宾,我们到大门口参观——和贵楼选址很注重自然环境。背___虎背岭,门对笔架山。大家看一下远处——像不像“笔架”呢?据说,山上尖峰是简氏族人用畚箕担土,历时三年,一担一担堆积而成___。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楼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过去楼里就出了进士简逢泰、华侨简羡强、___时还出了个___总司令简国瑞,等等。

(___活动)好___,和贵楼___讲解到此为止,请大家___活动15分钟,等会我们前往——云水瑶景区参观。

关于福建云水谣的导游词5篇(五)

各位团友:

大家好!现在看到的土楼就是和贵楼了,座落在云水谣古镇景区内。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20__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楼高5层,前楼高17.08米,后楼高17.95米,面宽36.6米,进深28.6米,每层28间,占地1547平方米,建筑面积3574平方米。底层夯土墙厚1.4米,往上逐层收缩0.1米,墙体高厚比例达到13:1,是夯土建筑的极限了!是土楼王国最高大的方形土楼了!

过去,这里是一片沼泽地——在沼泽地上建高楼!在将近320__年前的技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天下名楼众多,此楼看来也有其神奇之处喔!待会到里面好好瞧瞧!

(大门)和贵楼名,顾名思义为古训“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看门扇有藏头联:

和亲既康禄,

贵子共贤孙。

中国古代哲学——富是一般追求!富后还要求“贵和贤”,这些都要建立在——“和”的基础上,只有在和的环境与人际关系下,才可能——健康、富裕、高贵、贤达!

所以,我们通过这副对联可以看出————和贵楼的博大与深奥!

(进入门厅)和贵楼大门的两扇门板是用可耐火的“咬冬木”制成,厚达10多厘米。在门厅正上方,设有三个灌水道。若遇盗匪用火攻门,可灌水灭火。整幢楼的底层不开窗,二层只开一条不足20厘米的通风口,三层至五层窗洞也是内大外小,防御功能极强。

(来到楼内天井)我们迎面看到一块“进士”牌匾。这是清朝道光进士、工部屯田司主事简逢泰的名份,工部屯田司主管天下农垦。简逢泰就是这幢楼主的简次屏的孙子,自幼聪明好学,12岁考中秀才。据说当年赶考因路途遥远,小逢泰骑在父亲的肩上走进考堂门口。主考官在门口观察考生——看他身穿红色长衫,头发又结了个辫子,便嘲讽地说:“福建来了只红鬃马”。

小逢泰看到主考官脚上穿着黑色的官靴,听说主考官是山东人,于是脱口回道:“山东出了个黑脚驴。”

主考官暗想:“好厉害!”接着问:“是你考还是你父亲考啊?你读了多少年书?”

小逢泰说:“我考可以吗?不多不少读了20__年。”

主考官看他还是个小毛孩,问:“你今年几岁啦?”

小逢泰回答:“12岁。”

主考官问:“那你一生下来就读书了?”

小逢泰说:“7岁才读书。”

主考官说:那你在娘胎就读书啦!

小逢泰说:“我日读6年,夜读6年,如此不正好20__年!”

主考官一听,其言在理,思索他骑着父亲而来,担心有残疾,于是说:“你下来向前走三步。”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走三步。主考官又说:“你后退三步。”小逢泰这时却屹立不动。

主考官问他为何不退,小逢泰回答:“大丈夫有进无退!”主考官拍案,说道:“聪敏好口才!”当场授以秀才。

几年后,简逢泰赴京考得进士,后官至两广分巡道。

对联“贵子共贤孙”果然应验!

(走进楼内院)这是一座“三间一堂式”学堂,供楼内和族里小孩读书用。大家看,左边墙上悬挂着的是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牌匾;右边悬挂着的是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由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林赠送、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牌匾。简羡强是什么人呢?他就是长教简氏的第19代孙,早年生活艰苦,20岁跟人一起到缅甸谋生,勤劳发家致富,后担任缅甸救济总会负责人、海外侨务委员会副主席。他还发动海外侨胞支持祖国抗日,在家乡兴办崇文学校,荣获国民政府勋章。1939年,南靖有名的匪首张河山带人进了和贵楼,扬言要把楼烧掉。后来,见到林森颁发的牌匾,知道惹不起,落荒而逃。是这块匾保住了和贵楼。

(走到天井,体验“沼泽浮城”)南靖土楼,很多楼都各有各的特点?比如说,裕昌楼就叫“东歪西斜”,怀远楼就叫“书香弥漫”。我们今天参观的和贵楼,则叫“沼泽浮楼”。

大家在这天井里,不妨试一试,用力跳一跳,似乎整个地面在晃动。谁有兴趣可以跳一下。如果用一根长长的铁线,可随意从天井的卵石缝向地里穿插3-4米深(示范),可见地质之柔软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块方圆3000平方米的地是沼泽地,在建房选址时,选基是大事。据说,长教简氏第13世简次屏是个读书人,看到这个地形像肚腰兜,就去请教风水先生,这位风水先生说——是块风水宝地!

但要在沼泽上建楼,当地乡亲都在嘲笑他头脑有问题!这座建在方圆3000平方米沼泽地上的土楼,初建第一层时,因负荷过重而下沉倒塌,但是简次屏一心要建楼,请来上百个帮工上山砍松木,用20厘米直径的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其次,外墙用卵石砌1米多高的墙脚,底层夯土墙厚1.34米,往上逐层收缩10厘米。楼夯筑到4层后停工一年。一年以后,简次屏看楼基稳固,又往上建了第5层。这座“沼泽浮楼”历时三年才建成,耗资15000两银子,竖柱架梁全用人工,体现了能工巧匠的艰辛、坚韧和聪明才智!

当然——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在海上建城、太空中建空间站都成可能了,说明人类在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靠着聪敏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一定会有类似壮举——不断激励和感染着我们!我们向此楼的开基先祖敬礼!

(走出学堂,见到天井中的阴阳井)各位团友,在沼泽地上建造如此高大的土楼,一定称得上“世界奇迹”吧!不过,和贵楼除此之外,还有一奇:那就是楼中的两口水井。这两口井,相距只有10来米,但水质却截然不同。左边水井,清亮如镜,水质甘甜,可以饮用。而在右边的那口水井,却是混浊不清,不能饮用。这两口井被人称为“阴阳井”。为什么会这样呢?据考证,这两口井的泉眼分别位于两条不同的水脉,一清一浊,因此会形成“阴阳井”的奇特现象。

(前院护厝)和贵楼——还有建筑上的“楼厝环抱一说”

你们看——这是和贵楼的前院,也叫护厝,深11米。在我们这个地方,有句谚语叫着:

厝包楼,儿孙贤;

楼包厝,儿孙富。

厝(cuò),闽南大屋,类似北方四合院,叫闽南大厝。护厝是按中轴对称、建在大厝两边厢房。土楼护厝就叫“厝包楼”,而我们刚才在楼里看到的学堂,则叫“楼包厝”。这种“厝包楼、楼包厝”奇特建筑结构,是闽西客家民系文化和闽南福佬民系文化的结合,从中还反应出——黄河流域文明到闽海文化的变迁历史。

(笔架山)各位贵宾,我们到大门口参观——和贵楼选址很注重自然环境。背靠虎背岭,门对笔架山。大家看一下远处——像不像“笔架”呢?据说,山上尖峰是简氏族人用畚箕担土,历时三年,一担一担堆积而成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楼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过去楼里就出了进士简逢泰、华侨简羡强、民国时还出了个国军总司令简国瑞,等等。

(自由活动)好的,和贵楼的讲解到此为止,请大家自由活动15分钟,等会我们前往——云水瑶景区参观。

福建云水谣导游词5

四海之内皆兄弟,来自五湖四海的 Ladies and乡亲们,大家早上好!诸位一路辛苦奔波辛苦了,请允许我代表__旅行社欢迎各宾客朋友的到来。在下__X,X导、小X,大家想怎么叫就怎么叫我吧。小X我今天一看到大家,小鹿就噗通噗通乱撞个不停,不过乱撞归乱撞,我还是得淡定得为大家服务,大家说是吧?(是)按照国际惯例呢,我现在还必须向大家隆重介绍下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掌舵——X师傅了。X师傅啊,他为人热心,开车专心,关键是看到在座这么多美女还一点也不动心。所以呢,此次由X师傅为我们保驾护航,诸位大可放一百二十个心!如果此次旅途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和X师傅提出来,我们定当竭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开开心心而来,满满意意而归!

今天呢,小X我将带领大家前往的目的地是著名闽台影视基地——云水谣风景区了。云水谣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建于沼泽地上的素有”天下第一奇“之称的和贵楼、我国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楼——怀远楼、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一条千年古栈道。其实呢,云水谣并不叫云水谣,这只是我们游客的称呼,当地人称此地为长教村。长教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20__年 6 月被漳州市政府列为“闽南(漳州)生态文化保护区长教古村落”展点,又于 20__ 年 10月被列为第二批中国景观村。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正纳闷这长教村为什么被人叫做云水谣?(是)在座的各位,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了,云水谣这个名字

源于台湾作家张克辉先生写的《台湾往事》,也就是后来在此取景拍摄的爱情故事片《云水谣》。说道这部电影,看过的朋友还记不记得在这古镇发生的那段关于两个台湾年轻人相恋却又不得不分隔两岸的爱情故事呢。好了,我们的云水谣已经到了。不管看没看过的朋友现在请带上随身物品,关好车窗,随我下车进入这个古村落探寻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吧。

《云水谣》由上世纪40年代两个台湾年轻人的邂逅开始。台大医学院的青年俊才陈秋水因做家教来到王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结识,并与其一见钟心,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定终身。在这个故事中,两人两度分离,一度相逢,而这一次的相逢便是发生在这云水谣古镇了。在电影中,这个古镇作为陈秋水的老家。因为这部影片,长教村才被大家熟知,也因此有了“云水谣”这个名字。看过《云水谣》的朋友们,相信至今任然对影片中秋水老家那一段风景秀丽的古栈道记忆深刻。它现在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20__年7月24日起,这一条古栈道有了新名字,当地政府正式将其命名为 “云水谣古栈道”。 这条古栈道沿溪而建,全长达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条古栈道,以前不叫古栈道,而叫古幽道,因为它非常幽静。南靖县之所以将这条古栈道取名为“云水谣古栈道”,是因为20__年底,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现在大家是否留意到我们眼前这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的房屋了呢?这可是长教村也就是云水谣已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迄今为止,这里不但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还留有五金店、理发店、作坊等具有上世纪特色的老商铺。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进去看看。现在展示在我们眼前的这块刻有“云水谣”三个字样的石碑呢,是由《云水谣》原作者张克辉先生所题写的。我想是为了纪念这段感人的爱情吧。大家请看石碑后面的那棵巨大的榕树。这棵树很大吧?不过它可不是最大的榕树哦。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云水谣溪岸边上有很多榕树了吧,而且我前面有提到云水谣可是拥有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云水谣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与山水构成了这一副美丽的图画。也正是因为这里的美,不仅吸引了许多艺校的美术专项生来此写生,还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来此拍摄。走在这条古栈道上,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美术专项生正执笔画下这秀丽的美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棵好比一把巨伞的大榕树呢,它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高龄了。乃是云水谣甚至福建省内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古榕树了。它的大可不是胡扯的,大家且听我说:这棵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 平方米,树丫长达 30多米,树干底端就要十几个大人才能合抱。不信的话,你们可以上前抱抱看。榕树下这座短小的木桥,在电影中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它在电影中的首次亮相,是在陈秋水得知日夜思念的恋人王碧云来此找寻自己这个消息后。当陈秋水知道王碧云来此寻觅自己时,可谓是欣喜若狂。从碾米厂一路奔跑,那速度在奥运比赛中估计可以前几。就在经过这座小桥时,完全不顾桥上一群悠闲散步的番鸭,直接从人家的大部队中穿过来到恋人王碧云的面前。就这样,因为王碧云的主动、任性,两个被迫分离的恋人相逢了。这儿的老榕、小桥等在这里的一切共同见证了当时王陈二人这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相逢。两人相见后,牵

手彼此,一起回到了秋水的家中。现在,男主人公的家正敞开大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由于《云水谣》这部影片的原因,这里也是名声大作,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这里呢,已经不再是我们在电影中所见到的那番景象了。当时他们一家共度晚餐的地方,现在已经铺上了砖红色的地板。还有电影中的房间什么的,现在都已经被更改成会客或者其他作用的房间了。不过这天井没有怎么改变。当时秋水为碧云舀水洗头便是在此边上了。大家看天井中这个取水装置。它可是过去的人们取水用的自来水。不同于我们现在水龙头的是,这是要我们下压这个把手而且还要不断下压这个动作才能取到水。

出了王陈二人共住的地方,我们现在前往观看的是云水谣特别的水车了。《云水谣》的忠实影迷们应该还记得电影中的水车吧。在拍秋水老家的伊始,这个水车在碾米厂运作的过程中也不停地转着。听当地的人说,现在这个水车已经不会运作了,水车曾经在一次大水中被冲走。如果要看它运转,是要插电源的。电影中有个经典的画面:王碧云拿着画板坐在水车旁的走廊上,陈秋水指着远方的景物,两人谈笑风生。当时他们坐着的走廊现在已经被安上了栏杆,这个走廊位于临水而建的现名“汇全阁”的屋子四周。正如大家看到的,它是个茶店。阁楼一半临于水上,半室轩窗对水而开,天光云影共着穿窗而出的琴箫之音徘徊。一时心怀旷畅。“云深树老山如画,室静茶香水有情。” 大家有闲情雅致的可以带好友来此品茶。有美景,有好茶,有良友, 我想即使 半日 也 快哉 。

如果不是台湾局势动荡,如果陈秋水不是左翼分子,王陈二人想必会在这个共同度过美好的余生;如果不是陈秋水在到大陆后将名字改为徐秋云,王碧云不会找寻了几十年还依然无果。王碧云坚持他们两人“等待彼此”这个誓言终身未嫁。因为这古镇有着《云水谣》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这里还吸引了许多恋人来此拍摄婚纱照。

时光匆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在此,小X非常感谢各位宾客朋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我期盼在不久将来与你们的相逢。


云台山导游词3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青庙和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最鼎盛时期为唐代,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现存寺院共47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五台山的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五台山的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今天大家早点回去休息,回去的时候注意安全,我们明天继续我们的旅行!

五台山的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直映公司的`导游员,我姓贾,大家可以叫我贾导。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五台山。晕车的游客赶紧吃点晕车药,我边走边给大家介绍。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好,游客们,五台山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

五台山的导游词3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宗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

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处。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内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台外的寺庙比较分散,其中以南禅寺、佛光寺最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关于他的来历,说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爱之心,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弟子,帮助佛化导芸芸众生。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文殊的坐骑为一青狮,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文殊菩萨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为众菩萨之首,后因对观音信仰流传,逐渐被取而代之。

五台山的导游词4

五台山因有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而得名。五座台顶巍峨高峻,各有各的特点,但都如诗如画,风光秀丽。境内山环水绕,雨量充沛,植被良好,气候凉爽,从古迄今一直为;理想的游览与避暑圣地。

五台山佛教起源于东汉,为中国佛教发祥地之一。北齐、盛唐、清代为五台山佛教史上的三个鼎盛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佛国圣地又迎来了它的第四个辉煌时代。

根据最新统计,五台山现有寺院124座,较为完好地保留着唐、宋、元、明、清等八个朝代的寺庙建筑及各种佛像、佛塔、壁画等珍贵文物,酷似一座蕴籍精深、浩瀚博大的自然生态园暨佛教文化艺术博物馆。

五台山融会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民间宗教、儒教、道教和三晋文化的精华,遂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中国四大灵境之一,中国佛教的缩影,中国佛教建筑艺术宝库,中国宝塔艺术展览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博物馆,中国佛教艺术奇葩,世界佛教的文殊信仰中心,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等荣誉,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可谓此处独有,它山莫比。

五台山目前拥有九项桂冠: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我国对外推出的35张旅游王牌之一;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目前,正在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五台山的导游词5

殊像寺在五台山怀镇西南0.5千米处,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初年,唐代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1573-1620)又予重修,寺内有重修碑记。

明代天启六年(1626),在寺后西北角清净处修建了一间客堂,后来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相传清廷为笼络具有势力的汉族大官,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只好来五台山殊像寺。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于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了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那时,寺内有个因失恋而来这里削发为僧的年轻人,他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听见后,以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人火烧殊像寺,试图将三公主与年轻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没有恋情,于是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但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有文殊菩萨的真像,所以重建后仍叫“殊像寺”。

殊像寺的文殊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过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其中,狻猊高3.95米。狻猊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张口卷舌,双眼圆睁。面部、腰间、腿上呈蓝底白点,颈上长满深绿色的穗缨。它雄壮敦实,精神抖擞,作行走姿势,给人一种活泼奔腾之感。这尊文殊菩萨于天空显真容,匠人争中生智,拿出他厨房和好的乔面,照形捏制。刚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隐去。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却总是不很理想,便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一层金,于是这一塑像就有了乔面头像文殊菩萨的称谓。

殊像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面,狮子沟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进香,见文殊妙相庄严,令人起敬,“默识其像以归”。佛经中释迦有“东方主尊菩萨是文殊,有时现比丘像,有时现国王像”预言。而“文殊”又译“曼殊”,“曼殊”与“满洲”音近。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狮子沟传言;进而有人就附会说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乾隆和太后对此不加可否,任说其说。回到京师,太后就令人按五台山文殊模样雕刻石像供于香山宝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弘历特命内务府仿五台山殊像寺规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庙。殊像寺落成时,乾隆参加瞻礼,并作诗道:“殊像全规台庙模,撰辰庆落礼曼殊。金经蒙古犹常有,宝帙皇朝可独无?译以国书宣白业,习之修士翊浮图。虽然名实期相称,师利应嗤谓是乎。”该庙喇嘛皆为满族,故清廷称此庙为家庙。

殊像寺为典型汉式寺庙,东西l15米,南北约200米,占地面积2.7公顷。采用庭园布局手法,大规模叠砌假山,散植松树,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山门面南,面阔三楹,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内供护法神哼、哈二将。山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两侧设腰门。过门殿两侧摆钟、鼓楼,均为面阔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山门正北为天王殿,面阔五楹,进深两间,单檐歇山。前后格封木壁板,中三间设欢门,稍间开欢窗,殿两侧置腰墙,界以一进院落,腰墙辟腰门与二进相通。天王殿北两侧为东、西配殿,东殿名馔香室,西殿名演梵堂。天王殿正北地势增高,上多级大石阶可登达月台,月台北起主殿会乘殿,面阔七楹,进深五间,重檐黄琉璃歇山顶,下檐施五踩单翘单昂斗拱,上檐施七踩单翘重昂斗拱。前后明、次间设菱花隔扇门,前檐梢尽问设槛窗,后封实墙。殿内奉主尊文殊菩萨(骑狮),两侧有观音(骑)、普贤(骑象)。供桌前东西各置万寿塔,八角三层楠木,吡秸桑?剿?诠╋纸鹜?饰蘖渴俜?08樽。今寿塔犹存,镏金铜佛在姜桂题任热河都统时期被盗。两侧墙壁置经橱,藏满文大藏经三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劫运一部,现存东京;一部流落西欧,现存巴黎图书馆;一部下落不明。殿内横匾“会通三际”,条幅“发心为众生缘深入善权菩萨果,现相如三世佛了分身住曼殊床”。会乘殿前东、西两侧有配殿,东为指峰,西为面月。会乘殿北,顺势置假山,垒石穿洞,潜岩渡桥,沟壑纵横,曲径幽深,是五台山的缩影。假山如朵朵祥云,载运一座高阁,名宝相阁,又名净名普现,重檐八角,黄琉璃瓦顶绿剪边,正东、西、南、北四面设门,四斜面设槛窗。阁内石制须弥座上有高11.6米的木雕文殊菩萨骑狮像,传说是按乾隆容貌塑造。两侧有两个力士像,各高3米。阁内横额“净名普现”。条幅“佛说是本师宏宣象教,天开此初地示现狮峰”。宝相阁前东、西有配殿各三间,东为云来,西为净雪。登上第二层假山,正北有楼名清凉楼,又名相合台怀,两层,每层九间,楼内供文殊。一楼门额“妙五福德”。楼内条幅“地分台麓示居国,座挹锤峰供养云”。清凉楼前两侧有配殿,面阔五楹,东曰吉辉,西曰慧喜,慧喜殿西有六角亭。净雪殿西有一小院,正室三间,名香林室,室后设月门。室前东有方亭一座,西有小楼名倚云楼,两层。皇帝到殊像寺上香时,皇后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

殊像寺内原有一口大锅,直径2.41米,高2米,壁厚6厘米,由88块铜块铸接而成,重约5吨,用18根铁柱支撑。平时储水防火,每逢腊月初八,该庙喇嘛就用此锅煮“腊八粥”,承德各庙的喇嘛都到这里吃粥承恩。

殊像寺是皇帝和太后经常临幸之所,建筑布局高低错落,内部摆设考究,环境幽雅,园林气息浓厚,犹其叠石更为驰名。今存会乘殿、山门、钟鼓楼,余皆毁。

清泉取名“般若”,是梵语“增加智慧”的意思,是说饮此水者能长智慧,去愚痴。明朝五台山高僧觉玄曾写诗赞道:“般若池边止渴时,山瓢一吸乐何支。尘尘烦恼俱消歇,无限清凉说向谁!”历史上般若泉水多做入朝贡品,深受佛门重视。清代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住在菩萨顶,非般若泉水而不饮,至今还留有茶厅痕迹。许多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们,常将泉水装进瓶里,带到远方。送给亲人。当地人叫“万水泉”,极言其水源充足,长流不息。近年来,经科学家初步考证,般若泉水具有清心保健之效,确系稀有的珍贵矿泉水,为饮用及医药用水难得佳品,学者名流曾赋予“茗啜般若,智爽神怡”的美称。为开发五台山特产资源,,根据有关方面的建议,现已开始修复般若泉水亭,配制各种冷热饮料、保健食品,以满足广大游客、朝圣者的需要。

殊像寺坐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候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现占地面积为六千四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五十余间。寺内正中文殊阁,殿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上心区最大的殿宇。寺内康熙御制殊像寺碑文载:“兹殊像禅寺,开基台畔,结宇山阿。谷迩凤林,环千岩之紫翠。堂临鹿苑,俯万壑之烟霞。峰曰梵仙,望层峦于天际。泉称般若,落清涧于云中。殿有金容,因名殊像。天人肃穆,群瞻龙象之尊。仪度庄严,共礼狻猊之座。青莲妙相,琉璃光映于林瑞。碧树幽栖,钟磐声闻于岭外。”由此可见,殊像寺确为一处胜境。


云台山导游词4


第1篇: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

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径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五台山一日游就快要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回答是肯定的吧!那下次有机会我还带你们来再次目睹五台山的风光!

第2篇: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

这个网站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五台山风景区的导游词讲解是为了让游客更好的了解五台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欢迎参考阅读!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2

黛螺顶,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

黛螺顶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

历史上依次名为青峰顶、佛顶庵、大螺顶、黛螺顶。

明代释镇澄《清凉山志》卷第七、第九,“异众感通,松说苦空”有记载道:“唐释法念,栖禅青峰,庵南,有大松若舍,可蔽风雨。法念尝坐其间,若昧不昧,见僧作老比丘形,说苦空法。

既寤,乃闻秋声瑟瑟,不胜其悲,因呼为苦空垒。古碑犹存。”青峰即黛螺顶,庵,即小庙。唐代有僧人释法念,在此修行,并有小庙。根据《清凉山志》的记载,黛螺顶的历史从唐代就开始了。黛螺顶山门背后现存明万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记载:“……乳峰状若旋螺,圆净可爱,俗呼为大螺顶,志曰青峰是也,……传载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栖托于此。”

黛螺顶的后殿大雄宝殿前,今有一松一柏,松在北,柏在南,围粗一丈,俏拔挺立,直入蓝天,这就是乾隆皇帝诗中的“阶下千年不老松”,即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处,寺内的古松见证了黛螺顶的历史。

明释镇澄所作《清凉山志》是研究五台山佛教的重要历史史籍,它全面记述了五台山的自然地理、景物特点、寺庙沿革、僧尼传略、圣地特产乃至神话传说和僧俗人等对五台山名胜古迹的诗词歌赋,特别是对五台山的佛教活动、僧俗交往、文化交流的记载,是我们今天研究五台山佛教的重要依据,具有权威性。“松说苦空”,记载了唐比丘法念在青峰顶建庵,大松树下修禅悟道的过程。再根据寺内保存完好的明万历年间的石碑记载,以及大雄宝殿前的“千年不老松”,均证明黛螺顶的历史应从唐朝算起。

黛螺顶始建寺,是在唐朝,唐朝具体那一年还待进一步考证。

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 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1750)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寺内山门后立有的两块石碑: 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年仲秋,上书“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 另一块立于清康熙岁次辛未仲秋,上书“青峰顶造像建亭记”,对黛螺顶有较详细的记述,名称的演变以及明成化年间重建,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五十一年都曾重修皆有一一记载。

黛螺顶,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处与该山峰同名的黛螺顶古刹,相当于一幢130多层高的摩天大厦,也是够高危的了,要想登顶,绝非举足之劳。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条件从三条途径中首选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长108米,净宽2.2米,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起名叫“大智路”。关于这路名和台阶的级数,都与佛教常识有点关联。

上黛螺顶拜五方文殊被称为“小朝台”是在乾隆年间。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从传说顺治帝出家五台山,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一次次地朝拜文殊圣地五台山,给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带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繁荣昌盛。

乾隆十一年( 1746) 九月,乾隆皇帝第一次上五台山。他在菩萨顶歇宿时,眺望到对面秀逸的黛螺顶“青翠扑入眉宇”。黛螺顶的美丽,引起了这位帝王的愉悦。

关于乾隆皇帝第一次登上黛螺顶,有传说是乾隆五十一年( 1786) 青云和尚建好五方文殊殿后,根据笔者点校《清凉山传志选粹》所辑的附录中乾隆皇帝第三次去五台山,登上黛螺顶所作的诗《跋马至黛螺顶》:

螺顶不为高,积雪路颇滑。

策我云锦锥,遂至金轮刹。

狮王坐堂堂,黛髻足底口。

莫作颠倒会,十六本二八。

乾隆皇帝钟情于黛螺顶的自然风光,想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这样就省去了朝拜五个台顶的攀登之苦乃至风雨雪的阻挡。在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春,乾隆把演教寺住持青云和尚叫到行宫,让他办这件事,5年后,他来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青云和尚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一殿。乾隆五十一年( 1786) 三月,乾隆来黛螺顶参拜了五方文殊,开始了五台山历史上的“小朝台”并留有诗一首,刻在黛螺顶五方文殊殿前的石碑上。关于把五方文殊合塑一殿的想法,也许是乾隆皇帝的旨意,也许是青云和尚与小沙弥略知乾隆皇帝对黛螺顶风光的偏爱,迎合圣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

乾隆五十七年( 1792) ,乾隆皇帝再次作诗《登黛螺顶》:

黛螺不比叶斗高,东顶峰之降冈也。

北望东可复罢乎,笋舆乘暇言登者。

五步十步率一息,羽林都许乘轻马。

更东望海峰实近,廓然真足小天下。

五台文殊智与号,殿中真察肖非假。

一乎五乎孰是乎,不出金刚六如写。

嘉庆皇帝虽然没有巡礼五台山五个台顶,却在嘉庆十六年( 1811) 春五月十八日在黛螺顶领略了五座台顶风光,从而写下了东、西、南、北、中五顶的《五台赞碑文》。

从此以后,朝山僧侣到此寺正殿参拜,即可代替朝谒五座台顶,省去许多路程。但也有区别,登五座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叫大朝台;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则叫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云台山导游词5


海南旅游景点导游词导游词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海南旅游景点导游词导游词范文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几篇,感兴趣的欢迎阅读借鉴。谢谢支持。

 海南海口海瑞墓旅游景点导游词

朋友们,古今闻名的"南包公"海瑞是海南琼山人。他那朴直、耿介、刚正不阿的品格,不为豪强所屈、不为失败所吓倒的坚强意志,始终为世人所祟敬,因此到海南旅游的客人,都要到海瑞墓去凭吊一番。

海瑞墓坐落在海口市秀英区的滨涯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是明朝皇帝派官员监督修建的。传说海瑞灵柩运至今墓址时,棺绳突然断开,人们以为是海瑞自选风水宝地,于是就地下葬。墓园坐北面南,呈长方型,长约100米,宽近40米,占地约七八亩,四周有围墙。院内广植绿草,遍种椰树、松柏和绿竹、鲜花,显得葱郁苍翠凝重静穆。"翠竹绿椰千古长,犹留正气在人寰"。参天椰树那临风挺拔的雄姿,似是在显示着海瑞生前的凛然正气。

进入陵园神道南端,南门之内有一高高耸立的石牌坊,横额上书"粤东正气"四个大字,阴刻丹红,庄重古朴。这是明万历皇帝御笔所赐,是对海瑞生前为官的褒扬。

进了石牌坊正门,只见用花岗石条铺砌的一百多米长的墓道,笔直伸向陵墓。墓道两侧对称排列着神态各异的石羊、石马、石狮、石龟和石人。原来的石寿龟背上镌刻着一副对联,曰:孰云公无子?天下之人皆公子;熟云公无孙?天下之人皆公孙。可惜这只石寿龟在“”中被砸毁了,但对联所表达的对传说没有后代的海瑞的无比爱戴,却世代相传。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的祭海公节,海瑞墓前人山人海。众多滨涯村民和海口市民手捧祭品到海公墓前拜叩,还请来剧团在墓前公演三个晚上,几百年来很少间断。

神道尽头便是墓室。墓基呈六角形,顶部圆锥形,用花岗石砌成,宛若一口三米高的古钟。墓前有石碑,高3.3米,宽87厘米,上刻"皇明救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溢忠介海公之墓",这是海瑞生前的官衔及死后的荣誉封号。"皇明敕葬"是说海公墓是由皇帝沼令建造的。

"资善大夫"是正二品官的官称。"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是海瑞的最高官职。当时的建制,北京、南京都有都察院,海瑞是南京都察院的正职(右都御史)。"太子少保"是海瑞死后皇上封赠的荣誉性官阶,属正二品。"忠介"是皇帝给的溢号,意为事上竭诚,教人以善,为官清廉耿直。也有人解释为"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尘之想",大体也符合海瑞为人的实际。墓碑的右上方题"钦差督造坟茔兼斋谕祭 文行人司行人许子伟撰",说明许子伟是奉皇帝派遣护送海瑞棺枢回故里并督造墓茎的主持人,也是碑文、祭文的撰写人。左下方的落款刻"万历十七年己丑岁二月二十二日午时吉日敬建",说明建墓的时间是明万历十七年即公元1589年,距今已四百年了。墓碑是海瑞陵园最珍贵的文物。

1961年,海瑞墓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海瑞墓在“”中被毁,幸而墓碑保存下来了。1982年1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海南行政公署拨款修复,并增设"海瑞陈列室"。传说当年红卫兵把把海瑞墓砸了个稀巴烂,连墓道旁的石龟也砸了。滨涯村的老百姓崇敬海瑞,认为石龟是海瑞的化身,便到了一只小海龟,放置在海瑞墓园中原来安放大寿龟的地方,供人们祭祀。1982年政府主持重修海瑞墓时,按原样重新雕刻了大寿龟,并在龟背上镌刻重修记文。政府理解民情,把“”中老百姓祭祀了十几年的小石龟移到墓园的草坪上,现在仍可看到。

海瑞墓室后面的部分,是近年海口市政府扩建的。先是海瑞雕塑坐像一尊,像前立六根烛台华表,以表旌海瑞精神熠熠生辉,光照后人。塑像后面是扇形四柱亭,称"扬廉轩"。亭柱挂着海瑞所撰的两副对联。其曰:“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另一曰:"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表现了海瑞对国政、对为官的见解。亭院建三层结构的圆形楼,称"清风阁";阁里陈列着海瑞的生平事迹及有关文物。

 海南南湾猴岛旅游景点导游词

朋友们,南湾猴岛是世界唯一的一个热带岛屿型猕猴保护区,它位于了陵水县的最南端,面积有1000公顷,岛上山头连绵起伏,四季花果飘香,是猕猴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1965年国家在这里建立"珍贵动物保护区",使当时只剩下5群100多只的猕猴发展到现在的29群2000多只,其中有6群小猴与游人非常亲近。在南湾猴岛人们感受到了是人类与猴群、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

南非湾猴岛的猕猴,学名叫做恒河猴,属于灵长类,它的毛是棕色、脸孔是红的,还长了一双蓝眼睛。这些小猴近似于人类,非常聪明、伶俐,在航天、医学、人类起源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猕猴身上的猴枣(猴子受伤流血之后的淤块)是昂贵的药品。

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2月,是母猴的发情期,发情的母猴脸孔特别红。据说猴子的审美标准和人不一样,脸孔越红就越美,猴王就越喜欢。母猴一般一年产一胎或者是三年产两胎。对于自己的小猴,母猴非常地疼爱,不是抱在怀里,就是驮在背上,生怕伤着了小猴,这种伟大的母爱上了岛您自己去观察一下。当小猴子长到两岁之后,小公猴就要离开自己的母亲,过一种流浪的生活,直到它长到七八岁便成熟了,成为一个标准的男子汉,就要向各群体的猴王挑战。猴王权力的象征就是竖起高高的尾巴,其它公猴如果翘尾巴的话,就表示向猴王挑战。猴王争夺战是非常惨烈的,往往血肉横飞,遍体鳞伤,完全是靠实力。胜者为王,败者或被扫地出门或屈居老二。当上猴王是很有好处的,一是吃好的喝好的,二是本群当中的成年母猴都是自己的老婆。跟古代的皇帝差不多,三宫六院的。母猴之间也相互争风吃醋,得宠的成为猴王的爱妃,不得宠的母猴有时便偷偷跑出去约会。所以女游客也别穿得太漂亮了,披红挂绿的让母猴们嫉妒。

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2月,是母猴的发情期,发情的母猴脸孔特别红。据说猴子的审美标准和人不一样,脸孔越红就越美,猴王就越喜欢。母猴一般一年产一胎或者是三年产两胎。对于自己的小猴,母猴非常地疼爱,不是抱在怀里,就是驮在背上,生怕伤着了小猴,这种伟大的母爱上了岛您自己去观察一下。当小猴子长到两岁之后,小公猴就要离开自己的母亲,过一种流浪的生活,直到它长到七八岁便成熟了,成为一个标准的男子汉,就要向各群体的猴王挑战。猴王权力的象征就是竖起高高的尾巴,其它公猴如果翘尾巴的话,就表示向猴王挑战。猴王争夺战是非常惨烈的,往往血肉横飞,遍体鳞伤,完全是靠实力。胜者为王,败者或被扫地出门或屈居老二。当上猴王是很有好处的,一是吃好的喝好的,二是本群当中的成年母猴都是自己的老婆。跟古代的皇帝差不多,三宫六院的。母猴之间也相互争风吃醋,得宠的成为猴王的爱妃,不得宠的母猴有时便偷偷跑出去约会。所以女游客也别穿得太漂亮了,披红挂绿的让母猴们嫉妒。人小陔住在陆地,青壮年在渔排上生活。待会儿大家乘坐亚洲最长的跨海索道的时候,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那片著名的海上村落,鱼虾活蹦乱跳,人们忙忙碌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海面上还有一些小船,来来往往,运送着人和货物,运走垃圾。还有一些大船,不甘心守着这个蓝色的家园,是要出海打渔的,一出门就是一两个月。一条大船价值10多20万元,往往就是所有的家当,而大海的脾气又是最喜怒无常的,为了祈求平安,蛋家人将祖先的牌位供在驾驶舱里,将玳瑁的鳞片挂在身上,盼望一路顺风并且有好的收成。www.zhlzw.com中华励誌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进入南湾猴岛的注意事项(略)

片断:

南山故事:一个作家到南山深入生活,见到一位阿婆扎着小辫。作家觉得很新鲜,上前问道:"阿婆,您这么大年纪还扎小辫,不怕人家笑吗?"阿婆说:"我年纪大吗?我还不到七十呢。小辫是我妈给我梳的。"作家问:"你妈呢?""我妈上山送我爷爷送饭去了""你爷爷在山上干嘛呢?""放羊呢!"

据一些老人讲海南最冷的是1976年的冬天,最低气温是6度(强调是零上6度),结果就死了一些老人和耕牛,据说有些池塘的鱼儿也翻白了,对于我们北方的游客来说,这个温度根本不是生命的极限,但却让海南岛乱了方寸,说起来真是让人好笑。

海南人怕冷但不怕热,但我们的游客却是热得要命,来了之后都做两件事:脱衣服、失身。对联:兴隆大战美女,三亚不幸失身。横披不虚此行。海南虽然我国最热的地方,但却产最凉的东西,这种现象非常奇怪,同样最冷的地方却出产最热性的东西,像最冷的东北三省便出产人参、貂皮、呼拉草这些热性物产,最热的海南却出产最凉的东西:珍珠、水晶和玳瑁。这可能也是古人所说的"物极必反"的缘故吧。

另外要提醒大家来海南一定要多喝水,特别是在景区走动的时候,以防中暑。

椰树长得高大挺拔,姿态优美,是海南的象征,下面来回答第三个问题:椰树为什么会向着大海倾斜呢?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椰树的生长需要盐份,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在种椰苗的时候都会在坑里放一两斤盐,给它增加营养。

椰树是怎么来的呢?黎族人说那是他们古代首领越王所变,越王带领本族人反抗外来侵略,但不幸被杀害了,后来他的身躯长成高高的椰树,头长成椰子,永远注视着家乡。不过传说归传说,椰树真正的起源是来自于马来群岛。马来群岛的椰子"扑通"一声掉进大海,随波飘啊飘,飘到了海南岛,便扎根在这里,形成了一大景观。靠着波浪来传播种子,这是椰树依偎大海的第二个原因。

椰树对海南是很痴情的,它只在海南结果,一过琼州海峡就不结果了,所以广东广西只见椰树不见椰子。海南的椰树又非常勤劳,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果实不断,为人类不停地奉献,在战争年代我们的战士们缺医少药,就用椰子水代替葡萄糖水打吊针,救活了不少人,想不到椰树为中国革命还立了一功,真是又可亲又可敬!不仅如此,椰树浑身都是宝,人们把它的树叶编成帽子和席子,树干做成家俱,花和根做为药材、果实做成食品、饮料和美味佳肴,据有人不完全统计椰树的用途居然有360多种,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3

作为长寿岛,海南每年都要吸引了大量的"夕阳红"旅游团来这里休闲度假,不仅如此不少人还在这里安家落户,花上5-6万块钱就能买到一套60-70平米的商品房,老两口住,够了,关节炎没了,哮喘也没了,好多啊!现代人除了吃饱穿暖,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是越来越讲究。海南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例如三亚吧,空气中的氧气是北京的8倍,它的环境质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古巴的哈瓦那,排名第二,相当不错吧。来了海南就要深呼吸,不要浪费喔。

和大陆相比海南的环境算是一块净土,这是因为海南几乎没有工业,建省前海南产业就局限于"二白二黑":白糖、海盐、铁矿、橡胶,建省后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农业、海产品业和旅游业。这里呢气候温暖、海水清澈,出产的各种蔬菜瓜果、美味海鲜都闻名于世,其中许多海产品被称为绿色水产,已获得美国和欧州的市场准入证,源源不断地进入各国市场。海南的旅游业就不用多讲了,连国外的旅游专家都赞不绝口,说了两个想不到:"想不到海南有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想不到西岛有这么先进的游乐设施!"

总的说来,不管农业、海产品业、旅游业再怎么发展,由于工业上不去,海南的经济实力和别省份相比还是显得薄弱,有人说是名义上的东部,事实上的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孩子失学、教师拿不到工资的现象还经常出现,目前本省大力发展旅游业,也就是希望通过旅游业来逐步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谁被称为海南的"印第安"人呢?汉、黎、苗、回?那就是黎族,黎族是土著居民,其它的都是外来的。哪位皇帝最早征服海南呢?A、B、C?那就是汉武帝。汉武帝派他的大将军路博德攻打海南,公元前116年,路大将军打败了黎族人,为中国的版图添码加瓦。上岛后他又设置了两个郡:珠崖、儋耳,所谓珠崖就是指大海边上产珠珍。儋耳含义不明,有人说是耳朵大。

从那以后,不断有人移民海南。有被流放的大小官员、有经商的商人,有逃难的难民。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古时候通往海南岛的路比蜀道还要难上几百倍。运气好一点的丢半条命,运气差一点的一家老小死在路上,古人感叹道: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商人是冲着奇珍异宝而来,也有定居下来的,由于商人中福建人比较多,所以海南话也就属于闽南方言。不过有意思的是,海南人学福建话容易,而福建人学海南话却比登天还难。

回族也是从外面迁移过来的,据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主要来自于阿拉伯、越南的穆斯林,为了经商和躲避战乱而来。而苗族同胞则是明朝政府为了巩固海南的边防,从广西调集苗兵驻扎在这里,结果这一住就住了四五百年时间。

朋友们,海南岛和西藏、新疆一样都是自古都是少数民族区,又是祖国边疆,有没有闹独立呢?为什么?本岛民族团结、政治稳定,这得归功于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女英雄--冼夫人。冼夫人15岁就继承父业成为酋长,领导着百越少数民族,她平定土匪,让人民安居乐业,还教黎族人挖井、种田,她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海南重新回归祖国大家庭,让黎汉两家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连周总理都称赞她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 另外针对海南归顺中原,也有一种说法,海南岛的形状就象一只玳瑁,头朝着北方,表示臣服的意思。玳瑁是生活在南海当中最长寿最稀有最生猛的海龟,自古以来玳瑁就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同时人们还把它身上的鳞片作成工艺品戴在身上,作为避邪之物,保佑一生平安。事实上这些鳞片是非常珍贵的动物药材,也就是老百姓说?quot;海底软黄金",主要治疗中老年人的风湿病、高血压、小儿惊风、肿痛等症状。虽然如此,但谁要买到了假的玳瑁,据渔民讲那是要招灾的。

朋友们,冼夫人是黎族的象征,有谁知道海南岛的象征是什么呢?所谓象征也就是指有代表性的、唯一的,海南的五大象征:五指山、万泉河、天涯海角、椰树和黎族,我们这次海南之行些只能看到四大象征万泉河、天涯海角、椰树和黎族,唯独五指山看不到,因为我们是绕着海南的东线在走,而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中部,路也不好走。

说到潜水我想起了曾经接待过的一位来自北京的阿婆(北方叫奶奶),在三亚她不顾大家的反对一定要潜水,还说"谁不让我下我跟谁急",要知道她已经72岁了,结果在海南的潜水史上刷新了一个新记录。事实上在带团的过程当中,我感觉老年朋友比其它年龄段游客更加活跃、更有激情,他们是又能吃又能喝,又能唱又能跳,有一对老夫妻就说:"还等什么,趁现在身体没大毛病,多走动走动,喜欢吃的就吃,喜欢玩的就玩,等再过几年走不动,有钱也享受不了了。" 的确,人生几十年是非常短暂的,昨天还风华正茂今天就人到中年了,昨天还在单位上忙碌,今天就退休了,昨天孩子们还小,今天就齐刷刷地长起来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岁月就流水一样匆匆而过。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许多人都进入了一个误区,总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不舍得玩,一切为将来打算,这反倒把今天的大好年华给耽误了,到白发苍苍的时候才发现人生处处是空白、是遗憾!记得一位名人说得好:人生不可能追求长度,但可以追求它的宽度。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决定自己能活多久,但可以决定每天的生活质量,可以享受眼前的幸福时光,可以感受人生的多种体验。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3

香水湾的得名来自于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过去这里曾经住着一个名叫阿香的小姑娘,她和父亲相依为命。1893年慈祥太后为了讨好西方各国,给海南下了一道谕旨,要尽快选送一批上等的海水珍珠,地方官天天催逼着老百姓下海捕捞。由于过度疲劳阿爸不幸去世了,临终前他告诉阿香,在一丛象牡丹花一样的珊瑚底下就藏着一个很大的白蝶贝,里面可能会有珍珠。阿爸去世后,阿香忍住悲痛,天天在海底搜寻,果然在一丛珊瑚下面发现了一个贝壳,打开一看,哇,里面藏着一颗的又大又圆又明亮的举间罕见的珍珠。阿香没有把它交给官府,作为对父亲的怀念,把它偷偷地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谁知奇迹出现了:阿香的皮肤越来越白嫩,眼睛越来越明亮,一天比一天漂亮,阿香还用这颗珍珠治好了周围百姓的疾病。谁知这事被慈祥知道了,这个对珍珠贪得无厌的老妖婆急得要死,命令官府立即拿下阿香,缴获珍珠。得到消息阿香赶紧坐船逃走,然而官府人多船大,很快就追上了,阿香对官兵说这颗珍珠是我阿爸用命换来的,我宁死也不会给你们!说完把珍珠一口吞下,纵身跳入大海,从此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纪念美丽善良的阿香姑娘,后来人们就把这段海湾叫做香水湾。

古时候,海水珍珠作为南天贡品,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享有,老百姓无缘一睹其芳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珍珠已经走入平常百姓的家中,对于现代女性来说,拥有一串高贵典雅的珍珠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珍珠最有女人味儿,被誉为珠宝皇后,有谁见过男人戴珍珠呢?电视台一般是不允许女播音员穿金戴银的,但唯独可以佩戴珍珠,因为它体现的是女人的气质和美丽,既高贵又不俗气,一般是一条细细的铂金项链配一颗珍珠吊坠。近些年来,珍珠在婚礼中受到特别的欢迎,因为它的外形圆润光洁正好符合东方文化中对婚姻的向往:圆满、完美、纯洁、和谐。不管是披上婚纱还是穿上旗袍,珍珠都会把新娘子妆扮得格外美丽迷人。

很多人都谈到过潜水的感觉,有个女孩说得最生动,她用了两个字高度概况:初恋。

 海南大小洞天旅游区旅游景点导游词

朋友们,大小洞天旅游区与南山佛教文化苑相毗邻,同在南山,滨临南海。作为旅游胜地,大小洞天旅游区开发较早,原来自成一体,1999年5月通过资产重组,成了南山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

大小洞天旅游区原称海山奇观旅游风景区,面积377公顷,同南山佛教文化苑共处南山脚下,沿滨海路相距仅七公里。山上植被茂密,风景秀丽,近三万株龙血树(南山不老松)郁郁葱葱。山中有清澈泉水和各种野生动物,山下七公里海岸线婉蜒曲折,遍布神工鬼斧、肖形状物的石景,因此而自古以来被称为"海山奇观"。

早在南宋时代,先后在崖州任知州的周康、任知军的毛奎即相继开山拓景,把这里开辟为旅游胜地,至今已800多年。可以说,这是古代由政府官员重视并进行建设的最古老的旅游点。当年的崖州治所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离这里只十多里路。

据记载,他们不走旱路,却泛舟绕海而来,再舍舟登岸,可想那时南山脚下林木何等茂密。毛奎对南山一往情深,卸任之后不回朝庭述职,不回乡与家人团聚,却隐入南山,终其一生。后人曾在这里修庙祭祀他。元明清以来,这里游者相续,诗文满山,被推祟为崖州八景之首,一说曾被誉为珠崖第一山水名胜。风景区内至今尚留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梯""仙人足""试剑峰"等摩崖石刻,是海南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

大小洞天旅游区以道教文化为主题。洞天福地本就是道教的概念。这里融热带风光、保健旅游、康复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按照规划,这里将建设大门景观区、道教文化区、南溟奇甸风景区、小月湾休闲区和综合区等部分。

进入景区,我们首先会看到一座纪念鉴真东渡的大型雕塑,鉴真和尚和陪着他第五次东渡的弟子祥彦、思托,日本留学僧荣害、普照等人的形象高大凝重,表现出高远的志向和坚强的意志。

再往前行,到了滨海处,只见一块巨石上刻有"小洞天"三个大字,这是本景区代表性的景观。"小洞天"由许多大小不一的礁石所组成,洞口一侧有一块石头叫"蛤蟆石",好像是大青蛙仰望蓝天。顺着蛤蟆石上行,就是"钓台"。"钓台"两个大字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一路前行,海滩上许多石景的天然造型奇趣无穷,令人叹为观止,您尽管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把它们物化、人格化。沿海边小道继续行进,前面就是本景区的另一股景"海山奇观"了。只见海天辽阔,山势峻峭,树绿山青,海碧沙白,果然是海山奇观。宋代吉阳军知军毛奎在此开山筑路,修亭挂匾,摩崖题咏,刻石点景,为"小洞天"和"钓台"命名,并以"海山奇观"为景区总名。这里的"海山奇观"四个大字就是毛奎写的。由此处登天梯,绕巨石,可见一高一低两块直指蓝天的长石,这就叫"试剑石"。传说是古代的周康和许源两位得道的游士在此练剑时所劈。

1993年4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海南,曾到此一游。面对飞花激雪、碧波万顷的南海,总书记于景区内欣然命笔,题写"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这一佳句,以寄托对海南的殷切期望。江总书记的题咏,后由石工刻于景区内海滨巨石上,熠熠生辉。

在景区披满绿色的山坡上,长着一片片树干粗壮、叶呈披针型、没有细树枝的奇特的树,这就是龙血树,雅称"南山不老松"。传说龙血树是盘古开天地时被荆棘利伤,血洒南山而长出来的。传说归传说,龙血树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树龄很高,已属濒临灭迹的珍稀树种,却是真的。在三亚市南山一带,生长着6万多株龙血树,其中大小洞天旅游区就有3万多株,郁郁葱葱,蔚为壮观。树龄有的已达2000多年,最长的有6000年以上,因此说它是"不老松"毫不夸张。据说在中国只有海南三亚和云南西双版纳生长这种树,其树脂可制成贵重的药材。南山文化旅游区采取多种科学措施挽救、保护这一珍稀树种,把它作为旅游区的景观之一。

海南导游词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云台山导游词》,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华南创作网「hnchuangzuo.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

相关推荐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将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华南创作网 声明
粤ICP备2021173911号